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一个不断压抑自己的人最终会怎么样? 第1页

  

user avatar   knowyourself-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断压抑自己,是对自我的一种遗弃,最后可能会与真实的自己形同陌路。

因为我们对于生活的渴望和热情,往往来自于那些蕴含在内心深处的能量,而压抑自己则是对这份能量的封锁和遗弃。所以,不断压抑自己,我们可能会逐渐失去生活的动力和对事物的兴趣。

长期自我压抑是怎样的状态?

社会中的我们,出于种种顾虑,经常选择在自我与现实之间作出让步和妥协。我们知道,或许不是在所有场合都适合完全展露真实的自己,因此,我们会在学校里变成勤奋的学生,公司中成为积极的员工,亲戚之间做一个温顺的晚辈——这些由社会期待组成的人格面具成了必不可少的社交礼节和自我保护。

对于不少人而言,人格面具是一个适应外部环境的良好工作,可以在需要的场合戴上它,也能在自己信任的人面前摘下,回归到最让自己舒适的状态。而过度压抑自我,则是不得不长时间佩戴一张面具的状态。这时候,真实的自我会因此遭受侵蚀甚至让我们误把面具当作自我

短时间内,我们可能意识不到这幅面具对我们有什么损害,也从未深究过当下的自己究竟是面具还是真实的自我。但是,久而久之,对于人格面具的过度依赖会剥夺我们真实的存在,从而让我们倍感空乏。

自我压抑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对于过度依赖人格面具的人,或许已经忘记摘下面具之后的那种轻松和自在感,也不能理解什么是真实的自我,因为那副面具在一次次的压抑中不断侵占着自我的领地,让我们逐渐遗忘自我的存在,变得自我异化(self-alienation)(Robinson & Smith, 2010)。

自我异化,简单来说就是无法做自己并且与自己的真实感受产生隔离的状态。这时候,我们的行为和思考都不来自于真实的自我,而来自于那个社会化的面具。

对于习惯压抑自我的人而言,真实自我可能听起来很抽象,不妨将它想象成我们内心的一簇火苗。我们对于生活的热切,对于梦想的渴望,对于世界的好奇,都来自于这小小的火苗。我们受自我的驱动,追求自己喜爱的事物,为达到自己心之所向的目标而充满干劲。真实自我不单单是个体的真实性格和感受,它还是一股力量,驱动着我们热爱并追求生活。自我异化则是与这份内在力量产生割裂的状态。

正如题主提到的,原先想做的事在一次次的自我压抑中变得不那么想做了,也失去了对生活中许多事情的兴趣,变得恍惚而迟钝。这些都是自我异化的表现。当那簇象征自我的小火苗被一次次的压抑试图扑灭时,我们对于事物的热情也在被一点点磨损,变得疲惫而空乏。

由此,我们不仅遗失了充满生命力的自我,也失去了对周遭世界的兴趣。可以说,自我压抑带来的不仅仅是对自我的囚禁和消耗,还有对世界的淡漠和分离。长期而言,可怕的并不是无法选择自己喜爱的道路,而是发现自己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喜爱的心情。

如何摆脱自我压抑带来的异化?

自我异化的人,活在对自我的陌生中。这时候我们哪怕意识到不该再压抑自己,也无法立刻释放自我,因为我们可能根本不认识它。要从这个状态解脱,可以从三个方面实现:

1. 察觉自己真实的需求

父母期待的成就,按部就班的生活,世俗规定的成功——自我异化的人带着的面具在层层的社会规则中越来越厚,当它渐渐替遮蔽了真实的自我时,我们开始放弃区分我们的目标究竟是外界施加的要求还是真实自我的渴望。因此,在认识自我之前必须问自己的问题是:我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现在做是我真正想要的吗?

多多关注自己在面对这个问题时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感受。面对自己真实的需求,我们的感受往往是舒适的、饱满的,而面对外界的要求,我们常常会感觉沉重和无力。了解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并不意味着将所有的外部要求抛弃,大多数人都是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2. 给真实的自我创造空间

要改变自我异化的状态,我们需要有意识地为真实的自我创造让它恢复生命力的空间。具体来说,这个空间可以是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可以是安排与自己独处的时间。

在刚开始,面对自己曾经的爱好也感到疲惫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在自我压抑的过程中已经忘记了曾经发自内心的那份喜爱和热情。这时候可以引导自己回忆最初对一件事产生兴趣时的那份感受和纯粹的快乐。将那份感受反复体验,再代入我们所喜爱的事物中,从而一点点地和自我重新建立联系。

3. 培养自主性

自主性,即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能力。在我们聆听自我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的踌躇——为了真实自我而活需要面对太多阻碍了,父母的反对,未来的就业,或者是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放弃真实自我的理由。

如果没有独立于他人的决心,难免会在妥协与追求真实之间的选择一次又一次地选择妥协,压抑自己。我们必须认识到每一个选择都有相应的代价,承担代价既是我们的义务,也是我们的权利——只有毫无自主性,完全依赖于父母的孩子才不用承担代价。认清自己所需要为真实自我承担的代价,是脱离异化必不可少的一步。

最后,希望每个曾经压抑自己的人都能找回那一簇内心的火苗。

以上。

参考资料:

Jaeggi, R. (2014). Alien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obinson, O., & Smith, J. (2010). The Stormy Search for Self in Early Adulthood: Developmental Crisis and the Dissolution of Dysfunctional Personae. The Humanistic Psychologist, 38(2), 120–145.

