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对于蜀汉百姓来说生活在诸葛亮的治下真的开心吗?对待百姓如何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影响大吗?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zhu-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们看一下《蜀书·诸葛亮传》里是怎么描述的:

青龙二年春,亮帅众出武功,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为防止有人不了解里面的典故,我简单解释一下。这里有两个典故,一是“甘棠之咏召公”,二是“郑人之歌子产”。“甘棠之咏召公”出自《诗经》,说的是后人对召公十分敬重,乃至于连他休息和停留的甘棠树都要认真养护。“郑人之歌子产”是指春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子产因为勤政爱民,经常被老百姓所称赞。

而与这两个人相比,当时“梁、益之民”——也就是陕西、四川的人民,对其的歌颂与那两位古人也相差无几了。

要是蜀地真的人民甚苦,为什么这么称赞诸葛亮?

而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也是“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也就是说诸葛亮的才能排序是民事>治军>带兵作战。在民事上备受称赞的诸葛亮,如果真的是搞得民不聊生,又何来这个评价?

而这里面提到的“民有菜色”的时间,已经是诸葛亮病逝20多年以后,蜀国的政治格局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蜀国也再也没有像诸葛亮一样出色的政治家。

易中天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偏偏拿诸葛亮死后20多年时蜀国人的生活,与诸葛亮活着的时候相比,还说老百姓不关心诸葛亮几菜一汤,只关心自己几菜一汤——这摆明了就是瞎扯嘛。诸葛亮人家清廉,也能治国,后面朝政混乱、民生凋敝,这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总不能因为诸葛亮当过季汉丞相,就是死了,这锅也得让人家背吧?

另外,这里说这段话的来源是《三国志·薛琮传》,然而《三国志》里并没有薛琮传,只有《吴书八张严程阚薛传》。并且,这里面的“薛”真正的名字是“薛综”而不是“薛琮”。说“入其朝”这段话的人,也不是薛综,而是薛综的儿子薛珝:

子珝,宫至威南将军,征交阯还,道病死。汉晋春秋曰:孙休时,珝为五宫中郎将,遣至蜀求马。及还,休问蜀政得失,对曰:「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

而如果拿季汉兵民比过高来说事,那就有意思了。后来吴国被灭的时候,吴国也献上了自己的图籍:

壬申,王濬最先到,於是受皓之降,解缚焚榇,延请相见。晋阳秋曰:濬收其图籍,领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馀艘,后宫五千馀人。

吴国人口230多万,有兵23万。的确,比季汉的9.2好看一点点,但这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另外,三国时魏国的人口在100万户、440万人上下,兵力约为60万左右。魏国反而是三国里兵民比最高的。

所以,易中天拿季汉兵民比过高来说事,完全是缺乏历史常识的表现。假设一对夫妻生育有三儿三女,那么按照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惯常做法,这三个儿子中就得有1个人去当兵,也就是这家总人口中要有1/8要去当兵。假如说这家人特别能生,生了五儿五女,那就得有两个人去当兵,这样当兵的人就变成了这家总人口的1/6。再考虑到一些年龄偏大的人和小孩子没办法去当兵,在战时状态下,1:10左右的兵民比其实并不能算太高。而三国时期各国的兵民比都在8~10之间。

实际上,在真正极端的状态下,一个王朝征兵的能力要比这高得多。比如说著名的《石壕吏》中说: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也就是说,这个人家里所有的男丁都已经被征发到了邺城。而石壕村的小吏,甚至连家里最后一个男人——也就是“老翁”都要拉到前线去。如果我们也假设这对夫妻生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那么算上在前线的三个孩子和即将被拉到前线去的老翁,这家的人已经有一半都去军队了。

而在这个状态下,家园也就变成了这个样子:

久行见空巷, 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 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 一二老寡妻。

