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法国到底哪里糟糕? 第1页

  

user avatar   zhou-tian-you-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法国深层次的糟糕之处,莫过于对自己民族的定义一直都不符合实际,说得难听点就是民族政策很虚伪。我说的听上去挺复杂,举个例子就好理解些了:一个黑非洲移民的儿子,有法国籍,从小就受到法国教育系统的培养,一切都和传统法国人一样, 除了长得是非洲的面孔,那他算不算法国人?

按照法国教育系统从小对法国人灌输的思想,这个黑人小伙绝对是法国人。因为法国人对“法国人”的定义是文化性的,即,一个人只要继承了上一代的法国文化,那就是法国人。颇似中国历史上的华夷之辨,子曰,“夷狄用诸夏礼,则诸夏之。” 法国历史上从亨利四世基本就一直遵循这个规律。

也是这个原因法国历史上出现了一大堆外国裔的标准法国人。古代到近代的名人有:马扎然(意大利人,路易十四宰相),拿破仑(科西嘉人,父辈时不是法国), 居里夫人(波兰人),皮尔卡丹(意大利人),米兰昆德拉(捷克人)等等。现代就更多了,中国人知道的有萨克奇(匈牙利人),阿佳妮(阿尔及利亚-德国裔),齐达内(阿尔及利亚人),托尼帕克(美国黑人混血)等等。

在法国,一两代移民以后就可以被视作标准法国人,这个现象是世界罕见的。法国人自己很自豪,称这个模式Assimilation (直译为同化)是成功的。法国官方一直拒绝使用类似中国的五十六个民族或美国的黑白墨种族来给居民或公民分类。不按种族和宗教分类,这是一个政治正确,被视为是法兰西共和国的基石之一。前段时间,法国一南方城市市长R. Menard试图统计他的城市里穆斯林、阿拉伯人的数量,掀起轩然大波,被媒体骂得体无完肤。法国政府一直没有对黑人阿拉伯人亚洲人穆斯林人数的官方统计。对黑人阿拉伯人小流氓的警方管制也很不到位,动不动被骂种族主义。

现实是残酷的。随着最近几年大量北非、黑非、亚洲移民的涌入,法国人终于意识到Assimilation是和面部可辨识种族、宗教密切相关的。原来的Assimilation似乎只能在白人移民身上成功(东欧移民、南欧移民和部分北非人)。一个黑人小伙子,一辈子都生活在法国,走在街上,还是要被别人当作非洲人看待的。其实只有他的熟人才把他当标准的法国人,但还免不了开些种族玩笑。也就是说,和官方态度恰恰相反,法国民间是默认了种族宗教分类的。

这个民间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被另一个事实加强了,即大多北黑亚移民或后裔都没有完全被法国文化同化,没有完全接受法国文化,他们文化上就不是法国人,所以,除了身份证上,他们其实不是法国人。而他们的人数越来越多。由于没有官方统计,估算是超过了百分之十。这里面有宗教问题(犹太人不吃猪肉仍然普遍被视作是法国人,穆斯林不是),要追溯到Décret Crémieux, Affaire Dreyfus等历史事件,太复杂,我就不细说了,简而言之宗教不是最主要的分类原则。很多小流氓都属于这种人,不仅不被同化,还蛮横地去破坏法国传统文化所建立的秩序。

这些未被法国化的移民或后裔数量远远大于被法国化了的人的数量,他们的行为塑造了其他法国人对他们的固有印象。这导致那些被法国化了的人迟迟不能被社会认可他们的法国化。他们的处境很尴尬,有的人毅然放弃法国化,心说妈的我做了这么多努力还是被视为外人,不如我去学学我祖先的那套。比如一些去圣战的人就是这样。再比如最近出现的一个叫Kemi Seba的社会运动家所代表泛黑非洲主义。

历史上,法国从殖民时期就一直奉行同化主义(Assimilationnisme),所有殖民地的小朋友都使用同样的教材,写着“我们的祖先高卢人”(Nos ancêtres les Gaulois)。这和英美大相径庭。他们奉行社区主义(Communautarisme),即把不同的人分开来生活、教育。典型的例子就是南非和美国的种族隔离制度。美国的大城市都有中国城、黑人区、老墨区、小意大利之类的, 他们觉得习以为常,把大家唤作Asian American, African American, Hispanic American等。英国在街上一个印度人穿印度服装没人指指点点。这些在法国是比较难接受的,他们觉得你在我这就得入乡随俗 (A Rome on fait comme les Romains),因为历史上官方只承认一个社区,那就是国家社区(Communauté Nationale)。法国也会说 Français d'origine asiatique, africaine (亚裔、非裔法国人),但是竟然他们会说,Français d'origine française(法裔法国人,就是白人),让人匪夷所思、啼笑皆非。

虽然没有英美那么严重,法国的社会是趋向社区分离的,特别是有色人种的聚居现象,比如93省。而官方口径一直是“种族不存在,大家都一样”,不食人间烟火,这就是我所说的虚伪。特别是广大法国大学生,很多人一方面说自己完全没有种族概念、种族问题根本不存在,另一方面又会以种族外貌取人、刻板印象根深蒂固。一方面说法国需要移民、移民给法国带来多元化是比财富云云,一方面又说,法国传统文化不行了、要从伊斯兰化中拯救出来啊云云。完全是自相矛盾的,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们不能直视种族问题、移民问题,不能承认人和人就是不一样的、量变引起质变。