Wood, A. M., Linley, P. A., Maltby, J., Baliousis, M., & Joseph, S. (2008). The Authentic Personality: 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Conceptu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henticity Scal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5(3), 385–399.


点击查看过往高赞回答:

有哪些让你一眼相中的句子?

人在迷茫时该干什么?

是不是文化程度越低的女孩,越把希望寄托于嫁人,而不是自己努力?


user avatar   ge-rui-8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会失去说话的能力,就像这匹在公园里累死的马一样。

这个故事最早是在一位答主 城闭喧 那里看到的,看完后深有感触,在这里引用一下,想说给大家听听。

说是一年夏天,一匹拉客的马正在烈日下拉着一家人围着公园跑,孩子在上蹿下跳,大人在嘟嘟囔囔,嫌马的速度不够快,不够风凉,于是马的主人怕惹得客人不满意,就更加卖力的挥鞭子。

本以为马会跑的更快,但是马却跑的越来越慢,最后一圈后,终于还是倒在了地上,而这匹强壮的马,再也没有起来过。

在它死后,人们才开始突然意识到了什么,不再对它呵斥,嬉笑,当奴隶,而是想起了它在炎炎夏日卖力的拉客。

于是,人们开始在它的身上淋上矿泉水。

这也是应了一句话:当你死后,全世界都开始爱你。

我们也不晓得这匹强壮的马在它死之前,究竟累成了什么样,只能在它死之后看着它的尸体,想象它可能真的很累,累到被鞭子打都不得不慢点跑。

那么为什么它会死?

因为它不会说话啊。

如果它能告诉人们,它累了,它好累想休息一会儿,会不会结局就会不一样。

但它的叫声在人类的眼里,终究只是噪音,没有人愿意理会噪音的言外之意。

反过来想想,许多人难道不是跟它一样的吗?

因为不想违背家人的期望,所以再累都选择闭嘴不说,因为出人头地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埋头苦干,把所有的苦都藏在心里,因为在你好不容易决定开口说累的时候,对面的人却说,这社会谁不是一样累,怎么就你矫情?或者是告诉你,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容易二字,不要做个传播负能量的人。

传播负能量的人?你知道你为什么压抑了吗,因为你的倾诉,在别人看来是在传播负能量,所以你再次选择了闭嘴不说。

沉默着死撑,死撑着生活,还傻傻的认为这就是生活原本的样子,慢慢的,你变成了一个麻木的人,你不再爱说话,因为你已经说不出口了,麻木了。

反正说了也没人会听,反正说了也没人理解,反正活着就好,想死也死不了。

这就会造成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你坚强的惊人,你跟在一起几年的男朋友分手不会哭,加班加到流鼻血还觉得无所谓,自己一个人去做手术都觉得是正常现象,你对网上那些孤独等级之说更是嗤之以鼻,觉得那些东西矫情至极。

但是这样的你,却在拧不开瓶盖的时候莫名的开始失控痛哭。

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不要这么情绪化!”

所以,慢慢的,我们情感上的发泄全都被直接间接的抑制住了,貌似情绪的宣泄就变成了软弱的象征。

我们一直都被不停的灌输,要理性,理智,这才是做人的基本,而感性会使人低了一等。

多么荒唐可笑!

当你压抑的太久,表面看就会变得无坚不摧,实质上,你所谓的最坚硬的地方,不过是一个壳,就像鸡蛋壳一样,多大的力气都握不碎,但是只要拿个小东西轻轻一敲,就能轻而易举的摧毁。

极端的坚强造就了你极端的脆弱,你就像一根时时刻刻都绷紧的弦,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每走一步都步步惊心。

你的思维也开始慢慢变得迟缓,做事情的效率会直线下降,注意力没办法集中,脑袋里面一团乱,好像是丧失了组织语言的功能,每当想说出一件事时,脑海里面只有一些碎片化的东西,又杂又乱,想表达的意思表达不出口,强迫自己每天都要把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只要今天的任务没完成,你就有强烈的负罪感,觉得自己浪费了时间,最后变得严重焦虑。

但是焦虑你也不说,于是开始重复上文的死循环。

其实有时候,你会发现一个特别普遍的现象,你身边有个人,他非常聪明,非常努力,好像比你们懂得都多,也比你们都成熟,但你让他干点啥吧,他就是啥也干不成,做不出什么成绩。

这就是心理衰竭,英文叫burnout,不是身体累,是心累,长期的压力让他没办法表达,就会变得压抑。

不想动,不想说话,不想出门,不想见人,会莫名其妙的觉得累,但又停不下来,像个机器一样,转啊转,转啊转,唯一能够停下来的时候,那就是他坏掉的时候。

你一定不想做那个坏掉的机器吧!那为什么明明那么累,还死撑着不说呢?为什么要戴着正常人的面具,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呢?为什么要微笑着面对所有人,装作开心的样子呢?你是不是对自己太残忍了。

他们的期望算什么,稍稍辜负一下又能怎么样,别人的说法算什么,累了凭什么不能说?

