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有什么类似日本武士道这样方便演绎输出的精神? 第1页

  

user avatar   li-zhi-lun-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电影的确是文化的强大载体,可以起到昭示民族性进而输出本民族文化的作用。

整个十九世纪乃至二十世纪前期,亚洲一直不被西方世界所熟知。东方一直被一种半神话、半猎奇的印象所笼罩。所谓”远东”,既有地理上的遥远,也有心理上的隔膜。

神奈川冲浪里,葛饰北斋

日本的浮世绘随着出口货物传到欧洲,给了欧洲极大的美学震撼。美术史上印象派名家,都曾临摹过浮世绘绘画。没有葛饰北斋,欧洲画家真的是集体抓瞎,都不知道画啥好了。

二战的历史无须赘述,珍珠港让全世界开始正视这个遥远东方的国家。二战结束以后,反思战争的同时,更掀起了一股研究东方文化的浪潮。美国人得搞明白日本人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看着那么文明现代化,干出来的事情就完全不靠谱。


影像是最生动的载体,如果说浮世绘只是视觉体验,那黑泽明的电影则真正触及到了文化和民族性。

七武士这部电影,正好解答了美国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为什么日本的飞行员可以执行自杀式的攻击,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什么?

电影以一种正面的角度诠释了日本的武士精神,重信义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值得赞扬的美德。电影横扫了五几年的各大奖项,从奥斯卡到威尼斯。

美国人很满意日本人对自己的诠释,也明白了什么叫武士道。简单而言就是一根筋——作死,但是作得非常炫酷。所以武士道是有审美体验的一根筋。


武士的形象从此深入人心以后,其余的事情都可以被电影工业所推动,日本刀、甲胄、道义、这样的文化符号,被日本人自己用来进行文化输出,也被好莱坞导演加以西方视角的改造。

日本在电影里呈现的民族精神,是他主动要展现给世界的;

西方人看到的日本民族精神,只看到他们自己希望看到的一面。


这种交流渐渐催生了一种亚文化,就是东方意向加西方话语的“和风美学”。

San Fransokyo,是动画片超能陆战队里一座虚拟城市, 这座城市融合了东京和旧金山。金门大桥被改造成了日式的鸟居风格。大白的盔甲就是个日式的兜。

武士精神是在电影语言里不断被双方加工完善的,最终净化了自身的军国主义元素。提炼为勇气与保护弱小并且不要命的一种普世价值,辅以日式的美学风格,得以在电影里运用自如。

好,那中国有什么可以与之类似的电影语言?

很显然,并没有。

中国电影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分成大陆电影和香港电影。

香港电影从邵氏功夫片,李小龙的武打片,吴宇森的警匪片,到王家卫的文艺片,这一整套观感是极为鲜明且连贯的。昆丁塔伦蒂诺看完《重庆森林》,对王家卫佩服到五体投地,搞不懂他怎么把电影拍得那么好看。今天你到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武术馆里,只要有悬挂武术家照片,最醒目的地方一定有李小龙,百分之一百,不可能有例外。

李小龙的武术哲学,香港的城市文化,深刻地影响了全世界的电影。但这些都是大陆所不熟悉的,所谓出口转内销,我们接受的是一个已经被加工过的香港电影文化。

文化也是产品,也是需要出口的,没有出口,就没有所谓文化扩散。

中国大陆经历了建国初期到冷战结束的封锁,电影工业也不发达。西方人对中国的印象不是清朝辫子,就是革命的脸谱化形象,都是面孔式的印象,没有什么精神上的沟通。中国电影真正走向国际舞台,要从霸王别姬,和大红灯笼高高挂这些电影开始。还有值得大书特书的,李安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


这些无一例外都表达了同一个主题—— 压抑,中国农耕文明数千年来的性压抑。

在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红色不再是喜庆欢乐的象征,而是代表着凝重的压抑感。这些在国外得奖的作品,往往被国内批评乃至屡遭禁映,其实很简单,因为这并不正面表现民族性。

