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你读过最有文采的高考作文是哪篇? 第1页

  

user avatar   54zuilihaidellx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一篇印象最深的(看完真的心中畅快啊!)

201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写作的智慧

这大概是最后一次,在方格纸上写下规定字数的文章。

已经太久了:不曾在横条纹的周记本上,写下或两三行的只言片语,或动辄两三页的恣意文字。

还记得考前,语文老师用黑板擦敲打着黑板,不厌其烦地再三强调“作文拿高分的智慧”。无非是开头引用名人名言,观点鲜明,事例翔实,等等。

是的,这样的“智慧”我都懂,能让我拿高分的“智慧作文”也不应排斥。毕竟,经验和能力也是智慧的起点。

然而,我总是不屑。不要真情实感,不需形式创新,只需把大段捣烂如泥的“王开岭”、“史铁生”、“周国平”们注入固定模板,便会催生大批身穿统一制服的克隆军团。此乃应试教育下的集体分泌物。

在作文纸上,索尔仁尼琴已将古拉格群岛控诉了千万次,“全俄国最好看的霜”已成为令人作呕的白色凝结物。屈原已拒绝再投江,海子思索还要再卧轨多少次。

这样的智慧,不要也罢!

真正的写作智慧,应拥有大自然般的天然气象,是超越了经验和能力的升华,是“我手写我心”的了然境界。这智慧,是汪曾祺式的“士大夫清韵”,是张爱玲市井小民的絮叨,是余光中式的精巧瑰丽,是优美字句背后的郁郁文气、坦率心性。

时间不多了。我周围的考生,应该在进行最后一段说理了吧?若我一开始便选择了中规中矩的议论文,此刻,理当安心而又机械地援引着最后一个例证了……

可惜今天,在高考考场上,我没有。

我不后悔。我想写幼年的玩伴,夏蝉歌咏的少年梦,白衣黑裙的青春悸动,高考重压下偶尔的灰心失意,噙泪微笑的坚强。我想写平凡生活里的细微感动。就算是议论文吧,我也想拒绝炫目的名言和事例,静静地用质朴的语言说清内心的所思与所悟。

对不起了,老师!您教的那些智慧法宝,我今天一概没有用上。

因为,我已明白了何为真正的写作智慧。

真正的写作,是在高考考场上掷下没有退路的崛傲开头的勇气。

真正的写作,是抛弃成规通法,以真情入文,以实感动人的自觉。

真正的写作,是“忽如一夜春风来”的烂漫才华。

真正的写作,是捧出一颗至诚之心的赤子纯真。

谢谢你,智慧自身的大景象。这最后一次写800余字,我终于没错过你。现在,交卷。


可能因为是江苏考生(加上作文一般)的缘故,发现回答中的文章十有八九当年都读过。而今再读,依然是热血沸腾,拍案叫绝。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老实说,高考作文就是带着镣铐跳舞。就算是这样,众位考生依然以笔为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怎能不让人敬佩呢!


user avatar   ling-hai-yu-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挂一个自己的诗歌与文章专栏《浣纱洗剑》不定期更新。

【作文阅读时长  约3分钟】
【本回答全篇阅读时长  约11分钟】

前言:

亲爱的2021届及以后的考生:

这些故往的文字,已然与你们无关,如一艘离岸远行的船,不再归来;但其所承载的,却是一代人的青春与理想。
于我而言,这篇回答在两年间经历无数次的修改与增补,亦包含了很多的内容,只希望能让你们更多地了解这艘逐渐远去的船。

祝学习进步,高考顺利。

此回答分五部分

一、题干
二、作文
三、感想
四、江苏历年高考作文题
五、从此再无“江苏卷”(转自山洪絮语,侵权则删)

First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
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Second

  此篇作文开始因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而被判低分,后被另一老师判高分,因分差过大,被阅卷组组长抽出重审,得到70分满分。
(江苏作文满分70)

评分情况如下:
一评45分,二评59分,三评45分
专家组终评70分

读来真是满满的感动,人情温暖、离别悲欢、以及关于青春的存在,都收于那一把草籽之中。

———— 2014年 江苏高考满分作文

————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 我想,草籽枕头的青春,姨婆的青春和村庄的青春,大概是一起逝去的。


╳╳ 譬如当姨婆掉落第一颗牙齿,村里倒下了第一幢年久失修的老屋;当无人问津的草籽枕头因姨婆的日夜摩挲而终于破裂,村里的人也像枕头里的稗草籽一样哗哗流去,散落四方……


╳╳ 如果我们就把这叫作老去,那什么能被称为青春?


