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高欢相比曹操差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他没有统一北方? 第1页

  

user avatar   han-kun-history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私以为“齐神武帝”高欢与“魏武帝”曹操在能力上是不相上下的,如果我们非常八卦地从个人形象与个人魅力的角度来看,被富家豪女娄昭君看上的服役小哥贺六浑,至少在年轻时期的颜值与气质方面应该是可以吊打“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的阿瞒的。

那么同样是据中原而平河北,为何曹操可以统一北方,高欢却只能止步关东呢?原因很简单,高欢的对手(宇文泰)比曹操的对手(袁绍)强,高欢磕不下来宇文泰这个硬骨头,而曹操却能反胜袁绍,倘若曹操之世,西凉军团或马韩之中能出一个宇文泰一样的人物,在关东混战与曹操消化河北的12年间(192-204)统合整个关陇地区,曹操还能不能顺利统一北方,可就难说了。

从董卓被杀到曹操入邺,那可是整整12年的时光哦,192年-204年;

从董卓被杀到潼关大战,那可是整整19年的时光哦,192年-211年;

如果我们算上董卓专权,那么从董卓专权到潼关大战,189年-211年,22年的光阴,全被这帮子西北军阀内讧掉了。如果董卓再稳一些,如果西凉军或马韩诸军里有能够混一关西的一代雄豪,22年/19年/12年的时间,早就够宇文泰式的豪杰或武川镇集团式的集团整合关陇了,何况他们也大概率是最早掌握汉帝的人,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人。若不是西凉诸军头始终处于内讧的漩涡之中,马韩二将也被张既、傅干忽悠着联曹抗袁,曹操怎么可能专心打官渡?但凡有一个值得钟繇、杜畿之流在朝官员或关陇著姓托付身家性命的关陇英豪,他们哪里还用得着去找曹操?法正、孟达之流哪里还需要南下益州?

另外,掌握了公元200年之天下最富地域、最多人口、最广人脉的袁绍,竟然是一个外强中干、优柔寡断、刚愎自用、不会用人、年寿将尽的“官N代”。袁绍和他互相看不上的嫡出老弟袁术一起成为曹操的经验包与垫脚石,并且在官渡之战前后连续犯错,丧失了大好局面。虽然曹操打赢二袁并不轻松,也付出了绝不输于“两魏五战”的代价,但袁绍袁术哪里比得上宇文泰(此处有本鲲私心偏爱黑獭的成分在)。

整个北方都没有及时出现一个拥有合适地盘的宇文泰级别的人物抗衡曹操,曹操只需要抓住他们的破绽,逐个击破就好,即便过程并不轻松,却也能够熬出头。刘备虽然能力较强、被曹看重、年资相当,却始终没能在北方占据一个适合割据的地盘,自然无法在赤壁以前成为阻击曹操的那个“宇文泰”,倘若西凉军阀里面能出一个刘备一般的人物,老曹还能不能统一关东,都是一个未知数,何况统一北方

不过,仅仅凭借统帅的个人能力就推断出个关于胜败的结论,就会进入“英雄史观”的怪圈。所以我们不妨再进一步,把前文提到的22年光阴换一个角度看,比较一下高欢535年进军关西与曹操211年进军关西时,所带领的队伍是一个怎样的整合度与熟练度的队伍,看看能不能试着进入到更深广的维度看待这一问题,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英雄史观”这种每一个男孩子最喜欢YY的浅薄层面。

高欢建霸关东其实非常迅速,简单罗列一下就有:得到三州六镇兵、收编葛荣余部、联合河北豪族信都建义、拥立元魏宗室、广阿之战、韩陵之战、入洛挟天子、剿灭尔朱兆,而高欢完成这些操作,全套流程办完只用了不到2年时间(531-533)。即便我们把高欢参与杜洛周起义(公元525年)视为开端,高欢从参与乱事到完成建霸也只用了8年时间,而他的主力部队,均形成于531年以后的两年。

同样的流程,我们再看看曹操从起兵到关东建霸的主要事件与时间跨度:陈留起兵、收编青州兵、控制汉帝、平定南阳、平定徐州、官渡之战、剿灭袁氏,起于公元190年,完成于公元207年,用了将近17年的时间。

