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拿破仑与希特勒做的几乎是同一件事,为什么对二者的评价却相差甚大? 第1页

     

user avatar   cao-ling-er-36 网友的相关建议: 
      

简单说就是,格调上差的有点远


从上位方式来看


拿破仑是在法国大革命中,24岁的时候在土伦战役里面以上尉身份带少量部队击败了进攻法国的英国舰队,算是保家卫国,跳过了所有校级军官直接得到准将军衔

然后在保皇党叛乱过程中首次把大炮用于巷战,算是平定内乱,获升中将[1]

在26岁的时候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军意大利,打败了奥地利和意大利的联军,让意大利变成法国的附属国,这算御敌于国门之外

然后功高盖主,被督政府猜疑,把他送到非洲去打埃及,他才发动雾月政变,成为法国第一执政

所以拿破仑的地位,是打出来的,最后的登台,是逼出来的

要硬在中国找个对应的,拿破仑勉强和唐太宗对的上,都是20-30岁的时候积累战功到顶点,然后被猜疑冷落,最后上位



而希特勒的上位

啤酒馆政变,是扯现任政府后腿;国会纵火案,是栽赃陷害来去掉当时的第二大党派

乍一看和现在HK废青差不多……格调就比拿破仑差了很远


从上位过程中的文化行为来看


拿破仑远征埃及的时候,就“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带了175名各种学问的学者以及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

没有拿破仑就没有商博良破译罗塞塔石碑,翻译象形文字;没有拿破仑就没有考古学对埃及古文明起源的研究[2]




而希特勒由于宣扬仇恨主张而被天主教逐出教会,所以希特勒成为总理的时候就取缔了天主教,迫害教士

而他的《我的奋斗》,逃税405500马克(相当于六百万欧元)[3]

咋和范冰冰一样……格调就又比拿破仑差了很远


从上位过程中的社会贡献来看


拿破仑在将意大利变成法国的附属国之后,拿在北意大利废除封建法律,建立类似于法国的共和体制;将原先神圣罗马帝国的领土(上千个政体)重组成为更为精简的莱茵邦联(四十个国家),而这也成为德意志邦联的建立和1871年的德意志统一的基础[4]

希特勒做的是废止威玛共和国,建立德意志第三帝国;解散国会,取缔其他一切政党和团体,并打压异见者

拿破仑是在他那个时代,往前推动社会进步(当然后面他称帝了,打了自己的脸);希特勒是在他那个时候,往后拖社会倒退

格调上希特勒又落后了很多


上位以后的贡献来看


拿破仑以立法的形式消除犹太人歧视(“隔都”ghetto法令)

希特勒把人体消灭犹太人这样的”最终解决方案“写进了法律


拿破仑输出了法国大革命的启蒙精神,加快了全欧洲的文化政治社会发展,尤其是在颠覆专制王朝、法律改革、废除农奴制方面

希特勒输出的是极端种族主义,贡献是禁烟和小动物保护



拿破仑留下了民法典

希特勒留下了一个没人敢用的胡子造型

格调上完全比不过啊……

参考

  1. ^ 19世纪历史学者汤玛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in 《The French Revolution: A History》
  2. ^ Adkins, Lesley; Adkins, Roy. The Keys of Egypt: The Obsession to Decipher Egyptian Hieroglyphs.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2000. ISBN 0-06-019439-1.
  3. ^ Hinrichs, Per, Mythos Ladenhüter, Der Spiegel, 2006-08-25 [2008-05-22]
  4. ^ Scheck 2008, Chapter: The Road to National Unification

user avatar   ling-hu-chong-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九泉之下的拿破仑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踢开棺材板,然后让你的身高跟他一样。

手术医生与犯罪分子,都是拿刀动人,但明显不是一回事。拿破仑与希特勒的差距,与战争无关,而在于指导思想的进步与倒退。

1815年的欧洲与1799年的欧洲,是两个不同的欧洲;1945年的欧洲与1933年的欧洲,也是两个不同的欧洲。这种变化,大部分都与拿破仑和希特勒有关,而变化的先进与倒退,也是一目了然。

1、法典的进步性

无论是拿破仑自己,还是后人,都认为拿破仑政权的最卓越成绩就是编撰了五部法典,注意,不是一部。其中,《民法典》是最重要的一部,这部法律的大多数条款拿破仑都亲自参与了讨论,也叫《拿破仑法典》。还有《商法典》、《刑法典》,这些成文法典成为了近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社会的法律规范。

