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从家长或未成年的孩子角度,你如何看待上海卢浦大桥「孩子受母亲批评后跳桥」这件事? 第1页

              

user avatar   lu-xi-lucy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被表哥偷看日记,日记里有我暗恋男同桌的心事,他以此威胁我。

我将这事告诉了我妈,她暴打了我一顿。

那天我也很想死,走了很远找到一条河想要跳下去,后来因为害怕在河边坐了一下午。

父母永远不会知道,在我们无助害怕绝望的时候,他们的不理解,指责和谩骂,才是推我们下悬崖的那股力量。

但只要你还没跳下去,你就是那个永远错着的孩子。

你说讽刺不讽刺?


user avatar   zhu-xuan-8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小孩自杀,有一部分,是报复。

跳下去的一刻,是知道会伤害父母,要的就是这个结果。

用自己的命,来换父母痛哭流涕。

看起来是一个人死了,其实是一个家庭同归于尽。

很多父母这时候哭天喊地,说小孩怎么这么傻,不明白,有什么赌气的,要去死,不值得。

我讲,小孩不傻,小孩就是要走这条路,他就是要你这样。

哪吒闹海,拔剑自刎,你说哪吒傻不傻。

哪吒也不傻。

横眉怒视,他心里是这样的,后悔不后悔,不是那个时候想的事。

成年人活的久了,活的圆润了,知道忍一时,得过且过,小孩不是的,小孩没有那么圆润,是砥石,是生命比较原始的状态,所以小孩明白的,我们大人有时候反倒不明白。

小孩的世界,恨起来,就是活一口气。

这口气,你给我的,我还给你。

想想还挺快意,但这个快意,是悲剧,是我们不想看到的,小孩在这一刻,冲动是有的,他会不会后悔,不晓得了,人已经走了,我们难过,是因为小孩确实不值,当然,也为父母遗憾,这个结果,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怎么走到这一步。

一句话,这里面,生出了一种怨恨。

这种怨恨,很多父母不理解,觉得小孩怎么会恨我,我对他那么好,我把他养大,给他吃,给他喝,教育他,骂他两句,也是为他好,他怎么会恨我。

其实这么想的父母,就搞错了一点,把小孩当小孩,当成书本上的写的那个小孩,自家小孩,和别人家小孩,没有什么不同,小孩嘛,还不简单,这个错误,就像很多父母,把小孩当成各种东西,当成心头肉,掌中宝,当成道具,榜样,宠物,当成希望,当成龙,当成凤。

就是不把小孩当成一个人。

人就有恨。

喜怒哀乐恨,人都有,一点不意外。

你打了小孩,小孩恨你,不会管你是个什么,你养育他,他也可以恨你,你老板在单位让你996,你也可以恨你老板,很多人一想起老板,就恨的不行,老板说我每个月发钱给你,你怎么可以恨我,他就大骂,说又不是我逼你发钱给我的,我也给你创造价值了好吧,小孩也一样,说也不是我逼你养我,当初你们要我,也不是我非要出来,你们如果当时跟我讲,把我生下来,是要我给你们当龙当凤,被你们骂来唤去,那我可能就不会出来。

这么讲,肯定绝情了,但很多父母,有件事没搞明白。

你要真给小孩选一次机会,出生在哪个家庭。

你就会发现,自己没有什么竞争力。

换句话讲,我们的一些父母,不要觉得生了孩子,是给孩子一个大恩德,好像把孩子生出来,孩子一辈子欠你的,这个不对的。

孩子到你这,要感恩的是你,孩子那么小,落到你家里,你给了血脉,他同意了,变成你的小孩,是给你一个养育他的机会,让你的人生,不至于那么糟糕,还能够体验当父母的快乐,要知道我们很多平庸的男女,只有在小孩面前,才有被崇拜,被依靠,被信任的机会,小孩给他们的东西,比他们给小孩的还要多。

