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旅行者一号发射时 CCD 还没有问世,那它是靠什么照相并且回传回地球的? 第1页

  

user avatar   pi-bo-shi-tai-kong-jing-ni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个旅行者是1977年的任务,至今已飞行了41年还在工作(放射性同位素电机),是人类发射的距离地球最远的探测器。

它们利用了太阳系内175年才有的一次机遇,各大行星位置允许探测器能够一次性造访所有的外围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在执行具体任务方面,旅行者一号主要负责研究木星和土星,随即被土星及其巨大卫星土卫六的引力摄动甩出太阳系黄道平面。

而旅行者二号则继续前往天王星和海王星,这是人类唯一一次探访这两颗太阳系外围行星。

这两个任务给我们带来了极美的照片,也揭示了大量从前未知的行星奥秘,例如木星大红斑细节、各大行星丰富的卫星系统。


在设计、生产、制造旅行者的年代,日后彻底改变人类生活的CCD(Charge-coupled Device,感光耦合元件)虽然已经1971年在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研制出来,但还远远没有到广泛应用的地步。事实上,在80年代末,这种能将图像信号高效数字化的集成电路处理技术才广泛应用在天文学和航天观测中。

但摄影拍照技术早就存在,一方面可以使用胶卷,但这个方案对于无法返回的航天器而言显然不可行;另一方面就可以使用彼时已经很成熟的摄像管技术(Vidicon tube),在二战前就已有研究。

而与卫星应用相关的成熟光导摄像管技术早在1950年代就研制出来,核心原理是用被偏转的阴极射线扫描受光辐射而成像的靶,最终将光信号转变为与入射光强度相关的电信号。

这种技术早在水手系列任务中就已经非常成熟,水手系列共有10个,主要是太阳系内行星探测系列任务。从严格意义上讲,旅行者一号和二号曾经也是这个系列的第11号和第12号,后来被改名。

甚至后来的伽利略(木星)、麦哲伦(金星)、卡西尼惠更斯(土星),也属于水手项目的延续。

而早在1965年水手四号抵达火星时,就已经拍下了最早的火星图片。

所以,当时的摄像管技术用在这些任务中,已经非常成熟了。下面看旅行者,一号和二号完全一样。

(最右边的部分就是摄像机)

(放大之后给大家看看,也挺大了。。)


旅行者上的宽幅成像相机大概背了1024*1024阵列的摄像管传感器,每个摄像管用8字节记录信息,但是只有黑白成像功能。为此摄像管还增加滤波器,每次拍照只允许一定波长进入,这样多次拍照就可以合成为彩色(参见电视屏幕成像原理)。

但这样每张图依然很大,实际成像大概5M左右(并没有用所有传感器,只用了800*800),还要考虑多个频段多张图合成问题,于是还要进行压缩,储存起来(当时也没有硬盘这一说,只能靠原始磁盘),通讯能力也有限,只能排队传回地球。

旅行者一号和二号在它们的伟大生命中,为我们贡献出了太多的惊喜。

木星的巨大红斑,那里的风暴已经刮了400年 ©NASA

这么一个巨大的土星,如果扔到水里甚至会漂浮起来,因为它的密度竟然比水低,就像一个游泳圈一般 ©NASA

壮观无比的土星环近照配上颜色美丽无比 ©NASA

美丽纯粹的天王星,犹如天使的梦境一般纯粹©NASA

甲烷渲染的蓝色天王星,虽然处在太阳系的边缘,但它有巨大的风暴,数千公里宽的巨大云层©NASA

不过随着二者离开最后一颗星球后,高耗能的相机留着已经没有意义,现在它们完全没有摄像和拍照功能,现有电力也不够重启。


旅行者一号和二号为我们贡献了大量的美图,尤其是天王星和海王星,这是人类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看到。。。而且50年内也基本不会有任务再去了。

当年的两个任务,在任何方面看,都是不可思议的黑科技。

而且它们直到现在还在工作(2018年6月30日)!

旅行者一号距离我们212亿千米!

旅行者二号距离我们175亿千米!

伟大的人类使者,继续加油!


