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人类会不会吃人类?为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zhang-wei-64-1-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不是不吃人类,而是现在不吃了而已。事实上现代人类大多数都有朊病毒抗体,说明大家都是食人族的后裔。北美殖民地早期墓地发掘表明至少在殖民初期,遇到饥荒的时候,也是有人会吃人的。至于咱们历史上记载的易子而食还少吗?圣经里也有易子相食的记载。

不过这些都说明对整个人类文明来说,吃人多数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可以吃,但能不吃就不吃。从生物本能上说,食人会导致类似疯牛病的脘病毒爆发,所以自然选择人并不爱吃人,或者认为是一种诅咒而避免吃人。另一方面则是出于人的社会性。人口=财富或者力量这个等式在人类进入奴隶社会以后就基本成立了。所以人类社会就自然形成了食人甚至杀人是不对的/应当受到惩罚的道德标准。而少数没有形成这种道德标准的地方往往也有诸如竞争,神祭,荣誉等其它方面的自然/历史原因。

至于早期人类吗。北京人头盖骨也有人认为其实是先祖们吃剩下的(存在凿痕切痕及其他击打痕)。尼安德特人考古中也发现过类似的痕迹。我国商代的先祖祭祀中有时会把人牲用鼎烹煮(一般是食物才会这么做),也许暗示商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吃人的(目前尚无证据说明商人自己有食人习惯)。

更新:

说一下朊病毒看抗体的事情。其实就是拥有杂合型朊病毒基因的人对朊病毒抗性比较高。但是这个东西要详细写我得说有几种基因吧?什么叫杂合型吧。为啥杂合型抗性比较高吧,分布也得提一下吧?要是我这篇回答专门讲朊病毒那也就算了,而偏偏我这篇回答不是讲朊病毒的。用抗体俩字儿多简单,人人都知道啥意思。然后一帮“专业人士”就开始各种装逼了。讽刺我要得诺别尔的啦,找我要论文索引的啦。哈哈。这帮专业人士的特点就是擅长于把各种无关细节讲的非常专业然后让你没有兴趣去了解这个问题了。要是我这么写:“PRNP基因的M129V和E219K多态性反应出人类对于朊病毒的抗性,从而说明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朊病毒病症“库鲁,克雅等”大爆发。换句话说大家都是食人族的后裔”听起来很专业吧,可是复杂不说,有谁愿意看的?

比如有个叫虾说的自称生物博士在读生,上来就找我要阮病毒的DOI,被我怼回去以后自己又写了一篇。上来就某研究表明人没营养。。。配图,各种数据,多高大上啊。反正那研究大家也不会去看对不对。但是仔细一想就回过味儿来了,不对啊,人类是高脂肪率生物,出生脂肪率就15%,我们专门培育这么多年催肥的猪啊啥的才多少?然后仔细一看,这位专家不但样本取的小的可怜“四个”,而且还都是成年男性,估计都是肌肉男吧。原始人都知道吃骨髓摄取脂肪,狮虎豹都知道捕猎要捕老弱妇婴。这位专家研究了这么多年,最后证明原始人和猫科动物都是错的,他们不配进化。这么明显的问题,这位各种专业答题的生物博士就当没看见了。这就是我说的他们惯于用一堆无关细节搞晕你,让你没兴趣了解,就接受他们观点了。果然是虾说只会瞎说啊。

还截屏呢,还拉黑我呢。徒增笑耳。。。

另外那个某人说“如果他真的是愿意理性辩论,他就不会删我评论。”可这位理性辩论虾说同学一通瞎说,先把我拉黑了。没办法回复,只能删评论咯。


再更新一下。看看这位牛掰的虾说大爷多专业吧。给大家上了个图,nature啊,高大上啊,你们这些“民科”还不赶紧拜服。 我等吃瓜民科瑟瑟发抖,但是。。。等一下?。。。人类24.9公斤,这是。。。虾人?然后原牛。。。猛犸。。。我的眼睛没看错吧。。莫非作者从1627年活到了今天?不对啊,1627年还能看见原牛,可猛犸呢?哦对了俄罗斯有冰冻猛犸啊。冻了上万年的猛犸肉一定和新鲜的一样可以采集脂肪,水分等信息。。卡路里计算一定不会错。他是生物学博士啊,专业人士一定不会错的。

再更新一次,看起来这位牛掰的虾说大爷拉黑我以后嘴上说着“我没有义务和一个不愿意认真讨论的人认真讨论”,一边居然还在看我的文章然后继续反驳。这可真是嘴上说不要身体还是很诚实啊。

继续说说吧。“Heterozygosity for M and V at amino acid 129, which is protective against prion disease, is found in humans all over the world.”原来这句话说得是“大部分人类在基因上不适合食人。”啊。生物学博士的英语真好啊。还在剑桥学生物,伦敦腔唉。倍儿皇室范儿,就问你们服不服啊。

