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何俄罗斯人生活水平不太高但人均 GDP 比中国高? 第1页

     

user avatar   han-guo-bing-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中国人旅居海外后,会发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许多人均gdp远高于中国的所谓发达国家,其人民的生活水平居然不如国内。

如果仅仅只是某一两个旅外华人如此说,还可以归因为其见识不足或对某国存有偏见,然而,持有此等看法的旅外华人却并不在少数,那么,这就成了一种值得大家深思的客观现象了。

既然宣称要科学讨论,我们就必须尽量杜绝一种不假思索印象式的感官之谈,而是要分析数据。这便仿佛形成了一个悖论——人均gdp是一个非常权威的数据化标准,但它恰恰和我们的日常感受形成了强烈而普遍的矛盾冲突,若要讲科学,我们岂非应该立即停止谈论我们的日常感受?因为那意味着不够理性和科学。

问题恰恰出在此。数据能反应大多数的真实,然而,片面的数据却很有可能扭曲真实。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大抵也可以用在科学研究对数据的依赖上。

科学研究追求数据,但必须是全面而可靠的数据。

那么,按照这个逻辑,人均gdp在衡量一国经济发达与否上还不够全面可靠吗?我曾经也挺迷惑,然而在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才总算有一点明白,人均gdp这个标准在衡量大多数西方体制的国家经济发展程度时,还是比较靠谱的,然而遇到我国这个有别于世界主流经济体制的国家时,这个本应权威的标准却有点力不从心了。

此话怎讲呢?大多数西方民主体制国家是由资本驱动的,所以,由资本主导的经济活动产出的gdp所能维持的民众生活水平,各国也都大体相同。因此,这类国家的人均gdp可以作为这类国家之间衡量各国经济实力的硬指标。然而,我国的经济活动并不完全由资本主导,还有很多大型的经济活动是由政治力量主导的,这一类经济活动,有很多其实并不能计入gdp数据。正像经济学家陈经对中美两国gdp计算差异的分析:“中美两国的GDP统计有着深层次的不同。美国有很多并不增加财富,甚至是增加国家负债的经济活动被统计成GDP。例如美国增发国债消费创造了GDP,政府国债一年年高涨总数已经超过20万亿美元了。而中国正相反,中国有大量的经济活动被GDP统计忽略了,而被统计进GDP的很多活动本身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却只计算了不大的增加值。”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广播电视领域,在很多西方国家,电视频道由资本运营,老百姓收看节目是需要缴费的,这就会产生gdp,但在我国,电视频道属于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品,百姓在享受资源的同时却并不产出gdp。这就导致一个结果,在西方很多需要付费的服务,在我国却可以免费或只需要付出很少就能享受。比如交通出行,这在西方国家是民众日常花销的一个大头,也是旅外华人常常吐槽的一个方面,但在我国,公交、城轨、高铁共同筑建起一套安全便捷且廉价的出行系统,大大降低了百姓的出行成本的同时还大大提高了日常生活的便利。相较起来,西方人出行不但要花费数倍代价,便利性也远远不如,但没关系,这反而有利于创造好看的gdp数据。

既然人均gdp这个数据在比较中国和西方时存在这么多的漏洞,那它就不能再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准,或者至少不能是唯一重要的标准。我们还应当比较一下其他一些与生活水平相关的数据。就像苏轼看庐山那样,而不能落入盲人摸象的窠臼。

我们首先来看看全球人均汽车销量:

如图所示,同样是人均数据,中国的人均汽车销量排名和人均gdp排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在全球汽车人均销量前37名的国家中,人均gdp低于一万美元的只有中国,其余几乎全是高于两万美元的发达国家。

接下来,我们看看全球主要国家在人均肉类消费上的排名:

上图是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的2014年多国人均肉类消费,牛肉、猪肉、禽类和羊肉(不包含淡水鱼和海鱼)

