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个男人,提出了一个观点:
这个男人叫白居易。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无论行文还是赋诗,都应当给予文字以意义,而不是因为手痒。
那首诗一共十八句,前面十句都在描写一件事,那就是冷,除了冷还是冷,意义何在?
后面八句呢,就是写接待了一个朋友,然后送了他走,什么事也没发生,意义何在?
但是当你了解了一个成语,就大概理解了,这个成语是:
什么意思呢?
唐代有个张怀庆,喜欢抄袭别人文章,当朝大臣李义府曾写了一首五言诗:
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
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
张怀庆将这首诗改头换面,在每句的前头加上两个字,变成一首七言诗:
生情镂月成歌扇,出性裁云作舞衣
照镜自怜回雪影,来时好取洛川归。
人们读了张怀庆的这首诗,无不哗然大笑。有人讥讽他这种手段是:
注:张、郭都是当时文词名人。
题主贴的那首,就是生吞活剥之作,吞的是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唐 ·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我把下面这首称之为《新诗》吧。
用词相当生僻,输入法都联想不出来,我只好截图。
我第一感觉……这是一篇近义词?
作者提到“仿拟”,仿拟是指摹仿原诗的格调,略换几字,翻出新意。
重点是翻出新意,不是略换几字!
比如鲁迅仿拟《七步诗》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你烬我熟了,正好办教席。
仿拟《黄鹤楼》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瞿秋白仿《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吴淞,飞机大炮相应轰。
大炮不知何处去,飞机依旧打秋风。
相信诸君能看出来,今人仿拟古诗,意在借题发挥,表达自己的观点,绝非和原诗争锋,也无模仿之意。
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表今,这正是“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强烈体现。
而《新诗》全篇以置换近义词为核心,极力表现一个自己凭空想象却又离不开原诗的画面,试图以自身浅薄的想象力来书写另一篇《白雪歌》。
这不是仿拟,而是仿写。两者有何区别呢?
仿拟呢,就如同你借了人家的梯子来上自己家的墙;仿写是借了人家的梯子……上人家的墙。当然,岑参是个古人,你上人家墙我们也不好说什么,但是你上了人家的墙非说是自己家的,这就不好看了。
《白雪歌》是古体诗,韵律不严,但不表示没押韵,古体诗韵较宽,邻韵转韵都可以,而且可多次换韵。
但是《新诗》完全看不懂韵律,他可能不知道“折”和“雪”都是押韵的,直接硬来,所以出韵自然意料之中了。
谈谈内容吧,太长嫌累,就说说前四句。
霪雨笼谷青衫濡,黔地大寒逢雾凇。
我给翻译下:
雨下得连绵不绝,笼罩着山谷,沾湿了我的衣服。
贵州大地一片严寒,迎来了雾凇。
贵州部分地区确实有雾凇,但是很可惜,霪雨天结不了雾凇!
雾凇来源于低温时的雾气凝华,只出现在晴天有雾少风的天气。
而下雨天的话遇上寒潮,会结成雨凇。
这就是仿写原句的弊端,一句一句仿,前后联系起来就全是矛盾,完美造成了常识错误的尴尬。
刹若一昼海风紧,千岭万岛槐蕊开。
这个好有意思。我给翻译下:
那一刻,好像是凛冽的海风刮了一整天,许许多多的荒山和岛屿,(树上的雾凇)像槐花绽放一样。
海风、万岛……打扰一下,贵州靠海???海风还那么紧,确定不是把槐花吹落而是吹开?
虽然比喻是一种基于想象力的修辞,但不是一种只有想象力的修辞,任何修辞手法的核心都是逻辑。
文无文心则不成文,诗无诗意便不叫诗。
还有一个成语,叫
什么意思呢?字面意思。
即使我写这么一小段回答,评论里也会有人指出错误来,可见人呐,是学无止境的。
如果真的想获得别人认同,还是把姿态放低些,上来一句“我初学,我不懂”可比“你不懂别乱说”强多了。另外把基础加厚些,不一定要达到徒手能上墙的高度,但至少用起梯子来,也不那么容易摔。
我并不是诗词方面的行家,被推到高赞实在意外,
推荐大家看看 @animal 这个答案,对诗词的格律有着相当到位的分析,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