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许多适合科研的人最后放弃了这条路? 第1页

  

user avatar   li-ang-22-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mitbbs的faculty版,有很多大牛,其中pingxing mm是最犀利,最有水平的几位之一。

转载她的相关帖子。

我支持她的观点。


发信人: pingxing (平行线), 信区: Faculty
标 题: Academia 与 养家糊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9 13:32:09 2019, 美东)

简单说两句,

Academia是一份挺神圣的事情,都不能用business来形容。 这里面包含了enthusiasm,
passion,devotion and contribution, 凝聚在一起,最后才能形成一个词叫
achievement. 前面那三个单词都是很抽象的意识形态,而talent and diligence是被
包括在第四个单词contribution里面的。

为什么要细分这个词的深层含义,就在于如果你想投身于一项终身性职业或者事业,你
必须做好生命置之度外的预算和心理准备。热情,激情,无尽的奉献,是一个科学工作
者最基本的职业素质和职业素养。这三样的优先级高于你的天赋和你的勤奋。

那么问题来了, are you ready ?

从这个层面出发,很多人不适合从事这种lifetime devotion的职业,人有惰性,有情
绪,有生理极限,有智力极限,有先天性弱点,基于个人的实际情况,应该尽早打算,
及时退出,确保自己enjoy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You're not ready at all.

说说养家糊口吧, 什么叫养家呢,就是以家为重,糊口呢,就是以物质水平为主。 如
果想让家庭过的幸福舒服,让孩子们生活在大家都向往的快乐指标,就不能去找一份对
意识形态有很高要求尤其是生命都不被放在第一位的job,就应该找一份收入高,压力
小,好应付,不超过个人能力上限的job。

这些内容本应该是你们导师在你们读博的迷茫阶段给与智慧指导的,可惜,要么是导师
懒得理你,所以不管你死活;要么是你自己执迷不悟,死活往火坑里跳。

我导师不止一次点醒我,要从事一份不超越个人能力极限的,容易胜任的,能养活自己
的job,这才是你的生命目标,而不是去无知无畏的挑战个人极限,因为生命很短,越
往后,你的挑战力就越衰退,绕了一大圈子之后的失败,再想回头寻回另一条道路,根
本没机会重新开始。

他自己贵为院士,学术泰斗,并不主张学生盲目地投入水深火热的academia,因为这其
中的各种无底线的奉献精神,本来违背人性,本来就非常人能忍。

我天生愚钝,就听从了导师的建议,我认为自己不具备那么多的意识型态的优点,只是
一个混饭的鱼虾而已,所以我早早退出不属于我的江湖,选了一份我能胜任的,同时能
养活我的job。

那么,你呢?你们呢?


user avatar   ShiDel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我不光问过我在哈佛和MIT的导师,还问过学校的就业办公室。

我的导师们都很鼓励支持我,认为我有在学术界做出好成果的所有必备素质。

但我还是纠结、迷茫、感到担忧。

为什么呢?

因为欧美的教职市场这些年日益紧缩,tenure track位置越来越少,竞争日渐激烈。即使是哈佛的博士,也只有1/4的学生最终能够留在学术界。而这些人中的绝大多数,都做了2~6年甚至更久的博后。

亚洲的教职位置多,但在现行的制度下,本土之外毕业的博士在非升即走时容易面临无人支持、远水解不了近渴的窘境。

读博不容易,996乃是家常便饭。能毕业也不容易,拿到博士学位时大部分人都年近30。 这样一番辛苦之后,还要面对跟读博差不多时长、更高工作强度且低薪的博后,以及不知何时才能拿到教职的不确定性。这实在是想想就让人不得不忧心。

于是我跑去问就业办公室的老师,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老实说,哈佛就业办公室挺给力的,负责研究生/博士生就业的老师们大都有博士学位,也都很认真负责。这也是为啥我愿意跑去咨询的原因。)

就业办的老师说:「学术是一条很特别的职业发展道路,这一路上的不确定性远超其他行业。如果想要从事教职,你必须非常非常享受这份工作本身,包括但不限于做实验,写/改/投文章,申基金,教课,指导学生等等,并且不在意能不能找到稳定的工作。

我:「啥??不在意能不能找到稳定的工作??」

老师:「对,以目前的教职市场来看一旦你开始在意工作的稳定性和收入,那大概率会非常失望和痛苦一个人要从事教职,ta必须发自内心的享受做研究本身,至于能不能找到工作/多大年纪才能稳定下来这些事情都得不在意才行,不然一定会很痛苦。

这场对话给了我很大震撼。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我觉得这位老师说的非常中肯,都是大实话,一语道破了很多学界中人或遮遮掩掩或不敢直面的问题。

我想,很多科研能力强但博士毕业后离开学界的人,可能也是看清这一点之后,做出了理性的决定吧。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科研环境在变好。

在科研一线的多数人也非常值得敬佩,他们是真的推动人类发展的原动力。

————————

写两个发生在其他平行位面的事情。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1,

某国L立项研发用于军事领域的某系统。

由于该系统为军事用途,其编码和编程应完全独立设计,以防止在战时被敌方干扰和破解。

四个科研公司平行研发,结题,原本皆大欢喜。但在复查的时候发现,有三家的系统,出现问题。

为了省事省钱多赚钱,他们大多使用了民用的第三方系统进行修改,或者抄袭了B国A国X国公开论文中的设计结构。

这使得系统在战时的安全性是非常脆弱的。

总负责人大怒,把三家有问题的公司老总叫过去,大骂了一下午。

然后要求整改,每个公司再拨给整改费用XXX万。

那个符合要求的公司,不用整改了,所以不用给整改费用了。获得口头表扬。

2,

某地区大力发展XX能源,该能源清洁环保,燃烧完毕后只有水蒸气。

大量的资金被补贴用来做XX能源汽车,据说比电动汽车要好得多。

虽然没有实际应用的成品,但估值高涨,科研人员也收到巨大重视。

但问题是,该XX能源是如何制备呢?是用电点解水出来的。

电是用燃料电厂发电弄出来的。

但是XX能源就是环保,比电动还环保。

你信不信?反正虽然我不信,好多人都信了。

——————

还好都是平行世界的事情。


user avatar   zhang-yue-38-9-2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所谓“适合科研的人”首先应该明白哪里更适合做科研,而不会选择一个根本不适合做科研的地方“做科研”。


user avatar   rq-c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找青中年男人比较多的队。




  

相关话题

  在科研中有哪些常见的错误思想? 
  在北大南亚学系就读是怎样一种体验? 
  PhD念得不愉快怎么办? 
  27岁女性该选择读博吗? 
  博士退学的人们现在都过的怎样呀? 
  科研人员如何找到重要的问题? 
  今年研一,导师让跟着博士师兄做实验,但是现在完全是替师兄做实验,感觉被师兄压榨,怎么办? 
  博士申请考核拟录取之后再放弃是否会影响导师招生? 
  如何看待清华大学博士生建议同名者改名? 
  你所见过的高质量学术海报是怎样的? 

前一个讨论
薇娅赚那么多钱为什么不愿意缴税?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日本人吃饭前总要说一句「我开动了」?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