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中产”理解有严重误解。这么说吧,在美国,全美国家庭收入的中位数的这个数字上下范围收入的家庭,就是“中产阶级家庭”的标准定义。
美国中产家庭的标准是多少?不到6万美金,也就相当于36万人民币,相当于每个月美国一家人的收入在3万人民币左右。这种中产家庭基本开着一辆卡罗拉一辆福特,同样背着30年的房贷,还有很多年的车贷,每年还要交着房产税和HOA,过得完全没比大部分天津人强多少。“中产”在美国从来不是一个多高的词儿,就是个中位数水平,至少大部分美国中产家庭开的车,绝大部分没有我在国内的那个北辰的小区里看到的车好,更没有我爸开的车好。
天津人均收入5000块钱,家庭年收入1万就可以到达天津定义的“中产”了。为什么知乎上有这么多人非要自己把“中产”这个概念无限拔高?
当然,在天津趁便宜囤几套房,确实是个轻易成为中产家庭的条件。有三套像样房子(四个郊县的150平米的大三室两厅,和平区热门学区老破小,市内六区其他地段的高层住宅),光收房租差不多家庭收入就有1万块钱了,轻易上中产。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喜欢把中产的标准无限拔高。
在美国,家庭年收入5-6万的就可以称为中产。按照购买力来计算,约等于15-20万人民币。一般年收入达到这个标准的,每年结余不超过1万美元,如果背负学生贷款,那就是一分不剩。
"年净存款15万的才能算入门中产"这都是哪里来的神论?
非要把自己说的惨踢出出中产阶级才高兴是吧?还是要变相炫富,跟普通中产划清界限?放心,IRS不上知乎,不在这跟你查税。
在天津,除去房租或房贷(包括水电供暖等必要开销),日常饮食,必要的交通,子女教育,每月能剩下3000块钱,就算是妥妥的中产了。
这部分钱可以涵盖两人以下娱乐支出
每年6场电影。
1场演唱会
20件普通服饰
10000公里行车所需要的汽油,以及保险和养护费用。
50次外出就餐
每两年更换一次手机。
2~3次国内旅行,或者1-2次不发达国家旅行,或者0.5-1次发达国家旅行。
你们这种非要开宝马奔驰,每年两次头等舱飞美国买买买才算中产的心态,我实在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