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若有一巨行星确定一百年后撞击地球,此间人类文明会如何发展? 第1页

  

user avatar   allen-leung-4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一开始看到标题以为是巨型流星撞击地球,想想以现在的技术算下轨道提前做准备完全可以令它改变轨道擦过去………………然后细看居然是一个巨型行星?!除了外星人突然开了个虫洞扔过来之外我想不到要怎么撞过来了………………而且一个巨型行星突然进入太阳系的话,它极有可能会影响目前太阳系所有行星的轨道最后变成九大行星有新的公转轨道太阳系多了一颗新的公转行星……………………


user avatar   ncc21382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首先,这样的现象在几十亿年前很可能已经发生过——地球和一颗起名为忒伊亚的行星发生猛烈撞击,撞击飞溅的物质最终形成了月球,这是是月球形成的主流理论。虽然忒伊亚被推测为火星大小不能说是巨行星,不过依旧足以摧毁全球,让全球地面都成灼热的熔岩海。

其次人类已经发现闯入太阳系的外来物体——那个“奥陌陌”,虽然只是一颗小行星/彗星。然而人类已经发现宇宙中存在自由漂浮的流浪行星,流浪行星受其他恒星等天体引力影响是有可能闯入太阳系,就可能撞上太阳系天体包括地球。所以这灾难未来可能再发生,当然概率非常非常非常低。

如果真的发生了应该怎么办?

有好消息也有坏消息,首先说坏消息。大部分人都希望设法偏转改变目标轨道来保卫地球。然而题主说的是巨型行星不是小行星,总所周知太阳系有四颗巨行星分别是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那就有先例1994年木星遭到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猛烈撞击,能量相当于地球所有核弹总和的600倍而木星轨道并没有明显改变。这意味着偏转是不可能的,只有收拾家当跑路避难。

有人觉得可以设法推动月球去撞巨行星挡枪,这是被某科幻小说误导了。首先月球质量过于巨大,改变月球轨道远远超出人类能力范围。其次木星的质量是月球的95,340倍,按现行天体定义标准,巨行星的上限是13倍木星质量(更大的就成褐矮星了)。那95,340X13=1,239,420倍月球质量你觉得一只蚊子撞你身上能阻挡的了你吗

接下来说好消息,地球和忒伊亚的撞击表明行星撞击并不会毁灭太阳系。这意味着为了保命无需跑出太阳系进行恒星际飞行,可以就近在太阳系内避难,那就让疏散好办多了。更棒的是有100年时间来准备避难。

先提个醒,只见过独木舟、舢板的人是很难想象敦刻尔克大撤退和诺曼底登陆的。

在确定必然和地球撞击后,全力投入资源在10年内开发出高效、经济、安全的可完全重复实用发射载具简称RLV。(SpaceX、蓝色起源、ULA等都爽了)把从地面发射物体到近地轨道的成本降低到10-200美元/千克这量级。注意无需核动力,实用成熟的化学火箭技术就能办到,甚至无需超音速燃烧冲压喷气发动机那样的技术,氢氧或者液氧甲烷火箭即可办到。注意,无需核动力,用核热火箭虽然能让载荷翻倍,但是昂贵和危险性、放射性污染抵消了高比冲的优势。

然后就是大规模的市场化生产运营。假设全球建造2000架以上超重型RLV(波音747产量超过1500,波音777和A330差不多也是1500架左右),每架超重型载荷为600吨(取消的SpaceX的ITS载荷550吨、海龙载荷600吨,NEXUS最大1200吨)每周发射一次。1年有52周,留2周给休假、额外维护。那2000X600X50=60,000,000吨,每年至少有六千万吨的发射能力。考虑到这是面临灭顶之灾的危机,比二战还恐怖。那超重型RLV的产量很可能再增加,同时技术的进步很可能也会增加出勤率。那产量和出勤率双双翻倍后那年发射量就是240,000,000吨以上。假设一半的运力用来撤运人员,每人连同行李补给以及占用的结构和设备为1吨。那每年能把1.2亿人口送到近地轨道。10年就是24亿,就算100年时间里有50年能大规模撤离人口,那足够撤出60亿人口。那大部分人都能撤离,如果配以计划生育措施减少人口,那足以撤离全球所有人口了。

至于经济,假设每艘10亿美元(A380造价为4.456亿美元),在大批量流水线+工业机器人加成的情况下打对折到5亿美元也是有可能的。那5亿X4000=20,000亿美元,由于考虑生产和大规模建立相关基础设施、扩大产能需要时间。那就分摊到10年里,同时追加1.5倍投入,那就是全球每年投入3000亿美元。根据公开资料,美国2019年军费预算就7170亿美元,中国大陆2018军费1750亿美元,俄罗斯2018年军费663亿美元。再考虑其他国家以及危机来临时的非常投入,这完全能承受。

近地轨道上没资源,大气阻力也会导致轨道衰减落回地面,不是久留之地。所以就需要下一步计划衔接配合。NASA早就研究过巨型太空太阳能发电站,在1970-80年代的技术标准下最大的每个发电功率10吉瓦,质量50,000吨。巨大的发电能力可以驱动成熟的电推进系统。把巨型太空太阳能发电站以现代技术进行升级完善,换用效率更高的光伏发电系统,把功率提升到15吉瓦以上,并且适当的加固结构,安装推进系统和货运、客运设备,成为超级太阳能飞船。功率比以1兆瓦/100吨质量为计,那1,5000X100=1,500,000吨。这150万吨的超巨型太阳能飞船,假设2/3质量作为载荷(电推进系统比冲很高,消耗推进剂少,加速度低也意味着结构载荷小,结构质量能很轻巧),那就是每艘100万吨载荷,这样的巨型飞船和相关支持设施用月球、俘获的近地小行星材料大量建造,电推进系统和光伏阵列等在自动化生产线批量生产,然后自动组装下会很廉价,虽然更大更重,实际上巨型太阳能电推进飞船很可能比超重型RLV便宜。这样飞船的光伏阵列面积堪比一座大城市,很宏伟,但因为微重力和低推力低加速度,可实际上纤细轻巧、薄。

用巨型太阳能电推进飞船,足以把人类和地球其他生物样本、文化遗产等撤到火星乃至主小行星带。如果配以设计良好的轻型聚光结构例如极薄的镀铝聚合物反光膜+铝或者碳纤维骨架,甚至能去木星系统以及木星特洛伊小行星群。先期发射技术人员和一系列生产设备、机器人去火星、主带小行星、木星特洛伊小行星、木卫四(木卫二和三都在木星磁场辐射带里)就地开采资源大规模建设基础设施(包括更多自动化生产机械,精密部件例如芯片、润滑剂等暂时可以从地球多带点,机械结构和建材是质量大头)和栖息地(包括巨型太空城市)。为安置地球撤离的人口和其他物资做准备,最终芯片、引擎、药物等高科技生产线也会随着历史的进程而搬走。

巨型太阳能电推进飞船启程时的推进剂可以用月球丰富的铝(用电弧汽化+感应或者电子轰击成离子或者等离子体),也可以开采月球极地冰获取水(反正猛烈撞击下月球凶多吉少)、近地小行星的水合矿物提取水等。还能用在巨型太阳能飞船送完人货时返程运来的来自主带小行星、木星特洛伊小行星的水乃至火星的二氧化碳作为推进剂。

