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有没有中年危机? 第1页

  

user avatar   zhou-you-14-9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每次看到我的学生的工作状态都会想,如果当初我去企业,说不定也会像他们一样,每天干干什么新闻,写写材料,混混日子,年收入拿个十万左右,周末和下班是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

我每次看到我的同学的工作状态都会想,如果当初去的是企业的科研院所,我也不用每天惆怅下个学期做什么课题,经费从哪来,早早地评上了副高,领着15万以上的年收入,虽然辛苦,但至少活得滋润

而不是现在每个月守着发到手的4800块钱,挪出一半还房贷,靠着不到2000块钱过日子,年底补发的课筹2万左右,过个年发个压岁钱什么的就基本没了。每天晚上闭上眼睛就开始想接下来课题转哪个方向能够用最少的成本发最多的论文,今年基金结题后,我下个基金写什么题目?没有研究基础怎么能中?今年评职称学院只上了一个副教授,我现在有几篇sci分别几区,国自科省自科加起来多少分,别人有几篇论文,几个项目,几个教学成果。比我先入职的有几个人在我前头。今年谁谁谁也满足评职称条件了,他们的背景是什么,他们现在有什么材料了。我这么下去哪一年才能上副高啊?不上副高我怎么去找同学哭着求项目?谁在哪个科研院?咦,他好像是从事那一块的?我好像不熟那一块内容。要不要找个学生先学一下?今年招的这个学生怎么每次都要我催才发汇报啊?他好像动手能力很差?!毕竟不是本专业毕业的,以后不能招外专业了。研三的论文还没写完么?他搞得清那个理论么?明年我有几个招生名额啊?哎呀,好像还可以。但是我招回来他们后课题做什么啊?aa方向分一个,bb方向分一个……咦,aa方向那个人好像比较皮,他一个人搞不定吧?我还指着a方向出论文呢。没有论文后年招生名额肯定会很惨。我招了几个学生了,每个月发x百块,项目劳务费那一块好像快没钱了,我还是得出去接横向啊!养不起学生啊。但是我没有职称怎么接横向啊。没横向没论文一年七万多收入我怎么过啊,房贷就干掉三万多了,车保险和油费又是四五千,人情钱,算了,同学结婚给我发消息我假装收不到好了。x同学现在好胖啊,他以前明明很帅的啊。我好像脸也越来越大了,嗯,还掉头发。我怎么就30多了啊,我明明才20出头啊!!我还没谈过恋爱呢?我这点收入怎么谈恋爱啊!?要不应了x老师的那句话,趁现在还有点姿色,随便找个富家女结婚好了。但是在人家家里抬不起头来吧?以后生孩子肯定要花很多钱,我肯定养不起。算了,我还是单身一辈子吧……


天……渐渐发白……

这就是我的日常夜生活,一个星期差不多要来个一两次这样的经历,你说我们有没有中年危机……不,我要叫他青年危机


user avatar   xiang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全力科研晋升,觉得对不起孩子;你多管管孩子,没时间做研究,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学术理想和积累。兼顾?真的没有三头六臂。

当你催学生交论文时,科研处在催你交标书;当你好不容易配着降压药给学生发去了论文修改意见,科研处也发来了你的标书修改意见。真是“苍天饶过谁”。

总是在赶着一个个的deadline,总是在熬着夜,在心脏还能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多榨一点安静的时间和空间。写好了一篇篇论文也不敢投出去,因为不确定自己在这种浑浑噩噩的状态下写出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水平,也不敢收到拒稿通知,证实自己其实没有发好文章的能力。

不敢躺平,却不知道庸庸碌碌到底能得到什么。若不是心底有那份对学科的真实热爱,若不是心底明确知道不功利的真正的研究是怎么做的,可能早已放弃了吧。

虽然坚持,但还是时常被深深的无力感和挫败感包围。这大概是我的中年危机吧。(国家社科已不认为我是青年,那就算中年吧。)


user avatar   xi-xi-gong-zhu-27-2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问到心坎里去了。39岁,985副教授,小众学科,近4年发了几篇10+,但是依然拿不到国基,上不了教授,学科本来就是夕阳学科,没前途也没钱途,既看不到上升通道,却也没法躺平,各种考核等着你,最近武大校长的裁员言论也让自己更加害怕。。。40岁了,何去何从,天天都在问自己在这里苦苦支撑的意义在哪里,却也没有任何解决方案。。。今年国自然写的心力交瘁,老公建议我放松心态,转移兴趣点,但是太难了,生活圈太窄,感觉周围大家生活状态都差不多,也全是负能量,聚个餐吃个饭心情更差。想换点新环境,也找不到。。。

