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读完毛泽东选集有什么收获呢? 第1页

  

user avatar   dian-fu-zhe-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篇文章,提炼出毛选中最精华的句子,加上答主5遍以上阅读+应用毛选理论的经历,为你提供最通俗实用的成功方法论。

从大一开始,每年假期抽出两周时间阅读毛选已成为我的习惯。这本常读常新的成功方法论,为我开启了无穷的智慧源泉。

近日又重读一遍,由于钻的深,竟也发现了许多之前不曾注意过的奥秘和精髓。

本文将从学习方法、高维认知、待人接物以及职场智慧四个角度为你解读毛选的思想威力。

一、关于如何深度学习

“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从这些材料中得出正确的结论。这种结论,不是甲乙丙丁的现象罗列,也不是夸夸其谈的滥调文章,而是科学的结论。”
《改造我们的学习》

多少人学习起来只是三分钟热度,又有多少人自恃读了一些书就敢对他人指指点点。

大学给我们上课的有很多都是教授博导,他们在课堂上表达的观点,有时听起来非常脱离实际。

鼓吹着西方自由民主那一套,满满的都是知识分子的高贵和优越。

回到家乡,一个十八线小城市,跟一些当地人亲切交谈后才发现,人民群众关心的才不是这些虚无的口号,而是切切实实的生活。

国家取消农业税,给农民各种优待,贫困村大学生奖金很高,录取分数也较低。农民的生活相比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他们嘴里满是对党和政府的感谢。

要想了解真实的中国,只懂理论的教授们的话是不足信的,要自己多去走走,多去看看,才能掌握实际的情况。

所以,毛主席才这样说: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

二、关于如何认识世界

毛主席在分析中国社会时认识到,中国男子要受到三种成系统的权力的支配:

①国、省、县、乡构成的国家系统(政权);
②宗祠以及家长制的家族系统(族权);
③阎罗王、土地菩萨和玉皇大帝等种种鬼神构成的鬼神系统(神权)。

这些表象一般学者都能注意到,甚至是普通人也能用俗话说出个一二三。但毛主席厉害的地方在于,他能运用辩证思维进一步分析。

什么是辩证思维?

就是凡事讲究先后顺序,认识到利弊,直击事物的本质。

毛主席指出,这些权力看似根深蒂固,无法撼动,然而如果抓住了他们的根基——地主政权,一切就迎刃而解了。

有了正确理论的指导,他随即付出行动。通过带领农民打倒地主,县长听话了,族长不敢随意打骂子孙了,神仙菩萨也成了人们口中的笑谈,女子的地位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我们在面临看似棘手复杂的问题时,不妨在做之前先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共同的根基是什么。

比如“如何成为一个受大家欢迎的人”这个话题。

在学生时代,主要矛盾是学习成绩,只要学习成绩好,往往能够“一美遮百丑”,不仅老师喜欢,同学们更是高看一眼。

步入社会后,一大堆问题朝我们涌来,相亲、裁员、房贷、办公室政治等等。如果我们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到最后会让自己的生活一团糟。

之所以会产生这些问题,关键在于个人的能力与欲望不匹配。而在现代社会,个人能力中最重要的是赚钱能力。

在智力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个人要想赚得比别人多得多,只有通过掌握比别人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处理别人处理不了的复杂问题。

明确了这些后,再重新调整自己的职场策略,把能力放在第一位,不断地加强自我充电和学习,能力到位了,钱自然会有,看似难于登天的问题就不解自破了。

三、关于如何待人接物

“有了正确的观点和正确的思想,还要有比较恰当的表达方式告诉别人。”

很多时候,我们有了更好的点子和意见,迫不及待地想说服别人接受,但凡事都是需要过程的。

“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以力服人是不行的。兑付敌人可以这样,对付同志,对付朋友,决不能用这个方法。不会说服怎么办?这就要学习,我们一定要学会通过辩论的方法、说服的方法,来克服各种错误思想。”

毛主席手下的十大元帅,个个都是当时的英雄豪杰。他们对毛主席佩服的五体投地,这都是有原因的。

论拼刺刀,毛主席或许没有一个上前线的战士厉害。但论战略战术,他的思路方法总能出奇制胜。

四次反围剿,四渡赤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关门打狗,围点打援,这些极富想象力的战术,我想是征服十大元帅的原因。

