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首阳大君 邀请
早期奥斯曼苏丹的后宫中一夕得幸之后被帝王抛诸脑后的女子简直是数不胜数,因为苏丹没有妻子,所有的女性都是被强行捕抓/购买来的女奴,为了保证王位不被太后的母族干涉,所以王子们都是女奴所生的,如果成功继位的是她们自己儿子,那还能在后宫中颐养天年,如果不是的话,不仅儿子要被新苏丹杀死,自己也要陪老苏丹而去。
不过我之前看到一个挺有意思的东西,稍微讲一讲吧。
(没有可信来源,可能是坎达尔的后代吹牛,想搭上和塞尔柱王朝高贵的血统)
传闻亚曼.坎达尔的母亲是一个小突厥部落酋长的女儿,因为蒙古人的入侵,导致盗匪横行并且袭击了她所在的部落,路过的阿尔斯兰四世苏丹轻而易举的击败了盗匪,并且给予部落民的保护,而且因为他母亲的美貌而接受了她,但却根本没有认真对待这份感情,没有经过婚姻,坎达尔的母亲就把自己献给了苏丹。
(这个日本学者补充了一句:这样清纯美丽的女孩只是一朵路边的小野花,苏丹路过时享受了野花的芬芳,走过后就忘记了,这非常的正常。)
之后坎达尔的母亲发现自己怀孕了,在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游牧民部落中,女子未婚先育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万幸她是部落酋长的女儿才在受刑后把孩子生了下来。
坎达尔因为是野种,总是被周围的孩子侮辱欺负,在佩瓦内勒死罗姆苏丹阿尔斯兰四世以后不久,佩瓦内也被蒙古人杀死了,罗姆权臣法赫尔.阿尔丁.阿里(Fakhr al-Din Ali)被伊尔汗任命为罗姆苏丹国新的大维齐尔,为了限制小亚细亚突厥贝伊的扩张,以向他的蒙古主子邀功请赏。
对于不服从他的突厥游牧民的部落,彻底断绝他们的食物提供,并且强迫A部落吃B部落的孩子,B部落吃A部落的孩子,靠人的血肉来维持生命,并且还形吃了一个吃人肉的集团,这些强盗为了掠夺了以锡瓦斯为中心方圆70里的所有村落和部落,其中就包括了坎达尔母亲所在的部落。
他母亲死的非常凄惨,坎达尔也被罗姆朝廷抓走,剥夺了自己的名字,成为罗姆苏丹宫廷的坎达尔卫队(奴隶近卫军),他在日后以此为名,坎达尔卷入了罗姆苏丹国的权力之争中,帮助梅苏德二世恢复了权力,因为坎达尔作战英勇,伊儿汗海合都对他颇为欣赏,把小亚北部黑海地区的卡斯塔莫努赐予他作为伊克塔封地。
1791年,有大臣向朝鲜正祖报告,说汉城西门外有一个怪女人,蓬头垢面几十年不出家门,只和一个老婆婆一起住,这个老婆婆倒是以前在宫里做过宫人,两人很是可疑啊。(当然我也不知道这有啥可疑的,居然还需要向国王通禀)
不过既然已经知道了这事,正祖大王也不能置之不理,鉴于那个老婆婆曾经在宫内待过,正祖就也派宫人去询问她到底什么情况。
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竟然牵出三十年前的一桩风流案!