总的来说,对比当时三国的状态来看,各国百姓所面临的压力实际上是差不多的。季汉的失败,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国力太弱,如之前所说,季汉有人口90多万、兵10万,吴国有人口230多万,兵23万,魏国有人口440多万,兵60万——魏国单单士兵的数量就已经快赶上季汉国内的人口数量,在魏国不犯什么大错误、国内不出现大的动乱的情况下,季汉想要北伐成功,概率并不高。而这也是诸葛亮的命运悲剧之处。


user avatar   xiao-xing--xing-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百姓:教授您好,我想移民吴国。

教授:不瞒你说,我的家乡就在吴国占领区,听那里的人们说,吴国的徭役赋税还是可以的。虽然名目繁多,刑罚泛滥,也好处多多。

百姓:都有什么好处,您快说说。

教授:有钱可以贿赂官吏,免除徭役,你说好不好?

百姓:那没钱呢?

教授:没钱可以啸聚山林,落草为寇,做个绿林好汉。

百姓:那怎么行,以后孩子没前途。

教授:不用担心,吴国百姓和屯田兵们生下的孩子都抛弃不养,没有孩子便不用担心孩子的前途。

百姓:……教授,您看移民魏国怎么样?

教授:有眼光,魏国虽然没啥历史,但地广人稀,去了正可以大展拳脚。

百姓:我只有把子力气,能行么?

教授:别的不多说,参军送媳妇。

百姓:这福利真好,可我成家了,能送个妾室么?

教授:别带你媳妇移民,不然她会分配给其它魏国士兵们。

百姓:我也参军啊,就不用分配那么麻烦,原配正好。

教授:也行,等你死了再分配。

百姓:算了,我也不参军了,我们就偷偷过去混日子总行吧。

教授:那得换套衣不遮体的行头。

百姓:我懂,这叫掩人耳目。

教授:不然看你衣服没破洞就知道是外国来的。

百姓:那我怎办,您都说了,将来咱们都会面有菜色啊。

教授:祈祷丞相长命百岁吧。

百姓:……

教授:走过路过别错过,鄙人新作《诸葛氏的残暴统治》,就剩三本了,欲购从速!


user avatar   cxthu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所引用的易中天教授的观点,事实和逻辑都有问题。


先说事实。易教授所说的“薛珝出使蜀国看到老百姓面黄肌瘦”,发生在孙休时期:


汉晋春秋曰:孙休时,珝为五宫中郎将,遣至蜀求马。及还,休问蜀政得失,对曰:“主暗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臣闻燕雀处堂,子母相乐,自以为安也,突决栋焚,而燕雀怡然不知祸之将及,其是之谓乎!”


孙休在位是258年到264年,但是诸葛亮早在234年就已经去世了,中间整整隔了二三十年。


而当年诸葛亮活着的时候,蜀国是怎么样的呢?


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於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诸葛亮死后,蜀国百姓又是怎样表现的呢?


其秋病卒,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所以薛珝所看到的蜀国,和二三十年前诸葛亮治下的蜀国,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假装看不见年代差距和前后文,用二十多年后刘禅治理下的国家去评价诸葛亮,说好听点是刻舟求剑,说难听点就有些剪辑史料、哗众取宠的嫌疑了。


再谈逻辑问题。


不只是易教授,很多人都搞不清结论和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鸡汤文:


小王有一个亿,小张只有一百万,所以先得出结论“小王比小张成功”。然后继续从结论倒推找原因,试图分析小王为什么成功、小张为什么失败,比如当年小王曾经扶老奶奶过马路、小张上课经常迟到等等。最后进一步升华:我们要多扶老奶奶过马路、上课不能迟到,才能成为像小王这样成功的人。


但是这整个过程是漏洞百出的。


第一,小王并不一定比小张成功,小王有一个亿可能只是因为老王给了他五个亿。


第二,即使小王很成功,也不一定是因为扶老奶奶过马路,小张失败也未必是因为上课迟到。


第三,即使小王很成功是因为扶老奶奶过马路,也不代表其他人扶老奶奶过马路也能走向成功。


搞清了这些逻辑问题,再来看易教授的分析就一目了然。


易教授说蜀汉灭亡有四个原因:


1、分利不均

2、治蜀过严

3、战事太多

4、人民甚苦


但是蜀汉灭亡只是因为这四个原因吗?