你要知道,世界上并不是没有人理解你,就算全世界都不理解你,就算所有人都不心疼你,又能怎么样,你可以心疼你自己啊!

闭上眼睛,想想你以前的生活,想想那些说出来就会好过很多,但是你还是把它们压在心里自己难过的事情,想想你过得一天不如一天的生活,想想你那么多忍住没哭的夜晚,想想你这个快要坏掉的机器。

是不是真的已经太累了,是不是马上就要坚持不住了,那就救救你自己吧!

大家一定要正视我们的情绪,情绪是我们人所拥有的最基本的力量,我们需要靠它来捍卫基本需要。

我就是不开心,我就是要说出来,我就要停下来,我没有传播负能量,我只是在救我自己,用我认为对的方式。

你知道吗,逼着一个人让他以大多数人的标准活着,按大多数人快乐的标准而快乐,这是这个世界用来维护它那可笑的秩序,最残忍的方式。

就像林奕含说的,忍耐不是美德。

生气才是。


最近有很多朋友们都在评论区或者私信里跟我诉说他们心中的难过和痛苦,虽然很遗憾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是仍然愿意倾听他们的内心所想,所以,大家如果有想倾诉的事情都可以在评论区或是私信里跟我说,或许我不能给你最专业的治疗,但是我会认真倾听,即使我不是很有经验,但是也愿意陪大家聊聊。

开头引用的马的故事原文来自城闭喧↓原答案

如果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user avatar   carrieyaky-xuan-x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鲁迅说,人一直这么乖巧、听话、压抑下去,是会没出息的。

(文末有读者答疑更新)

见惯了“鲁迅说”体或“鲁迅有云”体的知友,看到我的开头,估计心里在想:“呵~这位答主又在抖机灵了。”

放心,我没闹,我是认真的。(知道我的人都知道,我还是挺正经的o(* ̄︶ ̄*)o)

在鲁迅老爷子的散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中,老爷子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关于“驯良”的看法:

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
但发展开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
“爸爸”和前辈的话,固然也要听的,但也须说得有道理
......
我实在宁可听到当面骂我“什么东西”的爽快,而且希望他自己是一个东西

可能有的宝贝以为我的引文中出现了错别字,稍安勿躁,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用字习惯跟现在有点不一样,所以,引文没错别字哈。

如果觉得老爷子的话有点生涩,那我用大白话翻译一下吧,就是说:

其实吧,你做个乖乖孩子,也没有错。
但是如果你在各方面都听话,那就不是啥好事儿了,简直可以算是没出息
家长的话的确要听,但也得他们说得有道理、说得与时俱进、说得合乎你的实际呀
......
所以,假如你是我的孩子,我宁愿你在不同意我观点时当面骂我“什么东西”,也不希望你只知道事事顺从
当然嘞,我也希望你是个有独立思想的人,我还是不希望被一个“一味叛逆,实际无脑”的熊孩子破口大骂滴~

所以说,太听话、太懂事的人,会过得很累很累,越来越没有自我。

一个没有自我的人,怎么可能不迷茫,怎么可能不焦虑?

听着家人的安排,一路走来,走着走着,发现这条路并不是我喜欢的,而我喜欢的离我越来越远;

甚至有可能连自己究竟喜欢什么都不知道了。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

有的话,双击一下屏幕再往下划哈,我发誓一定要带你走出这片迷雾!!!

一、为什么我们习惯于不断压抑自己?

我们的集体潜意识,我们的文化、传统,告诉我们:

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

(依然出自鲁迅的《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所以,我们从小便在内心形成了一个奖惩机制

听话的孩子会得到父母的喜爱和奖励,也能通过父母满足很多自己的愿望,比如糖果、玩具和拥抱;

不听话的孩子会受到父母的训斥、惩罚,被贴上一个“坏孩子”的标签

我们都“趋利避害”,所以我们努力去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慢慢地,我们习惯了听话,习惯了看人脸色行事,习惯了忍耐,习惯了压抑

有些人,甚至严重到即使自己生病了、支撑不住了还硬咬着牙、硬扛着,还是不敢/不愿说出:“我想......”、“我要......”、“我需要......”