经过几十年全球人类和无数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的共同拼搏下,终于在撞击发生前把大部分人类(某些野蛮、危险的人没办法带,例如...)还有地球大部分生物的样本(包括部分可繁衍活体、种子和DNA等)以及文化艺术遗产、学术资料、完整的工业体系等撤离地球。通过适当人工干预来生产食物、循环水和空气,居住空间暂时可能比较紧巴,不过慢慢会宽敞扩大的,活下来就算胜利。在太阳系其他地方含泪见证自己的发源地毁灭,人类文明被迫进入一个新篇章。当然撞击溅射的部分碎片可能带来危险,不过碎片相比巨大的行星还是可能人工用核爆等偏转的,毕竟质量小很多。太空城市也能通过自己的轨道机动能力规避大型碎片。

至于散居在火星、主带小行星(包括矮行星谷神星)、木卫四、木星特洛伊小行星的几十亿人类,未来如何发展又是另一个故事了,可惜很多壮观的生物例如蓝鲸等可能暂时只能以DNA和胚胎形式存放在液氮低温容器里了,也许以后有空有灵感可以试着写成硬科幻。

注意了,我说的这些解决办法无需什么黑科技,甚至可控核聚变都不需要。只需要发展完善现有的技术,挖掘潜能。并且给与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就能办到。结论是如果100年后真有这样的危机,人类文明和地球大部分物种能延续(虽然大部分其他生物暂时冻在杜瓦瓶里)由于夜深,头有点晕,计算可能有失误,可能有错字。


更新一下

抱歉因为昨晚头晕,不小心把A380造价从4.4亿打成44亿了。

高科技产品的造价很大一部分是研发投资和建立生产线设备、专业人才的投资,而生产线维护、电费、原料费等相对是小头。某种程度上好比一本书的纸张、油墨、装帧费是小头一样。尽可能的标准化流水线大批量生产就能有效降低成本,生产线始终保持满负荷同样降低成本。

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很擅长做重复性的劳动,用自动化工厂大批量标准化生产能满足产能需求。大家也知道现在人工智能和工业机器人发展非常快。人工智能虽然无法用来创新,但是重复劳动生产部件然后组装并且初步测试是没什么问题。难度比很多人动不动嚷嚷的可控核聚变、无工质推进、重元素核聚变等不知道容易多少了,我记得现在连富士康都在大量采购机器人。波音还是通用已经给工人配备机器人外骨骼了。

关于循环制造氧气,可以用化学方法人工制造,也能通过转基因微藻在生物反应器里通过持续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生产氧气,同时处理有机污水。食物同样可以用某些微藻破壁处理后加工成面粉,还能用微藻作为鱼虾饲料提供动物性蛋白。还能通过垂直多层水栽转基因高产作物来满足。微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单细胞藻类通过细胞分裂繁殖,环境合适的情况下是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八分十六那样的指数级增长,所以很适合紧急时期大规模培养。鱼虾甚至昆虫因为占用空间小、繁殖快很适合作为动物性蛋白来源。蒸馏、半透膜法净化污水也很成熟。对于难以降解的塑料废物可以用超临界二氧化碳以及等离子弧等处理。

注意通过人工干预而不是纯靠自然生态循环,能避免生物圈二号遇到的麻烦。通过合理设计农业区合理安排农作物和转基因技术、合理管理生产,能够做到在太空供养数十亿人口。

至于推进剂问题,没石油生产煤油就用甲烷(沼气、天然气)还有氢。为什么不使用核脉冲飞船是因为核脉冲飞船虽然强大,但是只能上天无法降落回地球表面重复用。加上大量的核脉冲飞船同时起飞,在地球磁层内的大量核爆会带来强烈的EMP干扰,还有导致核爆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被地球磁场俘获成为额外的人造辐射带

昨天我忘记说的是清除范艾伦辐射带也是计划里重要一环,可以用超导电缆等工具把困在地球磁场内的高能粒子疏导排出,已经有这方面的研究

至于带多少人,这的确是个问题。计划生育是个好工具,还有教育上也要改变,让人们能够适应未来的地外生活,并且对社会有用、素质高。那些愚昧无知、素质低下、迷信、会搞事和传谣、无一技之长的人还是留地球上吧。现实一点的话,我觉得大部分非洲和部分中东地区的可能跑不掉了,因为过于愚昧、贫困、无一技之长而且爱搞事。动不动喊安拉胡阿克吧然后...谁受得了啊?

对地球,跑路前用无人机和卫星进行全方位细致测绘,特别是无法带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奇观例如长城、故宫、金字塔、雅典卫城、马丘比丘、大堡礁、亚马逊雨林甚至是泰坦尼克号残骸等,再也见不到了,那些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对地球生物也要全面的采集样本,尽可能确保每一种生物都有足够多样的DNA保存下来,当然能携带活体或者种子就更好了

至于近地轨道的容量,近地轨道不是长久待的地方,只是换乘站每年人类民航客运班次远超过我设想的天地运输,只要指挥协调得当就没事。我强调载荷600吨级的超重型RLV也是降低航班密度,增加安全性、简化航管复杂度。


火星、主带小行星、木卫四、木星特洛伊小行星都有丰富的水和有机物,满足生命支持绝对没问题。大建设开采月球和近地小行星资源提炼硅、金属等用来造船造必要的基础设施时会产生大量的氧,那些氧就可以给逃难船作为生命支持用。

至于会不会社会动乱,让人绝望去破坏疏散计划?我觉得可以避免,首先人类自暴自弃通常只发生在彻底绝望的情况下。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还会坚持努力。因此足够大的能让多数人都疏散的运能就很重要。既然多数人都能逃生,而不只有精英。那么就会努力工作,确保自己更好更快的保命逃亡。对于搞事的一小撮人例如反智主义者、神棍们,多数人为了确保自己逃生的希望,会自发打击搞事的少数人,寻求稳定避免逃亡计划被干扰破坏。

至于地下避难所,地球哪怕遭到月球大小的天体撞击,整个地壳都会破碎熔化。如果是木星那样的巨行星撞击,那地球可能直接先被潮汐力撕裂,然后被巨行星吞噬。所以地下避难所只会是坟墓,无法逃生。

安定人心的关键是两个字——希望


关于带多少人我再说一下,人口好比矿石,人材(指有社会所需一技之长的人)才是资源只会简单体力劳动不学无术的人在人工智能自动化时代只会成为累赘——干活力气不如机器人、耐力也不如、精确度稳定更不如,在地外环境下生命支持也比给机器人供电麻烦,更关键的是低素质人口往往还容易瞎搞事带这样的人上天显然是浪费资源,是自杀行为。所以就需要通过合理的教育和培训把人口转换为可用的高素质人材。这样对人类文明才是有用资源,而不是几乎无用的累赘。要给每个人接受教育培训的机会,如果自己实在不努力,只会搬砖。那可能就没船票了。

光有只会享乐的权贵土豪,没广大老百姓,那活下来谁养他们?你把蚁后从蚁穴里挖出来单独关,能活吗?2012还是某些小说里只有极少数人上船能活下来是为了增强艺术、戏剧性和冲击力。有人也许会说机器人,然而如果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做到任何人类能做的事,那人类要担心的是被人工智能淘汰,击败灭绝了。

对于贫困的非洲国家,最好采取资源换名额。同时杜绝宗教极端主义者等有危险性的人群上船。带无用而有危险或者潜在危险的人群上船不如多带野生动物和植物种子,大熊猫等肯定带活体。


