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甲午战争输的太惨了
既然是维新,就要触动大量守旧派的利益,这就需要朝廷有极大的权威和力量,以应对守旧派的反扑。那么,获取权威和集中力量,最快的方法是什么呢?
战争
战争由于其独特的性质,可以名正言顺的将全国的力量集中使用;酣畅淋漓的大胜,则可以有效的提高朝廷的威望。进行一场成功的改革,最好有一场成功的军事行动作为支撑。比如张居正改革前,便是主持军事工作,时人评价为“戎马无南牧之儆,边氓无杀戮之残”,长城沿线出现了“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辏,无异于中原”的兴旺景象。这便是张居正改革的基础,你想推翻张居正?先去问问谭纶、戚继光答不答应吧!
携大胜之余,可以有效减少改革的阻力;而大败之余呢,不论你做什么别人都认为是错的。
我们再来看看戊戌变法的具体措施:
先是文教改革,以“废八股,兴西学”为核心,得罪了士绅阶级:
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随后是经济和社会改革,强调以工商立国,才能富国养民,应城乡祠堂、庙宇改为学堂,破除迷信,这两点还算正常。
接下来是军事改革,裁撤旧军队,削减军饷的举措又得罪了军方:
实行西洋军事训练;遣散老弱残兵,削减军饷,实行团练,裁减绿营,举办民兵;颁发兴造枪炮特赏章程;筹设武备大学堂;武科停试弓箭骑剑,改试枪炮。
最后是政治改革,即广开言路,精简机构,任用新人。仅在京师一地,裁撤机构就使上万人失去职务,而维新派又不考虑如何为这些人安排出路,这些官僚胥吏,不竭力反对就怪了。
这种同时得罪士绅,军队和官僚系统的改革,步伐虽大,却也不是不能成功。依我看五十年代中期的社会主义改造,步伐就比百日维新大得多,得罪的势力也要大得多。新中国之所以成功,那是因为这场改革是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三场大胜之威而来的,谁敢上前咶噪?
而百日维新呢?
在甲午打败之余,朝廷威严扫地,军队离心离德,民众士绅普遍对政府失去信心;这种情况下,让维新派拿什么去对抗守旧势力,若是不动守旧势力的蛋糕,那这场改革和清末新政恐怕也没什么分别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