这位生物博士说“许多朊病毒疾病其实是散发性的蛋白错误折叠导致的。”所以这个抗性不是由于食人引起的啊。乍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啊。虾大爷最擅长的就是填充各种细节,让你看不懂,顺便就推出结论了。可是只要一细寻思,问题就又来了,那为啥这个抵抗基因这么广泛存在呢?朊病毒本身传染性是几乎没有。目前的研究是认为食用和被激活非常相关。可就算原始人抓了含有朊病毒的野生动物,那也最多就是吃掉的那几个人出了问题而已。这玩意又不是天天能碰到的。那人类有什么习惯可以导致朊病毒大爆发以致剩下的人普遍存在抗性呢?疯牛病疫情爆发是人类大量用同类尸体喂养牛羊的结果,古代人类有没有什么类似的操作导致自身疫情爆发呢?这应当是最直接的推论吧。可是这位生物学博士马上就上结论“放心,吃人并不在我们的基因里。”真是有理有利有节啊。


user avatar   bi-de-ke-lu-pao-te-jin-7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奥匈帝国的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1914年在太平洋的巴布亚与当地食人族聊天。

马林诺斯基提到了“战争”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现在欧洲在打仗,每一天都要死几万人”

食人族疑惑不解:“你们怎么吃得了那么多人?”

马林诺斯基解释说,“欧洲人不吃人肉...”

食人族震惊:“不吃肉,为什么要杀人?你们太野蛮了!


user avatar   zhong-guo-fan-xie-j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yi-jia-21-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转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SME情报员

原出处:网易新闻频道

原链接: 人类食人简史:当我们吃人时,我们在吃什么?_手机网易网


人肉是什么味道?可能在今天找不到答案,但它至少不是酸臭的。 毕竟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曾发生过人食人的行径。 几乎所有的文化里,食人都是禁忌。别说是人食人,就连动物间的同类相食都会被用人类的道德审视。 但古往今来,各种天灾人祸下的人食人记载就未曾断绝过。

人肉是什么味道?可能在今天找不到答案,但它至少不是酸臭的。
毕竟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曾发生过人食人的行径。
几乎所有的文化里,食人都是禁忌。别说是人食人,就连动物间的同类相食都会被用人类的道德审视。
但古往今来,各种天灾人祸下的人食人记载就未曾断绝过。

事实上,人类同类相食的现象,可能比想象中还要普遍。
2003年的一项研究发现,现代人的基因中就普遍存在着一个与“吃人”有关的基因标记。
几乎所有现代人的第20号染色体上,都有一个与朊病毒(prion)高度相关的PRNP基因。
这个基因,能抵抗朊病毒的侵袭。
而朊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是人类间的同类相食。
朊病毒感染的脑组织切面,呈“海绵样”退化
朊病毒,严格来说并不是病毒,而是一类能损坏哺乳动物和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病变蛋白质。
它能将机体内的正常蛋白质,也改造成朊病毒,使神经系统呈海绵样退化。
这是一种类似于疯牛病的脑部疾病。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弗雷(Fore)部落的族人,就以食人而闻名。
而朊病毒也在这个种族间,肆无忌惮地传播。
得了库鲁病的弗雷人
当地人管这叫做库鲁病(kuru,原意就是颤抖),患者会出现身体颤抖的症状,最终死亡。
但是在这个种族里,却不是所有人都会被感染。
因为人吃人的这些岁月里,部分弗雷人已经出现了基因突变。
自然演化使这部分人即便吃了病变的人肉,也不会染上库鲁病。
弗雷部落
而研究范围扩大却发现,世界各地都普遍存在着这种能保护人类免受朊病毒侵袭的基因表达。
这个基因非常多样,且据推算已有长达50万年的历史。
这也意味着,我们可能统统都是“食人魔”的后代。
吃人的记忆已深深地刻在了我们的基因里,同类相食比想象中还要稀松平常。
考古学家们,就在前人(Homo antecessor,又名先驱人,是已灭绝的人属物种)定居的山洞里,发现了被剥皮去肉的人骨。
这是能够找到的最早的人食人证据,距今60万年。
当然,这并非就是说早期人类就以同类相食为生。
从现有研究看来,吃人肉其实并不那么划算,综合考量吃其他动物的肉能提供的热量会更多。
但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远古时期,食人现象也确实是普遍存在的历史事实。
就算进入文明时期,战争和饥荒引起也能扼住文明的咽喉,使时人重蹈远古“人食人恶俗”的覆辙。
自1387年至1911年间史料中所记载的各县发生“人相食”时间的次数,数据来源《明清时期灾荒食人现象研究》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看来,人吃人的情况大都发生在极端的环境下。
过度拥挤与食物短缺,这类异乎寻常的压力是悲剧发生的最主要原因。
这种求生性的食人,只是为了满足马斯洛需求层次中的最低层次:活着。
历史上,因为要填补饱肚子而吃人的记载非常多,足以写成几本书。
1921年,苏联大饥荒引发人食人惨剧
而同类相食,也并非只发生在古时候和未开化的原始部落,近代史上的人吃人事件可没少发生。
人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才能有文明与荣辱。
但在天灾人祸面前,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文明就无从谈起了。
而这种被看作道德禁忌的食人行径,发生在最文明的现代,往往也能激起最强烈的思辨。
当纳聚会(The Donner Party ),就是美国短短几百年历史里最血腥的人吃人事件。
19世纪40年代,美国爆发了一次西部淘金的移民大潮。
1846年夏天,87人便组成了所谓的“当纳聚会”大队,塔上淘金之旅。
长途跋涉了几个月,他们却遇上严重的雪暴,不得不在特纳基湖度过漫长而严酷的冬季。
物资紧缺首先让随行的牲畜成了牺牲品,连“人类最好的朋友”狗也被烹杀。
而在这个大雪的囚牢里,每个人都陷进了求生的渴望中。
各个家庭之间都选择各自为生,他们都拒绝共享物资,又或是索要大量的交换物。
就在这物资耗尽、饥寒交迫的环境中,人开始吃人。