当时的欧洲大陆,是一个封建专制社会,以法国为甚。拿破仑五部法典确立了法国大革命的一项基本准则:法律面前,所有(男性)公民一律平等!还保护私有财产,维护自由择业的权利,保障农民的土地利益。这些都可以说是革命年代的开先河之举,这些理论都不是拿破仑首先提出来的,但他是第一个将这些启蒙主义的理论成果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下来。

此后,拿破仑将这些变革成果推广到整个法国和法兰西帝国的附属国家,从而彻底改变了欧洲,他自诩为大革命的旗手,后人称他为大革命之子,无疑是站得住脚的。

2、改变欧洲

并入法兰西帝国的地区,拿破仑的体制一直沿用到1815年之后。在尼德兰、普鲁士、那不勒斯王国和一些德意志邦国,《拿破仑法典》保留了相当长的时间。即便在西班牙这些法典被精制推行的地区,它对替代它的法律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拿破仑高效的官僚体系,也被其他各国学习借鉴。拿破仑采取中央政府直接任命官员,打破了封建制度的血统门第,赢得了他国统治者的赞赏和效仿。

在社会变革领域,农奴制被废除。当时,只有英国和法国的农奴制残余较少,而中欧和东欧还停留在中世纪的农奴制时代,十分落后。典型的就是普鲁士,普鲁士被法国击败后,国王受到极大刺激,痛定思痛,1807年废除了农奴制。平等和私有财产的资产阶级思想,也得到一定的贯彻,这些国家的社会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都使得,1815年的政治体系可能倒退回大革命之前的形式,但是社会变革已经无法逆转。

事实上,1815年之后,整个欧洲都开始了改革和革命运动。英国的激进运动与“彼得卢大屠杀”,法国的起义此起彼伏,德意志联邦创建宪法和议会,意大利统一运动,比利时和希腊独立,波兰起义,沙俄的“十二月党起义”,直到1848年革命再次席卷欧洲。

而长期被人所忽视的是,拿破仑还深深影响了欧洲之外的领土。拿破仑的埃及战役,使得埃及统治者受其鼓舞进行了现代化的改革,这就是“埃及国父”默罕默德 阿里。半岛战役动摇了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美的统治,独立战士玻利瓦尔和苏克雷效仿拿破仑的方式争取民族解放。拿破仑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他的思想余波未平,相继影响亚非的革命领袖。

3、局限性不影响伟大

拿破仑为人所诟病的是,建立了军事独裁政权,违背了法国大革命的自由主义原则,使得法兰西帝国打上了深深的专制独裁观念的烙印。比如压制言论自由、漠视妇女权利,这些都是事实。

但是,我认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应该站在其所处的时代来看待,而不是用现代的上帝眼光去评判。法国大革命本来就是激进的理想主义革命,其成果不可能一下子全部成为现实,拿破仑政权依然有着旧制度色彩,但不可否认他将法国和欧洲往前推了一大步。

他的这种推动,使得欧洲再也不可能回到1789年的情形。后人无论是否自愿,只能在他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我们现在使用电力和核动力,但这并不影响蒸汽动力所带来的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划时代作用。同样,现代西方建立了自由民主平等的社会模式,也不影响拿破仑法典所传播的大革命思想的先进性。

在拿破仑所征服 的土地上,他结束了封建制度,终止了教会对人们生活的控制,引进了法典及几丝启蒙运动的光芒。然而, 他把嫁妆送给了这些国家以后,随后又送给了他新任命的国王。——威尔 杜兰特《世界文明史》

4、希特勒无指导思想

拿破仑的指导思想是法国大革命,大革命思想有启蒙主义的一大堆哲学家来为它做准备;希特勒的法西斯主义没有“思想家”。事实上,法西斯都是先有事实然后成立的,法西斯独裁者全凭经验,走一步看一步,希特勒的很多重大决定都是依靠直觉做出来的,而拿破仑是先有思想再有事实,他的征服始终有一条准则。

有没有思想,是关乎革命前途的第一要务。我们举个自己的例子,袁世凯和北洋政府有指导思想吗?没有,所以停留在军阀的初级阶段,为国家带不来什么。孙中山创建国民党之前首先就有了自己的三民主义,共产党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解放全中国的。

希特勒的世界观非常混沌,是简易通俗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瓦格纳浪漫主义、费希特哲学和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奇怪融合,类似某种复杂总体的最低要求,而在这个要求之上尽可有所变卦。

