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东汉的常规军有多少? 第1页

  

user avatar   jayliu-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Thutmose

有几点个人观点想与您商榷。

西汉兵制里最重要的部分,无疑就是各郡国选练的“材官骑士”,亦即受过野战训练,军事素养较高的步兵和骑兵。此外还有已经逐渐被淘汰的车兵“轻车”和限于江河沿海地区的水师“楼船”。

西汉中央军的南军,称为“卫士”,按照当时人的说法“一岁以为卫士,一岁为材官、骑士”,即根据一定应征条件选拔出来的步兵和骑士,在地方上接受一年的“御射骑驰战阵”训练,随后到长安服役一年,拱卫皇室,称为“卫士”。也就是说,南军卫士数万人应该是从地方上的材官骑士轮番抽调担任,同时,北军士卒除了一些招募人员(八校)以外,兵员的主体来自三辅地区,很可能也是用同样的方式轮调而来。

从《居延汉简甲乙编》来看,驻扎在居延塞的主要军事力量是负责候望预警的“戍卒”和野战的轻骑兵。骑兵的郡望多来自当地,而戍卒多从内地抽调。可见受过训练、来自边郡的材官骑士也可能在自己的本地服第二年兵役。

——也就是说,中央军的兵源,地方驻防的野战部队(材官骑士),有急难时集结出征的机动力量(奔命),这三者其实是三位一体的。而汉光武废除地方的野战部队(材官,骑士,楼船,轻车及军假吏)和都试制度后,东汉时期这三项国防要素则面临全面重组。简单地说就是:

1、中央军的规模相比西汉时期大为缩减,倚赖于少数的招募常备军;

2、应急征战的快速反应部队,主要由各地营兵、中央军和临时招募的募兵充当;

3、地方守备力量大为空虚,仅仅依靠临时集结丁壮为“郡兵”,往往战斗力非常不堪,在三次对羌人的战争中无法阻挡其对内地的破坏。

根据台湾学者李昭役《漢代地方軍的組成再探》一文的分析和总结,普通成年的汉代平民一生需服两年普通兵役,即在地方上服一年的劳役(力役),其中应当包含一部分的军事性义务,再到边疆戍卫一年(戍卒)。而经过选拔的野战兵(材官骑士)则服两年上述的专门性兵役。

完成两年兵役后,材官骑士转入预备役,每年需进行一个月的都试训练,而一般平民则服劳役(更卒)。

而所谓“奔命”为募兵的误读出自宋代钱文子的《补汉兵志》,即“其选募曰勇敢、曰奔命、曰伉健、曰豪吏、曰应募。”不过根据更为近汉代的资料综合来看,所谓“奔命”的来源,同样是材官骑士。信息来源主要是东汉应劭的著述,但原文《汉书集解音义》已散佚,现代流传的主要是初唐颜师古、李贤对同一段话的引述:

颜师古:“舊時郡國皆有材官騎士以赴急難今夷反常兵不足以討之,故權選取精勇,聞命奔走,故謂之奔命。”
李贤:“旧时郡国皆有材官骑士若有急难权取骁勇者闻命奔赴,故谓之'奔命'。”


总的来说,颜师古转述的话具有一定的歧义:

既可以理解为选调的(现役或预备役阶段的)材官骑士是在“常兵”(常规部队)不足以执行任务时应急出战的“快速反应部队”;

也可以理解为材官骑士就是“常兵”,然而汉昭帝时期“夷反”,材官骑士不足以讨平,故又选取一些(民间招募的)精勇之士去救急。


而李贤更为清楚的引述显然是支持第一种说法的,即材官骑士接到命令集结奔赴战区,谓之“奔命”。

《汉书·赵充国传》提及公元前61年西羌反叛时,汉朝大规模集结部队前去讨平:“时上已发三辅、太常徒弛刑,三河、颍川、沛郡、淮阳、汝南材官,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骑士、羌骑,与武威、张掖、酒泉太守各屯其郡者,合六万人矣。”这里从内地和西北地区征调的步骑兵,显然就是“奔命”。而汉匈战争中,卫霍诸将动不动就集结的五万十万骑兵,出塞远征,这显然也是奔命的范畴。两年兵役+都试制度,实际上为西汉提供了数量庞大的现役部队和预备役准军事人员,使其战争潜力异常强大。

