因为最后一次规范的时候,国际单位制已经在全世界推广了。所以最后一次规范的时候刻意调整了与国际单位制成整数倍。
很多人对于国际单位制都有一个误解——公制似乎是从天而降、不言自明的,仿佛人类一进入近代史,就无师自通地把一秒定义为铯原子振动多少下,然后全世界都自动掌握了公制的全套度量。这只是我们在科学高度成熟,公制也早已深入人心的当代,对测量的历史出现的幸存者偏差而已。
事实上,人类单凭自身从来都无法确定测量的基准,能做到的最多是通过某些参照物来大致地类比,但既不能精确,也不能公平。人类历史上的单位制大致经历过三个阶段:传统单位、习惯单位,以及最后才来到的科学单位时代。
传统单位,本质是农业社会里依靠统治者的权威背书的强制性规范。比如一个村子里有A、B两个米店,A的一袋大米卖50文,B的一袋大米卖30文,但你买回来后却发现,B店的所谓一“袋”,比A店实际轻了一半,实际上B店的价格比A店贵。这时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出面规定,一“袋”的重量必须为多少,如果商家缺斤少两,顾客有权按照“袋”的度量,要求统治者主持公道。
所以传统单位有两个典型特征:第一,高度贴近农业社会的商业、政治习惯,比如长度的尺寸单位在东西方几乎都不是十进制,就是因为长度在农业社会的主要应用是纺织业,而纺织业显然更青睐以2或3的倍数裁剪布料;同时不同领域的度量几乎不相联系,比如日常长度(尺寸)、距离(里)、面积(亩)、容积(升)这四者,以今天的眼光,明显都是长度L量纲的度量,但在传统单位里,这四者都是以各自的基准规定的,完全独立,不需要进行换算;第二,其规范程度只取决于统治者的统治范围,这个范围可能是一个国家,也可能就是一个村子,一切只取决于制定规范的统治者能管到哪里,而不同时代的统治者也完全有可能采取完全不同的标准。
第二个阶段——习惯单位,是工业时代初期的过渡性产物。这个阶段的单位大多出自“类比”的思想,比如用质量单位“磅”表示力,用“马力”表示功率,用“磅每平方英寸”表示压强,这些单位以科学的眼光看都十分古怪。其实它们起初只是工程师的小范围内约定俗成的法则,但早期的工程业极为依赖前人的习惯和经验,前人用什么系统记录,后人也只能遵从。所以直至今日,很多工程领域仍然大量保留着习惯系统,比如航空、航海等,这也只是因为这个行业的习惯过于“约定俗成”,难以变更而已。
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无论农业传统单位还是工程习惯单位,它们共同的特性是——主观。统治者的强制规定、早期工程师的习惯记录,这些都是“我说多少就是多少”,没有任何有效的第三方条件来约束。直到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应该建立一套客观的度量法则,所谓客观,就是必须以自然界的普适规律来确立单位的基准,以类似数学公理体系的逻辑推导来建立物理单位的体系,这套单位不能因为中国人、法国人或美国人的认识不同而产生偏差。这套单位确立的具体历史在此不论,可以参照下文:
但是到了这个阶段,人们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以前的度量系统还用不用?一方面,平民大众并不都具有科学素养,而且人们即便不了解具体的数量,但单位制的语言却实打实存在了成百上千年,人们的日常用语并不容易更改;另一方面,如前所言工程领域积累了大量习惯单位,在19世纪工业高速发展时期,习惯单位更换的成本很高。但人们能够达成共识的一点是:旧单位不“科学”,必须进行严格的定义,才能满足科学与工业的要求。
19世纪之后,世界上大致有三套重定义旧单位的方式:硬定义、硬校正、软校正。所谓“硬”指的是在不影响旧单位数量的基础上重新定义旧单位,比如在法国大革命后欧洲大陆推广公制的同一时间,大英帝国也曾仿照公制的定义思想,用实验的方式来定义一些传统的英制物理量,当时的美国甚至参照巴黎的“米原件”的做法,做了一个在特定的温度、湿度下长期保存的“码原件”,很多同量纲的单位,比如面积的Acre、容积的Gallon,也是在当时才规定了跟长度基准“码”的硬性换算,这就是所谓的“硬定义”——内核、实质都是旧单位。