那些实在上不了船的人群,可以用物质刺激笼络安抚,反正很多人跑路特别是富人不可能把所有财产都带上天,例如豪宅、游艇、豪车、高尔夫球场等。所以那些留下的物质财富可以去给上不了船的人群享受。实在不行还能用某些成瘾性的东西去麻痹那些无可救药不求上进的人,例如笑气、烟酒甚至还有(如果觉得留下猫不人道可以用机器猫)、某些两栖动物(这个泛滥成灾 公路商店ontheroadstore:澳洲狗舔蟾蜍上瘾,戒毒所也阻止不了它们复吸 我觉得人舔应该也有用,反正我没试过)等等,当然这些人必须跟主流隔离以免危害社会。执意搞事就统统逮捕送沙漠或者孤岛,武装机器人看押,天上无人机盘旋。非常时期非常手段。这就是大绑架萝卜。


忍不住加上一句:请勿把虚构幻想小说当科学,觉得能轻松移动地球或者月球,以及干掉逃亡主义、黑吃黑狠斗等。记得分清文学和科学、社会学,一定要分清虚构和现实。不要被软科幻误导。



关于人心的问题我再强调一下,国家机构的公信力非常重要,如果公信力强、政策有可持续性保障、不撒谎、公正透明。那么有关方面就能有效对抗各种谣言。更重要的是不放弃多数人,让多数人都感到自己没被抛弃、满怀生存的希望。然后明确奖惩严格的机制,对疏散活动公开透明,避免有人发球难财。这样把恐惧化作为求生而奋斗的动力、凝聚力如果你被一条凶恶的大犬追咬,而你又打不过它,那你肯定拼命跑。

如果撒谎成性、撤离只是少数人的特权、或者黑箱不透明,那么底层不乱、人心不散、没人去破坏阻碍才怪才怪。谁会愿意累死累活服侍少数权贵跑路,结果自己还留下等死?要想底层自发爱国家,首先国家得爱底层。

记住就是智商再低人也有基本的趋利避害和求生欲。



关于生态问题,我反复强调人工干预修正。某小说里提到的生态水晶球那样的玩意为啥持续不了很长时间就消亡?这是规模太小,余量低等导致的。那如何避免?大多数人第一想到的是更加尽可能的模拟地球并且扩大规模。很少有人想到人工干预修正这手段。某小说的生态水晶球本质是个封闭式鱼缸。长期养鱼、成功繁殖、持续的都往往有人工干预手段,例如在缺氧时气泵加气打氧水质混浊时开启过滤器水泵或者干脆换水有害生物滋生时人工清除、化学失衡加药物修正,而不是放任自流。

无法模拟地球纯自然循环长期维持不等于不能通过人工干预修正长期维持。人类未来地外定居也是那样,离不开人工干预修正,这样才能长期维持下去。



至于人类在地球以外的文明会是什么形态,我认为在火星、木卫四、土卫六、谷神星等相对比较大的天体上可能是联邦制共和国,类似现在的美国。而小行星、太空城市上可能是城邦共和国。可能类似当年古雅典、威尼斯、热那亚那样,有民选的执政官/总督以及议会,也可能有新加坡那样半权威或者说开明集权的政体。要记住的是小规模文明更方便全民公决之类的活动,而且相对孤立的小规模文明、城邦如果作大死蛮干(例如隔壁),没人能当冤大头养你,就很可能团灭或者溃散逃亡。


补充一下,关于发电,有人坚持迷信可控核聚变认为没可控核聚变无法提供能源,那我就做个简单的计算,计算一下太阳能能否用在木星轨道。

首先地球轨道上的太阳常数是1361瓦/平米,如果用现在很成熟的发电效率为20%的硅太阳能电池,那每平米也能发272.2瓦电。当然有更高效的选择,例如发电效率超过30%的多结砷化镓、甚至效率可能超过60%的碳纳米管光伏电池。不过前者太昂贵,原料没硅丰富。后者技术难度大,还在开发研究中,就以容易制造的硅光伏电池为基准。

木星和太阳的距离大约是地球跟太阳的5倍,根据平方反比衰减,可以算出太阳光强度大约是地球1/25,如果效率不变那大约每平米10.8瓦。一个足球场面积发电功率超过7千瓦。用反光薄膜可以聚光,目前反射率90%以上的薄膜已经能做到10克/平米,5-10年后能做到1-2.5克/平米。并且在太空没有面积限制,微重力加上薄膜轻巧也不需要厚重支撑结构。所以假设薄膜聚光镜聚光面积为1平方千米,考虑到抛物面和支撑结构以及光伏电池自身的质量那大约是10000-5000吨,用20%效率的硅光伏电池。考虑到薄膜反射率(以保守的90%计)损失,那是就16,200千瓦的发电功率,可以满足上千个家庭用电需求所以通过大型反射镜,在木星轨道能够使用太阳能发电。反射镜和结构可以用铝制造,电池自然用硅。铝和硅在太阳系非常丰富。

----------------------------------------------------------------------------------------

其实我更好奇撤离地球后原有的民族国家会如何演变,大国可能占小行星建太空城群名义上延续下来,可能会有上海星城、杭州星城、华盛顿星城等毕竟小行星比地球上国家总数还多不知到哪里去了,一颗小行星的资源能建设供养多座太空城市,至于多少座取决于小行星质量和成分而火星等大型天体更可能是不受民族国家影响的独立政权,可能会愿意接收部分筛选后的难民但会拒绝地球国家的主权要求


user avatar   wu-bai-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超距》

“造一台超距计算机需要全球150台粒子加速器耗费28年时间,共计500万亿美元?怎么想的?500万亿美元,全世界的国民生产总值一年也100万亿元,真的要在28年内完成这台计算机的话,那全世界这28年就都不用发展其他科技了,钱全都被这一台设备吸光了!就为了一台不知道能不能运行的计算机?”周船山年逾古稀,却依然神采奕奕,作为量子超距作用领域的大拿,却拒绝了超距计算机的提案,这令作为说客的诺亚感到不能理解。

林函对诺亚说,“您请回吧,我们实验室已经做了决定,我们会在科学发展大会上投出代表我们立场的一票。”

诺亚看着林函和周船山,做着最后的努力,

“林函,你老师年纪大了可能不清楚现在主流科学界的情况。现在全球243家有投票资格的实验室,已经有134家已经决定发展超距计算机,你们是否投票并不会改变最后的决定。”

“那就更不劳您费心了。”

“更高的支持率能让这项目申请到更多的资金,让超距计算机更快的建成,你们难道对这个宇宙不好奇吗?超距计算机建成后不需要劳命伤财发展星际文明,在地球就可以实时研究到亿万光年意外的星球,探索亿万光年外的宇宙。。。。。。。”

“这就是我不同意发展超距计算机的原因。” 周船山走到了门口,盯着诺亚,苍老的声音仿佛远古青铜器的摩擦,一字一顿地说道“人类的未来绝不应该是坐在家里对着屏幕遨游宇宙,而是真正走出地球,航向未知的星辰。”


诺亚走了,周船山叹了一口气,坐在椅子上,“小林啊,他说的没错,我们的投票并不能左右最后的结果。”

林函给周船山到了一杯水,“周老师您消消气,大会要下周才举办,很多人应该并没有真正做决定。”

“小林,你实话告诉我,你是不是也同意发展超距计算机。”

“周老师,超距计算机的确有他说的优势,不需要星际航行就可以探索宇宙的一切,但是人类总归是要走出太阳系的。”