如果单纯计算从统一关东到亲率主力进军关西的时间,曹操虽然只经历了4年(207-211),但也是17年锤炼之后又经历了赤壁警钟的4年;高欢也经历了4年(533-537),但这4年不仅无法彻底甩开高欢所部与宇文泰所部的战力差距,而且也无法弥补两年建霸带来的整编仓促,更没有像赤壁、南郡、合肥那样的大仗积攒正负经验。

可见,高欢进军关西之时,带领得完全就是一套刚刚拉起来的班子(类似于刚刚挟天子的曹操),并没来得及用充分的时间磨合整备。就算因为高欢大体上继承了尔朱荣的政治遗产,而把高欢集团的“初步聚合”时间视为公元528年尔朱荣南下,所谓“尔朱荣-高欢集团”的成型,最多也就只有7年的时间。

何况公元530年-公元535年间,尔朱天光带走的所谓武川镇集团一直处于独立发展的状态,这么论起来,尔朱天光-贺拔岳-宇文泰集团内部整合时间并不比高欢的尔朱荣-高欢集团少高欢账下兵将与宇文泰账下兵将,在组织内部整合程度上,相差无几。东西双方的差距仅仅在于兵力与物资的多寡。

孝武帝西奔后,宇文泰之所以能够在两魏五战中逐渐将实力对比的劣势转换为分庭抗礼的均势,与两只队伍内部的组织发育程度相当,其实有着很大的关系。而且在高欢在世的两魏五战过程中,东西魏军力近乎同步发展,西魏不仅仅能够凭借地利优势坐守河东潼关一线,而且还能频频出击河洛平原,甚至深入颍川,显然不是公元2世纪末的关中军头所能比拟的硬骨头。


由此可见,高欢之所以不能统一北方,曹操之所以能够统一北方,除了宇文泰个人能力远胜于曹操的所有对手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曹操集团统一关东用时17年,高欢集团(或者尔朱荣高欢集团)统一关东用时2-7年,曹操拥有远比高欢更多的时间去在实战中打磨整合他的团队,从而在关陇地区始终散乱的前提下,更加从容地降维打击本来就一直在内讧的关陇各大军阀

高欢则没有那个时间打磨整合他的团队,宇文泰不仅仅在个人能力上与高欢相当,而且宇文泰还拥有一支虽然数量上不如高欢却在质量上与高欢相当的武装力量,使得宇文泰能够在汾河下游、泾渭之间、洛河两岸如臂使指地从容作战,大不了用局地的兵力物资优势弥补整体的兵力物资劣势,这也是自古以来以少胜多类战例的基本逻辑。

质言之,在关东摸爬滚打17年且被曹操与诸曹夏侯统率的曹军,是在降维打击把22年光阴浪费在互相损耗却始终无法整合在一起的凉州军阀;而高欢率领的东军,与宇文泰率领的西军,则是在魏末乱局中同步成长的两支武装力量,只是在同一维度不同规模而已,并不存在谁降维打击谁的问题。所以,同样是关陇残破的情形,曹操能够统一北方,而高欢却不能统一北方,曹操胜在对手无组织无纪律且实力弱、己方团队维度高有组织且实力强,高欢则不然,并非高欢个人不如曹操所致,纯属高欢的时运不如曹操所致。


user avatar   chen-sheng-7-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能,因为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是。即使一个人,他有很多领地,也没办法把它们合并,何况不同领地的继承顺位也是不同的。欧洲这些王室疯狂乱伦,也没统一欧洲。不过查理五世的领地加起来是相当庞大。算血统,欧洲那些王室都是世代联姻的亲戚。


查理五世(1500年2月24日-1558年9月21日),即位前通称奥地利的查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19年-1556年在位),西西里国王(称卡洛一世,1516年-1556年),那不勒斯国王(称卡洛四世,1516年-1556年),低地国家至高无上的君主。 他在欧洲人心目中是“哈布斯堡王朝争霸时代”的主角,也开启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时代。

