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上海人的地域歧视严重吗? 第1页

  

user avatar   huang-ji-liu-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每次说到上海人,我父亲都津津乐道的讲一个故事,开世博会的时候,我爸带着单位的几个司长副司长去参观,参观后晚上司长说他上海的大学同学请他吃饭(因为上次他这个同学去北京他招待过),同时也请单位的人一起去赏光。吃完饭,那个人喝了点酒后就靠在沙发上睡觉,到结账的时候没人买单,那个司长一脸尴尬的自己去买了单,等他买完单,那上海人就醒了,喊买单,然后发现账结了,扯了半天。


这还没完,他说这多不好意思,我请你们洗脚,然后他自己躺在车子里睡觉,等大家洗完脚,又没发现买单的人,司长又自己买了单,他一看大家洗完了,又跑进去喊着买单……


最后回来那个司长一脸尴尬,这件事情也成了关于上海小男人的一个笑话。

----------------

再讲个事吧,一个我爸的高中同学,是某省交警总队的政委,那次我们正好去某省度假,他请我们吃饭,说到他女儿,他女儿在上海上大学,找了个上海男朋友,他说他当时知道这个消息气坏了,他最烦的就是上海人,于是让他女儿赶紧分手。他女儿当然不会听他的,后来他就查了一下那个男生的三代,发现男生祖上是浙江的,父母考大学来的上海,现在是大学教授,家里上海四套房。他最后说到,要不是这男生祖上是浙江的,就算他家里十套房也要坚决反对,现在嘛,我的态度是不支持不反对。


user avatar   nihao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加一句。有太多人在评论里指责我是因为自卑感才跳出来污蔑广大上海人组群的。这里统一回复,我自己是本地人,所以下文说到的很多现象都是我身处这个组群看到的现状。觉得我太自卑以至于草木皆兵的可以休息了。



以下是正文:

其实承认就好了,上海人对外地人(包括新上海人)就是带着若有若无的优越感,当优越感表露的过于直白露骨时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歧视。只不过现在受过良好教育的上海人多了,出于政治正确总是嘴上会说"我们不歧视外地人,我们不喜欢的是不遵守规则/不文明的外地人",但心里划分的界限从来都是清晰明朗的。

承认这一点其实没有什么困难的,上海是全中国发展得最好的城市,我甚至可以不加之一,人口素质和教育水平也是位于全国前列的,在这种情况下,地域优越感的产生几乎是顺理成章的,洗地其实完全是没必要的。我可以以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来例证这一点。

在上大学之前,其实我对"地域"是完全没有概念的,小中高学校里的同学大家基本都是本地人,甚至大多同区,哪天知道坐在前面的同学家里是黄浦的已经算是大新闻了,但进了大学之后,对于地域的界限开始明显地被划分出来了。非常清晰的一点是,上海人是很少和外省市同学深交的。这里当然说的不是排挤或者歧视,而是一种若有似无的群体划分,大家平时上课聚在一起有说有笑,可是放学课后,却很少能看到上海人和几个外地同学私下单独聚会或者彼此交心,大家也很少有想去了解其他地方同学的意愿,这里不说个例,只说我个人观察到的情况。而涉及到恋爱交往就更是如此了,很多上海同学嘴上不说,但行动上是很少会考虑和非上海户籍的人谈婚论嫁的,甚至前些日子我一个同学找了一个太原的男朋友(没有地图炮的意思,只是陈述事实),她身边几乎所有的好朋友都曾以地域为由劝说她要慎重。其实说实话,这种割裂在全国每个城市多少都会有,但在这里,得益于上海本身的发展和上海人生活的精致与人际关系处理的西化,这种优越感其实是更加明显而根深蒂固的,透露出居高临下的审视和疏离。我自然不是说这理所应当,但它确实客观存在,我从小到大接触的上海人里,没有几个是让我觉得在面对外地人时毫无优越感的,只是很多人受到了好的教育拥有更好的素养不会用直白的方式表示出来,但心里的某条边界其实一直是存在的。

