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陕西的代表戏曲是秦腔,秦腔流传于西北五省 尤其是陕西甘肃一带,但是陕西境内的陕北陕南地区人民却从不听秦腔。
2、陕西最著名的寺庙是法门寺,然而很多陕西本地人却不知道汉传佛教八个宗派,有六个祖庭都在长安周围。分别是三论宗祖庭草堂寺,华严宗祖庭至相寺、华严寺,法相宗祖庭大慈恩寺,律宗祖庭净业寺,净土宗祖庭香积寺、悟真寺以及密宗祖庭大兴善寺、青龙寺。另外两个禅宗祖庭在河南登封,天台宗祖庭在浙江天台山。
3、区分羊肉泡馍的馍,如果是死面,就是回民的吃法。如果不是死面,就是汉民的吃法。
4、历经千年岁月,陕西的风味在西安市一直被改良。而保留陕西本土风味小吃比较好的地方全部在关中某些县城。
5、其实在陕西关中境内还有一座战国秦长城,也就是秦国和晋国的交界。位于蒲城境内的这段长城遗址修筑于战国秦简公时期,北起蒲城县西头乡,向南经东陈庄、平路庙至钤饵乡,全长约50公里。它是战国时期最早的长城,又称秦东长城。
6、肉夹馍其实是“肉夹之于馍”的古汉语省略。“不知道” 有时也会在陕西读作“知不道”属于倒装。当然“扑西来海”和“克里马擦”属于盛唐时阿拉伯、欧洲人融入长安后留下来的语言。当然,关中人不会知道的。
7、到现在,终南山中仍有来自超过2000名全世界的隐士在这里隐居。
8、很多人都知道哈萨克有个“陕西村”,说陕西方言,用俄文记录。但却不知道他们是关中回乱白彦虎的后裔。“关中回乱”对陕西人来说是前所未有灾难。
9、神雕侠侣中的王重阳是陕西咸阳人,而位于户县祖庵镇得重阳宫是全真教三大祖庭之一。
10、中国的大地原点在陕西泾阳,而东八区的授时中心在临潼。
11、在关中,传唱最广,妇孺皆知皆会唱的秦腔是三滴血选段:“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姐弟姻缘生了变,姐入牢笼她又逃窜。”
12、在关中,除了春节,一般吃不到牛肉。因为牛和驴马都是劳力牲口。虽然没有吃牛的惯例,但是“秦川牛”却是中国肉牛最好的品种,堪比日本的松阪牛。
13、为了避开春天牲口繁育的季节,羊肉泡馍在传统上是六月初开始供应的。做羊肉泡馍的羊必须是渭河滩上爬梁过塬的山羊,这种羊肉质是最好的。
14、在陕西旧时,有种职业叫麦客。真正的好把式,仍然是一身洗得白净的裤褂。真正的关中农民割麦,割得整齐漂亮,放得很讲究,不散乱,麦茬尽量留得很低,一是可以收获更多麦秆;二是方便耕种秋庄稼。目前,麦客这种职业已经被时代摒弃了。
15、所谓的biangbiang面,必须经过三次醒面,颇费功夫和时间。所以这道面的精华在于面的口感。
16、关中的乡下,用的是轮杯礼仪,即一席一杯依次轮流喝,有古人“共饭不泽手”之仪,席间气氛端庄而文雅。
17、民国时期的陕西人才辈出:李仪祉,于右任,张季鸾,张灵甫,杨虎城,刘志丹、杜聿明、胡琏、关麟征。
18、三国时期“蜀汉”的“汉”,不仅指刘备继承汉室正统,也指汉中。汉中和成都是蜀国两个重要城市。
19、“大大”这个称谓是指“伯父”“叔父”,还包括“二大,三大,四大”等等。“娘”是和“大大”相匹配的,是指“伯父”“叔父”的妻子;“大”是指父亲,和“大大”略有不同。
当然,“伯”单用指父亲,而父亲的弟弟则用“二大”、“三大”表示。
20、在民族音乐领域,陕西的拉弦乐和吹奏乐根基很好,陕西筝派的断代很令人惋惜。
21、陕西消失的古老职业,还有关中刀客。这类人受传统观念影响很大。有点像近代的保镖,但又相对独立。
22、所谓“刁蒲城,野渭南,不讲理的大荔县”,不仅说明这些地方民风彪悍,其实是指蒲城南北较长,所以称吊蒲城,渭南四野宽广,大荔县更难以用多少里来说明路线。吊蒲城,野渭南,不讲里的大荔县。
24、关中水质硬,对地域人性格也有很大影响。所谓的民风彪悍,实指百姓性格生硬,缺乏变通。
25、关中-陕北过渡带是中国最大的苹果产区。
26、陕西只有3000万人口,集中了很多高校。因此陕西也是高考移入省份。但教育资源过于集中,也为人诟病。铁一中和高新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清华名额。
27、不要以为谁都能做出油泼辣子。辣椒必须是用碾子碾成的,才能呈现完美的粉末状。
28、除了土生土长的陕西人,陕西境内容纳移民最多的来自河南,其次是甘肃和山东,另有部分四川安徽人口迁入。
29、临潼本不归西安市管辖,只因兵马俑的出土才划归西安。
30、羊肉泡馍很多人以为是回民的食物,更认为老x家或者回民街做的最地道。这是一种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
31、汉中人做的面皮和米皮最地道,秦镇的米皮也不错,两种大米皮吃起来还是不相同的。
32、“天府之土”、“中原”最初指的是关中平原。因为郑国渠使关中平原成为沃野。后来因为历史轨道流转,天府之国成了四川,中原的名号归了河南。