面对社区化,法国的政治家们于是退而求其次,说Assimilation(同化)不行,那就Integration(融入)吧。所谓融入,其实就是融入劳动市场,有活干就不会出岔子。其实一开始还在喊同化时(六七十年代),进入法国的阿拉伯人黑人大多都是有工作的,他们其实都是融入的。现在大部分年轻的黑人阿拉伯人失业了,社会上又出现了“融入”劳动市场的论调,真是缺什么吆喝什么。这些失业的人接受法国文化当然更加难,而且他们经常很反感法国。有趣的是,他们拿法国的社保很积极。去一趟93省拿房屋补贴的地方,排队的都是非裔。当然,官方是不告诉你这些的,他们的统计只按国籍算,不按种族算。

这些政治正确的东西其实束缚了法国文化的发展,戴高乐说过,法国文化本来就是白人的文化。现在很多倡导多元化的组织强加给法国文化很多非洲文化的元素,比如时装什么的,必须要有黑人模特。政府里也必须有多少外裔官员。法国的电影也是有主旋律的,就是“种族不存在,大家都一样”(比如Intouchable, 无法碰触),“黑人阿拉伯小流氓其实都是好人,白人高傲地歧视他们”(吕克贝松Taxi 出租车系列,Banlieue13 十三街区等)。都是理想化的内容,而真正反映法国种族问题严峻性的东西都很难被宣传,即使宣传了,也都是负面宣传,比如去年出版的书 France Orange Mecanique 法国发条桔子, Suicide Français 法国的自杀等,在电视上都被视作种族歧视的反面教材,其实那几个作者只是对法国社会、文化担忧,并没有说问题是外国人的基因引起的之类的言论。

那么法国人自己对法国文化的认同感高吗?其实也不高。法国的美国化很严重。法国人对自己的文化艺术、历史也所知甚少,即使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普遍缺乏历史感。现在美国文化横行西方,法国人对其趋之若鹜。虽然嘴上说美国都是粗人,实际上处处模仿美国。年轻人以会用一些英语成语术语为荣,比如现在流行的9gag的笑话。麦当劳在法国的营业额是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巴黎第一家Burger King开张以来,一直门庭若市。了解法国历史的人知道,法国一开始是一帮被罗马化的凯尔特人,叫高卢人,然后被一帮蛮族法兰克人统治。文化上法兰克人继续罗马的那一套,却把凯尔特的文化逐渐削去,把国家称为法兰西。法国白人普遍不知道自己是哪个民族来的。现在他们也面临同样的危机。

总之,法国人不知道如何准确定义自己的民族,所以也不知道如何正确包容、吸取别的民族。这是许多表面问题的根本原因。


user avatar   lbq-20153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最高票周天游先生的回答提几个反对意见。

“一直不符合实际”,如果真的一直不符合实际的话,世界上就不会有法国这样的一个国家了,笑

因为法兰西这个认同本身就是建立在忽视种族差异只留国家认同的基础上的,法兰西作为中世纪最伟大的一次民族融合/发明民族(把高卢人,罗马人,法兰克人,布列塔尼人,后来演化出的奥克人,甚至往后看还包括近世的北非msl, 欧洲其他国家的移民都变成了一个法兰西民族 ),大概称不上不符合实际吧。

周天游先生这么说,恰恰是把历史上法国最伟大的地方看成了最可悲的地方

真正的危机是在于今日法国msl对法兰西的认同大幅下降产生的,而不是说这种构筑法兰西认同的意识在历史上也是不符合实际的。或者说最糟糕的是今时今日的认同危机,而不是说塑造认同是错误的。当然,周先生所说的官方态度确实是很糟糕, 不过不应该说这个理念是错误的,而应该追究具体执行。

最后一段作者基于本人经历的观察,事实上在很多地方并不能说明问题。就历史层面来说,《蒙塔尤》能在法国卖出二十多万册,我不清楚在中国有没有历史学术专著能够卖出400万册(这个还真没调查过)。而且如果要观察其对自身文化的态度,可不是吃饭和口头禅能够体现出来的,我吃M,吃Burger king, 可是这妨碍我依然对于中国文化充满热爱与自信吗?




  

相关话题

  韩国 36 人在接种流感疫苗后死亡,官方称 26 人死因与疫苗无关,不会叫停接种,你对此怎么看? 
  印度未来国运如何? 
  特工是如何选拔的? 
  为什么学生容易受到煽动? 
  网友公开举报河南济源市委书记在食堂掌掴市政府秘书长,省纪委回应,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法国菜在欧美上为什么更有影响力,作为中国人怎么看待世界上各国的料理? 
  官方通报导游怼游客「一个电话让你 14 天回不去」,双方因行程码问题起争执,遇到这类情况该如何处理? 
  如何看待 17 年前被顶替上大学的王娜娜大学毕业,向顶替者索赔 13 元? 
  是否应该禁止个人或集体主动向未成年人灌输宗教信仰传教? 
  在道德面前不用讲科学吗? 

前一个讨论
关于Qt性能的损失,有没有一个可以量化的概念?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 2014 年以来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界创业潮?





© 2025-02-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