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应试教育到底危害谁了? 第1页

        

user avatar   Orzh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应试教育危害了中上层的子女,让他们的孩子面临了太多的压力;而对之下的阶层则非常友善,对之上的阶层没什么影响。

越是强调素质教育,强调多元化考核,培养子女就需要越多的资源。中上层在资源方面恰恰有优势。他们可以买好的学区房,减少子女小学入学压力;可以给子女买数万的雅马哈钢琴,让孩子上钢琴课;可以让孩子从小接受比较正规的体育训练,给孩子报跆拳道、网球、艺术操等各种培训班;可以每年花数万带孩子旅游,让子女长见识、练口语、参加各种名义上的实践。

中上层以下的阶层有这样的资源么?有这样的精力么?没有的,好的学区房一条就把大部分中下层卡住了。在中上层抱怨学区房贵的时候,中下层在愁的是凑首付买房结婚。如果初中、高中还像小学一样是按学区,而不是按考试成绩,中下层及底层孩子还剩多少考上好大学的希望?

中下层的孩子只有考试一条路,只有这条路相对公平,所以网上呼吁减少应试教育的,不是中上层的小资,就是脑袋坏了的中下层。

现有应试教育的问题是考核内容,而不是改革考核方法。比如应试教育中最公平、最重要的科目,恰恰是舆论抱怨最多的数学。在各种社会科学研究结论中,数学几乎是所有学科中唯一可以长远影响一个人收入的科目;而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是大部分中下层孩子唯一可以接受较为公平教育的阶段;所以现在应试教育的问题,恰恰是数学涉及范围太少、难度太低,特别是考核机械化的计算过多,推导过少,而不是数学没用,不能买菜。

应试教育是不会毁了真正偏科天才的,现在有各种保送方法的。一个人语文考135,数学考85,这不叫偏科,这叫数学烂,一个人数学考140,英语考75,也不叫偏科,这叫英语烂。有太多人的单科成绩可以达到140左右了,所谓的偏科只是和自己对比罢了。这样的偏科,只是说明你是个平庸的人,有一门强项可以糊口而已。真正的偏科是和全天下的英才对比,是数学竞赛进省队,高中翻译的图书可以卖,初中写网文能挣钱。

至于那些把应试教育和心理成熟挂钩的人,请不要把家庭教育层面的问题,归于公共教育了。老师再怎么怎么催学生按时交家庭作业,也不能阻止熊孩子熬夜扶老奶奶过马路,第二天忘带作业本,放学却聚在一起打农药啊。


user avatar   zhe-ye-10-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害了那些贵族,自己的儿子居然要和泥腿子竞争,多危险啊。要是在美国,黑人区都不让儿子靠近。大学一定要选那种有议员推荐信才能上的。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应试教育培养出了戈尔巴乔夫,叶利钦,克拉夫丘克,盖达尔。。。。。。。。


user avatar   zengjiaplu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应试教育并没有“危害”。

相信很多人看到这句话后,会有立刻点“反对”的冲动,别着急,因为你可能误解了我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我的真实含义是:用 “危害” 来描述应试教育并不妥当,更为恰当的词是 “局限性”。


“危害” 和 “局限性” 的区别是什么呢?举个例子:

  • 喜欢吸烟的人得肺癌的概率更高,因此,吸烟对身体是有 “危害” 的。
  • 素菜中几乎不含有蛋白质,通常钙的含量也较低。它很难让人变得强壮和漂亮,所以,吃素菜是有 “局限性” 的。

这下就很清楚了,危害和局限性的区别在于:“危害” 会让你在某些方面直接遭受损失,而 “局限性” 只是无法让你在某些方面得到进步,但并不会让你损失什么。

之所以我用 “烟” 和 “素菜” 来举例,是因为我觉得它们确实很好地刻画了“应试教育”的地位:

  • 接受应试教育,并不相当于吸烟,而是更接近于吃素菜——为了身体的健康,我们不应该吸烟,但不该停止吃素菜,而是应该去吃点荤菜;同样地,对于教育来说,我们不应该完全抛弃应试教育,而是在维持应试教育的同时,去慢慢地添加一些其他的教育方式,让人才选拔和自身发展变得更加多元化一些。

应试教育的存在是有它的合理性的。

应试教育最大的优点,是它的 “高效”。

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试教育评判标准明确,动用的资源少,不需要太多的师资力量,通过几张考卷就可以迅速筛选出相当数量的优秀学生。而且筛选出来的结果,也是大体合理的:985 学生总体来说确实比普通一本学生优秀,本科生总体来说也确实比中专生优秀。这样的教育制度,也的确 适合那些人口众多而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 —— 我们都知道鼓励学生讨论的小班化教育甚至是一对一辅导有着更好的教育效果,可是学生那么多,哪里有那么多匹配的高质量教师呢?

