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大部分中国人没学过繁体字却能看懂? 第1页

  

user avatar   polterpneu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沒有自帶繁簡轉換的超能力。

你從沒看過繁體字就祇能以句子的整體做猜測。反之,除非你有學習障礙,有看過繁體字就自然會開始熟悉。

凡是八九零年代出生的都會有高機率接觸到臺灣和香港的娛樂媒體,邊聽着演員講話邊看着字幕,你不想學也很難。因爲都是漢字,不知不覺就吸收下來了。

相對的,住比較鄉下或是在六零末至七零年代出生的,上小學時剛好在實施二簡字,更是無補於事,減少接觸繁體字。

但是任何學過書法的人,都對繁體字有相當的經驗,識字書寫皆沒問題。

我現在來做個測試,我來列出一排與彼此無關,又跟簡體版差之甚多的繁體字。沒怎麼碰過繁體字的網友可以試試,看你認識這裏多少個字:

衛、廟、攜、犧、豔、嚮、籲、藉、籤。

你認識其中幾個字?那如果我把它們用作一個詞呢?

衛生、廟宇、攜帶、犧牲、豔遇、嚮往、呼籲、藉口、牙籤。

現在呢?如果我把它們放在句子裏呢?

廁所又需要衛生紙了。

他跑去隔壁的廟宇求福了。

搭飛機請勿攜帶液態物。

他在戰場之中壯烈地犧牲了。

聽說他在國外女人緣很好,豔遇十足。

我一直都很嚮往都市的生活。

環保局呼籲民衆,請務必節約用水。

請不要老是祇會找藉口。

晚飯卡牙縫了,可以給我一支牙籤嗎?

請問各位網友答對了九分之幾?

留個言,報個分數吧!

———————我是分隔線———————

【編輯】如果還有人不信,可以再試試,但這次我們要用的是二簡字。

首先,兩個個別的字:

辺、疒。

接着,把它們用在一個詞裏:

辺路、生疒。

好,那如果我放在一個句子裏呢?

予防肠辺传染疒。

這下完全明白了吧?

不然你是怎麼看懂這篇文章的?(滑稽)


user avatar   qiong-tu-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〇很有意思,做一个小〇验好了。

前面很〇答主都提过,中国人能〇懂的是整体的繁体字,通过联〇上下文和组词的方式进〇。实际上人的〇脑的联想能力真〇很强,在给出关键信〇之后,即〇有一部分字无法辨认,同样可以理解其大〇意思。此外,在信〇给足而顺序有小范围〇变的情况下,由于阅读是按照词组或〇句的方式进〇,即使眼睛看到的字是乱序排列,大脑仍然可以给〇一个正确意思,也就是著〇的“研表究明”的梗的〇源。

值得注意的是,繁体有很大一部分与简体相似或相同,单字与简体毫无联络只能靠猜的情况不是特别多,的确给人一种好像都能看懂的错觉。

比如说以前挺流行的中式日语:俺は一つのmmpが言いたい

原话好像不是这样的,我也忘了。但是作为没学过日语的中国人你能看懂,其中的关键词和语序都和中文非常接近,哪怕只有四个关键词你也能大概知道这句话。

所以说,没学过繁体的中国人能“看懂”繁体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脑良好的联想能力。鉴于基本上没有繁体字的纠错能力,私以为叫做“猜对”更为恰当一些。


彩蛋:前阵子很火的日式中文

道理和中式日语一样,符合日语语法语序,保留关键字,所以日本人能看懂。

1.君日本语本当上手。

君は日本語本当に上手ですね。

2.私今日一日勉强。

私は今日一日勉強しましたわ。

3.花火绮丽、来年一绪行。

花火はとても綺麗でしたね、来年も一緒に行こう!

4.樱咲、见行?

桜はもう咲いている、見に行くの?

5.世中、色々国有。(这句有点问题,“国有”在日语里也是一个词,很容易造成误解,但我能力有限,不知道该如何修改,敬请各位谅解。)

世の中には、色々な国があります。

写着好玩,仅供娱乐。


3.15更新

更正了日式中文段中4句的时态错误,5句因不知如何修改,暂且另写个说明。

(另外这些日语的句子里有一些不必要的语气词,算是我个人的兴趣……)

6.15更新

修正了一个语法错误…原本2句的“学习”应该是动词,不能加でした的。我原本是想用敬语的,所以改为“勉強しました”。谢谢评论区小可爱qvq

然后关于本答案再补充一点点,“没学过而能看懂”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在信息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即使有无法识别的字符,大脑的联想能力也可以帮你补全。

我在初次回答时之所以没有对应简繁把不同的字一一扣掉,是因为类似于「門」「請」这种变化不大的字对人脑识别来说与简体几乎毫无差别,另外即使是两个无法识别的字,起码你也可以看出它们是不是一个字,所以即使是不认识的字,所包含的信息量也比〇要更多。当然我知道简繁转换肯定不只有这个原理,只是我答题的时候,其他方面都已经被很好的阐述过了,所以才选择这样一个角度去答题。

所以请某些朋友别在评论区打一串〇问我能不能看懂了…我……无力吐槽……orz

再补几句。

私以为“看动画看台剧识得繁体字”不能作为回答本题的理由……因为动画和剧本身就是声音+字形呈现的,虽然有时候声音和字并不完全对应,但是起码能保证意思相同,实际上这已经是一个学习过程了……尽管是无意识非系统的学习。而如果你一点繁体底子都没有,直接看繁体文章是会有一定的阅读困难的,尽管在逻辑和语法上如出一辙,但是学过和没学过的差距毕竟还是存在的,学过也有“大概看懂”“完全看懂”“能写能纠错”这种程度差别…繁体认真要学的话并不会很难,毕竟象形文字的记忆方式都差不太多,又不需要额外学习语法和单词。

另外翻评论区发现有人说“是因为现代汉语冗余信息太多,如果用古文就不行了”,我仔细想了一下,是有道理的,文言文单字词非常多,语法活用也常见,如果一定要圈,可能只有流传较广的俗语能达到这种效果了。但是文言曾经因为避讳有过变体写法,会用添减笔画或者同音字替代某几个特殊的字。看的人之所以不会误解,多少也有一点这种原因吧。

以上。


user avatar   dang-pa-po-cheng-wei-fei-x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鉴于《知乎社区管理规定(试行)》第二条的规定,即日起原文内容全部转移至以下链接,本处仅作简要叙述。

大陆人看得懂的是繁体字现代文,并非看得懂繁体字。我们的繁体字阅读能力,是从小查阅字典和接触港台文艺娱乐产品时,潜移默化而来,而这还只能算得上似懂非懂,对于识读单个的繁体字,可能还是有一定困难。在以后,随着两岸三地文娱产业的势均力敌,大陆年轻人识读繁体字的能力或会弱化。


user avatar   liang-xiao-zhi-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我们遇到的情况基本都是很多简繁一致的字里夹杂着几个零星的与简体字有区别的繁体字。像这种情况其实对阅读的影响不是很大。

我们只是通过常用的语言习惯,通过上下文联系以及字形相似然后进行联想。毕竟简体字并没有和繁体字断掉联系,有的没有变,变了的很多都是可以联想到,联想不到的也可以根据语言习惯上下文去推测。所以很多人都有能通读繁体字的自信和错觉。

譬如我這樣輸入一排繁體字,釣魚島是中國的,這一排字相信用簡體字的中國人也不會有什麼閱讀障礙。非常自信的就能通讀。

但实际上我们可能并不一定能看懂繁体字。一旦繁体字并不是以我们平时的语言习惯出现,上下文联系困难,全靠我们要逐个字去联想,去认,然后去阅读的时候,认识的障碍就会明显加大了。比如下面这个字帖。

这个贴里没有一个字是生僻字。换成简体字大家都认识。但因为文法和现代词语不太一样,推测上造成了一定困难,认识的障碍就增大了。相信这个难度能淘汰掉相当大一批自认为能速度繁体字的盆友。

相信很多人已经体验到不要迅速说看懂全文,能把贴上的那些与简体字不一样的文字逐个对应认全来就已经需要不少时间了。

当然这时候就要感谢书法,学书法的盆友相信能很快认出这篇帖子。对应出那些汉字。所以传统文化的保留还是很有必要的。他就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发光发热。


经得同意,放一个评论,不是要挂人,我觉得他只有两个字认不出已经挺强了。但他的认不出的情况很有代表性,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即便常用字的繁体字的一些写法,很可能正在非书法爱好者中间消失,而我们对繁体字的认识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这个“寂”的其中一种非常常见的繁体写法但在普通人的眼里可能从来没有出现过。更不要说看得懂了。但其实它在繁体字里的写法其实并不特殊。

so...我们的繁体字可能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


补上简体字版本,字帖来自《多宝塔碑》

(心)游寂灭,岂爱网之能加?精进法门,菩萨以自强不息,本期同行,复遂宿心。凿井见泥,去水不远;钻木未热,得火何阶?凡我七僧,聿怀(一志,昼夜塔下,诵持《法华》。)


user avatar   heliuh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部分中国人岂止是看不懂繁体字,大部分中国人可能不太“看得懂汉字”。

摘要(TL;DR): 这是一篇需要1~2小时阅读的长答,涉及汉字基本知识科普,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的一些粗浅入门介绍,破除一下"甲骨文金文和现在汉字没什么关系,像天书一样普通人完全无法识读"这类误会。

4000赞update:这篇长文答非所问。所以如果你对简体字不感兴趣,或者对一些常用的表意字,比如【又止并共客易卿何亦及此】是如何表意的也不感兴趣,那么现在就可以关掉这个回答了。另外修改了一下开头几段话,进一步明确 本文怼的是现行语文教育。本文无意抨击,也不反对 简体字,只是科普一些汉字知识,而已。

很高兴这个问题下有过万赞的回答戳破了“中国人有自动看懂繁体字的能力”的这层画皮。事实上由于现在语文教育的问题,年轻人识读传统汉字的能力越来越弱。中文互联网上繁简比较的话题已经几乎沦为意识形态争论。今年(2019)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大多数常用汉字的来龙去脉其实已经研究得比较清楚,但这些结论至今不能进入中小学语文教育,从而为国人熟知。即大部分中国人不止是不懂繁体,其实也不懂汉字,无非跟着语文老师的照本宣科,把汉字当一套复杂的表音符号使用罢了。

。。。故曰:时异则事异。。。故曰:事异则备变。。。 --《韩非子·五蠹》

本文【无意抨击,也不反对 】现行的制订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简体字方案。因为正如上引《韩非子》中两句,百年前中国人穷尽一切方法救亡图存,如果废除汉字可以有益于中国,当然也值得一试。五十年代百废待兴,汉字简化也是顺势而为。而且本文里的很多结论,甚至可能是多数结论,都是现行简体字方案出来之后,才研究得出的。时代所限,日常用字已经改成这样了,没什么好说的。但从现在的古文字研究结果看,当时的汉字简化方案,比如【爲为】【衛卫】【亂乱】【教学敎學】【書畫书画】【监鉴監鑒】,确实有其局限性,破坏了汉字自商周甲金文以降传承了三千余年的符号系统与造字逻辑。另一方面,今天的中国又已经不同于七十年前,正所谓时异事异。现在的中国正在慢慢恢复自己的历史地位,所以仰望星辰大海的同时,也不仿为对传统汉字感兴趣的读者科普一下作为华夏文化基石的汉字的基本知识,为汉字正本清源。

下面题图里的这八个字,算是我希望这篇长答,能对汉字传承起到的一点效果。知乎上能看懂这句话的不在少数,能看懂的诸位对这个答案还望轻喷。毕竟我只是个外行,写这样一篇求大求全的回答,难免错讹和夹带些私货、牢骚。当然如果看不懂的话那就要恭喜你了,读过这篇回答就可以看懂了,而且好多有较长铭文的青铜器上的金文的最后一句话,你都能读懂了!