他奉行种族主义,认为政治就是种族之间的斗争,日耳曼是优等种族,德国人种的优越性赋予了其统治的合法性,经济领域奉行国家主义,但他的国家主义与社会主义截然不同,而是源于战时前线士兵和爱国工人的情谊,而且希特勒十分仇恨社会主义。

无论是从当时来看还是现在来看,这种想法十分原始而低劣,这就注定了他是个毁灭者而不是建设者。军阀与伟人,都会发动战争来建立和平拓展国家生存空间,但所思所想所为是天差地别。

简单来讲,同样是挣钱,有个有情怀有理想的人,与一个无原则无底线的人,赚同样多的钱,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不说这些伟光正的话,就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平民阶层。拿破仑的征服,一开始是受到各国平民的欢迎的,因为他以一个解放者的姿态,对农奴制深恶痛绝,帮助平民从传统的债务和束缚中解脱出来。而希特勒,则将平民百姓关押起来虐待和折磨他们,分配到各处的劳工营,他们大都处于饥饿之中,几乎丧失劳动能力,最终整个欧洲穷困潦倒、资源匮乏、建筑残破、社会解体。

犹太人。希特勒的屠犹,人尽皆知。拿破仑是怎么对待的呢?当时法国有4万犹太人,拿破仑将他们视作法国公民而不是宗教团体,允许犹太人进入商界和政界,从而希望逐渐将其同化。尽管差别对待依然存在,但拿破仑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犹太人和法国人之间的敌意,并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法国。

小结

回到开头,拿破仑是手术医生,希特勒是犯罪分子,他们手里的刀都是征服战争。

所以,就不要用这种对比来恶心拿皇了。希勒特应该跟成吉思汗比,他跟拿破仑提鞋都不配。

—END—


更多精彩内容,请@公众号“拿破仑小炒”。小炒出品,必属精品,欢迎关注。


user avatar   li-xiu-yu-25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体现了很多人根本没有理解纳粹的恶究竟恶在哪里,程度究竟如何。

除了用拿破仑去和希特勒比,还会有基于不同立场的人,出于不同的目的,把欧洲殖民者,现在的美国,曾经的苏联,或者成吉思汗与希特勒相提并论。这些人无疑是忽视了人类社会道德水准在近代以来的进步,更是抛开剂量谈毒性,把不同程度的罪恶等而视之。

纳粹之恶,不仅仅在于侵略、限制自由甚至杀人——这些不过是独裁者们的经典操作了,虽然需要被批判,但是不至于被批判成这个样子。纳粹之恶,在于他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将“灭绝某一特定种族”作为一个公开宣传的政策目标,并且真的以一种极高的效率将其付诸实施的政权。首先,它以仇恨和屠杀为目的:绝大多数的独裁者只会把杀人当做维护统治的手段,而纳粹法西斯思想和核心就是“争夺生存空间”与“净化人种”,杀戮是纳粹的本能。其次,它对某些特定群体的屠杀是无条件无差别的:只要你天生残疾,或者天生是犹太人/吉普赛人,那么不论你对纳粹是否忠诚,不论你信仰什么宗教什么主义,不论你贫穷或者富有,你都要死。与之相比,大多数的暴君和入侵者还算是讲道理的——毕竟面对他们,大部分老百姓还是可以选择破财消灾,当奴才保命,人滚地留这样的选项。其三,这种屠杀是有组织,有预谋且是自上而下全面推行的,历史上的确存在很多由于军纪不佳或者种族仇恨失控导致的对平民的单方面屠杀,但是这些往往是自下而上的,无组织无纪律的,而且往往是暂时性的,局部性的。而纳粹的屠杀则是来自高层的授意,并且在一个精密的官僚系统的主导下,以工业化的方式,在全国范围进行的。历史上的别的屠杀更多的是在无政府状态下人们的兽性爆发,而纳粹的屠杀则不仅仅是兽性,而是一种极为病态的,不能仅仅用人性/兽性来描述的纯粹的恶。如果说历史上纵兵劫掠、大肆屠城的暴君们更像是杀人越货的悍匪,那么纳粹则更像是恐怖片里的变态杀人魔,前者固然危险,但是后者让人想一想就毛骨悚然。最后,从屠杀的规模来说,纳粹造成的全球范围内的死亡是前无古人,估计后也不会有来者的。即便抛开性质上的差异,单看屠杀的数量,纳粹足以成为人类历史上各种罪恶的极限。