口服,心也服。

“经常把几个问题放在心里想一想,同少数人吹一吹,这是一个重要方法。”

透过历史资料,很少见毛主席出席一些纯粹社交的场合,更多的时候是在忙事业、读书长见识,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问题,才总能做出许多优秀决策。

“我们更要广开言路,打开窗户,不要怕打开窗户可能吹进沙子来。进来一点尘土,坏处有一点,但并不大,而开窗户透空气的利益却很大,我们要从这种利害关系上看这个问题。”

当年郭沫若写了一篇文章叫做《甲申三百年祭》,讲的是明朝灭亡的事。

老蒋看了这篇文章,认为是讽刺政府,直接下令封杀。但毛主席看后,在党报上刊登,并号召全体党员认真学习,吸收借鉴明亡的教训和经验。

对待总是有意见的民主党派人士,老蒋的做法是能封口封口,能杀就杀;毛主席则是认真听取意见,有机会陪人家聊聊,交流一下对时局的看法。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在国共决战之际,民主党派人士发布《对时局的看法》,坚定地站在我党这边,加剧了国民党政权的灭亡。

窗户要开,不能怕有苍蝇进来就闭关自守,气度格局,当学毛润之。

建了个读书交流群,想进的朋友可以私信我。

四、关于如何游刃职场

毛主席提出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这三大法宝,其实也可以运用到我们的职场生活中。

1.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就是在日常人际交往中,要多找自己跟别人的共同点,看谁不顺的话,就要联合其他同样看他不顺的人,而不是自己整天在那生闷气。

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像希特勒那种战争狂人,敌人越打越多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同样,在职场中,你要站在大多数人利益的一方,成为公敌只能是自取灭亡。

2.武装斗争

“武装斗争”。现代社会了,该学会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了,遇到机遇要敢于抓住,敢于争取,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用自己的硬实力碾压对手。

自己的专业能力,体察别人需求的情商是你在职场中立足的根本,面对同事或老板的不合理打压,也要为自己发声。

喝不下去的酒,该拒绝就拒绝;升不了的职,该离开就离开。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你一直在打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党的建设

“党的建设”,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小圈子,自己的想法,别自顾自地去闷着头干,把身边的人都动员起来。

平时注意给别人灌输自己的思想,让大家在思想上和自己保持一致,从而为我所用,化潜在的阻力为动力。

老板和员工的最大区别,是老板总是有自己的想法,在给别人安排工作,而员工不愿意多动脑筋,更乐意被动地接受安排。

多跟别人灌输自己的价值观,等到需要站队的时候,你才不会过于孤立无援。

五、总结与反思

毛选的思想内涵丰富,简直秒杀一切管理学、厚黑学、成功学,毕竟那个男人可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让中国站立来的。

这些都是毛选中的冰山一角,我最敬佩的,还是主席的人生态度。

“在危险环境中表示绝望的人,在黑暗中看不见光明的人,只是懦夫与机会主义者。”

他在无数次逆境中充满定力,在刀光剑影中闲庭信步,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再加上那一套科学的方法论,让我愿意信仰他的信仰,跟随他的脚步,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时刻准备着,“放弃幻想,准备斗争”。

更多文章,请戳:

如何读《毛选》:掌握这四个阅读技巧,成倍提高你的知识转化率

读《毛选》学人际交往:掌握这三大社交策略,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工人离开资本家 能活下去吗?

《矛盾论》干货深度解读,三大犀利世界观助你实现认知突围

跟伟人学读书:毛泽东教给我的7个高效阅读方法论

青年毛泽东是这样炼成的,年轻人必备的四条成长方法论

马克思哪些观点或者论述让你茅塞顿开?或者说震惊三观?