历朝历代的很多国家,也有分利不均、治理过严、战事太多、人民甚苦等等问题,但是为什么有些国家亡了,有些国家却并没有亡?


比如汉武帝时期分利也不均、治理也很严、战事也很多、百姓也很苦,为什么不但没有亡,反而强盛一时?


蜀汉灭亡除了这四个原因之外,没有其他原因了吗?天时、地利、人才、国土、兵力、资源,这些难道都不成为原因?这些也全都是诸葛亮的锅吗?


再进一步说,即使蜀汉是因为这四个原因灭亡,能不能得出诸葛亮水平不行的结论?


同时代的魏国、吴国,也都存在类似问题,史料中都能找出一大堆治理太严、战事太多的记载,那是不是说明曹操、孙权他们水平也不行呢?


先预设某某人水平不行的结论,再找材料来凑论据,是一件非常简单粗暴的事情。都是封建历史人物,谁还没有几个污点?


就好像一个人做错了几道题,考了80分,不能说明他成绩一定差,关键是其他人考多少分。如果其他人都考90多分,那80分是不怎么样,但如果其他人都只有50多、60多,那80分就是第一名。


易教授说的话里面,有一句话是对的:老百姓不关心你是几菜几汤。


但是老百姓不关心你是几菜几汤,不能推导出老百姓都吃不起菜喝不起汤。


user avatar   lang-xie-yang-w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科老师的逻辑往往是师娘教的。

因为:老百姓关心的不是诸葛亮四菜一汤还是八菜一汤,他关心的是自己能不能四菜一汤,如果你让他们吃不饱肚子,哪怕你自己艰苦朴素,他也还是会有意见的。

又因为:蜀汉老百姓对于诸葛亮时代无比怀念,黎庶追思,以为口实。至今梁、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犹在耳,虽甘棠之咏召公,郑人之歌子产,无以远譬也。

所以,结论不是明摆着么?


user avatar   hao-zhu-74-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蜀汉建立到蜀汉灭亡,蜀国人口是从90万增长到94万,看着不多,但是隔壁的孙吴是从240万“增长”到230万,所以至少生活在蜀国比生活在吴国稍微幸福那么一点。

至于曹魏/司马魏,他们直到灭蜀之后才统计了一遍除吴国外的全国人口,然后减掉旧蜀国的94万,得出魏国故地443万人口的数据,这之前你是找不到曹魏对其统治区的人口统计的,所以曹魏统治下北方人口是正增长还是负增长那都是一本糊涂账。不过魏国占据北方九州,还是两汉时代发展程度较高的黄河流域,人口才蜀国四倍多,那也挺恐怖的。东汉时期人口前三的郡国汝南、南阳、陈国就有约609万人,而蜀汉故地(汉中、巴郡、广汉、蜀郡、犍为、牂牁、越巂、益州、永昌、广汉属国、蜀郡属国和犍为属国)在东汉时期全部加一起才724万人。北方地区对南方的人口优势在曹魏时期反而是在缩小的。

对了,还有个有趣的,蜀国灭亡时国库存粮40万斛,吴国灭亡是国库存粮280万斛,已知吴国灭亡时人口约为蜀国2.4倍,那么能以2.4倍的人口压榨出7倍的存粮,可想而知吴国百姓的生活水平,当然吴粉非要说这是孙权时代留下的存粮那当我没说。


附录:三国人口数据

魏:景元四(263)年,与蜀通计民户九十四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万二千八百九十一人。 ——《后汉书郡国一》引《帝王世记》

魏武据中原,刘备割巴蜀,孙权尽有江东之地,三国鼎立,战争不息。魏氏户六十六万三千四百二十三,口四百四十三万二千八百八十一。 ——《文献通考卷十》

蜀:刘备章武元(221)年,亦以郡国封建诸王,或遥采嘉名,不由检土地所出。其户二十万,男女口九十万。 ——《晋书地理上》

禅又遣太常张峻、益州别驾汝超受节度,遣太仆蒋显有命敕姜维。又遣尚书郎李虎送士民簿,领户二十八万,男女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人,米四十馀万斛,金银各二千斤,锦绮彩绢各二十万匹,馀物称此。。 ——《三国志后主传》引《蜀记》