查理五世是哈布斯堡王朝广泛的皇室联姻的最终产物。他是出身于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一世与卡斯蒂利亚的胡安娜(疯女)之子,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与卡斯蒂利亚的伊莎贝拉一世的外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勃艮第女公爵玛丽的孙子。

查理于1506年(他的父亲死于那一年)继承了低地国家和弗朗什孔泰。当他强悍的外祖父斐迪南二世在1516年去世后,他成为一片巨大领地的拥有者,这片领地包括他母亲的卡斯蒂利亚和斐迪南二世统治的阿拉贡、纳瓦拉、格拉纳达、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 以及整个西属美洲(在他统治时期,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由于征服墨西哥和秘鲁又扩大了好几倍)。

在祖父马克西米连一世去世后,查理又得以继承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的产业。通过向选帝侯行贿等手段,他在1519年战胜法国国王弗朗索瓦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1555年在击溃新教力量的最后努力失败后,查理五世就开始脱离政治生活。他把自己的个人帝国——西班牙和低地国家传给了儿子腓力二世;把神圣罗马帝国传给了弟弟斐迪南一世(1555年10月25日放弃尼德兰王位给腓力;1556年1月16日放弃西班牙王位给腓力;1556年9月12日放弃皇帝帝位给斐迪南)。


查理五世的家庭

妻子:葡萄牙公主伊莎贝拉,1526年结婚

子女:

腓力二世(菲利普二世),他的王位继承人,享年71岁。

玛丽亚(1528-1603),嫁马克西米连二世,享年74岁。

胡安娜(1535-1573),嫁葡萄牙太子若昂,终年38岁。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1527年7月31日-1576年10月12日)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48年至1550年马克西米利安摄政西班牙,1562年被选为波希米亚国王(1564年-1576年在位)和罗马人民的国王(1562年至1576年在位),1563年又被选为匈牙利国王(1564年至1576年在位),1564年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也曾试图成为波兰国王,但没有成功。

马克西米利安1527年出生在维也纳,父亲斐迪南一世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556年至1564年在位),母亲安娜是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国王弗拉迪斯拉夫四世的女儿。1548年马克西米利安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30年至1556年在位)的女儿玛丽亚结婚,查理五世同时也是马克西米利安父亲斐迪南一世的哥哥,即马克西米利安的伯父。(堂兄妹乱伦)

腓力二世。西班牙国王 (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国王(称腓力一世1580年-1598年在位) 。查理五世儿子。1570年马克西米利安将女儿安娜嫁给了腓力二世,成为他的第四个妻子。安娜是腓力二世妹妹玛利亚的女儿,生下腓力三世。(甥舅乱伦)

腓力四世,娶奥地利的玛丽亚·安娜(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之女,母亲玛丽亚·安娜是腓力四世的亲妹妹)。(甥舅乱伦)


user avatar   wei-liu-ci-gu-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祖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user avatar   li-yang-ke-5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几点我想说一下:

1,某些人拿李世民重修氏族志来说事,我不知道他们啥脑回路,重修氏族志将崔姓降为三等本身就是李世民瞧不上老牌士族的表现啊这有错吗,某些精神世家也不必挽尊了吧。

2,说世家不是比官职的我又哪一句说世家是比官职的了(当然在贞观朝你也没啥官职可比了,只好比谁家女儿卖的贵)?但李世民看的是官职你酸也没用啊(当然即便北魏定士族时官爵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考量,很奇怪一个割据半壁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某些人眼里倒比李唐合法性更高)。官职代表的是功劳才能,你无功于天下,亦无才势可依仗还有啥可豪横的?新中国都建立了你口口声声祖上八大铁帽子王不觉的搞笑么?

3,五姓七宗们口口声声祖上多牛掰也许在那个时代很唬人,可我们站在五千年历史的尽头回望,也就那样。他们可查的祖宗在他们生存的时代大多也不算什么一流人物甚至有些恐怕正史都无传且也不乏泥腿子出身,那后人有什么资格瞧不起别的泥腿子的?某些精神五姓,怕也说不出自家的精神祖上是谁吧?