周船山喝口水,说到,“我当初是通信兵出身,中途考研考博转行读的物理,我知道,很多东西,不亲自去体验是永远无法理解的,不是几个参数,几张图片能概括的。人类已经休养生息了一百年,如今各方面条件已经具备,是时候重新探索太空了,要是再错过。就可惜了。”

林函沉默,和周船山相对而坐,茶水冒着热气,向上飘散,消失在天花板顶部。




“ 今天是2100年5月19号,五年一届的世界科技发展大会如期举行,全球近243家顶尖科研机构的科学家汇聚一堂,讨论决定接下来几年的科技的重点发展方向。在科技发展大会上,科学家们会对接下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做出提案,然后由在场243家科研机构,300名其他各界精英,共同投票决定通过的提案,通过的提案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由所耗费的资金来决定。世界科技发展大会已经举办了25年,大会的举办极大的促进了各国科技的发展和交流。全世界科学家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了世界科技的发展。。。”

周船山和林函走过负责播报的记者,婉拒了采访和话筒,来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这一届世界科技发展大会将举办地点定在英国,至此联合国五常都已经轮流主办过世界科技发展大会。

在经过了英国国王的演讲,皇家科学院的冗长发言,终于到了提案公示和投票的环节。

今年最受关注的提案一共有三个,一是地心勘探纳米机器人 ,二是星系级宇宙飞船的建造,三是超距量子计算机的建造。

在地心勘探纳米机器人的提案介绍完毕后,超距量子计算的提案公示环节终于到了。

主讲人菲尔德走上讲台,开始娓娓道来,既要照顾到在座的科学家,又要顾及300位来自其他领域的评审,以及观看实时转播的观众,这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当我们在地球观测一个粒子,记录下这个粒子的旋转方向,那么在遥远的宇宙深处,一定存在一个和这个粒子旋转方向相反的粒子,我们称之为互相耦合的粒子。当位于地球的粒子的受到干扰,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那么位于宇宙深处的粒子也会发生运动方向相反的改变,这便是粒子间的超距作用,也被称作量子纠缠。

现在我们做一个假设,假如我们在地球用一万个粒子,互相桥接,制造出一台具有输出功能粒子计算机,那么由于超距作用,在遥远宇宙深处就会出现具有输入功能的粒子计算机。

有人也许会问,粒子间的桥接有这么容易吗,桥接后又怎么保证计算机稳定运行呢?这就是我们需要150台粒子加速器的原因,我们需要不停的通过粒子加速器制造出一万个相互具有桥接效应的粒子,然后我们会在在太平洋上空再造一台粒子稳定器 我们会用粒子稳定器来制造一个粒子场域,将粒子计算机稳定在里面,让其平稳运行。

当这台计算机开始运行,在宇宙深处的另外一台计算机也会开始运行,宇宙那头的计算机会通过波函数的坍塌感应到周围的信息。同时把感应到的信息转录成全息投影。与此同时,由于超距作用,位于地球的计算机也会实时生成全息投影,因此我们不需要飞往宇宙,在地球就可以知道全宇宙发生的事情,这将会是人类探索宇宙的一大步。其效益超越任何一台宇宙飞船。

这一组同时位于地球和宇宙另一头的计算机,我们称之为,超距计算机!“

我的发言完了,大家有什么问题吗?我看到坐在后排的这位先生举手了,对,穿着黑衬衫的那位,对就是您,递一下话筒给他。”

“听您的描述,假如我们这台计算机制造完成了,那么一万光年外也同时出现了计算机。假如我想知道两万光年外的事情,是不是还得再造一台计算机?”

“这是个好问题,你们以为我们的超距计算机是静止的点,其实不是的。计算机被制造出后会被放置在粒子场域中,当我们改变粒子场域的波函数坍塌系数,场域中的粒子本身就会发生改变,也就是说在系数改变的那一瞬间组成计算机的粒子已经完全改变了,与此同时原本一万光年外的计算机已经不再与之耦合,而是和两万光年外的另一台粒子计算机耦合了,因此只要我们改变粒子场域系数,我们就能知道宇宙中任意一个点发生的事情。”

“谢谢我没问题了。”

“还有什么问题吗?这位先生。”

“外界传言说造一台计算机需要全球150台粒子加速器耗费28年时间,共计500万亿美元,这是真的吗?”

“有意思的问题,其实如果给我们1000万亿美元,更多的科技支持,最快只要17年的时间就可以制造完成。但是那又怎么样呢,所耗费的资金做多也就是一艘宇宙飞船的体量。可是一艘宇宙飞船能载多少人,当它航行到几百万光年之外时,在场的人有几个能活到那时候。宇宙太大了,也许要等到几千年后,我们才堪堪摸到银河系的边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一无所获。可是超距计算机,让我们在这辈子就能见到银河系之外的星球表面,发掘宇宙深处的奥秘,这才是属于当下人类最值得期待的事!”

最后一个举手的是林函。

“众所周知,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东西能超光速,超距作用一旦被用来传递信息,就意味着信息超光速传递,我认为这整台计算机从根本上不可能成立!”

“林博士,我知道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学界公认的还未统一的难题,但是我们要明白的是,超距现象的确是相对论没有涵盖的范畴,我们知道相对论不适用于超距作用,不影响超距计算机的实现,这就足够了。至于为什么不适用,这不是我们要管的,我倒是期待林博士能在有生之年给我们一个完美的解答。”



世界科技发展大会落幕了,超距计算机获得了389票,成为了接下来20年人类的重点发展方向,这意味着从这一刻起,全球科学界只剩下一个目标——保证超距计算机的顺利实现。150台粒子加速器,太平洋中心的粒子稳定器开始着手建造。林函的老师周船山在大会结束之后就退休了,住进了老年疗养院,林函在大学里教书,接手了周船山的工作———研究相对论和超距作用的统一。同时他也在为人类第一台星系级宇宙飞船奔走,几家科研机构准备建造一台小型宇宙飞船,一旦超距计算机的项目失败,他们建造的小型宇宙飞船会成为支持他们将来在科技发展大会上申请建造星系级宇宙飞船的重要凭证。

2118年6月3号,距离超距计算机提案的提出已经过了20年。

常山疗养院,周船山躺在病床上,已经中年的林函在旁边一口一口地喂周船山喝粥,窗外的阳光透过随风拂动的白色窗帘,洒在周船山的病榻上。

“小林啊,你们在造的那艘宇宙飞船怎么样了。”周船山轻声开口。

“已经有个雏形了,里面的燃料,冬眠舱,可以支持100个人上千年的太空航行,但全部完成还需要十几年,毕竟人手不够。”

“嗯”周船山喝着粥,垂下了眼神。

“你关于超距作用和相对论研究怎样了。”周船山又问道。

“我有一个突破,我在想可能得把所传递的信息和波分开来看,现在正在计算。”

“有突破就好。”周船山鼓励地看了林函一眼,眼神却带着复杂。

“还有,超距计算机造好了吗。”周船山问到。

林函放下粥,顿了顿说到,“半年前就造好了,明天就是超距计算机第一次传递全息图像的日子,坐标是290万光年以外的一颗行星,中间好像出了一点问题,只能指定距离,却不能指定特定位置。而且似乎由于耗能的问题,要半年才能使用一次。”

“这个问题,你也要注意,超距计算机的运作结果是对我们的研究很有用的第一手资料,咳咳。”

“周老师。。。”

“明天我们一起看吧,看看290万光年外的行星是什么模样,虽然我不同意超距计算机的建造,但是我很感谢超距计算机,以及建造超距计算机的人,让我们有幸在有生之年深入接触银河系外的宇宙。”