汉昭烈章武元(221)年,有户二十万,男女九十万。蜀亡(263)时,户二十八万,口九十四万,带甲将士十万二千,吏四万。 ——《文献通考卷十》

吴:孙权赤乌五(242)年,亦取中州嘉号封建诸王。其户五十二万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万。 ——《晋书地理上》

濬收其图籍,领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米谷二百八十万斛,舟船五千馀艘,后宫五千馀人。 ——《三国志三嗣主传》引《晋阳秋》

吴赤乌五(242)年,户五十二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吴亡(280)时,户五十三万,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男女口二百三十万,後宫五千馀人。 ——《文献通考卷十》


user avatar   a-heng-27-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认真审题了,给题主回答。

《品三国》作为近年来历史科普最成功的营销案例,开发了现在广大历史营销号最通用套路:先树立一个颠覆常识的认知,然后以此为出发点,从史料中寻找有利于自己观点的佐证。


它说的不是事实吗?

是事实,但却是【张冠李戴、移花接木、断章取义】后的事实。


因蜀汉灭亡时百姓面有菜色,推导出蜀汉治理不善,民不聊生,进而推导出诸葛亮空有虚名不负实才,最后再升华出“四菜一汤”的大道理。谁人看了不得夸赞一句节奏大师?


蜀汉政权由公元221年建立,263年灭亡,民有菜色之语正出于263年灭国前后。

诸葛亮死于234年,在蜀汉整整42年(虚43)国祚里,他只占了建国初期的前13年。

后面剩下的30年直至灭亡,国家是由谁在操持呢?是蒋琬,费祎,姜维以及皇帝刘禅。

刘禅黄皓姜维——才是民有菜色时期真正对应的上层人物。


因为演义中不显,所以这里是普罗大众的认知空白,也是历史研究者们真正应该科普的地方。但易中天却刻意隐去不提,将灭国时的惨状,甩锅至此时已死了30年的诸葛亮头上,以此验证他“诸葛亮徒有虚名”的观点。

何其荒谬?


最荒谬的还是,蜀汉政权何以沦落至“民有菜色”的惨状,《三国志》里早已多处解释:

景耀元年,宦人黄皓始专政。
祗死后,皓从黄门令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操弄威柄,终至覆国。
自亮没后,兹制渐亏,优劣著矣!

权宦当道,政令废弛,皇帝亲小人,远贤臣,将《出师表》叮嘱抛诸脑后。甚至陈寿还刻意强调了:恰恰是诸葛亮去世之后,国家制度法令逐渐废弛,江河日下,最终国败。

这是《蜀书 后主传》中最精要核心的总结性评价。

别说易中天一个走上百家讲坛的教授,就是知乎上随便拎出一个三国爱好者也清楚知道。但易教授却对此选择性无视,反而暗藏私心的将后主的亡国之祸,移花接木到建国初期的诸葛亮头上,张冠李戴,误导大众。

这还是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三国。

因为是“民科”,所以有无数的三国爱好者会自发的研读一手史料,探究正史,因而一下便可指出易中天的错漏。那其他不为人知的冷门朝代和人物呢?又要被网红教授、历史营销号们污名化多久?


最后,回答标题。

诸葛亮治下百姓快乐吗?