对于学生来说,应试教育能帮助我们迅速地了解到一个知识点下的知识架构,通过对知识点的传授和一定量难题的训练,我们可以迅速拿下一个知识点。事实上,总体而言,中国学生在学习知识的高效在世界范围内也是非常有名的。看看大部分美国大一学生们的教材吧,国内的高中生们基本都可以尽情地嘲笑他们。

这种简单高效的教育制度,也带来了另一个优点,那就是相对公平。因为应试教育主要依赖课本,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不那么高,加上相对统一的试卷,使得即使是条件落后的地区,也能受到可以接受的教育。“寒门贵子” 的比例虽然远不如发达地区的孩子高,但好歹人们还看得到希望。

当然了,我写这篇回答,并不是在给应试教育洗地。因为应试教育的局限性,也确实不少。


  • 第一,应试教育窄化了优秀的标准

@肥肥猫

的回答(

应试教育有什么危害? - 肥肥猫的回答

)中,他提到:

“数学,在我们传统的应试考核体系中, 在“对人的智力进行评判”这件事上,权重过高。一个语文很好的人和一个语文很差的人,可能是90分和65分的差异,但一个数学很好的人和一个数学很差的人,就是99分和20分的差距。”

这种说法很吸引眼球,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我觉得并不算准确。

假设这种说法是准确的,那我们像 TOEFL 和 GRE 一样,对考试分数进行修正,使它符合相同的分布(比如把语文分数的 [65,90] 映射到 [20,99]),这样数学的权重就和语文一样了,行不行?

并不会有太大的效果。诚然,有些文科好而数学稍差的人会脱颖而出,但是那些数学特别好而语文稍差的人会抱怨自己的优势科目变得不明显;而对那些语文并不突出但数学很差的人来说,基本没什么帮助,他们依旧会觉得数学比例太高。

因此,问题的本质并不在此。问题的本质在于: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都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东西。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文科生就是要考语数英政史地,理科生就是要考语数英理化生,这六门课,只要有一门不好,就会影响升学。

实际上,尽管对全人类来说,数学是很有用的学科,但有些职业是真的用不上初中以上的数学的:学新闻的人基本不会用到解析几何,学美术的人也很少用到数列。

应试教育的局限性在于,它给你的考试科目和难度提供了太少的选择,从另一个角度说,就是给“优秀” 定下了一个标准:优秀就是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全面发展,最好有几科还特别突出。除非你在某些方面特别突出(比如奥赛金牌、国家运动员),否则你是无法脱离这个标准的。

(好在这种状况正在好转:一些省份的教育改革,让我们在考试科目上有了更多的选择)

这种被窄化的优秀标准,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兴趣爱好的培养,很多所谓的优秀学生,本来可能会在很多其他方面拥有潜能,但却不愿意利用好自己的业余时间发展兴趣,只是一味地做题,这样的生活是很无聊的。

而另一方面,到了真正上大学和找工作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在高中把这几门课学到这种程度,对自己的帮助虽然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效果也确实不明显。而曾经那些多才多艺而被定义成“不务正业”或者因为偏科被我们嘲笑的人,反而过得更好,这让我们对 “优秀” 的定义产生了动摇,只是,已经有点晚了。


  • 第二,应试教育并不鼓励对真理的探索

简单地说,应试教育倾向于告诉你什么是正确的,而不会告诉你它为什么正确,以及我们是如何探索到正确答案的,中间又踩了多少坑。

这种教育方式的原因很明确:它需要高效,需要学生们在每堂课上都学到知识,所以无法接受很多讨论和探索的过程,更不用说错误的讨论。

当学生们回到家时,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学到什么知识。

  • 若孩子说:“我们今天学习了 XX 定理,然后用这个定理讲了几道例题,然后布置了几道相关的作业题。” 家长们会感到满意。
  • 若孩子说:“今天老师让我们讨论了一道难题的解法,我们各执己见,得到了很多不同的答案,然后老师分析了每个人答案的错误和不足之处,但并没有告诉我们正确答案,他让我们回家查阅资料,继续想,明天上课讨论。” 家长们则会想:这老师教的是什么玩意儿!那么低效!