当然,我无意把事情说的如此绝对,也绝不是说这种做法和想法是正确的,但只是想告诉题目里很多怀有疑问的外省市朋友和急着洗地的本地朋友,上海人的优越感这事儿他的确客观存在,部分人将它表现得过于露骨而成为歧视这也是无可辩驳的事实,无需刻意洗白。这种优越感有时候空穴来风,也让很多上海年轻人成为了井底之蛙失去了了解中国这个复杂的社会里各种各样文化和人情的机会,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很多上海人的格局和眼界,让人深感遗憾,但它还是存在的,并且仍然根深蒂固。

这个回答并不是想说上海人都是势利眼,都看不起外地人,而只是在陈述我作为一个在这个城市生活了20几年的人所看到的情况,也许有偏颇,但个人感觉比回答里一水的"上海人没有优越感",“上海人不歧视外地人”的洗白要真实一些。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同意高票回答的结论。

但是,想讲日本人的起源,只看日本是不行的,本回答希望把视野放到广阔的东亚,把韩国人的起源,日本人与炎黄部落的关系等一并讲明。

历史隐藏在层层谜团中,谁都不能得出百分之百正确的结论,如有错误,欢迎指出。

结论先奉上

35%祖先为矮黑人

35%祖先为生活在中国东北的扶余部落(原本为炎帝部落的一支)

20%祖先为典型华夏汉人

以下是全文目录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2)伟大的东北大地

(3)日本的起源


(1)东亚的杀戮与征服

研究人种起源与变迁最准确的是Y染色体检测,有一个段子,表白时男生对女生说,我有一条祖传的染色体想送给你。这条染色体,就是男性独有的Y染色体。Y染色体只传男,突变少,易检测,而父系又代表着权利与支配,因此Y染色体检测祖先受到人们的认可。2001年,人类基因组计划基本完成,人类历史的大幕被揭开,人种的变迁呈现在人们眼前。

全部人类起源自非洲,10万年前,最古老的一支矮黑人,其基因标记为D,走出了非洲,最早在5万年前,就到达了亚洲,他们广泛分布在东南亚,过着采集与渔猎的悠闲生活。

纯种矮黑人长这样

但不久后,与其差不多同时期走出非洲的棕色人种C,也到达了亚洲,C立刻开始了对D的杀戮与征服,D或被同化,或被驱逐到亚洲的各个犄角旮旯,现在东亚D基因只集中存在于日本(35%),西藏(40%)。

C集团也并没能统治亚洲多久,3万年前,黄白种人的祖先走出非洲,一支向北,成为白种人,一支向东进入亚洲,他们就是华夏汉人的祖先—O集团。O集团具有良好的技术与文明,C与D根本不是其对手,O集团旗下的O1、O2,迅速占领了中原最肥沃的土地,开始农业耕作,人口爆炸增长,建立了灿烂的文化,而C集团则被驱赶到了北部,成为了蒙古,女真等族的祖先,值得一提的是,韩国也存在大量的C,这些C也构成了韩国本土文化的基础。

5000年前左右,生活在藏羌的另一个O集团—O3,大举东进,一举征服与同化了在中原进行农耕的兄弟集团O1,O2,占领中原,成为了现在汉族的主流。现今的河北,山东等都为O3的天下,O1则被赶到了中国南方,O2现在只集中存在于东北的满族和日本韩国等。这一时期中国已有了记载,皇帝炎帝战蚩尤、周武王伐纣等,是不是就在说的这一段历史呢?

至此,现代亚洲的雏形就已经显现,各个民族的构成也清晰起来,汉族的血缘最统一,70%以上的O基因,其中03占50%以上,可以说我们不仅是文化上的民族,还是地地道道血缘上的民族。日本人除了55%的O之外,还有35%的D,这也构成了大和民族的独特之处,韩国除了大量的O也有2成C,文化独树一帜也有相应的基础。蒙古有高达5成的C,并把其C基因传到了欧洲各地,足见蒙古帝国的伟大。值得一提的是,蒙古王氏基因C3(蒙古人20%),和日本本土基因D2(日本人35%),在汉族中完全没有出现,看来汉族对于侵略者的抵抗很彻底,而蒙古和日本,却各有20%的O3存在,汉民族强大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东亚各个民族的兴衰史,其实就是一部基因的兴衰史,基因战争远没有结束,以后的进程值得期待。