然而,部分现代学者引述颜师古的话的时候,往往又落入了第二种歧义解释,即将材官骑士称为“郡国兵,亦即常兵”,如王彦辉《论秦汉时期的正卒与材官骑士》一文,否定了李昭毅将一般成年男子所服的“一岁力役”包含部分地方兵役的说法,认为“一般正卒不服地方兵役,只服一年的“戍边”兵役,社会治安由选自材官骑士的亭卒负责。”然而,少数亭卒并不足以真正完成保卫地方官吏、守备县城安全等职责,而且他在后文中的说法其实也体现了足够的矛盾之处:

——“刘秀虽罢材官骑士之选,但郡县兵役并未取消,以“郡兵”出讨、平乱之类的记载在《后汉书》中连篇累牍,时间纵贯东汉始末,可证正卒的地方兵役犹存,只是如何派役暂时还不清楚。”
——“(王莽遣七将军出讨翟义)自择除关西人为校尉军吏,将关东甲卒,发奔命以击义焉。(27)在这段记载中,翟义调动的东郡地方兵即车骑材官士,另外还在正卒中招募“勇敢”,亦即下文的“奔命”。王莽遣七将军所将关东地方兵称为“甲卒”,当为关东郡国的“常兵”,亦即“车骑材官士”,因为后文还有“发奔命”一句,说明“甲卒”即非所有正卒,亦非“奔命”,在此,材官骑士与一般正卒是泾渭分明的。”

上述两条引自《论》一文中的原文,第一条说“可证正卒的地方兵役犹存”,与其文章摘要中所谓“一般正卒不服地方兵役”说法,存在较为明显的前后矛盾之处,只能以“如何派役暂时还不清楚”来打马虎眼。

而第二条说法不仅将“勇敢”和“奔命”混为一谈,而且明确将材官骑士归入“一般地方兵役”即“常兵”,又与“奔命”制度切割,而牵强附会地声称“奔命兵”从正卒(即未受过“御射骑驰战阵”训练的一般丁男)中选调。从常理上讲,如果受过较为充分训练、有较强野战能力的材官骑士都无法胜任的军事任务,临时选调一些所谓民间勇者组成部队,作为“郡兵”出征,显然更难完成任务

应劭对罢除地方野战军训练的评论是:“自郡国罢材官骑士之后,官无警备,实启寇心。一方有难,三面救之,发兴雷震,烟蒸电激,一切取辨,黔首嚣然。不及讲其射御,用其戒誓,一旦驱之以即强敌,犹鸠鹊捕鹰鹯,豚羊弋豺虎,是以每战常负,王旅不振。”而东汉时期的史料亦多记载郡兵难当大用,遇战溃不成军,主要的军事作战严重倚赖中央军和各地的“屯营兵”,就是王彦辉其歪理邪说(遇有急难,不从野战军“材官骑士”中选调人员,反而从一般的民间丁壮即“正卒”中抽调)之荒谬的最好注脚。


【古代社会的所谓“常兵”的水准不宜高估】

在其原郡家乡服现役的材官骑士,显然属于“郡国兵”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被称为“常兵”的常规部队,显然并不指的是这些较为精锐的野战人员。事实上,中国古代长期军、警不分,各州府县服役的兵士,既负担着维护社会治安的作用,也是地方发生动乱时的第一波出战力量。且不论汉代时“寓兵于农,兵农未分”,即便是到了数千年后的元明时期,各地县衙征募“民壮”徭役,作为拱卫官府、缉拿盗贼甚至防备倭寇的准军事力量都是常态。

所以,很难想象在汉代,官府会如王彦辉等人所说,将广大的民间丁壮排除在地方的一般兵役之外

现代人所熟知的“常备军”、“正规军”概念,极大地增加了他们对于古代军事力量的误解。古代的所谓“常兵”,实际上应该是一种较为基层的军事组织,一般的民间丁壮在未受过较充分野战训练的前提下,一年在地方上服劳役,其中部分人员因为会使用若干兵器、身强力壮而被选为负责城池巡逻、保卫官署、缉捕盗贼的民兵,第二年会被选调至边境服“戍卒”兵役。而面对烈度较高的战争时,这些“常规兵卒”无法胜任,就依靠受过较充分训练的材官骑士组成“奔命部队”,远征出战。


user avatar   yu-huan-80-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上次我在《全战三国》的“郑姜”话题下面才得知这位澳洲汉学家:张磊夫,一个外国人能把中国古籍钻透确实不容易。但是我一直都是这样的观点,如果写错了,怎么办?