4,关于李虎家族,目前的说法有陇西李旁支(人家也没说自己是嫡系啊),赵郡李旁支(陈寅恪考证),胡姓改(法琳和尚说的,因为出家人不打妄语?李世民没杀他,因为李世民心虚?)。第三种说法你爱信就信不解释。就说旁支难道就没资格称郡望了么?世家强大靠的不是什么祖宗荣光,而是家学渊源及人多势众,而这两者都不看什么嫡系不嫡系的,你又不是皇家有一个皇位要继承,当然要开枝散叶人越多越好,否则郡望之下不会又分各房,甚至同姓之间如陇西李赵郡李,清河崔博陵崔本出同源是不是也要分一个庶嫡?你五姓七宗数百年间人才代出,难道全是一脉单传?


因为李世民首先嫌弃了他们,所以才有了世家酸溜溜的瞧不上李家,至于什么血统,旁系,破落户,都只是一个理由而非原因。


联姻也好,封官也罢,李世民看的只有才能功劳,说白了就是官爵,在新王朝建立和建设中有功绩起作用的人,自然身居高位,也自然是皇家的结亲对象,这其中既有老牌世家,也有新兴勋爵,所以出身在李世民眼里不重要,才能功劳才重要。


至于说世家瞧不上李家更扯淡了,崔卢李郑王,李家起码排第三,哪怕李虎一支是旁系,但从李虎开始历西魏北周大隋三代公爵即便崔卢也拿不出几个人敢比吧?郑王以下就更别说了。至于南朝的世家,刘宋,萧齐,陈家建国时全是布衣出身怎么没见世家瞧不起?北朝宇文家,外族;高家,精神外族;杨家,精神高门,怎么也没见世家瞧不起?到李唐这真的贵族上位了,确切地说到李世民这世家就瞧不起李家了,为啥?无非是在李世民这里拿不到好处,酸葡萄心理作祟罢了。往前几百年,南边北边,不管谁作皇帝,都要与世家共天下,所以哪怕江山治理一团糟,一堆几十年的短命王朝割据势力,但最后泥腿子出身的皇家倒都摇身一变也跻身世家了,李唐到李渊这也还是这样,还割据一方就已经到处封官许愿滥赏无数了,这些躺赢的世家照例也很满意。但李世民上位后就不一样了,大刀阔斧精简机构一大批无才无功的二世祖不能再寄生于国家公器当然就动了世家利益了,但这些靠祖辈积累的世家确实在新朝中都是边缘人物没什么权重,又不能硬气一点不食周粟,只能酸溜溜的说些敝帚自珍的话了,可笑现在倒有人还真被唬住当了真了。典型的例子如氏族中排名第一的崔家,族长在贞观朝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官,他要有能力有势力他不至于只是个五品,他要有气节也不会去作这个五品,李世民要想向他示好也不会只让他当这个五品,李世民也没必要跟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五品官联姻。​

所谓人言可畏,譬如明朝时曲阜孔家,瞧不上江西张家道士气,瞧不上凤阳朱家暴发户,多少人当了真还真以为衍圣公霸气外露,其实不过私底下过嘴瘾,你让他当面说啊?当面指不定是受了啥气呢?




  

相关话题

  倘若刘备夷陵之战全歼了陆逊,对三国的走势会有什么影响? 
  三国前中后期最强智者分别是谁?那这三个人中又是谁完虐其它两人? 
  为什么诸葛亮没有取刘禅而代之? 
  如果把三十岁的刘备换成三十岁的刘秀,能不能拿稳徐州? 
  郭嘉的十胜十败论比诸葛亮的隆中对更强吗,为什么? 
  三国刘备集团,如果在汉中大胜曹操之后,关羽不打曹操,而且和刘备一起全力进攻孙权,有没有可能改写历史? 
  如何看待荆州关羽像启动搬移? 
  假如你穿越成宛城之战中的典韦(具体分普通模式、困难模式和地狱模式,详见描述),你会如何应对? 
  为什么司马炎的知名度在终结乱世之主中偏小? 
  怎么评价曹操? 

前一个讨论
有人对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感到惋惜吗?
下一个讨论
听说警校女生的毕业去向都不好,一般就是基层民警,实际情况如何?





© 2024-06-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