╳╳ 在姨婆一口健壮整齐的牙齿能干净利落地咬断草茎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她能每天早上四点半利落地爬起,与村庄里的女人们叽叽喳喳热热闹闹地去收草籽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我每年都换上的新草籽枕头散发出草木与大地干净而辛辣的气息时,我想它是青春的;在村庄还鸡鸣狗吠,热闹非凡时,我想它是青春的……


╳╳ 记忆中最清晰的是姨婆早上出门时的背影。彼时她年轻如斯,活力如斯,蹑手蹑脚地打开那扇老旧的木门。可我每次都会在木门的吱呀声中醒来,然后看到她梳着一个大辫子的挺直的背影和门缝中微露的一条狭长的晨曦。从孟夏到深冬,那天晨曦从微红变作深紫,从二十岁到四十岁,姨婆的背影从挺直变得微躬……


╳╳ 站在姨婆的墓前,我撒下一把清香的草籽。肝癌夺走了她还不算太老的生命。可我知道,当村子里的人都千方百计地奔向城市,奔向羽绒枕头,姨婆就已不可能回到她的青春了。


╳╳ 回望身后,曾经长满稗草的湿润小径上尘土飞扬。宽阔的水泥路上,新建的小洋楼里,新的村里人们,抑或是半个城里人们,开着汽车,枕着羽绒枕头,过着他们不一样的青春。


╳╳ 心中莫名其妙产生一种释然。


╳╳ 没有人永远不会老去,可永远有人正在年轻。我曾经那么固执地想抓住的,不过是我心中姨婆的青春,村庄的青春。他们的青春逝去了,但仍可在我心中不朽;而另一群人,亦在延续属于他们的,村庄新的青春。


╳╳ 再一次枕上姨婆留下的草籽枕头,耳边适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仿佛那些草木仍在枕头中拔节生长。经冬历春,枕中却封存一段岁月,永不老去。老旧的棉布轻抚我的脸,一如姨婆温暖的手。外面传来汽车的鸣笛声,新型收割机的轰鸣声,意外地不觉刺耳。


╳╳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Third

虽然旧的人、旧的生活、旧的工具都渐行渐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所曾拥有的青春早已朽去;
你看,新的人、正过着新的生活、用着新的工具,让乡村焕发出新的青春。
//
回看“我”对姨婆的怀念与最终的释然,不由想起魅族15发布会上的一句话:
“留住美好,虽然世事无常,但难忘的时光、永存心中。”



\\江苏高考新方案将于2021正式启用,却不知以后江苏语文教学会走向何方,而何处又是这些作文的归途。

\\我怀念高中的时光,也无法释怀青春的离去。化用文中的一句话:“我曾经那么固执地想抓住的,不过是我心中高中生活的青春,是那永不再见的青春。”


《青春》—席慕容 https://www.zhihu.com/video/1209874297051066368
转自Bilibili原视频地址
侵权则删


《青春》
席慕蓉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麽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後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著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
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Fourth

江苏历年高考作文命题
江苏省高考自主命题:2004——2020

2004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2005 :凤头、猪肚、豹尾
2006 :人与路
2007 :怀想天空
2008 :好奇心
2009 :品味时尚
2010 :倡导绿色生活
2011 :拒绝平庸
2012 :忧与爱
2013 :探险者与蝴蝶
2014 :什么是不朽
2015 :智慧
2016 :话长话短
2017 :车辆与时代变迁
2018 :解读语言传递
2019 :物各有性,事犹是,人亦然
2020 :你未来的样子