80后太难了,读了一堆书,啥好事都没赶上,刚和老妈因为娃的教育争执,老太太觉得对娃太松了,但是就我这样,读到博士又咋样。。。


user avatar   grant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感觉我现在就在“中年危机”,摊手……生活的主要精力用于设法完成基本工作量,其他事能不管就不管了,晚上有时候连看剧打游戏的精神都没有。经常说的就是“等我忙完这一阵的”。周末偶尔摸一天鱼还好,要是连着摸个3、5天,估计我就得有一阵不用睡觉了。无论工作日还是寒暑假,全年365没差。或者更准确地说,放假才是我能踏踏实实窝在家里补作业(论文)的时候,平时各种这样那样的事情,跑学校来回路上挤俩小时我晚上就只想躺在床上装死尸了。

我为什么不改行呢?因为我真的喜欢做这个工作,喜欢读书研究东西,接触过的许多学生我也都觉得很不错。想为学生,学科,行业做点什么,但是在此之前,我得先把头发献祭给发论文和申项目,吐血。

所以说还是希望早点熬出来,压力小一点,能让我有点心思去“生活”,如果希望将来的行业环境,平台环境,待遇各方面能再提高一点就更好了 做人还是要有点梦想的……


user avatar   danielsuhl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有,而且很大。

如果中年危机是大概35-45岁这个年龄段的话,有几种情况:

1,985,211学校新入职非升即走的老师,博士或者博士后结束入职就28-32岁,两个聘期下来进入中年。留下来的竞争异常激烈,大概是已经高强度肝了六年留下一身隐疾换来的;留不下来去下一层次的学校,如果成果一般,又没有目标学校本地大佬力挺,别人都会觉得你年龄大了,已经被好学校熬成药渣了,拖家带口的,我们为什么要收这种性价比低的老新人?每年清北华五大批新鲜博士毕业呢,而且成果比你们五年以前毕业的博士牛多了,还没你们这么多事儿。

2,已经拿到讲师编制,以及已经评了副教授的老师,也是面临非常大的生存和竞争压力,35岁如果还没上副教授,40岁如果还没上教授,,在现在这个环境下,基本上已经被判定,没有奇迹发生,你再也上不了职称了,,,因为近年毕业的博士一个比一个成果厉害,越晚评,要求越高,你离这个要求也越远。你如果愿意接受一辈子是个讲师或者副教授,那就放平心态做自己的事情,但是高校老师当年大都是学霸天之骄子,很难接受自己一辈子被卡在讲师或者副教授永远上不去,看着同侪和后辈一年年地往上走。

这个也就涉及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本上35岁前得拿到青年基金,40岁之前得拿到面上基金,如果错过了,你可能堆了别人3-5倍的成果,才有可能被“网开一面”参与评职称。

3,35岁前上了副教授,40岁前上了教授,非升即走转入长聘教授的这些winner们,主要的压力来自于各级各类人才帽子,因为那个时间卡得很死,你32岁得进入托举人才名单,38-40岁得上四清人才,45岁前得报几次杰青,你会发现进入这个赛道持续走下去的几个头部小同行老师,可能跟你很熟悉,好像也不比你牛,但他们的成果相对于同龄同行是碾压式的,让你绝望。这些winner们是上述竞争的胜利者,更加不服气,更加觉得自己才是那个天选之子。

要接受远不如自己但是运气比自己好的人继续扶摇直上,自己人到中年泯然众人,和那些当年都没有正眼瞧过的混混老师一样都属于“普通高校三无(无帽子、无官级、无产业)教师”,心态更难平衡。