这时候,你欠小孩的,他不欠你。

再者,有人讲了,我生孩子不容易,养孩子不容易,我讲,你再不容易,你没有小孩不容易,小孩长在你这样的家庭,听你的话,看你的脸色,挨你的骂,他更不容易,将心比心,你去公司,你老板对你天天骂,让你做这个做那个,说你业绩不好,说你是猪脑,你也会受不了,你受不了,你跳槽了,你小孩也受不了,他没得选,只能跳楼了。

是,我拿公司来比家庭,看起来不妥,但我今天觉得,没什么不妥,两者相比,就是想告诉一些父母,养小孩,当个人来养,是人就有独立的人格,你今天抽了他,他心里一把刀就擦的雪亮,你今天夸了他,他心里的花园就长得漂亮。

这个不是因为他是小孩才这样,而是因为他是一个人才这样。

如果你把他当一个平等的人,今天很多悲剧不会有。

我们的一些父母,但凡拿出和同龄人交际的三成态度来对待小孩,悲剧不会有。

小孩应该是父母最好的朋友,这句话听起来,像废话,很多人都讲,但我的感觉是,想把朋友处好,不容易,你要尊重他,尊重不是宠爱,也不是严厉,尊重是平等,可不可以骂,我讲不是不能,但骂,就要骂出道理,骂服气,而且你要允许他回嘴,他有道理,讲出来,讲出来错了,再指正,讲对了,你就道歉,有来有回,这叫平等,很多父母,动不动你敢顶嘴,说不过就打,就是无能。

如果一段亲子关系,一塌糊涂,一大半原因,就是当父母的太入戏,把父母这个头衔,看的像皇帝,官位,总统,在与子女的相处中,不学,不问,不懂,还搞威权,帝王术,觉得自己高高在上,小孩在你手底下,噤若寒蝉,隐忍不发,积郁成劳,自己还开心的不行,说小孩懂事,乖巧,听话。

这不是养小孩,这是养狗,养股票。

本质是一种自大,再者是一种愚蠢。

最后,有句话,不知道讲的应不应该,我们大多数父母,要勇于承认,自己就是个办不成大事的普通市民,你问问你自己,在专业技能上,社会经验上,为人处世上,有什么是谈得上传承的,有什么是非要从你身上学到的。

说到底,你其实什么也教不了,小孩的课本你都看不懂。

你那些优势,不过是你多活了几十年。

而对我来说,父母能给小孩的,其实是作为人的情感。

这种情感,是他从别的地方,学不到的,是他长大后,还会想到你的,这种被爱的能力,给予爱的能力,尊重他人的能力,被人尊重的能力,是父母真正能留给小孩的。

希望我们的父母都能够明白,当然,我们的父母很多都不明白。

那么只能希望,等到你我有一天成了父母,能够明白。

愿死者安息。


user avatar   shan-yang-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晚风没有呼呼作响。

泪水缩回了眼眶。

地面的车灯越来越小。

头顶的星星越来越亮。


你站了起来,褪去了悲伤,

不再把手捶在冰冷的地上。

我没有松开栏杆,

只做了个引体向上,

义无反顾跑回你的身旁。


你没把车停在路中央,

而是送我回到学校。

路上批评的话越说越少,

关心的话越说越长。


我不再沉默而迷茫,

不再低头而倔强。

我开始向你倾诉敏感的心伤,

开始期待你能站在我的身旁。


妈妈真的对不起,

没能变成你期待的模样,

可我真的特别想,

永远活在这倒流的时光。


user avatar   lyoung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稍微好点儿的车,在时速超过二十公里的时候,车门就会自动落锁

后排乘客能下车,一定是车已经停稳了的情况下

高架上一般限速在七八十,那么,在车速七八十的车流中停车,意味着什么

不仅孩子没有意识到,连开车的家长也没有意识到,而且很有可能两个人都没有系安全带

如果不是后来孩子跳桥了,母子二人宁肯站在高架桥路中央吵架,我丝毫不怀疑这种可能性

这种冲动、不顾后果的性格,不仅在孩子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很有可能是受到了母亲的言传身教