33、“华夏”实至上是指华山和夏原。也就是现在的华阴市和韩城市。至于服饰华美谓之华,礼仪之大谓之夏,是后世文人附加上的,华夏是地名而非礼仪服侍。
34、陕西的拼音是shaanxi,是为了和山西的拼音区分开。
35、秦岭的大熊猫和四川的大熊猫不是一种,类似东北虎和华南虎的区别。
36、关中人婚丧嫁娶,男女不同席(桌),夫妻不同席,且夫妻在外人面前要格外生分。小孩全灯礼(过完13岁)之后也要遵循男女不同席的选择。现在这样的规矩已经没有了。
37、全灯礼是陕西部分地区的一种民俗,到孩子长到十三,请母亲娘家人吃席。因为过了13岁,舅舅就不用再给小孩送灯了。(灯笼和其他送灯的礼当)也意味着小孩成人,是一种成人礼。
陕西宝鸡人,强答一波。
我是岐山的,看了很多答案,关于关中的很多事情没有说清楚。
以下文中没有关于陕北和陕南的信息,我都没去过,但很神往陕北的洋芋擦擦和羊杂,陕南的米皮和秀色风景哈哈哈哈旱鸭子~
因为家里原因我去西安次数很多,也在西安打过暑假工,算是比较了解那边。
然后大学在渭南。刚好差不多有个关中全貌的了解。非引战,很多地方还是没去过,比如咸阳 铜川,所以没有什么了解。本文暂且不提及。
先说说西安吧,作为一个陕西人对西安这个城市的感情是很特殊的,很向往。
西安的美食很多也很有特色,我印象比较深的是葫芦头,和宝鸡的羊肉泡不一样,我感觉葫芦头更符合我的口味。然后我从小的话,喝果啤是比较多的,冰峰也很喜欢,但不多。
biangbiang面吃过几次,不是很感冒。油泼面很喜欢!西安的面皮多种多样,wj的我不评价,但我见到的比较多的是汉中的那种米皮或面皮。还有肉夹馍真的舒服哈哈哈哈
然后说说宝鸡吧,西府。真的美食非常多!很多!这边油泼辣子真的非常非常普遍,没有那一家是不做油泼辣子的。
这是小破站上宝鸡辣子的一个视频,制作精良,建议深夜食用。
说说岐山,岐山臊子面 非常知名了,但是我想说外面真的真的很少有正宗的那种口味。
岐山臊子面就是当地人红白事宴的面,而且必做,一般是在早晚。臊子是很关键的!非常讲究,做臊子师傅的手艺如何,直接关系到臊子面的口味。这面只吃面不喝汤,汤回锅再捞面。除了臊子和面之外的菜,称“底菜”。
臊子面真的是至爱,我记得小时候一次吃了三十多碗哈哈哈哈哈。
地方的差异性远比大家想象的大,比如岐山的邻县法门寺的所在地扶风。扶风也有臊子面,但扶风的臊子面没有辣,我一直是难以理解的。
如下图便是扶风臊子面。
臊子面其实更像平常日子里对生活的敬重。
请原谅我没有一个好的配图,我实在找不到
每次过年时,大清早臊子面做好,第一碗面刚出来,都是长辈交给小辈儿孙,由他们端去大门口,将汤泼在门口俩边。剩下的面称作“福巴子”。这样食物浓缩了岐山人自古以来的风土人情,寄托了太多人的乡味。
但在我的角度还有一样美食,可与这臊子面并列。 那就是岐山擀面皮。
臊子面平日里不太容易吃到,但是擀面皮真的不一样!我的最爱!我在渭南西安的时候日日夜夜好着这一口。对我来说最好的解馋方式莫不是一碟擀面皮和一小碗小米粥。
岐山擀面皮尤以八亩沟擀面皮味正宗,有什么起源我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彳亍百度。哈哈哈哈
在外地的宝鸡人应该都想着能在下班下课后,来一碟擀面皮吧。特色的油泼辣子裹挟着劲道爽口的面皮,入口升华。大小不一的面筋吸满了汁水,更加紧致的“呱呱”点缀其中。一碟下来,很难不要第二份。
走出岐山真的没吃到几家这种味道的。想品尝的朋友欢迎去岐山喔。
再说渭南,渭南很有名的时辰包子我是闻名已久,但很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尝到。东府基本面皮很少,面来说的话也是规规矩矩,但那边肠粉泡馍煮馍什么的还是挺多,也很好吃。
再说说方言
东府西府的方言差距其实蛮大,可能别的地方的人都认为俩边都是关中,应该差不多。
是差不多,但还是不一样。
宝鸡人喜欢说niania。西安附近喜欢说额,东府emmmm好像和西安差不多?
据我的了解来说,宝鸡市辖内,方言也不尽相同。
而且就我的了解来看的话,东府包括大家所熟知的西安方言,语气来说较西府话更重,有一些词的发音也不一样。差别蛮大。
就拿扶风举个例子,也是宝鸡的,但扶风那边把裤子叫 fer 评论里有扶风人的话一定神会了哈哈哈哈。
我真的很喜欢西安这座城市,厚重的文化底蕴,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与历史的邂逅,听予古人的弹唱。
目标是以后能在西安安家,与一位女子共度余生。(深情脸)
本来想给岐山打波广告的,但奈何作业迫身,溜了溜了。
有人看的话再更吧mua 嘻嘻
想当全职太太又当不了的,并且心胸狭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