但实际上,哪种教育方式更好呢?

如果为了追求考试分数,当然是前一种很好。如果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还真的是后一种好啊。让我们进入社会时,过去学的知识点和考试分数很多都用不上了,但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却是受益终生的。

如果我们不鼓励探索能力的培养,永远只告诉你结论,那我们学习东西,永远是线性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还容易遗忘;但如果我们掌握了思考的方法,那么我们就拥有学习大量知识的潜能,让我们越学越快。在缺乏学习资料的情况下,这种潜能也能帮助我们自主地学到更多的东西。


  • 第三,应试教育缺乏对实际生活的联系,难以让我们产生职业兴趣

为了让我们学习理科,应试教育 “发明了” 一些奇怪的场景,比如:

  • 一边蓄水一边放水的水池,最终水池干了;
  • 白天往上爬,晚上在墙上休息,掉下去一点点的井底之蛙;
  • 傻乎乎沿着直线逃跑的羊和按照螺旋线追羊的奇怪的狼……

我承认这些题目背后的知识点是有用的,但是这些所谓 “应用题” 的场景却是理想化而难以在现实中发生的。而真正用到这些知识的场景,其实要复杂得多,而相关的综合性题目却并不多见——哪怕作为课后探索题也好啊!

当我们在做这些题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的把它们抽象成某道理科题,但由于场景本身距离生活太远,这些例子很难让我们真正意识到理科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类似地,当我们学习英语的时候,为了提高区分度,我们会出一些英国人根本用不到的语法,出一些英国人也不知道答案的阅读题。这才出现了 “英国教授做高考英语卷竟然不及格”、“英语高分学生完全无法在美国生存” 之类的奇怪事。

总之,为了追求分数和区分度,一些科目的学习会脱离学习初衷,到最后,我们掌握了一堆细枝末节的知识和考试技巧,却难以对科目产生真正的兴趣,亦或是产生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等我们进了大学,突然发现,学习和中学阶段变得完全不同,学习目标不再是一张张试卷而是一个个项目时,我们发现工作完全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个样子。曾经觉得特别有趣的东西可能非常无聊,曾经不屑一顾的东西到反而会有点意思……但这时发现这些,就已经错过了很多择业良机了。


以上这些,是我心中应试教育存在的局限性,但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彻底摒弃应试教育,而是让我们更加客观地看待它,并采用其他方式弥补这些不足。

如果未来有条件,我们可以丰富大学的录取方式、适当增加讨论和探索相关的课程、多让学生参加工程实践和项目实践并了解职业,那么,应试教育的局限性,也是可以被慢慢消化的。

#

(欢迎转发,转载需私信作者获得授权)


user avatar   archer-40-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危害bobo了,做题排位思维到现在都转变不过来,魔怔嘞


user avatar   luoban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一个西部落后地区出来的人,

三年前,我不知道今天我能够享受到这么好的大学教育资源,在学校学什么东西都很便宜甚至免费,知网的论文也可以无限免费下载,只要愿意,做什么事情都有学校支持。

毕业后,我可以在大城市里追逐梦想,可以做我自己,尽管可能花一辈子都买不上房子,但对于以前的我和我那个生活环境而言,真的变化太大了。

而这一切,都是应试教育带给我的。

我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应试教育,而是实行素质教育,我会怎么样。我可能,怎么也上不了高中,读不了大学吧。毕竟家里就算拼尽全力,我的综合素质也是比不上城里的小孩。因为没有条件学各种艺术类的东西,也没有人指导奥数竞赛。

但是,

小学六年,我每学期只需要交十五块。

初中三年,我每学期只需要交二十块。

因为是应试教育,所以我的家庭不需要花很多钱,我只需要努力把课本上的知识学懂学好,就可以顺理成章进入好的高中。

而进入好的高中后,在应试教育体系下,我只需要好好学习就可以读好的大学,没必要拼家境拼爹妈。

我周围有很多和我一样的同学。

如果没有应试教育,也许我现在可能在打工,也许可能一辈子在某个饭店里端盘子,也许我可能会早早结婚带小孩。

总之,是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读着还可以的大学,对未来充满希望,对未来感到一片光明。