第一个沦为晚餐的是一个叫安东尼的单身汉。
在他熟睡时火焰吞食了他的手臂,当时竟没有一个人愿意叫醒他。
起初,大家只是吃这种“意外”死亡的同伴,但开了吃人先例就没办法刹住车了。
最终,当纳聚会分裂为数个阵营,他们会以猎食对方成员为生。
等救援到来时,当纳聚会的87名成员中,就只剩下43人了。
食人这一题材当然很吸引眼球,这次血腥的食人求生血泪史也被拍成了电影《当纳聚会》。
事实上,这种求生性的同类相食,在没有道德约束的动物世界中更是普遍。
过度拥挤、食物来源单一或短缺等,都会导致同类相食发生。
而这,甚至成了一种特别的演化机制。
生活在美国西南部的锄足蟾蜍,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由于气候不稳定的原因,那些布满蟾蜍卵的池塘时刻面临着干涸的危险。
刚出生的小蝌蚪,如果不尽快长出四条腿易地而活,很快就会变成小蝌蚪干。
时间不等人,水池的不稳定性正迫使着小蝌蚪“一夜长大”。
为了尽快完成变态发育,那些体型较大的蝌蚪就会通过捕食同胞以获取能量,简直六亲不认。
偌大的池塘,所有体型较小的蝌蚪或蝌蚪卵,可能一夜之间就会全部消失。
同类相食虽是自相残杀,但有时也增加了整个种群的繁衍优势。
类似的例子还发生各种动物身上,包括了昆虫、鸟类、鱼类、哺乳类等。


北极熊食幼崽
不过与动物世界不同,人类还有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同类相食方式。
与求生性食人相对应的,便是习得性食人。
习得性食人是食用人体特定部分的风俗化行为,也就是说,在文化上获得公开认可的行为。
比起单纯的因环境压力而吃人肉,作为习俗和体制而存在的食人行为才更加骇人。
它可以祖辈相承,让食人变成“合乎常理”,受害面广且源远流长。
1893年的“食人”地图
事实上,在西方文化未渗透之前,许多原住民文化中都普遍存在着食人的风俗。
食人族,几乎存在于每一张新世界的地图上。
从斐济岛到亚马逊盆地,从新西兰到新几内亚,乃至更远的苏门答腊都曾有热衷于分食外族的习俗。
欧洲第一份关于食人的纪录出现在法国作家写于16世纪晚期的著作《论食人者》(Of Cannibals)。
其中就揭露了巴西境内杜比人(Tupi people)盛大的食人仪式。
《同类相食思辨史》封面中的吃人插画
在吃掉俘虏前,杜比人会与他们一同生活几个月,并要求俘虏在被吃前唱歌或颂诗。
这种分食外族人的行为,动机不外乎两种:一是恐吓和威慑敌人,二是增强族内人的信心。
不过,也别以为这种如此野蛮的行径只会发生在原始部落中。
21世纪了,一些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家依然充满着食人这种残暴行为。