著作出书毕竟不比在知乎作答。在知乎上写错了,被人纠错,答主还能修改,而有些小白看了某书的谬论,奉为真理,这就是流毒了。我记得某年前,就有人把葛剑雄的《中国人口史》中对三国人口部分见解奉为真理,跑贴吧里开群嘲,认为大家没有紧跟学术成果。引得我去看下载观摩了一番,感觉葛教授除了脑补也就是拾人牙慧了,这种结论不要也罢。

回到本题。

我也翻了一下其他答文,某匿名用户的贴图,看到了张磊夫对“东汉的常规部队”的解释。(不能转载就只有截图了)

所以魔都同学列黄巾之乱时的兵力,是没用的。

黄巾之乱时,朝廷大量征调地方军队进京作战,这部分军队,张磊夫是不承认为常规军的

  • 地方军队进京的记载有:韩遂、孙坚、傅燮。
  • 地方军队在地方作战的记载有:盖勋故事(《续汉书》武威太守黄儁被征失期)、《先主传》中刘备帮助地方政府作战,谢承《后汉书》中徐州赵昱帮州府征兵故事。

张磊夫的观点中提到了北军度辽营、还有一个长城驻军

这个长城驻军(武威至居延段)就有点迷,我也看到了,他是给的数字是约5000人,而引用的推算数字是约3250人。这个驻军的记载,我在《后汉书》中没有印象,估计张磊夫也没有,全是靠脑补了。

在《郡国志五》中,从武威开始,确实存在“左骑”、“千人官”之类的字样,按中华书局在“张掖属国”部分做注时所述:

齐召南谓按下有“候官、左骑、千人、司马官、千人官”,皆官名,非城名也。前志张掖领十城,后志领八城,其居延别为居延属国,显美改属武威郡,未知张掖属国所领之五城为何名也。
又集解引钱大昕说,谓张掖属国别领五城,以志考之,惟有“候官、左骑、千人、司马官、千人官”,而不领县,以左骑、千人各一城,又别有千人官一城,与候官、司马官为五城,与武威郡之左骑千人官为一城者互异。

所以这些名词(候官、左骑、千人、司马官、千人官)不是纯粹地名,而是当地驻军称呼当成地名来理解。

另外,我是以“千人官”这种数字性质的名词来解读,大概每一支的人数在一千人左右。


我就说说其他东汉常规军的事。

第一,北军及虎贲、羽林。

拿《百官志四》中的北军记载,刘昭注引《汉官》所列的各种数字,除去营中官员,士兵数量都是在700+。共计3500+。再加上官员人数,4000左右。

拿王朗《魏名臣奏》中记载“旧时虎贲羽林五营兵,及卫士并合,虽且万人”来看。

在灵帝时期,皇宫内的虎贲+羽林+各种卫士+北军五营,兵力在一万左右。

《百官志二》中刘昭注文引《汉仪》对虎贲、羽林提及的兵力数是1500和900,也特别说明了,虎贲这个数字可多可少(无常员)。

2400+官员,撑死三千。

所以套用王朗记载,大致推一下:虎贲羽林3000+北军五营4000+各种卫士≈10000人。


第二,地方军营。

护羌校尉(驻守金城)、使匈奴中郎将护乌桓校尉

这三种官员,顾名思义,就是针对羌、匈奴、乌桓三个异族而设立的,其麾下肯定有兵,史书上也有他们参战的记载,只不过没有兵力数字留存记载。

另外《晋书》还提到设置过“东夷校尉”,说是针对鲜卑人而设的,但是在《后汉书》中找不到任何记载的。


雍营:由扶风都尉统帅,位于右扶风雍县,故而得名。

虎牙营:由京兆虎牙都尉统帅,位于京兆长安。

——这两只军队护卫长安园陵。


度辽将军:驻地最早在五原曼柏,汉末有耿祉,战败于黎阳,似乎驻地有变动。按《乌桓传》记载还有“度辽营千人”的记载,人数就是如此。

渔阳营:是东汉在建光元年(121)设立,驻地肯定是在渔阳,兵力按《伏侯古今注》,置营兵千人也

黎阳营:东汉光武帝时就已有设立,驻地肯定是在黎阳,人数未知,按照以上推算,大概也是一千人左右。


最后,以每营一千人来推算,这些地方常设的士兵也在一万人左右。

所以,再看张磊夫的叙述论证过程,明显他就只知道一个“度辽营”而已,而且他对人数也没有确切印象,全凭脑补。


所以,很多人问我看过某某著作没有,我经常说,我自己统计研究就行,干嘛要看别人写的,万一写错了怎么办?

