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癌症往往一发现就是晚期? 第1页

     

user avatar   bao-bei-shuo-b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事的行业特殊,每天都和各种健康问题,体检报告,重大疾病尤其是癌症打交道。

见过很多人每年体检,花的钱也不少,每次体检报告上各项指标没有任何异常,

可是癌症一查出来为什么就已经是中晚期了?

很简单,因为,90%的人做的是假体检!!!!!!

咱们一般人做的这些体检项目想查出早期癌症,尤其是消化道的早期癌症,几乎不可能。

这是我电脑里,三四年下来存的上千份体检报告的的样本。

这些人提供给我的体检报告,绝大多数都是长这样的,

这些体检报告的检查项目,只是最最最基础的检查项目,都是由身体基础项目检查+实验室检查+功能影像学检查三大项组成。

身体基础检查项目包括:体重,身高,血压,内外科,耳鼻喉,眼部,口腔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血脂血糖等,

功能检查包括:心电图,x光,B超(包括肝,胆,胰,脾,肾,甲状腺,前列腺/子宫附件)等影像学检查。

这种普通体检,只能让咱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和重要器官运行是否正常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对一些常见的慢性病比如心脑血管疾病筛选比较有用,对于中晚期比较严重的癌症会有一个指示作用,但是你要拿它去筛选早期的癌症尤其是肠胃消化道的癌症,十个里面得有九个会被漏检。

早期癌症的筛选,必须做专项体检的。

借这篇文章,保贝就给大家认真聊一聊,癌症体检筛选最常踩的坑,再用自己职业真实经历的事情给大家讲明白为啥癌症一查出来就是晚期,最后帮大家出一个不同年纪的人到底应该做什么样的癌症专项体检的方案,多久检查一次最好,以及检查一次大概要花多少钱。


一、癌症体检筛选最常见的坑

坑一:体检项目对癌症没有针对性,不管男女老幼,不分家族病史,不管既往病史,不分职业性质,所有人都开一模一样的体检套餐。

中国体检的这个怪现象,是有历史旧账可寻得。早几十年,防疫站是承担体检任务的主体,目标也很简单,就是评估人生长发育是否符合常态,有没有传染病等等。由于体检目的单一,为了方便他们索性就设计了一个统一的套餐,

时间一长,这种套餐的观念就逐渐固化延续下来,等到后来的大型商业体检机构进来之后,发现套餐可以快速的实现规模效应,又没有医疗风险,他们就干脆把套餐使劲包装加一些普通体检项目,让咱们误以为它又大又全,肯定精确。

听明白没?我们现在流行的这一套体检,它最早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查你身体的健康状态,根本不是针对癌症设立的。这种一刀切的常规体检,就是说白了就是懒省事挣快钱,然而对于癌症早期筛选,没卵用。

下面保贝以这几年的职业经历,给大家说一说,为什么做这样的体检,癌症一查出来就是晚期?

首先很多癌症病属都知道,大多数癌症其实在早期并没有很典型的症状,经常表现为低热,经常疲劳,消化不良,食欲下降,持续体重减轻以及肿块,如果你没有癌症专项的体检和活检结果的支持,仅靠普通体检或者体表的轻微症状就让医生去确诊,几乎等于痴人说梦。


说两个真事情。

一个和我年纪大小差不多的朋友的孩子,一岁半的时候经常腹泻,发烧,走路老是累走不动,一开始送到县医院,基层的医生年轻没有经验,检查了一下说是缺钙,吃了一个月的钙片,没用。送到省会儿童医院,主治的医生也是刚做妈妈,见的多又加上天生的母爱,让孩子抓紧做腹部B超,照了一个多小时,肝肾占位,肾母细胞瘤。整整耽误一个月!

还有一个是听理赔部门的同事讲的,大爷腹痛腹胀,医生让做个胃镜,大爷闲麻烦难受,和医生理论不做。一个月后,吃不下东西,便血了,症状非常明显了又拉来,胃癌晚期。同事去核保阅卷的时候,医生给同事说,胃癌最典型的临床表现就是腹痛。但是没有胃镜,没有活检,单纯从腹痛就说人家是胃癌,缺少病史,缺少证据,谁也不敢啊。毕竟,吃撑了都还会胃胀胃痛呢。

上面这俩还是病人已经有症状,且医生临床经验丰富的。

要知道有的癌症早期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比如肺癌,胸腔给了肺内肿瘤完全足够的生长空间,肺癌早期的人开始并不会有任何异常,吃饭呼吸和正常人一样,直到肿瘤长大压迫到胸腔了,侵犯胸膜了,才会有胸疼,这时候再去医院往往不是早期了。这种情况的早期发现,通常都是其他身体异常了,去医院体检带出来的,如果没有定期的专项体检(比如低剂量CT查肺癌)它的早期发现就有很大的偶然性,一方面完全考验医生超敏锐的观察力,另一方面能查出早期的概率,和“上帝在掷色子”差不多。


再说一个真事情。

这个就是我们知乎网友的现身说法,妈妈牙烂了个洞,去医院补牙。牙补完了,医生多说了一句,看你妈妈舌头上溃疡的有点太对劲,要不你带她做个活检吧。结果,早期舌癌。妈妈只是切了一点舌头,目前定期复查,一切良好。

你知道,我看完后咋想的吗?

有时候医生的一念,可能会改变病人的往后余生。

如果换不那么明锐洞察的医生补的牙呢。要知道,这个网友说当时妈妈手术住院整个病房可都是口腔癌晚期,舌头全切那种。

说到这里再帮大家延申一下吧,

即便是定期专项的癌症筛选,也只是说可以大大提高一部分癌症早期筛选出来的概率。比如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肺癌,胃癌的高危人群,只要你符合筛选标准,确实可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但是,也不是全部癌症都可以,有的癌症它天性狡猾。


再说一个真事情。

一个30出头的年轻女客户,孩子那时候应该还不满1岁。当时胃镜也照了,照了两次,发现异常。但是病理活检出来却是正常的。医生出于强烈的职业操守,一定坚持要她再做一次,窄带成像的内镜,客户不愿意,说病理都出来了,还有什么好查的,你们当医生也不要太黑了,转身就把医生给投诉到医务部去了。医生不放弃,顶着医院压力病人的骂,苦口婆心坚持让病人做,成像取了两块活检,最后终于在其中一块上发现了早期印戒细胞癌。

这客户给我说了几次,就希望孩子将来长大了,当医生。

举了这么多例子,明白没。现阶段癌症之所以早期筛选难,无非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大部分人没有做定期专项癌症筛选,做也是做的我说的那种假体检大套餐。

第二个原因,很多癌症早期确实比较狡猾,没有明显症状,等病人和医生意识到的时候,十有八九不会是早期了。

第三个原因,和医生的特性,比如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的观察力,以及一颗强烈的悬壶济世的心也有关系。