如果我们考虑到人类文明在近代以来的进步,那么纳粹的恶就更加触目惊心了。纳粹的各种屠杀,是在人类文明高度进步,国际法、战争法已经有了大体框架的20世纪发生的,而且位置是在当时全世界最发达的欧洲。19世纪以前,无论是欧洲殖民者,非洲大酋长,还是东亚的皇帝,都没有什么道德底线,屠杀印第安人的殖民者是伟大的英雄征服者,杀得江南十室九空的曾国藩也能被捧为完人、圣人。那时的种种暴行,或许只有少部分该被归咎于某个个人或者某个政权的残暴,更多还是那个时代的野蛮与蒙昧的结果。然而,在人类早已摒弃了奴隶制,签署过《非战公约》和《日内瓦公约》,倡导民族自决,谴责一切侵略战争的20世纪,纳粹居然能做出比历史上所有屠夫都更罪恶、更血腥、更暴力、更变态的事情来,这就不能甩锅给时代了——它完完全全就是纳粹本身的恶。

很多动机不纯或者智识欠缺的人甚至会声称自己反对的某种意识形态和纳粹一样罪恶,或者比纳粹更罪恶。比如哈耶克千方百计就是要论证苏联和纳粹是一丘之貉,米塞斯甚至觉得法西斯能够从共产主义者手中保护西方文明,这种话底下的潜台词无非是“既然对方已经和纳粹一样恶了,我学习纳粹的手段去对付他们也是完全正当的吧”——于是乎才会有麦卡锡主义、有皮诺切特、有今天中东欧的新纳粹。类似的,某些人成天喊着“盎撒匪帮”比纳粹还丑恶,心里装着的不也是“争夺生存空间”的纳粹思想吗?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自由派还是保守派,大可以反对自己在意识形态上的敌人,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该将纳粹的恶与其它的恶等同起来。当年的法西斯不就是靠着和保守派谈反共,和民族主义者谈打倒帝国主义,和穷人谈消灭异族蛀虫,进而利用人们共同的恐惧与仇恨崛起的吗?历史的教训很明显——将任何目标,包括但不限于反共、打倒资本家、国家尊严、社会稳定、击败外敌等等等等,凌驾于反纳粹之上的人,要么是缺乏历史常识,要么是纳粹帮凶。

至于说具体到拿破仑和希特勒的区别,没有什么可以谈的,因为两个人在各个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点。拿破仑战争和纳粹侵略在性质上的差异很多答主也都谈过了,在此不再赘述。


user avatar   wwbhum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地图给你,你给我圈出来拿破仑修的毒气室集中营在哪


user avatar   an-de-wu-de-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原因很简单,因为题主看到的对二人的评价的对比都是现代人对二者的对比。

现代人的国家都是民族国家,大家都是一个出生在统一的民族国家而不是一个出生在哪个王朝统治下的、属于哪个皇帝、哪个大公的世袭领地的臣民。作为一个现代人,你从小到大都觉得民族国家是天经地义的,每个人都是属于一个民族,而一个民族作为一个主体民族和其他民族拥有一个国家。你对王朝这个国家概念是完全不熟悉的,而且也完全无法想象怎样生活在一个王朝的统治下,相比于民族国家,王朝在你眼里就是个异端。

单就是王朝之间可以通过历史上形成的法理、王室婚姻以及继承取得一块和君主本人毫无关系的土地的统治权,你可能就无法接受这点。比如你是一个匈牙利人却要对德意志的皇帝效忠,你是一个西班牙人但因为你的国王绝嗣了,你效忠的对象又变成了一个遥远的德意志皇帝,他跟你不是一个民族的人,没有一致的文化传统,甚至都不说一种语言,但就是因为一种叫封建法理的法律,你莫名其妙和其他地区的人民一起成为了一个皇帝的臣民。

恰好,拿破仑或者说他统治的法国、他发动的战争,代表着我们所熟悉且默认合理的当下,反对他的国王和王朝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希特勒以及他统治下的德国、发动的战争代表着我们所熟悉的且默认合理的当下反对的歧路。我们习惯于我们生活在一个民族国家,但我们并不习惯于接受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

拿破仑是皇帝,但他不是基于封建法理获得的统治权,他本质上不是旧王朝的君主而是一个蜕变的前革命政府元首,他统治的法国是经过大革命洗礼的法国民族国家而不是一个理性化的封建王朝,他发动的是法兰西共和国同欧洲王朝战争某种程度上的延续,那就是,它或许不再是法国人民捍卫共和理想的战争,但它始终是一个觉醒的民族国家同旧王朝的战争。

