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领英「职场人转折点报告」中指出的「职场人平均 27 岁升任经理」? 第1页

  

user avatar   sean-yen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灯下说书人

看到这个标题,我挺意外,就找到领英的朋友咨询:

27岁升经理,是指带团队的经理吗?还是像多数公司那样,一毕业就有个“客户经理”的光环挂在脑门上?

领英同仁的回复让人绝望:

是真的带团队的经理,平均下来26.8岁。

我盘算了一下,我开始带人是在30岁出头,晚了4年,错过了一届世界杯,一届奥运会。现在的年轻人,肯定比我出色很多,但27岁走上管理岗位,依然让我捏了一把汗。

我见过好些少年得志升经理带团队的人,但他们的发展,往往并不顺利,相反有很多坎坷。27岁升经理,可能不是转折点,甚至可能是负面的转折点,成为他们回忆里的人生巅峰……

我在猎头公司的时候,交了一位猎头朋友A,他26岁当上的主管。

那是2008年金融危机,公司走了一拨经理,人才断档,就把做了2年多猎头,业绩出色的A推上管理岗,带着5个人的小团队。

刚当上领导的他,踌躇满志,想着奇迹般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完成业绩。

猎头的工作,无非是打电话攻关客户、约面试拉来候选人……他业务专精,于是仔细的把工作拆解成每个执行细节,给每个下属安排了高负荷的工作量。

这种做法本身无可厚非。

但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大公司都冻结了招聘需求,职场人都惶惶不可终日,担心失业,对跳槽选择非常保守。

猎头行业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A急于完成任务,并没有想过下属们怎么想。一颗红心只为完成指标,下属的建议和不同观点,都被他视作挑衅。

在经济不好的背景下,作为领导,要做的不仅仅是给下属压力,期望大力出奇迹;更重要的是安抚团队情绪,鼓舞团队斗志。

A的性格其实不错,也是很爽朗的人,但我完全没想到,当上经理后,他天天在办公室里瞪大眼睛撕下属。很快就有下属受不了,辞职了。

A满脑子只有自己的指标。我不意外,我也没兴趣批判他。

以我个人而言,开始努力尝试换位思考大约是在30岁;真正做到凡事都换位思考,也就是我娃出生后的这几年。

故事的结局是:一年后,他因为业绩差,被换到了另一个小团队做领导,不久就辞职了。


1、领导力≠权力

我分享过这件事:

主管晚上10点多在群里要求实习生回公司加班,理由是正式员工没下班,实习生也不能下班。

后来他又要求实习生帮忙做PPT,见响应的不多,冒了一句:

一分钟内逐个回话,否则开除。

几次这么一弄,被早已不满的实习生小伙伴曝光到社交网络上了。

看着这段截图,我其实很同情这位主管。

诸位看到的是一个喜怒无常,骄横跋扈的高管,我看到的是缺乏自信,害怕被质疑,不知道如何做领导的普通人。

他之所以制造恐惧,是因为他内心充满恐惧

事实是这十多年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互联网行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海量的领导岗位

然而,虽说很多年轻人被提拔成了“领导”,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是具备了足够领导力的领导人才

在很多领导的固有概念里,领导岗位=权力。

如何让下属听话,如何完成业绩指标,如何让人信服我赞同我,要靠手里的权力。

真的如此吗?

前两天,我和老友吃饭,他说自己跳槽了。

我一惊:你不是刚刚跳槽吗?怎么又跳了?

他苦笑:“面试的时候没感觉出来,这领导是一个骂人狂,开全员会议,轮着按顺序骂人。我虽然才来不久,但迟早会骂到我这里的,我又不缺下家,何苦找一个挨骂的工作呢?”

这是什么时代了?领英之前不是有一份报告说:

95后每份工作平均时长7个月

如今的人才不缺工作,相反如今的企业缺少人才。

真正的人才,又不是五行缺骂,哪里会搭理威权式的上司。

威权式的领导,实际上可能是能力最弱,影响力最弱,自信心最弱的领导。你没办法让下属信服你,所以你只能靠掀桌子骂人,会议室里轮流羞辱下属,甚至炒掉高水平的下属,来寻找一个领导的存在感。



2、领导≠领袖

领导和领袖只有一字之差,但事实上天差地别。

在我看来,领袖的终极奥义,是「成就下属,帮助下属成长」。

讲道理,一个团队领导,想蜕变成团队的领袖,那么必须站在员工的角度为员工着想,解决员工遇到的工作问题,甚至是生活问题。

这个观点,放在很多传统风格的领导面前,可能要被喷的:

你是不是以为“四海之内皆你妈”,都得宠着你惯着你,你才能干好活?