太平洋上空,巨大的粒子场域已经启动完毕,大约十六个足球场大小,虚空中一个硕大的光球随着场域的扰动不断变换着不同的形态,散发着美轮美奂的光芒,表面的薄膜好像闪烁着全宇宙发生的事情,好似蕴含着来自世界的一切奥秘和记录,仿佛只要跨过那个光球就可以瞬间到达无数多元宇宙,直抵真理的核心,那个光球就是位于地球这一端的超距计算机。

诺亚,菲尔德等人都已经在来到了现场指挥,操作台上百位科研人员紧紧盯着屏幕,紧锣密鼓的筹备的工作,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像机已经准备就绪,各个播报人员正在准备的口播,全世界的人民或通过手持设备,或通过电脑屏幕,或在广场上,密密麻麻仰头望着巨大悬空屏幕。

“超距计算机,超距计算机全息图像传输系统倒计时启动,10,9,8,7,6,5,4,3,2,1,0”

随着倒计时的结束,超距计算器表面的粒子膜开始剧烈的扰动,组合成不同的模式。

“在290万光年以外的超距计算机,已经开始接受和存储信息。”

经过了多20分钟的信息输入,超距计算机已经逐渐平稳,只剩下光球右下角散发着的红光在安静地闪烁。

“超距计算机正在转录信息,290万光年外,那颗星球的的组成物质,表面结构,是否有生命,所处的星系环境,这一切信息都将被转录。”

“现在,让我们将那颗星球的表面细节投影到下方的射电屏幕上”

随着一道电子光束达到下方半径五十米的屏幕上,一颗黑色的表面崎岖不平的星球出现在了屏幕上。

“这是一颗290万光年外的类地行星,它的直径比地球小一点约7万千米,自转方向和地球相反,表面火山爆发,岩浆横流,甲烷氢气二氧化碳为其表面的组成部分。这颗星球的表面磁场似乎处于时刻震荡中,重力忽强忽弱,导致其表面时刻处于10级以上的地震中。”

“让我们继续深入了解这颗星球的表面情况,不过,在此之前,让我们感谢今天的天气。“

所有人看着灰蒙蒙的天空,不懂菲尔德的话是什么意思。

就在这时,超距计算机突然改变射电方向,将光束投向天空。

下一刻,云层表面的电离子和光束相发生剧烈的反应,电闪雷鸣中,如同地狱一般的景象倒挂在空中,铺满整片天幕,那是在岩浆中沉浮的地壳表面,表面是蒸腾的红色气体,仿佛一颗和地球同样大小的行星突然出现在地球上空。即将和地球相撞,又像是另一个世界,即将降临地球。

下一刻,铺满整片整片天空的全息投影开始飞快旋转,好像一双大手在飞速的转动星球,表面的细节不断呈现在天空中,内部的构造被被一一解剖,仿佛整颗星球都在天幕上展开。

“超距计算机正在搜索和识别这颗星球是否有文明的痕迹,大家看到旁边这这个飞速跳动的数字,表示超距计算机检索范围所覆盖的表面积。看来超级计算机已经检索完毕了,没有出现文明迹象。

现在,当我们改变粒子场域的参数,看一下来自其他位置的世界。当我们把距离拉远一些,好的,第二个数字出来了,那是位于790万光年外的世界。“

下一刻,天幕发生了改变,一团美轮美奂的星云铺满整片天空,仿佛来自宇宙深处的极光,在天空中,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在深邃在夜色中轻盈地飘荡,蓝的,红的不同颜色构成的裙边在星云四周构成一层自内而外散发着光明的彩色雾霭,中间是一片神秘难测的曼妙光芒。

在场所有人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观看宇宙的壮丽,有的人突然想到,即是超距计算机没有带来任何对人类有益的发现,光凭这向世人呈现的宇宙的无垠美丽,就足以证明这二十年来全世界的投资是值得的。


周船山依旧躺在医院,屏幕中的星云,深切地感到那片星云在呼唤着自己,就在他陷入宁静与宇宙的空寂时。突然,他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像是想到了什么,指着星云开始急促地呼吸起来,嘴里不断嗫嚅着什么,想说又说不出口哦


一旁的林函连忙按下电铃呼唤护士,一面把脸贴近周船山想要分辨周船山说的话,终于,林函听清了周船山的话,“你看星云后面。”

星云后面?

林函抬头看向电视,却看到天幕正在飞快的遍历星云的各个角落,刚才给星云的远距离镜头只是一瞬间。

下一刻护士冲了进来,开始抢救周船山。

电视里,传来菲尔德热切地声音。


“让我们拉近距离吧,看看地球10.2万光年之外的世界,看看银河系的对面是否也有一颗和地球类似行星诞生了生命。”


护士的抢救还在继续,就在林函抬头看向电视的刹那,林函在天幕上看到了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东西。


所有在太平洋附近观礼的人,都在这一刻收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惊吓。

操作屏幕的科研人员忘记了调整数字。

菲尔德手中的话筒掉落,一双眼睛惊恐地盯着屏幕。

广场上,欢呼的人群停止了一切动作,只因这10.2万光年以外的星球。

他们无比熟悉这颗星球,熟悉这颗星球的每一寸土地,却没有真正观看过它的全貌。

此刻,在太平洋上空。

一颗10.2万年以外的星球投影,覆盖天幕。

所有人都在心中默念那颗星球的名字。

地球!


下一刻,天幕的云层消散。因为科研人员的操作失误,超距计算机偏移了位置,人群陷入巨大的骚动中。



半年后,2119年1月1日,当经过重新调试的超距计算机再次启动的时候,人们重新定位到了10.2万光年。

人们不知道自己是否应该期待重现上次的观测结果,只能静静等待着观测结果。

下一刻,“地球”再次出现,这次他们开始遍历这颗星球的表面了。

他们看到了冰雪覆盖的两极,看到了界限分明的七大洲五大洋,看到了伟岸的长城雄奇的故宫,看到了美国国会大厦白色的穹顶,看到了卢浮宫大本钟罗马斗兽场,看到了大堡礁,看到了沉船湾,看到了雷克雅未克的极光,看到了遍布全球的130个粒子加速器,甚至看到了太平洋上方的粒子稳定器。

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了超距计算机传送过来的画面,就是我们所居住的那个地球。

除了一处画面不同。

那就是这个地球的上所有出现日期的地方都写着2120年——2月7日。

“这是地球,”诺亚突然说道,“我可以确定这就是一年后的地球,我们的超距计算机穿越了时空,林函的论文是对的。”


半年前,周船山去世了,周船山临终所说的,“注意星云后面”让林函翻了近100张那天晚上的星云视频截图。

终于,在一张广域视角的照片中,看到了星云背后的景象,那是一个所有懂天文的人再熟悉不过的星系——半人马座星系。

这瞬间,林函就知道周船山要说什么了,那片星云所处的位置,就是地球所处的位置。

接着当林函再次看到超距计算机发送来的第一组图片时。他再次找到了半人马座的位置,和星云图片中出现的半人马座图片一样。

然后,当林函再次打开那张10.5万光年外的“地球”的照片时,依然在同样的位置找到了半人马座。

最后,林函拿出了我们所处的这这个地球的照片,还是一摸一样的半人马座。

从一开始,超距计算机就失败了。

他没有跨越百万光年的距离。

而是至始至终待在地球,穿越了时空。

是的,虽然超距作用无视广义相对论,但从信息超光速从百万光年外传递过来开始,就跨越了时间,穿越了时空,广义相对论在这个时候起作用了。广义相对论或许对粒子不适用,但是对由粒子组合而来的宏观信息是适用的。

