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躺枪,原本来知乎只是排解一下博士论文的郁闷,不知道还会惹上这么奇怪的事。在这里感谢很多朋友的支持和鼓励。当然不想看的也可以拉黑我,没必要彼此找不痛快。这两天也涨了很多粉,但是一想到知乎看的人多了,写作压力也就大了,好像博士论文也没那么不可接受了(于是认真改了两天。。。)。
这个问题大概是逛知乎以来看到最学术性的一个了,它直接触及了学术盲区。罗马宗教研究很多时候只研究罗马人对东方宗教的接受,比如大母神、伊西斯、密特拉教还有之后的基督教。罗马人对希腊人宗教怎么看很少有人研究,很多学者都会自动把罗马神和希腊神等同,墨丘利就是赫尔墨斯,密涅瓦就是雅典娜。但在罗马人眼里,罗马神和希腊神还是有区别的。
这里先插本书,2016年出版的一本论文合集《希腊人的神、罗马人的神:跨越历史和史学史的多神体系对话》(Dieux des Grecs, dieux des Romains. Panthéons en dialogue à travers l'histoire et l’historiographie)。这本书也是据我所知唯一一本讨论这个问题的书,里面尤其对迪奥尼索斯和赫拉克勒斯的讨论很有意思。
首先我们要说一下外来神是怎么被同化成“罗马神”的。罗马人称这个过程为“宗教诠释”(interpretatio)。他们会把外来神与自己相似的神对应,来诠释对方的宗教信仰习俗。这一诠释的过程也给罗马神加了很多戏,他们的神话背景都会丰满起来,神之间的关系也会更加复杂。
但是这种同化也是有原则的,古罗马人只会接受和自己神行为一致的部分,如果不一致,他们一般会理解为同一个神在不同地方的崇拜方式不同。比如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里就说过在日耳曼有一对兄弟神阿尔基(Alci)。这俩人当然会被认成是卡斯托尔耳(Castor)和波鲁克斯(Pollux)这两兄弟(Dioscuri)。只是,和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猛男形象不同,阿尔基神的男祭司都是女装出席祭祀的,这一点,古罗马人就没法解释也没法接受了,最后就只能说是这俩英雄,只是崇拜方式有变。因此,“宗教诠释”本身就是区分的过程,外来神不会和本土神完全对等。
这一点对于希腊神也适用。比如战神马尔斯。熟悉荷马史诗的人都知道,希腊战神阿瑞斯是唯一一个和凡人单挑还挂彩的神,除了欺负残疾人,给赫淮斯托斯戴绿帽子以外没什么露脸的事儿。即便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所知的阿瑞斯崇拜非常少,而具体怎么祭祀更是不得而知。但是到了罗马,问题就来了,因为罗马城老祖宗就是马尔斯的儿子,在希腊化之前,马尔斯在罗马还负责丰收等其他主神职责。纵观罗马史,战神马尔斯都是主要崇拜对象之一。奥古斯都甚至把这种崇拜推广到了希腊,比如雅典就被勒令在城市广场上修建马尔斯神庙。虽然马尔斯和阿瑞斯的对应没有变,阿瑞斯和阿芙罗蒂特偷情的故事也被转化成了马尔斯和维纳斯的爱情故事,但是罗马人始终没有接受过战神阿瑞斯在希腊边缘化、易怒的战五渣设定。
除此以外,更有名的肯定是迪奥尼索斯了。不管我们叫他迪奥尼索斯(Dionysos)还是巴库斯(Bacchus)其实都是希腊名,他对应的罗马神是葡萄种植、生育以及自由之神利铂(Liber)。迪奥尼索斯是个“疯神”,身边一群欲求不满的半羊人,祭祀也主要是让一群疯疯癫癫的人做游戏,偶尔还玩点“手撕王子”的戏码。和他相比,利铂虽然作为酒神和生殖之神,也比较野,但总体而言没有迪奥尼索斯那么“血腥放荡”,也符合罗马人的传统价值观。
对于酒神,学罗马史的都知道,公元前186年,罗马元老院下令限制酒神节的规模和庆祝方式,有的学者误以为是元老院觉得酒神节有伤风化,全面禁止。实际上,这个法令的目的是把意大利的酒神崇拜弄得更“罗马化”,摒弃希腊酒神文化中过于疯狂放荡的成分。类似的事例还发生在公元前140年的埃及。埃及的托勒密王室经常把自己和酒神迪奥尼索斯挂靠,来证明自己和亚历山大大帝其实同出一源。在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知道的希腊酒神虽然放荡,但描绘多是如阿波罗一样的小鲜肉精壮汉子。可是在前140年,当罗马人使者来到亚历山大里亚的时候,被托勒密八世仿酒神的造型恶心到了。一方面,这个国王穿的是纯女装,这一点在希腊酒神崇拜中很常见,罗马人接受度则一般。另一方面,希腊国王为了展示自己的富贵,一般都会强调自己的丰腴(其实就是肥),而托勒密八世也是出了名的胖。罗马使者无法接受这个肥得流油的女装大佬,尽管这个形象与希腊酒神的传统并无出入。
当然,除了把自己的神和希腊对应神的细节特点区分以外,罗马人有时候也会认识到自己神明特点的不足,必须要强调其中“希腊性”的成分。公元前17年,奥古斯都庆祝了一次“百年庆典”(Ludi Saeculares)。虽然皇帝自称是这个节日古已有之,每一个“百年”庆祝一次(实际是90年左右,一个saeculum代表人一生的时间),但是其实整个罗马史上到他只有两次庆典。这个节日的重要部分就是向诸神献祭。皇帝选中的是“土地之神”“命运之神”和“生育之神”,这三个在希腊神话里对应的是Gaia,Moirai和Eileithyia,而在罗马神话中,他们对应的是Tellus(或者谷神Ceres)、Fata和Lucina。但是为了强调自己的文化性和希腊性,奥古斯都却并没有采用传统的罗马名,而是叫这三个神Terra mater(地母)、Moerae(命运女神Moirai的拉丁转写)和Ilithyies(Eileithyia的拉丁转写)。这种做法很明显是要把希腊和罗马神区分开。
综上所述,罗马人其实从来没有全盘接受过希腊神祇,即便把他们和罗马神名称等同化,罗马人还是能分清楚哪些是他们的神的习惯,哪些是只有在其他地方才有的习俗。
我认为希腊神和罗马神并不是一种吞并关系,它们要么是一种权能上的对应(如高赞 @石晨叶 老师说的狄俄尼索斯和利柏尔),以至于互相“争夺”神职;要么本来就是同源流的神(比如宙斯和朱庇特的起源都是印欧的白日之神Dyeus——甚至朱庇特要在宙斯之前)后来自然而然的合并。
对于第一种情况,既然权能相近甚至相同,最终留下哪个神基本是看哪边的信徒更有话语权。比如大家现在说到罗马神话的酒神就是巴克斯,而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希腊语的“叫喊之神”,代表崇拜酒神的仪式上的叫喊;与此同时,利柏尔鲜为人知,神职几乎完全被巴克斯夺走——这就是因为即使在罗马,对狄俄尼索斯的信仰也更加强大。
对于第二种情况则根本没有区分的必要,他们本来就是同一位神。神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字很正常,举例来说,弗里吉亚人的伟大母亲塞勒墨的儿子利克尼特斯和希腊人的狄俄尼索斯难道不是同一位神吗?宙斯和朱庇特以及其他同源流的神也是同样的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