毛选中透露出的六大成长干货,深度解读窥探人性真相


user avatar   tu-fang-jun-sui-s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举一个特殊的例子,福建东山岛。这个岛曾经因为某种原因变成了半岛,现在因为保护环境,当地政府又计划把它重新变回岛,完美契合题主的题目。

这个可爱的小岛位于福建南部,靠近广东的部分。古称铜山,是郑成功抗清的根据地之一。是东山县的所在地,拥有铜山古城,关帝庙等多处名胜古迹。

东山岛

铜山古城

动漫感十足的关帝庙

但是,在1953年(没错就是1953年)邪恶的国民党反动派打破了这个小岛的宁静。原因是当时朝鲜战争处在最后的谈判阶段,我军重兵集结朝鲜。东南沿海空虚,这让国民党反动派看到了“反攻大陆”的希望。被无数果粉吹嘘“狡如狐猛如虎”,实则费拉不堪,在淮海丢弃十几万大军的常败将军胡琏率领金门守备队偷袭我东山岛守军。

7月16日,也就是朝鲜停战协定达成前的11天。国民党军一万大军及自称最精锐的国民党空降兵偷袭了东山岛。当时我军驻岛只有一个半营的公安人员(没错就是公安叔叔)。面对汹涌而来的国民党军,不慌不忙防守反击。固守待援。最终在福建军区援兵的配合下,我军共歼国民党军3000余人,炸毁坦克2辆,击沉登陆舰艇3艘,击落飞机2架。国民党军余部登舰溃逃。其中最搞笑的是有的国民党空降兵因为降落伞挂在树上被公安叔叔俘虏。有国民党飞机因为飞的太低而被机枪击落。而常败将军胡琏又一次狼狈不堪的逃回了金门。

东山岛防守战胜利官兵合影。

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也打碎了国民党反攻大陆的美梦,但有一个现实的问题,如果国民党再次入侵怎么办?我军大部队能不能及时增援海岛?而一个孤悬海外的海岛县,怎么发展经济,发展物流,方便与大陆部分县市的交流。

于是当地县政府决定,修筑八尺门海堤,变海岛为半岛,在堤坝上修建一条公路,便于平时物流与战时运兵。于是在1960年,经过几番辛苦,八尺门海堤终于建成,东山岛由海岛变成了半岛。

八尺门海堤

然而五十多年后的今天,东山岛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随着交通工具的进步,海运,空运都很便捷,跨海大桥也早已修建。一个全封闭无底端涵洞,底部海水无法汇流的海堤已经不是唯一的交通选择。而由于八尺门海堤的存在完全隔断了海水,造成了海堤部分海水严重富营养化,导致海水缺氧,藻类滋生。严重影响了当地养殖业。而今天费拉不堪的台湾,也早已经不是什么军事威胁,海堤在军事上也变得没有意义。因此当地政府又有计划,拆除海堤,恢复东山岛岛屿原状(跨海大桥底部有涵洞,没有完全隔断海水,因此不算把岛变成半岛,而海堤完全隔断海水)。

如果这一计划实现,八尺门海堤拆除,那么东山岛就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因为人类的原因,这个岛在不到七十年的时间里由岛变成半岛,又由半岛变回岛屿。经历了一个奇妙的循环往复的变化过程。


user avatar   bu-guo-chen-t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个词出《道德经》,和光同尘。

只有远高于常人的人才会考虑这一层。

如果自己明显异于一般人,那就是一般人眼中的异类,但是相对于一般人的异类是分两个层次的,一个是明显高,一个是明显低。

但其实,人只能分辨出比自己低级的人,比自己高级很多的人,一般人是分辨不出来的。举个例子:高中生能看出小学水平的题目的对错,但是看不出大学本科水平题目的对错,要是博士的那些题目,保不定连题目都看不懂呢,那就更看不出来好坏对错了,保不定还会想:博士就研究些这个?

所以,一般人其实根本看不透很多高人,或者说,那些能让一般人一眼看透的“高人”,要么是不够高,要么是人家故意让你看明白的,就是得让你觉得他是“高人”。至于他为啥得让你觉得他是高人,你自己想吧。

而真正的高人,需要普通人的认可吗?即使周围的普通人完全不认可他,也完全不影响他做个真正的高人啊。甚至有些真正高人的日常为人做事,甚至会让一般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不够聪明,甚至还会让人觉得他傻呢!他就是不想让你看破他罢了。“大智若愚”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说有大智慧的人反而会行事更简单,没有平常人的很多弯弯绕绕的,是因为他们的能力足够支撑他们不必弯弯绕绕的那么费尽心机才能成事,让普通人看起来却是有点“愚”了,“愚”是什么意思?心眼儿不够呗。其实人家是不必费那些“小心眼儿”罢了。