接下来林函所要做的就是计算,为什么单单发生了时间穿越,以及是否存在一个公式可以计算我们第一次所见到的熔岩地球,第二次所见到的星云究竟是什么时候的地球。

林函的论文十分复杂,这里不便赘述,但是林函在论文中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扩展了广义相对论,人们称之为超广义相对论。

在广义相对论中,物质永远都无法超过光速,因为越是接近光速越是需要能量,当物质无限接近光速时,就需要无限的能量。

超广义相对论,则描述了物质一开始就超过光速的情形,那就是“速度”这个概念不存在了,物质一旦超过光速,就无法走过任何空间距离,只能走过时间距离,并且物质所走过的时间距离和光速C成指数比。

林函的论文写到这里,每一步都经过了严格的数学论证,令所有学者信服。

可是当林函用所推导出的公式去计算,熔岩地球,和星云所处的时间时,却得到了一个所有人都无法相信的结论。

“根据计算结果,第一个星球是40年后的地球,第二个片星云是579年以后的地球。”

这个结论遭到了所有人的否定,有人讽刺林函的论文,“40年以后的地球?你说是40亿年后的地球我还能稍微相信一下。林函的论文的确具有创建,但他最后欠了我们一个亿,不得不令人怀疑,他前面的推导过程是不是有更大的问题。“

因此,林函这篇论文发表后,科学界就发起了一场“找到超广义相对论的错误”的运动,几乎每个月都有科学家宣称找到了超广义相对论的错误,最后的结论无非是把林函算出来的40年变成40亿年。

然后林函发表了第二篇论文,叫做《论超广义相对论的时空计算》,这篇论文提出了一个预言:如果按照上次最后发现地球时,所用到的地球场域参数,我们所见到的地球应该比我们早403天,与此同时如果这个结果正确,那么49年以后地球一片地狱景象也是正确的。


在林函发表这篇论文后的一个月,也就是今天——2119年1月1日,诺亚看到了第二个地球上的日期2120年——2月7日。

“林函的论文是对的,正好403天。”诺亚说到。

在场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地球会在40年之内变成一片火海,不留下任何文明的痕迹。

在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超距传输后,超距计算机又自动关闭,下一下再开启要到半年以后。



“我们可以用30年时间,建造一艘可以容纳1000万人的宇宙飞船,逃离地球。我们之前已经建造一艘100人的微型飞船,我们的团队已经具备了足够建造经验,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全世界人民通力合作,建造出20年前提案的那艘星系级宇宙飞船,为人类保存最后一丝火种。”

林函在发表了论文且预言日期成功后 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在2020年第九届科学发展大会上,提出了自己提案。

投票结束后,投给林函的票数居然不到三分之一。

这个结果,某种程度上完全在林函的预料之中。

在科研大会开始前,林函就遭到了普天盖地的质疑声。

主流科研界一直有一种说法,那就是超距派和飞船派之争。

二十年前超距派胜利,飞船派依旧默默制造飞船。

现在超距派失败了,林函的所作所为就像一个捡了便宜飞船派,急不可耐地跳出来,迫不及待的渴望执掌科研的权利。30年建造可供千万人居住的宇宙飞船这一想法,更是让人觉得他是在渴望着支配庞大资源以实现自己科研野心。

对于林函准确预言超距计算机中,出现的地球是现在地球的403天这件事,主流媒体也有自己理解。

其实,早在超距作用的结果不是跨越无限空间,而是在同一个地方呆着,看到不可改变的未来———这个结果一出来,就已经证明了超距计算机的失败。

主流媒体认为,超距计算机的工作人员在意识到自己的失败后,全面倒向了飞船派,甚至配合飞船派演戏。

并不是林函准确预言了403这个天数,而是超距计算机的工作人员,偷偷启动了超距计算机,确认了403这个天数,让林函发表,林函通过制造自己预言的假象,来获得世界财力的支持,以帮助自己建造宇宙飞船。

最荒诞的说法是,连超距计算机也是假的,只是一部巨大的投影仪,一切从头到尾都是飞船派自导自演的一场史上最大的敛财活动。

总之,主流媒体将科学界描绘成一个充满阴谋与权利斗争的战场,一切和真理无关,只和人性有关。

最后,在投票结束后,林函又发表了一次演说。

“我知道大家的想法,我也完全理解大家的选择。如果是我,我也会做出和大家一样的选择。第一,科学界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的确有很多科学之外的斗争和新闻。大量媒体只爱报道科学界黑暗的一面,给大家造成了误解,这我能理解。第二,我们至今不知道,是什么造成了地球在40年间变成了一片火海,仅靠来自未来的投影视频,并不能真正说服大家,所以半年后我们会再用超距计算机去未来检查一下是什么导致了地球毁灭。第三,有人试图搞一个大新闻,这我能理解,说整台超距计算机都是假的这就太夸张了,全球科研机构要联合起来骗人敛财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整个超距计算机制造过程不仅是科研机构,全世界政府国家也深度参与了,相当于国家造超距计算机,同时国家出钱,如果要骗那就是自己骗自己的钱,完全没必要。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些质疑的根源在于,我们没人相信地球在四十年内就会毁灭。我们以为文明是会永久的存在下去的,我们下意识的认为明天的太阳是百分百升起的。但我要说的是,在这个充满未知的宇宙里,明天是平凡的一天,与明天是世界末日。这两个命题发生的概率是一样的,文明都是伟大而脆弱的。我希望大家给文明报以敬佩,给宇宙报以敬畏。谢谢大家!“



就在林函发表完演讲,科技发展大会结束后的一个月。

科学家们在距离地球0.23光年外,发现了一个巨型粒子阵列,半径大约有十个太阳系大小且处于未坍塌状态。

一开始,科学家怎么也不理解,地球附近怎么会突然出现一个粒子场。

普修斯作为诺亚的实验室里,研究粒子场的一员,看到这个粒子场的时候,突然明白了这是什么。

“有人成功了!”

“成功什么了?”普修斯的导师诺亚问到。

“超距计算机啊!我们虽然失败了,但是这个宇宙中有人成功了。也许有一个外星生命在宇宙的另一头,利用超距作用在我们这边,利用这里的粒子,凭空生成了一个粒子阵列。”

“你觉得,这是外星人的超距计算机?而且是真的可以跨越几万光年实时获取信息的距离上的超距计算机?”

“没错,您看,这个阵列的变化形式,像不像我们在太平洋上空放在粒子场里的超距计算机在粒子场发生参数变化时的反应。只要给我们时间研究这个外星人的超距计算机,我们或许可以真正实现超距作用探索宇宙,而不仅仅是看到无法改变的未来。”

“你说的没错,不过现在重点是找出40年后地球毁灭的原因,等等,你看,这个粒子阵列的波函数是不是开始坍塌了”

“是的,这个坍塌和收缩的速度,这,这是怎么做到的。”

呈现在普修斯眼前的不再是一个不断扰动的粒子团,而是朝着中心不断收缩坍塌的光球,大量的辐射不断向四周散射,所有粒子都从不规则到规则,从无限的可能到有限的可能,从没有质量的点粒子到实际存在的高密度粒子,一直到整片粒子团收缩成一个白色小点,然后缓缓下落,巨大的引力随着白色小点的下落,向着四周回拢,掀翻周围的一切星辰,距离白色小点最近的冥王星轨道,竟然出现了轻微的偏移。

“上帝啊,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是什么,从哪来的,想干什么?”