那个老婆婆一见宫里来人了,大概也揣测到了她们的意图,就把心里藏了几十年的秘密全说了出来。原来老婆婆和那个“蓬头垢面”的怪女人是姑侄关系。庚辰年(1760年)的时候,老婆婆还风韵犹存之时,带着正值青春期风华正茂的小侄女一起进宫当差。结果,小侄女竟然就被正祖大王的父亲,鼎鼎有名的思悼世子宠幸了,这时她才十四岁。
但一夜风流之后,思悼没给她任何名分。(咳咳,鉴于那时候思悼的精神已经不正常,还真难说给名分好还是不给好。有名分的世子嫔差点被思悼拿棋盘桌砸瞎眼睛,另一宠妾朴冰爱还被殴打致死)
后来老婆婆和小侄女也不知道是发生了啥子,总归就是不在宫里做了,出宫居住去了。没成想,不到两年就传来了思悼的死讯(1762年思悼世子因为精神失常,有犯上举动,被英祖大王关进米柜饿死)。
而自从思悼世子死后,她侄女就“誓死自废”,再也不洗漱沐浴了,也不出门见人,成天只裹着被子待在房子里,便溺都在屋里,还养了十多只狗防盗贼。(那时候又没有抽水马桶,在卧室里大小便可想而知是啥样)
甚至有次房子着火她侄女都不逃跑,多亏邻居们拼命抢救才捡回一条命。
这么作践自己,又不是什么大小姐,肯定衰老的快的不行啊。老婆婆说她侄女也不过才四十五岁,就已经“头发尽白”了。
估计被正祖派去打探情况的那个宫人心里也是万千mmp,居然被自己挖出这么大一件桃色绯闻,这得赶快见一下当事人,核实向上反映啊!没想到老婆婆却说,“承命更来,固当见之。不者,必不肯也。”
你回宫和主上殿下报告,拿着册封的圣旨来,不然,我侄女是绝不肯见你的。
(不得不说这个当姑姑的真好,知道这是自己侄女最后一次机会了,帮她讨封了一桩心事)
人家都这么说了,宫人自然只能先回去报告主上。正祖知道后,也是颇为感动。正所谓父债子还,老爹当年欠下的风流债,自己不能不管啊。正祖立马召集大臣,先商议要“表其闾”,也就是把表彰之人的姓名、事迹等刻在木牌挂在闾门上。不仅如此,他还赞叹说这种守节三十年的行为“其事卓绝,虽登《三纲行实》,无愧古人。”
于是乎,正祖下令封这个疯女人为守则(世子妾室的封号之一),赐号贞烈,秩比从二品,另外帮她购置新屋,厚给财物让她安度后半生。
但正祖再多的补偿又能怎么样呢?当初的青葱少女,被睡了一晚,就搭上了自己一辈子的事实终究无可挽回。宫廷的残酷莫过于此。
可是,宫廷当中更多的人,却连这一夕之幸都没有,《阿房宫赋》:“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绝非虚言。
白居易有一首长诗《上阳白发人》,描绘的即是在上阳宫枯守一生的宫人。根据其序言“天宝五载已后,杨贵妃专宠,后宫人无复进幸矣,六宫有美色者,辄置别所,上阳其一也。贞元中尚存焉”,可见该文也算是基于事实的作品。
诗中的主角是唐玄宗时期选入宫中的美人,强忍与家人离别的伤痛,踏入宫廷的她本以为凭借出众的美貌很快便能平步青云。结果还没等见上唐玄宗的面,就被杨贵妃嫉妒上了,暗中把她送去了洛阳上阳宫里,从此天天看日升月落,听花开花谢,就这样苦苦被软禁了一生。
最令人伤怀的是,过了三四十年,到了唐玄宗的曾孙唐德宗在位了,知道了她枯守四十年,给了她一个女尚书的封号聊以慰藉。
而这时候,她穿的还是天宝年间流行的服饰,画的还是明皇那代风靡的妆容,唯恐被其他人嘲笑。
上阳人,上阳人,红颜暗老白发新。
绿衣监使守宫门,一闭上阳多少春。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零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宿空房,秋夜长,夜长无寐天不明。
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
春日迟,日迟独坐天难暮。
宫莺百啭愁厌闻,梁燕双栖老休妒。
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记年。
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
今日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
小头鞵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
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上阳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两如何!
君不见昔时吕向美人赋,又不见今日上阳白发歌!