这三类人,应该就占了这个年龄段高校教师的95%以上了。。。。。。因为一个高校就算3000个专职教师,一半45岁以下1500,有帽子/有职务/有产业的35-45岁老师,应该不超过50-75个。。。

当然越好的学校比例越高一些,比如清华北大,这种人估计有200-300个,但他们是建立在教师基数大,不过因为很多是大量各种临聘老师,没算进faculty人数。。。。

过了45岁,差不多都认命了,身体垮了的养病,身体还没熬垮的,该赚钱赚钱,该鸡娃鸡娃,该游山玩水就游山玩水,说不定学院正好缺人还能混个副处当当,心态就逐渐平和了。。。


user avatar   chimney-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高教和科研人员当然没有中年危机,因为高教和研究员们活在两个极端:

一个极端没有中年危机是因为从毕业即躺平,穷一辈子。毕业入职开始,每个月拿着入手不到8k的收入,年底拿着1w的年终奖,就这么过一辈子,在退休前,可能薪资涨到每月1w4(一线城市价),年终奖还是1w。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备课-上课的循环,跟中小学老师一样,但是不需要看学生成绩,只需要上课量达标+学生测评不能太差。

另一个极端没有中年危机是因为他们的危机叫人生危机。从毕业入职开始找课上,课时凑足了以后开始干科研。平时除了上课还要盯着研究生的课题,设计要严格把关,做的还不能太拉胯,文章得一句一句改。每天晚上回家了,还要打开电脑干几件事:1)查账;2)整理数据;3)查新。每年1-3月集中力量搞定期纵向基金,每年4-12月搞横向项目还要时刻关注不定期的纵向项目。全年还有无数个节点,硕士、博士招生;本硕博毕业;各个项目评审;各个项目推进和结题;定期下基层参加社会服务;参加各类学术会议;评奖评优评人才……关键是这所有的内容是个系统工程,绝对不能断,你得一直绷紧那根弦在激烈的竞争中拼命拿项目、赚钱,因为实验室里一堆学生嗷嗷待哺,等着经费做实验。如果你做成了学术大牛,那就有更多的事情:没完没了的报告,没完没了的招聘面试,没完没了地算计组内各个年龄段成员的整合发展和分配利益,还要没完没了地去和别的大牛团队撕咬……

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在编)其实就是由国家给你发底薪(当然你也得完成日常任务)的灵活就业者。你说灵活就业者怎么看中年危机呢?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定是会有的,top2博士快毕业了,已经放弃高校这条路了,主要是自己科研没有做好,没什么好文章

但是我还是想说几句,现在我身边的去高校的人真的越来越少了

主要是过了三十五,如果考核没过要走人,其实不太好找下家,特别是那些top学校毕业的博士,又在top学校当了老师,你让他们去二本三本,真心他们接受不了,而且年纪又大了

科研这条路的年龄焦虑真的堪比娱乐圈,年轻的时候没有多少成果的话,以后想当咸鱼都难

不过往好的地方想,高校能留下来的,都是厮杀的胜利者,能力都很强,这对我国以后的科研发展也是有好处的。

只不过想做科研,然后没有什么好的成果,又不想去二本三本的博士们,该清醒一下了。现在很多事业单位也做科研,还没有那么卷,待遇也不比高校差,能去这些地方工作也很好啊

也不用总是后悔,觉得当初不该读博,谁年轻的时候没个不切实际的理想呢。我虽然以后不做科研了,但是我还是觉得读博士是有用的。最近在找工作,各种投简历,发现如果想进一线城市的事业单位,博士学历就特么是门槛啊

生活是挺难的,同志们加油啊


user avatar   huo-hua-de-4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老一代高校教师我看是成功上岸了。

新一代高校教师大面积爆发中年危机是必然。

从职业发展角度说,高校现在早就人满为患了,高校教师上升通道极为拥堵。很多学院教授一年就上一个,甚至退一个上一个,上百个副教授等着,上百个讲师还不断挤进副教授队伍,大多数人到副教授就到头了,算不算中年危机?更别说青年千人回来直接拿教授,熬资历的人只会更绝望。