2021 :江苏再无自主命题


Fifth


2020年是江苏卷的最后一年,
我会怀念,直到永远。


转载山洪絮雨《从此再无“江苏卷”》
谨以此,表达对已经逝去的青春、逝去的高考以及远去的同学的无限怀念。
(侵权必删)
山洪絮语的原文地址:地址


  2019年3月2日,两会将召开时。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向相关提问记者回复道:

  " 全国两会后,适当时候,江苏高考新方案就会有消息。 "葛厅长表示,现在已进入履行程序的阶段。

江苏高考改革,板上钉钉。

  至此,08方案成为了永恒的孤本。

  不知为何

  心里空落落的

  纵使我已不在舞台

  但仍不愿相信

  这场大戏真的就这样落幕了

  所有的仇怨都变成了怀念。

  300多万考生的青春,多年间的哀怨与欣喜,多少人的遗忘与怀念,都随着08方案的终结,随风散去。

  局中人时感同身受,局外人时唏嘘不已。

  曾经疾首蹙额,挥之不去,如今想来眼眶微烫。

  作为江苏人,我也经历过这场可以改变人一生命运的考试。虽然硝烟已经散去许久,可是毕竟还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各门科目,各有特色,都留下或深或浅,个性鲜明的感受。

  语文总是会让人心中不安,两股战战,心里各种想法喷涌而出:“会不会作文跑题了?阅读理解还有没有漏的点?考的古诗默写里蜀道难那句是不是记错了?........”在语文面前,我们都像初恋的少年,永远猜不透女孩的心思。

  英语只记得那如清明上河图般的试卷,永远也刷不完。心情不好刷卷子,午休失眠刷卷子,夜半时分刷卷子,总之,闲来无事刷试卷。刷,仿佛量多到一定程度,质变就一定会到来。

  记得谁曾说过,江苏队的高考,一半是数学。没有选择题的数学,让我们只能我们像《一代宗师》里的叶问,得从茶楼底下一层层地打上去,没有任何的投机取巧。数学,永远是一条最艰难的路。

  无疑,江苏高考有不少为人诟病的地方,物化生史政地不算分,高考志愿看两项。省内高校永远内紧外宽。另外,自古江浙多富饶,支持祖国团结建设必然首当其冲,纵然省内只有半碗水,也得先让西部的同胞们解解渴。

  然而细品时光却发现,生在江苏,既是不幸,也是大幸。毕竟若非江苏卷,那些散落在时代角落里的文章,那些淹没在史书中的人物,那些刊登于外文杂志上的科学实验,那些被截取的英文原著,我很可能一生都不会接触到。


  去年各省高考作文题发布之后,一贯被吐槽调侃的江苏卷突然宝贝起来。江苏人在谈论高考作文时,总油然而生一些自豪之感。在其他省作文开始加大思想建设力度时,江苏卷仍然在吟弄风月,用某外省考生的话讲:“带着又酸又犟的腐儒做派”。但是语文应该有语文的样子啊!

文学不应该是政治中心,文章应该是一种情怀。

  应该是大乖二乖在院子里撸猫,邮差先生在匆匆忙忙地送信,比邻而居那交缠的香气,还有那对智慧为何物的扪心叩问。我们可以步步陈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论据信手拈来的议论宏文,也可以娓娓道来”幼年的玩伴,夏蝉歌咏的少年梦,白衣黑裙的青春悸动”的生活琐碎。

不论外面的世界如何,这里还有一方净土。

  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以“车”为话题起笔,当时展示的几篇满分作文中一篇叫《车中窥人》,作者写道:“少时,我以为唐僧于女儿国不敢近观花车是躲过了一劫,后来我才知道,他是错过了一生。”

