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没有国家这么干。精锐就是要在最大威胁的方向打优势交换的,田忌赛马在战略上是不存在的,毕竟对方的上马赢了你的下马之后可不会就此收手傻等。
那当年为什么中国陆军把38军搁在北京呢?简单说一下吧。把万岁军搁北京也是有极其明确的战略目的,那就是要配合39军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尽力抗衡南下试图截断华北和东北工业区的苏联部队,并且拖延时间掩护后方部署和机动。假使苏军一路从东线南下沿张家口直击北京,截断东北和华北,失去首都倒不算什么,但是失去了东北重工业区的中国,在那个年代的规模战争的潜力基本必定大损,而且接下来的另一个工业区内蒙能不能守住更要打个问号。假使重工业区被攻占,那再精锐的部队也不过是不能补充的一次性消耗品而已,一辆不能补充的99三期和一辆T-34-85对整体战局的影响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没有作用。
北京作为首都离苏联太近了——任何铁路机动在有空军配合的苏联部队面前都显得太慢了。只有24升药室的120炮和17MJ的125炮打出的长杆弹可以赶的上,所以38军必须在北京,也只能在北京;而39军也必须在沈阳。
同理,印度把最好的空军中队部署在几个北方邦也不是因为新德里在那,只是因为北方一千七百架战斗机带来的压力而已。
都并非如此还差不多……
冷战美苏最强的部队(至少是满员率最高的部队)都部署在两德,如美国第七军第五军,苏联近卫第八集团军突击第三集团军。不仅如此,比荷的部队虽然部署在国内,却随时准备进入西德境内进行防御。两德更不用说,部队均沿边境线进行部署。就是一直海峡另一边的英国都部署了一个军在冷战前线,退出北约的法国也在德法边境屯驻重装部队以防万一。
中国情况就比较特殊了。PLA由于技术装备的缺乏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将主力前沿部署,因为一旦崩盘就没有机动部队制止苏军的突击。所以像警卫第三师第四师38军和27军都部署在二线,用来掩护机关南撤。
现在就是承平日久,大家一切照旧,懒得换了。
再说以前。解放战争和二战的时候哪怕是千古完人 常凯申都知道精锐部队要放在前线。淞沪会战直接把手里的全部家当压上去,内战则派出五大主力围剿tg(当然我们都知道结果如何)。其他国家更是精锐部队基本没回过首都,比如美国第三装甲师101空降师30步兵师,德国的第一装甲师及各色SS,苏联的近卫集团军,英国的第七装甲师,日本的关东军(当然后来南下了),哪来的精锐部队放首都这一说法呢?
仗打到首都城下的时候,精锐部队一般不是已经被打溃败了,就是完全被打得贫血了,它已经不是以前的精锐了...
保卫首都的是精锐,那是罗马帝国那年代的故事,现代战争中,精锐都是在大战役里狠命往死里打,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场靠近首都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