这些作品越是得奖,输出的文化永远是一种揭开疮疤秀给全世界看的祥林嫂心态。官方不提倡。

但导演们对此也毫无办法,毕竟功力有限,只能挑最深刻,最容易表现的题材所展现。在所有华人导演里面,李安是最顶尖的。只有他一个人有编剧和导演的双重才华,这个本事大陆导演一个也没有,离开芦苇和王朔,陈凯歌和冯小刚拍的东西就跟脑子里装了粪一样毫无灵光。



没有这段竹林打斗,就没有中国电影在世界的一切。

英雄和卧虎藏龙,就和贡米和张柏芝的区别一样大。

Hero,这单词太简单了,幼儿园孩子都会。 Crouching.Tiger,Hidden.Dragon,什么叫蹲着老虎,藏着龙,这电影拍的是动物园吗?

但美国人反而看懂了后者。

英雄这部电影是以镜头语言取胜的,张艺谋摄影师的天赋点狂加加到了满。但从杀到不杀,这是个逻辑问题,谁能看出来怎么就放下剑了,估计中国人自己都一头雾水。

日本人剖腹,全世界都懂这是武士道精神作祟,但是英雄里面李连杰心甘情愿成了刺猬,背后就没有一个道支撑。

李安把这个精神内核补齐了:

中国人确实性压抑,但中国人压抑的背后,是对更高层次精神世界的追求,如果性的代价是放弃境界,那宁可从山顶往下跳,这就是卧虎藏龙对中国精神的一种诠释,所谓侠以武证道。

李慕白点化了囿于情欲的玉娇龙,自己也得到解脱,最后轮回寂灭。

这在精神层面上是一个重大进步,事实证明,全世界也确实看懂了,接受了这个解释,给个小金人实至名归。从此中国电影摆脱了祥林嫂的形象。

同样是用章子怡,一个台湾人,一个香港人,章子怡成了国际章,中国电影也是世界电影。

冯小刚拍个莎士比亚,倒是拍成了乡镇文化馆,走基层送温暖的,莎士比亚都跟着三俗,这就是差距。

现在回答题主的答案。

中国电影里找不到民族精神,因为既缺少精神,也缺好导演。日本近几年来的电影也乏善可陈,从入殓师可以看出来,民族精神这个东西,在电影里越来越做减法,人性的母题要涵盖民族性。千与千寻得了金熊奖,在动画片领域估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不会有超越它的存在了。

韩国电影倒是风生水起的,但我看不上李沧东,《诗》有点太往自己脸上贴金了,韩国老太太写诗,假的超乎常理了,日本人写了五百年俳句,到今天还有各种俳句赏,佳作多了去了,公园里不少老人拿着拍纸本,自己没事就写点。却从没听说韩国连老太太都要整天写诗,倒是更热衷于整容多些。

但这反而更符合韩国人的民族性,为了争面子,可以稍微不要脸。

民族精神不是一个褒义词,它更多代表的是一个理由,例如德国人死板举世闻名,但德国人并不觉得别的民族不那么死板也是民族性。有一阵西方人很烦和日本人打交道,因为摸不准日本人到底要表达什么,后来经过了日本一系列文化传播,美国人懂了,这个民族就是有点神经。于是就默认了日本人在表达上的种种绕圈子。

中国进来在国际事务上屡屡发声,也屡屡遭受谴责。中国人自己很郁闷,反复强调自己没有争霸思想,坚持和平共处,只是自己爱做梦。

文明其实最需要的是同理心,假如外国人不理解中国人这样做的内在逻辑,也就不可能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与其总拿着四书五经去寻找所谓的民族大义或者侠之大者,还表达不出来到底是什么。还不如日本干脆就认了武士道,老子分分钟切腹自尽给你看,怕了吧。

ps 电影的世界里很公平公正公开的。拍到位了就是到位了,全世界都能看懂。没到位就是没到位,吹破大天也没用。

电影是全世界最直观无碍的语言了,比小说还要直接得多。电影拍不出来的东西,别指望别的地方找补。你去别人家做客,他吹嘘自己做饭特好吃,结果还没上菜呢,米饭盛出来是夹生的,你对他厨艺还有期待吗?

