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形式上会,但从本质上不会。
人的推理能力是很强大的,但是由于人所掌握的信息未必完备,其推理也未必完备。所以,对于一个现象,很可能会产生一些奇怪的推理。
比如说,看到一些殖民地繁荣昌盛,一些从未被殖民过的国家一塌糊涂。于是就推理出做殖民地就是好,中国要发展,最好要做三百年殖民地。
这种推理形式,在未来还会出现,但形式是反过来。
经济发展的不好,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差。经济发展的好,就会觉得自己什么都好。美国大萧条的时候,连纳粹主义在美国都有不少市场。看欧美发展得不错,就觉得“蓝色文明”才是王道。所以人类都是一样。
中国发展得不错。以后还会更好。那么为什么中国发展得不错?为什么不是民主的印度或者作为殖民地的非洲?到了那个时候,一些自信心爆棚的中国人自然会寻找其中的道理。其中一部分人会轻而易举地认为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有很多优越的要素。而这些就是造成快速发展的核心要素。于是,传统文化的整理和发展,自然就会有人开始感兴趣。
然而这种形式上的发展,注定是“六经注我”而不是“我注六经”。诸如“女德班”、《二十四孝》这种重拾古典文化糟粕的路线,终究会因为与后工业时代文化高度不匹配而昙花一现。只有那些符合后工业时代文化的古典文化元素能够被拣选出来,受到推崇,并以此作为古典文化优越的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预料,诸如“不患寡而患不均”、“民贵君轻”、“有教无类”之类的元素一定会被更多地推崇。就系统理论来讲,未来王阳明的地位显然要高于朱熹。
所以,形式上,一定会有人开始重新挖掘古典文化,但本质上,无非是让古典文化和实际发展思路相互背书罢了。古典文化里的核心观点,也就是整个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必然是要被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