可能囿于很多限制,即使有应试教育,作为鲤鱼的我们一辈子也越不了龙门。但它给予了我们一次低成本的改变命运的机会,让我们可以从一个小小小的池子里跳到一条河里,体会河的宽阔。

有人说,应试教育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多少人掉进河里,而你没有,你是过了独木桥的既得利益者。更多的人是牺牲了,所以应试教育无用。

你要是敢直接这样简单粗暴的否定那些所谓没有上好大学的同学,那你的目光真的狭窄而短浅。

真的牺牲了吗?

不,这句话不能这么说。

应试教育是千军万马过很多个独木桥,每一个独木桥都有不同的景色。

哪怕读的是一个所谓的差大学,只要你愿意去努力,读了大学的人和没读大学的人,整体的见识和思想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如果真的实行素质教育,这种拿钱堆出来的教育,凭大多数平民家里的背景,连独木桥都没有了。


user avatar   jin-wan-da-lao-hu-27-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鼓吹一下害人,搞了素质教育。

这些人的孩子一下就没有压力了,顺便多了十亿的永久低端廉价劳动力。

啧啧,打个嘴炮就能实现的东西,多划算


user avatar   zhan-yu-98-6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多数答案都没有搞清楚我国教育和高考的本质是什么。

所有抨击我国应试教育的人无法拿出一个可靠的解决方案的原因就是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应试”,其实只要搞清楚了这一点,就可以分分钟拿出替代方案来,当然这并没有什么用,因为你会发现现在的方案已经是可行的非常好的方案了。

应试的主要目的,既不是选拔人才也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刷掉LOSER。


别笑,这就是残酷的事实。我国由于人口太多,最要命的是我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好不容易普及了义务教育之后,全国人民都拿出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精神,削尖脑壳都要让后代上大学。

然而这种事情根本是不可能的,总有人拿出穿越的精神说只要国家加大教育投入什么的就可以让人人都上大学,这是完全不顾事实的,且不说国家有没有这个钱,就说教育人才、技术设备、学术氛围的积累就需要几代人的时间,乃至社会人口结构都决定了不可能供养更多大学生。现在高考这么难,都会有那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算国家获得了火星资源让所有人都上大学,该下血汗工厂的一样要去血汗工厂,反而会造成更大的心理落差,这样的大学生就是浪费。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一种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来把不合格的人刷下来。因为每个人都会不会认为自己是LOSER,每个人都会不自觉的“对别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所以要选择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方法非常难,而正好中国延续千年的考试制度就是一个大家都接受的制度,所以最终让高考担负起这个背黑锅的职责。

所以高考的作用就是用一种大家都比较接受的方法,尽量用优胜劣汰的原则筛选学生分划分等级,优胜者获得更好的继续教育,低劣者当识字的工人(社会本身也具有筛选功能,不排除当年的低劣者通过社会筛选而升级的情况)。

有人说应试教育在提升素质方面不给力,这并不稀奇,因为“对能力的筛选”是放在“大家都能接受”的心理要求,以及“划分等级”的功能需求之后的,最多排第三位。


我曾经做过一个假设,如果排除掉“大家都能接受”的要求,高考说不定还不如直接测量身高好用,测量身高从执行上来说具备成本低廉、可重复操作、难以作弊等突出优势,至于能力筛选,身体好的人不见得比死记硬背的人能力差多少,至少测量身体不需要大家花费12年的时间去学习一些没有什么用的知识,这些时间可以节省下来搞素质教育。但是,就算测量身高再好用,大家不认可也是没有办法。说得极端一点,哪怕有一天出现了一个可以直接测量智商的机器,短时间内估计也不会有人愿意让一台机器来决定自己的人生。相比之下通过高考搏出路更符合人性。

所谓的素质教育,如何给学生划分等次?我看见的所有提倡素质教育的人,没有一个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给学生的”素质“进行等次划分,不能划分等次怎么决定谁能读大学谁只能上中专?不能划分等次怎么决定谁读清华谁读西农?素质教育不能划分等级,在这一点上提倡它的人的动机只能是媚众。

如果素质教育能够给学生划分等次,请问大家能信服吗?谁愿意自己家孩子被人使用一些无法理解的办法莫名其妙的被划分为低等下人?现在那些提倡素质教育的人是躲在高考的保护伞后面的,反正说什么都有高考来兜底,如果有一天没有高考了,请问你们怎么办?反正上帝对所有人的天赋都是公平的,大家谁比谁素质低?是让所有人都去上大学吗?要不然干脆直接大幅度提高上大学的费用,让大学成为有钱人才能上的奢侈品?