到19世纪末,英帝国发现硬定义模式太麻烦,索性全盘移植了公制的定义,但具体的数量仍按照当时工程实践的精确量级安排。这类似公制单位以“光在1/299 792 458秒内移动的距离”定义米的原则——只是为了逻辑上严谨。比如在1878年时,英帝国将“pound”的定义修改为1pound=0.45359kg,此时“pound”就已经全盘等效于公制单位了,只是数字比较拗口而已。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加入欧盟立法废除旧单位之前,英国都存在一个与法国国际测量局并存的英制规范测量局,它的一大任务就是把1pound精确定义到kg的小数点后十几位,并予以立法规范。这种按精确模式重定义旧单位的模式即“硬校正”——实质上是传统单位,但内核已经属于公制。这种做法是当时英帝国及前殖民地以内,由于工程先于科学发展遗留下大量习惯制度而不得已的对策。
所谓“软校正”,就是本题所言,中国传统单位术语的定义模式。其实这种模式并非中国独有,比如很多欧洲大陆国家民间都有“metric pound”“metric foot”,1 metric pound也是0.5kg,1 metric foot大多也是1/3m或30cm,北欧国家还有“1 scandinavia mile=10km”。中国比较独特的一点是民国时将传统的市制按公制改革后,立法确定成了官方规范,与公制不完全等同但可以快速换算,并且由官方认可(欧洲的“公制磅”只是单纯的民间用法),这在本质与中国历史上的度量衡法令一样——政府制定本地的统一规范。甚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市制仍然是官方认可的(共和国把民国的1斤=16两改成了1斤=10两)。
从中国社会实际来说,民国时这套“软校正”政策还是可取的。中国传统度量都是单音节汉字,公制的断位又是西方式三位数分隔、而非中式四位数分隔,加上汉语颇为排斥音译外来语。如果早期中国像日韩那样全盘照搬公制术语,最后会像日韩那样冒出“基罗克兰”“森提米特”这样古怪的多音节字符串。民国这套校正模式保留了市制升、里、斤、尺四者的名称,同时用中国古代的分厘毫系统意译了公制的拉丁术语deci、centi、mili,这两个创造一直沿用至今。即便改开后市制作为单位被废止,但市制的语言仍在使用,“公斤”和“千克”、“公里”和“千米”大致形成了白读和文读的关系。
我国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明确立法废止了旧单位(比美国颁布公制改革法令的时间还晚)。实际上整个华人圈的单位制改革都是七八十年代后才启动的,大陆在84年立法启动改革,但直到21世纪才基本完成了过渡。这里有一段创作于八十年代的相声——马季、赵炎的《含糊不得》,可以看到当时国内才刚开始大力推广“真”公制,废止旧单位。
当然不介意啊。
去大超市买食品,油、米之类的,我个人十分反感标注“非转基因”字样,然后价格贵两倍的东西。
这就是最切实的智商税。
我就专门挑同一品牌的,不标注“非转基因”的油。上图就是我故意挑的一样品牌的葵花籽油,标志着原料为转基因大豆。(为什么葵花籽油的原料是大豆?这个挺搞笑的)另一种是标注“非转基因”的。价格贵很多。我就特意挑转基因的吃。
性价比直接翻一倍。
我就是会专门买转基因的。又便宜又好,何乐而不为?
因为转基因食物至少比传统食物更安全。因为转基因食品会经过层层检验,而传统食物不会受到那么专业和苛刻的检验。
反转派事实上又拿不出有害的证据,天天刀逼刀阴谋论。
科学家收钱的啊,食药监局被收买了啊。
问题在于,非转基因的“绿色”食物比转基因卖的贵!不但贵,出货量还大。
那庞大利益集团到底在哪一方?