但有一个事实要特别强调的是,中日韩三国的饮食习惯都偏向蔬菜,而不是更偏向肉类。即便在这种饮食文化背景下,中国的人均肉类消费在2016年依然达到了可怕的59公斤,是世界人均的两倍。当然,偏爱肉类的美国在这一项上的数据是120公斤,也仅仅是中国的两倍。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均蔬菜产量超过500公斤,居世界第一位。中国人均西瓜消费量是世界平均约3倍。 与日本、韩国等不少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蔬菜瓜果消费明显要高。

再次,我们可以看看全球各国的电器普及率,以空调为例:

空调渗透率指标,横轴为人均GDP,圆的大小是市场规模

中国多数国土平均温度并不高,但空调渗透率竟能高达60%,与发达国家接近,和同纬度的美国差不多。

一般来讲,只有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以上的国家才用得起空调,中国显然是个例外。

除了空调,智能手机、电脑、冰箱、洗衣机等IT与家电类产品,中国普通民众完全用得起,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并不比发达国家差。

以上三项数据,选自经济学家陈经的相关博文,至于其他与生活有关的一些数据,大家若感兴趣,也可以自行搜检以佐证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此就不赘述了。我相信,仅仅是这三项,也足够得出一些不算严谨的结论了——我国人均gdp虽不高,但确实已具备与发达国家相当的生活水平了。

转载:头条新闻

链接:mini.eastday.com/mobile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一圈目前还没有看到满意的答案,提到农村、人口或者质疑题主感觉的准确性的答案都没有回答到点子上。


中国虽然农村比较贫穷,但俄罗斯也不富裕。俄罗斯约30%人口按俄标准属于贫困,年收入不到约10080人民币。而中国占40%人口的农村居民人均10600多,在农村只有一半的农村居民,即总人口的20%少于10000年收入。


提到俄罗斯人口少因此人均高的,以及质疑题主感觉错误的答案,显然没有任何逻辑性,在此不谈。


造成感觉与现实脱节的真实原因其实只有一个:城市化率


俄罗斯一类前准发达国家,包括许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由于他们早就进入人均8000美元以上的区间,其城市化进程早已基本完成。俄罗斯城市化率高达7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显著高于中国的58%,而城市的GDP产出相对于农村是极高的,这样就会出现俄罗斯城市不如中国城市、农村不如中国农村,人均却比中国高的感觉。


举个好算的例子,假如中国城市人均gdp15000,俄罗斯城市14000,中国农村人均5000,俄罗斯农村4000,按中俄两国的城市化率58%和75%算,虽然中国城市和农村都比俄罗斯高,但中国人均只有10800,少于俄罗斯的11500。


如果一个人走在路上,显然感受到的经济水平仅仅是这个地点的人均gdp,因此会感觉中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都比俄罗斯好。但统计上中国人均gdp又是确实低于俄罗斯的。


同样的感觉和统计结果的差异也会体现在其他一些国家,比如巴西、墨西哥、马来西亚等等。


这还只是工业化进程比中国提早不太久的国家,老牌的工业国家这一点更明显,看起来破破烂烂,人均gdp却高得很。工业化提早一步,后来者都需要格外的努力才能追上,所以中国还是任重道远的。


user avatar   gong-ke-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城乡差异和地区差异。全世界比北上广发达的地方不多,二线以上城市也是超过一般发达国家的,农村和县城就是另一码事了。。

比如说你要是拿瑞士当标杆的话,全欧洲都是发展中国家。拿巴黎当标杆的话,全法国都是乡下。。。。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太重视重工业了,因为在军事上有用。不重视轻工业,所以生活水平低。你去对比东三省和江浙沪就知道了。重工业的发展,对百姓生活没有太大帮助。(接受建议。江浙沪的重工业也不差。所以应该讲,“纯”重工业,对百姓没帮助。)


user avatar   yang-jing-wei-3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已经有了很多好回答,我说说还不太有人说过的。