法国大革命是现代世界的发源,它是自由主义理想和民族主义理想的双重实践,塑造了真正意义上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法兰西,这个法兰西中央集权、政令统一,它推翻了王朝、破坏了封建体制,要求法国人民对宪法效忠,对国家负责。法国人民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动员起来,投身一场法国针对欧洲的战争。拿破仑带领的法军所过之处,当地的君主、贵族、人民无不感受到一个觉醒的民族国家所能爆发的摧枯拉朽一般的伟力。

在同拿破仑进行战争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法国的洗礼,梅特涅就曾向哈布斯堡王室进言,要发动人民对抗法国侵略,德意志的哲学家和大学生则在大学讨论爱国救亡思想以及德意志的统一,普鲁士开始纺效法国的体制重建国家,日后声势浩大的反对拿破仑统治的德意志民族解放战争就是民族主义思想在德意志境内广泛传播的结果,而莱比锡之战一定程度上就是大革命后的法国被大革命思想养育的子女击败的结果。

拿破仑和他的事业让欧洲许多国家人民蒙受了巨大的损失、遭受了巨大的伤害,但你不可否认的是,拿破仑和他的帝国事业同时也启发了欧洲各国人民探索未来的道路,人们见识到了拿破仑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上帝之鞭,他之所以可以横扫欧洲,不仅是因为他本人的军事才能,更重要的是站在他身后的法兰西民族国家。尽管这场启蒙代价沉重,但被她洗礼的人民追寻理想的信心也愈加坚定。当初反对拿破仑和法国的王朝早已王冠落地,而投身民族解放战争事业的各国人民也接过了大革命的旗帜和理想。


user avatar   xu-zhi-han-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拿破仑战争和希特勒发起的二战是两码事,不能混为一谈。

拿破仑一生都在与反法同盟作战,总共七次。

而反法同盟是什么呢?是守旧的欧洲封建贵族势力,这些人对大革命既恨且怕,结盟就是为了共同对抗大革命后的法兰西共和国,以及后来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最终消灭这个新生的资本主义国家,复辟被推翻的封建波旁王朝。

可以说从法兰西共和国建立的第一天起,它就时刻面临着灭国的军事风险。

拿破仑与反法同盟的战争,几乎每次都是对方先宣战,英普奥俄轮着来,只不过前几次都被拿破仑击败,不得不投降认输,沦为法国的附庸国。然后不服气,再卷土重来,直到第七次才彻底击败拿破仑。

所以看清楚,是欧洲封建贵族组建的反法同盟要消灭大革命后的法国,拿破仑才不得不应战,所谓侵略也只是乘胜追击,尽可能削弱对手的实力,为法国创造安全的国际环境,保卫大革命的成果。没有拿破仑,法兰西共和国恐怕早十年就垮台了。

反观希特勒,英法为了避免德国发动战争一再绥靖,苏联早早跟德国签了互不侵犯条约,美国一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纳粹德国可曾面临半点军事威胁?希特勒公开宣扬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抢夺土地,就是彻头彻尾的侵略。

拿破仑战争事实上是自卫战争,希特勒是无可辩驳的侵略,两者在本质上就完全不同。

就像在朝鲜战争和中越战争中,解放军也一路打到南韩和越南的首都,但性质与日本的侵略战争可能一样么?

为什么拿破仑战败后反法同盟没有处死他?仅仅流放了事?因为反法同盟心里门儿清,是自己先动的手所以才挨了揍,怨不得人家,虽然最后打赢了,也不敢做得太过分。

这两个人连卷入的战争性质背景目的都不同,更遑论其他,评价又怎可能一样呢?


user avatar   ying-ling-l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虽说这两拨人的军队都是一路打一路抢

但拿破仑的大炮后面好说歹说还能拿出个《拿破仑法典》

希特勒的坦克后面是什么?




如果抛开称帝复辟不谈,拿破仑这个封建帝王尚且在客观上促成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和法律的传播与进步,推动了时代的前进。

法国大革命的几次战争起初是民族战争,而且也确实需要这样的战争。这些战争本来都是革命性的,保护了伟大的革命运动,反对反革命君主专制的联盟。正当拿破仑建立起拿破仑帝国,奴役着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有生存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兰西的国家民族主义战争便成为了帝国资本主义战争,而这种侵略扩张战争又变成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体系的自卫反击战争。

那希特勒呢?

依靠四处疯狂劫掠,复辟奴隶制的“福利国家”?

寡头糅合五年计划,搞得四不像的“特色经济”?

作为纳粹鹰犬走卒,沾满了血腥的“屠夫军队”?

