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问题是我回答的:
民国时期处于巅峰状态的上海,相当于现在中国哪座城市?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你现在让我拿民国时期的上海和巴黎伦敦比,我想起了一个十几年来一直盛行的谣言:
30年代上海是全世界第四,仅次于纽约,伦敦,巴黎,谁在拖后腿?_地理吧_百度贴吧
注意时间,这是2004年的发言,再看2014年的:
20世纪30年代,世界四大都会是,纽约,巴黎,伦敦,上海 注目无锡 东林书院
看着十几年间一字没变的段子,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一副未必合适的图像:
为啥这么形容呢?因为伦敦巴黎的身份是殖民帝国首都,而上海只是殖民者的远东基地,想拿上海去比世界帝国中心,的确有点“强求姓赵”的味道,以至于忘了自己的繁荣和中国内地的衰败是历史的一体两面。下面我来摆一摆事实,让30年代的“上海梦”稍微真实一点。
首先看这篇文章:
里面提供了很有趣的一张表:
如图,1931年上海地价的峰值尚在孟买和马尼拉之后,和伦敦巴黎差出一个数量级,和纽约几乎要差两个数量级。
再看下面这张图:
巴黎地铁历史图,1940年已经交织成一张蛛网。同期上海呢?这里我再回顾一下前几天的回答:
民国时期处于巅峰状态的上海,相当于现在中国哪座城市? - 马前卒的回答 - 知乎
上海解放时…… 公共交通行业历经41年,有公共汽车402辆、有轨电车331辆、无轨电车166辆、小火车35辆,营业线路44条,其中公共汽车线路23条、无轨电车线路7条,线路总长度352公里,线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5公里,每天平均载客66万人次。
所有的公交加起来不到1000辆,虽然可能超过中国其他大城市之和,但你觉得比巴黎的地铁网如何?
(人家二战也被占领过)
再看40年代的伦敦地铁网,是不是已经有21世纪中国都市的气氛了?
(我2002年大学毕业,那年上海地铁只有三条线)
其他的国家,我不说柏林,就连东京都在1927年开通了第一条地铁。
然后比较一下实体工业:
上海的:
1947年上海36万工人,1911年巴黎110万工人,不考虑工业质量,解放前上海峰值也就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三分之一(差了36年啊)。
至于美国,在30年代是bug……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近代西方城市交通简史(二)
下图是1937年芝加哥的电车网(前面说过,上海解放前只有7条电车路线)
芝加哥还可以比,纽约么……
不看汽车,说是21世纪你信不信?
这是2001年上海地铁三号线的气氛:
齐柏林飞艇下的真-魔都:
清晰的:
最后看看同期的上海:
从反方向看:
图片展示的很清楚,沿黄浦江大概有一个方圆两三公里的长方形,里面10层以上的建筑密度较高,其他的地方还是平房和2-3层建筑。就算是最核心的外滩附近,和欧美真正的都市比起来,也很“田园”。
最后转一段之前的文字:
把当年的大上海和今天的城郊结合部相提并论,很多人可能觉得辱没了当年的上海文化。但从城市面貌来说,说当年的上海是今天的城郊结合部,还真是很客观的评价。程乃珊女士在《上海先生》书中记述:
(下为转述)
1950年初,上海市区范围远比今日小得多,浦东一片空白,虹口公园以北、中山公园定西路以西已渐冷落;今宛平南路那时叫谨记路,只是一条两车道的煤屑路,中间东西横贯一条也是煤屑铺就的斜土路,及目四顾一片蔬菜地,一眼可以望到徐家汇;大木桥、小木桥一带小河浜纵横,夏日夜晚蛙声咯咯,萤火点点;南市民居和今日朱家角、周庄老街所见并无二致……
(下为原文)
文中提到的定西路、宛平路、大木桥路,如今都是房价四五万元的核心市区。当时的景象说是城乡结合部都勉强。现在上海房价超过七八万元的街道,如华山路、衡山路,很多在七十年代还有机械厂日夜轰鸣。复旦、同济、交大等学校的本部校区,要么出门就是菜地,要么步行十几分钟就能走到尘土飞扬的乡间公路上。外滩景区是上海都市文化的标志,但直到80年代,游客还经常能看到烧煤的蒸汽船甚至帆船缓缓驶过。当然,我描述这些景象,不是想鄙视当年的的上海很“土”,而是中国最近十几年的建设力度实在太大,即便在最大的城市上海,最新一轮的市政改造和工业化外迁也大大提升了“市区”的标准,让旧上海的规模和市容相形见绌。
