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机器的智能和人类的智能有什么重要区别?这些区别对于我们培养后代有什么启示? 第1页

  

user avatar   eric31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个常见的误解是人工智能没有创造力/感情,所以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人类应该专注艺术创造。这些论断由于缺乏对名词的精确定义,导致模糊不清鸡同鸭讲。

为了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先要精确定义名词。首先,这里对“艺术”的讨论局限在绘画,文学,音乐等传统表现形式上。然后,我们将艺术创作的过程分为两部分:“逻辑”和“表达”。

对于人工智能来说,表达相对容易,难的是逻辑。

逻辑如何定义?我们来看两个绘画的例子(引自论文 arxiv.org/pdf/1711.0897):

这几幅图虽然很粗糙,5岁小孩就可以画出来,但是包含了很多逻辑信息。比如鸟有两条腿,腿长在身子上,鸟用腿站立,等等。这还只是单个物体的静态情况,如果包含运动以及多个物体的交互,信息量会几何爆炸。比如鸟可以飞,腿以腿根为轴运动,母鸟在给小鸟喂食……

这些模糊,涉及多个领域和大量常识,并且交互复杂的逻辑信息对于人工智能来说非常难以理解。目前为止试图建立“常识数据库”的研究都不是很成功,多个常识之间的交互推理更是无从谈起。

那么表达是什么?同样来看两个例子:

基于上面的“逻辑”图,以及对于“鸟”的统计意义上的认知,画出鸟的细节,就叫“表达”。表达对于人工智能来说是一个容易的多的问题,近几年研究进展很大,实际上上面的图就是算法自动生成的,我觉得已经比很多没学过画画的人画的好了。

类似的可以举一个作文的例子:

昨天晚上胖虎把大雄揍了一顿,大雄跪地求饶。

这一句话里包含了很多逻辑,比如胖虎比大雄壮,大雄被打很痛苦,弱小的大雄要向强大的胖虎示弱,等等。这些逻辑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同样十分难以理解,如果再加上一段文章里多句话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基本等价于目前不可企及的强人工智能问题了。

但是如果给定上面一句话,让人工智能“润色”成下面一句话,却是相对简单的: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胖虎使出一招黑虎掏心,将大雄击倒在地,大雄以头抢地连连求饶。

人工智能经过基本的语法分析以后,可以基于统计信息总结修辞手法,然后进行替换和扩展,生成一句有“武侠”感的句子。实际上现在很多起点文作者都在用类似功能的写作助手(当然比这个例子还要弱一点)。

总之,人类比人工智能强在对模糊逻辑的理解和推理上,而不是艺术表达的技巧。随着人工智能辅助程序的发展,普通人和艺术家在表达手法上的差距会被缩小。然而艺术学习更多专注在表达手法的训练上。尤其在打基础时期,很多的时间都花在重复训练上了,并没有发挥人类智能的优势。


顺便说一句,“现代艺术”有很严重的淡化逻辑,强调表达的倾向。我认为这是走歪了,或者说现代艺术在让自己更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方向上一路狂奔。

比如前几天一副人工智能“创作”的画在拍卖会上卖出了300万的高价,而毕加索的画在同一个拍卖会上只卖出了70万。请大家欣赏人工智能的大作:

很明显这幅画逻辑信息很少,只有一张模糊的脸和一块大概是领子的空白。而这种模糊的表达方式很符合现代艺术的口味。


user avatar   hua-sha-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Vision is therefore, first and foremost, an information-processing task, but we cannot think of it just as a process.
因此,视觉是一项信息处理任务,但视觉和处理并不完全相同。
David Marr, Vision


David Marr 可能是许多做计算神经科学,甚至一些计算机视觉的科研工作者的偶像。当回顾上世纪七十年代,在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开创之时,无数年轻的科学家(现在的大牛们)都投身于一项在他们眼中不复杂的工作:如何用机器来 “复现” 人类的视觉。很可惜,直到现在,计算机才在一些特定的视觉工作中达到了人类的水平。


当然,随着计算机算力的提升,算法的升级;终有一天,计算机可以像人一样处理视觉信息。亦或者就像Marr所言,未来的一天,一位科研工作者,就可以用一台普通摄像头配以算力足够的电脑,模拟出 “看” 的过程。但是计算机的 “看”,和人类的 “看” 一样么?计算机的 “智能” 与人类的 “智能” 一样么?