所谓的素质教育,是不是真的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众所周知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大学,他们也提倡素质教育,然而对于美国来说本国培养的人才并不比外来人才更优秀,而且很多本土的优秀人才恰好是死记硬背+课外辅导培养出来的。

再看看所谓的素质教育流行的国家,可以发现他们共同的特征,比如国家都比较富裕(不需要和广大穷B们站一起竞争),比如社会分工上高端人才的比例较高(受高等教育的人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比如国家重视教育的时间超过两代人(有大量学术、人才、技术、物资沉淀)等,这样的国家既有广开大学的基础,又能提供相应的工作岗位,这种情况在我国可以预计的时间范围内仍然是看不到的,哪怕我国GDP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了,14亿人口一起上大学这种事情依然是不大可能的。

应试教育有自己的问题,不是大家看不到,而是实在没有办法找到另外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然而大家提出的方案不要说和高考比了,就是和我前面提出的测量身高的办法比都难胜出。高考前的12年,可以看成是用了6年时间学习知识,用了1年时间划分等次,用了5年时间来说服大家接受这个等次划分。这其中学习知识的效率才50%,大家只看见学习知识的效率太低,大家感叹如果能推翻应试教育把学习知识的效率提高该多好,却不知道其他6年并非浪费了,在我国现阶段的情况下,这6年的作用甚至比学习知识的那6年还重要。当然了,如果你是土豪,你完全不需要参加高考,你自己去搞一个属于自己孩子的素质教育不就行了,反正找工作又不需要看文凭。

当然了,我国的大学由于缺少足够的沉淀、人才、资金、技术,所以其实只是背了一个大学之名的比高中高一级的高等院校而已,在大学中,划分等次和让人信服的刷掉LOSER这两个职能依然存在,所以大学生往往也长着一副应试的脸,这一点与题目无关,就不要另外讨论了。


user avatar   zhou-xing-xiao-j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应试教育害了一部分低段位特权阶层。。。素质教育。。。没有硬杠杠的标准,一定会被特权阶层吃干抹净。

这已经是一种残酷现实下最温情的政策。


user avatar   wang-tao-33-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干部、富贵家庭、知识分子,这些精英阶层的孩子本来完全有能力得到最优秀的教育,享受远超一般平民阶层孩子的教育资源,但是,罪恶的应试教育却几乎平均分配交易资源,他们的孩子不得不和泥腿子的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考试,这就是最大的不公平。让奔驰宝马之类的豪车和奥拓之流一起塞在马路上,罪恶啊。

素质教育改革就是把大量课内知识踢出课本,平民阶层的孩子下课后回去帮爸妈看店了,而真正高素质的孩子可以通过补习班等教育产业继续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把那些低素质的孩子远远甩在身后。

贵族是怎么产生的?垄断知识就是途径之一。应试教育这种让知识毫无神秘感,让知识一点不高贵的教育方式,无论贵族还是平民都不会喜欢。




        

相关话题

  中国社会既然如此反对早恋,那为什么不像英国日本那样建立专门的男/女子中学?男女分校彻底解决问题? 
  高中生进入大学,有哪些常见误解或必须知道的东西? 
  如果按照市场经济定价,一个清华北大的学位能卖多少钱? 
  和平年代,军队如何保证战斗力? 
  北京的较偏远区县(东西海三区之外)的中小学教育水平是怎样的? 
  强基计划最终会如何收场? 
  未来 10 至 20 年,中国继「北上广深」之后的第五大都市会是哪里? 
  如何看待“研究发现八成俄罗斯人有亲缘关系”?? 
  在 21 世纪,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如何评价华盛顿大学为「满洲」学生设置的奖学金?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杨绛先生去世被刷爆朋友圈,而陈忠实去世却没有?
下一个讨论
人在水中会被鱼撞死吗?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