坑二:癌症体检手段驴头不对马嘴

因为医疗条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很多地方尤其是基层的医院癌症筛选手段落后,检测过程驴头不对马嘴。

最常见的两个例子是,很多地方竟然还在用X光查肺癌,彩超查前列腺癌。

要知道X光查出早期肺癌的概率只有0-15%,用x光去查肺癌,10个里面,九个晚期。

我这里给大家做了一个高发癌症的专项检查项目表,大家熟记。


坑三:包装成“高大上”,号称一次检查查清所有癌症的高端体检项目

最典型的就是两个,pet-ct和基因检测筛查癌症。

好多体检机构的Pet-ct宣传语是“一个检查看到你全身的病灶”。但其实它在常规体检中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Pet-ct的作用主要是在对癌症进行分期,鉴别是否转移复发,以及癌症的预后评估上。你要说,真用它查找身上可能的癌症病灶,它并没有比我上面列的专项检查有任何的优势。事实上,pet-ct在健康人群中筛选出恶性肿瘤的比例仅有1.3%。

而且有时候,他还会把根本不是肿瘤的识别成肿瘤,造成一种假阳性的结果,把人弄的心理恐慌,造成过度检查。

还有号称“一滴唾液就能筛查出癌症”的基因筛查检测,基因检测的结果只能提示一个人某种癌症可能高发的偏好,但实际上,偏好高,患癌的风险也未必高;偏好低,也不能排除患癌的可能。如果没有某种癌症的家族遗传史,做基因检测那就是白白浪费钱。

那为啥还有体检机构推荐这两种高大上的检查?

因为做一次pet-ct就是上万的体检费呀!


坑四:体检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假体检防不胜防

医生培训周期长,本硕博11年,再加上3年的住院医师规划培训,直接造成了医生资源短缺。有些体检机构招不到医生看病例,就让护士冒充医生,给你看体检报告。

之前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直接自曝行业丑闻,

有些体检机构给你做的就是假体检!用护士假冒医生检查B超,抽血没做检查就直接扔掉出结果。

本身影像学检查,比如b超和增强ct,就很依赖医生个人的水平经验,每年认真去体检,早发现都那么难。那这种故意造假引发的误诊和漏诊,无疑等于谋财害命了!


二、各个年龄阶段到底该做什么项目检查?

首先无论经济条件再差,每年的常规体检,一年至少做一次,强烈建议不要停!

在常规体检的基础上,大家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一些专项体检。

这里保贝直接整理出了一份不同年龄人群的癌症筛查清单,大家可以照着做。尤其是图中注明的高危人群,自行对号入座后,只要你符合其中任一条件,听保贝的,一定一定一定要按照时间要求去做它对应的专项体检,绝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1.女性

20-29岁

特别说明一下这个表格怎么用,以20-29的女性为例,三步法,

第一步,一年一次的女性常规体检,必须做。

第二步,常规体检之外,我建议最好能加上女性这个年龄段爱高发的宫颈癌,结直肠癌,肺癌,肝癌筛选项目,如果你正好是表里的高危群体,那专项检查绝对没商量,必须做了。

注意:所谓高危人群是指你符合高危因素中的任何一项,就算高危。比如在上面的肺癌五项高危因素中,不管1 2 3 4 5你有过哪一个,你就是高危。就一定要做低剂量CT了。

另外,也要注意,我列的每次专项检查的时间间隔,到底是三月一次,还是一年一次。

第三步,如果前两步的检查,存在指示性的指标异常,那么可以再在专科医生的建议下,加上适合自己的体检项目。

比如,如果常规体检彩超显示有乳腺结节,那医生可能会建议增加乳腺钼靶和活检等来进一步对结节性质进行评估。这个时候就一定要遵医嘱,老实去做。

以下全部表格,同样的三步法, 不做过多赘述了。


30-39岁


40-49岁


50-59岁


60岁以上


2.男性

20-29岁


30-39岁


40-49岁


50-59


60岁以上

切记如果体检前你的身体已经明显出现异常症状,这个时候就一定要以医生面诊的意见为准!


三、 关于体检的一些其他问题

1.一次全套体检要花多钱?

先看一张我总结的各个癌症专项体检项目的表,各地有出入,但是差别不会特别大。

因为我的这个三步法,是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风险人群来定制的,所以很难给大家一个统一价格。

大家可以对照上面的表格,自己算,比如一个28岁的小姐姐,长期吸烟,有性生活史,那么她的体检花费大概就是,一个常规必选项目300到400元+一个肺癌低剂量螺旋CT 200-500元+一个宫颈癌TCT检查200-300元。

当然了,医生根据体检结果实际情况,要单独再做的项目,另算钱。


2.保贝,我按照你说的方法,老实定期做专项体检,是不是一定保证筛查出癌症早期?

这个,你真想多了。

这套专项体检的三步法,只能说可以大大增加癌症初期的查出率。对宫颈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胃癌等高危人群,确实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但是想依靠一种体检或者一套体检,就能把所有癌症一网打尽,,至少现阶段在中国,是不大可行的。

绝对不是说,我给你做个计划,你照着执行,就可以百分百的测出所有癌症。

在癌症早期筛选的字典里,永远请记住,没有保证这两字。


3.体检到底是去公立医院还是民营体检机构?

如果你只是想走个形式,比如入职体检,可以考虑体检中心;

但如果你是真的想对身体负责,那我的建议是,最好选择公立医院。

体检中心的优势主要集中于服务、环境、专业设备等等,全程体验感也会更便捷、舒适,

但是他们只是负责体检的机构,不负责诊断治疗,和后续的医疗服务是断层的!

说白了,就是你服务再好,设备再先进,也要有专业负责的医生帮你看结果啊,癌症早期筛选这个事情,上面说了,真的很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和观察力。


4.去公立医院体检能用医保报销吗?

原则上,体检只要不住院,是不能用医保报销的。

但是可以刷自己医保卡账户里的钱。


5.有必要去国外做体检吗?

老实说,像日本还有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癌症早期检出率,确实要比中国高。

在日本,80%的癌症患者发现时都处于早期,在中国则一翻,,80%以上的癌症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这是现实差距。

那么就一定有必要去国家做体检吗?

