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环保组织在推广垃圾分类。说句不客气的话,现下的垃圾分类只是一个笑话。
垃圾分类必须按照当地的垃圾处理程序去分类。离开垃圾处理方式谈垃圾分类,根本就是玩弄人。
有些垃圾桶分为二类:可回收,不可回收。但是,在你了解当地的垃圾处理程序前,你根本不可能知道什么垃圾可回收,什么垃圾不可回收。
比如说,下列垃圾哪些的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
破碎的玻璃瓶,破棉布,旧房拆下的红砖,旧胶鞋,旧皮鞋,肉骨头,理发店剪下的头发,旧电线,废旧钢铁,旧电脑主板,锂电池,镍镉电池,锌锰干电池,地沟油,聚氨酯鞋底厂的修边废料,快餐店的一次性聚苯乙烯发泡饭盒,快递包装的胶带纸,带铁钉的旧木材,BEATS耳机,JBL蓝牙音箱,报废的老式电视机,报废的劳斯莱斯汽车。
实际上,这些垃圾都可以回收,也可能都属于不可回收。关键在于当地的垃圾处理产业。
比如说,钢铁,在以前是认为肯定值得回收的物资,尤其是几十年长期缺钢铁的中国,废钢回收被视为重要事项。但是从今年年初开始,情况变了,政府从严整治打击以回收废钢为业的小钢厂,大多数回收钢铁的工厂关闭,小件的钢铁不会再有回收市场。现在的钢铁产量比上世纪五十年代高了上千倍,钢铁已经成为极其廉价的物资。除了大件工业废钢尚有回收价值,小块钢铁都不会回收。
大多数的电子垃圾,可回收的材料并不多,而拆卸,整理,分类,付出的人工费用越来越高,越来越不具备可回收性。
塑料袋的回收价值越来越低,大多数塑料袋,以及一次性饭盒,由于高人工费和需要清洗带来的污染,已经没有回收价值。
即使是废纸,在越来越多地区限制造纸业,随着技术的进步,废纸利用价值也越来越低。
当你把垃圾分类扔到垃圾桶,你以为他们会分类处理么?
事实真相是:大多数地区,垃圾实际上又混在一起,扔在垃圾场再处理。
所以,垃圾分类大体上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
当然也有做得稍好的国家,比如日本,但是即使日本,垃圾分类也是不那么理想。因为垃圾分量处理需要非常复杂的技术和专业的培训。
普通人根本不具备垃圾分类的能力。比如说,热固性塑料难以回收再生,而热塑性塑料容易回收再生,但是普通人是没有能力做判断的。
举例:
聚氨酯做的鞋底,人造革,弹性件,有些是热固性聚氨酯做的,比如大多数泡沫塑料,聚氨酯鞋底。但是有些是热塑性的,比如TPU鞋底。另外,普通橡胶是交连网状结构,无法用注塑机加工,而热塑性橡胶TPR是热塑性的。这种鉴别只有专家才能做到。
一些看起来外表相似的材料,比如玻璃纤维做的酚醛树脂玻璃钢或环氧树脂玻纤材料,是很难回收循环使用的,但是PVC硬质材料,玻璃纤维增强的PPR和尼龙材料,是很容易重新回收使用的。多数市民并不能区分。塑料橡胶的品种如此之多,常见的就有几十种,远远超过未经培训的普通市民的知识能力。
我曾在美国一个大学校园里请教几位大学生:那个写着organic的垃圾桶,到底扔什么东西,蔬菜厨余,落叶,剪下的树枝,大块废木头,是否都算organic,废纸似乎也算。还有其他有机物,比如棉花,棉布,纤维素做的玻璃纸,算不上organic,如果玻璃纸算的话,做胶水的聚乙烯醇是否也扔进去。至于别的垃圾桶,如果是复合塑料膜的纸张,应该扔到paper还是plastic垃圾桶?当地的玻璃是否nonrecycle?他们也不知道。所以虽然有三种到五种分类的垃圾桶,大家还是乱扔,想必最后还是混在一起。
在中国,一辆报废的汽车是可以卖钱的。在有些国家,是需要花钱请人处理的。汽车的拆解和废料分类回收极其复杂,需要专门的人才和设备,场地。
前些日子,清远要造垃圾焚烧厂,酿成群体事件。在有些地方,垃圾更适合拿来填海。新加坡有几个垃圾填的岛,现在鸟语花香。浙江的温州台州都在大面积围海,这些地方的垃圾应该一股脑混一起,拿去填海更省事。