跑个题,“拿破仑和希特勒都打遍欧洲,为什么两人的声誉天差地别。”

这种试图用结果来倒推原因,只见其表不见其里的思路,搞出来的笑话也不少,例如希特勒神话里的“纳粹经济体制成为后世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和中国五年计划的范本…”

我只想知道,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那会儿,纳粹党在管哪国的经济呢?

——————————————————————————————————

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为希特勒正名? - 桜铃莉的回答

配合此答案食用味道更佳。


user avatar   ju-zi-zhou-tou-11-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波拿巴将军是把欧洲各国奴隶解放为人,希特勒是把欧洲各国自由人变成奴隶。

多说一句拿破仑把埃及引上世俗化道路,希特勒给穆斯林修了柏林最大的清真寺。

巴勒斯坦大穆夫提阿尔-侯赛尼在柏林会见希特勒和纳粹高级官员。

埃及政治学家哈米德·阿卜杜勒 - 萨马德就在他的著作《伊斯兰法西斯主义》(Islamic Fascism)中提出,现代伊斯兰主义就是法西斯主义意识形态的来源之一。


《南德意志报》之前发表了一篇文章,讲述了纳粹与伊斯兰之间的协议,并且引用了希姆莱(Himmler)和希特勒的声明。在PI-News网站上有这一方面更多的信息。


user avatar   he-yue-xi-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反对所有认为拿破仑比希特勒更“进步”的回答:希特勒得了零分,拿破仑得了三十分,俩人都是不及格。希特勒比拿破仑烂,不代表拿破仑就“不烂”,更不代表拿破仑“好”。以下集中反对两点:拿破仑的战争是“进步”的战争;拿破仑是“进步”的资产阶级皇帝。

首先说拿破仑的皇帝问题,拿破仑的支持者最喜欢用的论据就是“承载了资本主义精神”的拿破仑法典,那我们就先来看看这部法典,在这部法典中,私生子不再合法,父亲可以将16-21岁的孩子监禁最多六个月,女性不能拥有财产、不能订立债务合同、不能工作,也不能未经丈夫统一订立遗嘱,通奸上也适用了双重标准,至于教育,拿破仑曾表示:“公共教育不适合她们……婚姻是她们的全部宿命。”而在这部法典之外,他恢复了奴隶制、重申了天主教的国教地位、重建了贵族头衔、关闭了巴黎73家报社中的60家,拿破仑就曾说过:“如果我让他们自由活动,我估计我在位不会超过三个月。”

然后说拿破仑的战争,很多人认为拿破仑的战争传播了革命思潮,因此是正义的,这不能说完全错误,因为拿破仑和大革命时期的战争一样废除了当地的封建制度,但是同样应该看到,拿破仑也和大革命期间一样,对于征服地区进行了强烈的剥削和压迫,强迫他们承担法国的军事开支并进行广泛的掠夺,很多答主提到正是在拿破仑战争时期民族国家在欧洲普遍形成,这一点没啥问题,但是更准确的说法是“正是为了反抗拿破仑的侵略,欧洲民族国家观念得以广泛形成”,正如“中华民族”观念在二十世纪初就逐渐形成,但是正是在抗战时期才深入基层,难道还要给日本人记一大功?此外,拿破仑战争确实让皇冠落地,然后他顺手就把这几顶皇冠送给了自己的亲戚,这种战争结果我实在看不出哪里进步了,真就姓波拿巴的都是天选之人、人民的大救星?最后,还有答主提到拿破仑没用毒气、做肥皂,且不说那时候有没有这种技术水平,这就是纯纯比烂了,鸦片战争英国人用毒气了么?难道还得夸一嘴?

说到最后,其实很多答主支持拿破仑的那些成就,并不属于拿破仑本身,而应当归属于拿破仑之前的那场大革命,正是在大革命中,人类现代政治秩序得以诞生,他们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没有财产资格限制的选举权宪法,他们领先世界一百年废除了奴隶制,他们在1794年就宣布宗教属于私人事务,他们甚至将国民公会代表的席位授予倾心于革命的外国人,然而所有这些成就都在拿破仑时期被废除。如果希特勒被定在耻辱柱最显眼的位置上,拿破仑也在上面,只不过可能比他靠上一点点。

总而言之,如果你也认同大革命留给现代社会的遗产,你应该赞扬孔多塞、赞扬罗伯斯庇尔、赞扬布里索、赞扬西耶斯,甚至赞扬拉法耶特和米拉波,但是唯独不该去赞扬拿破仑。

“贪天之功,据为己有。”