这个就要看你的经济基础了。

如果你有条件,当然可以去。毕竟国外一次体检可能就上万起步,还不包含往返机票。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我觉得如果你能从一开始就采取常规体检+专项体检相结合,在国内做也够了。


文章写到这,基本上尾声了,最后是我作为一个相关行业从业者,给大家的两点诚挚建议。

在这个行业里,每天都得面对死亡,它从不问我想不想面对。

看到过年轻妈妈失去1岁半的女儿,从此郁郁寡欢;看到年方半百的父亲,失去23岁的儿子,从此酗酒混世;也看到过八尺大汉,任凭母亲躺在自己怀里走去,无能为力嚎啕大哭,和他们相比你我都是幸存者,病魔尤其是癌症有时候真的像一把高悬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你不知道它会砸到谁头上,一旦被砸中,它摧毁的就是整个一个家庭,改变那些最爱你的人的往后余生。

“健康真的很重要。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复旦讲师于娟《此生未完成》,2011年死于乳腺癌,33岁

第一点建议,别嫌小姐姐我啰嗦,答应我,一定一定要定期专项体检,不要对自己的身体太过自信。癌细胞都是从小到大慢慢生长的,刚开始你是绝对不会直接感受到的,你一疏忽,等它大到压迫神经给你一个疼痛麻木的意识了,十有八九就已经是中晚期了,想处理你都来不及处理了。

而如果早期能查出来,即便是大家印象里的绝症,其实治愈率可以是中晚期的十几倍。癌症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早发现。

我朋友的舅舅从检查出来腹内腹水,到胰腺癌到去世,短短的六个月。

十几年来,朋友引以为戒,每两年做一次全面的专项体检,前年乳腺钼靶发现早期结节,医生建议切,就切了,现在该干嘛干嘛。

第二点建议,体检这个事情上,一定要听医嘱。不要拿自己的固执偏见去挑战医生的专业,医生建议检查什么,就抓紧时间检查,医生建议定期随检,就一定按时随检。我的老父亲老母亲,他们做了一辈子的人民教师,虽然不像书本里说的那么伟岸光辉,但是我知道他们肯定不想任何一个孩子成为社会的废人。当医生的也一样,要相信他们既然选择穿上了那身白衣,就肯定不会轻易让一个生命从自己手里堕落。


二更

非常感谢这几天来大家在底下的热心评论和专业支持,很多网友都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得到这么多人的认可,尤其是医生和病属,保贝真的很感动,特别感谢一下blingbling小闪星同学指出的价格表格中的瑕疵,在这里特别更正一下,那个肝脏超声就是指一般的B超,价格是200左右,我当时做表格做的眼花了,写成了1000,抱歉~


写在最后:

由于本身专业相关,几年积累下来的体检资料案例,都在自己电脑里存着,这篇文章写的不像上篇社保大文章那么辛苦,十几天就完工了。但是我敢肯定,内容对大家会非常有用,大家记得点赞+收藏+关注,如果你们有需要,和我交流,保贝会努力为大家普及更多体检和保险知识的~

想看上篇上过知乎热搜第一,点赞高达10万社保大文章的点这里。

关于保险的更多问题,大家还可以扫码关注“保贝说保”留言,保贝会亲自帮大家答疑解惑的~


user avatar   chen-zi-yang-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可以有一个镜像问题:

为什么一进医院医生就开这么多检查?是不是都抽回扣?



去年一个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入院

病人经济困难,拒绝行相关检查,仅完善了胸片心电图就行滤器植入+溶栓术。

腿肿一消。。就走了。。喊回来取滤器都一万个不愿意,问我们你们放的取还要收钱?


不到两个月吃不下东西来复查,CEA 、724爆表,胃镜都下去不了!!癌肿直接把入路堵死了。



回顾起来病人没有其他特殊病史,单纯从血栓联想到高凝状态再到肿瘤,也不是不行,但缺少病史,缺少临床证据,很难确诊。


肿瘤,尤其是消化道的肿瘤,在中国是很难早期发现。

举个例子,胃癌的临床表现,就是腹胀腹痛,

但,一年365天,天天吃饭喝水,偶尔吃的不对了难免会有个胃胀、胃痛啥的,人一来你建议做个胃镜


大夫我啥毛病没有,别整那没用的,直接给我整两盅 啊,不,两盒药


等吃不下东西,或者拉出血,才会感觉有问题。


根据最近cSco指南



胃镜是作为胃癌筛查的常规项目






而且我从去年开始参与医院肿瘤早癌的防治,将胃镜作为上腹痛患者的常规检查,

为了这,不知道和多少门诊病人吵过架。


但,目前已经为16例患者,进行了胃镜下粘膜剥脱。(早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



最后是我老师的一段话


你遇到35-50岁左右的中年男性,一定不能放他走,第一,这个年龄本身就是胃癌的高发年龄,第二,这种人,如果晚了,治不了了,倒下的,可不止他一个人。


但求无愧这身白袍



user avatar   mi-diao-xuan-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题目和描述来看,至少包含了两个问题:

1.为什么恶性肿瘤往往一发现就是“晚期”?

2.为什么有些恶性肿瘤不能在常规体检中被发现?


简版回答:

1.恶性肿瘤所谓“晚期”、“早期”等等,本来就是个不太严谨的分法。

2.常规体检的确只是对健康状况做个大致了解,对所患疾病做个“初筛”,对全面了解身体状况而言是不太够的。


===============================

1.恶性肿瘤中所谓“晚期”、“早期”等分法不严谨。

这种分法容易让诊断出癌症“晚期”的人悔恨自己是不是运气不好,或者医院没有责任心,为何在癌症“早期”没有及时诊断及干预。

而其实所谓癌症“早期”,一般情况下不认为那是癌症,也或许广义地说,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处于“癌症前期”。

举个例子:甲状腺结节。文献中提到我国2014年平均甲状腺结节检出率为41.3%,而某华东地区疗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检出率接近50%。而其中恶性发生率为5-15%。换句话说约有小一半的人有甲状腺结节,但其中平均每10个人才有一个甲状腺癌的。如果我们每个人发现甲状腺结节都立即去切掉送病理,那么甲状腺相关的手术量会陡然增多。更要命的是,很多人的甲状腺结节是多发的,而不少人即使切除结节也会复发的。所以上述做法最终的结果就是--很多人最终会倾向于把甲状腺的大部或全部切掉,然后甲状腺功能减退,并开始服用甲状腺素。

再举个例子,肠道肿物。有些人的体质上就易长肠息肉,而有部分肠息肉的确会癌变。但肠息肉也很容易复发,我见过比较极端的一个个例是某患者有肠癌家族史,某次肠镜发现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6个月后再次肠镜,又发现肠道肿物,切除后病理报告管状腺瘤,约半年后再次复查肠镜,已进展为肠癌。而我们大多数人定期体检的时间间隔不会少于一年,并且肠镜也不是大多数体检的常规项目。