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 山林中本来也没几个人,不用太费心思,好隐。你说在市井中咋隐,那必然是隐蔽掉自己跟常人的不同,让自己跟常人无异,这能省掉多少麻烦。这就叫和光同尘了。

所以一般人总觉得要去世外山林中寻高人,因为山林中的高人一般也就是住的隐蔽点儿,但是一般异象明显(山林中连个人都难得碰见,他有啥必要天天费心思隐藏自己的异象),好认啊!所以寻世外高人,难度在于找到他住的地方。

市井中的高人,天天在你眼前晃你也不见得认得出来。住哪儿无所谓了。


有友邻在评论区贴出了“和光同尘”的哲学理解(当然了,真正修道的人可能不这么解读。道长们请看到我的求生欲。 )。其实,“和光同尘”不就是一种看待世间万物或者说是与世界相处的方法论么?而且是达到一定高度的人才会有的方法论。只有达到“看到珍珠和灰尘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这种高度的人,才会知道如何让一粒“珍珠”如何做到看起来如同“灰尘”。 很多高人也并不在乎世人看待他是“珍珠”还是“灰尘”,因为在这种境界里,世人的目光完全不影响他如何去看待和理解这个世界,也不影响他自己的存在,但是做一粒灰尘可以避免掉许多麻烦就是了(毕竟做珍珠的麻烦是更多这是真的,麻烦多了,总是会影响到他自我修炼的… 总是要费时间精力去解决麻烦不是吗?有这点儿时间精力多修炼自己不好吗?)。有时候,他们选择成为“灰尘”,还是为了最后不做“灰尘”。

————————————

我又来了。既然说到了《道德经》,那就给大家推荐一本解释《道德经》很强悍的书:清朝黄元吉先生的《道德经注释》,中华书局出版。 如果能够细读此书,你会发现打开了一扇理解《道德经》的新大门。 当然了,对于一般人而言,细读此书的难度很大,因为这是一本纯文言文(而且是繁体字)的注释,引经据典,而且应该是从道家修炼丹道的角度来注解的。跟很多现代理解大相径庭,完全不是一个维度。 推荐给有缘人吧。

黄元吉 《道德经注释》第五十六章:

(节选)所谓 “得了手,闭了口”者,诚知得道匪易,讵容以语言耗其气,杂妄损其神,矜才炫能标其异,徒取恶于流俗哉?以故有道高人,塞兑闭门,养其气也;挫锐解纷,定其神也;和光同尘,则随时俯仰,与俗浮沉,如愚如醉,若讷若癡,众人昏昏,我亦昏昏,不矜奇,不立异,与己无乖,于世无忤也。

你看,我唧唧歪歪写了一千多字,黄老先生就这一小段就写的明明白白。人家黄老先生才是得道高人呢!

其实如果你了解道家越多,会发现“低调” “不张扬” “不立异” 是修道要义。所以很多真正修道而成的高人真的会做到让你看不出来的,多看几眼也看不出来那种。

一——————————

我又来了! 哈哈哈哈,因为我又有了一些感悟。

还是这个问题,我又想到了一个路径。

前面的回答是围绕:“真正的不凡人很可能不会让一般人一眼就看出他不是个凡人”。( 你看我措辞多么严谨。)这个方向展开的。

下面我再换个方向展开:“当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一眼看出哪个人不是凡人”。

那当然是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让自己的水平超越绝对多数的一般人,说白了,你自己当一个不凡人,只有自己经历了如何从一个凡人成为一个不凡人的路径,你才能看清到底什么样的才是不凡的人。 还是那个例子,只有你自己足够努力,上完了小学上中学,上完了中学考大学,再考硕士、上博士…… 你上中学的时候,看其他的小学生们,你就很容易分辨出哪个小学生比较优秀,哪个小学生干的那些事就不太行。等你真的自己能考上博士,就能够比较容易看出那些本科生、硕士生们在干的事情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也就是说,对于你自己有过切身经历和感受的事情,你才会比较容易判断这个事情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一眼看清”。(我真是能把深刻的道理用浅显的例子说明白,这就叫深入浅出,哈哈哈哈,我好骄傲,我先插会儿腰)