中国富在看得见的地方,俄罗斯相对富在看不见的地方。

中国经济中非常高比例的组成部分是基础设施,市政设施,新建房屋建筑以及新车等,而这些恰好又是非常显眼的中国比俄罗斯强的地方,导致有人怀疑俄罗斯实际上比不上中国。

但是在很多不是那么显眼的方面,俄罗斯比中国强。以下数据主要来自CIA world factbook。

俄罗斯的年人均电力消耗量是接近7000度电,中国不到5000。俄国人更舍得用电。

人均燃油消耗量俄罗斯是中国近三倍。俄国人开的车可能不怎么样,但舍得烧油(使用)

俄罗斯成年人口受教育水平高于中国,越是高龄年龄段对比越明显。

700万俄罗斯农民生产粮食1.5亿吨,两亿中国农民产粮6亿吨。俄罗斯的农村贫困现象比中国轻得多。至于中国农村的贫困现象以及衍生的社会问题,好多知乎回答已经有很好的描写了。

中国农村的贫困还衍生出了农民工的贫困。一亿多住在工厂宿舍和工地宿舍的农民工,事实上已经把日常消费压缩到了一张床铺加三顿饭的低水平。只有把消费压缩到这种水平他们才能有些积蓄。如果他们想提高消费水平,比如位于工作地点附近的更宽敞的生活空间,更多一点闲暇,或是把老家的留守儿童带在身边教育,就会没有积蓄,负债,或是失去自己被雇佣的价值。

这样的廉价农民工劳动力现象及其衍生社会问题,比如几千万留守儿童等等,在俄罗斯不常见,在知乎也没人关注,却是中国社会常见现象,只是视而不见罢了。


user avatar   zhou-tong-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真心劝某些知乎er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北京站k字头列车的候车室去看一看,闻一闻,坐一坐。

胆量更大一点的,希望你去过夜的长途绿皮k字头硬座车厢坐一会,呆一宿。括弧:不许躲到餐车,补卧铺票。

希望有机会还能到地级市的市人民医院以下的医院挂号大厅,病房走廊,转一转,挤一挤,去门诊感受一下,你在问诊,周围站一圈排队等你还时不时插话打断医生的陌生人是什么体验。

我想你对共和国的认知会更有层次,更接近真实。


user avatar   zhou-yuan-qing-9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来来来▼


GDP人均和你老百姓实际可支配收入有毛关系?

拆一栋房子1000万GDP,再就地盖一栋2000万GDP,哦,就等于产生3000万GDP了?

关老百姓啥事?


有些小青年挺可笑的,去旅游一下,然后看一下新建楼房、新建公路外观、绿化水平,居然就敢判断收入水平了。


GDP都在基建房地产,实际可支配收入才是关键的。


俄罗斯房价有中国高么?

俄罗斯普及12年义务教育,大学学费也很少,中国呢?

医疗费用中国能比么?

汽车比中国便宜多少?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

丰田日本官网-普拉多

丰田俄罗斯官网-普拉多

丰田中国官网-普拉多

丰田普拉多,2.8L柴油版,

在俄罗斯价格为3253000卢布,折合32万人民币

在日本价格为5363280日元,折合33万人民币

在中国3.5L汽油版,还是国内组装合资车,乞丐版都要45万人民币,配置还比别人低一大截。


如果一个公务员水平收入的中国人,想买普拉多,同样一笔钱在日本、俄罗斯买,

能省至少15万,而在中国,多出来的15万足够他多干一整年!!人生给从22岁工作到60退休,有几个1整年啊?