2119年,2月3日。

诺亚普修斯等人,对外公布了自己的发现,距离地球0.23光年的地方,出现了一颗因为超距作用凭空生成的中子星,这颗中子星将以和太阳系黄道面呈13.75度夹角的方向和太阳系擦肩而过,但是其引力将随着其下落逐渐影响到整个太阳系。地球,将在34年后,受到中子星下落的影响,地壳将由于引力的失效和干扰,逐渐剥离地球,并且太阳系由于中子星的庞大引力也在同时朝着中子星靠近,这种引力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地球自身的引力将在200年内被中子星同化,自身将成为中子星引力场的一部分,地球本身的磁极引力会消失,最后消散在宇宙中,变成一片尘埃。

联合国紧急召开会议,决定在剩下的30年里,建造一艘供一千万人逃离的飞船。

在这个决定做出的同时,抗议也发生了。

人类之前已经为了制造超距计算机耗费了太多资源,接下来如果再以更大的强度制造宇宙飞船,那么对于在地球上生存的一百亿人民来说将会是巨大的压力。

一位第三世界颇有名望的黑人领导这样说道。“我们要做一个二选一的选择,第一个选择是这样:一百亿人,为了地球文明的延续,其中有九十九亿九千万人将在最后三十年过能源不足,缺衣少电,重回苦难的生活,最后葬身火海,目送那一千万在地球就过得很好的精英在宇宙继续他们的未来和繁衍。

第二个选择,全球一百亿人和地球共存亡,在最后三十年用所有资源让所有地球人体会到地球文明最后的灿烂和辉煌,只允许不到九百人耗费极少的资源离开地球作为地球文明的延续。“


如意没有那九百人,人们或许还会迫于对人类的道德认知选择第一个答案,可是正因为有了第二个选择中的九百人,会认为自己作为人类延续种族的义务已经尽到,几乎所有认为自己没机会上飞船的人都选择了后者。

而站在地球顶端的那一小撮人也同样选择了后者。理由很简单,一千万人上船,人们或许会为了争抢上船资格引发暴乱和变数。

九百人上船,暴乱就算成功,轮到自己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甚至远远高于引发暴乱的风险,又有什么理由去引发暴乱呢,还不如在地球度过最后的三十年,享受文明最后的灿烂。

于是,当统治者和群众做出了同样的选择,就没有中间层什么事了,人类的最终命运也就此确定——文明最后三十四年的辉煌与九百人的火种。


30年来,超距计算机又开启了几次,人们发现未来的自己所践行的就是现在的自己做出的选择,于是开始更加坚定执行原来的方针。

除了林函之前建造的那艘,九艘逃离太阳系的小型飞船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林函作为飞船派的实际执行者和代表人物,自然也在900人的名单上。

2150年,也就是中子星引力影响地球的前四年,第十五届,也是最后一届科技发展大会如期召开,这一天,诺亚和普修斯,提出了一个利用现有的超距计算机系统来实现的一个救世方案,方案名为———人类意识传送计划。

“ 尽管我们在三十年前选择了狂欢和毁灭,但是这最后的的四年,我相信还是有很多人心有不甘。世界各地的一些极端组织开始重新进行恐怖活动,试图用血与泪来请求神明的宽恕;人们开始逐渐感到焦虑和恐惧 这种恐惧并非是关于死亡更多的是关于痛苦,全球自杀人数大幅度上升,因为害怕四年后在火海中挣扎着死去,不如提前以一种没有痛苦的方式离去;前一段时间正在建造的飞船也遭到了恐怖组织的进攻,虽然守住了,但依然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多。人类意识传送计划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方案。人类的意识,并不是具体的粒子活动,而是真实存在的信息本身,这种信息和超距计算机所传递的来自未来的信息是同一种东西,在中子行的引力划过地球的那天,我们将通过反向操作超距计算机,将人类的意识传送到过去。”

这次的方案全票通过,人类意识传送计划正式启动。

接下来几年,诺亚带领当初的超距团队开始着手改造超距计算机,计算中子星的引力波函数。

林函已经将飞船的建造主持工作交给了自己的学生,如今的他也已经年逾古稀了,在办公室里整理完善着物理学理论,选择有价值的资料带上宇宙飞船,门外传来的敲门声,

“进来。”

“林教授,我是普修斯,诺亚老师说超距计算机的具体方案已经计算完毕了,希望您能再去检查一下。”

“我已经退居一线很久了,再说这是你们团队的方案,我去干什么?”

“因为我要确保我们开启意识传送那天,你们这些上船的人的不在传送范围内,所以就你们离开地球的时间需要重点讨论一下。”

“好,那我们走吧。”

在车上,林函突然问道,

“你刚才说你们这些上船的人?你难道不上船吗?”

“是的不仅我不上船,诺亚老师也不上船,因为只有领导意识传送方案的人本身是不上船的人,意识传送方案才能以最大的程度实现和完善。”

林函点点头,关于意识传送方案他也有所了解。

中子星的引力开始同化地球引力的那天,会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大量的引力波,而超距计算机将在这瞬间启动,通过引力波将超距信息传送功能扩展到全球,最后,所有人的意识将会在这瞬间因为超距作用传送到过去。他们上飞船必须在地球产生巨量引力波前离开地球。

“我还有个问题,人类的意识传送到过去,是传送到哪一年呢?以及意识最后的搭载在什么生物上确定了吗?”

“林老师,您应该清楚,粒子场的系数决定了超距计算机的传送速度,而根据您的计算,超距计算机的传送速度将决定穿越多少时间。可是,在使用引力波扩散传送功能的情况下,粒子场系数不再起作用,而是引力波的坍塌系数决定,但是这坍塌系数是不稳定的,甚至全球每个地方的坍塌系数都有所不同。因此,100亿人会被传送到不同的过去,搭载砸开不同生物意识体上。根据我们的计算,百分之90的意识会被传送到6500万年以前,还有百分之十的意识会被传送到几十万年前。”


2153年7月13日

林函等人坐上了忒修斯号飞船,是十艘飞船中最大的一艘。

林函看着灯火通明的城市逐渐变成密密麻麻的方格,看着蓝色的星球逐渐露出云层下的全貌,阳光从背后射向地球,给地球弧形到地平线笼上了一层金色的光环,一种广博的宁静感充盈了林函的整个内心。从光环的一侧向着宇宙望去,可以看一颗极度明亮的光点,仿佛汇聚了全宇宙所有的光芒,太阳系上方闪耀,那就是三十年来不断朝着太阳系下落的中子星。

就在林函等人飞到距离地球大约2亿千米时,地球上突然发生了剧烈的地震,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中子星的引力降临了。

与此同时,超距计算机启动,美轮美奂的粒子扰动团,随着引力波开始向全球扩散。

李涵望着地球,想到了普修斯所说的百分之九十的意识会传送到6500万年前,突然明白了什么,不禁开始思考,整部地球生物史是否就是一个圆。

天地震撼,大海翻腾,房屋崩塌,人群躲闪,与此同时,超距传送终于启动。。

一位年轻母亲,被不断崩塌的高楼环绕,上方是闪烁着光芒的中子星,她将怀中到婴儿紧紧搂在怀里,下一刻,她看到了蛮荒,她感到自己无比高大,她看到四周的蕨类植物在湿润的空气中散发着诱人的气息。她试图用语言来命名眼前的世界,可她却感到自己的头脑激烈的疼痛,然后她倒下了,庞大的身躯在地面上激起地震和尘埃。

旁边一头小雷龙看到了这一幕,用头凑近它母亲,用力蹭着,下一刻,同样感到一片迷茫,和一阵剧烈的疼痛,然后倒下。

林函看着地球越来越远,太阳系上方的中子星散放着耀眼的光辉,和十艘飞船擦肩而过。

“当人类的意识传送到恐龙身上,会发生什么?”