我曾经有一位同事小D,一个话不多、有点腼腆的男生。他就属于典型的好孩子。

给你讲讲他是如何一步步把自己压抑到身体垮掉的吧:

当时我们那老板(我们都称他为老陈)吧,其实哪儿哪儿都好,不查岗不打卡,还允许我们做完事儿可以自己看书学外语,但唯一不好的就是:不会经营。

那么问题来了,企业效益不好,给员工的工资自然高不到哪去呀。
小D比我早两年进公司,一直到我进公司,他的工资从没涨过。
直到我向老板提加薪,老板才顺带着把他的薪资也涨了一下。

我跟小D关系挺好,我偶尔会打趣他:”你为这个公司撑起了大半片天,你怎么就从来不提提加薪呢~哎~“
小D笑笑,说:”老陈也挺不容易,公司效益也不大好,算了。

公司人手不够,小D常年加班,996?他常常是9-11-7。
生病了从来不请假,扛着

有一天上午,10:00过了他还没来,真奇怪,他从来不迟到的呀!
10:15,他出现在了公司,脸色惨白,我赶紧问:”你怎么了?怎么脸色这么差?”

他没说话,手上拿着一瓶橙汁,坐下,良久,“路上出了点状况。”
“啥状况?”

“......”他脸都憋红了,没好意思说。
“快说!”我急了。
“......我刚才在地铁站晕倒了。昨天发烧,又忙,只吃了一顿饭,晚上回去就睡了,没吃药,今天早上匆匆忙忙出门,哎,应该喝杯蜂蜜水再出门的。”

“你身体这么不舒服,不晓得请假呀你!”气死我了
“嗯......没好意思说,觉得自己太弱了。

后来,我离开了那家公司,他依然坚持着,他说:

要是我走了,这个公司就真完了

我好几次跟他说:“你重情义没错,但是你也要考虑你自己的利益和诉求呀,以你的业务能力,随便去一家公司,薪资肯定至少是现在的三四倍。”

他笑笑,“再坚持坚持吧。”

今年年初,他打电话给我说,他换公司了,薪资果然是原来的三倍多。

幸好,公司在他之前先死掉,否则,就他那个不善于主张自己权利的性子,我真担心公司会拖死他

(不要嫌我绝情,我是真的不希望一个将死的企业拖死一个大好青年的人生啊~)


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也是一个压抑自己需求和意见,不善于表达、不善于争取的人呢?

是不是也经常苦苦撑着自己的病痛,也要继续工作

是不是即使不满意别人的“建议”、“命令”,但因为不想与对方产生冲突,所以将自己的话吞进肚子里

是不是即使自己不能喝酒,还是要陪着对方喝

是不是明明自己口腔溃疡,却不能对要点“爆辣火锅”的朋友说出自己的境况

是不是......


我们,都是习惯于压抑自己的人。

因为,我们想被认同,不想被视为异类。

二、要敢于表达自己、勇于叛逆

长期压抑自己,真的很可怕。

长期压抑的结果,是积累的委屈、愤怒甚至是怨恨,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攻击力”

攻击力的方向,只有两个——要么向外,要么向内

如果长久压抑攻击力,也就只有两种结果——要么伤己,要么严重伤人

伤己——比如迷茫而焦虑的题主,比如我前面提到的那位硬扛的男生,比如那些抑郁的朋友,都是自我伤害的典型

伤人——如果我们合理地表达我们的情绪和愤怒,一般是不会对别人产生伤害的。

但如果我们长期积压自己的需求、情绪、愤怒,一旦这些情绪以一种激烈地形式向外爆发,就有可能形成恶性伤害事件

2013年,8月24日19时许,山西省某县6岁男童斌斌在家门口玩耍时,被一个穿紫衣的女人带到野外挖掉双眼。

这个案件让人不寒而栗,是怎样一个人会如此狠心?

后来经查明,作案者是斌斌的伯母张某某。

斌斌的爷爷由包括斌斌的爸妈、张某某夫妻二人和老人另外一个孩子三家轮流赡养。

因为斌斌爸爸生病在家不能工作,就提出正好可以多照顾老人几个月,相应的,希望杨某某他们另外两家可以每家出一些赡养费。

就是因为这个钱的问题,张某某认为不合理,但是又没有将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就一直压抑在心里,后来加上其他各方面的压力,张某某的内心严重失衡,做出了残忍的事情

对不起,我用了一个这么让人难受的例子,可能让你不舒服了。

我只是想用来说明:过度压抑,百害无一利

看在我出发点是好的份儿上,原谅我呗~O(∩_∩)O~

我不希望因为不断压抑自己让我们伤害自己,也不应该伤害别人

那么,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我们从小就要敢于表达自己

每一个“不听话”的人,都有一个敢于表达自己的灵魂。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做一个事事听话的人。(来,觉得我说的没毛病的,记得双击一下屏幕,给个赞,别嫌我烦,因为我就是很烦,hia~hia~)

比如鲁迅老爷子唯一的儿子——周海婴,他从小就是个敢于表达自己的孩子,他有时对他爸鲁迅不满了,会直接表达自己的不满:

有一回,当面对我说:“我做起爸爸来,还要好......”甚而至于颇近于“反动”,

曾经给我一个严厉的批评道:“这种爸爸,什么爸爸!?

有鲁迅这么好个爹,是件幸事,所以:

他健康,活泼,顽皮,毫没有被压迫得瘟头瘟脑

三、不要害怕冲突

但是,如果我们小时候没有养成敢于表达自己的性情,还来得及吗?