事实上,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宠坏”员工的价值。

在之前一个回答里,我提到过很多案例:

阿里腾讯推出的无息贷款买房,帮助员工解决生活中的最大难题,房子。

谷歌的食堂,各式各样的食材搭配,甚至连撸串都可以在食堂撸,帮员工解决了吃的问题。

星巴克为员工父母提供重疾保险,一定程度上,帮助离开故乡去外地打拼的年轻人解决了照顾父母的难题。

携程的托儿所发生了虐童丑闻,难逃责任,但是携程推出这个福利本身,是为了员工解决照顾低龄子女的问题,初心是好的。

企业有义务这么做吗?

不见得。

但通过这些福利,企业能够吸引到一流的人才,并让这些人才能够专注在工作上。

很多人评价腾讯的加班是这样的,说是加班,但管饭管打车,也帮员工省了很多生活中的琐事时间,不用挤地铁,不用买菜做饭,不用刷锅刷碗。公司还有浴室,可以去健身房出一身汗之后洗个澡再回家。

回到领导身上,领导的一个至关重要的职责,是帮助员工解决职业发展的困惑。

很多人担心下属一旦成长了,就会跑路……可是话说回来,不成长的下属,对公司又有什么价值?下属也不傻,真的发现在公司没有成长机会,人不会走吗?

还有人担心下属成长,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自己的位置就不保了,这个担心也是多虑。

打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方:职场带新人,和游戏里带着新人打野一样,大家一起升级,但升完级的技能点,我们加在不同的地方而已。

帮助年轻人在技能和知识方面提升,也意味着我们自身领导力的成长。

如果作为主管,自己拒绝成长,指望依靠压制年轻人的成长,保住自己的位置,这就比较天真了。


3、当官≠转折点

领英的报告里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另一部分内容:

成功抓住转折点的职场人平均加班时长仅为3.5小时。每月收入低于3000元的职场人的加班时间最长。

对于职场人来说,想要通过“加班”和“奋斗”把握住人生的转折点,概率很低

我自己的转折点,大约也是在27岁,那一年我没有升官,没有带团队,我开始接触社交媒体,那是2010年微博兴起的时候。

回首过去8年,我很庆幸自己做了正确的选择:

在社交媒体时代来临时,及时上车

如果我当时一味沉浸在事务性工作里,我恐怕很难从一个组织活动的市场专员,蜕变成5年后的数字营销总监,也不会有自己的公众号,不会来知乎写文章。

很庆幸这一切没有发生,而如今多少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在行业里积累了一点名气。

当时社交媒体不是我的分内活,我给公司的微博账号写文章做运营,都是完成同事的KPI,义务劳动。

但这种义务劳动,不吃亏。

如今常有小伙伴来咨询,被同事压榨怎么办?被领导安排新任务怎么办?

我希望小伙伴们能够抬头看整个市场的变化,看看不同工作类型的发展机会,有些工作,虽说不是我们分内活,但对我们的职业发展有帮助,这就不是压榨。

抬头看市场趋势,就不能仅仅待在公司内。我在文章里提过:

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招聘电商人才,这意味着什么?

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招有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才,他们到底是需要分析什么样的数据,合适的候选人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抓住趋势,我们更容易给自己定位:

自己现在在什么位置,该往哪个方向发展


写在最后

27岁升经理?这可能很抓眼球,却不是这份领英报告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小伙伴看到这个标题可以感觉有些惆怅:人比人,气死人。

我希望小伙伴们还是佛系一点。

知乎的用户相对来说会比较理智,不接受鸡汤,我也在知乎分享过「走管理路线和专家路线,孰优孰劣」的观点

从未来的职场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不会走上管理岗位,而是会选择扮演专家的角色。

