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而言,流浪地球是个场面情怀片。特效和美学设计支持剧本设想的宏大场景和情怀,很好。情节还比较波折,更好。中国电影划时代一页,太好。
阿丽塔是个梦中情人片。情节不重要,其他演员不重要,只要盯着阿丽塔的脸看就好了。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看王祖贤的倩女幽魂。我知道这很肤浅,但梦中情人的出现就是这么不讲道理。真想要个阿丽塔呀,虽然她没有XX。 就是天天抱着她的大脑袋啃我也愿意。。。
两个影片都是9.5分以上的。
今年二月竟然在一个月之间就贡献了两部世界影史十佳影片。
还能更土更儿戏一点吗?毫无思考仅靠煽动,毫无敬畏仅余妄想。好的科幻片应该首先承认人类的无知,并跳出人类的视角去看待人与宇宙的关系,而不是一头扎入狭隘的家庭纠纷与大国情怀中自作聪明自我感动。被吹到不行的特效如同导演抡圆了膀子朝观众脸上砸各种金银珠宝,闪到不行但全无美感。所以评价《战斗天使》很简单,你把片中所有角色换成中国人,然后再想想自己愿意打几星。
上了豆瓣,一肚子火强答一波。
两个片子都是科幻片,但是细分下来确实不是一类,探讨的哲学深度也不一样,不如讨论当下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电影在我国舆论环境的优劣。
-----------------------------
看流浪地球时,他们说看个电影凭什么要去看原著,捆绑消费!!于是流浪地球基本把故事讲清楚了,不惜片尾增加了画蛇添足之嫌的流浪地球计划背景介绍。
看阿丽塔时,电影很多背景关系交代不清,他们告诉你,可以去补漫画,漫画说的很清,补了再看就清楚了。
-----------------------------
看流浪地球时,大家说演员演的很空洞,没有把角色的灵魂演到位,除了特效,一无是处。
看阿丽塔时,面对稀烂的剧情和节奏,他们告诉你,这个特效有多么多么棒,花了多少钱,早已值回票价。
-----------------------------
看流浪地球时,他们说虽然没有好莱坞式的刻板,但是依然没有摆脱东方的刻板。
看阿丽塔时,面对尴尬的感情戏和一定要有吻戏的好莱坞式刻板,他们说这不叫刻板,而是特色。
-----------------------------
看流浪地球时,韩朵朵的电台尬讲被批评说的很烂,很不煽动,但试想如果韩朵朵发表了震撼人心的演讲,是不是又可以批评不符合人设不真实了?
看阿丽塔时,赏金猎人酒吧的尬讲,就成了阿丽塔天真烂漫正义的充分体现?
-----------------------------
看流浪地球时,刘培强最后冲击火焰的抉择被批为“太空战狼式的个人英雄主义”
看阿丽塔时,面对吉莲雨果最后时候毫无征兆的任务转变,他们闭口不提。
-----------------------------
看流浪地球时,情节紧张紧凑,他们批评太多高潮戏份导致观影太累,导演掌控力不行。
看阿丽塔时,面对根本就没有设想的高潮戏(阿丽塔大闹撒冷大战诺娃),他们告诉你是理所应当的会有续集,而且特别期待。
-----------------------------
看流浪地球时,他们说上映前看到中国电影看到吴京,已经评分先打了8折。
看阿丽塔时,他们说,看到卡梅隆大神的名字,不管是不是导演是不是监制,先给了满分。
-----------------------------
单论影片而言,抛却特效和原著情怀,阿丽塔从叙事和人物描绘,真的可以算是烂片。
如果流浪地球有阿丽塔的制作经费和舆论帮扶,也许又是另一番局面。
豆瓣上慕洋犬就这么多?
