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长时间看认识的字反而越发感觉不认识? 第1页

  

user avatar   zhoubo8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描述的是一种被称为“语字饱和(satiation)”的现象,即长时间注视一个字或长时间重复朗读一个单词会导致个体对于该字的知觉变化,例如语义理解程度减弱或出现语义丧失的现象(the decrement or loss of meaning),以及字形的分解、变形(deformation and distortion)的现象(Esposito & Pelton, 1971)。


这个现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的研究者首先利用主观报告法确定了饱和现象在英语语词中的普遍存在,例如在1907年,Severance等人让六个被试分别注视不同的单词,每个单词注视3min,之后让被试主观报告所有对于单词知觉的变化。六个被试对于所有单词均主观报告出语义理解程度减弱,以及字形“变奇怪了”。后续的研究者(Wertheimer, 1958; Fillenbaum, 1963)利用主观报告法,选择不同的英文单词材料证实了长时间注视导致语词失义的存在,这说明饱和现象在英文单词中是十分稳定的。

-----------------3月11日更新--------------------


@路冷

在评论中提到一篇论文,描述语义饱和现象中积极词汇会稳定出现,中性词会反复,消极词汇不会出现,并提供了论文地址

情绪效价对语义饱和进程的调节机制

。这是比较新的研究结果。

-------------------------------------------

由于主观报告以“语义丧失”(即不知道一个字什么意思)占多数,所以早期的研究重点被放在语义饱和现象上面,甚至饱和现象被一度认为等同于语义饱和现象。早期使用的范式主要为共同关联范式(commonality of associates)。实验将参与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视目标单词30s,对照组仅注视4s,然后呈现空屏。随后让两组参与者立即报告出最先想到的与目标单词有关联的单词,实验重复多次,并根据Kent-Rosanoff普通关联表(可理解为一种测量工具)来评判被试报告的单词是否为目标单词的关联单词(根据语义的关联程度)。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相比控制组而言,报告出更少的关联性单词,由此说明长时间注视会导致单词的语义消退,即产生语义饱和现象。


但是,Titchener早在1919年就提出过另一种猜想,认为英文单词的饱和现象并不一定发生在语义加工阶段,而是因为连结丧失造成的。Titchener是通过听觉通道来呈现单词,所以他的“连结丧失”特指语音表征(听到这个词)到语义表征(知道这个词什么意思)之间的连结丧失。在这一观点的启发下,Tian和Huber(2010)以更为严谨地科学姿态提出:从完整的加工过程来看,英语语字饱和可能发生在字形加工、语义加工或者字形与语义的转换连结这三个阶段中的任意一个。字形饱和(orthographic satiation) 即连续注视某个语词一定时间,或长时间重复朗读某个汉字后会知觉到该汉字的分解或变形(deformation & distortion);语义饱和(semantic satiation)是指在一段时间内连续对某个语字的意义进行重复性的表征后,对于该语字的语义表征减弱或出现语义丧失(the decrement or loss of meaning)。最后,他们提出连结饱和(association satiation)的概念,指单词重复出现会使语字的从字形表征到语义表征的转换连结产生饱和,导致难以从重复字中提取字义。


汉语中也存在饱和现象,其研究开始于Cheng 和 Wu(1994),他们发现参与者在长时间注视单个汉字后,主观报告出对该汉字的熟悉度下降,知觉到了结构的分解(decompose),但并未知觉到语义理解的丧失。由此,Cheng确定了字形饱和在不同结构的汉字中都是稳定存在的(只是达到饱和的时间不一样,简单汉字如“日”的饱和时间为31.17s,左右型汉字如“的”的饱和时间为26.53s,而更复杂结构汉字在40s以内也能达到饱和),但实验未能证明语义饱和的存在。然而,主观报告法未能从实验上严格分离语义饱和与字形饱和,参与者也许经历了语义饱和但是未能报告出来,其效度无法保证。


综上,无论是在汉语还是英语中,语字的饱和现象普遍且稳定存在,并且包括两方面相对独立的内容(字形和字义)。因此近年来的研究趋势是设计实验分离这两个饱和过程,以探索语字饱和究竟发生在哪个阶段(虽然转换模型预测了第三种饱和方式——连结的消失,但这种观点并未得到足够的证实)。相关范式有共同关联范式、郑昭明等人试图分离字形饱和的范式(是目前分离汉字字形的较成熟范式)和提出饱和三阶段模型的Tian 和Huber的研究等。由于涉及内容过于专业,这里不加探讨。


