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饭圈逻辑」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饭圈化」容易造成人群对立? 第1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饭圈的逻辑就是钱的逻辑。


媒体这堆破事,从我公众号挂的小广告,到流量明星的代言,本质是谁掏钱?

广告主呀,媒体业就是广告业。

早期广告投放是很粗糙的,没啥数据可言,基本靠行业标准。

看这个艺人能不能接代言,那就看他的电影拿没拿奖、电视剧收视率咋样(不过电影电视的艺人早年间分水岭很明显)、报纸杂志有没有经常报道他的花边。

为啥当年4A广告公司那么潇洒,到客户面前推荐个年代言费几千万的艺人,由头到尾在那讲“调性”这些虚词?因为他们也没有数据。

某汤姓艺人当年和我在某公关公司的一位上司(只是总监哦)交往过,你可以想象这些垄断大企业市场费用的机构在那时有多辉煌。


然后,第一家非典型广告公司出现。

你以为我说的是那些互联网公司?非也非也,是华谊。

王中军早期就是做广告的,后来才转到拍电影。和冯小刚拍着拍着贺岁档,王总觉得摸到财路了。

具体思路可以参考华谊兄弟广告公司01年出品、冯小刚导演、葛优关之琳出演的神片,《大腕》。

B站有,对传媒感兴趣的胖友一定要看,后来的媒体二十年是对这部片子的疯狂复刻与强化。

很简单:你们企业不是要买广告吗?那我直接给你把广告放到电影里不就结了?你干嘛让4A这帮人中间抽一道呢,策划费给我制片人就完事了。

真的,华谊干这事很牛逼。《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够沉重的吧?华谊在这个题材的片子里一口气植入了剑南春、白象电池、中国人寿、工商银行、KAPPA等至少五个品牌,外部谣传收入一个亿,内部承认了至少4000万。

这片子总票房也就6.5亿。


华谊搞植入性广告也能理解。电影这种产品风险极高,你咔咔咔拍一年,几千万下去,结果票房三日游,公司当场暴毙。

开机的时候就回收一半甚至全部成本(包制片和宣发),安全系数令人暖心。

但这是个重要分水岭。

同期90年代的好莱坞也在纠结电影的风险问题,但他们走了另一条路,搞分级投资。

几万美刀整个剧本,第一波公司上来读剧本,然后讨论:值不值得投?

能投?整个百来万美刀,找导演;导演靠谱了,资方再多来几个,凑钱找演员、找特效、找配乐、找服道化。

跟着电影工业的体系一层层走,前期越模糊,收益占比越高;后期越成型,收益占比越低。对眼光自信的小资本,赌前期吃肉;求稳的大资本,那就跟着靠谱的导演甚至渠道的屁股后面投。

逐渐降低资本的风险但又拉高投入,最后奔着票房去分钱。

一对比就知道,华谊当年这条路,太捷径了。


然后才是互联网。

互联网前期还真不是刷数据,而是实打实能动员群众去买电影票,这点小时代系列就很说明问题。

过去偏精英的传统媒体把持话语权,互联网解构了这种话语权,并释放了大量普通人的娱乐需求。

有一嗦一,前几代的很多导演对市场是抗拒的,还停在自我表达层面,很多类型的电影他们压根就不愿意拍。因此当微电影——网络大电影及网剧——独立IP电影这条路跑通时,大量资本转了过来。

那段时间也是中国在线视频网站的群雄争霸期,拉流量的重要手段就是拍大网剧,而且得是三个月就能上的那种。

好的,你能看到《疯狂的石头》,不好的,那堆辣眼睛的咱就不提了。


但很快,红利释放完,票房和网站播放量的数字开始难看,得做“运营”了。

别的公司我不敢说,在乐视我当年还是接触了不少水军豪杰,三五家公司保证你火遍全网。

早先网上这些数字水分不大。粗粮微博官号第一次做活动送了个米兔玩偶(还是T恤?有点忘了),直接三千多转发,基本是真人。

但很快,不少机构发现了商机,僵尸粉刷转发刷评论刷播放比比皆是。

为啥?因为投资人要看数字,广告主也要看数字,资本只看数字。投资人甚至鼓励你刷,因为他要用这些数字把公司包装得漂漂亮亮,好卖给下家。

其实广告主也鼓励你刷,因为人家市场总监也是打份工,有个漂亮数字做做汇报就完事了,拿回扣岂不是更开心?

于是几波联动,有买收视率和买票房的,有刷转发评论买稿以证明“网络影响力”的,大家离钱又近了一步。

“大家都做数据,你也得做;而且只要持续做,总能成真”,by我亲耳听到的某著名投资人。


最后才是饭圈登场。

所以不用纠结为什么饭圈为什么这么恶臭,这不过是传统艺能的新时代威力加强版。

怎么向电视台推荐哪个爱豆该上综艺?刷!

怎么向资方和广告主证明爱豆的价值?刷!

一真九假还是一真九十九假,不重要。只要你肯花钱造假,你总能得到流量,总能得到投资和广告,全行业喜刷刷。


这种氛围,能不对立吗?