不少留学生笼络老外的方法,除了包饺子、就是煮饺子,怪不得功夫熊猫里,阿宝除了吃还是吃,看来我们输出的文化符号,除了吃也真没给外国人留下些什么印象。

熊猫在一个劲地吃,这就是中国电影里的民族精神,想想还真是正确无比。

李安拍印度宗教文化都能拍个通透,反而证明目前的中国确实乏善可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姜文的一部鬼子来了,基本也就把抗日这段给拍到位了,既然到位,姜文的国际地位那就是有保障的。所以电影还真是一切实力说话,论功行赏,非常客观公正。本来南京也是一个展现民族性的伟大题材,可惜辛德勒名单哪是一般人学得来的,

陆川糟践完南京南京又拍了电影,叫什么九层炮楼,看来是要在抗日神剧上一条道跑到黑啊。

楼上说崖山以后再无中国,我觉得这个题材可以考虑考虑,也符合当前大汉族青年俊彦们的一致呼声。建议他们拍这部戏的时候都去当群演,为了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真跳不加特技。duang~duang~duang~


user avatar   he-dan-yu-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天,竟然这么多赞,我这个从来没超过10个赞的孩子感到了满满的的正能量~~~

这个回答没有什么严谨性,不过是有感而发而已,所以各位就不要追究什么文人墨客竹林间来源自哪里啦~

其实我想表达的也不是说中华民族就最好,没有缺陷,我更多地想表达的是:这么多年一直以来我们对自己民族都有些不自信,动不动就什么民族劣根性什么的。但是当我接触到更多的人之后,我觉得其实中国人跟很多其他的民族一样,有好有坏,而且很多优点其他民族学不来。日本社会有了那么多我们推崇的优点,可是我的日本同学为何不想回去呢?

有点儿跑题了,不过还是想说,好多年前第一次听说汉服的时候我也拍手叫好觉得中华复兴有望,可是后来发现这一套并不能带来什么改变,反而,复兴了汉服,是不是还得复兴礼呢,之前看到新闻说山东某小学组织小学生集体给父母磕头是不是也要复兴呢?我们在感慨文化流失的时候也要看到,一些不好的东西也确实被破除了。我觉得我们的文化就是在不断地破和立之后留下来的东西。

------------------分割线怎么划不太会啊--------------

小时候看到日本的茶道,剑道,和服,都张大嘴巴说:哇,太酷了,可惜中国没有,中国一点儿也不精致。

可是后来才逐渐发现,中华文化早已不需要这种形式上的东西来维系。

门口遛鸟大爷带着茶渍的茶杯,文人墨客在竹林间的茶器,里面装载的都是五千年的文明。

中华文化,更多的是看不到的内核,而不是看得见的形式。

所以,为什么要去给中华文明画个象呢?




  

相关话题

  「繁体字」和「简体字」哪个好? 
  神界不招人了么?近现代哪些人位列仙班了? 
  如何看待童旭东称孙禄堂是五百年来武术第一人、县政府组织的公祭活动?孙真的那么厉害吗? 
  圣诞节,有没有类似「圣诞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这样的顺口溜? 
  如何看待哲学家尼采? 
  江南人(苏南,浙江,上海,皖南,赣东北)之间如何看待彼此? 
  布热津斯基的「奶头乐」理论有什么更深的内涵吗? 
  如何使美国崩溃或者如同苏联一样解体? 
  四川遂宁公交车事件的男青年该不该判刑? 
  主流经济学以「资源稀缺」为假设,那么资源为何稀缺? 

前一个讨论
如何处理「极简设计理念」与「设计无内涵」之间的矛盾?
下一个讨论
在金庸小说的英文版中,是如何翻译各种武功名的?





© 2024-05-1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