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的民乐到底比西洋乐差在哪里?(西洋乐相比民乐为什么更有生命力)? 第1页

  

user avatar   9486946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没理解错的话,应该把题目理解为,中国民乐和西洋交响乐各有千秋,而其中,民乐比西洋乐不如在哪里?

民乐中的乐器理解为“民族乐器”,尽管很多如二胡来自西北游牧民族,扬琴、琵琶来自波斯,但历经多代,已经被作为“中国民乐器”了。

参考:

不仅上述民乐器在乐队齐奏效果无法与管弦乐队比,就连被称为“乐器王子”的吉他,在齐奏时效果也大多如此,吉他算西洋乐器么?

“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诞生的民族的怒吼之声‘黄河大合唱’后改编成的钢琴协奏曲里有一个乐章‘黄河颂’,有哪个民族乐器为主的民乐团奏得好的?”

“也许,若干年后,当静音乐器走俏,交响乐团乐器因为练琴时扰民被嫌弃后,大小提琴也会被作为民乐器了。”

古琴和大提琴比,没有大共鸣箱,原来在舞台演出没有麦克风时代无法和大提琴去比,(连吉他都不行)但现在消费娱乐时代,反而因为不扰民而有更多优势。

研究“差”,应该还是为了改进,但如果把马头琴改进最后成大提琴,那就不必改了。而因为觉得古琴弹起来可以更直观自己的指法,那么是把吉他加多几弦,然后放到桌子上呢,还是把古琴加多品丝呢?

参考:

除了乐器比较,应该还有作品比较。除了交响乐,还有独奏。那么中国和外国的作品各有自己的杰作。但还是要提“黄河颂”,协奏曲较多采纳西洋音乐大师的技法。很自然,不是这样表达,又怎样表达呢?就像西方古典乐24调式有中国明朝皇子“朱载堉”研究过的12平均律一样,到那时候无论谁都要那样。

题目不该是“东施”比“西施”差在哪里。

说生命力,有些古琴曲有上千年了。

不分中国和西洋的乐器,仅从科学角度分析一下,弓弦乐器提琴和胡琴,很多人感觉提琴优于胡琴,对的,因为提琴的弓是以指板横截面的弧线的切线方向运行演奏的,而带动琴弦在弓运行方向一致的震动,直接造成较低的杂音;否则,弦的震动会擦碰到演奏者手指按住的位置之外的指板;与之比较是一种叫作坠胡的乐器,大多演奏场合弓穿过两根弦,胡琴的弓的一般用法。运弓不在指板截面弧形切线方向,因而会有较大沙音;但话又说回来,也正因此形成坠胡独具的风格。而二胡类不具备指板的胡琴,则弦振动很多为按弦的演奏员手指吸收,仅这点从声学效率分析是不如提琴类的,另外还有指板和共鸣箱的材料选择等,提琴都更加合乎声学的物理原理。但是,正如先提及的这些已经是几百年前西洋古典乐鼎盛时期的思考了,现在消费娱乐时代,音量有时候不是追求的重点了。有时候反而要静音的。

如果能够认为音乐带有人类各个不同社会发展进程的特征,那么,西洋古典交响乐代表的应该是工业革命的特征,而所谓的民乐就应该是农业革命时代的特征。但是,人类不会因为进入了工业革命时代就把农耕文明抛弃,人还要放牧、耕田,那么民乐要被淘汰么?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时代的第四阶段,会与早先大机器、电气、信息化有不同特征。同时,开始进入海洋人工养殖时代,等级平行于工业文明与农牧业文明的新文明时代,如果工业文明特征的音乐要淘汰农业文明特征的音乐,下一个被淘汰的是谁?


user avatar   liu-yu-96-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现在的情况来看,西洋音乐也没好到哪里去,也基本陷入停滞状态了。

民乐和西洋乐本质上没什么谁好谁差的问题。起码我一个学西洋乐的指挥听民乐的时候会有一种强烈的认同感。民乐只不过是平均律应用的时候没有发展起来罢了,没有形成很明显的多声部应用理论和自己独立的音乐语言。

在今天,民乐确实更难受一些,就跟卫星频率一样,那个频段被西洋音乐挤占了,我们就只能顺着这个音乐规律来。但是平均律带来的红利西洋音乐也吃差不多了,什么时候能走出下一步,还真不好说。

民乐的难处在于改变起来不太容易,其实什么都差不多,等我们民族走向复兴,民乐的春天就来了。




  

相关话题

  琵琶一词来源是什么? 
  西方音乐的地位是否被夸大了? 
  年轻人学民间派古琴,把古琴当道器而非乐器学习,是否会因此变得佛系,丧失进取心,不愿再拼搏奋斗? 
  请问,二胡降bE调如何定弦? 
  琵琶一词来源是什么? 
  『和平之月』有哪几张专辑非常值得一听的? 
  中国的民乐到底比西洋乐差在哪里?(西洋乐相比民乐为什么更有生命力)? 
  该如何跟我妈解释艺考买古筝要一万来块的,而家里放的四千的不能去考? 
  为什么民族乐器多定D调? 
  像贾鹏芳这样的大师为什么很少回国了呢? 

前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马龙学习张继科反手技术?
下一个讨论
中华文明的文化与血缘是否是个悖论?





© 2024-06-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