我负责地告诉你:来得及!!!

咱们很多人之所以压抑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害怕冲突,害怕吵架。

的确,吵架会消耗我们的能量,也有可能“伤害感情”,但是,与其长期压抑,关系慢慢疏离,最后伤人伤己,还不如在必要的时候吵一架

(1)因为吵架也是有它的好处的,尤其是在亲密关系中:

A. 吵架是冲破和释放自我的一个方式,让我们不再一味压抑;

B. 通过吵架,我们能够获得对方的关注,让他们“听我一句”

C. 吵架也是一段关系安全的象征。通常,我们只会与“即使我冲Ta发脾气,Ta也不会伤害我”的对象吵架,你说是不是?(答对的,点个赞去~hhh~)

D. 吵架看上去是在激化冲突,实际上,它能给自己一个澄清自己的机会、促进相互之间的感情流动

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平时习惯压抑自己的人来说,如果不以吵架的方式,我们可能没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内心想法,也没有机会知道对方的苦衷。

E. 我们可以通过吵架,向对方澄清自己的边界,也就是底线

比如你想学心理学,但是家人不同意,即使你温和地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家人还是置之不理。

那么,通过吵架,你就能够告诉你的家人:“这是我的底线,请不要随意践踏,践踏了它,也就是践踏了我的独立人格和尊严。

这时,相信你的家人不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态度都难。


(2)但是呢,毕竟是吵架,咱必须制定一定的规则,否则,吵架就可能上升为危及关系的冲突了

A. 吵架过程中,不要使用侮辱性字句

不管跟谁吵架,不要进行人身攻击、不要问候对方亲人,这是基本礼仪,不用我瞎啰嗦,点到为止,点到为止。

B. 需要制定一个吵架的约定

比如亲人之间约定:不要在吃饭的时候吵架,不要在卧室吵架,睡前一定要停止吵架

C. 吵架之后,要给彼此一个“复盘”的机会

比如,吵架完,双方冷静下来之后(可以是第二天),你可以告诉对方:“你昨天说的XX点,我觉得其实有道理,但是你说话的态度和方式让我感觉很难受,所以我当时才没同意......”

相信我,这样一定会让你们下次的交流或者吵架更加具有建设性意义。

为啥我敢这么肯定?

因为,我跟我妈妈就是在这样“吵-复盘-吵-复盘-认真讨论-交流-讨论”的过程中逐渐就某些非常重大的事情达成一致的。~o(*^@^*)o~

四、也别丢了独立思考、灵活变通的能力

我主张不要做乖孩子,并不是说要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只管“叛逆”了事哈~

在“叛逆”之前,我们得拥有自己的独立思想,没必要为了叛逆而叛逆,如果那样的话,咱们与成天在街头打架斗殴的小混混有区别吗?

比如题主你想要学心理学,假设你是真心喜欢这门学科,但是现在你已经“错选”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怎么办?

你可以考虑转专业呀,如果转专业、第二学位都不大好实现的话,也还可以自学心理学呀

我也不是心理学专业,但是出于爱好,我也在认真看心理学的书,给你看看我书柜的心理角吧,我只是想让你知道:你不孤单,你有同行人

把自己的人生拉长、拉长来看,选择了一个“错误”的专业,并没有什么不得了的,鲁迅老爷子还弃医从文了呢。

当然,我不是叫你一个冲动,放弃自己的专业哦,不要误会不要误会~

——————————————————


好啦,啰嗦了这么久,总结一下我的观点:

(1)不要一味压抑自己,否则你会毁了自己

(2)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害怕冲突,也不要害怕吵架,但是吵架请记住我给你的建议

A.不要人身攻击、不要问候对方亲人;

B. 不要在饭桌、卧室吵架,不要睡前吵架;

C. 吵架后要“复盘”;

(3)人生很长,咱们得灵活变通


从小是个缺爱的孩子,曾经极度自卑,但是即便这样,我依然走出来了,如果你也是个缺爱的女孩,我相信我这篇回答能够给你很多实在可行的建议(万字深度干货文预警):

我希望你能放下焦虑,我的这篇回答也许能够给你一些启示:(跳转之前先点个赞啊乖~别嫌我烦~)

我希望你能离幸福越来越近,我的这篇回答一定能给你一些温暖:(还是那句话,跳转之前先点个赞啊乖~)

为什么同样是压力大的两个人,一个会得抑郁一个没事? 看看我这篇回答吧

有个问题是「为什么当代年轻人那么丧?」,其实我觉得偶尔丧一丧,心理更健康: (跳转前先点赞哈,嗷嗷~)

那,迷茫怎么办?戳下面 (老规矩,跳转之前先双击屏幕嗷~我自己都嫌我烦~扶额.jpg)

如果你感到焦虑,我的这篇回答应该能够帮你缓解一下:


——————————————————

更新:

感谢大家对我的认可。

这段时间,我在知乎、微信上面收到了一些小伙伴的私信、微信,向我提出了属于自己的困惑,我就目前收集到的小伙伴们的困惑,在这篇文章中统一做一下答疑解惑。

01.父母根本不讲道理,我也还太小,不敢反抗,怎么办?