这还不说实际收入的差距了


本田、保时捷、苹果,这些大企业,在全球各国销售同样产品,价格都可以在官网查到

结果如下

(如果有人有异义,没问题,可以一个官网一个官网查)

从吃饭,到油价,从平民代步车,到摩托车,到越野车,到豪车,到手机,游戏机,电视,奢侈品。

我都随意选了几个样本。


折算为购买力

对于中国普通老百姓每年收入中1人民币所包含的【等同价值】而言

购买土豆,只相当于俄国人8毛7分、美国人8毛9分、日本人4块2毛3分

购买汽油,只相当于俄国人3毛5分、美国人5分、日本人3毛3分

购买肾8普拉斯,只相当于俄国人6毛8分、美国人7分、日本人2毛3分

购买保时捷911,只相当于俄国人5毛、美国人4分、日本人1毛8分


在俄罗斯,除了猪肉等极少数物资,人民币购买力比卢布高(同样收入水准的中国人买的比俄罗斯人多)

其他所有参数都能得出结论,俄国人生活水平比中国人高得多。

虽然比起(西北)欧洲国家、美国、韩日还有差距,

但是不要比中国强太多。


user avatar   zheng-yang-24-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从排名上看2018年中国人均GDP为9633美元,确实略低于俄罗斯10950美元,且预计2020年就可能实现赶超,但是按照国际汇率计算出来的人均GDP只能表明一个国家经济的整体产出值,并不能直接作为国民生活水平的尺度,特别是对于因油价下跌,货币大幅度贬值的俄罗斯来说。

如果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计算出各国购买力平价GDP来看,中国人均为255161.28亿美元÷13.77507亿人=18523.41美元,俄罗斯人均为40174.26亿美元÷1.4406亿人=27887.17美元。中国仅有俄罗斯人均的66.42%,而且中国基尼系数为0.47,俄罗斯为0.415,也就是说中国的贫富差距相较俄罗斯更高,人均水分大的是中国而非俄罗斯。

然而以题主所说和我所知,普通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确实高不到哪去,那么问题的答案就很明显了,中国实际上拥有远比部分知乎网友认知中更多、更贫困的人,他们无法在网络中发出足够大的声音,造成了中国人生活水平高于俄罗斯的幻觉。

其实,很简单的一个数据就足够说明问题,根据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64183元,按照6.7426汇率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9519.03美元(可支配收入 = 工资性收入 + 经营净收入 + 财产净收入 + 转移净收入),但知乎部分人认为5000多人民币的月收入在上海根本无法生存。而且他们更不可能相信2018年中国GDP首破90万亿的情况下,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8228元,就像不相信下图中的街景属于上海一样……



user avatar   liberta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传染病防控,疫苗的研发虽因为时间长而无法在早期使用,却能成为后期避免长期传播的有力武器,

快速发展的疫苗技术,可能是今后我们应对传染病的一个关键科技。

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的特征物质(抗原)暴露在机体免疫系统中,但减去了其有害或者致病的部分,从而使得机体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因此,如何鉴别并研发病原体的特征性物质,是疫苗研发的关键。

那么,我们都有哪些疫苗技术了呢?

  1. 减毒或灭活疫苗

这一类疫苗的远离很粗暴简单,就是把病原体杀死(灭活),或者杀死一部分(减毒),使得其致病力显著下降甚至消失,但其抗原却能被身体很好的识别,因此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技术。

但这一种技术的缺点在于,产生的免疫原性较弱(特别是灭活疫苗),因此常常需要加强免疫(也就是打好几针),通过多次激发身体的免疫反应来建立长时程的免疫力。

在此次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中,基于vero细胞的灭火病毒疫苗就是用的这个原理,所以也是需要加强免疫的(目前是两针)。

2. 类毒素疫苗

这一类疫苗主要针对致病原因是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物质。比如破伤风、白喉等,主要致病原因是破伤风毒素和白喉毒素。机体对这一类毒素也会有免疫反应,产生对应的“抗毒素”,从而中和毒素的破坏作用。

类毒素疫苗就是分离获得细菌产生的类毒素,或者采用生物方法,把类毒素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例如白喉毒素的第52位氨基酸改造后,毒力降低,但仍具有诱发抗毒素产生的能力),降低其毒力,诱发免疫反应,从而建立免疫力。

3. 亚单位疫苗

这一类疫苗就是典型的基因工程的产物。其原理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直接合成抗原,注射到体内,诱发免疫反应。因为抗原纯度高,所以极小的量就能引起剧烈的免疫反应,同时又避免了其他的疫苗副作用等。