平时媒体和艺人为了流量,自己就会搞对立。像那种私底下早离婚了或者有过包养史的重磅料,没人爆,爆了也不了了之。天天搞的对立都是些无厘头的只言片语而已。

几家联手精心策划,话题绝不伤害商业价值,但又能笑看真粉丝们在营销号和水军的勾引打成一团,正主们和谐喝咖啡坐着欣赏。

多低廉的流量成本,再次展示了商业价值。

况且,排位还是要争的,毕竟投资和广告费总量是有限滴。


对了,别怪到艺人头上,他们只是工具人而已。特别是现在的爱豆们,没几个赔得起违约金。

所以我特别佩服那些从小花小草混到老板的,虽然他们最终成了恶龙,但过程里的意志力仍然令人敬佩。


一般来说,屎坑里开出的花会更鲜艳,因为肥料足。但中国娱乐圈开的花还是太屎了,估计屎太浓,结成了粪石。

为今之计,只能寄希望于消费者的用钱投票,在最终营收上反应真实意愿。至少就电影这个产品看来,是有希望的。

我反正看不出改变这个骗局的其他手段。

所以,谨慎对待你的消费,尽可能不要为垃圾产品掏钱,甚至不要贡献讨论。这些圈子传屎如传菜,你何必过去伸头张嘴。


user avatar   phantasmhor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饭圈逻辑就是内卷逻辑。但是饭圈逻辑加入了的最大的差别就是“想象的共同体”,将原本“虚设前提”的内卷行为,一下就拉伸到了宗教战争级别。


先说什么叫内卷逻辑:

先建立一套话语体系让你进入,臣服在里面,最后再以这个体系里的基础前提为世间真理来进行逻辑。这一套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你只要不在意他说话的前提,他就无法对你产生什么影响。也就是说,只要你不信,脱离了他的体系,他就没用了。

举个例子:

某某出新专辑了/发新微博了,你为什么不去支持/支持999张,你是不是粉,你不是粉你就不应该参与讨论说自己喜欢,禁止你参与某夹夹平台的讨论。

同样的逻辑:

见到某某学长必须问好,不然1班3组的人就不和你玩。


可是为什么必须要被你们承认是粉?你们颁发证书吗?

为什么必须要是粉才能参与你们的讨论?你们不承认的话我发不出相关内容吗?

为什么参与讨论就必须在夹夹大眼平台?我和小伙伴群里私聊就不行吗?


就跟同样的逻辑里一样,我不和1班3组的人玩不行吗?我找1班1组不行?我找2班不行?


这就是强盗逻辑,他对你的限制,以及说话的前提里含有了过多的他自己擅自设定的做梦前提。只要多问几次“那又怎样”就可以破解。

核心就是一个:我又不是只有你一个系统,为什么一定要在你的评价系统里往下走?


现实世界里最有意思的一个例子就是日本的男女公关陪酒,他们同一个店里所有的陪酒都是有业绩挂钩的。必须要让自己的客人在店里给自己买酒,然后才有业绩,才有分成。可是问题是你如果想要让自己喜欢的陪酒哥哥或者陪酒妹妹赚到钱,你只要私底下给他钱不就可以了?为什么必须是这个店里的排名?

以及同样的逻辑继续扩展

某某游戏里你是榜一了,某某主播你是榜一了,然后那又如何呢?

和饭圈为自己的偶像刷榜一有什么差别呢?

换了一个评价体系,这些第一不就没有意义了吗?

凭什么必须在同一个评价体系呢?


这就牵扯到所谓想象的共同体了。内卷逻辑靠虚假的评价体系让人争破头,只要别人不跟你卷了马上就破功。饭圈加入了想象的共同体之后就会输出内卷,以自己的前提来要求别人。这就像,正着穿袜子是你穿袜子,反着穿袜子是袜子穿了世界一样。但凡内卷被输出,且输出的基础是有一定强大的战力,那就直接形成了宗教战争。

我之前提到了,个别饭圈已经是独立建国级别了。通过大量的媒体资源,让所有人都知道,有很多人跟自己看着同一样的东西,那这些人能够想象到同样的事情,那就属于建国了。在这样的前提下,这些人不仅拥有了共同的内卷逻辑,而且他们也知道有很多人跟自己一样有类似的逻辑,他们就觉得自己是真理,可以用这个真理来要求所有别人。

也就是,他们有自己的教义,而其他人只要不信,他们就可以通过网络和现实的暴力让别人闭嘴或者臣服:这就是宗教战争。


因此,几乎所有牵扯到战争的集体斗争,都可以出于这个逻辑。

“你说话前提有问题”

“凭什么要按你的评价标准来”

两句话基本可以破。


当然如果你要问我什么才是我能认同评价体系……

学历,票子,房子,车子,家庭,下一代。

这些还不够刺激吗,还不够难吗?

还要在网络空间里给自己树立更多的困难吗?


我看啊,还是人需要多感受一下社会的毒打……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网传谭咏麟睡小他48岁的粉丝? 
  泛自由派把网评员、国家主义派、那兔粉丝、毛左、新左派不分青红皂白称为五毛的习惯是如何形成的? 
  被群体孤立排挤时应该怎么办? 
  阿尔兹海默症的病因是什么? 
  社会上一些人说话“阴阳怪气半遮半掩”,深层次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是什么? 
  如何有计划地学习?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明白,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不要那么别扭,懂得去了解,接触这个人? 
  为什么人们更加厌恶男同性恋的行为? 
  对于这次疫情,你有什么感想?懂得了什么? 
  同学考试作弊,我举报了他,导致他被处分丢了学位证,现在我好像被全班孤立了,我有错吗? 

前一个讨论
2021 年 3 月 1 日禁止台湾菠萝入境,对台湾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天津一老师对比家长收入,称「你妈妈挣多少钱,别怪我瞧不起你」?暴露了哪些问题?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