以上举的两个例子,甲状腺结节也可认为是甲状腺癌的“早期”,但因为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较高而其中甲状腺癌的比例不高。所以这种“早期”大多数在医学上认为暂不处理更合理些(当然,超声检查也可以发现甲状腺结节的一些“高危”现象,从而提示我们应该进一步检查和处理,答主的一名年轻亲人去年就是这样发现甲状腺癌的,现在手术切除后恢复也不错)。肠息肉也可以认为是肠癌的“早期”,但即使切除后复发率也很高,并且肿瘤一旦到了恶性阶段,很多进展是很迅速的,并且越是代谢旺盛的年轻人,进展越迅速。所以即使一发现就处理,有时还是无法100%避免恶性肿瘤的发生。

其实甲状腺癌和肠癌在恶性肿瘤中还算相对好对付的两大类了(甲状腺癌相对于肠癌危险性还要低一点),毕竟很多例行体检会做B超,B超至少可以发现甲状腺结节,而肠镜对于肠道息肉的观察也算是很直观的了。有些癌症比如胰腺癌,在所谓的“早期”腹部B超看几乎没有任何的征象,也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等到出现腹痛、黄疸等症状基本都是所谓的“晚期”了。那时很多已经有了转移灶,失去了手术根治的机会了,所以胰腺癌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癌症。但在所谓的早期,不可能在无症状的情况下定期去做“剖腹探查”,看看胰腺有没有长东西,毕竟也是个全麻的大手术。

并且,很多人其实同时处于多个“癌症早期”中,就像有的人可能既有甲状腺结节,又有子宫肌瘤,还有胆囊息肉。有的人既有前列腺增生症,又是HP阳性等。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忽略了这些“早期”变成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只是我们一般无法同时严密追踪这些问题的进展而已,而如果追踪这些问题进展过于严密,又会给个人带来极大地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

医学上关于恶性肿瘤的分期,很多采用TNM分期法。

三分钟读懂肿瘤分期的含义

TNM分期法对于恶性肿瘤制定治疗方案、预测预后等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不过并非适用于所有肿瘤,部分肿瘤有专属的分期方法。

=============================

2.常规体检只是对身体健康状况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不能保证“有病一定能查出来”

一般常规体检项目包括抽血:肝肾功血糖血脂、血常规、乙肝抗原等、尿常规、胸片、超声(腹部及甲状腺等)、心电图、身高体重腹围视力口腔等等,有的单位还会稍微附加一些项目,单是这一套下来往往已经是好几百甚至上千了。那么这一套检查能算得上“全面检查”了么?

不算。尤其对于肿瘤的发现和诊断而言。大家知道一般肿瘤的诊断和分期的金标准来自于肿瘤细胞,X光、超声、CT、磁共振这类无创检查以及抽血查比如甲胎蛋白、癌胚抗原什么CA199、CA125之类的都属于辅助检查,也就是说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从症状、病史、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综合起来推断为恶性肿瘤,但仍然不是一个100%肯定的诊断。拿题目描述的几个例子来看,肺癌的诊断一般由症状+病史+有创检查(如穿刺活检、支纤镜等)±CT等组成,X片能看见的肺癌就是极其明显的肺癌了,很多肺癌X片是诊断不了的。再比如胃癌,大多是通过内镜下或者开腹取活检来诊断的,B超虽然检查了腹部,但超声检查,包括其他很多影像学本身对实质性脏器看得比较清楚(如肝脏、肾脏等),对空腔脏器看得不怎么清楚,所以消化道肿瘤除非非常明显,或者转移侵犯到了实质脏器(比如结肠癌肝转移之类),否则能用影像学(钡餐类除外)直接看出来的还是少数。

那么常规体检既然很多肿瘤都发现不了,是不是就没什么用了呢?也不是的。比如那位亲戚的甲状腺癌就是常规体检发现的,此外每年也有很多人通过常规体检发现血糖高啦、乙肝表面抗体弱阳性需要补种啦之类的,应该说定期参加体检还是很重要的。只是我们还需要根据家族史、个人史等等情况加做一些项目,这种加做需要有的放矢,不然人没事过几个月就去医院从头到脚扫一遍CT,光是这一套CT就好几千,连医生也会觉得这肯定过度医疗没跑了。比如家族有肠癌病史的,在40岁以后可能需要加做肠镜,再比如平时饮酒比较多的,消化道肿瘤/肝癌等检查也需要了解一下。所以体检时的项目选择也可能是一个可以开展管理和咨询的项目,这方面知乎有很多人比我讲得好,大家可以多看看。

===================================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反向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要确认全身没有任何恶性肿瘤组织生长,需要怎样操作呢?因为专业所限,这个问题我可能就讲不好了,欢迎各位医学类答主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东梅, 周茜, 霍煜廷,等. 甲状腺结节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2018(5).

2.王倩, 陈英艳. 健康体检人群甲状腺结节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 9(10):183-187.

3.Yan L, Li QH, Wang SF,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operative serum thyrotropin (TSH) level and the nature of thyroid nodule[J]. Chinese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2012, 21(11):1373–1376.


user avatar   yinan-li-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硕士的时候接诊了一个28岁、有1岁孩子的女患者。患者先前在我院一次普通胃镜下发现某处似有异常,但病理活检正常。导师不放心,给她又做了窄带成像内镜,在窄带成像的引导下取了两块活检。结果一块正常,一块组织发现早期印戒细胞癌。这种癌进展速度十分快,如果在一开始漏过,1年以后就无力回天了。

后来手术发现肿瘤未浸润黏膜下层,有一个淋巴结转移,属于早期胃癌。虽然后面因为毕业没有关注,不过想来预后还是可以的。

往往医生一念之间患者便是两重天地,当医生的风险在这里,当医生的美感也在这里。


user avatar   yang-shi-t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好问题,因为天灾和人祸。


这个答案我打算分为两个部分来回答,第一部分为什么很多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第二部分为什么这种现象在中国尤甚!


为什么很多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

这个问题我在住院医一年级轮转皮肤科的时候就想过,在皮肤科每天看的大部分病(70%左右)就是各种皮肤癌和癌前病变,包括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癌前病变就是actinic keratosis(下图),大白话说就是晒伤了留下的那块死皮。

你知道怎么检查吗?衣服裤子都脱了让皮肤科医生看一眼,看到了可疑的就直接拿冷冻的氮气点了,或者拿小勺子挖出来。对,你没看错,小勺子挖一挖就能把癌症治愈,我当时就觉得不对头,这癌症以前给我的印象都是很多浸润性强,很多都要切很大一块,一般都是多切点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过一个的情况下才说手术成功,你皮肤科拿个小勺子挖一挖就能挖干净?小勺子又不锋利,万一边缘有癌症细胞残留怎么办?