我也可以同样来阴谋论:“绿色”食品都是庞大利益集团雇人营销的。反转派就是他们的五毛,拿钱造势。就为了卖高价米,高价油。简直逼脸不要。他们买通国内媒体,铺天盖地造谣转基因致癌啦、吃了绝育啦。让广大无知百姓听信其言,然后卖高价米。
阴谋论,谁都可以来。
但阴谋论的逻辑基点是站不住的。因为观点是证明出来的。
谁主张,谁举证。
谁主张转基因有害,就拿出切实可靠的证据。而不是让人家证明它没害处。
你认为120名诺奖得主拿钱了,你应该拿出证据证明。而不是要求人家证明他们没有被贿赂。
因为没有害处和没有被贿赂是没有办法被证明的。请问怎么证明一个人没有被贿赂?
任何法庭,都遵守以下原则:
1.无罪推定。
2.谁主张,谁举证。
因为有罪推定在逻辑上是无法实施的。
当然,反转派本来就没逻辑。有逻辑的人早就把理工科学得棒棒地,并且科学素养好好地,然后加入挺转大军了。
我做的视频,为什么要支持转基因?
---------------------------------------------------------------------------------------
下面进行科普,让不懂转基因的人立马看懂啥叫转基因。
我已然发现评论区的激进反转派根本不知道啥叫基因。
事实上,我觉得上过高中,学过高中生物知识的人就已然不会惧怕转基因了。
反转派害怕转基因,只是望文生义,觉得自己的基因是不是要被转了。
基因是细胞核内的DNA的一个片段,能够表达出一定的性状。比如一个人是双眼皮,就说他有双眼皮的基因。
一株植物,耐旱、抗病虫害,就说它有耐旱、抗病虫害的基因。
那啥叫转基因呢?很简单,假设A水稻有耐旱的基因,B水稻有抗病虫害的基因。现在利用分子生物技术,将A水稻的基因切下来,移植到B基因的DNA上,使得B水稻拥有两种基因,既耐旱又抗病虫害。就叫转基因。
而吃水稻,并不会把水稻的基因变成人的基因。你每天都在吃肉啊、米啊、植物啊。无数无数的基因被你吃下肚子,然后拉出来。你的基因跟这些物质根本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事实上,转基因之所以被人害怕,就是这个名字起得不好。让人感觉要转自己的基因,吃了转基因,自己基因就会变了。这就是典型的没有知识造成的恐慌。
而杂交水稻,原理是一样的。比如它用辐射或化学试剂,让A水稻基因突变,产生耐旱的基因。又用辐射使B基因突变,碰巧又产生抗病虫害的基因。然后AB杂交,那么后代就会有两种优质基因。但事实上,让一种水稻诱导突变产生想要的基因,是小概率事件,因此需要及大量的水稻被辐射啥的。
这个过程听起来更恐怖。并且诱导产生的基因根本无法预测,万一有了不好的基因呢?事实上,它的效率、成功率、安全性远远不如转基因技术。但是人们就不怕。
为什么?还是因为不懂,因为名字取得好,因为舆论宣传。
如果你惧怕转基因,你应该更加惧怕杂交水稻。事实上很少见到有人怕杂交水稻。因为真正懂这些原理的人,啥都不会怕。
怕只是望文生义,被无良公众号宣传了而已。
所以,科普还是任重道远。毕竟受过高等教育,能够清晰地讲出转基因原理的人在整个社会上还是少数。我相信这批人,绝大多数不会惧怕转基因。所以,宣传转基因,还是不要做傲慢挺转派,如果有更多的人有耐心和身边的人科普,相信舆论总有一天会逆转的。
我翻看知乎的答案,挺转的还是多数的。这是让我欣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