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充一下观点,非常反感这种幸存者偏差极其明显的提问!因为抚顺万人坑、731部队的死者是不会有客观叙述侵略者样子的孙子,活着的孙子们也有意无意的看不到关外、甚至长春城外受到兵灾的惨状,这样的话给人的错觉就是当顺民多好,要什么民主自由,活着最重要!伯伯你好,要知道你所谓的客观,仅限于长春城内,所以我反对的仅仅是这个提问的方式,以及这个提问所带出的似是而非的答案,所以你不用急着洗白,谢谢。
看,伪满洲国的军医多善良,解剖个婴儿咱们也得去关外进货啊,怎么也不能用关内的不是么。
目前为止的答案印证了一条:对待口述历史,要小心冷静辩证的看待。不少亲历者后代互相撕逼,原因就在于此——口述历史只是当事人的个人感受,当事人并没有上帝视角俯视全局、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格给这类大事件定性。
所以一个没忍住,决定回答一下这问题。
为避免被人说没资格回答问题,先说利益相关:
本人祖父母辈彼时都在伪满,奶奶家在长春,爷爷家在哈尔滨,姥爷家在大连(我小时候姥爷就脑血栓了,没怎么交流过这么深刻的问题)。姥姥去世得早,从来没交流过,不知道那时候怹在哪。
对于伪满洲国这段历史,首先应该明白一个根本基调:日本军方是侵略者。对伪满洲国的一切政策和统治原则,都是建立在「侵略」这个大前提下的。
无论他们残暴与否,都改变不了「侵略」这个性质。有些硕帝支持者又要提「满洲国有别于中国」之类的云云了——好,就算我们承认满洲国独立于世,难道对于独立的满洲国而言,日本人就不是侵略者了?实在是可笑。
所以看到口述者说「日本人其实不坏」一类的描述时,起码转述人和诸位看官应该明白,这句话的根本意思是:「这个侵略者对我家做的事还不算太残暴」。
大学的时候学习经济史,讲到伪满洲国的经济之时,老师说了一句彼时我没放在心上的一句话,也在这里送给大家:
尽管日本人对伪满洲国的经济政策是「建设性掠夺」,在当时对伪满经济社会的发展有贡献,但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内容,并不是为侵略辩白。无论伪满洲国经济状况如何,都不能改变日本人侵略的事实。
从全局角度来看,东北彼时的经济状况(相对而言)的确是相当好的。但这有以下几个原因:
换言之,日本统治者彼时是真正开启了上帝视角,想要伪满怎么样,就能怎么样。说不让你发展重工,你就不能发展重工;建设与破坏,无非是其一念之间的事。难道能因为其出于野心和意愿,选择了建设就感恩戴德吗?说句不好听的,对民国政府和TG政府都不应感恩戴德,为什么反倒对侵略者感恩戴德起来了?以朴素的「XX对我们好不好」来评价政治和历史事件,本身就是不理性的。
从个人角度而言,亲历者们的描述是摆脱不了局限性的。亲历者的年龄、身份、地域、所受的教育、经历的不同,都会导致其口述的事实、视角、评价的不同。所以这个问题下很多口述,表面看起来是矛盾的,但这些也都是事实。
如果彼时你尚处稚龄,你的「生活好」标准是什么呢?可能是日本兵带着温暖的笑容递给你的一块糖。
如果彼时你是少年,你的「生活好」标准是什么呢?可能是高楼大厦,繁华的首都,漂亮的学校。
如果彼时你是一家之主,你的「生活好」标准是什么呢?可能是家人吃得上大米白面。
如果你生长在农村,土地被夺走给了日本移民,亲人在轰炸中被日本兵炸死,亲戚有人被抓了壮丁,你认为你的生活好吗?
如果你生长在新京(长春),生活平稳安乐,治安良好,吃得起饭上得起学,你认为你的生活好吗?
如果你是伪满官员,目睹所谓独立「满洲国」实质操控在日本人手中,一切为日本帝国的荣光而服务,你认为你的生活好吗?
如果你是传统文人,看着学校里的懵懂的学生,只知道拜祭天皇,每天早上还得被日语的「国民训」,你认为你的生活好吗?
啊,我们还没说橡皮图章溥仪,你们觉得他的生活好吗?日本人不但希望他绝嗣(溥杰都给娶了个日本贵族妻子),末代中国皇帝到头来还得拜祭天照大神。
个人的经历诚然可以作为史料的补充,但想要通过个体经历来评价一个时代,未免太无力了。对个人而言,有对比,就有好坏;对于历史事件而言却可能不是这样。
彼时在哈尔滨的爷爷,诚然言及哈尔滨治安良好,也不见军警胡来,但他也说了学校要学日语,每天早上要背长长的日语国民训——他说这事他印象深刻,因为他有个同学是个磕巴,怎么也背不出,天天被老师拿着教鞭揍(光复之后日语老师就被小孩拿冰爬犁撞飞以示报复);
彼时在新京(长春)的奶奶,诚然言及当年生活好,但也说了怹做外交官的父亲是如何不满日本官员控制政府独断专行,也说了伪满就是半殖民地,也说了中国平民不准吃大米,更没见过白面(日本人倒是可以,不过城市中日本人多是有官职或有关系,不知农村日本人什么情况),说了经济犯(即违法吃大米白面的人)可以判死罪。
二老彼时年龄不大,大概上小学这样子。当时已是伪满后期,想必日本人态度比早期缓和不少。农村的情况必然有所不同。
在回答当时的平民生活好不好之前,我们首先应该想想,在侵略者(日本统治阶级)的眼光中,被殖民的满洲国民,是否是「人」呢?是否有决定自己、决定国家命运的权利呢?我想在他们被同化成「日本人」以前,恐怕还算不上是「人」,更不会有这些权利。
然后,才有口述中描述的个人经历;再然后,才有个人好与不好的判断。好与不好,说到底是看跟谁比、跟什么时代比。
做皇帝再好,我也不愿意穿越回古代当皇帝——说白了就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