约瑟夫·科尼(Joseph Kony)
在乌干达,约瑟夫·科尼(Joseph Kony)就想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政府。
该组织的行径简直让人神共愤,他们诱拐、绑架了6万多名儿童加入战争。
而在科尼的童子军中,吃人就像是“成人礼”一样,意味着从他们从男孩变成正在的男人。
“谁吃了敌人的肉,他们就能获得无与伦比的力量,可免受子弹所伤。”
科尼早在2005年被国际刑事法庭指控犯有战争罪和反人类罪等33项罪名,但至今逍遥。
一位曾食人的乌干达士兵口述食人体验
而食用外族人相对应的则是食用族内人,这又是另一番意味了。
除了吃死去的族人,有时候甚至还会挑选族内的活人作献祭。
而长久以来,人们会把这类宗教式的食人行径神圣化,几乎在世界的每个角落都会一再上演。
古埃及人相信永生,而通往永生的途径除了将死者制作成木乃伊,还有食用人肉
食人对古埃及的法老来说,意味着来世的永恒;
而对于德鲁伊教徒来说,食人则象征着作物繁茂和生育繁殖;
再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发现朊病毒的弗雷部落,就认为分食逝者尸体可帮助完成灵魂的轮回。
而中国奴隶社会的人祭,则在商代达到高潮。
仅就甲骨文资料而言,从盘庚迁殷到帝辛亡国,纪录人祭有确切数字的甲骨共1350片,卜辞1992条。
其中纪录的祭用人数就达13052人
而实际情况到底有多少人被祭了,可能会更多。
活人祭祀坑中的人头
值得注意的是,尽忠尽孝式的习得性食人是中国古代食人的一大特点。
而中国自古以来,也赞赏这种忠孝感天动地的人食人行为。
据《中国古代的食人》一书作者的统计,正史中纪录的1219次食人中有780次都与尽孝有关。
说到中国式“吃人”,几乎已经与鲁迅捆绑在一起了。
尽管这“吃人”只是象征意义,但非常有意思的一段历史却显示,鲁迅本人也在无意间吃了人
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中就提到到了这么一件事。
周海婴从小就发现其母许广平左臂内侧有处深深的凹陷,就像被剜掉一块肉。
后来,周海婴才知道了真相。
原来是母亲见鲁迅重病缠身,久治不愈,想起书中读过的“二十四孝”中有一节,叫“割股疗亲”
于是许广平便如法炮制,硬是将臂上一块肉割下来熬成汤药,让鲁迅喝了。
当然,这事鲁迅可能对此事并不知晓。不然,鲁迅可能要喷完最后一口老血。
现代割股疗亲雕像
让食人变成一种习俗与文化,可以抵消掉人类对同类相食的反感情绪。
而反过来,利用人类对同类相食的天然反感情绪,文明人也有了残杀的借口。
“Cannibalism”(食人)一词,来源于大航海时代西班牙人给加勒比人(Caribs)取的西语名字(Caníbales)。
加勒比人虽被称为食人者,但可能真的没有吃同类的习惯。
相传,西班牙人曾指责加勒比部落的族人,会举行仪式吃掉敌人的肉。
但在现代却有学者出来质疑这种说法的真实性,认为这只是西班牙蓄谋已久的流言。
一个加勒比人家庭
当时,加勒比人与欧洲列强正进行着激烈的殖民与反殖民斗争。
野蛮的食人部落,这种宣传策略可激起愤怒与恐慌,更有利于侵占。
所以,现代的人类学家在描述“食人”时,都不会用“cannibalism”而是换成“anthropophagy”一词。
同样的例子,还发生在1874年日本远征台湾期间。
当时日本的报纸和插画等大众媒体,就极力夸大了台湾原住民的食人行为。
而在科技发展的现代,食人肉则走向了另一条路线。
已有科学家在实验室培育出了,可食用的合成人肉,并在讨论这种肉食商业化的可能。
但这种肉除了能满足廉价的好奇心以外,可能真正的用武之地并不大。
毕竟一块没有了“主”的人肉,也失去了残暴食人者为其赋予的特殊意义。
*参考资料
Balancing Selection at the Prion Protein Gene Consistent with Prehistoric Kurulike Epidemics[J].Science.2003.04.25
Ben Thomas.Eating people is wrong – but it’s also widespread and sacred.aeon2017.04.04
Phil Edwards.7 surprising facts about cannibalism.vox.2015.07.22
Human cannibalism.Wikipedia
寇宇欣.中国古代“食人”浅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06
陈奇.古代食人探源[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赵炳林.“食人”及其人类学解读[J].甘肃社会科学.2011

作者:SME情报员

user avatar   excalibur-11-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食用自己的孩子是野蛮人行为”

-----1932-1933年乌克兰大饥荒期间,苏联官方的宣传。[1]

另有超过2500人因为食人被定罪。[2]

参考

  1. ^ Várdy, Steven Béla; Várdy, Agnes Huszár (2007). "Cannibalism in Stalin's Russia and 此处空白" (PDF). East European Quarterly. 41 (2): 223–238.
  2. ^ Boriak, Hennadii (November 2008). "Holodomor Archives and Sources: The State of the Art" (PDF). The Harriman Review. 16 (2): 30.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PDF) on 12 December 2011

user avatar   chenbaba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抛开特俗癖和精神问题,正常人如果有的选,没有人会主动吃同类。

但如果没得选...


玛格丽特号食人案

 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的英国,一艘英国游船玛格丽特号出海,船上一共有四名船员,船长杜特勒,水手史蒂芬和布瑞克,还有一名在船上做侍者的帕克。帕克十八岁,是个孤儿,没有成家,这是他第一次出海。

这天,玛格丽特号游船行驶到南大西洋,准备绕过好望角时,突然遇到了暴风雨,狂风巨浪击破了游船,船舱进水,正在慢慢下沉,四名船员只好逃到了救生筏上。

没有水,没有食物,四人随波逐流,在海上熬到了第十九天。这个时候,年纪最小的帕克首先撑不住了,他几乎饿的昏厥了过去,奄奄一息,眼看着就不行了。剩下的人其实也都是强弩之末,大家都觉得,生命已经到了倒计时的时刻。

船长杜特勒绝望之下,提议四人抽签,决定谁先死,以救活其它人。布瑞克反对抽签,船长就用眼神示意布瑞克看着昏过去的帕克,并怂恿史蒂芬说:“没有其它的办法了,只能用帕克救大家的性命”。