记得看过一个视频,好像是一位道长,(他就是一位道长,还是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2021年9月,这位孟至岭道长升为北京白云观方丈)他说: 一般人不要考虑和光同尘的问题,因为,对于绝绝绝绝绝大多数人(道长用的词是凡夫俗子)来说,你就是个尘。(说到这里,请划上去看我这篇文的开篇第二句)

道长的视频在这里:zhihu.com/zvideo/133595

(我还特意去搜了为什么道教宫观的领导人也叫“方丈”)


其实,绝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人,就是个凡人,要想成为不凡的人,那中间必然是要经历无数艰难险阻的。现在好多人喜欢看穿越剧,梦想着自己能够穿越,而且一穿越就是回去当当皇上、当王爷、当皇后、当公主、当娘娘…… 都是穿越回去当显赫的人物(这些显赫的人物也就是凡人里面比较不凡的了,只针对富贵权势这个方向的不凡),没看见哪个人想着穿越回去当个种地的、当个丫鬟(而且是一辈子丫鬟,没有反转的那种)这些普通人… 说白了,就是想着靠“穿越”来成为不凡的人。

而在现实中要成为真正的不凡的人,哪能有什么捷径呢。

就是要靠自己努力啊!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想要当一个不凡的人,就如同要当秀于林的那一木,必然要比其他那些林林林承受更多的风吹雨打,若是打雷,必然也是先劈这一木(谁让他独高呢,这也是道法自然的一部分),必然要承受远大于一般人的艰难。

“和光同尘”其实就是针对“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的解决办法之一。其他办法呢?我想到的还有,若是这一木能修炼到长腿能跑,跑到一个跟他高度都差不多的林子里就好了(那就是从一个层次上的不凡变成了另一个层次的凡),或者跑去一个没那么多风打雷劈的地方也行。其实说白了,都还是要提升自己的能力,解决各种艰难险阻的能力。毕竟,一棵木要努力达到能到处跑的程度,跟人修炼成一个不凡的人,难度也差不了太多吧。

这些苦难或者说考验若真能承受住了,才有可能成就不凡的人。

————————-

还有一词,叫“鹤立鸡群”。

让人一眼就看明白的不凡人立于凡人间,就如同“鹤立鸡群”。

刨去落难不能飞走的情况,一只好好的鹤为何要立于鸡群中?(难道是图免费的鸡饲料吗?)

人有时候会有一种幻想,觉得自己变成了不凡的人,就自然而然会得到其他凡人的仰望、敬佩、供奉、乃至各种好处。

实际上呢?你看看中国人的崇拜观,就会发现,中国人崇拜的都是能办事的神仙,能给他解决问题的神仙,那些拜了不灵的神仙,早就被抛弃了。 “实惠”这两个字,是刻在血液里的。(此处用法这是个中性词,正是因为我们看中“实惠”,所以才能够真正做到绵延不绝 ,你们去看这位知友的文章,写中国的神仙们为什么这么负责任的,很逗 zhihu.com/question/4330

你以为的“鹤立鸡群”,一只不凡的漂亮的白鹤立于鸡群中,会自然而然地得到鸡群的崇拜、敬仰、主动奉献出鸡粮,白鹤自此过上了位高权重、食物无忧的快乐日子。

实际中的“鹤立鸡群”,很可能是这种情况:一开始的鸡群们比较懵逼,一眼看去知道那肯定不是个跟他们一样的物种,然后可能因为鹤的不凡外表引起一阵崇拜,然后呢?然后鸡们崇拜着崇拜着突然就发现这只鹤不能实现他们的任何愿望,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而且还抢占他们的资源,占他们的地方,吃他们的粮食。慢慢的谣言四起:那看那是什么玩意儿,腿那么长,脖子还那么长,毛还那么白,跟咱们一点儿也不一样… 还吃咱们粮食…肯定不是个好东西…然后这只鹤被边缘化、被群起而攻之…

另外,如果这只显目的独立鸡群的鹤真的成功的风光了,成为了被可以一眼看穿的“不凡鸟”,咱们可以猜猜那些崇拜鹤的鸡里面到底有多少想的是:怎么弄死这只鹤,好让自己取而代之… 成为万鸟崇拜的“不凡鸟”………