垃圾应该如何处理?淹没?焚烧?填海?各地有各地的做法。但是,一个趋势是:可以回收再生使用的垃圾越来越少,因为自动化带来的低成本,以及大众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使批量生产的成本远远低于回收加工的成本,无论是玻璃,塑料,废纸,还是钢铁。
在某些国家,还会提倡使用再生纸,比如很多欧美的书本用粗糙的再生纸印刷。
真力的一些音箱,则标榜外壳用的是回收废料。
而在中国,几乎所有的用户更愿意买全新原料打造的商品。没有一家高端产品敢宣称自己的产品是用回收旧料做的。
大众和媒体更是声讨地沟油,废橡胶跑道,和用废旧塑料做的产品。
中国并没有真正打造出垃圾分类处理的产业。垃圾处理这样的高尖端产业,却经常被人当作低端产业。
在没有明确的垃圾处理技术和垃圾处理流程前,垃圾分类就是劳民伤财的一个笑话。
因为我国的垃圾回收措施还没完全健全,我发现我分类半天,环卫把各种分类好的垃圾都倒一车里拉走了
一群原始人,以家庭为单位,每个家庭自己种地,自己种菜,自己养牲口,自己打猎,自己织布,自己做衣服,自己制造日常工具,自己保护自己的安全,自己看病......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做。
后来人们发现,人又不是全才,不可能样样精通,于是都自己做多累啊,何必呢。有些人擅长打猎,不擅长织布,那就让他去专心打猎好了,最好打的猎物能够全村人吃。有些人擅长织布,不擅长打猎,那就让她专心织布好了,最好织的布能够全村人用。而打猎的人没时间也不会织布种地种菜怎么办?让他拿打的猎物去和擅长种地/种菜/织布的人交换就是了。织布的人也是如此,让她去拿布和别人交换就是了。
于是,专心打猎的人成了猎人,专心织布的人成了纺工,专心种地种菜的人成了农夫,专心制造日常工具的人成了铁匠。
然后人们发现,当人们以封闭的家庭为单位自管自顾,全村的生活物资总产出,要比基于专业分工的交换的物资总产出要少得多。且不但量少,而且品质差:猎人打来的都是豪猪,你自己只能抓来松鼠;纺织工做的布经久耐磨,而你自己做的布,穿两天就破了。
更重要的是,人们都是逐利的,都想要有更好的生活。一个猎人永远会追求能打更多更好的猎物 -- 比另一个猎人更多更好,从而能从“村子”里交换来更多的生活资料供自己生存和享受。结果就是人们的生产技能不断地提升,生产力水平也不断地发展,这个村子的经济总量不断地增长。
好了不说教了,反正我想表达什么,以知乎用户的眼界,估计早就听明白了。
这里仅是针对题主的问题说两点:
1,如果“垃圾分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重复利用和保护环境,我认为相比让“教师/医生/码工/会计/各行各业的人”去自己动手做,远不如我国广大的拾荒者们来得专业和高效。原因很简单:
你是个“猎人”,而不是“纺工”;
纺织对你来说是个浪费你打猎时间的低效负担,巴不得少做,越少越好;但对纺工来说却是个高度专业化的营生手段,巴不得多做,越多越好。
2,这里提供一个除了日本之外,世界上另一个对环保极其重视的老牌发达国家的别样范例:美国。在美国,绝大多数居民,不论你是公寓住户,还是独栋房住户,垃圾都是完全不分类的,统统一股脑扔掉。
(为了防止偏离本文主旨的不必要撕逼,这里做必要补充:上一段中的“绝大多数”尺度太模糊,于是我准确性存疑。美国有那种富裕如华盛顿北边和西边的卫星城,扔垃圾也一股脑的地方,也有穷乡僻壤却还装模作样摆两三个分类垃圾桶的地方,而具体的机构,如大学食堂,要求又不一样。总之,全国并不统一。但依然,相比日本那种“塑料盖一类,包装纸撕下来一类,剩下金属瓶一类,大件旧货还要另交钱”的分类法,美国的“不分类+无脑直觉粗分类”的存在绝对是压倒性的。而且,请读者参考最后一段话:本文并非是倡导类似“居民层面什么都不做”这一具体操作,而是表达“高度专业分工提升社会共同效能”这一经济学真理。具体到操作层面,如果模型和实验证明,居民层面的垃圾初步处理做到特定程度再转交专业公司,全体系效能最大化,那么这种层面的垃圾处理自然应该在居民层面普及,如普遍安装厨于垃圾粉碎机。)