得知我的顾虑以后,皮肤科大夫也很困惑,这来的住院医怎么这么傻呀,癌症之所以是癌症因为它们已经去分化了,一般皮肤细胞之间的链接的桥粒等细胞器都是高度分化的结果,所以癌症因为没有这些胶水一刮就下来了,刮不下来的?刮不下来的反复都刮不下来,因为人家是正常的皮肤细胞。

所以你看,都是癌症,都是转移了要人命,相当一部分皮肤癌其实都是可以早期发现以及治愈的。

回到这个问题上来,为什么很多癌症一发现就是晚期?因为早期看不到(不想皮肤一样眼睛能看到,媳妇能摸到),所谓的症状都是一般累积到了神经血管或者体积太大挤压到了附近组织才显现出来的。一开始癌症都是从小到大慢慢生长,可是因为你直接“感受”不到,没有大到累积神经给你一个疼痛麻木,没有累积到血管跟你一个组织缺血静脉淤血,所以根本不会被你意识到。意识到的时候呢,已经长得很大了,十有八九长这么大的时候癌症都已经转移了,转移就是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又在全身的各处重复这个早期看不到后期来不及的过程。

所以你看,问题不是癌症容易晚期,是你的发现感知太落后!

既然这个东西早期很容易清除/切除(联想皮肤癌),又难在早期我们感知不到。才有美国癌症学会,USPSTF这种专门的机构去研究,到底怎么样合理的利用科技能又不让我们过于浪费钱,又可以早期检验到癌症。

举几个例子,肠子里面摸不到吧?没关系,人家做了多年的临床试验和流行病统计,发现50岁以上(对于一般人群)每十年做一次肠镜就能有效的筛查结直肠癌!这就相当于给肠子每十年找皮肤科医生看一次,不过这回看的不是皮肤癌了,是息肉,看见几个切下来,做个病理,良性恶性一报,接下来怎么处理都是一目了然按部就班。

乳腺能摸到但是自摸(或者医生检查)效果不好吧?没关系,40岁以后,每两年做一次钼靶Xray,相当于给乳腺请了一次皮肤科看里面的早期结节,发现了就切了,该干嘛干嘛。

宫颈癌可怕吧?更简单,每三年做一次Pap smear,人家拿相当于棉签转一下然后看脱落细胞的形态,就这么简单一件事,几乎可以根除了宫颈癌。更别提美国还开发出了HPV疫苗,绝大部分致癌的微生物人家青春期就给灭绝了。

类似的还有 部分肺癌,前列腺癌,部分胃癌,肝癌,都是通过科技辅助感官可以“用眼睛发现,用小勺子治愈的”。

癌症里几乎一半都是这种可以早期检测/预防的。


第二部分,为何尤其是中国发现晚期特别多?

简而言之,因为没有合格的医生。尤其缺少合格的primary care physician/ general practitioner (全科医生,家庭医生)。都是有病了,才去看病,当你能感觉自己生病的时候,你想想不是已经晚了吗?你的感知在体内看不到的地方太差了,如果癌症到了这么差的感官都能检测到,可不是十有八九就晚了吗?

我病房里收了一个美国白人女性,四十二岁,信奉自然疗法,从不看医生,入院发现宫颈癌四期全身转移!所有的人都替她惋惜,这完全就是可预防(HPV疫苗)可早期检测(Pap smear)的模范癌症,她的人生马上就要迎来了自己的终点。我每天查房看到她的时候都憋在心里,要不要告诉她现在受的罪其实完全是咎由自取,但是又忍住了,都已经晚期了如果再因为我她把剩下的人生都留给悔恨,也太惨了。

我当时就在想,在中国,有几个人“没病”去看医生呢?“感觉”不到有病,就是没病?还是说感觉不到位?没有全科/家庭/大内科训练的中国,到底荒废了多少医学的人才,到底耽误了多少病人?政治化浓郁的医疗体系迟迟不引进防癌的疫苗,官僚化严重的医院拿各种中医忽悠别人人财两空,到底多少人本可以活下来的?

所以总结一下,癌症发现是晚期是因为天灾(人本身感知不够发达)和人祸(知识/技术/制度无能)


---------------------------------------------------------------------------------------------------


这几年氛围又转了,各种体检中心四处开花,各种医院靠这种过度检查来挣钱。每年做一次PET/CT,也不管高危低危就常规检测CEA CA-125 PSA等“癌标”。这种人根本就不应该当医生/在医疗产业里混,医学诊断最根本的核心思想就是bayes probability,一项检查最后敏感度特异度如何本身就千差万别,不同的患者因为自身患病因素的不同pre-test probability本身也是千差万别,最后结果的阳性阴性根本无从解读。不过是给正常人带来更多的烦恼,暴露了更多的辐射,荷包一点点被这些衣冠禽兽们挖光。

还有所谓体检机构的仪器和人员质量参差不齐,没有监督,没有问责,质量没有控制。

新闻:

爱康集团董事长曝体检行业潜规则:抽血不查就出结果,护士假冒医生做超声


user avatar   jin-mu-41-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虽然我得的不是癌症,但也是绝症晚期,所以应该有资格来回答下这个问题。首先介绍下我的情况,我今年24,刚从地大毕业一年,病是17年回家过年的时候检查出来的,那天正好是大年初一,被确诊为尿毒症末期。你可以想想我当时的绝望。后来同学朋友劝劝也基本想开了,就接受了透析治疗。现在我也是边透析边回答这个问题,看到麻烦给个小心心 。再后来回地方医院继续保守治疗,但不幸的是在三月份感染克氏库克菌,由于医生不能第一时间确诊,同时也没有好的抗生素,导致病情加重,最终感染到心脏,导致心内膜炎,心脏衰竭,肺部感染等等。期间治疗受的苦我就不说了,来回到问题,为什么癌症发现就是晚期。

癌症,肾衰,肝硬化。这些绝症一般都是由炎症引起的慢性病,初期症状很难引起病患的注意,比如说尿毒症,初期会水肿,尿泡沫,有的人会腰疼(我就没有),而这些症状都很常见,比如,晚上水喝多了就会水肿,泡沫尿更是很少会注意到。而只有病情加重到一定程度,这些症状才会持续并且明显,引起注意。而这时候再去医院就已经晚了,因为这些病中晚期发展很快,可能拖一两天就已经到了晚期,内脏功能就已经所剩无几。单手打字不方便,就写这些吧,第一次回答,答的不好请见谅


user avatar   xiao-he-zi-5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初期征兆都被自己的判断耽误了,我爸作为一名内科副主任医师,得过两次癌症。

父亲走了快5年了,他得过两次癌症。我现在可以平和的回忆当时发生的事情了。

第一次是2007年,直肠癌,早期。有个亲戚让我爸带他到医院检查直肠,凑巧那个医生是我爸的前同事,我爸最近肚子不舒服就顺便一起做个检查,医生检查完表情严肃的说:老孙,你赶快去大医院再检查一次,你这个有点不对劲。幸亏这个医生是认识的,我爸是不会主动去医院检查的。