的确,虽然现在的新晋父母(大部分是80后、90后)越来越重视科学的亲子教育,也懂得要好好尊重孩子。

但是关注我的大小伙伴,我们的父母绝大多数都是60后,少部分是70后。像鲁迅老爷子这种充满智慧的爸爸不多——即便是最动乱的时代,却仍埋没不了鲁迅伟大的脑袋。

我们的父母亲,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认为他们给了我们吃给了我们穿所以他们就应当是我们的天

他们掌控我们、编排我们,哪里容得下我们说任何一个“不”字?

要是你敢像鲁迅的“熊孩子”周海婴那样对着自己的老子说什么:

我做起爸爸来,还要好......

这种爸爸,什么爸爸!?

估计我们的父母马上就会用比大拇指还粗的藤条上身,打得你哭天抢地,打得你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但一定会记得以后绝对不敢“以下犯上”

这种教育,从现在科学教育观的角度来看,真儿真儿的可笑,但却在很多个朝代大行其道!!!

我见过的一个最极端的例子是:

20世纪90年代,一个二十多岁,不算成熟,却性格火爆的母亲,因为3岁的儿子犯了点小错(哪有熊孩子不犯错的呢)。

她居然一时气不过(估计当时正好赶上她跟婆婆、老公怄气)抱着儿子就往悬崖边跑,要把儿子丢下山崖摔死。

幸亏紧随其后的丈夫跑得够快,一下子抱住他们母子,否则,世上又多一桩惨烈的人祸。


现在我们很多年轻人,就是被这样蛮不讲理不容侵犯的父母带大,从小就被“教育”得“服服帖帖、规规矩矩”,不敢反抗,不敢表达自我。

前几天有好几个大学生、甚至有一个是高中生读者找到我,说:我现在经济还不独立,就算是我想反抗,但一方面我已经“习得性乖巧”一方面我也害怕触怒了他们,我就活不了

这可怎么办?

对,这的确是一个难题。

对于讲道理的父母,我们的反抗、我们的表达,也许会被倾听,也许能让他们好好思考一下他们的养育理念。

但对于完全不讲道理的父母,我们也就暂时别跟他们讲道理,一方面我们还不够硬气,一方面他们也不可能听这些道理。

办法是:温和地暗示


怎么暗示?

你可以尝试着跟你的父母说:

妈妈/爸爸,你有没有想过,

你们现在这样强势,这样对我

等你们老了之后,

如果我也这么强势,

你们是不是也要看我的脸色

你们应该也听说了:

外面那些养老院,并没有多么好玩

那些保姆,不一定很良善

有小伙伴也许会说:诶~我怎么 jio 得这个建议有点不“良善”啊?佳叶~别闹,咱认真点儿成不?

我没闹~我认真的~对,我敢迎接你的批评和指责。

我承认这就是赤裸裸的威胁,但请你好好儿地思考一下:

有时候,特别是中国的父母,真的不懂尊重子女,他们真的只有在感到老来有威胁的时候,才会收敛收敛

还是那句话,对讲道理的父母,我们肯定得用更“良善”的方式沟通,这不是在没法沟通的情况下出的下策嘛~

另一个方面,那就是自己好好努力,早日实现经济独立惟有经济独立,才能够真正硬气,这是人类千百年的真理

另外,高难度沟通(指那种有可能一触即发的沟通场景)是一项技术含量极高的沟通技巧,我们不管是跟家人、朋友、恋人还是在职场上跟同事、上司的沟通交流,都有可能陷入高难度沟通。

那样,高难度沟通技巧就非常非常重要了,我推荐两本书给需要提高自己沟通技巧的小伙伴:

我在工作生活中极少遇到跟人沟通失败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我总是会尽量温和、真诚地跟人沟通,另一方面,我真的从这两本书受益良多。

要知道,我以前(童年至大学毕业)一直是一个很害羞还特直白、不怎么会说话的人呐,因此还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哭.jpg)~

我这种人都能有这么大的进步,我相信好学又上进的你,肯定能做得比我更好!


02.不要再迁就了

我们是社会人,我们需要归属,我们也需要认同

在《鹿鼎记》第八回中,韦小宝那小泼皮,被天地会掳了去,事情发展来发展去,竟然演变成他跟天地会歃血为盟、入会做了兄弟。

虽然他最初是被掳过去的,但他却是真心诚意入会,入会仪式结束,他:


只觉从今而后,在这世上再也不是无依无靠

诶~?真是奇怪,这小混混啥时候有过无依无靠的感觉?他可是皇帝身边的大红人,靠山可大得很!

