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马槊是否真的比不上白蜡杆子大枪? 第1页

  

user avatar   han-q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关槊和苗刀,我先后写过两篇东西,专门讲过。先回答一下吧。


1,马槊只是长度达到一定标准的长矛,古代标准是丈八,丈八以上为槊,不够的就是矛,其他没有任何标准。凡是扯什么白蜡秆子如何如何的,一概是跑江湖的民间把势。军阵用器,枪杆最好是铁杆。枪杆不够硬的就不合格,这是戚继光说的,也是他的标准,写进了著作。


2,苗刀和戚继光没有任何关系。苗刀祖宗是日本刀,形制来自日本野太刀,刀法也源自日本古流刀法,尤其是阴流刀法。


以下是以前写的两篇有关槊和苗刀的文章,直接转过来了。


古代硬木枪杆和白蜡秆子的一些闲话: 古代硬木枪杆和白蜡秆子的一些闲话 - 汗青论史 - 知乎专栏


很多朋友大概是收小说影响,都比较喜欢“槊”这种兵器。


以前我在讲到唐代槊的时候,曾说古代枪杆概为硬木,不存在复合枪杆之类的问题。于是就有朋友提到了曾候乙墓出土的积竹木柲。


确实,积竹木柲是复合材料制造的武器杆,但……这和我说的,还真不是一回事,这两完全无法放在一起讨论。


首先说一下积竹木柲。这东西是一种以硬木为芯,外裹竹皮的武器杆,战国中期比较多见。这个东西的形制很多,不单单是竹这一种,有积竹木柲的,也有木柲,即外面包裹的是薄木,而不是竹。还有木芯外缠丝的。最后,基本都以大漆完工,有些在还做有腻子。

为什么我会说不是一回事呢?因为我说枪杆问题的时候,主要针对的是有朋友提出的近年江湖盛传的所谓“白蜡秆子”神话。


这神话流传很广,相信的人不少,内容无外几点,一是说这个大枪秆必须用白蜡秆子,不然使不出枪花,也抖不动云云,还有其他诸如此类一大套说法,什么内劲、听劲之类,好神奇,还很信誓旦旦地说上阵怎么怎么,到最后归结为一条,就是这枪杆必须是软的,要弹性好,要白蜡杆还得必须多少年怎么栽培的。


如果你只说这是民间武术,那没问题。如果你说这是军阵技艺,那我就一概归为江湖神话。


我的理由非常简单——你再厉害,也厉害不过杀敌无数从血海尸山里走出来的两位军神:戚少保戚爷爷和俞龙俞老爷,有自认比他们更牛的,那就当我啥都没说,奉送两字:再见。


戚爷爷在《纪效新书》里,对军阵枪法做过详细的分析,也制定了明确的规范,他一上来就先直接说了,在我军中不许学练那些好看花枪,必须练他制定的枪法。对枪杆的要求,必须是“根粗腰硬”。这两条白纸黑字写着,没商量。在《练兵实纪》里,他又说了这问题,这回除了步兵用的长达丈八以竹子为杆的拒马类武器外,他要求肉搏部队的骑兵枪杆粗至少要一寸,步兵要达到两寸,要可以当棍砸人。原因他也说了,万一敌人穿的盔甲质量好,我们箭射不进刀砍不入,那就直接抡圆了砸丫的。


在这种要求和尺寸,这种理由面前,就不要再提什么白蜡秆子了。戚爷爷说的可是砸穿着铠甲的敌人呐,同学。


这些是他经过无数次与倭寇及蒙古骑兵搏杀,用无数明军和敌军的尸体检验出来的军阵规范。戚爷爷在书中不无自矜地道,自此百战无一挫。要注意啊,同学们,这是在特讲究谦虚的中国古代,是官场遍地倾轧、御史四处打脸、党争剧烈无比的明中期,在自己写的书里敢说这话,这是什么概念?