下场就是,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摘自王昌龄的《长信怨》的后两句。原诗如下: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这是一首咏班婕妤的诗,诗的背景是:
主人公班婕妤本来受到皇帝的恩宠,但这时皇帝又有了新宠,班婕妤怕被害,就自己请求住到长门殿,从此远离皇帝。
汉代皇帝住在昭阳殿,“日”又常常用来比喻君王,因此“昭阳日影”在这里有一语双关的作用,一方面实指阳光,另一方面又隐喻皇帝的恩宠。
弄清了这个,这两句话的含义就不难理解了:
主人公在长门殿打扫的时候,看见了一只从昭阳殿那边飞过来的乌鸦,就在心里暗暗感叹:“我的美丽容颜反而比不上乌鸦啊,乌鸦好歹还能晒到昭阳殿的太阳,而我却只能在这里遥望昭阳殿,再也不能得到皇帝的恩宠了。”
其实王昌龄是借班婕妤失宠,抒发自己官场不得志的幽怨,中国诗词里宫怨词是一个大类,别以为是写后宫攻略,其实是类比,描写政府官员失宠、不得志、倾轧、内斗等过程中的内心世界。
对了,现在叫职场剧,哈哈
宋仁宗伪皇子案
皇祐二年春夏之际。一个叫冷青的年轻男子在京城闹市“自称皇子,言其母常得幸掖廷,有娠而出”,继而生下冷青。冷青的自述耸人听闻,自然引得“都市聚观”。时权知开封府的钱明逸立即派人将冷青逮入开封府,冷青一见到端坐在公庭上的钱明逸,厉声叱喝:“明逸安得不起!”钱明逸给他这么一喝,真的站起身来。
一番审讯下来,钱明逸审得大体情况:冷青之母王氏昔日为宫女,只因内廷失火,被遣放出来,嫁给医家冷绪,之后便生下冷青。冷青成年后,曾“漂泊庐山”,时常跟人说,他实为皇子。当地一名法号叫全大道的僧人便带着他进京,意欲让他赴阙公开身世。若按宋人笔记的记述,冷青还向钱明逸出示了一件可证明身世的物证:仁宗送给他母亲王氏的“绣抱肚”。
审到最后,钱明逸也不确定冷青是不是真为流落民间的皇子,只好作出一个含糊其词的判决:冷青精神失常,胡言乱语,“送汝州编管”。这不是终审结果,因为这个案子事关重大,已经在开封府和朝堂掀起波澜,开封府推官韩绛不同意钱明逸的判决,认为冷青“留外惑众,非所宜”,朝廷集议后,提议将冷青流放江南。
但翰林学士赵槩认为这么处置极为不妥,“青言不妄,不当流;若诈,不当不诛”。
可是宋仁宗也不记得当年是否临幸过一名姓王的宫女,便委任赵槩与知谏院包拯“追青穷治”,查个水落石出。案子审到四月,终于查清楚:冷青之母曾为宫女不假,但嫁人后,先诞下一女,之后才生下冷青。显然,冷青不可能是仁宗的骨血。
最终,冷青与僧人全大道被诛,权知开封府钱明逸被贬知蔡州。
宋史 钱明逸传
“妄人冷青自称皇子,捕至府,明逸方正坐,青叱曰:“明逸安得不起?”明逸为起,坐尹京无威望;又狱吏榜妇人酂氏堕足死,罢为龙图阁学士、知蔡州。”
所以此事中的王氏的下场也倒也没什么,正常的出宫嫁人了而已。
但是不同时期的人遭遇不同,时间回到北魏前中期,不受宠信又被皇帝看上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文成元皇后(?~456年),本姓李氏,梁国蒙县人 。永昌王拓跋仁之妻,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妃子,献文帝拓跋弘母亲,南朝宋济阴太守李方叔之女 ,北魏太宰顿丘王李峻之妹 。
李氏出生时,有别于常人,她的父亲李方叔经常说她将来会大贵。李氏年长后,容貌美丽。太武帝拓跋焘南征时,拓跋焘的侄子永昌王拓跋仁出兵寿春,率军到达李氏的家,因而得到了李氏。
兴安二年(453年)七月十一日,文成帝拓跋濬巡幸阴山。当时拓跋仁镇守长安(今陕西西安),与濮阳王闾若文谋反。七月二十五日,文成帝下令在长安赐死拓跋仁,并诛杀闾若文。
拓跋仁死后,李氏和她的家人被押送到平城宫,李氏因此又成为宫女。
后来有一次,文成帝在登上白楼时看见李氏,认为她长得很美丽,就问身边的人说:“这个妇人美吗?”身边的人都回答说美。文成帝于是下了楼台,在旁室中临幸李氏,李氏于是怀孕。
文成帝的乳母常太后后来询问李氏此事,李氏说:“得到皇帝的宠幸,随后怀孕。”当时守护库房的人也私下在墙壁上记下此事,常太后另外派人加以检验查问,都相符合。
兴光元年(454年)七月初五日,李氏在阴山北部生下儿子献文帝拓跋弘 ,受封为贵人。
太安二年(456年)二月初一日,文成帝立拓跋弘为皇太子 ,常太后下令依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赐令李氏自杀,让李氏详细列举在南方的兄弟和所结拜的同宗的哥哥李洪之,都加以托付。李氏到诀别时,每称述一位兄弟,就捶胸痛哭,最后自杀。
李氏的儿子北魏孝文帝拓跋弘继位后,追谥她为元皇后,安葬于金陵,在太庙配祭。
她的兄弟
李峻,李氏之兄,封顿丘王 ,官至太宰。
李诞,李峻之弟,封公爵,位居显耀官职。
李嶷,李峻之弟,封公爵,位居显耀官职。
李雅,李峻之弟,封公爵,位居显耀官职。
李白,李峻之弟,封公爵,位居显耀官职。
李永,李峻之弟,封公爵,位居显耀官职。
所以北魏的子贵母死简直是杀了个寂寞,外戚问题,太后专权问题并没有解决。
文成文明冯太后:子贵母死好啊,我抱别人的孩子来当太子再杀了她不就行了,我照样能专权!照样临朝称制!