但是,咱们好好想一想。

皇帝喜欢他,对他恩宠有加,并不代表他自己有什么权利,更不代表他在那官场上名至实归。一朝康熙不开心了,他立马红人变鸟人。

但是他加入天地会就不同,他是正式入会、经过德高望重的人提名得到其他人认可,且经过庄重礼节和程序之后才入会的。

这样,他才能真正感到自己有了归宿。


就连韦小宝这种什么都满不在乎的小混蛋,都这么在乎有个归宿。

更何况我们这些脸皮薄,又被各种束缚的人

你想想,你是不是为了融入那个集体(家族、亲友圈、公司等),常常不得不忍耐自己常常不得不迁就你那七大姑八大姨

小时候,不是被拿来跟自家哥哥姐姐、弟弟妹妹比,就是被拿来跟邻家孩子比。

长大了,还常常因为工资多少?高就何处?婚嫁几时?问东问西

对于这一切的一切,我们那强大的超我就会一个劲儿地命令我们的本我不准无理,不准怼回去

超我越强大的人,越容易活得不快乐、憋屈、没有自我。

每次我想起哥哥(张国荣)在他的《不羁的风》里面写的,他早年刚出道唱歌那几年,常常被台下的观众各种辱骂,各种扔东西,但是他努力告诉自己“要忍耐,要克制自己”(他本是个容易发脾气的直肠子),我都会非常不是滋味。

虽然他的忍耐、他的辛苦,的确慢慢换来了成就,但不可忽视的是,他的抑郁症也就是在这种日积月累的忍耐中日渐加重。

他那句绝笔,不知道你怎样想,反正我看一次哭一次

我一生無做坏事,
为何会这样?



亲爱的,答应我,我们善良归善良,但不要因为善良伤害了自己。

对于那些看你不起的七大姑八大姨,我一没花 Ta 一分钱,二没吃 Ta 一粒米,请 Ta 有多远滚多远去(当然,态度还是得和善,咱是有素养的人)—— 您说啥?我听不清,也不想听清。

对那些总是给你泼冷水的所谓朋友,滚犊子,我才不要那种朋友,反正毕业之后、换工作之后,大家都要一拍两散,各奔东西,谁还记得谁???

真正的朋友,懂的支持你、扶持你、成就你,就算四五十年之后,我们依然能是好友(很幸运,我有这样几个好友,希望你也能有)。

答应我,任性一点,你的世界,不会因为你的些许任性,而溃不成军

有好多小伙伴私信问我《不羁的风》是谁写的,是哥哥自己写的哈,这里 就是这本书,里面字字句句都是哥哥自己的肺腑之言,看完,一定能给你一个哥哥更立体的形象,里面还有近百张他的珍贵照片,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买来珍藏哦。


03. 答应我,任性点

相信你肯定也看过《射雕英雄传》,就算没看过原著,肯定也看过电视剧。

不管是1983经典版,还是2008胡歌版,或者2017的小鲜肉版,演绎黄蓉的人各有千秋。

有一点,在任何一个版本中都没有改变:郭靖爱黄蓉爱得一塌糊涂

为什么?

金庸笔下的英雄们,绝大多数都道德高尚、洁身自好,用心理学的名词来说就是:他们都有一个强大的超我

而郭靖,也是一个典型的受到各方道德约束的英雄,他贤良淑德的母亲给他的教诲,他的师傅们给他的教诲,他的豪情仗义、民族大义。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他活得特别拘束(也许他本人并没有觉得很拘束)。

然而黄蓉与他截然不同,她古灵精怪、任性顽皮,她的一颦一蹙、一姿一态,都是郭靖没有的,也是他想都不敢想的,更是他的本我所羡慕的

他将一切的美好,都投射到了黄蓉身上。叫他怎能不爱她爱得一塌糊涂?


00. 最后

好了,今天佳叶就啰嗦这么多,希望我的读者、我的朋友们,你们都能活出真正的自我。也希望你记得给我个「」哈~

————————————

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佳叶,一个热爱心理学的法律人,一个讨厌打官司的法律人。

关注我 @令狐佳叶,我希望我们能够成为朋友,希望我的文章能够或多或少带给你一些温暖和帮助。

我也有一个公众号,叫「令狐佳叶」,我经常会写一些心理学、成长、法律方面的文章,也会在那里分享很多我认为会对你有帮助的东西,如果你想跟我一起变得更加优秀,可以来那里找我哈~

最后,码字不易,还希望你能给我个赞,你的鼓励将会成为我持续写出优质内容的驱动力~谢谢啦~


user avatar   zhu-shu-shu-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喜欢烘焙,刚开始,偶尔做做蛋糕,面包。我的建议准备如下就好,其他东西可以根据喜好慢慢添制。

1、烤箱:容量不低于30L,功能上至少可以做到单独控制上下管温度

2、厨师机:喜欢烘焙,不建议购买面包机,想做懒人版简化版面包的可以考虑,直接买厨师机,用处多,可以揉面团,打发奶油,打发鸡蛋等等。

相对便宜些的厨师机千元以内可以满足基本家庭需求。当然预算够的话可以买性能更好的。家用的,几百元,几千元,上万元都有。

3、电动打蛋器:电机尽量皮实一些,太弱的机器使用多了电机会烧。不过要在分量和性能间做一个平衡,好的电机内部铜等金属材料用料足,但提起来的手感很重。

比如,我最后添制的,太沉了,手提打时间久了会酸,所以有时候偶尔还会用原来的小机器,那个轻巧。

后来的机器,动力不错,打发蛋白速度快,不过价格也贵,够买之前的三个了,算是各有利弊吧。

4、手动打蛋器

5、厨房秤

6、橡皮刮刀

7、打蛋盆两个:盆深一点更好用,打发不容易飞溅。

容量建议2~3L,一大一小最好,其中一个大一点的盆,建议容量不小于3L。这主要是在做全蛋打发时,体积会膨大的很大,如果6蛋的配方,2.5L满足不了要求,3L都会满满一盆。