比如乙肝的治疗型疫苗,就是通过基因工程在真核细胞中表达重组HBsAg,获得高纯度的乙肝病毒抗原分子,注射到体内从而建立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4. 载体疫苗

之前提到的疫苗技术,都是通过各种手段把抗原从体外注射到体内。而载体疫苗,则是直接在体内产生抗原,诱发免疫反应。

这一类疫苗是采用已知的病毒载体(例如腺病毒),通过基因工程,在病毒载体中加入病原体的特征性抗原物质的基因序列。注射到体内以后,这个载体(腺病毒)会感染身体的细胞,然后在细胞中表达插入的病原体的抗原序列,从而产生大量的病原体抗原,激发免疫。

这一类疫苗的优势在于,能够模拟病原体感染的自然过程,即感染-识别-建立免疫这样一个过程,能够诱发较好的细胞免疫,这是之前的积累疫苗很难做到的。

腺病毒等载体是人类常用的病毒载体,对身体本身是无害的。我们利用它能感染细胞并表达自身基因组的特点,通过改造,把它的基因组放入我们的“抗原包裹”。它侵入了细胞之后,会自动把这些包裹表达出来,从而合成抗原物质,激发免疫力。

在新冠疫情中,军科院的陈薇院士就是采用腺病毒载体技术研发的新冠疫苗,目前已进入了三期临床评价。

5.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的远离和载体疫苗类似,但更加直接。是直接通过将含有病原体抗原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注射到细胞中,使其在机体细胞中表达,最后抗原被识别而产生免疫力。

目前,较为成熟的是以脂质体等膜结构,包裹含有抗原信息的DNA或mRNA,注射到肌肉等位置后,使其与细胞膜结构,倒入DNA或mRNA。这些DNA和mRNA是经过特定修饰的,能够直接在细胞中表达,从而产生抗原,诱发免疫。

想较于载体疫苗,理论上核酸疫苗的效率更高,同时能够避免载体疫苗中载体引起的潜在反应,同时生产更加便捷。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欧美有些国家采用的就是mRNA疫苗的方法,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疫苗的研发技术,不仅仅针对传染病领域,也针对恶性肿瘤、遗传病等领域。疫苗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全面丰富的基础医学和生物医药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科研”。

传染病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演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传染病的关键所在,早期的“传染病三要素”的控制,和后期基于疫苗的防控技术,都是我们的有力武器。

回顾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国家的成就,和国外持续蔓延的现状,

尊重并相信科学,才是现代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技术加成。


user avatar   jinning-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传染病防控,疫苗的研发虽因为时间长而无法在早期使用,却能成为后期避免长期传播的有力武器,

快速发展的疫苗技术,可能是今后我们应对传染病的一个关键科技。

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的特征物质(抗原)暴露在机体免疫系统中,但减去了其有害或者致病的部分,从而使得机体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因此,如何鉴别并研发病原体的特征性物质,是疫苗研发的关键。

那么,我们都有哪些疫苗技术了呢?

  1. 减毒或灭活疫苗

这一类疫苗的远离很粗暴简单,就是把病原体杀死(灭活),或者杀死一部分(减毒),使得其致病力显著下降甚至消失,但其抗原却能被身体很好的识别,因此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技术。

但这一种技术的缺点在于,产生的免疫原性较弱(特别是灭活疫苗),因此常常需要加强免疫(也就是打好几针),通过多次激发身体的免疫反应来建立长时程的免疫力。

在此次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中,基于vero细胞的灭火病毒疫苗就是用的这个原理,所以也是需要加强免疫的(目前是两针)。

2. 类毒素疫苗

这一类疫苗主要针对致病原因是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物质。比如破伤风、白喉等,主要致病原因是破伤风毒素和白喉毒素。机体对这一类毒素也会有免疫反应,产生对应的“抗毒素”,从而中和毒素的破坏作用。