===== 下面是正文=====

一. 科学看待汉字的方式

在东汉末年,隶书定型并开始过渡到今天用的楷体,南北朝继而到唐宋,基于楷体的书法艺术达到了顶峰,从而导致中国人对汉字产生了一种,委婉地说是“不太确切”极端地说是“完全错误”,的观点,就是汉字是由【横竖撇捺点】等等笔划排列形成的书写系统。而汉字简化以及为了配合简化字而采用的反智式的中小学语文教育,进一步强化了这种不确切的观点,仿佛汉字笔划繁杂了就不好记不好认,就可以随便改随便简化。这种观点一个很自然的推论就是,汉字是由一些基本部首和独立不可分的基本汉字构成,于是今天的中国各种胡说八道的“解字”文章和书籍漫山遍野。比如 【射】【矮】 反了,【出】两山为【重】,【重】千里为【出】等等。

汉字作为地球上现存主流书写系统里唯一的意音文字,其实可以和其他纯表音文字有类似的看待方式。

  • 表音文字是由有限个( 量级)或表声母/韵母或表一整个音节(如日语假名)的符号线性排列(韩国谚文是仿汉字的简单二维排列)来记录语言的一种书写系统。
  • 汉字是由有限个( 量级)或表音或表意或音意兼表的符号通过诸如这几种二维结构 ⿰ ⿱ ⿲ ⿳ ⿴ ⿵ ⿶ ⿷ ⿸ ⿹ ⿺,以及通过这些结构的进一步复合嵌套,从而以或表音或表意或音意兼顾的方式来记录语言的一种书写系统。

比如下图中三行分别是表示脚,手,人的符号,每一行的三个符号分别是【商周甲金文-->秦篆-->隶楷体】这个传承序列中的典型写法,当然它们在3500年的演变过程中字形的变化还是不小的。但是正如N和n,Y和y不太像;A和a,D和d很不像,但他们仍然是一个表音符号一样,每一行的汉字符号也都是同一个符号。另外也可以看到,甲骨文已经是高度抽象的符号系统了,里面表示脚和右手的符号【止】与【又】都抽象成了三个趾/指头。而在已经发现的少量四千年前左右,即比商代甲骨文还要早几百年的陶文中,是有仍然比较象形的五个指头的符号的。进一步联想大家初中学习《论语》里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时候,老师都会说【三】不是确指三个人而是泛指“多”人的意思。再进一步想想“三五个”“三番五次”这些说法,就会发现,汉字、中文,或者说中华文化,其悠久及延续性不是吹出来的。

这里只是三个最基本最常用的符号,但前面给汉字下的那个定义里提及,这些基本符号的数量在量级。那到底有几百个?答案可以参见下面这个回答里引用的结论:

比如北师大王宁老师等人就对各时期的汉字基础部件进行了统计 [1]: 已释1380个甲骨文,共有412个基础部件,每个部件平均构字3.35个; 《说文解字》9431个小篆,共有367个基础部件,每个部件平均构字高达25.5个。 可见,从甲骨文到小篆,在基础部件数目下降的同时,反而产生了极强的构字能力。这正是汉字走向系统化和严密化的体现。其后的宋代雕版楷书,有491多个基础部件 [2],较之小篆略有所增加。这一数目此后一直保持稳定:400多个基础部件构成了几万个(繁体)汉字

当然从这个回答的汉字科普角度看,400个的估计值有点太高了。比如《说文解字》的540部首里,好多可以分拆的更细,例如【从旦晶】。有的太偏门今天根本不再用了,例如【叒ruo㠭zhan】。另外,很多符号是同一个意思,只是形态略有差别,比如【人,亻ren,卩jie,旡ji,子,大,立,屰ni】俱为人形,如下图所示,分别是侧面人形,跪坐人形,跪坐且转过头的人形,大头所以是婴儿儿童,正面人形,站立人形,逆过来的人形。

【人子大立】都很简单,【逆】的含义怎么来的也很清楚了。下面就【卩 jie,旡 ji】引申一下。这两个字原始字形近似且对偶,于是可以引出下图中的【即,既】。左边的【艮】很容易联想到【食】,【艮】这个符号在此处正是装食物的容器,所以【即】表人靠近食物马上要开饭,有“靠近,立即”之意,【既】则为人食毕扭头要走,有“完毕”之意。所以“即刻,即兴,既然”里的用法皆为这两个字的本义。而且三千多年后,两个字的读音也仍然十分接近,正合两字对偶之处。说回【食】上头的【亼 ji】,基本认为是表【口】的符号,字意显而易见了。另外需要强调,这三个字里的【艮】正确写法本应为【皀 bi,⿱(上=白,下=匕)】,但在字形演变中和【艮】混淆了。繁体【卽旣】仍为此形,但可能是为了和【食】保持一致所以简化了,这两个字如果对非简体字不熟悉,遇到了不一定能猜出来。

继续引申还有【命令】二字。上面的三角符号主流观点同样认为是【亼 ji】表“口”,下面【卩】为跪坐接受命令的人。甲骨文中,这两个字没有分化,都是【令】下面那个写法。后来又额外加一个【口】,分化出【命】,如上图【命】下面的那个金文。【命令】的更详细释读可参考:

综上,今天常用汉字里的非形声字当中,可以像前面的例子一样按照甲金文的造字方式拆成数个符号,从而以易于接受的方式解读出来的字,其包含的常用符号应该也就是在100个的量级。注意到拉丁字母26个,大小写算一起52个。日语仅仅是五十音图里包含的平假片假即有100个之多,此外还有其他一些特殊符号,比如“人々”=“人人”,【々】为重文符号,汉语书写也会用这个符号或两个点表示重复的字。因此汉字的造字符号并没有格外的多,再加上汉字符号往往都是来自象形符号,其实更容易理解记忆。现行语文教育完全不涉及这些知识,实在让人痛惜。

简化字里合并了许多音同意不同的字,如后後,發髪,已经被无数次吐槽过了。这里还是利用上面引入的【人】之属的符号,再举一例,【並竝 bing】与【并】。其中【並竝】互为异体字。所谓异体字,就是字形不同,但是读音字意完全一致可以任意换用的字。如下图,很明显【竝】才是那个更合理的字。甲金文中【竝并】二字正如字形所示,【竝】为二正面人形竝立,表“等同,竝立,竝行”而无任何“合并”之意”【并】为两侧面人形相连,表“合而为一,兼并”之意。甲金文里二字的使用也是严格遵照它们的造字本意没有混用的。很遗憾简化的时候【竝并】未能“竝”存而是全都合“并”成了【并】。这种写起来竝不复杂,造字意义明确,造字符号在当代楷体里仍可以轻松辨识的字确实没必在简化时合并掉。

【并】字详解可以参考下面这个回答:

总结一下第一部分。从【卩旡皀口(亼)】这几个简单的符号构成【卽旣食命令】五个很简单很常用的字,就可以看出汉字是一个自洽的,有逻辑的,科学的系统。一个复杂的汉字,写起来慢是肯定的,但绝不代表这个字难写、难记、难识。前面的例子没有很复杂的字,这里用简化前看上去复杂一些的【爲为】再举一例。

【爫】表手,而不是动物爪牙的爪,和【又】一样,它是从侧面看去有三个指头的手。而下面的部分原本是象形的【象】,只不过【為】演化成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象】但却更合理的符号。【丿】是鼻子,上面小方框是头,下面方框是身子,尾巴,四条腿也都在。如果不点透这一点,普通人要看出来这是个大象可能确实有点困难;但戳破这层窗户纸,要记住【爲】怎么写不要太容易。以手御象,有“作为”之意。总之,容不容易学习和记忆,不完全取决于要学习记忆的对象是否复杂或者简单。成体系的有逻辑有规律的东西,才是容易学习和记忆的。我个人认为,简化前的楷体汉字,如果可以稍微加以规整(比如【並】改回【竝】),就完全可以成为一套科学严密的体系。

而对于喜欢自吹自擂“五千年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的古文明”的中国人,去了解一下这套汉字符号系统,进而正确地释读一些三千多年前祖先创造的,延续至今仍然常用的汉字,应该是一件并不困难且有可能令身心极度愉悦的事。当然不得不提的是,汉字简化带来了一个超级正面的意象不到的结果,就是网络时代简体字点阵密度远低于繁体字,使得读起来不累眼睛或者说可以适应更小的字体,确实是无心插柳却柳成荫。这个优点奠定了简体字在当代相对于传统汉字的绝对优势,所以本文强调的,是传统汉字在文化传承上相对于简体字的优点,而不是日常使用上。

最后是本节习题(囧): 释读开篇金文的第一个符号。提示:不考虑左下角那两个短横,剩下的符号往上多滚几次屏就能从某个图里找到了。刚才算日语符号个数的时候已经提到,日文中文都有用【々】或者干脆两点表示重文的习惯,这又是一个延续了超过三千年的传统。所以这个符号是一个字重复两次。现在相信你已经可以认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明明6个符号,我开始却说这是8个字的原因。接下来一个金文符号,也是两个相同的字,其实也不难猜。后面我们再解释。

二.汉字基础知识

虽说是“基础知识”,但本来应该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无奈学校里语文课上不教,所以除了大学在中文历史考古等有限的专业里上过古文字课的,大多数中国人可能对这部分要讲的一无所知。这一节罗列一下最基本的一些汉字符号,或者说偏旁部首的释读,以及介绍一些汉字的基本概念