车是凶器,是比菜刀更凶险的杀人利器,所以法律上规定要拿到许可(驾驶证)才允许使用,然而有些人刚刚握住方向盘,就忘记科目四里那些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惨痛教训


user avatar   wang-wei-li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就是我丁克的原因。辛辛苦苦养大的孩子,还有可能会自杀,而且自杀死掉以后,全知乎的人都会不问我有没有辱骂殴打他,直接来给我泼脏水。


user avatar   dai-xuan-k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十二岁的时候,我因为一个已经忘掉了是什么的小事,被我爸骂了一个多小时。


在我痛哭、下跪、乃至在地上打滚都无法让他停下来以后,我默默爬到了窗台上看着他。


他冷笑了一下看着我,我在上面尴尬地站了一分钟,脑子里思绪万千,最后还是下来了。


过了一段时间,报纸上有一个小孩被父母骂了以后跳楼的新闻,我拿去给他看。


他看了以后问我:


你拿来给我看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说我骂你,你就要跳楼咯?


我支支吾吾说不是,他说:


那你想干嘛?想跳楼?你就去跳啊。


我拿着报纸,灰溜溜地走了,回到房间,偷偷把它撕成了碎片。


再很多年后,有一天我忽然问我爸:当年我要跳楼你怎么不拦我。


我爸说:拦了你一次,你以后有什么事情就会都想着用跳楼来威胁我,我还怎么管你。


过了一会儿,他又补充了一句:而且,反正你也不可能跳。


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很理智,很利益最大化。


但是当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我梦到我又回到了十二岁,依稀还是站在那个窗台上,又面对着他冷冷的眼光。


这次我看了看楼下郁郁的树,看了看天上乱飞的云,冲他笑了一下,跳下去了。


梦醒了以后,生活还是一如往常,我爸还是时不时抓着我一顿骂,但是我已经不会感到生气了。


后来我在网上看到一张动图:


一个中年男人和儿子吵架,男人从抽屉里掏出一把枪,对他儿子说了些什么。


然后,他儿子飞快地拿起枪,


对着脑门扣动了扳机。


我不由得又想起了十二岁那年的窗台,狭窄得好像站不下一双孩子的脚。


动图里,那个男人抱着儿子的尸体崩溃到歇斯底里。


我忍不住想,如果我当时也跳下去了,我爸一定也会很痛苦吧?


可是人为什么一定要等到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才会后悔当初没能多一点耐心?


今天这个男孩从桥上跳下去了,他的母亲跪在地上捶地大哭。


但是我可以肯定,这样的故事还会继续出现,这个社会不会发生任何改变。


因为只要坠落的那个人还不是你,他们就不会反省,不会知道他们曾把你逼到离悬崖有多近。


即使你把血淋淋的糊到他们脸上,他们也只会问一句:


你这是什么意思?


.


user avatar   chen-lan-xiang-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分别在知乎和头条看到了这个新闻,有个现象很有深意,在知乎几乎是一边倒的在抨击这个母亲,而在头条几乎所有的评论都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经不起任何挫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我想可能是跟这两个平台的主流用户有关,知乎大部分用户是学生,而头条绝大部分是已为人父母的成年人,出了这样的事,他们几乎是本能地站在了自己的同龄人那一边。

你看,不仅仅是在一个家庭中,整个社会成年人和孩子之间都无法互相理解。

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对此倒颇有感触,我的学生就是十六七的年纪,而他们的家长也正好跟这个新闻中的妈妈同龄。

说到这我想到了去年发生在我们学校的一件事,那天我的几个学生被班主任叫了家长,原因是他们一个宿舍晚上不睡觉打牌。

那天刚好有我的晚自习,我在办公室遇到了一个孩子的妈妈,当时她一脸的怒气,语气特别激动,在向我一个同事抱怨孩子,还说自己非常忙,一整天都没有空,晚上才抽出时间来办公室,结果那晚没有班主任的晚自习,班主任没来,她白跑了一趟,明天还不知道有没有时间来。末了她还说了一句,他怎么就一点都不理解父母?