我爸赶紧到化工医院再次检查确诊,安排手术改为腹腔造瘘,恢复期间做了化疗放疗13次。副作用上来全身无力,恶心呕吐。经常是吃了几口就吐掉,整个人瘦了一圈。

第二次是2013年胰腺癌,晚期。2013年他经常觉得胃痛,自己买了止痛药吃。5.5号那天发现父亲的脸色非常不好,隐隐中透着绿色。我妈带他去医院检查发现在胆囊部位有个阴影,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当时就是嗡的一声浑身发抖,在空调房里一身冷汗。

下班后回到家中,父亲像以往一样该吃吃该喝喝,从脸色上看不出有任何不同以往的表情。还和我讨论病情: 只要不是胰腺癌就好,那个死亡率最高。

以最快速度安排他们回吉林,去化工医院复查。约了省内水平最高的医生先解决胆囊堵塞,下了胃镜管发现有胃溃疡,医生担心大出血没敢下支架。

几天后去了北京,刚开始去桓兴肿瘤医院,安排住院检查。几天后找了他们的同学,通过关系住进了北京肿瘤医院。医院确诊,胰腺癌。

知道这个结果时,我爸愣了一下,然后就很平静的和医生讨论治疗方案。

首先在介入科下了导管,将胆汁引流到小肠,解决吃饭消化的问题。

然后调理身体,将身体指标调整到能做手术的状况。

7月份安排了手术,两套方案:

1. 将肿瘤切除;

2. 如果癌转移,做腔内放疗。做胃部、十二指肠、胆囊小范围切除缝合。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 等待手术结果的时间是漫长而且难熬的。同时也是希望,每台手术都要3个小时以上。只要不被叫到会谈室就是一切顺利。

现实总是这么残酷,怕什么来什么。我听到了喇叭里喊着:家属到会谈室。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么是绝望,无能为力。我带着我妈来到了会谈室,医生说:癌细胞已经转移到主动脉上,无法进行手术剥离,改用第二套方案。我在通知书上签了字,转身就到厕所吐的一塌糊涂,吐到嘴里发苦。

手术后,骗我爸是第一套方案,他很高兴。当时我们在附近小区租了套房子,我和我妈轮流做饭,陪护。将身体指标调理到可以出院的最低标准,2周后,我们踏上了回家的归途。

回到老家后,我妈带我爸找了一个中医,用中药调理。每天按时吃饭,睡觉,看书。身体有力气的时候会下楼走一走。吃药已经成为每天必不可少的事情,按时按量。随着癌细胞的转移,止痛药的等级越来越高,剂量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瘦,175的身高,体重不到100斤了。

9月底,我妈给我电话说: 你爸的眼睛看不见了,此时我爸应该知道手术时用的是第二套方案了,他就像什么都不知道一样,没跟我抱怨过一句。

2013年10月10号6点,我接到我妈的电话,哽咽着说,你赶快回来吧,你爸的状况不好了。我紧急买了当天机票飞回了东北。下了飞机直接去医院,此时我爸已经无法表达情绪了,癌细胞侵蚀了他的脑部,他的左手无意识的一次次抬起抓头。当我趴在他的耳畔跟他说,我回来了,我陪你走完最后一程。我能感受到他的激动,他努力的转头过来,抬起手想抓我。我抓住他的手,感觉到他的生命在一点点的流逝,感觉到了生命最后的颤抖。

10月16号早上5点,心跳开始加快,医生开了两针都没好转,对我们说,他可以开强心剂坚持到天亮。我看着我爸在弥留时大口呼吸的痛苦样子,拒绝了医生的建议,我拔了氧气管,看着心电图机上的心跳一点点变慢,直至为零。。。。。。。

我多希望哪天转头,看到你在转角对我慈祥的笑。。。。。。

我的朋友圈只有一条,永远停留在那一天。。。。。。

————————分割线————————

家族有癌症史,爷爷肺癌,奶奶子宫癌,两个叔叔肺癌,外婆不记得是什么癌症了。爷爷活的最久,70岁去世;二叔活的最短,50岁上下。均有长年吸烟史。

我很担心自己以后的身体状况,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身体。今年学会了游泳,有生之年第一次做成了引体向上。

做的所有一切,只希望能陪伴家人多度过几年。


user avatar   xin-ji-15-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二胎生了个可爱的女儿,早产36+6,体弱,基本是3天2头的往医院跑的节奏,今年2018年的6月再次因为咳嗽去照X光,第一次照,医生照完说,小孩衣服上面是不是有什么贴纸,我说就衣服上面的公仔啊,然后他说复照第二次,然后没事,就是有支气管肺炎,后来也没咳嗽了,8月底又因为咳嗽去看医生,因为发现她睡觉都睡不了了因为咳嗽的原因,然后住院,医生照的X光说肺部有个占影,让我们复查CT,第二天结果出来,先诊断为肾上腺肿瘤,神经母细胞瘤?建议我们立刻转院,真的当时候天塌下来了,然后联系广州医院,都是没床位的状态,那时候流了好多眼泪啊,天天抱着孩子就是哭,然后第一次去的医院,因为在当地给了诊疗是肾上腺的肿瘤,我们就找了广州当地泌尿外科比较好的医院,然后在哪里一个多星期,过肿瘤过了中线压迫了孩子的肺部,可能已经第三期了,建议先化疗再做手术,那时候肿瘤已经10公分了,后来后来,因为找的熟人,那个教授建议我们转院去儿童医院,跟我们分析巴拉巴拉的,后来因为好心教授的原因,我们很快转院了,那时候心情真的很复杂,因为从发现到去医院已经拖了十天左右了,怕她越来越严重,但是没办法,重新入院检查,期间小孩一直是活泼乱跳的状态,在医院都是每天笑笑吃吃喝喝的状态,给我安慰了不少。然后在儿童医院最后最后确诊的是畸胎瘤,然后做手术,因为肿瘤位置刁钻,在纵膈里面,做的是开腹切除肿瘤,小小的身躯上留了一条接近15公分的疤痕,然后病理结果出来了,才完全放松下来,良性的。为什么肿瘤发现的晚,第一我一直以为孩子体体弱,整天不舒服只是因为早产的原因,一直没有往肿瘤方面细想,它位置长得刁钻,现在细想,平常她晚上睡觉睡着睡着会起来坐一下,估计是压迫得不舒服??自己也心大,没有好好在意这个问题,第二是我觉得6月份的时候,我在当地照的X光是已经出现疑问了,那个医生也比较年轻(就事论事没有任何对年轻医生的成见)经验不足?知道叫我复照,但是没有经验那时候应该是存在疑问了,没有让我好好注意,如果6月份早发现,估计就不用后来开那么大一刀了吧。这个只是自己想的而已,医院的经验不足,也是很多时候患者拖延病症的很大一个问题,现在孩子已经没事回家了,希望做家长的,一常带孩子做体检,二是经常不舒服的话,一定要去大医院,毕竟经验丰富。尽快发现尽快治疗,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安康。