1. 中小学语文课上教对了的常用符号

如上图,【水】象水流之形。【火】象火焰之形。【木】有枝有根。【土】主流观点认为象土丘之形,这个象性程度就差点了。甲骨文这个符号倒是更像【丘】,不过【丘】的甲骨文是两个三角形土丘,上图这个符号虽然不太说得清到底是什么,但就是【土】字。【刀】的符号也已经抽象得厉害,一般的解释是下面两横笔象刀柄,上面是刀刃。【雨】【心】【皿】不用多废话了。

第二波这几个,【目】象眼睛之形。【宀mian】象房屋之形。【厂/广】一说是从后面【石】字简化而来,象不完全遮挡住的建造物。如果回想一下包含【宀】和【厂/广】符号的字,会发现【宫室宾客】等都和住人的建筑有关。【庙廊库廠】往往是人活动工作的场所,但并不居于其中。【丝】就很直观了。【禾】强调了作物成熟后谷穗下坠之形。【貝】即象贝壳之形。【衣】象衣领以及左右衣衽叠压之形。

另外有些更简单的,就不贴图了。比如【日】象日形,【艹艸】象两颗草形【屮che】。

现在再插一道习题,释读一下开篇金文的第二个符号和“繁体字看着真乱”这句话里的【乱】的繁体【亂】。第一个字应该已经很明显了,【亂】的释读给两个提示:1. 上面【爫】下面【又】的意思前面已经多次提到;2. 记住汉字是由符号构成的不是笔划构成的,下面两个字是包含相同符号的。答案放在二.3

2. 中小学语文课上没教甚至教错了的符号

很久之前,是有一篇知乎回答科普过教错了的偏旁部首的,该回答上过知乎日报竝收获了三千赞:

但之前这个回答重点在讲【阜】【邑】两个符号(下面引用了部分原文),其他的稍微带过了几个,这里会再多罗列几个,另外会给出这些符号典型的甲金文或者小篆写法。

【彳chi】不是“双人”,【彳】和人没关系,而应该是【行】字旁。【行】甲金文中即十字路口的形象,所以作为符号很多时候是表示“道路”。其引申为“行走”之意也是自然而然的。

【阝,用 fu 和 yi 都可以打出来】。在左为【阜】,主流说法是象阶梯之形,故有”高地高处“之意,也有观点认为是横过来的【山】形。比如【墜坠】二字,掉到地上的是人是猪并没有什么要紧,含义非常清楚。在右为【邑】有象城郭的【口】和象跪坐人形的【卩】组成,故指人类居住的城邑。做偏旁时如【鄙邻】,皆有这方面含义。

「阜」字本像山坡上的阶梯之形。凡是带「阜」的字,都和山丘有关系,比如陵、陆、阻、障、陡、队(「坠」本字)、隙、陷、阶、险、隐、陇、隔、隘、隧、阴、阳、陟、降等等。 「邑」字由「囗」(城墙)和「卩」(跪坐的人形)构成,指人类聚居地。凡是带「邑」的字,都和城镇、都邑有关系,比如都、郭、邦、郡、鄂、鄞、郢、邯、郸、郑、鄫、鄩、郝、邵、酆、邹、祁、邙、郴、邳、邛、邬、邠、邡、邺、邶、鄘、邢、郕等等。(主要是地名,特别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

很多姓氏也带右【阝】,即先人以地名为氏的缘故。类似于今天英国皇室姓温莎,即因封地在温莎。

【殳 shu】【攵攴,都可以用 pu 打出来】两个符号非常相似,都是三指的手执拿棍棒之形,所以放在一起介绍。注意【攵攴】来自同一个符号,上图里【攵】下面是它们的甲骨文,【攴】下面是金文。【攵】所谓的“反文”确实和“文”相反,常常和持械动手有关系。

【冫bing】不是“两点水”,而是“冰”,所以【寒冬冰凉】这些,都是用【冫】旁而非【水】旁。

【示】上图给出的不带两点的甲骨文。有的甲骨直接就是【丅】,还有的甲骨文金文复杂一些,边上带着两点或者两个短竖,和今天的【示】已无二致。【示】到底是什么的象形并没有定论,可能是神主的牌位,祭祀的柱子图腾之类,也有观点上面一横代表“天”。但不管怎样,【示】和祭祀宗教宗族之类的含义有关是确定无误的,如【祭祀祖宗】等。本来2横3竖很好写的一个符号,一定要简化也可以恢复成甲骨文里最简的【丅】。结果最后搞出来个【礻shi】从而和【衤yi】变得难以分辨,给小朋友制造麻烦。

第二波这几个,【王】做偏旁为【玉】学校里是教过的,但没有教明白。详解可以参考下面问题里的几个答案。简述之,就是篆隶之后,抄写汉字时因为无点儿【玉】和无点儿【圡】容易和【王wang】以及【士shi】混淆,故而给【玉】和【圡】加个点做区分,但是【王士】不是偏旁,故而做偏旁的【玉】【圡】不会混淆就没跟着加,仅此而已。类似于洋人手写数学公式,为了不混淆2和z,1和7,于是给手写的z和7中间加个点,是完全一样的道理。

【頁首】这两个字的甲骨文里,有些字例保持极高的象形程度,一看就懂。【首】强调的是头,动物的人的都行,【頁】=【首】+【卩】强调“人的首级”。【面】同样可以看出这个象形符号的留存。【頭】里【豆】这个音符可以改成别的简单一点的符号,完全没必要新造一个毫无根基的表音符号【头】出来。

【臣】可和【目】参照,亦为“目”形,只不过不是“美目盼兮”的【目】而是“怒目圆睁”的【目】。所以【臣】做为造字符号基本都是强调“看”这个动作的。

【灬huo】是四点【火】而非四点【水】,上图给出的是【然】的小篆,符号【火】仍可辨认,后来隶楷体中被彻底压扁,和表动物四条腿的【灬biao】合并了。但是两者显然非常容易分辨。【熊煮燃烹】来自【火】,【鳥馬魚為】来自动物的象形。这里要注意【熊】里的【能】才是“熊”这种动物本来的象形字,右边两【匕】才是熊的四条腿,【熊】下面是四点【火】,为“熊熊大火”中的意思。【然燃】【能熊】包括更早提到的【屰逆】和下面马上要提到的【寸肘】【聿筆】,都属于汉字造字理论里非常重要的“同音假借及字的分化”,后面会详细介绍。现行语文教育基本都和稀泥一般地把文言课文里出现的这类字全部划归为“通假字”。【能熊】详解可以参考:

【寸】单独分化成字可能比较晚。上图里给出的是小篆写法,可见【又】下加一横,为一个指事字,类似于【本末】,强调手后面能弯曲的部分,即手腕处。因此【寸】这个符号在汉字中,基本都是与手的动作有关的含义。比如【射】,左边【身】是【弓】讹化而成,亲妈都认不得了。但是右边代表【引】弓之手的【寸】则保留了下来。【射】这种字,本就该改回【⿰ (弓寸)】,属于应该简化而没简化的。

【聿】和【尹】字形类似故而放在一起。【彐ji,右边出头】那个符号我不知道怎么打出来。其实我甚至不确定那个符号是不是已经收入汉字编码,所以下文全部用【彐一】代替。【彐一】显然是另一种表示“手”的符号。参照一下笔的繁体【筆】可知【聿】是【笔】最初的写法,即初文。【尹】则是以手执杖之形,引申为有权者。类似于【令】分化出【命】,【君】即从【尹】加【口】分化出来,表示“治理统治”之类的意思。

3. 几个复杂但逻辑清晰的汉字

利用提到的这些汉字符号,下面来看几个结构粗看很杂乱但构字逻辑非常清晰的例子:

【孫】的一例金文开篇金文里已经给出,所以开篇金文头两个符号就是【子子孙孙】。这种说法比《列子》里“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要早得多。当然右边【系】还是有讹变的,甲骨文里的【系】更复杂些,一只手在把两串【糸】“系”在一起。上面的【爫】退化为一横,两个【糸】仅保留下一个。现行的【孙】作为会意字勉强堪用,就是【糸】所象的“无穷匮”之意没了,过度解读一下的话不怎么吉利吧。

繁体【亂】中间的【糸】也略微走形,左上到右下那一笔断成了2个点,但是上下两只手【爫】【又】太过明显,结合“乱”的意思,很容易猜到中间是个【糸】符。甲骨文也是一目了然,双手解纷乱线团之形。线头之形演化成了【亂】其余的几笔。现行的【乱】,意境含义全部丢失。而且明白了【亂】的核心在两手一纟,字形非常清晰合理,容易记忆。

【監】左下为甲骨文字形,右下为金文,可见字形逐渐繁化,字意表达更加精确。【監】直接来自于金文。人形之上代表眼睛的符号,从甲骨文【目】变为强调“看”的【臣】,【皿】左右各加了一划作为饰笔,中间加了一横,表示皿中有水,所以才能映射出人脸,字意更精确。【監】的右上角与金文对比就知道,上半部分是【人】,下面的【一】就是皿中的水。一个原本看着杂乱无章的字形,正确拆分构字符号后就是一幅含义清晰的画面,很容易记住怎么写。后来的【鑑】加了【金】,表示照的不是水面了,是铜镜,【金】如果放在下面就是另一个异体字【鑒】,【皿】被挤到了右上角。

【書畫】下是它们的金文。结合前面【聿】来看已经非常清楚了。注意【書】下面比较复杂,包含了一些象“书写笔划”之形的笔划,所以小篆里【书】是【聿+者】的,不过隶楷体里简化了一下和【畫】一致了。【畫】的甲骨文更简单一些,下面是类似X的符号。这一系列的汉字还有【尽盡】,【盡】里的【灬】既非【火】亦非动物腿的象形,而是来自“刷子”的象形。

【敎學】下面分别是敎的甲骨文,【學】的甲骨文和金文。【攵pu】前面说过是持械手形,【子】符大家已经熟悉,教认字的一幅画面清晰可见,【敎】比通行的【教】更贴合甲骨文字形。【學】构字逻辑完全一致,为儿童识记汉字的场景。两个三指手形+子在屋中。【學】上半部分,两边清清楚楚的三指手形,同样见于【興舉,兴举】,理解之后三个字一起识记毫无难度。【敎學】两字中的【XX】和【X】代表汉字,【宀】前面提到了。