“我不知道,我们之前做过类似的实验,把狗的意识传送到蜥蜴身上,发现其大脑皮层发生了剧烈的改动,但是最后还是按照蜥蜴的习性生活下去了。同时蜥蜴的寿命减短了百分之三十,恐龙大脑达到什么地步我们不能了解,所以我不知道。”

“我突然觉得这样的意识传送除了带给地球人一丝希望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如果只是回到过去当短命蜥蜴的话。”

“不。有意义的,由于全球引力波函数坍塌系数的波动,大约会有百分之十的人传递到其他时间,如果传送到古代猿人身上,人类的意识就可以被承载了。我们不知道哪些位置,那个时间点,会出现可以承载人类意识的传送,所以只能把超距传送范围扩散到全球,这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机会均等的。”

这是林函和诺亚的最后对话。

时间回到6500万年前,整个世界被死亡的阴云所笼罩,恐龙们庞大的大脑在经历了意识的觉醒和剧烈的疼痛后,由于无法承受巨量的信息流,庞大的身躯一个接一个倒下,没有陨石撞击,没有火山喷发,没有冰河时期,6500万年前的恐龙世界,结束的莫名其妙。人类对于恐龙的所作所为,正如突然出现的中子星之于人类,还没来得及理解发生了什么,就不得不面对一切的终结。

地震依然在继续,普修斯的双腿被书架压住了,他躺在地上,双眼瞪着不断震动的天花板,口中在默念着他从小到大所记住的每一个物理公式,如果他有幸回到过去的人类身上,他将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他希望人类会因为这次意识传送产生不同的未来。下一刻,他看到了潮湿阴冷的洞穴,他看到了周围的人赤身裸体,浑身长着棕色的毛发,他看到人们的高突的颧骨和突出的嘴部。

普修斯想开口,说些什么,可是他却发现自己想不起语言,脑海里出现的只是几十个愤怒的音节。他拿起石头,试图在一块巨木上划出自己记下的公式,当他拿起石头对准木头的那一刹那,他就忘记了自己要做什么,只记得自己忘记了很重要的事情。

他痛苦,他愤怒,他感到原本的自己正在离自己远去。

同时他感到自己的头脑剧烈疼痛,仿佛来自地狱的酷刑。

他拿起石头,疯狂的砸着周围的一切,周围的猿人都惊恐的站起来,对着他吼着些什么。

普修斯拿着石头对着巨木疯狂地砸着,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派遣他的痛苦。

砸,砸,砸

他感到自己的脑子痛得像是有人在里面搅动

砸,砸,砸

忘记了自己要做什么,只要不停的砸木头就可以了。

一直到木头的表面被砸得冒起了青烟,

一直到微弱的火苗从巨木到树皮上逐渐蔓延。

周围的北京猿人第一次看到这电闪雷鸣后才会出现的火焰在同类手上产生,在那一刻,某种启迪在他们脑海中产生。

普修斯依旧砸着木头,不管不顾,任由火焰蔓延。

周围的猿人们则盯着火焰,眼里跳动着火苗。

(完)


user avatar   deng-bo-y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就读于水电学院,毕业后前往火电站从事与专业无关的工作,在师门和同窗的视野中消失。

你的母校在你毕业后异地重建,灭失了许多证据,这让你的大学生活与学术经历成为了一片空白。

你上班的这个建在萧条小镇的火电站似乎即将因为设备落后关停并转,但是一直半死不活的运行了几十年。你的排班很密集,有时还要加班,这让你很难离开小镇。

你上班时总有时间在独自一人的办公室里摸鱼,或是借着外出给同事修电脑的机会适时离开。

你不擅长这个小镇主要的娱乐活动——扑克,跟所有同事都没什么深交。你没什么社会活动,几十年来一直坚持健身。

面壁人刘工,我是你的破壁人。你保守着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秘密,担任了“变轨地球”工程的总指挥。随着工程的推进,你的身份变成了知名作家,可以离开小镇四处参加活动。读者抱怨你热衷社会活动无心创作,事实上你在从事更重要的事业。

联合政府正式公布X行星事件,距离地球与X行星撞击还有100年的时间。X行星是一颗尺寸与土星相当的气态巨行星。

放弃地球和逃离太阳系的计划从一开始就被否决了。任何一个人造物,此时的使用寿命都无法完成成百上千年计的星际旅行。更何况来到新世界还需要大规模改造生态,这不是几艘“五月花号”能够做到的。

为了避免X行星对地球造成威胁,人类必须改变地球的公转轨道,一百年后在地球和X行星相遇的时候,保证两星之间有一千万公里以上的安全距离。

一场世界大战之后,联合政府统一了世界或说是统一了工业国。超级电子计算机严格执行生产计划指令,一切资源集中于宏大计划,形成了森严的等级社会。但是,人类并没有像一些科幻作品中预言的那样,钳制思想、文学和艺术的教育。上百年的压抑生活,人们需要坚强的思想。

高原上建起了质量发射器,利用电磁力向太空发射物资。人类开始在火星轨道建设空间站,试图在火星表面生存。宇航速度发展到每秒三千公里以上,从地球自返太阳系边缘的时间缩短到一个半月,人们密集的对X行星和整个太阳系开展科考。

化学家发明的药剂,制造了一个包裹住整个地球的泡泡。这个泡泡有着极强的太阳光反射率,大型反射镜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并没有提升地球温度、改变地球气候。地球的公转轨道开始因为光压发生变化。

更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发生在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通过反射镜和修建重聚变行星发动机,巨大的小行星奔向太阳系内部,在偏心率极大的轨道上往复利用太阳和木星的引力弹弓加速。最终,携带着巨大动能的小行星惊险的疾速掠过地球,对地球的轨道和速度带来变化。

数百颗被称为“动能列车”的小行星按照人类的指令在太阳系内部运行。人类寄希望把这些小行星的速度加速到0.005C,在统一时间撞击X行星,改变X行星的运行方向。

另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力图让人类文明超脱人类脆弱的肉体。硬盘比肉体好养活。




  

相关话题

  如果全人类都绝育了会发生什么? 
  《赛博朋克2077》没有东方元素吗,大家怎么看? 
  如何看待浙江大学教授河清对于《流浪地球》以及科幻片的极端评价? 
  如果给你一个按钮,按下去时间永远停止,但你可以继续活动,你会按吗? 
  人类进化过程中有哪些不符合自然进化规律的地方? 
  变形金刚真人版是不是目前为止排名第一的科幻艺术品? 
  民族利益和全人类的利益,孰轻孰重? 
  假设有一天人类发明了一种极其廉价清洁的能源,比如说一万度电的成本只要一分钱,那么世界会出现什么情况? 
  假设一人端掉贩毒团伙,击杀若干贩毒人员,毫发无损并报警,会被怎样处理?(是否有奖励)? 
  给你一个按钮,按它的人会短时间感到无上快感,你会怎么做? 

前一个讨论
《流浪地球》对于中国科幻电影有怎样的意义?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说永远也不要考验人性?





© 2024-12-2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