还有两篇相关知乎回答:

还有一个live可以听听,


user avatar   yolfilm 网友的相关建议: 
      

-


一、


旅行家一号没有自己开发的摄影设备,它为了省钱,(挪)用的是「水手十号」的全套装置。


简单地说,就是(早期)的阴极摄像管,当年的科技要处理这种勇闯太空的电子摄影设备,非常麻烦,首先,它会「拉白道」,我在读台湾师大附中时,参加了学校的「视听研究社」,有幸用过当年联合国捐赠的老阴极摄像管机,那玩意儿在学校的仓库都放了快二十年了……。此物的最大毛病,就是不能「对到强光源」。


摄像管一遇见强光源就会「永久性损害」。


(说个外话,虽然电子摄影机发明的很早,早於 1920年代,最早的商用量贩机种,是美商 Ampex 在 1950 年代就已经上市,但因为「不能对强光」的大罩门,所以大家看到60年代以前,甚至70年代早期的摇滚演唱会,都还是用胶片拍摄,理由就是演唱会上灯光太多,对著电子摄像机,会造成永久性损害。)


也正是因为在太空中,有一个巨大的强光源(太阳)存在,所以,早期的太空探险设备,全都没有面对太阳的照片……。


其次呢,阴极摄像管很麻烦的一点是,不能在低温下工作,我以前高中那台老骨董,每次开机都得要「预热」,不然就启动不了,大家可以试想学校摄影棚开了冷气,也不过是二十馀摄氏度,它就得这般伺候了,更何况太空?……所以,以水手十号为例,整套摄影设备得用电池加温,得拼命提高温度到摄氏 -40 度以上,所以整台机器耗电巨大,体积也巨大(在太空设备的尺度上来看),全重超过43公斤。


也是因为它太过原始,太过娇弱,它也是旅行者一号所有设备中,第一个停止工作的玩意儿。


二、


网上可查到水手十号的摄影设备图:



整个设备,几乎长达一公尺。

为了加大效能,配上了两组镜头:





焦距:1500毫米(62毫米)a

焦點號碼:F / 8.4

快門速度範圍:33.3毫秒至11.7秒

角度的視野:0.38°X 0.47°(9°X 11°)a

攝像機目標圖像區域:9.6×12.35毫米

每幀掃描線:700

每行圖像元素:832

每個圖像元素的位數:8

幀時間:42秒

光譜過濾器:藍色,紫外線,紫外線偏振,橙色,減紫外線和清晰


我的推论:


根据它的参数,可以计算得知,大概每张图都是在 58 万像素左右。

所以呢,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水手十号和旅行家一号的「精细」照片,相信都是经过 NASA 的再加工。


另外,拍摄每一幅图像,需时高达 42 秒,所以我不认为它有储存设备,应该是直接拍摄信号,直接传输地球才是,我查到的资料,也没有说到旅行者一号的早期电脑,可以作到存储、压缩档案、打包传输的功能……(这一点不能确定,欢迎订正。)


感谢 @代号13断戟 补充:

旅行者是有磁盘的,因为旅行者的星载通讯系统的带宽非常窄,不能做到实时的传输,所以说旅行者就算拍张照也要在地球上写好程序再分成小数据包用几天时间发过去,旅行者拍摄的照片也是如此,那张著名的黯淡蓝点(实际上是一系列)的照片传输就用了三个月


感谢 @刘子昂 补充:

在某种压缩算法诞生之后,旅行者号的固件还被nasa更新了,新版本的固件会将数据压缩后发送,大大减少了传输时间


-




  

相关话题

  如果我在本国境内把国外私人公司所属在轨卫星损坏了,我要承担什么责任? 
  在太空中开一枪会发生什么? 
  中国发射火箭就没有失败过吗? 
  在太空中开一枪会发生什么? 
  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到哪个层次了? 
  为什么欧洲和俄罗斯的 ExoMars 火星探测任务又推迟到 2022 年了? 
  人造卫星的转动方向都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吗? 
  求ccd相机推荐啊,谢谢各位了!? 
  如何评价观察者网科工力量10月17日的视频《26颗卫星报废,谁在给马斯克的商业航天撑腰?》? 
  SpaceX 成功回收一级火箭的技术是否真能降低 99% 的发射成本?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C语言中计算机认为0是假的,其他数都是真的?
下一个讨论
Android 版微信、支付宝为什么强制需要 SD 卡权限?





© 2025-01-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