最后一个,是小篆的【爱】字,就读ai。【愛】也是争议很多的一个字,本来最早的爱就是【㤅】,“人心”而已。后来东周时期出现了一个流行的繁化字的方法,既给人形符号加“脚”形符号。于是出现了异体字【⿱ (上=㤅,下=夊sui)】(【夊】是【止】倒过来,即脚趾向下的“脚”形,后面详述),再后来【㤅】里的【旡】讹变成了今天【愛】的上半部分。繁体的本就讹化了,简化时又把唯一来自原版的【心】去掉了,面目全非。如果一定要简化,恢复【㤅】就好了,和【既】【炁qi】一起敎,好学好记。【炁】,人之火,【气】的异体字。道敎里的概念,真炁,炁功都应该用这个字。因为《一人之下》这部国漫,【炁】字最近重获生机,【㤅】就不知什么时候能为中国人重新熟知了。【愛爱㤅】详解请参考:

3. 异体字与隶定

异体字】前面提过了,就是读音含义完全相同,只是字形不同的一组汉字

比如 【尘,塵,⿳(鹿,鹿鹿,土)】,都是一个意思一个读音。第一个是简单的会意,越往后面越有意境但也越没法手写了。再如【四亖】,第二个更直观其历史也更悠久。

如果用个字库全一些的输入法,输 de,简繁模式分别不停往下翻会见到:【得㝵䙸䙷㝶】【德惪徳㤫㥁悳】等等一大票差不多的字,无非都是【得德】二字异体字罢了。【䙷】,【寸】为手,【贝】为财,“得”到之意。【直】下面其实是【目】,【十】为一指事符号,会目光只能“直”视不可弯曲的意思。而正如“目不斜视”形容人正直,【惪】简单直接,会为“内心正直”的意思。【德】的简化其实可以直接恢复【惪】这个最简单直接且出现最早的字。从前面举的甲骨文金文例子里也可以看到,早期甲金文里,同样的符号有着各种朝向各种姿势,上下左右关系也不定,最后分别演进,往往就变成了今天隶楷体里的诸多异体字。各种【惪】的异体字里的【目】有横有竖,即是一例。而一个甲骨文/金文/篆文,按照符号对应关系,转换成隶楷体的这一转化过程,则叫做隶定。今天很多还在用的字,仍然是其早先甲骨文/金文/篆文的直接隶定或略带讹变的隶定。这种字,我个人认为,等于今天还在使用甲骨文/金文/篆文。

很多人拘泥于简体繁体的争执,却没听说过【异体字】这个概念。一个汉字,即便不考虑甲金篆文,只是在隶楷体里往往就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异体。除了一个大陆现行规范用字里的所谓“简体字”剩下几个里哪一个是“繁体”?所以这个回答里,比较的是现行规范字以及所有异体。综合考虑 1.出现尽量早;2.字形尽量简单;3.造字逻辑尽量精妙 这三条标准,来讨论汉字。

4. Context!Context!Context!

突然换英文竝且重复三次,因为这一节非常的重要

前面讨论【聿尹】的时候,提到两字甲骨文里字形很接近,那为什么不是两字意思交换呢?这个其实很容易想明白:看context(上下文)。两个字,一个做“笔”讲,一个做统治者讲,放到上下文里一看,就知道哪个是哪个了。

我先就context这个词扩展一下,因为把它简单翻译成“上下文”是不够的。很多很多年前,我刚上大学时曾经蹭过考古和历史系的《考古学导论》这门课。老师讲解考古和盗墓的区别的时候,给出了一个英文单词作为答案,就是 CONTEXT。盗墓贼只看中陪葬的贵重物品,尤其是金属陶瓷器物,往往采用破坏性的盗掘方式。而科学考古经常需要一毫米一毫米的向下挖,因为每个器物出土的位置,地层,器物之间的关系,器物和出土地点的环境或者地层之间的关系等等,构成了一整套的“Context”。在这个context之内,包含了无数对科学考古有用而对盗墓贼无用的东西,比如推测墓主人,推测考古遗址的年代,与古文献对照等等。举个汉字的例子,一个被盗掘后流入文物市场的青铜器,器底铭了一个【又】字。前面提过【又】有右手之意,但古文字里,【又】还有:和今天一样的“再次“,左右的“右”,保佑的“佑”,持有的“有”等意思,加上还有可能是人名族名国名,可以说完全不可能释读。设想如果是一套器物流出,分别铭着【左中又】,就可以释读出做"右"讲,但是仍然不够,因为还是不知道为什么要铭上方位?只有后来在未盗扰的考古遗址中,发现了原地摆放的同样的成套青铜器,才能明确,这些确实是用来标记礼器的摆放位置的,这才算释读的比较清楚了。

然后问题就来了,这个回答到目前为止,解释的每一个字,都是把字形一摆,拆成不同符号,然后下结论“象 XXX 之形,会 YYY 之意”。和我开始所批判的那些“身寸为矮,两山为重”等拆隶楷体甚至简体来解字的胡扯说法比较,无非拆的是甲金篆字,竝无更多不同。表面上看,就像是在就字论字,做逻辑推导:“因为可以拆成 abc 这几个符号,分别象XYZ 之形,结合这个字现在的意思,所以得出,会 甲乙丙丁 之意”。那context在哪里?这个回答里说的会不会是另一种更高级的“谣言”?

因此这里要强调:本答案中“象 XYZ 之形,会 甲乙丙丁 之意”这样的说法,是整个在照搬前人的结论。前人通过非常复杂的论证,已经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回答里只是把结论的精华,即如何拆字,如何解读,照搬过来而已,竝不是做逻辑推理。“拆成abc符号,象 XYZ 之形”也只是照搬过来的结论,而不是为了推出“会 甲乙丙丁 之意”所用的论据。

正如当代考古学,必须借助于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古文字学等等手段去尽量发掘重建context,是一门绝对的科学。古文字辨认往往要 拆字,解字,带回上下文看看通不通顺。除此之外,还要结合更复杂的context:同时期的其他出土古文字材料能否与此互相验证?如果是同音假借,是否符合音韵学的现有结论?有没有传世文献,如《逸周书》《尚书》《诗经》《左传》等,或者其他甲金文/竹木牍/简帛书等出土文献上的语句/词组和解读出来的语句/词组是相似甚至相同的,从而可以互相论证?总之,古文字学也是一门讲究多方印证和逻辑推理的科学。这个回答本为科普,不希望被误解甚至曲解成更高级的谣言,因此做一个澄清,避免误导读者。

5. 同音假借与字的分化,兼论关于汉字的三个误解

前面举的许多例子,大体可以驳斥多数中国人对汉字持有的一个误解,就是隶楷体汉字表意程度已经很低了。事实是:

  1. 如果知道如何正确拆分构字符号,会发现很多原本看上去竝无道理的字,其实几乎和甲金文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有着精妙的构字逻辑;
  2. 有些字“简体”“繁体”都不是最优字形,最优字形也即和甲金文保持一致且有良好造字逻辑的字,往往是今天人们不熟悉的其他异体字,比如前面的【並竝并】【愛爱㤅】。

对于第2点这里再举几例:【搜叜】【叜】=【⿳(宀,火,又)】,三个符号都已经介绍过,为什么是“搜索”之意无需多讲。【时時旹】【旹=⿱ (止,日)】,上面的【㞢】是【止】的异体,也是三趾脚形。最早的甲骨文用“日”在移动的方式来会意“时”的含义。【前歬】【歬=⿱ (止,舟)】,会舟前行之意。【絕绝糿】【糿】出现最早,最简单,字意最明确。像【时時旹】【絕绝糿】这种,不恢复字形简单且字意明确的甲骨文本字,而另造新字,都不太有必要。

与严重低估现存隶楷体表意程度相对偶的第二个重大误解是,多数汉字使用者会严重低估甲金文的“表音”程度。从今天的用字角度看,出土的早期文字可以说是通篇的“通假字”“别字”,即同音假借。

下图第一个甲骨文象 器皿与水,第二个甲骨文由第一个字旋转九十度竝且简化得来,更强调了水在器皿外,其实就是【易】,为“赏赐”的意思,释读为【赐】,一般用在类似“王赐某某贝五十”这种句式里。你可以猜一猜第一个字是今天哪个常用字,因为同音故而被简化并用做【易】的,答案本节最后给出。第二个金文和开篇金文里的第三个符号是同一字,象人在河流中游泳,所以是个【永】,大多数金文中用作“永久”之意(也有一说时象河流的支流之形,去河流永远流淌之意)。我们都知道语言一定是先于文字的,像“赏赐”“永久”这些抽象的动作或概念,先人的语言中已经存在,但书写系统中还没有符号能表达这样的意思。下图中【左右上下】这些简单一些的概念,用“左右手”或者指事的方式造一个符号来表达并不困难。但像“赐”“永”“東”“北”等抽象概念,甚至“我,何,其,亦,之”这样的虚词助词连词代词等等, 是很难甚至根本就不可能造出一个贴切又不过于复杂的汉字符号来表示的。

先人最终的解决办法就是,假借一个相同读音的其他汉字,来表示这些难以造字的抽象概念:对于一个比较具象的含义“X”,首先为其创造字【A】。然后有另外一个抽象的含义“Y”难以造字,但是它和字【A】发音一致,于是字【A】就被同音假借,变为多义字,也可以表示“Y”。后来为了让汉字表意更精确,额外加一个和原始含义“X”相关的部首【a】分化出新字【aA】来表示“X”,原本的字【A】反而只表示“Y”了。所以【A】是【aA】的本字,二者为假借-分化的关系,【aA】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形声字”。

这段话很拗口,把下图里第一个字【北】,即两人“背对”表示“背”,代入进去就容易懂了:对于一个比较具象的含义“背对”,首先为其创造字【北】。然后有另外一个抽象的含义“北方”难以造字,但是在先人的语言里它和字【北】发音一致,于是字【北】就被同音假借,变为多义字,也可以表示含义“北方”。后来为了让汉字表意更精确,额外加一个和原始含义“背”相关的部首【肉】分化出新字【背】来表示含义“背”,原本的字【北】反而只表示含义“北”了。所以【北】是【背】的本字,二者为假借-分化关系,【背】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形声字”。

【我】本意是一种兵器,具体对应哪种出土兵器竝无定论。在已发现的甲金文中【我】已经只做第一人称代词用了。

【何】为【人】负荷工具之形,后来加【艹】分化出【荷】。【何】为【荷】的本字。

【東束】同源。会口袋两端被“束”起来之意。只不过分化的时候是给【東】加了一横,而不是给【束】加个偏旁。【重】下面原本就是【東】,最上面的【丿】来自【人】,为“人负重”之形。【重】的解读以及对很多汉字谣言的反驳可以参考:

【其】就是“箕”的象形,后来加【 竹】分化出【箕】。【其】为【箕】的本字。注意【其】下面的【丌ji】是后来金文里才出现的。

【莫】的甲骨文是太阳落在草地中这样一副很有意境的画面,会日暮之意。所以【莫】是【暮】的本字,后来加【日】分化出【暮】。额外介绍一个【朝】字,日月在清晨一升一落,同时出现在天边,两个【十】都是【艹】符。这里顺带提一下甲骨文是成熟的书写系统的几个例证。【艸】和【又】等各种三指手形,都是三叉的一个符号,但是【艸】前端开口一般不大,而且是笔直的三笔。【又】的写法其实比较圆滑,两边的两指经常大幅张开。两者区别十分明显。说回前面的【東】,《说文解字》对【東】有一个和【莫】类似的非常有意境的释读:日在木中,会太阳在东方升起之意。但甲骨文发现竝得到一定研究之后,大家就知道这个说法肯定是错的。【日】在甲骨文中,虽然外面边框有圆有方有圆角矩形,但里面一定是一点,即不与边框接触,是有明确的写法的。所以一看【東】那贯穿的一横,就知道中间肯定不是来自【日】字。《说文》的解读只是个误会。

【亦】甲骨文两点指向人“腋”下,为【腋】的本字。后来加【肉】分化出【腋】。额外介绍一个【夜】字,一个点被替换为【夕/月】,隶楷体里【夜】这个字走形比较厉害,但是对比甲骨文还是可以大体看出形状的。

再举几个例子

【寺持】金文里上半部分是【止】为声符。【寺】本身是形声字,为【持】的本字。

【無舞】金文里【無】就是拿着装饰物(丝带或者牛尾,不清楚学术界是否有定论)跳舞的样子。【無】是【舞】的本字。【舞】下面两个符号都是【止】符的其他形态,等于是加“脚”分化出【舞】。

【泉原源】【泉】象水流出之形,【原】加【厂】表示“水流出之处”。所以【原】是【源】的本字。

【酉酒尊】【酉】本是细口容器之形,类似陶器博物馆里应该很常见。后来分化出【酒】和【尊】。

【丞拯】【丞】是会两手把人【卩】拉出陷坑【凵 kan】之意,所以是【拯】的本字。不过【丞】隶楷体讹化的很厉害,几乎不可能看出本来的样子了。多提一句,【凵 kan】可能是【坎】的初文。所以【出】正确的解构方式是【⿶(上=屮,下=凵)】,其中【屮】是【止】的变形,所以是会“走出”之意。

【臽陷】【臽】上图甲骨文是【牛】落入陷坑,还有些甲骨文则是【鹿】。金文时慢慢变成【人】。所以【臽】是【陷】的本字。

【⿱(幺夊),後】甲骨文的【後】就是【糹】+反向的【止】,会“脚后跟被拴住故而落后”之意。后来加【彳】分化出【後】,而本字【⿱(幺夊)】现在似乎还没有加入字库无法打出。如果要简化【後】其实去掉【彳】就好了。【后後】合并不太好已是公论,但一般少有人提【後】本身的造字逻辑。所以【後】是可以通过恢复本字来简化的。提到“恢复”本字了再提一句,【复】是【復】的本字,【云】是【雲】的本字,这两个都通过恢复本字的方式进行了简化,但也意味着简化后的字再一次承载多个含义,降低了表意精确度。

从上面可以看到,六书里的“假借”,也即上面介绍的 假借-分化 这一“用字&造字”方式,大量存在于现行汉字之中,而且牵扯到大量的十分常见的字。继续举例还可以有【乍作】【支枝】【队坠】等等等等。下面这个知乎回答是目前中文互联网上对这类字总结的比较全的,大家可以参考。另外该答主在其知乎回答中大量使用本字和更合理的异体字,可以结合这个回答,体会一下这种用字风格。

这一类字,包括其中看似形声但其实不是的分化字,可能占到现行汉字里非形声字的25%甚至更多。语文教育中简单粗暴地把假借-分化关系中的分化字看作形声字,把古文中仍使用本字的地方看作“通假字”,是造成普通人低估现行汉字表意程度的重要原因之一。

再说一下【益溢易赐】,没错,前面思考题答案就是【益】,为【溢】的本字。为“水溢出容器”之形。【益】字形简化且旋转之后得到【易】,为【赐】的本字。所以【易】下面的【勿】其实和【益】上面的类似【兴】的部分一样,都是走了形的【水】,而【易】上面的【日】其实是竖起来的【皿】。这四个常用字全部是表意的且是同源的,没有一个是形声字。

这节最后说下普通人对汉字的第三个常见误解:汉字演化的趋势一直是不断简化。看单个字,很多字在隶楷体之前都是在繁化,比如前面提到的【學監】以及加偏旁得来的分化字。考虑到金文是铭刻在青铜礼器上的最为正式的字体,周-秦 系的金文篆体基本是单个汉字最复杂的形式。另一方面,所有汉字作为一个体系,体系本身也是一直在繁化的,即单字数不断变多。汉字简化虽然减少了某些字的笔划,但增加很多新字,造了许多没什么道理的新符号,实际上不仅增加了汉字体系的复杂度,还进一步破坏了汉字体系的自洽性和逻辑性。

当然东周之后礼崩乐坏,东方六国日常书写的文字则在简化,同时也越跑越偏。比如著名的清华楚简,像答主这样约略可以辨识三五个甲骨文金文的非专业人士,在网上找到照片看看,真的是几乎一个字都认不出。所以仅就汉字的传承性来说,幸亏是处于西周故地文字存古度最高的秦国统一了天下,给汉字来了一次“复古”,否则后来甲骨文的破译绝不会如此顺利,甚至今天汉字或许早已拼音化了。

6. 国家的分裂与汉字的分裂

顺着上一节最后七国争雄,六国文字跑偏一事再扩展一下,谈谈繁简之争。

前面提到【尘塵】为异体字,【聿筆】为一对假借分化字,它们还有一个异体字,即现行简体里的【笔】。【尘笔】二字,从楷体看都是极其合乎逻辑的会意字,就是因为它们都是汉字隶楷化之后,即汉代之后才被造出来的。这里再引入一个和本字类似的概念,初文。【聿】是【筆】的本字,但是【笔】的初文。即后来表示某个含义的字,和最初表示同一个含义的字,如果造字逻辑不同竝不同源,即不是分化出来的而是另造的,一般称为初文。当然很多汉字资料书籍论述里这两个概念经常混用,但我个人喜欢这样做一个区分。

与【尘塵,筆笔】类似的还有【弄挊】【苏甦】等异体,皆为后三国时代,即南北朝时期所造。魏晋南北朝(189黄巾之乱到589隋统一全国)整整四百年中国一直处于丧乱分裂,进入南北朝之后局势稍安,同时书法艺术兴起,于是各种俗字错讹字新造字大量涌现。颜真卿先人颜之推就提到:“北朝丧乱之余,书迹鄙陋,加以专辄造字,猥拙甚于江南。”“甚于”二字,一黑黑俩,何其妙哉。

晉、宋以來,多能書者。故其時俗,遞相染尚,所有部帙,楷正可觀,不無俗字,非為大損。至梁天監之間,斯風未變;大同之末,訛替滋生。蕭子云改易字體,邵陵王頗行偽字;朝野翕然,以為楷式,畫虎不成,多所傷敗。至為「一」字,唯見數點,或妄斟酌,逐便轉移。爾後墳籍,略不可看。北朝喪亂之餘,書跡鄙陋,加以專輒造字,猥拙甚於江南。乃以百念為憂,言反為變,不用為罷,追來為歸,更生為蘇,先人為老,如此非一,遍滿經傳。--《颜氏家训·杂艺》

下面这两个回答里有更多关于这一时期造字,改字的例子

从汉字的角度,这一时期和今天颇有相似之处。人们从历史中学习到的唯一经验教训,就是没人会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历史也不停地在重复自己。

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资治通鉴·卷六九·魏文帝黄初二年论》

“索虏岛夷”就是南北朝版本的“港灿台巴强国人”了。

东魏权臣高欢与手下杜弼讨论时曾这样描述梁武帝:“江东复有一吴儿老翁萧衍者,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在。”--《北史·列传第十六》

什么“正体字”“残体字”“中国人用的字就是正体”“你怎么不用甲骨文/小篆”之类的说法,都是有意无意的在汉字“正朔”上做文章。

但很遗憾,前面几节介绍的所有这些关于汉字“正朔”的“常识”,普通人基本都毫无了解,于是中文互联网上充斥各种关于汉字的光怪陆离的言论:一个中国人,一边鄙视传统汉字地区的人不承认自己也是中国人,一边在网络上怼用非简体字的人,一路从简化前传统汉字怼到篆文金文甲骨文,否定祖宗造字用字,一幅不把自己当中国人的做派;另一方面,很多人隐隐约约感觉到繁体字在文化传承方面有一些优点,但是中文互联网上又找不到任何全面一点的普及汉字常识的文章,能把这些优点点透。知乎上虽然有不少极佳的科普文章(本文就有大量引用),但往往专注于一个或一组字,曲高和寡,赞数寥寥。

按道理说,这些汉字常识算不得什么冷知识,中文历史考古专业本科正经学习过的大有人在,经典的古文字入门书从上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也早已出了数本。可能正因为如此,越是专业人士越不好意思写这样的长篇大论贻笑方家。但以我一个非专业人士当初入门的经验看,这样一篇介绍基本构字符号,竝稍带介绍一百个左右常用汉字的源流的文章,即便论述颇有错讹,应该也可以帮到很多对汉字有兴趣但被语文教育耽误难以得窥汉字源流之门径的人。要是还能通过普及这些汉字常识,让唯现行简体是尊的年轻朋友的观点变得不那么极端,就更好了。

最后用两个字结束第二部分

上图第一个棒棰一般的符号是【午】,正是【杵】的本字。第二个符号和开篇金文里的第四个符号,即第六个字为同一个字,只是左右关系颠倒。组成它的五个符号至此已经全部介绍过了:

【宀mian】,不带点的【玉】,【貝】,【午】和【凵 kan】,组合起来调整下位置显而易见是【寶】,所以这句金文是“子子孙孙永宝XY”。后两个字留待后面介绍。

剩下两个符号是同一个字的两个异体金文,它可是网上简繁争执话题下的高频字了,从来都不会缺席,就是“憂鬱烏龜”的【㥑憂】了。右侧的字下面加了个三趾脚形,即【憂】比【㥑】下面多出来了一个【夊sui】。【心】则是后来从金文里的三指手形讹化出来的。即便单看讹化后的【憂】=【⿳(頁,心,夊)】,也可以知道这个字是怎样会意的了。所以【忧】是会意字改形声字,就没什么意思了。简化的时候其实恢复成【㥑】就够了。而且如果我们进一步看下金文的构字方式,会发现是通过“以手覆面”表示“忧虑”,更为生动。不知道此刻你有没有想到下面这玩意儿:

是的,让我们过度解读一下:这就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今呼应的又一个例证!