我早年又不是没有掉过坑里去过……

当然我这意思不是“因噎废食”(拒绝看他人著作),看他人著作,自己也要保持严谨的心态去读,不要迷信权威,不要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要对人家的结论要分得清是“他脑补的”还是“有据可查的”,也要有自己的思辨过程。

以上。


user avatar   da-nei-yi-x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假定这本书里的确写有“东汉的常规部队只有一万五千人”,那这数据是从哪里来的?还有,这“常规部队”的标准有哪些?是否有披甲率或脱产之类的硬性要求?

史料里的东汉军队,可以常见到的军队有中央精锐、边地屯兵、郡兵、家兵等:

  • 115年,虞诩特意提到东汉边境三州,屯兵约20余万人。
  • 136年,羌人叛乱,朝廷动员左右羽林、五校士+诸州郡兵,约10万人,此外还在坞壁屯兵。
  • 178年,朱俊去交州平叛,还招募家兵,估计约数千人。
  • 184年,黄巾之乱,皇甫嵩和朱俊等,迅速调动的中央精锐约4万人。

不过从115年到184年,时间跨度有近70年。取115年数据,估计东汉的边军约20多万人;取184年数据,中央精锐在突发战事,迅速集中后,可以达到4万多人;其余还有各郡的郡兵,虽数字不一,但数万人还是有的。

此外,爆发战事时,朝廷还可以临时在一些区域招募家兵,或额外设置坞壁屯兵,所以假定兵力数字在不同时间段,差异不大的情况下,估计东汉的总兵力,平时至少可以保持在30万人以上,要保持40万人或许也不难。

不知道这数十万里,包含中央精锐、边地屯兵、郡兵、家兵等,哪些可以称为“常规军”!

(注)后汉书西羌传:(115年)尚临行,怀令虞诩说尚曰:“使君频奉国命讨逐寇贼,三州屯兵二十余万人,弃农桑,疲苦徭役,而未有功效,劳费日滋。若此出不克,诚为使君危之。”
(注)后汉书西羌传:(136年)五年夏,且冻、傅难种羌等遂反叛,攻金城,与西塞及湟中杂种羌胡大寇三辅,杀害长吏。机、秉并坐征。于是发京师近郡及诸州兵讨之,拜马贤为征西将军,以骑都尉耿叔副,将左右羽林、五校士及诸州郡兵十万人屯汉阳。又于扶风、汉阳、陇道作坞壁三百所,置屯兵,以保聚百姓。
(注)(178年)后汉书朱俊传:光和元年,即拜俊交址刺史,令过本郡简募家兵及所调,合五千人,分从两道而入。
(注)后汉书皇甫嵩传:(184年)于是发天下精兵,博选将帅,以嵩为左中郎将,持节,与右中郎将朱俊,共发五校、三河骑士及募精勇合四万余人,嵩、俊各统一军,共讨颍川黄巾。


最后欢迎关注我 @大内义兴 ,以及我的历史专栏:


user avatar   chang-si-yu-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呢有一个定义问题——什么是常规军?平常就有的军队即常备军算常规军队,那征发的郡国兵算不算常规军队?但无论如何,汉代的常规部队数量也无法准确估算,汉代兵制有明显的中央军和地方军区分,中央军尚可大概估计,地方军数量就完全没办法了除各郡必定有一定规模的军队驻守外,为了某些军事目的,也会额外增设军队 如【其后北方有变,则复置度辽营(明帝永平八年郑众言);南蛮或叛,则置象林兵(和帝永元十四年);羌犯三辅,则置长安、雍二尉(安帝永初四年);鲜卑寇居庸,则置渔阳营(安帝建光元年)。其后盗作,沿边缘海稍稍增兵(顺帝永建元年令缘边郡增置步兵,列屯塞下。)。而令扶风、汉阳筑陇道三百坞(顺帝永和元年),魏郡、赵国、常山、中山六百一十六坞(〈西羌传〉),置屯多矣。】这些是不是常规军?