=====================分割线====================

针对一些关于本回答的讨论,我认为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更基本的解析和透视,以此厘清一些主旨和基本观念。

首先本文的主旨就是我在一开始写的:“反对认为拿破仑比希特勒更【进步】的观点。”然而就像 @姜源 姜律在想法里所提到的,“进步”这个词本身就可能存在大而不当的风险,我自己其实对此也有体会,因此在使用“进步”时会加上引号,以避免其中隐含的过多引申含义,并且“我比你更进一步一点”这样的比较本身就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对本回答中所涉及的“进步”以及相关概念进行一下说明。

首先,之所以要使用“进步”这个词实际是针对本问题下的既有回答而来,在本问题下认为“拿破仑比希特勒好”的答主其实分为两种,一种是认为“拿破仑没有希特勒那么烂”,比如没有种族灭绝或者使用毒气,这种讨论就像我在回答中所说,且不说技术的发展水平问题,比烂本身真没有什么意思,英国人也没有用毒气,难道我们还要夸鸦片战争么?两个人都不咋地,非要挑出来一个比另一个更烂,然后把另一个猛夸一顿,这恐怕没什么意义。

然而还有另一类的回答,他们不仅想论证“拿破仑没有希特勒那么烂”,还希望通过拿破仑法典等问题论证“拿破仑本身是进步的”,如果用浅陋的数学表示,前一种是想论证拿破仑负30要比希特勒负50负的少,而第二种则想证明拿破仑是正30,而这才是本文主要想要反对的对象。基于这一讨论框架,尽管用线性的“进步”与“退步”讨论不同历史人物的思想是一种过于粗糙的方式,我也不得不在此意义上使用“进步”这一用法。

而为了进一步明确我的讨论,这里的“进步”是一种价值上的判断,具体内涵可以简单理解为“有利于人类社会的解放”,因此它本身就含有一定理想化的色彩,而不仅仅是立足于实用主义的角度,关于这一点我也会在下文进行说明。

对于本回答的讨论,一个核心问题在于,拿破仑的比较对象是谁?其实大部分人都认可如果在上述“进步”的框架下讨论,拿破仑没有大革命时期的革命者进步,但是肯定要比同时期的沙皇俄国进步,那么二者谁是更合适的比较对象?有些朋友认为拿最进步的革命者来对比拿破仑有些过分苛责,拿破仑只要超过当时的普遍水平,比如沙皇俄国就能够称得上进步了。但是问题在于,对于任何一个历史人物“进步性”的评价不可能脱离他所处的历史环境本身,就好像我们不应该用革命者为标准指责同时代的乾隆不够进步,因为二者本身就属于两个世界,拿破仑生长于启蒙革命时代的法国,我们当然应该是这一时期、区域的标准看待他,此外,拿破仑的第一帝国是第一共和国的后续政权,当然要考虑他在前任的基础上保留了多少进步性。老祖宗留给我万贯家财,花天酒地之后只剩下三分之一,但仍然比当时的普遍水平高得多,难道可以在价值维度上称赞一句“经营有道”么?更为直接的问题在于,即使是复辟王朝同样有他的宪章,同样高于同时期的普遍水平,难道我们也要称赞路易十八“进步”么?

这里就会引申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愿意称赞拿破仑但是很少有人会吹捧路易十八呢?答案显然意见,拿破仑在政治军事方面的成就远远高于复辟王朝,这也使得他的支持者很愿意去“发现”他身上潜在的闪光点,比如“传播革命思潮”“维护大革命成果”,但是就像我在上文说的,当我在讨论“进步”时,我所讨论是价值维度上“促进人类社会解放”的角度,而非实然维度上的功绩,换句话说,如果你认为拿破仑的文治武功为稳定法国社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我完全同意,但是基于这一点应该赞扬的是拿破仑的政治军事才能,而非他更加“进步”,我从来不认为拿破仑是个欺名盗世的平庸之辈,我完全认可他的能力,不过既然这位波拿巴将军如此乐于扮演凯撒,他应当懂得“让上帝的归上帝,让凯撒的归凯撒”,如果你认为认为拿破仑对“革命法国”有着重要意义,那当然没有问题,但是他对“法国革命”则更多是一个反动者,所谓“大革命的继承者”,抱歉,他不配。


user avatar   liang-gong-chun-ri-xiao-shun-n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历史都是以各民族国家(nation-state)为本位写的。