三. 耕与战,食与祀

第二部分最后强行联系了一下【憂】和那个微信表情,碰磁了一下“文化的连续性”。这一部分借几个知乎上的热点话题,继续结合“文化的连续性”这个主题,介绍几个构字符号和汉字。

1.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知乎上,或者说中文互联网上,甚至世界互联网上,讨论中国的时候有几个不断被提及的梗,比如上面标题里那四样。

  1. 中国人的种族特长是什么?种地!月兔二号到了月球还要稍带着种几天土豆。这是“耕”
  2.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文明吗?标准答案好像是“960万平方公里难道是冲话费送的吗?”这是“战”
  3. “食”(这还需要多说什么吗。。。)
  4. “仪式感”这个词儿褒也罢贬也罢这些年不断被提及,这算“祀”吧

而且这几样可以两两组合。比如春秋时期就有下面的说法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

耕和食本来就脱不了关系。耕战也是惯用组合,连CCTV都专门有个“耕战”频道。这些主题,几千年来都贯穿着中国人的生活,汉字里自然也有所反映。先用食和耕各举一例。

希望你读到这里还没有忘记上图前两个字是【即既】。“立刻”“已经”这种基本词,都是用立刻要开吃和已经吃好了这种图形来表示,吃货民族暴露无疑。而这两个字还有一个同系列的字,即上图第三个字,两人对食。这个甲骨文后来分化出【卿鄉】两个字。陪【君】吃饭的,就是【卿】了。【卿】里左右的【卩】和中间的【艮(皀)】形状完好,可惜【鄉】三部分全部走形了。今天【鄉】只做【乡】讲,为【飨饗】本字,也即【享】的初文。“享受”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了。

上图第四个字是甲骨文【丮 ji】象一人双手持握之形,为第五个字的组成部分。第五个甲骨文则是一人双手持握一【木】。第六个金文字形进一步精确化,【木】下加【土】,而右半部分已经和隶定后的【丮】十分相似了。这是在做什么?种地呗。可惜这个字隶楷体里完全走形了,变为【埶 yi】即【艺藝】的本字。类似的还有【执執】,右边也是【丮】,一人跪坐,举着的双手被镣铐“执”住了。后来【埶】上面又加了表意的【艹】,下面和【㥑憂】【無舞】【㤅愛】一样,人形下加了三趾脚形【夊】,【夊】又在隶化时讹变为【云】,这才成了简化前的模样。所以【艺】完全可以从甲骨文直接隶定为【⿰(亻,⿱(木,土))】或者【⿰(⿱(木,土),丮)】或者【⿰(⿱(木,土),卩)】,不必另造形声字。至于日语里简化后的【芸】,把核心全部丢掉只保留了后来才加上且讹化了的部分,就是买椟还珠了。所以“多才多艺”的"艺"是什么?不是唱歌跳舞弹琴画画,是种地。

上面几个字,全都包括各种“人”形,毕竟“耕战食祀”都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活动,其核心是执行这些活动的“人”。而“人”做这些事,离不开“手脚”的帮助。这也是本文开篇即给出的结论:【止】【又】【人】及其各种变体,是汉字最重要的三类构字符号。【人】之属第一部分就总结过了,各种脚,手之形,前面引入的字里涉及了很多,下面就系统的再谈一谈。

2. 【又】

以下符号皆与“手”有关:已经提到的有【又】【爫】【彐一,肀】【寸】和【學,上面部分】,以及【扌】【手】,两横一竖的【丰】和【廾gong】

开始举例,上图两行八列,全部是日常用字,从第一行开始。

前两个字是【具】的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里本来是双手持【鼎】,金文中变为双手持【貝】,所以【具= ⿱ (貝,廾)】,“具备”是用其本义。

第三,亖个字是【共】的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本是双手共举一方形,金文渐渐简化为两个竖形,是今天的【共】字形的直接来源。这些形状有没有什么具体所指,我不知道。所以【共】是【供拱】的本字,“共同”为引申义。

第五个是【兴興】,“兴起”的意思很明确了。注意【興】中间的方框两边竖线上下有出头,和【共】甲骨文里的方块不同。这个符号可能是【同】的本字,即【同】不包括【口】剩下的部分。【興】下面两只手变为【廾】符,上面左右两个三指手形保存完好,中间的【同】也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里的【兴】就没有这种传承几千年的“共同努力興起”的意境。另外“共同”这个词里两个字也是有几千年的渊源了。

第六个【丞】即把【卩】从【凵】里拉出来,前面介绍过了。第七个是【承】,双手托举【卩】,和【丞】类似故而放在一起以做比较。明显隶楷体的【承】是后来又在下面加了个表意的【手】分化出来的。第八个字即为现行的【手】字的金文,为周代金文里重新引入的五指手形。

再看第二行。

前三个极其相似,都是两只手在抓握中间一样东西,这也再次印证了单凭构字方式去会意的猜构字本义是不靠谱的。第一个字中间是【舟】,为【受】;第二个中间为一条线,为【爰】,即【援】的本字;第三个中间象犁形,为【爭】。上面的手皆隶化为【爫】,【受爰】下面的手变为【又】而争另一只手和犁形化为【肀】。【受】中间为什么是【舟】竝无定论,一般认为是兼用来表音的。第亖个篆文是很久之后才加【扌】分化出来的【授】,用不同的字来明确“授受”的区别,表意更精确。可见【扌】符来自后来金文的【手】,而不是来自任何三指手形的变种。【爰】中间的绳索形后来讹化为【于】,“攀援”为其本义。【爭】一般认为是双手耕作或者两人合力耕作之意,现在的意思已经不是本义了,但强行附会一下隶楷体字形,说是两手“争抢”那一竖,反倒是更容易让人接受。【爫】是很明确的表示处于上方的三指手形的符号,且本身竝不难写,所有把【爫】简化掉的字都没什么必要。

第五个字,手中所持为何物众说纷纭,比如象打猎种田工具,象笔象装简册的盒子等等。但这个字是【事】则毫无疑问。这个不知道是什么的符号,后来分化出了【史吏使】等基本汉字沿用至今,所以肯定是个对先人很重要的东西吧。

最后三个,如果忽略中间左边那个像【月】的符号,又是极其相似的一组字,都是一只手去抓一个人的样子。第一个是【及】,大陆通行字体里下面的【又】已经被破坏了,一些台湾韩国字体里好像好保留着完好的【又】符。以手及人,所以“触及,及格”为本义,做连词则是同音假借。第二个【服】右边【⿸ (卩,又)】完好保留,可以和【爲】参照着看,“制服”为本义。第三个为【印】,三指手形跑到了【卩】的左边,是【抑】的本字,“压制”之意显而易见。此外,这几个字虽然差不多,但是翻遍现存甲骨文,【及】的手一定在人的下半部分,【印】的手一定在上半身,不会混淆。今天【人-又】的这些位置关系仍然保持,所以甲骨文是非常成熟系统的书写体系。

常用字里还有许多许多例子,比如【奉=⿳(丰廾手)】,【丰】为声符,下面的两横一竖的符号为【手】的讹变,类似的还有【举舉】等。再如含【廾】的【升昇】【开開】。总之从这组【又】之属的例子也可以看出,越是每天都在用的高频汉字,越有可能保持构字本义和构字符号大体不变而流传数千年。从汉到清两千年间,虽然人们已经不知道甲骨文的存在,但也知道【又廾卩】这类基本符号的含义,读书人大体也还能识得小篆。而本朝本代,在古文字学和考古学有了大量发现的前提下,语文教育反而倒行逆施,【共及又】这种字,语文课上无非就是几个纯表音的字母罢了。

当然话说回来,很多人吐槽现行汉字里大量用【又乂yi】两个符号进行简化。但从前面的介绍,我们已经知道,【又】是极其常用的基本构字符号,竝且分化出了今天做“再次”的【又】以及【右】【佑】【有】(又+肉,还是吃相关的)等多个常用字。【乂yi】单独作为一个字,是【刈】的本字。但【X】作为甲金文的构字符号,比如【學敎】里,都是用来指代汉字的。所以简体字里大量使用这两个符号,反而是比较合理的,甚至可以说是留了一扇通向真理的后门。因为一个人一旦被好奇心驱使着去查【又】符到底什么意思,为什么简化字里大量起用,很容易就会叜到“右手”,顺藤摸瓜也许就慢慢试着了解甲骨文以来的汉字演变了。

3. 【止】

对我个人而言,另外一个开启新世界大门的,是【辶chuo】符。

如上图,看书的时候发现,繁体的【遼遠】【辶】上面是两个点。但这个符号俗称“走之”,看着也像【之】,不是本应该只有一个点吗?我当时顺着这条线,了解到【辶】为小篆【辵chuo】的隶化,皆由甲骨文中的三趾脚形【止】派生出来。下面就谈谈【止】的各种变形,比如【夊sui】【㐄kua】【龰zou】【癶bo】等。

还是两行八列,依次简介。从第一行开始。

第一个甲骨文【步】,下面的左【止】讹化了。第二个甲骨文中间加了前面已介绍过的【水】,所以是【涉】。“水”放在边上,表意不如放在两脚之间精确了。

第三个甲骨文双足反向且隔【口】相对,是【韦韋】字,也是【违違】的本字。第亖第五个字是【卫衛】的两个异体字。给韋外面加了象道路的【行】字。中间有换成【方】字的,有保留“方”形的。一种释读是在街上巡逻防卫,所以是“防卫”之意。当然也有主流观点认为【韋】只是个声符,还有观点认为中间是【方】字的异体可能是【防】的初文。不管怎样,【韋】上面【五,去掉上面一横】和下面的【㐄】,两个三趾脚形都清晰可辨,现在用的【韦】则是个没什么实际意义的纯表音符号。【衛】这个字笔划虽多,知道是“两【止】绕城在【行】道巡逻”之形的话,识记非常容易。至于怎么通过日语的中介简化成【卫】的,知乎上曾有过精彩的考证:

第六个甲骨文是【正】,向一座城(口)行进之形,所以是【征】的本字。上面的方框其实是【丁】的初文,早期的不同字体有时是空心方框,有时是实心方块。【止】“正”对【丁】所以引申出现在的意思。