正如Marr 对于视觉过程的总结一般,视觉过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David Marr’s Three Level’s of Analysis ):计算层面,算法层面,与实现层面。便于理解的例子(以及图)就是Krakauer et al. (2016) 的一个例子。倘若我们研究鸟类运动时候,鸟飞就是计算层面问题;飞行的算法就是鸟的振臂拍翅;而具体的实现,就依靠于鸟类轻盈的骨骼, 丰满的毛发以及强健的胸肌。


那么,莱特兄弟在制作飞机的时候,肯定是达到了飞行这计算层面的问题。但是,哪怕仿生,他们也没有钻研如何做出巨大的强健的翅膀(你看,伊卡洛斯不就失败了),而是用了截然不同的算法(空气动力学)以及不一样的实现方法(发动机+飞机结构+材料科学的应用)。


就如同自然语义识别一样,视觉早期的研究都基于模仿人类本身的处理过程。没准计算机复现果蝇的视觉系统还算简单,但是复现人类的视觉系统太过难了。好比,处理物体识别(object recognition)的下颞叶皮层(inferior temporal cortex)的神经元有着极为复杂的感受野。直接表达特别困难。


也正如自然语义识别一样,科学家们发现模拟人类(的算法)不是最佳线路,其中两项巨大的原因:1. 算法本身难以描述(神经科学亟待突破),2. 人类与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不同(实现层面不同)。正如Marr所言,视觉的确是计算,但是不是计算而已。用不同的硬件实现一样的计算,不妨使用不一样的算法。统计以及机器学习正是方子。


所以说,简单而言,计算机的 “智能” 与人类的 “智能” 在一定领域达到了同样的计算层面(比如都能识别面孔),但是由于完全不同的硬件(视觉处理区域 v.s. 计算机的GPU+CPU),识别算法截然不同。


正如演化一样,并没有高低之分,只有适合与否。目前的计算机的 “智能” 走出了截然不同的道路,达到了很好的作用。对于科研也有着很大作用。


随着机器学习不断突破前沿,神经科学也收到了不少反哺。比如最新在 Nature Neuroscience的论文,无论是核磁共振数据还是neurobiology的实验,都在机器学习的帮助下 (哪怕就是 SVM),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的运行过程。

甚至,手机中的机器学习芯片都可以学习我们使用过程,提供个性化甚至独一无二的体贴服务。


而在教育角度,计算机的 “智能” 由于可以达到一些人类难以达到的高度 (速度和效率,甚至类似棋类软件的强大算力),其实可以给人类一些帮助:学习机器的算法。是的,机器的算法虽然有时候基于计算机本身,但是拆分开一项巨大工作,里面不少算法可以为我们所用。独特的角度,而且超脱了人类智力本身的计算机的 “智能”,没准能让我们更快地达到 我们想要的目的本身啊。


user avatar   andre-31-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智能可以给自己装逼,而目前机器只能只能给人类装逼。


user avatar   sakura-32-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我看到的最准确的总结。

总的来说,就是中国的高考相对公平,所以性价比极高,所以其他活动都可以适当让步。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量子波动速读的出现? 
  湖南羊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雅思课怎么样?为什么网上这么学长和学姐都在推啊?这个机构靠谱吗? 
  怎样看待清华大学登顶亚洲大学冠军? 
  如何评价 2021 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发布的 HMS Core 6,HMS Core 叫板谷歌底气何在? 
  在幼儿三岁以前,母亲亲自带孩子重要吗? 
  男性大脑和女性大脑有什么样的区别? 
  西电和成电都有什么特长? 
  中国信通院称「不建议对带星号的行程卡用户直接采取隔离措施」,其中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如何看待教育部要求「中小学生禁止带手机入课堂」「准备手机统一保管装置」? 
  如何评价酷骑单车3.0黄金版(小金车)?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芬兰的「补刀」行为?
下一个讨论
未来十年哪些基础科学突破会影响互联网科技产业?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融合创新,会带来哪些改变?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