谢谢大家的祝福,在这里放个小猪做完手术后,才三天就自己坐起来的视频给大家看看,四个小时的手术,特别的坚强,从picu出来没有哭闹过,上天见怜,让我的宝宝有了最好的结果,感恩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1401948330803201






谢谢大家的祝福,我都收到也每条都会看,宝宝现在整天活泼乱跳的,好像当初从来没有受过苦楚一样,她哥哥也很疼爱妹妹,因为他说妹妹很可怜,肚子被劏了一刀,也希望大家有相同困扰的人,最后能平安度过一切,明天会更好




小宝现在快三岁了,孩子越大,现在基本都很少感冒发烧,感觉自己付出的慢慢有了收获,喜欢她头发长长的样子,希望有一天能真正成为别人心目中的公主,对你温柔而待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的儿子1岁九个月查出神经母细胞瘤,去年11月走了,永远离开了我,只有5岁5个月。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癌症之王。记得当时医生告诉我时,我还庆幸不是白血病,因为在我心里我一直觉得白血病是孩子能得的最厉害的病,医生告诉我,不如白血病,白血病大部分型号治愈率90%甚至更高,我们这个只有20%,比白血病难治多了。我在孕期检查都很正常,孩子出生时也很胖很健康很帅,除了7个月得了一次幼儿急疹发烧了,再就是1岁时过敏了身上起了一次湿疹,1岁4个月感冒了一次。长得好看说话早嘴又甜又聪明,满大院的人都喜欢他。14年清明节前2天因为要给他断奶,他奶奶带着回了老家,晚上孩子不睡觉哼哼难受,他奶奶带着去了县医院,医院b超没看出来,说孩子肠套叠,又给孩子做了充气。第二天我们回家看到孩子还不舒服又回去医院找到大夫,大夫说让我们观察有的孩子有再次肠套叠的可能,给开了开塞露孩子大便后确实舒服了些我们就回自己家了。晚上孩子还是难受就去了我们医院,听说是肠套叠过,医生就给开了b超,的b超室值班医生很年轻,当时脸色就很严峻了,让我们把单子给医生,当时儿科值班医生是个内科的,都不懂,以为是肠套叠,说他们外科没有床了让我们去儿童医院,我们去了儿童医院值班的是外科副主任,他看到b超单,又开了一个b超单,儿童医院的b超医生是个女医生,当时脸色就很难看,反复做了一个小时,我当场腿就软了,知道问题肯定很严重了,就问她是什么病啊,医生直接就说一个占位,过中线了,然后流泪了,她宝宝也是1岁多,跟我说别给孩子断奶了,让他吃吧。你们有条件就去北京吧,神经母细胞瘤特别难治。儿童医院的主任也跟我说不一定能完全切除,还有可能已经转移,最好的结果是三期,如果转移了就是四期。后来去了北京儿童医院做了各种检查,只能先化疗四个疗程再手术,化疗肿瘤缩小后,北京儿童医院的医生给做了10个小时手术,一个1岁多的孩子生生熬过来了,手术很成功完全切除,孩子在手术后20个小时就从观察室出来了,医生都说是奇迹,家里人都觉得又活过来了。然后又是12个疗程化疗,孩子完全缓解,孩子出院回家后经过慢慢调养好起来了,长高了,长胖了,更帅了!我天天都在祈祷让我孩子好起来,希望孩子能给我个机会让我担惊受怕一辈子。可惜两年后复查发现复发到脑部和骨头,治不了了。孩子最后在我怀里走的,快一年了,去年这个时候孩子虽然难受,还用小手捧着月饼吃,生怕掉下渣渣弄脏床单,特别想他……

我事后想想,儿童也会有恶性肿瘤,要引起重视。儿保那种检查希望加入腹部彩超,每隔6个月做一次;孩子睡着后经常用手摁摁肚子正常孩子肚子很软肚皮能摁到脊柱,如果发现有硬的地方尤其是不能移动的肿块一定要尽快去医院,请直接去儿童医院或者省城三甲医院,因为儿童肿瘤发病人数相对少,基层医院医生很多都没见过,孩子表达差又不会说哪里不舒服,初期基本全部误诊,耽误时间,影响治疗效果。即使是神经母细胞瘤一期的治愈率也有90%。孩子腿疼不一定就是100%缺钙,吃了钙片还不改善,或者孩子发烧不退,腹泻不止,眼睛一大一小,面色不好,累不爱走,一定要引起重视,很多孩子都被误诊为缺钙,感冒,腹泻,甚至孩子都贫血了,还被误诊为白血病。还是那句话如果孩子有以上症状,尽快去儿童医院或者三甲医院看看医生。


最后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平安健康长大,希望世界上再没有一个像我这样心碎的妈妈。

————————

一早上来,看到大家给我的安慰和鼓励,谢谢你们。孩子生病后,我们为了孩子能在正常环境下生活,没有告诉任何人。只是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像个正常孩子那样,不感受别人或怜悯或歧视的目光。因此孩子走后,我除了去墓地都没有说的地方,在家里一点不能提,前几天晚上半夜听到爸爸在书房哭,大概工作完又看了孩子照片。在这里说出来,心里好受多了。如果大家看到我写的这些,希望大家可以跟身边人普及一下儿童恶性实体瘤,这个魔鬼比白血病更可怕,在治疗的时候我们实体瘤的家长特别羡慕白血病家长,白血病治疗早就有了突破,人家孩子花上钱,就能生,而我们的花上钱,生的希望也是渺茫。我做梦都想不到有一天,我会羡慕白血病的家长。有点跑题了,无知最可怕,儿童癌症被公众了解的只有白血病,在此之前我都没听说过神经母细胞瘤这个名字,在这几年里,我们碰到过,神经母,肺母,视神经母细胞瘤,肾母,横纹肌肉瘤,这几个实体瘤。如果提高警惕早期发现治愈率还是很高,可是太难了,有症状出来基本都是晚期,所以一定要重视体检,腹部这种器官多的地方自己经常摸摸,有硬的地方尽快看医生。有几个有突破的恶性肿瘤,比如白血病,肾母细胞瘤即使晚期高危治愈率也很高。希望科学家们早日找到方法,解决所有癌症,让所有孩子能长大。

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祝福,我16年的时候又生了老二,老大也很爱老二。老大走的时候对我说,妈妈我爱你,我问他你不是说要跟爸爸妈妈永远在一起吗?他说,妈妈对不起,我是个大骗子。其实我和爸爸知道孩子已经尽自己最大努力陪我们了,三年完全缓解已经差不多是奇迹了。可是在父母心里,失去孩子,多长时间也是没用,一天想死好几次。不过我还是要打起精神,还有老二,能为一个孩子死,也要有勇气为另一个孩子活。

——————感谢的分割线——————

非常感谢大家的祝福,有你们的祝福,我相信我家老大一定会过的很好。我非常的感谢大家,大家给我的安慰和鼓励我非常感动,爱你们。

这是我大儿子最后一次在公园玩吹泡泡,最后一次看到的雪。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人脸识别技术成熟了吗?