不做管理岗,可能活得更自在,活得更精彩。

在我看来,职场的转折点,不在于27岁当上了经理,不在于30岁做到了总监,也不在于40岁迎娶了奶茶妹妹。

职场的转折点,更多在于我们是否遵从内心的梦想,追求我们想要的生活

我今年36岁,本命年。

5月初,我辞掉了美世的工作,离开了待了近20年的上海,离开老婆和4岁半的娃,接受朋友的邀请,来帝都北漂半创业来了。

如今大家叫我伏地魔——潜伏在帝都的魔都人。

我朋友点评:你永远不知道,人为了工作会做出多么可怕的事情。

害怕吗?是的,我很怕。

现在工作挣钱更多吗?扣掉房租和来回路费,还不如之前。我还不得不接一些自媒体广告来补贴在帝都这里高的离谱的租金(请大家原谅我的广告)。

这份事业肯定成功吗?我不知道,尽人事听天命。

独自北漂遭罪吗?遭罪的,几乎每周末往返两地的方式,对于一个奔四的人来说,精力就是跟不上,更别提租房和水土不服的破事了。

但我知道:

如果我放弃了这个机会,我会后悔。

我不知道这一次的选择,会不会成功。

但我相信这是我的转折点。



国外有一个很经典的视频:请路人分享「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

回答五花八门,有提爱情的,也有提事业的,也有提朋友亲情的:

  • Not saying I love you(没有和ta说:「我爱你」)
  • Not following my artistic passion(没有踏上我钟爱的艺术之路)
  • Not having kids before my dad passed away(没在父亲过世前生孩子)

在黑板被填满之后,可以看出大家后悔的事情,有一个共同点:

没有做的事情、没有说的话、没有去追寻的梦想。

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让我们赶紧去完成那些没做会让我们后悔的事情。


公众号:瞎说职场(所有表情包,版权归属我娃)

我的职场live:


user avatar   Ivony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领英之前的报告已经证明了他们的中国营销团队没有基本的统计学知识,甚至很多没有基本的数学知识……



所以一份报告只要打上领英的标识,请自动忽略其结论。


user avatar   zhang-peng-14-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最近和一个许久未见的朋友聊天,谈到各自的现状,感慨良多。

以前我们是一个公司的同事,他做创意,我做策略。后来他辞职创业,自己先在微博上做了一个漫画号,后来转战微信公众号。如今他搞得风生水起,接广告接到手软。前段时间还融了一笔不小的钱,已经准备开个人工作室了。

而我呢,自从7年前离开了那家品牌咨询公司,就一头扎进了互联网的怀抱。从最不起眼的小策划做起,一路摸爬滚打做到了现在的位置。

现在经济大环境越来越差,但我们几乎没有受什么影响,依然活跃在最前线的位置。后来总结原因,发现那时我们都做对了一件事,那就是职业转型转得特别早。

我们几乎都是在2011年左右离开原公司。那时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远没有像如今这么深远。新浪微博势头刚起,微信用的人也不多,社交媒体还叫SNS,更不用说外卖、打车、共享单车这些一个都没有。

但这时身边发生了两件事,让我隐约觉得风向变了。

第一个,是公司新人的工资越来越低。可不要小看了这个事情,新人是一个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旦降低了新人的工资标准,就阻断了未来更优秀人才的加入,久而久之这个公司就会停滞不前。

第二个,是互联网广告公司的招聘越来越多。那时我每天都会看几个行业网站,我发现越来越多新型的互联网广告公司开始大量发布招聘信息,职位从初级到高级都有。这说明这些公司的业务量巨大,需要更多的人才。

巨大变化往往体现在细微之处。

一边是传统广告公司的式微,另一边是新型广告公司的崛起。我虽然不是很明白互联网具体做什么,但我觉得这时应该采取一些行动了。

于是我开始广投简历,最终成功进入一家外资互联网广告公司,为此我还主动降薪了1000块。

如今回想起当时的选择,我庆幸自己抓住了机遇,及时转型。当年那一批同事里,只有我和这个做创意的朋友果断离开,而现在做的还不错的,也只有我们两个人。

实际上这并不是个例。

领英最新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选错了城市”和“选错了行业”是职场人最后悔的事情。在面对职场关键转折点时,只有37.4%的人会独立思考,而能够勇敢尝试的人只有33.8%.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个是思考能力不足,另一个是意志力薄弱。



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康波周期理论,它的核心观点是:每一个大的经济周期差不多就是50年时间,而这些大的周期都来自于大的科技革命。

在同一个大周期内,又会陆续有一些小的周期性机会。这个过程中不断循环往复着4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回升。比如19世纪末电话的诞生,20世纪中叶电脑的出现,90年代初互联网的发明(如下图),这些都是周期性机会。