-------------------------------------分割线--------------------------------
很荣幸能引发大家讨论,我其实主要就是想说舆论或者是资本操控下的舆论,在中国电影如今流量当道、粗制滥造的大环境下,并没有带来太多正的外部性。最近几年口碑票房爆棚的几部片子,战狼2、红海、药神、流浪地球,虽然各有硬伤,但确确实实都在推动者中国电影工业制作水平的前进,但几乎都是观众自来水或者官媒点赞,许多媒体有意无意的打压隐约可见。这里多说了,就显得阴谋论调,不和谐。
至于为什么觉得阿丽塔不好,分享下自己的观影感受,不是专业影评人,仅谈谈感受而已。(轻微剧透)
阿丽塔的开场非常惊艳,确确实实把我拉进了故事之中,特效的宏大,CG主角的真实,奇妙的想象,不由得想起当年初看《黑客帝国》,原来未来世界可以是这样的。
但是随着影片进行,当特效审美疲劳,想象设定大致了解,开始注意人物时,又觉得有问题了,首先300年前的战争就没交代清楚,造成许多疑惑,完了人物转折很奇怪,如果说男主的转变是收爱情影响,那么自私执念的女医生的转变从何而来,看见的是耳鬓厮磨,如何想起自己女儿?当然要牵强说是看见少男少女想起女儿本该美好的青春,也无话可说。感情戏也非常突兀,感觉扰乱了影片的主线。
当然这些都是导演把控问题。而电影的立意也令人失望。在不了解原著漫画的基础上,前半部分看完,我以为电影会讲述一个觉醒少女反抗权威,打破社会结构革命的故事,酒吧演讲后,还以为片尾会有女主角召集各反抗势力与统治阶级的大决战,但是都没有。想想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城内高高在上,下等人只有通过太监宫女成为行尸走肉的奴隶才能进去,外面的世界麻木的劳作,生产的主要资源(剩余价值)是为统治阶级提供维持权威统治和剥削必要的工具,只剩下一点给自己保证基本生活所需。外面的世界的人,想要完整进入皇城,只有通过科举千军万马的独木桥,高中及第,方能获得面圣的机会。。。。阿丽塔里面的世界何其相似,只有那个啥球比赛的冠军能获得上天的机会,其余人想上去,只能变成残缺的器官。。。而阿丽塔最后并没有完成反抗使命,在大闹顺天府衙门,杀了几个差役和府吏后,阿丽塔突然说,我不起义了,我要去考状元,考中状元我进宫到时候当面和皇帝老二算账,然后还真安然无恙去赶考去了。这样的结果在剧情上和立意上,都让人大跌眼镜。
其次,本来影片还可以探索很多哲学命题,如肉体与意识的关系,到底半机器人能不能算人,人和半机器人恋爱有没有伦理风险,半机器人还算不算原来的自我,如果丧失了身体同时失去了记忆丧失了原有意识,那是不是就完全是另一个人(类似忒修斯之船)等等,但是影片都浅尝辄止,走向了爆米花娱乐化。不禁想起DC电影在漫威电影的强势下,也开始放弃对人性、哲学的探讨,玩起了轻松搞笑。有人说,这是观众的选择,市场的选择,我倒觉得不是,只是因为《蝙蝠侠黑暗骑士》这样的片子太难拍出来,能在视觉特效爆炸的基础上内涵深厚哲学思考发人深省的电影更是可遇而不可求,对于资本而言,拿钱砸特效炒IP钱生钱可能是分享电影市场红利最快最有效的手段。
-------------------------------------分割线--------------------------------
再后记,能引起这么多知友的讨论很荣幸,自己也没有引战或者带节奏的意思。
我上面写的初衷就是讲两部电影在舆论上的被差别对待,后期,大家已经用电影票和观影为各自电影打了分,进行了公正的评判,网上言论也有澄清再造的趋势,恶意的水军或者打压造成的影响都在缩小,我写的影评也是个人观点,并不影响普通观众喜不喜欢阿丽塔或者流浪地球,也没有强加自己想法的意思。
我主要是想说舆论对待的差异。我所指的“他们”,自然不是广大观影群众,而就是舆论。想想小破球吹响中国科幻元年的号角,但是前期相关报道并不多,平时一团和气,一荣俱荣的娱乐圈也没有明星大V为之站台,集体失声,徐峥自发安利的微博也因为不为人知的秘密而“被迫”删除,南方系甚至又拿出西方的价值观对之进行批判,上映之初,各种恶意差评充斥网络。而阿丽塔相比较则得到了明显的舆论帮扶,自媒体和相关网站都描述为“詹姆斯卡梅隆大神新作“、”二十年磨一剑”云云,上映前就吸引不少眼球,还获得国师和冰冰站台。这样的差异,不让人觉得怪怪的吗?
面对游行示威,这个中国总领馆要是能换成美国大使馆,那么这个局面将绝杀。
可惜换不得。
毕竟美国国土上暂时不能有美国大使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