—————————

有一些知友在评论里说:我觉得高人是如何如何的… 我看出来的高人是如何的…… 我看啥啥就不是啥啥…… 我看不来的就不是…… ……

在这里估且把这种也称为“我执”吧,就是太执着于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别人,“我认为他是高人他才是高人”“我看不出来他是高人他就不是高人”……… 就是把自己作为评判他人的标准。

倒不至于非得评判这样是对是错,只是我觉得吧,这样子的思维方式,很容易让自己看不清真实的世界。

真正的高人,你识不识得出他,于他而言,有什么要紧。

虽然那个著名的“心动幡动,心定幡静”的故事深入人心,广受推崇,但那是让你面对自己的,不是让你认识外部世界的。

幡动或不动,与我心何干。

高人是或不是,与人看他何干。

——————————

最近对“和光同尘”又有一点儿感悟。是因为看到有网友叫“和光不同尘”(没有针对的意思,只是对此有感而发,而且确实见过好几次不同的人用这样的名字或者说这个话)。

其实我最先读“和光同尘”这个词的时候,跟取“和光不同尘”这个名字的网友的想法是差不多的。我们现在一般的理解里会把“光”定义为光明灿烂、比较好的那种东西,而把“尘”定义为比较微末无用、普通甚至稍显低级、有贬义的意思。基于这种理解,那么跟“光”“和”就是好的,跟“尘”“同”就是不好的。那么“和光同尘”的意思就是有点儿跟什么一样光明灿烂、跟什么一样普通那种意思。“和光”是褒,“同尘”略含贬。 在读黄元吉的《道德经注释》之前,我确实也是这么理解的。

但是怀着这种理解开始读黄元吉的《道德经注释》的时候,就会隐隐觉得哪里不对。 此书中数次遇到“和光同尘”,慢慢就理解到“和光”与“同尘”是完全并列的意思,就是“光”与“尘”并没有谁高谁低的意思,而是都是泛指那种数量极大的但是又细碎的普通的也是无处不在的那种东西。 光并不是特指那种光辉灿烂像太阳月亮那种光耀夺目的光,而是偏重指无处不在的那种光,就是“和光”的“光”的是指“无处不在,哪里都有,而且无形无色你感受不到但是又无处不感受的到”这个意思,绝不是侧重“光辉夺目、温暖灿烂”那个意思。

因为如果你对《道德经》有充分理解,那么就会体会到《道德经》是不扬强的,(可延伸到不立异,)反而是强调“柔弱”“普通”“自然”的功用,侧重“以弱胜强”“以柔制刚”这个层面。 但是强弱、柔刚都是二元对立又可互相转化的。《道德经》的主旨就是说在一定的阶段,要保持“柔、弱、平淡、凡”这种,但是汇积到一定程度,则可发生质变,变成实际上很强大,用柔弱但绵长的路子最终达到强大的目的。而不是一开始就追求强、大、刚,因为强大刚的东西难以长期坚持,容易中途折断。虽然《道德经》一直说“道法自然”,自然界里当然也存在很多刚强大但是比较持久的东西,比如太阳啦、山川啦,但是《道德经》是老子写给人看的,重点就是“人”,人本身是个柔弱的东西,所以对人来说,重点就是怎么在柔弱中求长存。所以《道德经》中特别强调水的作用,水也是看似柔弱,但是可以滴水石穿、也可以积聚为海。

———————-

黄元吉《道德经注释》第三十六章:

……………劝学者,以柔以弱,立德立功,庶得神天之佑,自有仙人传授口诀。否则,最大事情,惊天地而动鬼神,纵是神仙,要皆不传者多。盖天机至密,天律最严,不可违也。庄子曰:“使道可献人,则人莫不献之于君。使道可进人,则人莫不进之于亲。使道可与人,则人莫不与之于兄弟。使道可传人,则人莫不传之于子孙。而皆不可者何?诚以中无德而道不立,中无主而道不行也。” 合数圣之言观之,则知国之利器不可轻以示人矣。后世修士,切勿以大道为公,不择人而授,以致自遭天遣,悔之无及。斯殆有公而不公,不公而公之者,非下学所能参其微也。尚其懔之。

以上这段,其实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道家的不凡人(得道者)让一般人看不出来?” 还解释了很多诸如“为什么道家的很多本事(法术、变幻、等等)不随便给人看?”这种问题。

