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微博上做考古的仓冒充吉大考古博士,并伪造考古领队、军三代身份等一系列行为? 第1页

  

user avatar   luo-xuan-zh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早在微博上看到,谈论一些和考古相关的内容,以为是某个学校的考古系的毕业生,甚至开始认为是吉大的,所以就关注了一下。

后来发现有些不对,考古工作者在气质、话语上是有共性的,极少数人是特例,但是大多数人是摆脱不了的。但是,这年头很多我觉得有些不对劲的人,好像还真学过考古,所以我就仅仅是取关了。

妹想到啊妹想到,一直待遇一般般、工作场所被人瞧不起、前几年甚至被认为和盗墓贼是同行的考古职业,都有人伪装甚至以此牟利了。回望一部非著名中篇小说《博物馆考古队》,真有“换了人间”的慨叹。

根据布迪厄的教导,“考古”作为一种符号,已经具备一定的符号资本,并且可以在资本市场上有利可图的和经济资本做交换了。这可能是考古行业从未遇到的过“大变局”。可以豫料的是,这种情况未来很有可能再次发生,甚至普遍发生。

作为应对,职业道德应该成为一门必修课,进入大学考古系的课堂了;也该成为一个方向,进入考古学的学术领域了。公共考古也不应仅仅是普及,甚至还应该有自解。

此外,在现在的媒体场域中,考古的“克里斯马”(神秘的魅力)还没有足够到能吸引粉丝形成所谓的“娱乐圈”的那种“圈”般的存在。但是随着各个媒体平台的构建,这一过程很可能在两三年之内就完成,对于考古来说,影响力变大了,但是如何面对这种影响力,考古工作者准备好了吗?




  

相关话题

  传说中的九鼎会在哪?在墓葬中,或者早就失传了? 
  31 岁北大考古博士刘拓在考察洞窟壁画时坠崖去世,他对考古学有哪些贡献? 
  为啥看过一些大仙的文章说西方考古不用碳14?是真的吗? 
  有哪些失传多年后又被发现的文章或诗词? 
  如何评价张光直教授提出的「环太平洋文明底层」和「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概念? 
  马家窑文化的小口尖底瓶是如何使用的?如何立起来? 
  烽火戏诸侯就能逗褒姒笑,西周的幽默感这么拧巴么?史书上记载的这事儿是否有考古佐证? 
  丰镐遗址考古85年,有什么重大收获吗? 
  为什么古希腊剧场里声音传播的效果好? 
  历史上有哪些十万级埋骨之地? 

前一个讨论
兵马俑发现者应给以什么精神奖励?
下一个讨论
我军能不能打赢西游记中的天庭部队?





© 2025-04-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