史蒂芬用小刀刺破了帕克的颈内静脉,杀死了他。后来的几天,这三名船员吃喝着帕克的血和肉,直到第二十四天,船长在获救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当我们吃着我们的早餐时,一艘船出现了……”。

(这个早餐就是十八岁帕克的尸体。他们被德国船救起,很快回到了英国,接着遭到逮捕,以杀人罪受到审判。)


梅杜萨之筏

1816年7月,法国政府派遣巡洋舰“梅杜萨号”,载着400多名官兵以及少数贵族前往圣·路易斯港。

由于船员玩忽职守,在途经西非海岸的布朗海岬南面时不慎搁浅,造成了惨重的灾祸。主舰在驶近毛里塔尼亚浅滩时,陷入了不能自拔的沙碛。经过两天混乱而无效的努力,只好弃船。

而船长却和一群高级官员乘救生船逃命了,剩下150多名乘客被抛在临时搭制成的一只木筏上,让他们在汪洋大海里听凭命运摆布。

海面上,由于离赤道很近,白天太阳的炙烤下,会感到无比的干渴,为了缓解这种饥渴,有的人喝尿,有的人允吸木块、扣子,更有人直接喝起海水。许多人开始绝望。有人自杀跳海,有人歇斯底里,还有人发起骚乱抢夺最后一点食物。最后弹尽粮绝,整个木筏上活着的仅剩下27个人了,其中15个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其余12人受伤太重,神志不清。

别说食品不足甚至尸体都不够吃,于是那15个人经过辩论,终于做出一个决定,把那些在三次反暴乱斗争中和他们并肩作战、甚至救护过自己的伤病员,统统抛进大海!最终150多人,最后只有10人幸存下来。

在极端的情况下,人性的邪恶暴露到极致,为了生存不惜反目成仇、恩将仇报,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自相残杀,甚至吃起了人肉……


英国在美洲的第一个据点——詹姆斯敦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是由英国在北美洲前13个殖民地独立而组成的。而英国在北美洲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是弗吉尼亚。也就是说,詹姆斯敦是美国最早的起点和雏形。

1606 年12 月,三艘帆船从伦敦港启航,向西驶往新大陆。船上共载有大约150 个成年和少年英国男子。这些人受伦敦弗吉尼亚公司的派遣,揣有英王詹姆斯一世的特许状。他们的主要目的有三个:寻找黄金(像西班牙人在南美洲那样);将西班牙人拒于北美大陆之外;探寻通往富裕东方的新路线。

经过144 天的艰难航行,在付出将近40 人葬身海上的代价之后,1607 年5 月14 日船队驶进北美洲中部东岸的切萨皮克湾,在位于目前弗吉尼亚州东南部的一个沼泽地半岛登陆落脚。对英国人来说,这是他们在北美第一个成功的据点(此前的 18 个定居点均无法立足)。

不过,这105 个殖民者来得不是时候—正好赶上一场大旱。他们虽然只用19天就建起一座城堡(为了防范土著),但酷热和劳累很快就夺去半数人的生命,好在第二年6 月又有新的人手和补给运抵。

在1609 年的寒冬中,由于定居者得罪了向他们提供粮食的印第安原住民,饥馑使很多人“像苍蝇般死去”,据记载还发生了人吃人的惨状,500 个定居者一度锐减到仅剩60 人。土地被侵占的印第安人也经常前来攻打。也就是说,就算没有被同伴们吃了,也有可能被土著吃了。

詹姆斯敦是英国殖民者在美洲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之前曾有传说称饥饿的英国殖民者甚至会吃同伴的尸体,早期英国殖民地领导人乔治-帕西称这是一个“苦难的世界”,甚至人们会挖掘坟墓,寻找尸体肢解吞食,当时没有任何食物能够维持生活了。其中甚至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位丈夫杀死了怀孕的妻子,将她的尸体用盐浸保存食用。但是考古学家对这些传说故事持怀疑态度。

史密森尼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弗吉尼亚州詹姆斯敦的考古学家发现一位14岁女孩的骨骼,这个叫做的女孩曾被当时的英国殖民者残忍地嗜食。简的尸体分析显示她死亡于1609-1610年冬季,当时正值詹姆斯敦的“饥荒期”,数以百计的英国殖民者相继死亡。

现在美国人很喜欢讲到“五月花”号是美国人的起源,实际上詹姆斯敦的那波移民人比五月花的清教徒整整早了13年来到美洲。现代的美国人对此避而不谈,很大原因是詹姆斯敦的历史不光彩甚至有些黑暗,换句话说,美国历史的起点是从一个吃人的据点——詹姆斯敦开始的。


先上班,晚点再和大家818食人案的


user avatar   ning-xiao-qi-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河水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资治通鉴·卷17》