说白了,就是道家的各种“本事”是要以“德”立的,是要承担责任的,不能随便显摆给人看着玩的。 而至于说,有些得道者会四处传道让人看,那也是他的责任所在,但这个责任却不是每个修道者或者得道者都要做的。 每个人各承天道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要做的事情)。

说到这里,想起来有个学佛的朋友,经常说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课。” 就是说,每个人在人世间,不管贫富贵贱,都有自己要面对的问题,需要他去努力解决。

我身边有很多学佛的朋友,或者说“号称学佛”的朋友。但是很多人,在我看来,是属于“着相”的,就是深刻执迷于一些表象的东西,比如每天磕多少个头、念多少遍经,经常指导别人你要这样、你必须那样,但是真的让他面临事情做选择的时候,你就会看清他的内心其实是背“佛”而行的。 而说这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课”的这位朋友,非常平和,身上也没有任何叮叮当当的各种标志性的东西。 她说“佛在心中”。她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佛,当你内心澄明坚定的时候,内心的佛就会显现出来,保护你”。 我觉得,这才是慧者。

——————

今天想说一下“特别”这个点。

按照现代文化的标准,主流的说法是“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所以现在每个人都在努力的让自己与众不同,仿佛这样才有存在感。

这个“与众不同”其实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但是最浅显的层次自然就是“外貌”与众不同。所以才会有这个提问“如何一眼看穿不凡人?” 其实这个提问的思维深处就是默认了不凡人的不凡首先体现在外貌等外在表现上。

但是与众不同的不同也是有很多层次的,最浅显的自然是外貌等外在的不同,一眼就能看见这个与那个的不同、这个人与大部分人的不同。而内在的能力、底蕴等等的不同,很多是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够鉴别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真正的不凡人在外貌上的不凡很容易被人认可,而如果他们在外貌上无异于常人时,其思想和能力等内在的那些不同却很难被一般人看到,即使看到了也很可能被认为是“异端”、而不是更高层次的非凡。因为就像前面所说,只有达到博士或者更高水平的人才能鉴别博士的真假。小学生水平是鉴别不了高中、本科、研究生水平的真假的。换个例子就是:如果没有老师给出标准答案,学渣是看不懂学霸的试卷的,学渣根本就不知道学霸的水平。但是如果学霸的试卷上有了老师勾的红对号、红叉号,那就是随便谁都知道学霸的水平。但是很可惜,在现实社会中,根本不可能有谁在不凡人的身上划对错号,所以,一般人根本看不懂不凡人到底是哪里不凡了,一般人判定不凡人用的标准,就是他自己认为的标准。至于这个标准是不是真的对,那就很难说了(用学渣的标准去评判学霸?)

而现代社会鼓励“每个人都与众不同”这种想法,所以其实现在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现在的年轻人是在这种思潮影响下成长的)都在潜意识里或多或少的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诚然,每个人自然是有与众不同的地方,但是如果把眼光放大,扩大到整个人类社会群体,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就是个“人”罢了。有作为“人”的99.9%的共同之处,那剩下的0.1%的不同可能体现在各种方面。

毕竟,人是社会动物。诚然,对于个体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但是,你这个不同的人毕竟是要在人群社会中生存的,能够让周围的人接受你这个不同的“人”,这是一项很大的能力和本事。不凡人让自己能够在凡人社会中生存,首先得“和光同尘”。




  

相关话题

  如何评价美国犹他州宣布多人同居無罪? 
  丰臣秀吉 和刘备 那个创业难度大 他们个人实力比较如何? 
  为何美国有如此多的民权运动英雄,只有马丁路德金取得了圣徒般的地位? 
  历史上富有的哲学家有哪些? 
  苏联武装力量里的边防部队军人和克格勃军人有什么区别? 
  历史倒写会怎样? 
  骑射到底威力有多大? 
  阿奎丹公国的女公爵埃莉诺嫁给英格兰国王亨利二世之后,亨利就成为阿奎丹的公爵了吗? 
  为什么一个强大的民族 男权社会要靠和亲政策来维持和平? 
  疑似圆明园生肖兽首之一的「龙首」在巴黎被华人拍下,物品真实性和价格为什么都遭到质疑?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捷尔任斯基?
下一个讨论
锡能不能用做核反应堆的冷却剂?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