从学科发展上说,某些天坑学科断子绝孙基本上是大概率事件,除了少数头部高校和头部课题组,因为在学术圈里还有繁殖能力,学生读完还能去当老师,会有人不断去读,大多数学校的普通课题组,因为专业就业困难,没有学生愿意去学,招生只会越来越困难,最后变成光杆司令。有人会说,那就清闲点喽,混日子混到退休。那我告诉你,你想多了,学校的科研考核根本不会放过你,没学生就自己做实验吧,没paper就等着考核挂掉吧,挂两三次就等着转岗吧。我就见过不少教授转副教授,副教授转图书管理员的例子。

从高校改革大趋势上说,中国高校改革的大趋势就是拿掉铁饭碗。讲师现在已经不稳了,三年一评,非升即走。接下来,据说副教授也要不稳了,也要几年一评,评不过就拜拜吧您。真到四五十岁,被学校一脚踢出来,那才真是中年危机。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就没见过高校教师玩得过学校的。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最近在算绩效,然后跟一个想躺平了所以去民办三本的姐妹聊天,惊闻她们一年到手不到8w,还有绩效考核,考核过了啥也没有,不过的话要给学校退钱,连续两年考核不过就转岗......行吧......


说真的我之前对“非升即走”的了解是六年之后就稳了,可以摸摸鱼了。

结果负责人事的同事休产假去了,我去聘期考核帮忙才发现是我单纯了。然后无比庆幸自己在有编没有硬性考核目标的实验技术和教职里面选了前者。

今年出了这么两个事,都是长聘之后的老师出的:

1,因为二胎身体不好修养了一年半,结果论文一篇没有,聘期考核没过;

2,老讲师,明年就退休了,但项目一个没有,年龄大了干不动了,聘期考核也没过;

聘期考核不过的结果是什么呢?低聘、转聘、不续聘。也就是说长聘不过是有那么一两个聘期的容错,如果不行您退一步再来,而不是真的就能放飞自我了,稳了。

女生生孩子这个不稳定因素升一级退一级的话基本上也六年白干了。毕竟如果工作之后生娃离大龄产妇也不远了,出问题的概率也比较大。

第二个老师直接影响退休工资,因为也没什么机会再干上来了。

不是每一个青年学者都能在后面成为大佬,而这条路现在变成了如果不成为大佬,没有强有力的团队,就要一辈子兢兢业业半点松弛不了,不然自己身体但凡出点问题,就扛不住了。

当然成为大佬之后只会更辛苦,一个团队的未来都压在身上。神仙打架的激烈程度也是相当可怕。

感觉以后高校圈的中年危机,比大家想象的严重很多,不是走的那拨人的中年危机,是留下来的那拨人的中年危机。


user avatar   veritat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感谢

@sxc

邀请。非常非常感谢。

为了防止邀请我的sxc老师撤销邀请,我不得不截图。


@朱峰女士,你的答案,为了防止你进行修改,我已经截图了。没错,如你问题当中所说,礼貌是不是软弱?

当然不是。

我自问是一个普通人,在知乎得到关注多,也只是因为我勤勤恳恳,一个字一个字写得多,仅此而已。

我去咕咚网之前,当过记者,做过公关,我也不是什么名校毕业,但是我深深知道,原创是品德,是节操。做记者,报道要如实,要客观,要中立,要还原事情的本来面目。

我为什么要在微信群“红包体育”里面和你抬杠,为什么要质问你,想必你已经不记得了,然而我记得清清楚楚。


我不关注你的微信号,那是有非常重要的原因的。朱峰女士,你说你没做过亏心事,那么想必在你看来,未经他人许可引用、转载他人原创的内容,不算是亏心事了。


你不记得的事情,我一点一点帮你回忆起来吧。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当你加入“红包体育”的时候,我对群主说了一句话。【我很高兴,我有不删除任何聊天软件当中聊天记录的好习惯。】


这里截图当中的日期是一直就存在的。至今我的iPhone 4S也一直在用呢,不可能改掉。


你为什么和我说抱歉,你忘了?2015年3月3日你所说的,是真的都不记得了?