----------------------------------------------3月6日更新---------------------------------------------------

评论中有同学指出以上回答的是“是什么”,希望我能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但遗憾的是我的确无法解释原理。我接触这个问题是三年多前,之后做的方向与文字加工基本无关,当时看文献也只找到了回答中的内容。但是我个人猜测,对于文字加工的饱和可能与基础视觉中的适应(adaptation)现象有某些程度的类似。例如我们在长时间看红色后,再看白墙就会知觉到绿色。这是因为负责感受红色的视锥细胞在长时间接受刺激后会“疲劳”,从而负责感受它的补色(即绿色)的细胞就会更占优势。这种适应现象也存在于对更高级刺激的加工中,比如面孔识别:

上图是Leopold等人的研究Prototype-referenced shape encoding revealed by high-level aftereffects。他们首先生成了几对完全“相反”的面孔,相反指的是所有面部特征都完全不同。比如第一行左图的Adam,他的眼间距相对大,则右边的anti-adam眼间距就小;第三行的John眉毛粗,anti-John的眉毛则淡。右图的“极坐标系”中,中间的是几个人的平均脸,在一个轴上,Adam与Anti-Adam分属两端。实验发现,在较长时间呈现Anti-Adam后短暂呈现平均脸,则被试更倾向于报告自己看到了Adam。这与上面提到的颜色视觉适应有共通之处。


我不清楚对于文字的饱和现象是否也算是一种adaptation,但长时间加工某种刺激后对其产生疲劳,进而sensitivity降低、甚至将中性刺激知觉为与之“相反”的刺激都是很make sense的。但如上所说,这只是我闲来无事的一点儿考虑,并没有理论依据,也请大家当作多看到些好玩儿的东西,(在看到可能有的科学论证前)不要认为它们真的有实质上的相关。


最后,原回答其实是与几个同学共同合作的结果。在此向他们致谢。


参考文献:

Cheng, C.-M., & Wu, S.-J. (1994). Orthographic satiation and disorganization in Chinese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language processing (Vol. 1, pp. 1-30).

Esposito, N. J., & Pelton, L. H. (1971). Review of the measurement of semantic satiation. Psychology Bulletin, 75(5), 330-346.

Fillenbaum, S. Semantic generalization in verbal satiation. In: Nicholas J. Esposito, Leroy H. Pelton. (1971). Review of the measurement of semantic satiation. Psychology Bulletin, 1971, Vol.75, No.5, 330-346.

Leopold, D. A., O'Toole, A. J., Vetter, T., & Blanz, V. (2001). Prototype-referenced shape encoding revealed by high-level aftereffects. Nature neuroscience, 4(1), 89-94.

Severance, E., & Washburn, M. F. The loss of associative power in words after long fixation. In: Nicholas J. Esposito, Leroy H. Pelton. (1971). Review of the measurement of semantic satiation. Psychology Bulletin, 1971, Vol.75, No.5, 330-346.

Tian, X., & Huber, D. E. (2010). Testing an associative account of semantic satiation. Cognitive Psychology, 60, 267-290.

Wertheimer, M., & Gillis, W.M. Satiation and the rate of lapse of verbal meaning. In: Nicholas J. Esposito, Leroy H. Pelton. (1971). Review of the measurement of semantic satiation. Psychology Bulletin, 1971, Vol.75, No.5, 330-346.

郑昭明. (2005). 汉字解体的机制及隐示测量的方法(1/2: 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




  

相关话题

  二战对人们的身体和情感有什么创伤? 
  人会越走越散吗? 
  人体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的照片是视觉误区还是照片存在作弊? 
  假如人是近乎轴对称的,那我们最初如何介绍左和右?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男性与女性有什么天然的差异么? 
  至今为至,让你感到最荒谬的事是什么? 
  有哪些给已婚妇女在婚姻、事业上的忠告? 
  没钱痛苦还是没房痛苦? 
  该不该删除屏蔽自己的人? 
  为什么把手机拿到眼睛跟前 无法近似于大屏幕的效果? 

前一个讨论
怎样有效提高记忆力?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精神疾病一定要治疗?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