中央军在非战时编制大约有1万多人 大约此君只算中央军的数量 再加几个有名的边军营 凑了个1万5 说东汉常规部队只有1万5吧 他的暴论在于 认为郡一般没有固定的军事力量

我们用一个非常非常蠢的假设 东汉【郡、国百三】我们算100个郡好了 每个郡我们算有100个兵好了(事实上完全不可能,一个郡这样的军事力量连普通盗匪都管不了)光这样就有1万人 这还没算中央军 如果一个郡连基本的军事力量都没有 那么 一支万人的军队真的可以如入无人之境

仅凭中央军出征的数千人短时间组建一支数万人的军队也根本不可能


user avatar   cyhsim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正在写汉代兵制的论文,看到这个问题随便说两句吧。很多汉学家有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不扎根于一手文献的分析。另外在秦汉史领域,这些年制度史基本都是国内学者在搞,西方汉学倾向于做一些宏观解释性的工作。这就导致在具体分析时过度依赖二手文献,特别是在兵制这个领域,可以说对于一手文献的研究本身还处在非常模糊的阶段,这是由于资料的匮乏所导致。张磊夫用这种方式来定义东汉的“常备军”并且得出这样的结论其实就毫不意外了。他的一些观点其实都脱胎于国内以及日本学者已有的研究。比如说张认为光武帝废都试之后的地方兵已经不属于常备兵性质,这个观点基本就是学界传统对于光武帝罢“材官骑士”以及“都试之役”的认识。然而这个认识本身问题就很大。

光武帝建武六年“省诸郡都尉, 并职太守, 无都试之役”,次年“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令各还复民伍。”对于光武帝罢材官骑士的性质,通行的解释是征兵制度的废弛。而征兵制度何以无法再继续有效的实施,是因为土地兼并的加剧和小农的破产,据此有论者即提出东汉初年“罢废了内郡人民为正卒的兵役负担”其实黄今言已指出,东汉有相当一部分的郡兵都是由征发而来的,罢材官骑士只是减轻了部分编户的兵役负担,不能理解为废除了地方兵或废除了征兵制度。

张的观点基本上就是默认东汉的郡兵不再像西汉一样由“材官骑士”这个阶层来担任,不再常年设置而转为类似西汉“奔命”“勇敢”一类应急征发的民兵。其实这个总结的前一半可以说没有问题,因为史料明确的提到建武七年罢材官骑士。但是这是否意味着东汉的郡兵不再常置?史料其实并不支持这个结论。目前也没有可靠的证据来证明征发的郡兵不再构成地方军队的主力。

然而,营兵实力虽强,数量毕竟有限。东汉地方动乱特别民族冲突,又远剧西汉。当时地方在实际应对中,仍常发“州郡兵”作战。——孙闻博《秦汉军制演变史稿》

至于营兵,屯兵,这一个问题上之前的答案论述已经较为清晰,简而言之,东汉的营兵远远不止一个度辽营,营兵在东汉运用的很广泛,张认为营兵只有一个度辽营,不知何据。

至于长城驻军,这个叶微香大神的答案已经提到,张在这个问题上的定义混乱不清,首先按照张的定义,戍卒很难算作常备军的。我比较熟悉西汉,以西汉的河西汉塞为例,戍卒一岁一更,负责候望警备,其军事作战能力极为有限。真正的机动作战部队是集中驻扎的“骑士”。将戍卒与骑士在地位上加以区别始自大庭脩,后中国学者亦陆续提出意见,孙言诚已提出戍卒人人都要充当,但骑士经过挑选,陈晓鸣也指出戍卒不可与材官骑士或是京师的卫士同等而语,陈氏以居延汉简中的匈奴入寇案例为例,指出即使小规模的敌人入侵,戍卒也不能应付,还需等待司马率领的骑士加以追捕,可见戍卒任务仅限于候望。

还有人对都试制度进行研究,发现居延地区只有军吏参与都试,普通戍卒连一年一度的考核都不参加,其作战能力可想而知,在东汉同样如此。张在这个问题上是把该算的不算,不该算的全都当作“常规军”来看待了。

正如我前面所说,汉代兵制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因为资料稀缺,史料里大量的问题语焉不详,西汉中央有南北军,地方有材官骑士,奔命勇敢,边塞有戍卒,东汉废除材官骑士,但扩充了营兵,这些制度的具体内涵还非常模糊,比如兵士的选拔要求,服役期限等很多是没有明确记载的,有些军队的专业性要强,比如材官骑士,比如北军,比如营兵,有些如戍卒专业性要弱得多,几乎是人人都要当,不能混为一谈,一概而论。尤其是无法直接和罗马帝国的职业军团相对比。戍卒是一年一更,西汉时期专业性较强的材官骑士也只服常规兵役两年。东汉募兵盛行,长期服役的兵员数肯定有所增加,但要算出一个精确的数字恐怕是不现实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汉朝的军事体系本身就不建立在职业军人的基础之上,即使到了东汉末期私兵部曲制度盛行,也很少有全年训练不参与农业耕作的全职军人。


user avatar   xie-wei-xiang-5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基本同意匿名用户的回答,已点赞,另外想补充几句。

