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正史上曹操和刘备论英雄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第1页

  

user avatar   larrynonelso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实的目的就是曹操很欣赏刘备,这是英雄惜英雄,英雄重英雄的情感表达。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表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这一操作是曹操上表朝廷给皇叔封侯拜将。随后曹操老板给钱、给粮食、给兵马还让刘备做豫州牧。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在梁国国界中与曹操相遇,于是与曹操联合进攻吕布,吕布投降后,刘备力劝曹操杀死吕布。其后刘备与曹操回到许都,被封为左将军。大家可别小看了左将军这个职位,左将军是常设武官。两汉最高武官为大将军,大将军以下,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和四方将军(前后左右)。此八将军,位高权重,金印紫绶,号称“八重号”。左将军按今天标准,大将军衔。

曹操当年在许都请皇叔喝酒,并且当面表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样高度的评价,曹老板一生只对皇叔一人说过。这是英雄惜英雄,英雄重英雄的情感表达。平心而论,曹老板对皇叔真心非常不错。在曹老板这里,皇叔封侯拜将,位列封疆。如果不是二人有着政治路线上的根本分歧,我想曹、刘二人应该会刎颈之交。


user avatar   chang-si-yu-4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认为其实就是单纯的加油鼓劲,类似今天的老板对员工说,加油好好干,我看好你


【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我推测的真实情况:

曹操:我和你一起加油,一定可以打败袁绍

刘备:啊?(我以为我和你都是袁绍的打工仔啊?不行,我不能站错队,袁绍会击败曹操的,我要提前示好)【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

至于袁绍和曹操之间的关系,可就复杂得很,曹操至迟在初平元年就已经是袁绍的打手了,在袁绍的帮助下入主东郡,又因为机缘巧合被推举成为兖州牧,成为兖州牧后,曹操已经半脱离袁绍的控制,但之后兖州叛迎吕布,曹操又不得不依靠袁绍,虽然避免了送人质级别的臣服,但曹操长期低袁绍一头是人尽皆知的事,建安元年接汉献帝后的封官,曹操不得不将象征帝国执政的大将军一职让给袁绍,自己担任名义较弱的司空一职【以大将军让绍。天子拜公司空,行车骑将军。】

袁绍和曹操的关系类似袁术和孙策,这样形容不知可否


user avatar   lang-xie-yang-wen-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看煮酒论英雄的背景:

袁术欲经徐州北就袁绍,曹公遣先主督硃灵、路招要击术……先主未出时……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

易言之,曹操都授予刘备方面之任,准备外放领兵作战了,若还不信任,岂非脑子有包?这其实与永安托孤埋伏刀斧手试探诸葛亮说是一个道理。

如果曹操对刘备存有疑虑,就不会搞出纵虎归山的玩火之举,又不是手下没人了。同理可证,曹操敢于来这手,至少认为刘备在当时没有反戈一击的可能,也即在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对刘备是基本信任的。

再看史料,曹操对刘备有一个从不信任到信任的过程,这显然是通过出则同舆,坐则同席的长期怼脸观察得出的结论。哥俩就差一起困觉了,还犯得着靠末了的饭局去临时抱佛脚补课?

因此,这就是老曹喝高了嘴滑的产物,横竖他老人家罗曼蒂克气质一发作,嘴滑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嘴滑的后果嘛,就是让政治敏感度爆表的刘备发觉抑或再次确认,曹操在心底里将自己列为竞争对手,即便可以共患难,日后十九拉清单。于是乎,原本还在犹豫是否参与董承的衣带诏集团,而今下定决心先掀桌子为敬了:

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

如果这出是老曹精心准备的试探,不但就试出了个寂寞,还直接引爆了定时炸弹,简直可以入选汉末三国第一号搞笑阴谋。

这像是曹操level能干出的事?

究其本质,这个故事和刘备、庞统的嘴炮官司没啥两样。

於涪大会,置酒作乐,谓统曰:“今日之会,可谓乐矣。”统曰:“伐人之国而以为欢,非仁者之兵也。”先主醉,怒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非仁者邪?卿言不当,宜速起出!”於是统逡巡引退。先主寻悔,请还。统复故位,初不顾谢,饮食自若。先主谓曰:“向者之论,阿谁为失?”统对曰:“君臣俱失。”先主大笑,宴乐如初。

就是个“宾主俱失”。

如果庞统和许攸一个尿性,对喷完改投刘璋了,估计后人看这段恐怕能给出一堆阅读分析,催生出十篇论文(大雾)。

站在曹操的立场,之所以卸下戒心,刨去刘备史诗级的天才表演,更在于判决失误。按照正常逻辑,刘备当时就剩下仨瓜俩枣,背靠朝廷可以吃香喝辣,若反了曹操能干嘛?去投袁绍?袁本初横不能封个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出来罢?至少在袁、曹双雄胜负未分之际,于刘备而言,依附曹操貌似可以利益最大化。

万万没想到的是,刘备不但能清醒认识到曹操之量必不容己,居然还有第三条路——谁都不依附,刷脸取徐州,变袁、曹南北朝为袁、曹、刘三国演义(大雾横江)。得,满拧。




  

相关话题

  《三国志》姜维传记里,记载他投降蜀汉以后诸葛亮对他“毕教军事”,这句话怎么翻译? 
  中国三国时期有没有修建城堡? 
  宋江和刘备谁的人格魅力更大? 
  刘备的血统重要吗? 
  三国时期有什么令人动容的故事? 
  历史上刘备和曹操谁的武力比较高? 
  如何看待渤海小吏对姜维祸国的分析? 
  糜家对刘备算不算恩同再造? 
  曹操一生没有称帝,怎么还是会被扣上汉贼的帽子? 
  关羽张飞武功盖世,可为什么他们见到刘备之前一直做做生意,就从没想着去从军? 

前一个讨论
如果现代人真的穿越至秦朝会精神奔溃么?
下一个讨论
你知道哪些历史类段子?





© 2024-06-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