第七个是三趾脚形下加一横,有“出发”之意。【止】和【之】都是从这一个字分化出来的。【止】的本义后来被分化出来的【趾】继承了。类似于【手】,后来周代金文里再造更象形的【足】字来表示脚。

第八个甲骨文,竝排朝上的双足之形,演化为了【癶bo】,下面的器皿是一类称做【豆】的青铜器,所以这是个【登】字。甲骨文里另一个更常见的异体字,在【登】下加双手【廾】,所以是双手捧青铜礼器登高祭祀之类的意思。含【癶bo】的没什么常用字,另一个可能就是合并前的【發】了。前面提到【殳攵】都是手持棍棒之形,甲骨文的【发】只有下面部分,即【⿰(弓,殳)】,所以“发射”为本意,后来的【發】则是以【弓】为形旁,以【癹ba】为音旁的形声字了。

第二行。

第一个【出=⿶(止,凵)】讲过了。第二个字与之对偶,甲骨文种该字有两个异体,向下的【止】,即【夊】走入【凵】或【口】形,是【各】。【各】现在的意思是其延伸意,原本作为“来”的意思其实被一个分化字【⿰(彳,各)】继承了。但这个分化字似乎不怎么流行,现在一般的输入法也打不出来。有些方言里“过来”称作“ge来”,不知道是不是【各】本义的遗存。另外【客】的含义也很清晰了,它竝不是一个形声字。

第三亖五个字是同一个字的商代甲骨文,周代金文和小篆。【隹】是“鸟”形演变而来,甲骨文下方加【止】。类似于【前歬】,主流观点认为【隹+止】会鸟儿不能倒飞,只能“歬進”之意,所以这是【進】字,现在的【进】也是会意改形声。金文里许多字被加【止/夊】加【彳】繁化,再举一例比如【御】,本字只是【 ⿰(午卩)】,为人持杵之形,“御物”为用其本义。后来加【彳,止】繁化竝保持至今。多数【彳,止】组合,后来合并为小篆里的【辵】符,【辵】又进一步隶化为【辶】。所以完整的【辶】上面应为两点,加上那一短横,对应【辵】里上半部分来自【彳】的那三划。【歬進】和【前进】,两种写法孰优孰劣大家各凭喜好了。

所以今天大量使用的和“手足行走”有关的三个部件【扌足辶】,都不是直接来自最初的【又止】,而是周代才出现的。【又止】及其各种变体,失掉了名分,以各种奇形怪状的形态分布于汉字中,不为多数人知。

最后又是极其类似的一组三个甲骨文,皆为【止+人】的组合。第一个是【此=⿰(止人)】人下的【止】会人站立之处,即“此”处。第二个正是这个【处==⿰(止人)】字,注意简体的【处】是【處】的简化,与这个甲骨文雷同纯属巧合。此处的【处】是【咎】的本字,会人被践踏或横遭灾祸之意,“咎由自取”为用其本义。最后一个是【先=⿱(止人)】,字形强调了【止】在【人】歬,有“先行”之意。另外甲骨文里如果【人】上面放了什么东西,人形往往隶化为【儿】,除了这里的【先】,常见的还有【人】上放了个颅骨未愈合的大脑袋的【兒】和【卩】上放了个大眼睛的【見】。多次提到的【艮】符,除了是【皀】的变体,也常常来自【見】,比如被【阜】“限制”了视野的【限】和【眼】。

最近有首《生僻字》经常被提到,里面有句来自《出师表》的“陟罚臧否”,现在把【陟降】两个对偶的反义字放在一起,你有没有看出点儿什么?

4. 耕战

如果你坚持读到了这里,应该已经可以辨识甲金文的一些基本符号,有一些“字感”了。本文剩下部分会把要介绍的甲金文直接拼成图贴上来,它们分别对应文中哪个隶楷体请自行判断,不再第几行第几列的去数数了。

“耕”围绕【禾】介绍几个:

【歷】会“在禾中,即农田中行走”之意,故为“经历”。【厂】为后加。分化出来的【曆】出现更晚,大概只有千年历史。其实简化的时候把【厂】去掉恢复甲骨文本字即可。【历】把本体直接去掉了,也只是一个表音符号了。【歷曆】详解可参考:趙瑾昀:「故宫又惹错字争议」?——说说繁体字中的「歷」与「曆」

【秉】只看隶楷体也知道是“以手持禾”之形了。金文里更进一步造了【兼】,一手持两【禾】。读到这里,再看到“兼并”这个词,是不是和以前有不一样的感觉了。

现在的【年】已经演化的面目全非,甲骨文里原本就只是【 ⿰ (禾人)】,庄稼又熟了一茬人又长了一岁。说道“庄稼”,其实【稼】的甲骨文初文很直观,就是【⿱ (禾禾,田)】,可惜这个字没有流传下来。

【秦】在隶化之前字形还是很明确的,为双手持【午】捶捣谷物之形。【秦】下面的【廾禾】完好,但是【午】讹化了。【采】就比较幸运了,隶楷体一看就明白怎么回事,但最初甲骨文里【采】有过更富有画面感的异体写法,除了【爫】【禾】,种地的【土】和刈禾的【刂】都在。

【香】下的【曰】其实是【甘】,为【含】的本字,取“谷物成熟的香气”之意。

“战”从介绍几样兵器开始

【戈戊弓矢斤】都比较象形,【父】是【斧】的本字,加【斤】分化了。

【伐】以【戈】击人,“杀伐”之意。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是人抗着戈去“讨伐”?这就再次牵扯到“甲骨文是成熟书写系统”这个话题了。如果要表示移动相关含义,一定会有个【止】【彳】之类的符号,所以“讨伐”对应的是【武】。“止戈为武”,用【止】做“之”讲的本义。发动战争而不是停止战争。

【疆域】关于【或】的释读,各种说法纷乱异常,网上流行一种认为【或】是【國】本字的说法,但很可能【或】真的只是【國】的声符。【疆域】里的【土】皆为后加。本字是以【弓戈】保卫田园城郭,很有意境的一种释读。当然答主水平有限,不确定【或】就是【域】的本字。另外【疆】我个人其实更认同另一种释读,就像【寸】本指手腕,foot表脚,但是都引申为寸和英尺这样的长度单位,中文里也有“一箭之地”这种说法,所以【弓】这里可能是取“长度,丈量”而非“拿起武器保卫”之意。

甲骨文中有【弓】下加【口】的字形,最初认为是【弘】,但和表示盾牌的【毋】下加【口】的字参照着看,可能【口】符是用来表示强调弓、盾的某项特征,即弓强盾固。因此【弘】和【古】分别是【强】和【固】的本字。详解可参考:甲骨文中有「强」字么?

弓矢射入地面,表到达,即现在的【至】字,和【屰】一样,逆过来看弓箭的形状还依稀可辨。

【析折】皆非形声字。以【斤】砍树,是【析】,树断了是【折】,断开的【木】讹化为【扌】。

【兵】不必看甲骨文也容易看出是【⿱(斤廾)】,双手持【斤】,为“武器”之意,引申为“士兵”。所以【賓】改【宾】比会意字改形声字还要夸张。甲骨文的【賓】有三个异体,一是极其简单的【⿱(宀人)】,或者和【客】一样的构字逻辑,【⿳宀一止】,或者有【人】有【止】。现在的【賓】来自第二种,中间部分就是【步】的下半部分,为【止】的变体。金文繁化加了【贝】,象賓客的馈赠。简化后持械登堂入室,不像做客倒像抢劫。这个【宾】从构字上看倒是可以看做【寇】的异体。【攵攴】为持械手形,【天元】本都为人形上加了指事符号【一】或【口】,强调人头。所以【寇】就是持械入室伤人之形。

5.

是一个很宽泛的话题,比如【豆尊鬲鼎磬】之类的礼器,【祭奠】等祭祀有关的,【母孕毓(育的初文,流 字亦出于此)】等和繁衍有关的。但这个答案已经太长了,我就只辟个谣,然后讲讲【神中华】几个字吧。

【且】网上有流行说法为象形,【祖】的本字。但现在主流观点已经认为是“人为刀俎”的【俎】的初文。一个旁证是【宜】,为【且(俎)】上放肉之形。

【申】是【神】【电】本字,即闪电之形。【伸】为“闪电从空中延伸”的延申义。

【中國】两字最早出自西周初年的何尊铭文(「中国」两字最早出现在哪?),下图为其中【宅兹中或】四字。但甲骨文里【中】有两种写法,除了何尊里这种,另一种和今日的写法一样。有些解读,认为复杂的这个【中】上面的【==】是旗帜之类。其实回想下【子子孙孙】里的重文符号,这个上下的【=】应该表示相等。语言文字有时候真的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比如今天大家说“中”就是上下左右东西南北的中,绝对不会想到“上南-中-下北”的【中】和“左东-中-右西”的【中】其实竝不是完全等价的两个概念。何尊这个【中】既然上下相等了,所以就是“左中右”的【中】了。而我们今天用的【中】是来自甲骨文里表示“上中下”的【中】。另外这里为什么说“上南下北”而不是今天地图里的“上北下南”?因为我们中国人自古的天下观就是坐北朝南,所以江东即是江左,陇西即是陇右。

【華】就是【花】的初文,金文里象花朵盛放之形。【汉】的简化还好,【华】的这个把本来有很美好寓意的自称改成了一个纯表音符号,就有点儿扎心了。

6. 汉字的意境

最后再列几个我很喜欢的有意境或者牵扯到中华文化背景的字,竝且蹭一下《流浪地球》里木星的热度。

第一次看到这个鹦鹉吵群架的视频的时候,觉得好笑之余,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仇讎】字,也不知道先人是不是当初觉得鸟儿在树上叽叽喳喳就像吵架,所以造了这个字。典型的难写但是好记且有趣的字。

【怀懷】,【懷】属于构字逻辑和字形比较复杂但完美保存下来的字之一。【衣】中有【目】,【目】下类似【水】形,就是俗称的躲被窝里哭。所以“伤怀”用其本义,“怀抱”为引申。

【閑閒】两字都是早已有之,一样的构字逻辑,写起来复杂度也没有什么区别。一个从门逢里看到外面的树,一个是月光透过门缝照进来。但对于背着“床前明月光”长大的中国人,第二个可能稍好一点吧。