本来这件事跟我没关系,结果她越说越生气,我就多嘴了一句:“十几岁的孩子嘛,青春期调皮一点很正常,理解下吧!”

可能她当时刚好需要个发泄口,逮着我就说:“调皮一点,你知道他们在宿舍干嘛吗?打牌!打牌就算了!你知道他们还干啥吗?输了的人脱衣服!”

听到这我差点笑了,强忍着笑意说:“他们也没有其他娱乐,打打牌也能理解,再说了,一群男孩子脱衣服也没啥,说不定多年以后他们想起今天还会念念不忘,哈哈哈!我还挺喜欢你儿子的。”

我原本想着安慰下她,结果她更生气了,“什么?男孩子脱衣服没啥,你还喜欢他?我儿子从小就喜欢不负责任的老师!哪个老师不管他他就喜欢!”

末了她还加了一句:“学生应该挺喜欢你吧?”

我当时听到这句话也有点生气,也不客气地说:“没错,我的学生是喜欢我,不过那不是因为我不负责任,而是因为我理解他们,你们想想你们十几岁什么样子?真的懂事得是一点都不让父母操心吗?孩子不理解你们还能理解,毕竟他们没有体验过四十岁的人生,可你们体验过十几岁的人生啊!”

最后我们不欢而散,后来她经常来办公室一来二去地跟我也熟了,过年前还打电话给我想送我个礼物,被我拒绝后年后又打电话想送我点啥,我知道她生怕我因为那天的事迁怒他儿子。

不过我还是拒绝了,我不仅不会迁怒于她儿子,甚至那天过后我就不生气了,虽然我还未到四十岁,可我非常清楚四十岁的人生是多么焦灼,甚至狼狈。

四十岁,所有的人都要依靠他,父母已经疾病缠身,儿女正是狗都嫌的青春期,工作又不给他们一丝喘息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惹祸”,他们真的很难心平气和地解决。

前几天有个小伙子在深夜崩溃嚎啕大哭,知乎上很多人理解他,可是二十多岁时的压力跟四十多岁的比起来,可能都不值得一提了。

他们可能还在加班,被孩子的老师叫到了学校,孩子在学校不省心,一路上所有的情绪涌上心头,于是喋喋不休地数落儿子……

而他不知道的是他的儿子也并不轻松,很多人都说现在的孩子有吃有喝多幸福,可实际上如果一个孩子在学校里跟同学有矛盾,现在又被母亲教训,这种人际关系紧张带来的压力是足以让他们崩溃的,对很多学生而言,见家长真是他们最大的难堪,因为这个年级,他们又好强又敏感。

更难过的是他们都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的确他们都不能理解对方,于是做母亲的把车停在高架桥上数落儿子,而儿子更是以死回击。

都是可怜人。

不过我还是建议父母多理解孩子,还是那句话,你们有十几岁的体验,而他们还没有四十岁的经验,孩子总有一天会理解你们,那一天就是他们做父母的时候,养儿方知父母恩。企图让这一天提前到十几岁不可能,也太残忍。


user avatar   xiao-wang-63-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National Scientific Council)把压力划定为三种:积极压力(positive stress)、可忍压力(tolerable stress)、有害压力(toxic stress) 。

这三种压力可从一项被戏称为“加利福利亚佛系大鼠”(California Laid-back Rats)的实验中窥见一斑。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Biological Psychiatry 9, no. 5-6 (1985): 731-34, “The Effects of Postnatal Handl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lucocorticoid Receptor Systems and Stress Recovery in the Rat”, Michael J. Meaney.)