类似这样的垃圾桶:
关键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接下来,一家专业垃圾处理公司 -- 很有可能是一家位列S&P 500成分股的叫做Waste Management, Inc的公司(
http://www. wm.com/index.jsp),来到你的公寓或小区,一辆大车把所有混杂的垃圾都运走到他们统一的工厂,进行最专业和自动化的垃圾分类。上限是将一切有再利用经济价值的成分分离出来,底线是符合政府的环保法规。
这样的车一车拉走:
美国专业“拾荒者”:
而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如果居民垃圾分类是一个法定要求和文化要求,而每家每户每天总计需要15分钟-半个小时去做并不那么专业的垃圾分类,这相当于平均每个家庭每天少了15-30分钟,而这15-30分钟,完全可以做别的事情:如果你是个码工,你能多写15-30分钟代码;如果你是个医生,你能多接诊一个病人;如果你是个会计,这张报表可能就平了;
如果你是一个“猎人”,你说不定能多打一只“豪猪”。
最最最起码,你多了15-30分钟的休息时间,足够你看一集Big Bang Theory,或者打一局电脑游戏,或者跟伴侣痛快地干一炮,最起码能看着远方什么都不想地清清脑子 -- 垃圾的专业分工化处理间接推动了这个国家的影视文化产业,游戏产业,性产业,啤酒产业 -- 如果你看着远方屁都不干的时候想顺便来一瓶的话。总之,无论如何,你都不愿意花这15-30分钟去做一个政府和文化逼你去做的你根本并不擅长,且根本不会为你提供任何价值的事情。
但Waste Management公司可不会这么想。他们完全不怕这个麻烦 -- 正相反,麻烦越多越好,因为这意味着赚得更多。而他们有本能地把垃圾分类分得更彻底的动机,也是因为这对他们意味着更多的经济收入。与此同时,他们有全套的专业垃圾处理设备:居民能做到的撑死是把金属瓶上的塑料包装撕下来,但这些公司却有能力把一个包装完好的电子设备中的黄金提纯出来,如果经济上有得赚/法规有要求的话。
一个“猎人”永远有充足的意愿去打更多猎物,巴不得全村儿都他包了,且有充足的意愿和能力,去把各种不同的猎物去皮去内脏,大卸八块,分割成可即时烹调的肉块去出售。而当这个“猎人”觉得自己还是更擅长打猎而不是屠宰的时候,显然,他的直觉必然是找一个屠夫去合作:结果并不是他赚得更少,而是两个人都赚得更多,且村子有了更多更好的肉食产品。
我并没有否认居民层面的“垃圾分类”对人们环保理念的感性提升效果,也没有否认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大致支持在居民层面的粗略垃圾分类(如果在技术上讲,这样做能让整个“体系”更专业和高效的话)。但是,说到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或者说,我们该向谁去学习,题主真的确定日本的做法很好么?
技术上:光刻机的制造和使用工艺。
金融上:打破美元的霸权。
军事上:台湾问题。
别的问题(房产绑架经济、老龄化、东西部平衡等)都是发展中的问题,都是可能通过发展来解决的。
上面列的3个问题是当前面临的核心问题。
之前在网上看到一组关于程序员的漫画,觉得用来回来这个问题很贴切!侵删
-----------------------------------------我是分割线-----------------------------------------
请各位大佬支持一下我的这篇原创问答:
以前看玛丽苏小说,有钱人家的女主本来很好看,非要化妆化成丑女……
最后被恶毒的女配一杯凉水泼在脸上,所有妆都掉了,在场所有男生被她的美丽惊呆了……
什么妆品能被一杯凉水洗掉啊……
这样的话我花钱买卸妆油有个什么意义嘛……
邀请我,就去看我的书。
邀请我,就去看我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