  这样的白,永远不可能出现在一片红之下,懵懂的文字不应该被政治化。

  语文应该有语文的样子,愿见白而不愿见红。

  当各位拒绝平庸,满怀忧与爱,在心中点燃一只蜡烛,却不惊了那洞中蝴蝶,会在有限的青春里发挥那不朽的精神,在大自然中窥得些许智慧。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无论长短,也要在这车来车往的大千世界,说出自己的语言。

  自2004年江苏开始独立命题,2008年实行08方案,到2021年回归全国卷,江苏独立命题17年,08方案实行13年。

  独立命题的江苏卷,在一个人正值大好年华的17岁,终究是无能为力,行将就木了。

  独立命题的时代,终究还是要落下帷幕。

  回归全国卷后,语文英语考什么,我再也不需要知道了。
  我再也不需要向别人解释为什么我的高考满分只有480。
  我再也不需要向别人解释为什么我的高考志愿不能只看分数。

局中人时义愤填膺,局外人时唏嘘不已。

  其实对于江苏人来说,真正的高考记忆,除了最后时刻那一道道当时如临大敌,如今想起微微一叹的题目外,还有之前铺垫的无数模拟:苏锡常镇,南京盐城,苏北四市,南通泰州扬州……

  我们总是喊着要改革,每一届总会有人喊着生不逢时。哪怕毕业好几年,偶尔还是会关注高考的信息。并不是真的想要谁来关注或者研究一下,也不是真的就那么的义愤填膺,哭天抢地,只是觉得,这么一想,仿佛又回到了那三年,又回到了那个人生还有很多选择和无限可能的中学时代。自己像是一个退伍的老卒,抚摸着生锈的枪头,回忆自己当年的飒爽身姿。青春的沙场,无论是伤痛还是欣喜,都凝结在心底的一道道疤痕上。

  记得我高考的那三天,很幸运,我并没有遇到任何的意外,我也比我高中任何一天都清醒得多。所有该我做的事情,我都尽力做完了。那三天,我和其他几十万人一起,做出了自己人生的抉择。无非是去学校考试,考完后回家。而回家之后的事情,便和之前的都没有关系了。人世就这样像一个淘气的小孩,兜兜转转,不知道哪天又突然停下来。

  走出英语考场那一刻,也许你会抬起头。学校教学楼顶的天空,将要到黄昏了,还是那澄澈的蓝,只不过,透出了几许日暮的淡黄。太阳快要落山了,而我们青春里的一段时光,也将要随之结束。

一出好戏,终于落幕,不是吗?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也许红日西沉,但是余晖依然很美。最后,走一走时光的海岸,也许能捡到当初五彩缤纷的贝壳。我们只是从一大片熟悉的海滩,跑到另一片陌生的砂石上去,大汗淋漓。


“My girlfriend is like Google.”

“Because she knows everything?”

“No,she has everything I'm searching for.”

 ——苏锡常镇二模英语听力第五题


暗红尘霎时雪亮,热春光一阵冰凉。

——孔尚任《桃花扇》


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

——王安忆《比邻而居》


Fish:"You can't see my tears because I am in the water."

Water:"But I can feel your tears because you are in my heart"

——苏州高三零模


他喜爱北平,大概最大的原因是北平有几位说得来的朋友。

——老舍《何容何许人也》


When you feel alone,

just look at the spaces between your fingers,

and remember that's where mine fit perfectly.

——苏锡常镇一模单选第四题


  终于,又一个十一月的早晨来临,一个树叶光光、没有小鸟的冬天早晨,她再也爬不起来大声说:“这是做水果蛋糕的好天气!”

  ——杜鲁门《一个圣诞节的回忆》


  为此,他深深赞叹:这个小城的天气多好!