落实到我们每一个个体,一个人一生中最多也就碰到2个大的周期性机会,小的机会差不多5、6个。一旦都错过了,那也就是真的错过了。

比如我当时的转型选择,就是赶上了信息时代的革命,智能手机开始流行,移动互联网迅速崛起。可那时我并没有研究这么深,只是从周围最不起眼的事情感知到了变化而已,只带着50%的确信就放手去做了,现在看来还是有一些运气的成分在里面。

虽然我们不是先知,不能预测未来,但是可以感知当下,做出判断。

那么,如何去判断这样的周期性机会,进而去进行自我的职业转型呢?最后有4点心得分享给大家,是我自己的经验总结,加上周围那些转型成功的朋友们的建议。我们分别从行业、公司、领袖和自己四个方面来看(如下图)。


下面我分别来讲。

首先看看,这个行业有什么问题

成功的职业转型,一定是基于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倘若你工作了几年,还讲不清自己的行业存在哪些问题,那就是不合格了。

那么什么叫行业问题呢?

最典型的就是商业模式问题。即过去这个行业赚钱的方式,有没有受到冲击或阻力。

比如在广告行业,长期以来广告公司都是依靠媒介购买和内容制作来赚钱。但随着互联网打破了信息不对称,许多优秀的内容制作者和媒体平台都能够绕过广告公司,直接和客户对接。反而广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不断下降。

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这个朋友,就是因为发现了这样一个趋势,才决定出来自立门户,成功转型。

另外一个,就是行业里顽固不化,一时难以解决的痛点问题。

比如在O2O概念出来之前,打车就是个“老大难”行业。我曾在北京三里屯一连三个小时都没有打到一辆车。司机拒载,漫天要价,故意绕路这些都让乘客叫苦不迭。

另一方面,司机想要增加日单量只能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比如打人流时间差,制定不同的接单路线等,而这些都对司机本身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这时打车平台出现,就通过技术解决了人车难匹配的问题,通过数据分析提高了匹配效率,通过平台来统一定价,这些就是解决了这个行业的顽疾。对于个人来说,这时从传统打车行业转去新兴打车平台,就是一个不错的职业转型。

所以说,先深入了解你所在的行业,去挖掘它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然后想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解决。这都是制定接下来转型计划的重要前提。



然后看看,这个行业最顶尖的公司都在做什么。

他们正在做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比如做电商行业的,就去看看阿里和京东最近都在提倡什么趋势和概念。阿里讲新零售和全域营销,构建线上线下的服务生态链;京东深入发力物流和金融系统,联合腾讯打造智能供应链。

这就是电商行业未来的两个大方向,一个横向联合,一个纵向切割。

再比如,游戏业现在流行一种叫“交互式电影游戏”的新种类。简单说,就是把电影剧情和游戏体验相结合,运用AR和VR技术,让玩家以第一人称来体会当电影主角的感觉。

微软、索尼、育碧等一系列知名游戏公司纷纷涉足这个领域,用技术来颠覆以往的游戏体验。

这就是游戏行业的一个新方向。当行业里的巨头公司们开始布局新领域时,你,知不知道?

说完了公司,我们继续往下:

接着听听,这个行业里的领军人物有什么观点。

这个是最简单的,你只要关注一些知名的商业、财经、科技类媒体,大人物的观点永远层出不穷。

这时我们要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叫归类总结。

即,把这些观点搜集起来,排排坐,分个类。谁鼓吹,谁唱衰,谁中立,都要分清楚。然后你去看这些人彼此之间有什么特点,比如鼓吹者们都有着相似的背景甚至性格,唱衰者什么事情都唱衰,中立人士一向谨言慎行,这时你就要有自己的判断,谁说的可信,谁说的不靠谱。

第二件事叫自我论证。

并不是大佬说的观点就一定正确,我们要带着辩证的思维去看待。比如前段时间比特币和区块链特别火爆,市场上就明显分为两派不同的声音。赞成的人把它说成创世神器,不赞同的人认为这是在投机倒把。两边都有名人站台,大佬撑腰,这时怎么去判断?

最简单的办法,是自己先去弄明白区块链是怎么一回事,比特币和区块链是什么关系,搞清楚它们的定义和原理,才能判断出价值。这就叫自我论证。

反之,则叫无脑的拿来主义。不经过自己的思考,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那时就是,一大帮子人嚷嚷着从各大行业出来投奔区块链,结果到头来被那些“精明者”骗得血本无归。

如果连区块链是怎么回事都还没弄清楚,就轻而易举地去转型,那不就是等着被割韭菜吗?



