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仔细看曹丕的一生,你会发现这个人最大的特质-拧巴。他真的是个拧巴的人,矛盾的人。
你说他无才吧,魏国的确在他手中逐步休养生息,在被季汉孙吴环伺的情况下,守住了他老爸打下的江山,还解决了曹操活着时也头疼的青徐势力并且重新打通了西域。九品中正制在初期也不失为一个好制度。在位七年,三次伐吴,虽然没有什么太大战果,但也说明他并非贪图安逸享乐之主。曹植虽有文才,但是起码在心计权术上的水平和他二哥真真不是一个档次。魏武何等阴险忌刻之人?曹丕在曹操生前就将其身边渗透成了筛子,桓阶贾诩等人关于立储问题对于曹操的表态,曹丕一清二楚,并且在继位后一一进行了回馈或报复,这个文艺青年在心术城府上的深险令人生畏。
你说他有才吧,坐视孙刘交兵却无动于衷,错失了魏国最有可能消灭吴蜀的机会。在位期间虽然稳定但终究没有他父亲那些彪炳的文治武功。老曹留下的一把好牌小曹并没有发挥出什么,九品中正制更是背叛了他父亲一生的努力,也间接给曹魏敲了丧钟。(这点存疑,因为九品官人法并非凭空出现,在曹操晚年就已经逐步实施了,士族门阀的壮大属于历史的进程。)
你说他薄情吧,他对大他三岁郭女王又的确情深意重,对他的朋友陈群吴质司马懿和发小曹真曹休夏侯尚又极尽荣宠。他的诗,一个无情冷酷之人是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
你说他重情吧,对甄宓的始乱终弃无可辩驳,儿子曹叡也被这一家庭悲剧深深刺激。赐予夏侯尚“杀人活人”之权,够意思吧?转头又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杀了夏侯尚小妾,间接坑死了夏侯尚。但夏侯尚死后,他又哀痛不已。自己的亲叔叔曹洪,救过他爹的命,他却要杀他(原因待查,反正我是不大认可借钱生隙一说。很大可能是曹洪与曹植亲善,此事为争储余波)。
你说他对兄弟们刻薄,他终究是没有伤害过任何一个兄弟。对比后世同样夺嫡的人,李世民杀尽大哥三弟后人,雍正将九弟胤禟六月天铁锁加身,手足拘禁活活幽死,我觉得曹植的下场真是好太多了。曹植争储失败,后来又屡屡醉酒狂悖辱骂监国使者,朝堂之上企图迎合文帝而对曹植落井下石的弹劾数不胜数,曹丕想办他易如反掌,却始终没有下手,反而给曹植加封地,在生命的最后一年还和弟弟见面。
你说他对兄弟好,他定下的制度又对曹氏诸王们极其刻薄,无兵无权备受监视,连个寻常富家翁都不如,这点也是断送曹魏的一大原因。曹植曹彰一身文武抱负却也只能是镜花水月,最后英年早逝郁郁而终。和明清两朝的宗室比,曹氏诸侯王的日子实在是一言难尽。
你说他狭隘,“自古及近,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坟”,单论对生命后事的通达,境界上就胜过了迷恋丹药大造墓穴的秦皇汉武。一句“自古,文人相轻”点透了千百年文坛的是是非非。
你说他豁达,冤杀鲍勋,恶心死于禁,又像极了一个刻薄任性的君王。当上了皇帝还念念不忘“要是大哥和小弟还在,我还当屁的皇帝”事实上曹丕的早逝,一定程度也是受害于他狭隘的性格。
甚至于,你说他想当皇帝吧,你会发现他当了皇帝后也没怎么快乐,除了刚当上太子时一高兴搂着哥们脖子乐了一句还被个大姐一顿讽刺外也没什么别的表示。即位后,连原来写诗的手艺都荒废了,也不知道是没时间还是没了当年的心境。
但你说他不想当皇帝吧,为了当太子,活活把自己一个策马貂裘每天打猎玩剑吃葡萄的二逼贵公子逼成了个矫情自饰的影帝,但凡是个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想接老曹的班。
所以,说到最后,曹丕终究是一个凡人,一个矛盾的、拧巴的凡人。如果曹昂还在,他本该是一个钟情诗文,能在自己的爱好中度过一生的公子,但是最后他成为了大魏的皇帝,这份拧巴和矛盾最终葬送了他,也间接葬送了曹魏帝国。他没有父亲曹操的雄才大略和海纳百川的气度,一生乃至后世都活在了父亲的光芒下,他的国家被好友的后人篡夺,他引以为豪的作品也随着战乱所剩无几,就连他的葬礼,都没有自己亲生母亲和儿子的身影,他也永远给后世留下了一个阴险小人的脸谱。
壮志未酬,这是曹丕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
PS:有看官说曹叡深受刺激是出自电视剧,但是我想说的是,古人也是人。原生家庭的悲剧同样会可能会毁掉一个古人。曹叡未及弱冠,生母即被生父赐死,自己也因母获罪,甚至曹丕立曹叡为太子都是在病重中的匆匆之举。曹叡在藩邸时也重演了当年曹丕当太子时“惧于见废,夙夜自祗”的生活状态,亲近的大臣向曹丕汇报时甚至都只能说一些大白话。曹叡继位后也对这个从来不曾亲近过的父亲“投桃报李”,不为父亲送葬,诗文中也未见如何怀念过父亲(反倒是怀念祖父曹操的不少),父子关系凉薄至此。这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曹叡,身心健康如何不会大受影响,后期报复性的享乐也未曾不是源于少年时的压抑。
民间百姓对于曹丕的了解有多少?
七步诗,篡汉。
至于九品中正,至于恢复国力,谁在乎呢。
但是等你仔细拜读了三国,你才会发现
曹丕这个人,
是真他娘的人渣。
陪了他几十年的甄姬说毒就毒了,
骗他俯首称臣的孙十万说信就信了,
随他爹打天下的老臣说气死就气死了。
至交兄弟的老婆说杀就杀了。
这种人你还指望能有多好的评价?
从魏迷的立场来看,曹丕上台后信了孙权忽悠错失战机,和可能灭吴的机会失之交臂,魏迷能不感到遗憾吗?比如当初我就是因为这点对曹丕第一印象很差。再加上曹丕本人确实有不少槽点,心胸狭隘,这样观感就更不好了。
而对于蜀汉粉丝来说,曹丕篡汉,光这一点足以让他们痛恨。
至于吴迷,相对来说数量稀少,再者很少有人会去吹捧被自己戏弄的人吧?
并且曹丕有一个非常出名的父亲,曹丕也是处在他的阴影下。作为曹操的儿子,人们对他保持过度期望了,然后没达标,自然名声就受影响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曹丕是个谨小慎微的君主,那样名声未必会差,但也想必不会大,可是曹丕却有不少槽点,这样就会因上述因素得以被放大。
逼迫亲族,让重视亲情的人,怎么想?
赐死甄姬,合着这不是爱情,只是肉体交易。
逼死好友,谁还会想和你肝胆相照?
不过平心而论,曹丕相比后世的一些皇帝,他至少没把曹植杀掉。虽然心胸狭隘,缺乏军略,但也是一个合格的守成之君,在他在位的几年,曹魏的国力得到了增强。
如果他不是曹操的儿子,如果他不是曹植的哥哥,如果他不是出生在汉末,那他或许在民间知名度会小很多,但同时名声也会好不少。(没那么多人去黑他了)
最后我为啥会对他黑转路呢?就是因为他的这句话: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