  ——师陀《邮差先生》


那么,再见啦。

“留住美好,虽然世事无常,但难忘的时光、永存心中。”


 那么,再见啦







(大家的评论,我会尽可能回复)

(通过大家的意见与反馈,这个回答的排版与内容也已经过很多次改进)

(感谢每一位阅读本篇回答的朋友)


再挂一下自己的专栏《浣纱洗剑》

user avatar   yao-shi-d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是16年山东唯一一篇两位阅卷老师不约而同打下60分的作文,也是我最爱的一篇。

《张岱的行囊》

  公元一六四四年,数声金角响彻京城,三尺白绫独悬煤山,大明王朝如一艘破敝迷航的孤船,终于在最末一轮狂风暴雨中沉没。

  与此同时,往日沉湎于西湖景致的张岱,不得不开始他生命中一段新的旅程。

  他决意遁入深山,可这行囊该如何打点?家中万卷藏书汗牛充栋,纵有扛鼎之力也搬不走,只得挑选几本最钟爱的。金缕玉衣,平生尽享,此时国难当头人流窜.足以避寒可矣。古董架上的纷繁古物,若执意带走,定然会遭残损,只得长叹一声,忍痛割舍。平生浮华迷离带不走,只得做一流离荒山的野人罢了。两湖的碧桃长柳,舞榭歌台,亦搬不动分毫,只好在临行前凝望一眼,载入心中。

  就这样,昔日的纨绔子弟背着行囊.化为野人,所剩何物?破窗敝儿,秃笔残书.一方香炉一方琴,这便是他所剩的的一切。毕竟行囊有限,人力亦不足,对于享尽锦罗玉宴的张岱来说,这些寒酸得可怕,但他终是撑了下来。因为他的行囊中,除了这些有形之物,还有一些无形之物,还有一些无形、无声无臭的珍贵的东西。

  张岱的行囊里,有对故国的深切缅怀。世事沉浮,王朝鼎革,张岱以一双穿越干山万水的眼,注视着他的城郭与人民。一村沦陷凋亡,他哀而不伤,因为他的行囊里没有前朝那些亡国移民哭哭啼啼的病态,他知道冬天来了,于是像亡命之鸟一般任时代的冬天掩上荒凉的帷幕。然而,他终究是救不下故国风华的,于是他幽思追忆,落墨化为一部《陶庵梦忆》,故国风物人情尽在其中,把他携往一个幽深的梦里,于是忘却了粗茶淡饭、短褐穿结的辛苦,只顾奋笔如走马,酿成一页页心血的结晶。

  张岱的行囊里有时西湖的眷恋。久居西湖畔,湖中典故如数家珍,西湖于他更似一位形影不离的友人,这一别28载,西湖未尝不一日魂牵梦萦。张岱的行囊里,有倾尽心血以遗后人的壮志,你看那《石匮书》恢宏大气,《夜航船》包罗万象,《西湖梦寻》风华绝代,无一不是张岱在深山中,对着孤灯破几,用秃毫蘸着破砚写就的。亡国破家之痛,繁华散尽之痛,生活困窘之痛,一一痛得真切、深沉,张岱这一游手好闲的痴人,凭什么熬过这一重重痛楚?因为他的行囊里,装着一根属于文人的硬骨头!

  是啊,是啊,装千金有何用?千金终有散尽时,不如装一捧热爱,一分坚忍,则纵使前方是蜀道的千回百转,悬崖峭壁,亦能一往无前,登顶为峰。




  

相关话题

  为什么大文豪不能把写作奥秘传授给儿女,而网上写作导师却能把写作奥秘传授给无数文学爱好者? 
  如何看待带大红勾的紫色「高考应援裤」走红?你还见过哪些有趣的高考应援行为? 
  如何评价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推荐报考吗? 
  有哪些可以下载或购买专业书籍和资源的网站? 
  读史以来有没有哪些让你潸然泪下或拍案叫绝的内容和人? 
  如何评价村上春树最新长篇小说《刺杀骑士团长》? 
  《金瓶梅》到底值不值得看? 
  鲁迅的「我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文章里的这类句子真的毫无意义吗? 
  我和学校一老师说我不喜红学考据派,我索隐到哀悼明亡血泪史上,老师对我的想法有一丝鄙夷,你们怎么看? 
  有哪些优美的生僻词?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说房地产文案处于广告文案的最底端?
下一个讨论
如何锻炼写文案的能力?





© 2024-05-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