材质建议不锈钢,虽然视频里经常看到玻璃容器,那是为了视觉效果,实际用的时候,玻璃容器还是很沉的,举起来远不如不锈钢容器轻松。

如果有个盖的就更好了,可以做为面包发酵容器来用。

8、擀面棍

9、毛刷:硅胶易清洗,棕毛感觉上更健康

10、隔热手套

11、6寸8寸活底蛋糕模各一

12、带盖吐司模一个


user avatar   di-ta-ye-qiu-f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人类的大脑实在太神奇了。

我出生以来,它24小时不间断工作,但却偏偏在考试的时候,大脑会猛的开始循环播放各类沙雕歌曲。

不会的题越多,想起的歌词越多。

题目越难,想起的歌词越沙雕。


user avatar   shen-yi-sheng-28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知友们补充更多信息:

学生校门口喝下11盒牛奶

网传视频显示,两名身穿蓝色校服的学生蹲在学校门口,一箱拆开的牛奶放在地上,他们拆掉吸管,将牛奶一盒盒喝掉,牛奶箱已空了一半。围观的路人纷纷劝说他们别再喝了,知情者称,事发于9月11日,涉事学校是四川达州渠县的达州外国语学校。

随后,“学生带牛奶入校被拒蹲校外喝半箱”登顶某社交平台热搜榜。有网友认为,学校有规章制度可以理解,但一刀切的方式并不合理;还有网友质疑,学校禁止学生外带食品是否与校内小卖部经营有关联。

官方简介显示,达州外国语学校,2006年6月创立,是所封闭式寄宿制学校。2016年9月13日,四川省教育厅正式批准达州外国语学校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涉事校长名下多家公司

官网显示,达州外国语学校现任校长向黎,生于1973年,中共党员。先后担任渠县酒类专卖局执法大队队长、渠县蔬菜公司总经理、党总支书记、渠县长原开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渠县砂石总场总经理,渠县东方外国语学校董事长。

政协渠县第九届、第十届委员、渠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现任四川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副秘书长、达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主席、达州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渠县流江书画院院长、渠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渠县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主席、达州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董事长、校长。

记者通过天眼查发现,向黎校长除了是达州外国语学校的法人代表外,其名下还有文旅集团、餐饮服务、乡村旅游、农业公司、酒厂以及砂石场等,共15家公司。

9月17日,记者多方尝试联系向黎校长未果,随后拨打该校多个固定电话,均无人接听。

教科局:没权限调查校长名下企业

9月17日下午,记者联系到了渠县教科局,据政策法规股杨股长介绍,事发后,他们调取了该校的视频监控,走访了两名当事学生。达州外国语学校为保证学生食品安全,禁止外带食物进校园。

视频中的两名学生是初一新生,听路人说该校严谨学生带校外食品进入学校,学生担心牛奶被没收,于是在学校对面路边打开牛奶开始饮用。门卫发现围观现象就去劝阻,把剩余牛奶拿进保卫室,并通知家长把剩余牛奶带回去了。

渠县教科局已约谈涉事校长,校长表示立行立改,并责令学校修改完善规章制度,规范学校管理制度。

针对向黎校长名下的企业,杨股长表示目前并没有进行调查,“作为教科局没有权限。”向黎作为民间个人法人,他具备开办其他企业的权利。

河南春屹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少春律师分析认为,目前并没有法律禁止民办企业校长经商,比如开办公司企业等,但是对于这起事件来说,即使学校内部有规定禁止学生外带食品,但是该做法简单粗暴,且容易造成学生心理阴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予以调查处理。

来源:猛犸新闻



  

相关话题

  家长害怕网瘾的根源是什么? 
  妻子的动作常让我不舒服该如何应对? 
  女性在被强奸时,真的无法反抗吗? 
  应用心理学出路是什么? 
  中国的歧视都有哪些类别,产生原因以及该如何解决? 
  出身能占成功多大因素? 
  什么样的女性让你觉得陋(low)到爆? 
  2017 年,你首先想起的心理学领域大事件有哪些? 
  如何评价观察者网余亮新一期【从书说起】——《美式心理疾病的全球化》? 
  进入一个不喜欢的大学,失去对学习的渴望,该怎么办? 

前一个讨论
有什么看穿别人心理的小技巧?
下一个讨论
成都一家幼儿园被曝给孩子吃全素食,教育局已督促该园按规定改进膳食供应,吃素食会对孩子饮食产生哪些影响?





© 2024-05-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