话说,你和你家祖师武功比戚少保好?上战阵厮杀次数比他多?杀的武艺高强的日本武士和剽悍的蒙古骑兵比他多?军阵见识比这位中国史和军事史上都占重要地位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还要好?所以呢,别提什么祖师爷什么门派什么内功之类的说法,这就是个江湖神话,无外自高身价而已。


这就是我说枪杆是硬木的文献依据。至于实物,那就多了,不说博物馆和考古所,就是现在民间藏家手里的长矛,裤子里带枪杆的一找一大把,有哪一支是软木或者复合的,至少我没见过也没听人说过,当然,或者是我见识实在太少……


说回积竹木柲。首先呢,这是青铜兵器时代的杆,这个要特别注意,原因后边再说。其次,青铜时代的主要兵器是戈、戟。


这里又要注意了,别听见戟就马上想起不靠谱电视剧里那种方天画戟,那玩意要到宋朝才有,而且还是仪仗器,不是用来打架的。青铜戟,其实就是戈前面多了个可以刺的剑形头。戟这东西比戈先进,戈只能以勾的方式杀伤,戟还可以刺。这种戟流行的时间非常长,从用青铜兵器的东西周战国到用钢铁兵器的三国,一直盛行,很受广大指战员们的热爱。所以典韦、太史慈之类猛人用的戟,都是这种戟。为了加强杀伤,还有种有三个援的三戈戟,算是青铜时代的大杀器了,不过到用钢铁器的汉代,也依然常见。


戈、戟主要是以勾杀来杀伤敌军的,其实我们现在用的割稻的镰刀,无论功能和形状,都异常接近这种兵器。青铜兵器时代,重型主战力量是兵车,当战车轰隆隆跑过,车上武士将戈、戟伸出车外,以上边横出的那个援来勾杀敌人,那模样……确实就是在割草。其实步兵用戈、戟也基本这样,大家面对面勾来戳去的,希望能尽快把对方的脑袋收割下来,以便拿去换贵族资格。


这种战斗方式,和后世钢铁冷兵完全不同。而且青铜兵器,最大缺点是脆,这也是为什么靠切削勾击来杀伤的戈、戟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因为青铜兵器的这种特性,以及戈、戟这类兵器的使用方式以及当时的战斗形态,所以那时的枪杆需要对付的,主要是对方戈、戟上那个援的切削损伤。在这种大家勾来勾去的运动中,被切削的后果有两,一是你的枪杆被他的援勾切搞断。二是你或他的援勾切进了枪杆,于是你和他的武器都被卡住了。


为了对付这种情况,积竹木柲出现了。在此,我必须又提醒一下,谈这个问题的同学最好先去看下实物以及考古检测报告再讨论。因为,积竹木柲实物外边裹的竹皮几乎都相当薄,一些检测报告给出的数据,其厚度只有约0.07厘米,考虑到年代损耗,我就算当时成品有0.1厘米厚好了。


这种厚度,完全无法提供我们希望出现的所谓复合枪杆的弹性。复合枪杆的弹性以及白蜡秆子神话,就这样很简单地被否定了,很遗憾。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积竹木柲不只出现于长兵。在短戈、戟上也很常见,全长一米到一米五左右战国积竹木柲,考古中已多有发现。有兴趣的同学的可以把吸尘器管子接到一米至一米五长,再拿在手里比画一下战斗状态,然后想象对手挥舞的是一把镰刀,你会一点不惊讶地发现,这个长度……完全不可能需要什么弹性复合枪杆。


所以这种竹皮的主要作用只能是防止对方武器切削你的这根杆。至于为什么用竹皮,对砍过木头和毛竹的同学,就不用再解释了吧。没砍过的,我说一事,曹操曾经在杨修的提醒下,拿竹子来做盾牌。


再一个问题,积竹木柲外边裹的丝、麻之类的处理,目前发现的都只出现于中间的握手部位,杆的前后都没有,所以也排除了所谓这种处理会有复合枪杆弹性这种附会出来的功能。而且这些积竹木柲,几无例外都使用了大漆,上边绘有各种装饰。大漆的性能,我想也不用多说了,如果你能让大漆器具弯曲后外边大漆涂层的漆皮不皴裂不崩缺,请直接找最神秘的有关部门领取工艺金奖。


所以,积竹木柲就是积竹木柲,和什么复合枪杆的弹性以及白蜡秆子没关系。很多人认为这这种结构是为了增加韧性,当然,从物理角度看肯定会出现这种情况,但这种程度的增加,从实用角度看几乎可以无视。而且最重要的是,身为勾击兵器的青铜戈、戟,和后世冲击穿刺的钢铁长矛,无论是使用方式还是作战状态,都完全不同,压根不能做类比。