(2)伟大的东北大地

作为土生土长的吉林人,读书时,课本里全都是中原王朝的兴衰史,我对于东北大地的历史完全没有了解。

最近在翻阅了各种资料后,我不禁感到,原来这片土地这么牛○

东北大地上主要生存着三族人

东胡—蒙古的祖先

肃慎—女真,满族的祖先

夫余—创立高句丽,后被灭国,语言消失。其中,东胡,肃慎,结合我们之前的基因分析,都是被O集团赶到北部的C集团,游牧为生。而夫余不同,是O集团的一支,地地道道的农耕民族,其基因极有可能是现今已不存在与汉族O2b

在这里援引李德山老师对于扶余历史的研究。

夫→番

余→徐

番国,与徐国,合并称夫余国,而番国与徐国都来自于共通的祖先——炎帝部落,该部落本来农耕于中原(一说于江南),战败后北上,于东北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势力遍及辽宁吉林朝鲜半岛,而起源与炎帝一说,又恰恰可以解释其O2基因与农耕文明的来源。朝鲜半岛三国鼎力时,百济与高句丽都为扶余后裔。而新罗则以韩国原住民C为主,文化与扶余不同。最终,新罗政权统一韩国,虽然他们后来建立了高丽王朝,但其本身与高丽没有任何关系,他们的新罗语言也成为了主流,也就是现今韩语的前身。扶余最终灭亡,但扶余的血统O2b,还大量留存在韩国(35%),中国满族(20%),日本(35%)。

(3)日本人的起源

讲到这里,大家也基本推测出日本人的起源了吧。

日本人的基因检测结果如下

35%D 矮黑人。

35%O2b ,汉民族基因O的兄弟,只大量存在日本,韩国,满族(满族是O2还是O2b目前还没有确切资料),上课追溯到炎帝部落。

20%O3 典型的汉民族基因。

其它还有一些棕色人种的C,不过和蒙古人的C也不相同

D与O3的来源已经不必说,但是O2b的来源是否是扶余还存在很多争论。

对此,语言上的分析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语言种类上看,学者白桂思的研究指出,与日语最相近的语言就是古高句丽语,这是O2b旗下的扶余人的语言,也就是说,扶余人的语言在韩国被C集团的韩语取代,而在日本却被保存了下来,这正好解释了日语与韩语的不同之处,也佐证了基因研究的结果。


可以看到,他们的外貌有非常大的区别,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O系与D系基因的区别。

一直以来,日本都是绳文人的天下,弥生时代,来自朝鲜半岛的O2b与O3登陆日本九州,他们带着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文化,不断同化与驱逐着D集团,现在也能看到这种趋势,九州地区O较多,古代权力中心关西的O也比较多,北海道与冲绳则D比较多。

最后上一张平成天皇的照片,典型的弥生脸


天皇家是哪里来的?

大家猜猜看

是O3还是O2b呢?


参考:

图片百度百科

数据分子人类学论坛

复旦大学有很多相关研究,感兴趣的可以去围观


其他答案

日语有没有类似英语中词根的东西帮助记单词? - 张铭的回答 - 知乎




  

相关话题

  为什么在经济如此不好的时候查环保、交社保、查税务,增加企业负担逼得中小企业活不下去? 
  印度有较多优秀工程师,为何是中国而非印度抓住了全球化的机会? 
  历史上对待战俘政策最好一次是哪一次? 
  班昭的哥哥班超打仗跟开了挂一样,历史上还有哪些人仿佛开了挂?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与真实历史有何差别? 
  古代 罗布泊与黄河之水渊源相通? 
  宋朝没有产马地吗? 
  人均GDP怎么提高? 
  五代十国的历史记载很多,故事也十分精彩,为什么就不如三国故事出名,被人熟知呢? 
  请问未来经济走势到底如何?五线小城的商品房是否值得购买? 

前一个讨论
国家应制定什么政策来提高生育率?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张馨予结婚了?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