【鬥斗】自然是不该合并的。一个是两人怒发冲冠大打出手,一个是杓子的象形。但【斗】还和古代中国天文学有关,借指北斗,是为数不多和星象有关的字了。

另一个仰望星空的字就是【參】了。被仰望的三颗星即是西方白虎七宿里的参宿的主星官的中央三颗星。翻译一下就是,猎户座腰带上的ζ,ε,δ三星,北半球冬夜里天空中最显眼最易辨认的三颗星。东方青龙七宿里的商宿则夏天才出现在北半球的夜空。参商二宿永不相见,所以才有杜甫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和《倚天屠龙记》中小昭西返波斯一章的标题“东西永隔如参商”。可惜中国传统天文学这套理论和汉字本源一样,也是无人问津。其实中国古代天空分为三垣加四野二十八宿。三垣和二十八宿的每一个之下,又可分为数个星官,也就是中国的“星座”了。《史记·天官书》里有最早的星官名字记载,很多名字可以说逼格满满(当然也可以说中二的不行。。。),比如天狼,青丘,军门,酒旗,十二国, 鈇 钺,北落师门,轩辕,天庙,孤矢,咸池等等等等吧。虽然今天这套理论比起西方星座那一套东西来可以说默默无闻,但我相信随着中国的复兴,层出不穷的小说网剧漫画动画肯定会慢慢让一个又一个中国星官的名字再次被中国人熟知。【参】字本身的详解可参考:

最后一个【岁歲】【歲】看似复杂,但是类似于【涉】,无非就是【戊】+拆成两部分的【步】。取岁月不停前行之意。今天人们一般只知道金木水火土五星,却不知道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是这五星最初的名字。所以【岁】古代可指木星。知乎上曾有有个问题,为什么 12 这个数在人类生活中这么重要,高赞大概说什么12可被最小的几个整数2/3/4整除,这不太可能是主要原因。其实无非因为木星公转周期12年,平分黄道十二份而已。所以西方有十二星座,东方有十二生肖。木星最初的名字【岁】就已经说明了它在古人观星和制定历法时的重要地位。为什么印度有27宿中国有28宿?大概也就是因为镇星公转周期是26~27年。再比如前几年我国搭载俄国火箭发射过一个火星探测器,不过俄国人出了茬子任务失败。这个探测器就叫“萤火”取“荧惑”谐音。不像木星土星,火星相对地球运动是比较没有规律的,所以古代常以荧惑在天空的位置预测吉凶,史书上更是时不时来个"荧惑犯岁","荧惑守心",“荧惑犯轩辕大星”之类。跑远了说回【岁】字。。。【岁】是我个人非常非常喜欢的一个简体字。上面的【山】也是【止】的变体,类似的例子还有【往】的本字【㞷】,甲骨文最初是个上【止】下【王】的形声字。【岁】下半部分,类似【止之】同源由一个字分化而来,【夕月】也是同源。所以【岁峕】两字,上面皆为【止】的变体,下面各为日月,字形字意对仗公整,令人身心极度舒适。

总之,我特别反感知乎上简繁比较和汉字话题下很多答案和评论里的“文字只是用来交流”的这种说法。世界上现存的主流文字只有两种,汉字及其他。这句话对“其他”也许适用。但是汉字作为几千年传承不绝的华夏文明的基石,承载了太多文化上的东西,绝不只是“交流的工具”。

亖. 子子孫孫永寶用之

是的,开篇金文最后一个字就是【止之】的本字,这里做“之”为代词。倒数第二个字是【用】,可能为【桶】的本字。所以这句话就是:子子孫孫永寶用之青铜器铭文经常在最后来这么一句,寓意子子孙孙无穷匮,可以永远宝用这件礼器。今年(2019)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120年来古文字学和考古学的发展,使今天的我们,比秦亡以来两千多年的任何华夏先人,都更了解汉字的源流。在这样的优越条件下,汉字教育反而倒行逆施,汉字话题下各种反智言论层出不穷。所以虽然我个人能力十分有限,还是勉力写了这样一篇长答,科普汉字知识,希望对那些对传统汉字感兴趣又不知道如何下手学起的朋友,有所帮助。希望汉字不再珠玉蒙尘,而是能为子子孙孙,永宝用之。

===== 正文完=====

Show人以鱼 & 授人以渔

Show人以鱼

受/授 人以 鱼/渔 有个暗含的前提条件,就是接受者知道鱼是什么并且认为鱼是好东西。汉字 的演化源流和科学释读其实不像鱼,反倒更像螃蟹。普通人往往以为古文字复杂难学和今天的汉字关系不大,所以这篇文章前面都是Show人以鱼,简单说下汉字各种字体大致怎么回事,希望破解这些误解。

授人以渔

⿰ ⿱ ⿲ ⿳ ⿴ ⿵ ⿶ ⿷ ⿸ ⿹ ⿺这些符号怎么打出来:

ctrl+shift+u 进入unicode输入模式。这几个符号的编码从2ff0开始。所以ctrl+shift+u 之后,输入2ff0,就是⿰了,其他是2ff1,2ff2依次类推。更详细的可参考:趙瑾昀:如何精确地表示生僻字

本文虽长,信息来源无非就是1+2+3,六个:

【1】即知乎汉字话题下的经典回答,尤其是已经退乎的 趙瑾昀 几年前的众多大作

【2】即

两个网站。注意两个网址的后缀,分别是edu.hkedu.tw,现在中文互联网最权威的两个汉字网站分别来自香港台湾,有些东西,没有群众基础确实对上层研究都会有影响。

【3】即这三位当代古文字学大师所著的三本入门书:

裘锡圭《文字学概要》这本最长最全

李学勤《古文字学初阶》不到一百页,讲古文字历史比较多,解字很少

林沄《古文字研究简论》不到两百页,最有趣的一本,后面几章举了很多古文字学家多方考证破解某些难解字的例子,有点“古文字学家探案选集”的感觉。

【1+2+3】之外要再进一步,可以参考这个回答


user avatar   dsl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略看了一下高赞答案,没有一个直截了当回答问题的。

为什么大部分中国人没学过繁体字却能看懂呢?因为人脑是个神经网络,模糊匹配的功能是它的强项啊。现在所谓的人工神经网络,机器学习,其实都是在模仿人脑的这个能力。

比如说你告诉一个简单的人工神经网络,如果x=0,那么y=A,如果x=1, 那么y=B。 然后问它,如果x=0.8 的话, y 等于什么?它会告诉你,等于B,尽管它从来没"学过" x=0.8 的时候 y等于什么。

“如果x=0,y=A,如果x=1, y=B”是个简单的“训练”过程,然后神经网络就具备了模糊匹配(归类,classification)的能力了,如果 x 的值与训练值(0 和1)偏离得不是太远,匹配的准确度会很高。

回到繁体字的问题,这就不是上面那个一个自变量x的问题了,而是N个自变量x1,x2,x3, ... xn,对应上下文语境、字形、偏旁读音等等。人们读简体字的文章,就是不断训练的过程。训练好了,来读繁体的,相当于把其中自变量都扰动一下,人脑完全可以做到正确匹配。

当然这依赖一些条件,比如首先你知道这种对应是成立的,即一个繁体字一定对应一个简体字。然后是训练集与测试集差距不大,即繁体和简体大部分字形轮廓相似,繁体和简体的文本是同一个语言,同一个文化的产物,每个字出现时的语境是相似的,等等等等。

其实我们小时候学认字也是一个相似的过程。只不过是把口语中的字,映射到书写的字上面。我们先学会口语,熟悉每个字出现的语境,这相当于训练过程。看书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根据上下文语境自动匹配了,就是所谓“猜”。

现在的所谓机器学习,就是在模仿人脑的这个过程。比如自动驾驶的车辆,我们训练它在各种路况下该如何反应,但实际应用的时候,路况千变万化,不可能都训练到,就需要它运用模糊匹配的能力来做出正确反应。这跟只学过简体字却自动认识繁体字的能力是一样的。


user avatar   li-xiang-35-6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為我們中國人閱讀中文是一句一句讀,不是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所以個別字不認識也不影響。只要讀懂了句子,就會造成讀懂了每一個字的錯覺。另外,其中很多字也可以根據經驗猜出來,就更給人一種能看懂正體字的錯覺。但是,一旦單獨去認每一個字,沒有學習過就會出現問題了。


補充一個例子:研表究明,人看在字时,会自动字将排好。不信你读重一下段这话,会就发现全字都乱是的。

這是一個經典的段子,從中可以看出,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不會去在意每一個字詞。就像樓下的老哥所說,即使把其中某一個字換成是任意符號,也不影響整體閱讀,因為你甚至都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


user avatar   huang-charl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I cndluo't bvleiee taht I culod aulaclty uesdtannrd waht I was rdnaieg. Unisg the icndeblire pweor of the hmuan mnid, aocdcrnig to rseecrah at Cmabrigde Uinervtisy, it dseno't mttaer in waht oderr the lterets in a wrod are, the olny irpoamtnt tihng is taht the frsit and lsat ltteer be in the rhgit pclae. The rset can be a taotl mses and you can sitll raed it whoutit a pboerlm. Tihs is bucseae the huamn mnid deos not raed ervey ltteer by istlef, but the wrod as a wlohe. Aaznmig, huh? Yaeh and I awlyas tghhuot slelinpg was ipmorantt! See if yuor fdreins can raed tihs too.

评论区有中文版的类似案例。


user avatar   mteec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据我考证是当时明朝工部在研究原子弹。

没有狗头。

当时明朝工部发现某地(富含镭元素)矿石挤压摩擦会发生爆炸,于是找了两块大的,做成磨盘,用绞合的方式连在一起,后来就是天启大爆炸了。

tieba.baidu.com/p/26139


user avatar   deng-deng-37-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他方面不清楚,不过如果单就地形相似度来看,巴西无疑是与福建省相似度最高的地方了。理由如下:

1.人口密集的区域都集中在沿海狭长的平原地带,尤其是两者都集中在东南沿海。

2.多山少平原

3.巴西北部是亚马逊热带雨林,是巴西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福建北部的闽北也是福建全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地区。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台湾媒体的文章【中國需要更多傅園慧,而不是九二共識、反台獨】? 
  为什么中国现在不能建立起一套影视分级制度呢? 
  如何评价台湾 2016 年一季度 GDP 同比萎缩 0.84%? 
  为什么许多人说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保存的最好? 
  如何看待美国驻外美军暂停部署60天? 
  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造航母是不是就像中国人看印度人造航母一样搞笑? 
  如何看待台当局让在台日本人优先接种日本援助疫苗,但对方却表示「希望接种大陆疫苗」? 
  如何看待易中天《戏台上的忠臣孝子都是没骨头的男人》? 
  如何看待台湾新课纲打算把中国史归入东亚史,而重点放在以台湾为主体的学习? 
  如何看待「台独」越跳,统一越快?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部分网友对衡中张锡峰的种种恶意?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脑洞大开的冷笑话?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