河南贫人伤水旱万馀家,或父子相食。——《资治通鉴·卷17》

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史记》

汉高帝二年,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汉书·食货志》

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汉书·食货志》

四月,关东旱,郡国四十余饥,人相食。——《前汉书·武帝本纪》

九月,关东郡国十一大水,饥,或人相食,转旁郡钱、谷以相救。——《资治通鉴·卷28》

关东饥,齐地人相食。——《资治通鉴·卷28》

缘边大饥,人相食。——《资治通鉴·卷28》

民饥饿,相食。——《资治通鉴·卷40》

关中大饥,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资治通鉴·卷40》

京师大饥,民相食。——《资治通鉴·卷49》

任城、梁国饥,民相食。——《后汉书》

河内人妇食夫,河南人夫食妇。——《资治通鉴》

六月,蝗虫起,百姓大饥,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臭秽满路。——《资治通鉴》

三辅民尚数十万户。李傕、郭汜等放兵劫掠,加以饥馑,二年间民相食略尽。——《资治通鉴》

汉献帝初平二年,太祖军乘氏。大饥,人相食。——《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自遭荒乱,率乏粮谷。诸军并起,无终岁之计,饥则寇略,饱则弃余,瓦解流离,无敌自破者不可胜数。袁绍之在河北,军人仰食桑椹。袁术在江、淮,取给蒲蠃。民人相食,州里萧条。——《三国志·魏书·程昱传》

绍兵围洪,城中粮尽,洪杀爱妾,以食兵将,兵将成流涕,无能仰视。——《后汉书·臧洪传》

关西饥馑,白骨蔽野,民存者百无一二。——《晋书·卷37司马模传》

时关中饥荒,百姓相啖;加以疾疫,盗贼公行,模力不能制。——《晋书·卷37司马模传》

曜攻陷长安外城,曲允、索琳退保小城以自固。内外断绝,城中饥甚。斗米值金二两,人相食,死者大半,亡逃不可制。唯凉州义众千人守死不移。太仓有曲数十饼,曲允屑之为粥以供帝,既而亦尽。——《资治通鉴》

正月,前秦苻坚朝飨群臣,时长安饥,人相食,诸将归,吐肉以饲妻子。——《资治通鉴·卷106》

燕、秦相持经年,幽、冀大饥,人相食,邑落萧条,燕之军士多饿死,燕王(慕容)垂禁民养蚕,以桑椹为食。——《资治通鉴·卷106》

凉州大饥,米斗直钱五百,人相食,死者太半。——《资治通鉴·卷112》

及孙恩乱后,东土饥荒,人相食。——《南史·顾琛传》

酒泉城中食尽,万余口皆饿死,沮渠天周杀妻以食战士。——《资治通鉴·卷123》

九江大饥,人相食者十四五。——《资治通鉴·卷162》

数月之间,人至相食,犹不免饿死,存者百无一二。——《资治通鉴·卷162》

军人屠马于殿省间,杂以人肉,食者必病。——《资治通鉴·卷162》

江淮饥馑,始采树皮叶,或捣槁为末,或煮土而食;诸物皆尽,乃自相食。——《隋史》

隋末荒乱,狂贼朱粲起于襄、邓间,岁饥,米斛万钱,亦无得处,人民相食。粲乃驱男女小大仰一大铜钟,可二百石,煮人肉以矮贼。生灵歼于此矣。——《隋史》

唐高宗永淳元年,五月,东都霖雨,乙卯,洛水溢,溺居民千余家。关中先水后早蝗,继以疾疫,米斗四百,两京间死者相枕于路,人相食。——《资治通鉴》

被围久,初杀马食,既尽,而及妇人老弱,凡食三万口。人知将死,而莫有畔者。城破,遗民止四百而已。——《新唐书·卷192》

唐代宗广德元年,大旱,三吴饥甚,人相食。明年大疫,死者十七八,城郭邑居为之空虚,而存者无食,亡者无棺殡悲哀之送。大抵虽其父母妻子也啖其肉,而弃其骸于田野,由是道路积骨相支撑枕藉者弥二千里,春秋以来不书。——《吊道殣文》

楷击陈州败死,巢自围之,略邓、许、孟、洛,东入徐、衮数十州。人大饥,倚死城堑,贼俘以食,日数千人,乃办列百巨碓,糜骨皮于臼,并啖之。——《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下》