最后回到自己,你有没有做好准备。

第一个是抗风险准备。

职业转型意味着过去的经验和方法很可能不再适用,这时你能不能承担转型期的阵痛?比如收入下降,重新学习,甚至从零开始。提前做好一些抗风险的准备,有助于渡过这段不轻松的转型期。

我的那位朋友,在决定向漫画自媒体转型前,就预备了半年的房租和干粮钱。他一开始还是兼职做漫画,直到有一天发现兼职收入快要赶上全职的时候,才决定全心投入新领域。

第二个是身心准备。

转型计划要根据自己的身心状况来拟定。年纪轻的人,转型成本低,这时放手一搏也是Nothing to lose. 工作多年的人,转型成本高,面对周围的质疑甚至嘲讽,能不能用强大的心态来面对这一切,精神压力才是最重要的考验。

很多人把当年蔡崇信放弃数百万年薪收入加入阿里巴巴传作美谈。但不要忘记了,蔡崇信在加入阿里前是知名投行的副总裁,人家早已实现财务自由。他加入阿里是底气十足的放手一搏,这心态就不一样。

千万不要脑子一热就“放胆去做”,真正的全力一搏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以上就是对于职业转型的一些思考与建议,简单总结一下,如何去判断该不该进行职业转型?从四个方面来看待:


1. 先看看你的行业里存在什么问题;

2. 然后再看看那些顶尖的公司都在做什么;

3. 接着听听那些领军人物们有什么观点,一定要自己去独立判断;

4. 最后问问自己有没有做好抗风险和身心的准备;


总而言之,职业转型绝不是简单换一个公司或行业,而是踩着时代发展的风口去提前布局。

当我们看待一种变化的时候,一定要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地去看待。只有理解了大图景的全貌,才能专注深耕,找到一个支点去撬动未来。


user avatar   Marbu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人脸识别技术成熟了吗?

这个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不知道还没有人记得劳荣枝,就是自1999年后潜逃20年的上古女逃犯。她是法医秦明笔下“人皮牢笼”案的真凶;也是影视剧《红蜘蛛》里的“美女蛇”;更是与法子英合谋杀害7人性命的女魔头。

然后这个人,在2019年11月28日,因为被商场的人脸识别系统识别而被捕。

略过其20年的逃亡轨迹和肢解尸体的残忍,其20年容貌的变化和隐形埋名为什么仍然会被人脸识别抓住呢?

第一个原因,不管是电脑训练的过程,还是在线识别的过程,都需要对人脸的典型特征进行提取,主要包括全局特征、两个眼睛的特征,鼻子的特征、还有两个嘴角的特征。所以担心换了发型后打不开支付宝是多余的,女生留长发后遮住耳朵也不会影响人脸识别。人脸有些特征变化是很微小的。

其次,人随着年龄生长这些部位会有一些变化,会影响到人脸识别,但人眼睛上部的轮廓、鼻子两侧的颧骨、还有嘴角边缘区域的颌骨是不会变的,这也是劳荣枝逃亡20年后,仍被抓到的主要原因,当然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劳荣枝逃亡后,仍坚持健身、跳舞等,相貌特征并没有发生巨大变化,要不然凭目前的人脸识别还是很难抓到。

以上也可以看出,如果只是做了双眼皮或者是短时间内脸长胖或者变瘦也并不会影响到人脸识别的结果。因此,目前的人脸识别已经相当完善了。

2、人脸识别的隐私困境

然而为什么没有大范围的应用呢?原因是可能会与法律和道德相冲突。

(比如上图,给不同陌生男性开门这种隐私信息,受到法律的保护,也和失足没有必然联系,甚至可能是该女性的私德,不应该进入人脸识别领域。PS:网上选取的图片,真实性有待考察)

目前如果强制接入全员无差别的人脸识别,并不是一个好时机,因为隐私保护的相关法规并没有特别健全,这个时候接入会造成隐私泄露或滥用安全隐患。明年开始施行的《民法典》对人格权建立了独立的章节,从1032条-1039条都对隐私权进行了规范,但之所以说目前法规没有特别健全,原因有三:

