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日本“窃中华而自居”的思想? 第1页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消化不良与吸收不好


user avatar   liang-gong-chun-ri-xiao-shun-n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日本、韩国、越南被中国影响后,自比“小中华”是很正常的文化现象。大抵相当于“新垣结衣是我老婆”。

这种心态政治化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被中国打的时候强调“南国山河”、“岂狄夷而无君”;需要欺负虾夷、女真和占婆的时候,“小中国”的认同又十分有用了。反正人嘴两张皮,为了利益,怎么说故事都能说圆。

中国人对它的反应才是值得研究的:

崔永元曾经说过,自己小时候兄弟姐妹吃过一口的东西,从来不吃,嫌脏;自己父母再吃一口,反而又觉得干净、可以吃了。有些人看待中国文化就是这个心态。

“唐在日本”,而“唐朝”文化,本身就吸收了很多西域、突厥、鲜卑的元素;

“明在朝鲜”,而“明朝”文化,本身就揉合了蒙元治下各民族的文化。

而这些本来就不是百分百纯“汉”的文化传到日本、韩国,却成了值得向往的东西,这在逻辑上不通。还不如说就是因为日韩做得好而崇拜他们。




近代以来,中国国内的很多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分锅”问题。许多中国人之所以认同日本的“小中华”思想,是因为“大中华”挨打、落后,有一口锅需要甩。而这口锅最好甩给少数民族统治者最轻松。

然而辛亥革命,推翻了少数民族统治者,甚至给了中国一个短命的汉族皇帝,国家积贫积弱的现实却没有因此缓解。

同样,80、90、00年代,初开国门的中国人看到了中国和日韩之间巨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以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自然也会把这种差距归咎于少数民族统治者,或者“外来的”左翼革命思想。这也是一种“分锅”。

到了10、20年代,和日韩之间的差距肉眼可见地缩小,而这和学习日本的“小中华”方面又没有任何关系,除了留了一地仿日的“唐风”建筑之外。


user avatar   wu-shui-xi-shen-xu-d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两类词的来源不一样。英语的底层是日耳曼语,然后诺曼征服之后又被讲法语的贵族深深影响。

pig这个词来自日耳曼语。现在德语的“猪”也还是pig。饲养动物能直接接触这些活物的基本都是农民。所以他们对动物的用语也就保留下来了。

pork这个词来自法语。古时的肉食者基本非富即贵。他们见到的基本都是烹饪好的熟肉,而平民很少能吃到肉。所以对于肉类的称呼更多地来自于贵族的语言。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日本景观遭涂鸦写汉字「生日快乐」? 
  中国人为什么要学英语? 
  如果中国整体穿越到1937,然后在五年后穿越回来,我国应该怎样获取最大利益? 
  “孝顺”文化是小农经济的专属吗? 
  中国有什么类似日本武士道这样方便演绎输出的精神? 
  台湾地区新冠致死率已超4% ,远超全球平均水平,致死率为何这么高? 
  日语中那么多片假名表示的外来词,会不会让日本人觉得自己的语言「不干净」? 
  日本的神话能构成一个体系吗?如果能,是何种逻辑及联系? 
  中国人离开中国后很容易被同化吗? 
  关于中国的未来你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前一个讨论
真正的老北京特色食物是什么?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好方法可以让孩子从小提升自信心?





© 2025-05-0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