唐僖宗中和九年,杨行密围宣州,城中食尽,人相啖。《资治通鉴·卷258》

明年,河北大饥,人相食。——《宋史·王鼎传》

河北、京东西大水为灾,人相食,流民入京东者不可胜数。——《续资治通鉴·卷50》

辽东大饥,干显宜锦兴中等路,斗粟值数缣,民削榆皮食之,既而人相食。——《辽史·卷二十八·天祚帝纪》

汴京大饥,米升钱三百,一鼠直数百钱,人食水藻、椿槐叶、道殣,骼无余胔。——《宋史卷67 五行志》

城中粮尽,人相食,金将乌库哩黑汉,杀其爱妾以啖士,士争杀其妻子。——《续资治通鉴·宋记》

元惠宗至正年间,大饥,淮右之军嗜食人,以小儿为上,妇女次之,男子又次之。——《南村辍耕录·卷九》

大旱、蝗灾,民大饥,疫病流行,人相食。——《明史·武宗纪》

是岁,淮扬饥,人相食。——《明史·武宗纪》

岁饥,人相食。——《明史卷》

湖广、河南、大名、临清饥。南畿诸郡大饥,父子相食,道殣相望,臭弥千里。——《明史·五行志》

畿内、河南、湖广、山东、山西大饥。十五年湖广大饥。——《明史·五行志》

宣大二镇大饥,人相食。——《明史·五行志》

京师大饥,人相食,米石二两二钱。——《金垒子》

辽东大饥,人相食。——《明史,五行志》

嘉靖三十八年八月,以辽东连年饥馑,至有父食死子者,发银籴粟赈之。——《中外历史年表》

七月,黄河以北,民食草木。富平、蒲城、同官诸县,有以石为粮者。——《明史,五行志》

河南饥,民相食。——《明史,五行志》

两畿饥。阜平县有杀食其稚子者。——《明史·五行志》

以山东大饥,致母食死儿,夫食死妻,再振之。——《明史·五行志》

连两年山东大饥,蔡州有人肉市。——《枣林杂俎》

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人有相食者。——《清太宗实录卷三》

天启辛酉,延安、庆阳、平凉旱,岁大饥。东事孔棘,有司惟顾军兴,征督如故,民不能供,道殣相望。或群职富者粟,惧捕诛,始聚为盗。盗起,饥益甚,连年赤地,斗米千钱不能得,人相食,从乱如归。饥民为贼由此而始。——《怀陵流寇始终录》

被围将及三月,城中食尽,杀人相食。——《崇祯长编·卷52》

明大凌河城内,粮绝薪尽。军士饥甚,杀其修城夫役及商贾平民为食,析骸而炊。又执军士之羸弱者,杀而食之。——《清太宗实录·卷十》

河间大饥,人相食。——《明史·陈三接传》

太原大饥,人相食。——《明史·五行志》

山西大饥,人相食。——《明史·庄烈帝纪》

浙江闹饥荒,父子、夫妇、兄弟相食。——《明史·庄烈帝纪》

浙江大旱,飞蝗蔽天,食草根几尽,人饥且疫。崇祯十四年二月,时山东荒旱,寇盗益炽,徐德数千里白骨纵横,父子相食,人迹断绝。——《平寇志》

臣自静海抵临清,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石银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惟圣明垂念。——《明史卷295·左懋第传》

蜀大饥,人相食。先是丙戌、丁亥,连岁干涸,至是弥甚。赤地千里,粝米一斗价二十金,养麦一斗价七八金,久之亦无卖者篙芹木叶,取食殆尽。时有裹珍珠二升,易一面不得而殆:有持数百金,买一饱不得而死。于是人皆相食,道路饥殍,剥取殆尽。无所得,父子、兄弟、夫妻,转相贼杀。——《蜀碧》卷四

时国中大饥,斗米价银八两,人有相食者。——《清太宗实录卷三》

顺治二年,耒阳、襄阳、光化、宜城大饥,人相食。——《清史稿·卷44·志十九·灾异五》

广州、鹤庆、嵩明大饥,人相食。——《清史稿·卷42·志十七·灾异三》

城中人自相食,百姓十死其八,兵马尽皆枵腹。——《查明漳州解围功次残件》

康熙十八年,终年不雨,大饥,人相食。——《青城县志》卷10

平定、乐平大饥,人相食。—— 《清史稿·卷44·志十九·灾异五》

夏:永年、东明饥。秋:沛县、亳州、东阿、曲阜、蒲县、滕县大饥。冬:汶上、沂州、莒州、兖州、东昌、郓城大饥,人相食。——《清史稿·卷44·志十九·灾异五》

四十三年,泰安大饥,人相食,死者枕藉。肥城,东平大饥,人相食。武定、滨州、商河、阳信、利津、沾化饥;兖州、登州大饥,民死大半,至食屋草;昌邑、即墨、掖县、高密、胶州大饥,人相食。——《清史稿·卷44·志十九·灾异五》

道光十二年,紫阳大饥,人相食。——《清史稿·卷44·志十九·灾异五》

同治三、四年,皖南到处食人,人肉始买三十文一斤,后增至一百二十文一斤,句容、二溧,八十文一斤,惨矣。——《郎潜纪闻二笔》

皖南到处食人,人肉始卖三十文一斤,近闻增至百二十文一斤,句容、二溧八十文一斤。——《曾国藩日记》




归根结底,是现在没必要。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user avatar   yourantingfeng20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就不说灾年时候所谓“易子而食”的问题了。

我认为人类会吃人类。而且就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人类依然会吃人类。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这种吃人类的行为,更像是自己吃自己的那种。

简而言之,在我们还是胎儿的时候,通过一个器官从母体获得营养,那个器官叫胎盘,在中医中药里面,也被叫做紫河车。

还是给张图片吧,网上找到的图片,不那么刺激,不那么血腥的那种。清晰度马马虎虎,凑合着看吧。

在中国的有些地方,胎盘在孩子出生之后,是要找一个风水宝地埋掉的。当然了,除了将胎盘交给医生处理之外,有些孕妇生产之后,也会选择将胎盘带回去。因而衍生了各种各样和胎盘有关的小道消息。

有说胎盘吃了以后大补美容的。有说胎盘煲汤鲜美无比的。还有建议把胎盘切碎混合饺子馅包饺子的。

但是我个人感觉,胎盘这东西,其实就是人肉啊。对于刚刚生产的孕妇,食用胎盘真的不会有心理阴影吗?