我认为张磊夫的推算,确实有问题,但问题不完全在于低估、少估,而应当在于定义的混乱。

如果以最严格的“常规军”来计算,也即“职业军人”,那么1)一方面,张说中的很多人员需要刨去;2)另一方面,还有很多人员需要加上来。

第二方面很多回答已经说到,军事方面非我所长,只说说我感觉比较别扭的地方,主要是第一方面。张磊夫列出的“长城守军”,立足于鲁惟一先生的估计,匿名用户的回答已经贴出原文。鲁惟一的估计是立足于居延地区发现的汉简,简略地说,该地区有居延、肩水两个都尉府,属张掖郡,这两个都尉府属下分别有4和5个、一共9个候官,候官下有许多部、燧,燧是最基本的候望单位,也就是烽火台。

鲁惟一先生的估计,是算入了所有燧的吏卒人数,他认为甲渠候官有130人左右,整个居延地区有800人左右(这是很久以前的统计,现在还有新研究,有空补入)。吏卒,有军吏和戍卒,固然他们都是长城上的守卫力量,但这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军吏相当于编制人员,而戍卒只是来服役的,服役有期限。所以,如果按照“常规军”来理解,这些戍卒都不能算入了。

再者,如果强行算入这些戍卒,那么只说张掖郡,都尉府恐怕就不止两个,还有一个有争议的“北部都尉”,另外,上文介绍的是边塞上的候望系统,而与“军事力量”直接相关的还有屯兵系统。也就是其他答案说到的“司马、千人、曲、候”的系统,这个系统下有骑兵,称骑士,显然也是很重要的军事力量——但骑士也是有服役期限的。

如果说“职业军人”,可能要以军吏为主,但显然仅靠军吏不能构成全部的“军事力量”,何况军吏中还有很多文书人员,当时文武界限并不清晰。

所以,需要先对“常规军”以及“军事力量”做一个更严格的定义。

在此前提下,我认为要计算出汉代(主要是西汉后期)的西北边塞军事力量乃至军事体量,根据现有的大量汉简,应该是有可能的(again,小范围的估算我记得是有的,待查……),但也会需要一定程度的类推估计。而张磊夫的计算可能把这个过程看得太简单了。

也因为这个过程过于复杂,适可以证明“常规军”这个概念很难用于这一考察。至少我认为,区分吏、卒可能更为实际和简便。


user avatar   huai-jian-ting-y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元宇宙就是大型网游,那些什么元宇宙里的资产就像网游里的装备。

问题是现在还没确定以后谁的元宇宙是统一标准,现在投资根本就不知道你投的这个元宇宙能不能成为标准。

这就好像你现在你想给趁一个游戏火之前先充满氪金以后卖账号,但是你怎么知道哪个游戏会火哪个不会火。

一样的道理,我完全赞同以后元宇宙里的资产会很值钱,现在投资会很赚钱,但是你投哪里啊?你投了Facebook的元宇宙,过两年facebook倒闭了,苹果发布VR眼镜成为元宇宙主导怎么办?




  

相关话题

  三国中的智囊当时是怎么知晓天下行势的? 
  张郃和张辽谁更强一些? 
  如何评价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的政治能力? 
  古往今来君主礼贤下士的感人举动? 
  西汉费尽艰辛废除的分封制,为何经历了三国后,西晋又再度启用? 
  如果诸葛亮时代的蜀汉集体穿越到《权力的游戏》中,他能不能统一维斯特洛大陆,并改变其传统贵族制度? 
  如何评价刘禅,他是傻还是聪明? 
  三国六大奇才:一龙一凤、一马一鬼、一虎一麒麟,他们分别是谁?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清朝晚期太平天国起义。朝廷都放权地方练兵剿之,结果东汉亡,清朝重建中央权威为什么? 
  如何看待2017年七八月份蒙古国杭爱山发现班固为大破匈奴所书摩崖《燕然山铭》(“燕然勒石”遗迹)? 

前一个讨论
如何理解鲁迅言论「人往往憎和尚,憎尼姑,憎回教徒,憎耶教徒,而不憎道士 」?
下一个讨论
诸葛亮的出师表里提到的名将为什么不是赵云魏延马岱?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向宠?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