在蛮族征服罗马帝国之后,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欧洲的状况是:不管是“国家”还是“领土“都是贵族的私产。一个城市的女公爵结婚了,可以把一个国家当做嫁妆带给她的丈夫;一个王国的领土可以互不相连地遍布欧洲各处,其人民可以操着不同样的语言,分属不同的民族和宗教;反过来,同一个民族的人民可以分属不同的国王和或爵爷的统治之下。这种体制有好有坏,它避免了中央集权制的许多毛病,也大体能保持稳定,但它本身也因为经济、讯息、交通等发展而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

(1789年的欧洲地图:此图低估了德国中部是多么邦国林立。)

其实,这种体制最大的弱点是一些民族没有国家(如波兰)另一些民族国家太多了(如德意志)。

奋法国诸王之余烈,乘大革命之余威,唱着“人民主权来到了,暴君们下棺材吧!”的法国军队数败反法同盟,征服大半个欧洲。普、奥、俄等旧王朝割地赔款,拿破仑成了欧洲的主人。那么问题来了,该怎样巩固新占领的帝国,确保成为可靠的军饷和兵员来源地呢?

拿破仑的解决方法是:按照文化和语言,重新立国;依照法国的成例,重新立法。

然后把自己的亲戚送过去当国王。

这和欧洲的旧王权有区别吗?除了更有效率以外,其实很少。但关键是:在哈布斯堡、霍亨索伦以及罗曼诺夫这样大王朝统治下的民族得到了自己的国家。

这样一来,在欧洲很多国家的历史中,拿破仑都是“祖师爷”型的人物。谈意大利史绕不开拿破仑的意大利王国,讲波兰史绕不开华沙大公国,讲德国史绕不开莱茵邦联,讲犹太人的历史绕不开拿破仑解放犹太人“隔都”(ghetto)命令。

(拿破仑解放犹太人)

当然,讲法国史也绕不开拿破仑的制度、教育、军制还有法典。

拿破仑做了那么多事情,当然不是无所求的。一次又一次地,他不是以法国,而是以这些独立国家的名义征召男儿上战场,却又将他们的生命浪费在了海地的丛林里,西班牙的村落间,俄国的雪地上。这样,这种民族国家体制在拿破仑生前并不受人待见,俄皇亚历山大一世由东向西推进的时候,欧洲各国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德国人更是群起响应。维也纳条约重新建立君主制权威的时候,也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阻碍。

圣赫勒拿孤岛上,拿破仑遗憾地追忆着:如果生为德国人,他们一定不会背叛我; 如果我给波兰人更多主权…

但是,这只是暂时的。

从1848年全欧革命,到1861年意大利统一,1871年德国统一,1919年威玛共和国成立,1918年波兰复国,渐渐的,欧洲各国家挣脱了古老王朝的束缚,成为民族国家。

哈布斯堡、霍亨索伦、罗曼诺夫三顶(算上奥斯曼就是四顶)王冠落地。一百年前那个不太计较国籍出身的矮子笑到了最后。

=======================================================================

我好像忘了什么人?

哦,德意志一生坑的某奥谍。

其实读一读《我的奋斗》,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复古”之幽情。种族屠杀是复古,强调农人和土地的联系是复古,就连征服欧洲,也不过是为了让德国人成为新世纪的封建贵族,“下等人”如斯拉夫则变为新千年的农奴。说穿了,希特勒的千年帝国只不过是想重复一下当年日耳曼先民征服罗马帝国,创造千年黑暗时代的历史罢了。


那段本已被拿破仑清扫干净的历史。




     

相关话题

  斯大林和希特勒谁的军事才能更胜一筹? 
  纳粹德国对侵占的地区是怎么统治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为什么不肯帮希特勒打下苏联? 
  为什么希特勒成了禁忌,而拿破仑、成吉思汗在却成了法国与蒙古的骄傲? 
  地理大发现时期,奥斯曼帝国有没有到访过新大陆?奥斯曼与美洲的欧洲列强殖民地有没有经贸文化联系? 
  英国议会与王室决裂乃至内战的根本原因,是否在于斯图亚特王朝入主? 
  同是德意志民族,为什么奥地利打不过普鲁士? 
  为什么瑞典跟芬兰想要加入北约啊? 
  历史上有哪些君主是从子女手中夺取皇位(王位)的? 
  假如西班牙没有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位置,西班牙的日不落帝国能否续命一段时间? 

前一个讨论
DNA不溶于有机溶剂,油中溶解的DNA极少,为什么那么多人还说转基因大豆制成的食用油对人体有危害呢?
下一个讨论
十四岁的孩子说出“我不要洗碗,因为这是很低贱的事情”这种话,我要如何回应?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