简单的科普一下吧。先放图片。

胎盘是胎儿与母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器官。十月怀胎的胎儿在母亲的子宫中发育,依靠胎盘从母体获取营养,而母子双方,因为胎盘的存在,保持了相对独立性。

人体的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也称从密绒毛膜)和底蜕膜三部分构成。胎盘还能够合成母体怀孕期间需要的多种激素、生物酶和各种细胞因子,并以此维持孕妇的正常妊娠。

其中,羊膜是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可以看作是胎儿在母体子宫时期的营养摄入器官。羊膜处于胎盘的最内层。是一层附着在绒毛膜板表面的半透明状肉膜。羊膜光滑,不具备血管、神经及淋巴,具有一定的弹性。

叶状绒毛膜,同样属于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而且叶状绒毛膜是妊娠胎盘的主要部分。母亲与胎儿间的物质交换,均在胎儿小叶的绒毛处进行。胎儿血液经脐动脉直至绒毛毛细血管,经与绒毛间隙中的母血进行物质交换,两者并不直接相通。妊娠足月胎盘的绒毛滋养层,主要由合体滋养细胞组成。滋养层的内层为基底膜,有胎盘屏障的作用。

最后是底蜕膜,这是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占妊娠足月胎盘的很小部分。

中医称为紫河车的干制胎盘,具有滋补作用,可用于辅助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治疗。据说在一些治疗肺部疾病的生物蛋白类西药中,也有胎盘的提取物。

所以总结一下吧。就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只要你吃过胎盘做的东西,理论上就算吃过人肉了。最可怕的是,居然还有美食网站,把胎盘作为一项传统美食进行宣传的。

我在网上能够找到清楚的胎盘照片。为了不血腥不暴力不刺激各位读者大大,我就不在这儿放那种图片了。

郑重地建议各位,千万不要自己去搜图片。

最后致敬所有的母亲,十月怀胎不容易。

2021-4-3 22:12于家中。正文部分1035字,手机纯手打。感谢各位读者大大的支持。


user avatar   wei-ran-26-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不可能吃一斤肉长一斤肉,食物吸收效率必然低于100%,所以同类相食是不利于种群延续的——而长期的自然选择会淘汰掉不利性状,所以不仅是人类,当今仍存在的大多数生物(进化中的幸存者们)都是不倾向于同类相食的。


讲个故事

在百万年前的某一天,我们的祖先坐(或者卧)在洞穴里,储存的食物吃完了,饿了,“同类是什么?能吃么?”

三个选项:

1出去寻找食物

2杀死旁边的同类,吃个又香又饱

3我吃我自己!

首先,不用分析,弱智不配活在这个世上,选择了3的那种智障直接淘汰;

倾向于2的那个种群,面临着更大的危机——从同类那里获得食物看起来比去外边寻找食物来的可靠且便捷多了,那么我为什么要出去费力吧啦找东西吃——种群失去外源性食物,互相伤害,内耗,数量锐减,其基因难以延续

选择了1的,或许找到了食物活了下来,或许没有找到,死去了,找到食物的,活了下来,其基因和对应性状得以传承延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内卷是没有好下场的


动物自身或许愚蠢且不理智,但是基因是自私且精明的,漫长的进化选择使得在这个问题上含糊的那些类群被淘汰掉,留下来的大都是做了正确选项的——我们之所以不吃人不是因为我们有多高贵或者干净,而是因为长远来看这样更有利于基因的延续。


人类不倾向于吃掉同类——但是极端情况下,不吃就死的时候,人们会从远端开始吃起,吃与自己关系更远的同类——因为他和我基因上的差别更大,相比于吃掉差别小的同类,这样对我自己的基因延续负面影响更低——比如国内出现危机就输出战争,吃了外国养活本国;饥荒时候实在没办法不吃人就死,人们也不会直接吃自己的孩子而是“易子而食”,虽然效果差不多但是倾向是看得出来的……

所以归根结底——内卷是没有好下场的,吃人的人终将被世界所抛弃!




     

相关话题

  中餐真的不能标准化吗? 
  女孩子是一群什么样的人类? 
  蜜蜂蜇人后死去是基于进化的最佳选择吗? 
  如果人类的祖先是猴子,为什么猩猩这支没进化成人? 
  中国有哪些地质意义上的大型古湖泊? 
  你见过哪些奇怪的过敏源? 
  一个本科新手拿到某项生命科学的研究课题,应该如何开展研究? 
  大雁为什么排成“人”字形或者“一”字形飞行? 
  蚂蚁是如何产生蚁酸的?蚁酸合成的代谢途径是什么? 
  绿化草坪为什么不用韭菜? 

前一个讨论
巴西这国家有多不靠谱?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吃山东煎饼时非常不雅的行为?





© 2024-06-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