类毒素疫苗就是分离获得细菌产生的类毒素,或者采用生物方法,把类毒素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例如白喉毒素的第52位氨基酸改造后,毒力降低,但仍具有诱发抗毒素产生的能力),降低其毒力,诱发免疫反应,从而建立免疫力。

3. 亚单位疫苗

这一类疫苗就是典型的基因工程的产物。其原理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直接合成抗原,注射到体内,诱发免疫反应。因为抗原纯度高,所以极小的量就能引起剧烈的免疫反应,同时又避免了其他的疫苗副作用等。

比如乙肝的治疗型疫苗,就是通过基因工程在真核细胞中表达重组HBsAg,获得高纯度的乙肝病毒抗原分子,注射到体内从而建立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4. 载体疫苗

之前提到的疫苗技术,都是通过各种手段把抗原从体外注射到体内。而载体疫苗,则是直接在体内产生抗原,诱发免疫反应。

这一类疫苗是采用已知的病毒载体(例如腺病毒),通过基因工程,在病毒载体中加入病原体的特征性抗原物质的基因序列。注射到体内以后,这个载体(腺病毒)会感染身体的细胞,然后在细胞中表达插入的病原体的抗原序列,从而产生大量的病原体抗原,激发免疫。

这一类疫苗的优势在于,能够模拟病原体感染的自然过程,即感染-识别-建立免疫这样一个过程,能够诱发较好的细胞免疫,这是之前的积累疫苗很难做到的。

腺病毒等载体是人类常用的病毒载体,对身体本身是无害的。我们利用它能感染细胞并表达自身基因组的特点,通过改造,把它的基因组放入我们的“抗原包裹”。它侵入了细胞之后,会自动把这些包裹表达出来,从而合成抗原物质,激发免疫力。

在新冠疫情中,军科院的陈薇院士就是采用腺病毒载体技术研发的新冠疫苗,目前已进入了三期临床评价。

5.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的远离和载体疫苗类似,但更加直接。是直接通过将含有病原体抗原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注射到细胞中,使其在机体细胞中表达,最后抗原被识别而产生免疫力。

目前,较为成熟的是以脂质体等膜结构,包裹含有抗原信息的DNA或mRNA,注射到肌肉等位置后,使其与细胞膜结构,倒入DNA或mRNA。这些DNA和mRNA是经过特定修饰的,能够直接在细胞中表达,从而产生抗原,诱发免疫。

想较于载体疫苗,理论上核酸疫苗的效率更高,同时能够避免载体疫苗中载体引起的潜在反应,同时生产更加便捷。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欧美有些国家采用的就是mRNA疫苗的方法,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疫苗的研发技术,不仅仅针对传染病领域,也针对恶性肿瘤、遗传病等领域。疫苗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全面丰富的基础医学和生物医药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科研”。

传染病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演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传染病的关键所在,早期的“传染病三要素”的控制,和后期基于疫苗的防控技术,都是我们的有力武器。

回顾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国家的成就,和国外持续蔓延的现状,

尊重并相信科学,才是现代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技术加成。




     

相关话题

  鲁迅和胡适谁对中国影响更大? 
  你因为什么事情报过警? 
  从经济学角度看,双十一什么也不买,是种损失吗? 
  因为不了解俄乌战争而被姐妹们孤立了,怎么办? 
  2021 年中国 GDP 同比增长 8.1%,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态势? 
  如何看待 9 月 2 日印度宣布禁用 118 款中国 App ,称其参与危害印度主权与完整的活动? 
  如何从全球国际局势角度来来看待中美贸易战? 
  如何看待2019年8月13日中国香港机场发生的暴徒围殴、拘禁内地游客及环球时报记者付国豪事件? 
  上海在走向衰落吗? 
  中国最多能动员多少人口上战场? 

前一个讨论
知识产权 保护的是知识吗?
下一个讨论
「网上直播法庭审理」有何利弊,值得推广吗?





© 2025-0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