1、《民法典》还尚未真正施行,要到明年的1月1日才开始“转正”。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援引原来《民法总则》关于隐私权的法条,一般要求侵犯隐私权的同时具有一定经济利益。隐私权的保护范围过窄。

2、即使《民法典》投入使用,还有很多的补丁需要打,很多的解释需要颁布。法律在于实践,没有实践的法律是谈不上完善的。

3、即使《民法典》投入使用,也没有对人脸识别做出特别的解释和适用。其中1033条: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三)拍摄、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1034条: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的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个人信息中的隐私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明眼人想想就知道,上面的那个“失足”截图中,违背了民法典规范的多少种信息类别。姓名、身份证好吗、联系方式、肖像、住址、电话号码(有打码)、行踪信息等等,如果大面积使用人脸技术,会不会导致这种情况渐成普遍?这可谓是现实版本“黑镜”了。

另外,IBM也宣布将不再提供和开发面部识别技术,并指责执法机构或私企滥用面部识别技术的行为了。在IBM首席执行官Arvind Krishna在今年六月致国会的信中表示,IBM将不再提供通用面部识别或分析软件。IBM也将不再开发或研究这项技术。

信中说:由于人工智能的进步,人脸识别在过去十年中得到了极大的进步。与此同时,提供相关技术的通常是缺少监管的私营企业,而这些技术也被证明存在对年龄、种族和族裔方面的偏见,这使得这些工具在执法和安全方面显得不可靠,并为潜在的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提供了机会。

3、人类识别的授权困境

所以人脸识别技术就算再成熟,真的那么适配目前的社会吗?

需要考虑的是,与用户或者公民签订“人脸识别技术”的是商业公司还是政府?(不会想一声不吭就识别了吧?虽然现实往往是默认地认为“你的隐私没有价值”)如果要求用户签订协议的话,那么对未成年人如何进行保护呢?要知道,《民法典》第20条下调了无民事行为能力年龄的范围,8周岁以下的统称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这部分人的人脸识别协议怎么签?8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的人签订的人脸识别协议在法律上又该判定为效力几何的合同?

立法还尚未跟上,又怎么能仓皇普及呢?但若人脸识别有相配套的法律解释、司法解释,就能处理目前很多因为“人和操作者对应不上”的问题,比如未成年人对游戏进行支付和对主播打赏等等。

例如,国家对未成年游戏付费的规定:

《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网络游戏企业须采取有效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与其民事行为能力不符的付费服务。未满8周岁的用户,不得为其提供游戏付费服务。8到16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到18周岁的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由于现有条件(手机号、身份证授权等)没有办法检测谁是未成年人,所以实践中导致了两个问题:1、未成年使用成年人的身份证进行游戏,充值,最后被家庭发现产生诉争和讼累。2、成年人充值之后假托是家里未成年所为,要求退费。

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人脸识别和法律授权、司法解释完全合拍之后,这两种问题当然也就在可能性之外了,但如果人脸识别与未成年民事行为能力这方面的衔接不跟上,怕是很难真正普及,这里面的法律问题还有很多。

总结:人脸识别好技术,法律保护不滥用

目前我国的隐私权、个人信息保护正在越来越好,除了明年实施的《民法典》独立出了人格权编,今年10月1日出台的《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以及明年的《民法典》,都对个人的隐私权做了更大的保护,对其他各方使用、存储、买卖用户信息做了更大的限制。假如有一天立法能更上(事实上已经在飞速发展了),人脸识别技术也就真正地成为一个普遍技术了。但还没有去毒之前,随意放出笼子可能会产生一些《黑镜》之恶,这也许就是社会不想看到的了。




  

相关话题

  哪个瞬间让你想要辞职? 
  女上司好看是种怎样的体验? 
  现如今你敢裸辞吗,对自己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如何看待张亚勤10月份从百度退休? 
  武汉一公司起名叫「就不爱上班」,专家认为导向不好应该改名,对此你怎么看? 
  高考完的那个晚上你是怎么度过的? 
  为什么要创业? 
  职场上碰到的直属领导是个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怎么办? 
  怎样在机关事业单位不被老油条欺负? 
  如何看待北京大学未名 bbs 用户发帖称「字节跳动职场 PUA 无继任拒批离职申请和薪资证明」? 

前一个讨论
法官审案子主要看什么?关注法理分析、判例和法条吗?是不是只关注证据?
下一个讨论
如何理解刑事诉讼法修改决定中的“缺席审判”?





© 2024-05-30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30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