实验人员把幼鼠分为三组:第一组每天被实验人员手动移至鼠笼另一端,与母鼠分离;第二组被每天带出鼠笼十五分钟(这对幼鼠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压力刺激)再放回笼中;第三组每天被带出鼠笼一小时后再放回笼中。



实验人员发现:

第一组幼鼠远离母亲后立即进入惊恐状态,但母鼠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孩子并进行安抚,幼鼠一分钟就平静了下来;

第二组幼鼠在出笼的整个十五分钟都处于极度惊恐状态,但返回鼠笼后,母鼠立即对它们进行安抚,这组幼鼠在十五分钟内也平静了下来;

第三组幼鼠出笼后也开启了极度惊恐模式;一个小时后,当它们返回鼠笼,虽然他们的妈妈也立即开始安抚它们,但它们对母鼠的舔舐、依偎、摩蹭等安抚方式完全没有反应,持续惊恐。



当这些幼鼠成年后:

第一组大鼠具备抗压能力,能对压力做出判断及排除;

第二组大鼠虽然经历了更久更大的压力,但因为它们得到了母鼠的及时安抚和情绪恢复的时间,所以它们也像第一组大鼠一样,具备抗压能力;

第三组大鼠却始终没有从幼鼠期的强压经历中恢复过来,永远活在了惊恐的状态中。

然而,这三组大鼠只有一组变成了“佛系大鼠”,对任何压力都表现的非常淡定,而且能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反应,你猜猜是哪一组?

第二组。



《自立的孩子》一书的两位作者William Stixrud / 威廉思迪路德博士和Ned Johnson / 耐德约翰逊老师一致强调,要想让孩子装备最佳抗压能力,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三样武器:

一个能让他们无条件信任和依靠的成年人

在经历强压事件后足够久的恢复时间

对自己的生活和人生的“控制感”(而不是一直由家长老师告诉他们需要做什么以及怎么做)



所以,当有人说“我小时候也被爸妈打骂,但现在没有抑郁,依旧活得很好啊”。那是因为:

1)他们虽打了你,但更爱了你;

2)他们虽打了你,但没有天天打你,而是给了你足够的时间,让你“好了伤疤忘了疼”;

3)他们虽打了你,但也给了你比较充分的自由,能让你按自己的意愿时不时皮一下(所以你才又挨打啊)。



现在解释一下为什么长期生活在重压下的人会做出激烈的行为:

人的肾上腺在瞬间压力/惊吓时会分泌肾上腺素(adrenaline),在严重/长期压力下分泌皮质醇(cortisol)。

肾上腺素能给一个妈妈超速反应,瞬间接住从床沿滚落的孩子;皮质醇能给一个妈妈力量和勇气,抵抗入室抢劫的凶恶歹徒,或在长期家暴中保护孩子。

多余的肾上腺素最短在2秒内就能被清除,但多余皮质醇在人体内被清除的时间最少两天(相对于人,斑马在被狮子追赶后的皮质醇清除时间是45分钟)。

对一个长期生活在高压下的人来说,他的皮质醇分泌状态通常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于是便长久停留在了一个高水平。

然而,皮质醇有一个非常恐怖的特性:它会杀死大脑海马回(hippocampus)部位的细胞。

而海马回的主要功能有两个:一是管理和储存记忆,二是关闭和稳定应急激素的分泌。

比如,海马回会告诉你,“你记得上次没考好担心你妈揍你吗?结果怎么样?人家根本没生气!所以这次没考好也别慌,回家跟你妈好好说。”这时,你的应急激素水平就降下来了,你在最初发现自己没考好时的紧张情绪也就得到了缓解。

但当海马回细胞被破坏时,它的记忆管理功能就会出故障,稳定应急激素的功能也会变得迟钝。所以一个长期遭受家暴的人不但健忘,而且还常常无法关闭恐慌/抵抗模式,从而长期维持一种紧张不安的状态。