这个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不知道还没有人记得劳荣枝,就是自1999年后潜逃20年的上古女逃犯。她是法医秦明笔下“人皮牢笼”案的真凶;也是影视剧《红蜘蛛》里的“美女蛇”;更是与法子英合谋杀害7人性命的女魔头。

然后这个人,在2019年11月28日,因为被商场的人脸识别系统识别而被捕。

略过其20年的逃亡轨迹和肢解尸体的残忍,其20年容貌的变化和隐形埋名为什么仍然会被人脸识别抓住呢?

第一个原因,不管是电脑训练的过程,还是在线识别的过程,都需要对人脸的典型特征进行提取,主要包括全局特征、两个眼睛的特征,鼻子的特征、还有两个嘴角的特征。所以担心换了发型后打不开支付宝是多余的,女生留长发后遮住耳朵也不会影响人脸识别。人脸有些特征变化是很微小的。

其次,人随着年龄生长这些部位会有一些变化,会影响到人脸识别,但人眼睛上部的轮廓、鼻子两侧的颧骨、还有嘴角边缘区域的颌骨是不会变的,这也是劳荣枝逃亡20年后,仍被抓到的主要原因,当然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劳荣枝逃亡后,仍坚持健身、跳舞等,相貌特征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要不然凭目前的人脸识别还是很难抓到。

以上也可以看出,如果只是做了双眼皮或者是短时间内脸长胖或者变瘦也并不会影响到人脸识别的结果。因此,目前的人脸识别已经相当完善了。

2、人脸识别的隐私困境

然而为什么没有大范围的应用呢?原因是可能会与法律和道德相冲突。

(比如上图,给不同陌生男性开门这种隐私信息,受到法律的保护,也和失足没有必然联系,甚至可能是该女性的私德,不应该进入人脸识别领域。PS:网上选取的图片,真实性有待考察)

目前如果强制接入全员无差别的人脸识别,并不是一个好时机,因为隐私保护的相关法规并没有特别健全,这个时候接入会造成隐私泄露或滥用安全隐患。明年开始施行的《民法典》对人格权建立了独立的章节,从1032条-1039条都对隐私权进行了规范,但之所以说目前法规没有特别健全,原因有三:

1、《民法典》还尚未真正施行,要到明年的1月1日才开始“转正”。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援引原来《民法总则》关于隐私权的法条,一般要求侵犯隐私权的同时具有一定经济利益。隐私权的保护范围过窄。

2、即使《民法典》投入使用,还有很多的补丁需要打,很多的解释需要颁布。法律在于实践,没有实践的法律是谈不上完善的。

3、即使《民法典》投入使用,也没有对人脸识别做出特别的解释和适用。其中1033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三)拍摄、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1034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的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隐私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明眼人想想就知道,上面的那个“失足”截图中,违背了民法典规范的多少种信息类别。姓名、身份证好吗、联系方式、肖像、住址、电话号码(有打码)、行踪信息等等,如果大面积使用人脸技术,会不会导致这种情况渐成普遍?这可谓是现实版本“黑镜”了。

另外,IBM也宣布将不再提供和开发面部识别技术,并指责执法机构或私企滥用面部识别技术的行为了。在IBM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在今年六月致国会的信中表示,IBM将不再提供通用面部识别或分析软件。IBM也将不再开发或研究这项技术。

信中说:由于人工智能的进步,人脸识别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与此同时,提供相关技术的通常是缺少监管的私营企业,而这些技术也被证明存在对年龄、种族和族裔方面的偏见,这使得这些工具在执法和安全方面显得不可靠,并为潜在的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提供了机会。

3、人类识别的授权困境

所以人脸识别技术就算再成熟,真的那么适配目前的社会吗?

需要考虑的是,与用户或者公民签订“人脸识别技术”的是商业公司还是政府?(不会想一声不吭就识别了吧?虽然现实往往是默认地认为“你的隐私没有价值”)如果要求用户签订协议的话,那么对未成年人如何进行保护呢?要知道,《民法典》第20条下调了无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的范围,8周岁以下的统称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部分人的人脸识别协议怎么签?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人签订的人脸识别协议在法律上又该判定为效力几何的合同?

立法还尚未跟上,又怎么能仓皇普及呢?但若人脸识别有相配套的法律解释、司法解释,就能处理目前很多因为“人和操作者对应不上”的问题,比如未成年人对游戏进行支付和对主播打赏等等。

例如,国家对未成年游戏付费的规定: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未满8周岁的用户,不得为其提供游戏付费服务。8到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到18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由于现有条件(手机号、身份证授权等)没有办法检测谁是未成年人,所以实践中导致了两个问题:1、未成年使用成年人的身份证进行游戏,充值,最后被家庭发现产生诉争和讼累。2、成年人充值之后假托是家里未成年所为,要求退费。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人脸识别和法律授权、司法解释完全合拍之后,这两种问题当然也就在可能性之外了,但如果人脸识别与未成年民事行为能力这方面的衔接不跟上,怕是很难真正普及,这里面的法律问题还有很多。

总结:人脸识别好技术,法律保护不滥用

目前我国的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正在越来越好,除了明年实施的《民法典》独立出了人格权编,今年10月1日出台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以及明年的《民法典》,都对个人的隐私权做了更大的保护,对其他各方使用、存储、买卖用户信息做了更大的限制。假如有一天立法能更上(事实上已经在飞速发展了),人脸识别技术也就真正地成为一个普遍技术了。但还没有去毒之前,随意放出笼子可能会产生一些《黑镜》之恶,这也许就是社会不想看到的了。




     

相关话题

  成为像朝阳医院眼科陶勇那样优秀的医生有多困难? 
  淤青是不是割开就能好得快呢? 
  如何评价《令人心动的 offer》第三季第二期(下)? 
  医生生病的时候在想什么? 
  如何看待特朗普提出的 2019 年财政预算案中继续削减科研经费? 
  如果一个学生对医学有兴趣有天赋,但高考成绩一塌糊涂,那他还能当医生吗? 
  盲人的触觉和听觉究竟有多么敏锐? 
  如何看待 6 月 12 日通报北京丰台新增 2 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你用过哪些神奇的偏方? 
  俗话说 病急乱投医,当有人推荐“不妨试试中医?” 你该怎么选择? 






© 2024-05-1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