李峻:妹妹死吧,哥哥等着当王呢!
文成元皇后:合着你们全盯着我一个人折腾啊!
孝文贞皇后
孝文贞皇后林氏,又称林废后,出身于平凉林氏,北魏孝文帝元宏的废太子元恂的母亲。
林氏比元宏年长很多,叔父林金闾,由宦官出身,被常太后宠爱,官至尚书、平凉公,她的父亲林胜是平凉太守。文成帝驾崩,乙浑与林金闾擅自杀害尚书杨保年等人。殿中尚书元郁率领殿中宿卫士兵准备对乙浑用兵。乙浑畏惧,归咎于林金闾,捉住林金闾送交元郁。因为林金闾不是甘愿犯罪,就贬谪林金闾出任定州刺史。没多久被乙浑所杀,林胜没有儿子,只有二个女儿,被充入后宫。
林氏容色美丽,483年(太和七年)后宫林氏为元宏生下了长子元恂 大赦,由于元恂做为长子将来会被立为储君,元宏性情仁厚,恳求嫡祖母文明太后留她一命,文明太后并未同意,就在生下元恂当天林氏按照子贵母死的制度处死,后追封为贵人,葬在金陵
493年元恂被封为太子,林氏被追封为贞皇后
498年太子元恂被废为庶人,不久又被元宏赐死。次年十月,主管官吏奏请,元宏将已经死了多年的林氏追废为庶人。
孝文贞皇后:合着就是我死也白死了呗。
汉景帝有个宠妃名程姬,汉景帝十分喜爱她,经常到她的宫里留宿。这天,汉景帝和窦太后还有弟弟梁王刘武喝酒喝的大醉,他被左右扶持到程姬宫中,倒在床上还大呼上酒。正好当日程姬来了月事,她还不想让景帝去别的女人宫中,便把自己的侍女唐姬打扮一番送到景帝床上。景帝醉眼矇胧见有美女一丝不挂躺在自己身边,翻身就爬了上去…第二天,景帝醒来见到唐姬在伏侍自己,也没多问,用罢早膳,便上朝去了。事情就是这么巧,景帝这一次误睡,便睡出了他的第六个儿子刘发。几个月后,程姬见唐姬肚子日益见大,知道是隐瞒不下去了,便向景帝奏报了此事。景帝只好认命,叫人安排唐姬到别的宫里养身体,从此再也没有去看过唐姬。儿子出生后,景帝把这儿子命名曰发。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封刘发为长沙王,当时的长沙国国小卑湿,是汉景帝几个儿子封地最少的王国。
之后景帝生日,刘发到长安为父亲祝寿。席间,他且歌且舞,动作滑稽,逗得众藩王大笑。景帝不明其意,刘发乘机禀报父亲道“臣儿国小地狭,不足回旋”。景帝乐了,马上把武陵、零陵、桂阳三郡赐与了刘发。
朝廷上的“聪明”,帮助这个庶子得到了更大的地盘,然而却改变不了他离开长安,告别冷落在深宫里可怜的母亲,独自去穷山恶水的封地的苦闷。
刘发是个孝子,他很心疼母亲,想留在母亲身边,可惜一个不得父皇疼爱的孩子,是没有资格要求更多的。
庶子刘发,永远不再属于长安城,即使长安城里住着他那可怜的母亲。
刘发与他母亲相距1500公里,在2000多年前,这是一个让人无奈甚至是绝望的距离。
于是,刘发再出惊人之举,“运来长安之土,筑台于临湘城内,以登临遥望”——命专人专骑将大米等物送往长安孝敬母亲,然后,专人专骑再运回长安的泥土,如此年复一年,运回的长安泥土竟筑成一座高台。刘发每天登台遥望长安,抒发对母亲的思念。他筑的这个台,被后人称为“望母台”,也叫“定王台”。
王莽篡汉,大汉王朝二百一十年的天下已经算灭亡。正是因为景帝的这次误睡,刘发的五世孙刘秀的出现,使灭亡的汉王朝又出现了复兴。刘秀率领云台二十八将,历经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平定了天下,是为东汉光武帝,使大汉王朝又延续了一百九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