美国自越战后,一个心理学名词开始火爆: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一位从战场归来的患有PTSD的老兵,他或许某天跟家人一起去看马戏。马戏团非常嘈杂,像战场的声音,让他瞬间搞不清了这些声音究竟意味着欢乐时光还是命悬一线。他的记忆出现了错乱,周围的喧闹声在他脑中勾起的画面,并不是孩子的笑脸,而是尸横遍野。于是,他的身体在各种激素的刺激下,瞬间开启战争/杀敌模式,对周围的无辜群众大开杀戒。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人的爆发也不可能只是眼前某一件事的刺激。

(其实真正的神经信息传导和激素分泌过程比我说的复杂的多,我只是大宗科普)



以上角度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这个17岁男孩和他母亲的行为。

我昨晚没睡好,揪心......唯愿逝者安息,生者节哀。



如果你家里有青春期的孩子,你可以给他放这一段视频,观察他的反应。

如果他说:啊?怎么会这样?就算你妈训你,也不至于这样啊?死都不怕还怕你妈呀?只要活着,啥事解决不了啊?唉太可惜了!无法理解!

那说明你这个家长当的不错。

如果他说:(沉默)(沉默着摇摇头)(沉默着走开)我理解他的举动。我也有过这样的想法。他终于解脱了。他比我勇敢。

作为家长,你就要反思一下你和孩子的关系了——注意我说的不是“反思你的脾气“,而是反思“你和孩子的关系”。


有网友指出两个错误:

第一,实验用鼠是大鼠(rat)而不是小鼠(mouse)。为避免误解,文中的“小鼠”,已改为“幼鼠”。感谢 @昆吾山

第二,我可能引错了实验文献 @院子里的喵 ,如图:

简单翻了几年前的笔记,笔记中的同一文献标题下贴了多个实验过程和结果——包括本文中引用的实验,不排除我把几个类似或后续实验标注了同一个同类最有名的文献标题的可能。感谢网友对科学的严谨态度,我会努力找到文中实验的依据。 @Yang

目前我可以找到一个关于文中实验结论的证据,记录在《The Self-Driven Child》第一章(William Stixrud PhD. and Ned Johnson, viking, 2018)如图:

翻译:在一项有影响力的实验中,博士研究生把幼鼠带离鼠妈妈15分钟(这对幼鼠来说是一种压力)再归还;母鼠对幼鼠进行了安抚和舔舐。这个分离实验持续了幼鼠生命的前两周。那些与母鼠有过短暂分离的幼鼠在成年后,比那些一直待在笼中母亲身边的幼鼠更有耐受力。研究人员把它们叫做“加利福尼亚佛系大鼠”,因为它们成年后很不容易受到压力的左右。这也许是因为,幼年的经历让它们的大脑学会了“根据环境做出调整”,而这种调整能力恰恰奠定了它们的较强耐受力的基础。

有意思的是,此处的引用文献也是我引用的那篇(疑惑),待我抽时间再仔细研读研读。

此外还想指出两点:1)“内容专业”标签不是我自己加的;2)移除肾上腺、砍头处死这些对实验鼠的处理方式,虽听上去令人有些毛骨悚然,却是啮齿类实验的常态,不宜据此推出“实验不严谨、不可信”的结论。

再次感谢。


user avatar   jin-nian-55-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母亲可能没有多苛刻,孩子也可能没有多脆弱,只是在失去理智的一瞬间,正好有个死亡快捷方式,他就死了。