在易子而食十室九空豪门权贵生杀予夺的封建乱世,“快乐”这个字眼与底层百姓是无缘的,能全须全尾的活着就是最大的满足。至于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那要等到盛世。

在《诸葛亮传》最后的总结评语里,陈寿用了几乎全部的篇幅来赞美诸葛亮治国理政、抚境安民、泽被一方的种种为政举措,描绘了诸葛亮治下“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国家生态。抛开《蜀书》,即便《魏书》《吴书》也无人诋毁于此。

《诸葛亮传》: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於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於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

相反后世《演义》里津津乐道的北伐,只是诸葛亮文治武功里并不显耀的一笔。毕竟13年里仅仅5次北伐的战争频率,相比那些一年数征的诸侯们,实在少的可怜。加之诸葛亮惜兵严谨的军事风格,注定不会有耗资巨大轰轰烈烈的举国之战。

因为他在治理国家,所以他比任何人都明白一兵一卒对于百姓的负担。

在《后主传》里,陈寿还提及了“大赦”一事。

诸葛亮死后,国家频繁大赦,将牢狱中的犯人投入军队和生产,以破坏律法和社会稳定为代价,饮鸩止渴的解决兵源问题。亦是穷兵黩武的表现。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和执政者们大赦11次;

而诸葛亮主政期间,大赦0次。

也就是说,诸葛亮总揽全国军政期间,不论平定南中还是5次北伐,从没有透支过国力、从没有以大赦来征敛兵民,他的每一次军事行动都是建立在国家和百姓可以承受的基础上。陈寿书写至此时忍不住称赞这是何等卓越的才能!而诸葛亮治国治军之法亦被后世沿用和赞颂。

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朝会不华,路无醉人。


诸葛亮死后,百姓要求为其立庙。

与一般淫祀或后代追祭的立庙不同,这次民间自下而上倒逼朝廷,在朝廷拒绝后,仍持续近三十年不绝,目的只有一个:要朝廷为诸葛亮立庙。

蜀汉政权灭亡后,成都立刻就出现了诸葛亮的庙宇。

南北朝时期因时局变化,不论蜀汉政权还是诸葛亮都不被推崇。譬如北魏崔浩就批评诸葛亮“矜才负能,高自矫举。”同时期亦有指责刘禅不该为诸葛亮立庙汉中,不符《周礼》“有功者”。但民间祭祀却从未断绝。

一来说明,私祀与官祀虽互有影响,但本质上仍是两条路子。

二来说明,百姓所怀念的不是【蜀汉丞相诸葛亮】,而是【诸葛亮】。这也解释了为何底层人民对诸葛亮的推崇能跨越朝代与政权的更迭,延绵千年。


最后回归主题,诸葛亮治下的百姓开心吗?与其说开心,倒不如说能在风云乱世获得一份难得的安稳。

《三国志引袁子》:及其受六尺之孤,摄一国之政,事凡庸之君,专权而不失礼,行君事而国人不疑,如此即以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行法严而国人悦服,用民尽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亮死至今数十年,国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诸葛亮有焉。

这份安稳,使他去世数十年后依旧“国人歌思”,在五胡乱华、神州陆沉时令人无比怀念;在数百年后国家一统、盛世清明时也无法忘怀,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依旧被人津津乐道。


记得贴吧有一个帖子,问【诸葛亮到底为人民做了什么,能被人民推崇两千年?】

里面收集了一些《三国志》以外史料所记载的诸葛亮为政举措,包括但不限于修建开发房屋、桥梁、道路、城池、冶炼、矿采、水利、天然气、盐铁等等,深刻的影响至今。




  

相关话题

  为什么蔡文姬如此伟大? 
  为什么《三国志》是《三国志》而不是《前魏书》? 
  黄祖势力在当时属于什么位置,孙策会怎么看待黄祖? 
  如果罗贯中给五子良将设计造型和个性,会如何设计? 
  如何评价三国里潘凤? 
  刘备 陈霸先 郭威这三个君主综合能力怎么排? 
  假如诸葛亮得到《水浒传》里的108名将会怎么样? 
  诸葛亮治国时期,蜀国百姓过的日子如何,和同时期魏国,吴国比呢? 
  袁绍是不是被低估了? 
  为什么很多人为曹操洗白,诋毁刘备,却忽略了曹操的残暴,刘备得民心的原因?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懂音乐”的人大多不在乎音质?
下一个讨论
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为什么通货膨胀严重?





© 2024-05-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