如果说红色工业化年代的上海是共产党政权重新规划的结果,那么租界-民国时代的上海街区也绝非今天意义上的都市风貌。1912年方液仙创建中国化学工业社的时候,“亭子间工厂”的厂址就在今天的圆明园路——公共租界核心区,距外滩和上海标志性建筑外白渡桥300米左右。后来生产扩大,化工厂搬到法租界区的重庆路,与共产党一大、二大会址、孙中山两处故居、法租界公共董事局都不过是步行十分钟的距离。再后来外迁到安远路,还是在公共租界核心区内。这和六七十年代的街道工厂相比也不见得更整齐,倒是更像今天陈行公路上铁工厂和“高级公寓”交错的场面。中国历史教科书上必然记一笔的四行仓库,之所以易守难攻,也是因为仓库这个大型工业建筑紧贴繁华的租界商住区,尚未和英美翻脸的日军不敢放手用重炮攻击……
我其实不太明白,这样的问题有什么意义。
民国时期的上海,在被日军占领之前,有“东方巴黎”之称。但这个“东方巴黎”,和中国人有多少关系呢?它的繁华,是西方列强建立的租界创造的。各租界实行宗主国的法律,关税有宗主国管理,中国的军队和警察均无权进入。它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现代化的程度,在远东地区首屈一指,但和当时的中国人,真的没什么关系。
有一部记录片,名叫The man who changed Shanghai。光看片名,你以为是讲中国人的故事。我和朋友初次看到片名的时候,还猜这个man到底是谁来着。但实际上,这部纪录片是讲述斯洛伐克建筑师Ladislav Hudec的故事的。
Hudec生于斯洛伐克的一个建筑世家,很小就在父亲的建筑公司帮忙。他一战的时候从军,被沙俄俘虏,然后被送到西伯利亚去当苦力。他在火车接近中国东北边境的地方,跳车跑了。随后他进入东北,辗转到了上海,凭着建筑知识,开始给英美公司做建筑设计。后来他在上海开了自己的建筑公司,数年间为上海留下了许多现在被视为经典的建筑,比如当时的远东第一高楼,国际饭店,淮海路上的诺曼底公寓等等。
Hudec的故事,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纪录片。我只想讲讲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段Hudec儿子和女儿的访谈。他们说,那时的上海,外国人和中国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Hudec在上海生活了二三十年,但基本不会说中文,因为他的工作伙伴中几乎没有华人。他们出游的时候,经常能看到饿的奄奄一息的华人。Hudec的儿子说,富人们去饭店大吃大喝,有的喝醉了,在路边呕吐。等他们吐完了,就有饥饿的华人冲上来,把他们的呕吐物吃下去。简直无法听下去。
即使那时的上海,比伦敦巴黎更发达,又能怎样呢?它不过是英国人法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创造的另一个伦敦巴黎而已,很值得我们骄傲吗?我怎么一点也不觉得?
现在都赶不上,那时会更发达吗?
看看那时上海的发达户都是什么人吧,哈同,一个看大门的犹太人,在上海发达了,会比他伦敦的主子更厉害?邬达克,一个匈牙利逃出来的建筑师,会比他巴黎的同行更有创造性?荣家的面粉纺织都是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崛起的;中国银行的会计准则抄的东京银行,东京银行抄的又是德累斯顿银行;石库门房子是简化版的伦敦巴黎的城市住宅,人家有后院,我们只有天井,厨房叫照屁间,亭子间小得连后入的姿势都摆不开。
抗战前的上海在巅峰时期,不过也就是伦敦巴黎纽约漏点人才、机会、资源出来,爆发起来的外围城市,还能好过中心城市吗?
时至今日,这个格局依然存在,并未颠覆。
什么叫合格的生活条件呢?
月收入1000的农村家庭里,能保证孩子上完九年义务教育就算合格了
但是在月收入10000的打工家庭里,这不合格,保证孩子在城里上菜小,以后能读个中专甚至大专才算合格
但是在月收入6000的城市小市民家庭里,这不合格,保证孩子报个补习班考上本科才是合格
但是在月收入20000的白领家庭里,这不合格,保证孩子有学区房,或者上私立小学国际双语学校考上211或者出国留学才是合格
但是在月收入20万的家庭里,我不知道,我没见过人家的生活
所以什么才是合格呢?
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超越自己的出身,比自己的爹爹站得更高,看的更远吗?
话说回来
什么都给你准备好了,我他妈的生你干什么?养个干女儿不好吗?比你便宜多了,还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