积竹木柲,秦汉以后,从军阵器序列里彻底消亡了。

-------------------------------------------------------------------------------

再补一条明末枪术大师石敬岩事迹记载,石敬岩是明末武术宗师、《手臂录》的作者吴殳的师傅。

公大呼往救,枪锋所及,无不披靡,围散复合者数。已而枪折马毙,公挥短刀步战,犹力杀数十人,至死不仆。初公与予论马槊,谓马上槊犹马上箭,对镫抹楸乃可发枪,若分骔者全持马力,倘敌马力强,能折人枪,故马槊以浑铁为贵。

还什么白蜡秆子的弹性,什么内力,什么听劲……怎么不说还需要修成元婴得渡几次劫可以呐……

---------------------------------------------------------------------------------

苗刀和戚家刀是不是同一种刀? - 历史

苗刀这事,流毒甚广。我一直都想澄清,也曾经写过不少东西,但终究不如流毒散布广且影响深远,正好乘这个机会好好说道一下。

开宗明义:所谓苗刀,源自日本刀法及日本野太刀形制,刀法源流是日本刀法,刀制也完全仿自日本。一定要说不一样,也无非是流传过程中有了些许差异,但其刀法、刀形的核心本源,都完全来自日本,这点毫无疑义。

此事之所以会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原因有二。一是无良厂家为了卖东西,于是各种编造。一是大批“爱国志士”爱国心切,恨不能凡事凡物均为我国所创,丝毫不搭界的也务必牵强附会努力用放大镜找出一丝有关痕迹,好以断言此乃我祖上所有,似乎不如此便不能扬我泱泱中华天朝上国之雄风和底蕴深厚,颇类鲁迅先生笔下那位“我祖上比你阔多了”的阿Q。于是各种努力各种编造谣言。

惟此心态,断不能使我国进步,哪怕一点点。

中国古代军阵实用之刀法剑法,到明朝基本已经失传。像何良臣、茅元仪、宋懋澄、戚继光这些名臣良将,在这个认识上出奇地一致。戚继光因此在《纪效新书》第一版中干脆不录任何刀剑法,一直到第二版时,才将得自日本的刀法改良后收录进去,定名为《辛酉刀法》。同时又仿倭刀形制造制军刀,这便是现今存世不少的戚家刀。

下面这口就是大名鼎鼎的戚家刀了。这口戚家保存十分完好,连刀卡都是原配,很难得。

而明代还有本《单刀法选》,被我国那些苗刀粉的“爱国志士”奉为圭臬。此书为明代武者宗师程宗猷所著,内云:“器名单刀,以双手执一刀也,其技擅自倭奴…余访其法…不吝授余,颇尽壶奥。”习此刀法所用五尺刀,就是仿的日本野太刀,此刀技来源与戚继光的不同,这是来自日本野太刀的刀技,程云:“今以倭刀为式,刀三尺八寸,靶一尺二寸,则长五尺。”


《单刀法选》节选:左提撩刀势:此亦开右边门户,彼枪札入,则将刀自下斜撩而上,进左步复成右提撩,听便砍杀。此二势乃倭奴之绝技也。

野太刀也叫大太刀,尺寸十分巨大,但在日本历史上也使用者较少。原因有两,一是制造十分不易,一是战国一过进入江户时代,这么巨大的军阵用器用途几乎没有了。这口就是大太刀了——山金造波文蛭卷大太刀,刃长:七尺一寸二分(约215.8cm),刀全长:一丈一尺三寸二分(约340cm)。

到清初,武者宗师吴殳作《单刀图说》,因其认为“唐有陌刀…其法不传。今倭国单刀,中华间有得其法者,而终不及倭人之精。”于是结合剑法改良出十八势单刀法。吴殳之师石电,是和刘云峰一起习的倭刀法,刘云峰又将倭刀法传给了程宗猷,因此程宗猷的《单刀法选》和吴殳《单刀图说》其实同出一源,都是是来自日本刀和日本刀技法。