人情绪极度激动的瞬间根本不怕死,过上一会儿冷静一点才开始后怕。

如果这个母亲下了高架桥再停车,儿子真不见得有勇气寻死。


我记得以前看过一个答案,中心思想是千万不要在危险的地方争吵。

那个答主和男朋友在厨房吵架,手边正好有一把切菜刀,怒火攻心举刀就砍。男朋友闪开之后,她一下子就怕了,再也不敢砍下一刀。

你看,这个无畏buff只能支撑几秒甚至几毫秒。假如在卧室吵架,冲进厨房拿到菜刀的时间,就足够让人失去砍下去的勇气。


我突然想起这个gif,也许并没有发生什么让他非死不可的事情,只是儿子想死的瞬间,父亲恰好递过来一件凶器。

那些杀人的、自杀未遂的,事后大多都非常悔恨和不可思议,不知道自己当时为什么有勇气要别人/自己的性命。

做人嘛,难免冲动。

但绝对不要给冲动的人递一把上膛的枪。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管孩子,骂孩子,打孩子都不是问题,问题在于程度!

你手心打一下,还是屁股打一下,还是皮鞭抽一下,还是脚踹一下产生的效应是不同的,性质也不同。

你骂孩子不懂事,说他怎么这件事总是做不好,还是你骂孩子笨,傻,天生每种,还是你骂他小兔崽子,白眼狼,白养了你,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你让孩子罚站十分钟反思,跟罚跪一个小时,跟一天不给饭吃,性质也完全不同。

事实上,凡是家长没有办法保证跟孩子有足够长的相处时间的情况下,家长更愿意使用激进的管教方式。目的是让孩子吃个教训,然后长时间不再犯错。凡是家长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充足,往往对孩子的惩罚很克制,因为不会期望“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所以会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一点一点来。

不用我说,大家都知道后者在教育上是更好的。只是难就难在,家长很难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放在孩子身上。同时家长有时候也会某种程度上的逃避责任。因为教孩子遵守规矩也好,任何训练也罢,对孩子而言都是违背其天性的,他们必然会反抗。慈母多败儿式的育儿也非常多。

最理想的状态是,父亲管教孩子,母亲安抚孩子,所谓严父慈母。如果母亲既作母亲,又作父亲,往往会出现一种极为矛盾的情况。一方面母亲的陪伴时间其实很多,但另一方面,母亲在管教孩子方面天生心软又导致孩子的很多需要管教的地方长期缺位。当上述两个情况都发生的时候,遇到孩子某些行为突破了母亲的底线,母亲就会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

歇斯底里,没完没了,女性的情绪一上来那张嘴就如同喷涌的火山,决堤的洪水,而且最麻烦的在于她们常常会越哭越伤心,越骂越生气。

相比而言,男人发起火来,大概率是一巴掌拍过去,或者一脚踹上来。虽说爆发力十足却不会绵延不绝,没完没了。最坏的情况是父子俩干一架,然后去医院躺两个月。可真动起手来,儿子很大概率不会想去死。

因而父亲缺位,母亲担当父亲,往往是事情恶化的根源。因为有点儿荣誉感的大男孩儿都不会觉得向母亲动手是多么光荣的事情。不能伤害你,我自残还不行?

我虽然不知道这件事的原委,不过想来若是父亲跟孩子对骂,大概率变成一场对殴。肯定也是头条,但可能不会太悲剧。男人有时候很滑稽的地方在于,真的动手干架之后,反而会惺惺相惜。

故而子不教父之过自来不是一句空话。

以上皆为个人联想,并无证据。




              

相关话题

  为什么说“吃饭饭”、“喝水水”这类叠词会给人很可爱的感觉? 
  有哪些事让你觉得「学到了」? 
  有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是种怎样的体验? 
  如何回应朋友儿子想要我儿子的玩具? 
  如何阻止2020年高校封闭式管理? 
  从中兴研发主管坠亡来看,什么是程序员的不能承受之重? 
  有哪些研究关注过年轻人在大城市打拼是否更能够受益? 
  为什么被子女吐槽最多的是妈妈? 
  恐婚的心理原因是什么,如何调节? 
  吉林一高校规定学生7点半必须起床,称「没课也要下床,用制度约束学生作息」,你赞成吗? 

前一个讨论
伟大的友谊多存在男性之间吗,为什么?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会有人给电脑贴膜?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