到了民国,近代刀法宗师马凤图改双手刀为破锋八式,传入29军军中,是为大刀队之刀法起源(此与苗刀问题无关,纯属我向大师致敬,故多介绍两句)。其子马明达先生,原在兰州大学,现为暨大历史系教授,也是武术宗师,其在文稿中道:“先父…认为…称苗刀…应该就在曹锟设置苗刀营时期。当时很可能是出自对日本刀的忌讳…如沿用程宗猷、吴殳的单刀,又容易与一般的单刀混淆,于是便改了名字。然而不能不说这一字之改很不高明,十之八九出自某位浅人。”

马明达先生著作中认为,此名之改很可能出自当时对日本的忌讳,如沿用程、吴二人的“单刀”名又易与一般的传统单刀混淆,于是便改为此名,但他认为这很不合适——“武人往往不学,晚近以来传统武术术语多有被妄改者,如改“闪赚腾挪”为“闪展(或作‘战’)腾挪”之类,例不胜举,“苗刀”之改当属此类。

马明达先生又道,中央国术馆成立之初,马英图、郭长生两大师将原来传授的不同的双手刀法进行调整,参照古谱修定了一个套子,为便于流行于是继续使用“苗刀”名,改称为“二趟苗刀”。主要刀势与程宗猷《单刀法选》大部相同——这个记载,此足以说明晚清河北省内两支双手刀法的源头,都应出自程氏,或是直接源自“浙人刘云峰”,而刀法则就是倭刀法。

他针对近来苗刀之尘嚣,曾道:“当今海内以苗刀鸣世者不一而足…近年颇有些热闹气象。因为苗刀名气大,又有某种神秘感,加上商品经济给武术观带来的巨大冲击,于是,各式各样的‘苗刀’纷纷脱颖而出,专家们也就纷至沓来,著书立说。但恕我直言…不能证明你的苗刀货真价实。”

马先生身为苗刀发起及刀法修订的亲历者及当事人,对民国苗刀之起,及后来流传之刀法叙述,基本可彻底定论。再加上目前相当数量文献中记载的有关戚继光、程宗猷、吴殳、石电、刘云峰等几人所获所传刀法的资料交叉印证,这足够形成铁案,无需再作他想了。

所以,苗刀之名,起自民国。目前国内流传的大多是中央国术馆时期修订出的二趟苗刀法。苗刀的形制和刀法,传自明清时期程宗猷、吴殳,源头都是日本,实际就是改动过的日本野太刀法。

戚家刀则是源自普通日本刀,无论是形制还是技法,都和所谓苗刀没有关系。有关系的,只是都来自日本,而已。


user avatar   zhao-si-ji-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是

白蜡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越走越歪了。白蜡杆是功力杆,是练内家拳的人练功用的。真动手还是会用硬木杆,越硬越好。说有弹性是指木质不能柴,要像膨胀的肌肉一样。传统大枪是尾粗头细跟一根筷子一样。一般人握都握不住

而且枪杆把玩久了后会出现包浆的效果,逐渐泛红。轻轻敲击会有金属的声音。这不是白蜡杆的效果

得益于现代种植技术,以前成才率低又昂贵的枪杆能批量生产了。好事好事

我只是过来终止一下谣言的。不然练传统武术的又挨骂了。槊这武器我没见过




  

相关话题

  秦桧、韩侂胄、史弥远、贾似道他们四个被定义为奸臣,那他们事实上是奸臣吗? 
  假如一个剑术高手,在一间屋子用剑偷袭赤手空拳的一群普通人,一瞬间能否杀死几个人? 
  中国的火器是什么时候落后的? 
  党和政府近30年领导人民极大地改善了生活,为什么很多人却缺乏感恩心理? 
  商鞅的死搞得我好乱!!!谁来解答? 
  新中国第一个喝可乐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如何评价“辫子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这句谶语? 
  著名作家二月河去世,代表作《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如何评价其系列皇帝作品和一生艺术成就? 
  20世纪60年代 中苏关系为什么会破裂,并把苏联当成头号敌人? 
  中国是否从未站错队? 

前一个讨论
公司占用员工私人时间,员工该如何拒绝?
下一个讨论
死神来了这一类电影有什么意义?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