当时我的反应,算是很克制的了,毕竟当着“红包体育”群里这么多人的面。

为什么我过了这么久,才再次在“红包体育”群里质问你,我想你应该明白。我知道每个人做自媒体不容易,想靠着才华变现,更加不容易,当时你肯道歉,说你会改,那么我也就得过且过了。


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改了吗?如果你改了,你就不会不经过

@式微

同意,转载她的答案,而且还将她列为“第二作者”。

你的所谓声明,夹杂在你的正文内容当中,而不是正式开辟一个子栏目道歉,被诸多的信息噪声遮盖着,这就是你的诚意?

上述三张截图,是2015年6月17日早上8:43时截的。我现在还很怕诸多水军说我图片造假呢。下面两张图,是2015年3月3日晚上20:49时截的。那个时候,你的微信ID还没有“太阳表情”。

这个总不能说我作假了吧?



而你在面对我的质疑的时候,说了些什么话,你还记得吗?这就是我为什么要截图的原因。

二次编辑加了些东西,就可以等同于你自己的原创,是吗?


事实证明我当初心一软得过且过,才是真的错误。


你说了“最初开时,格式内容混乱,但转载内容标明了作者”——我还是那句话:用了我的东西,问过我吗?

你说了“微信对于转载格式有了新要求后,我们也跟着学习,把之前来源不明的全部删除。之后再也没有出现不合规的转载“——来源不明?请看看截图,你自己说过的话,怎么就这么快忘了呢?”是从虎扑、知乎、直播吧很多来源的文章“,这还算是来源不明?

你说了“暴力行为冠以道德名义,缺又恰恰选择了一个认真做事的自媒体下手,无论是出于要稿费,还是炒作涨粉,都不会实现的”——暴力冠以道德的名义?我质问你,就是暴力,你不告而拿,拿了我的答案,也拿了知乎上别人的答案,这种偷窃行为,就是道德的?


另外,请弄清楚,到底谁在炒作?我只是把原文作者式微老师带到了“体育红包”群,让她自己和你说清楚,这就是炒作?式微维护自己正当权益没有成功,自己写了篇专栏,以正视听,这叫炒作?

你说了“另外。。。您在背后诽谤我的许多聊天截图我已经给了律师。我们没做亏心事,我们礼貌但不软弱,真的,用法律途径解决,只对我们单方面有利啊。但您若真的要这样苦苦相逼,请也不吝给我一个您的地址,给您去一封律师函”。


我在背后诽谤你?请把截图放出来,让知乎用户都看看,我到底怎么诽谤你了。


你没做亏心事?没做亏心事我会质问你为什么不经过我允许转载了我的内容?


说我苦苦相逼?到底谁逼谁?“咕咚-李旸”是我在“红包体育”群里的ID,那是因为之前说过要标清楚所在的企业、媒体和姓名,所以我这样写。


我再说一次: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我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我的内容;我质问你,是因为你在知乎未经式微老师的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了式微老师的内容。


知乎上的回答问题,是我业余时间所为,工作忙的时候我只能下班回答问题,晚上写公众号内容,或者把知乎的答案放到我自己的公众号上去。关于足球篮球的内容,和咕咚网没有一点关系,全部是我自己的业余创作。


而你,直接找到了咕咚创始人、CEO申波先生,也就是我的最高领导,去质问我的行为是代表咕咚,还是代表个人。


我在知乎的ID和个人说明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和咕咚有任何的关联。你没有经过我个人的允许,转载引用我在知乎的内容,被我质疑你转载了别人的内容,居然好意思说是“法律层面的诽谤”?居然还去和我供职的企业对质?


到底是谁苦苦相逼?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把知乎用户的文字答案,变成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放到视频当中去,是吗?


所谓认真做事的自媒体,是未经他人许可,擅自转载、引用他人在知乎的原创答案,是吗?



最后我很想问一句:你既然深知自媒体人的成长有多么不易,为什么你还要去做“未经许可,擅自转载和引用其他自媒体人的内容”这样的事情?


最后,是我放出的所有截图的具体信息。



我在这里声明:我是知乎用户李暘,在知乎的每一个答案,在知乎的每一篇专栏文章,不敢保证完美无缺,逻辑严密,没有错别字,但全部是我自己的原创内容,任何人未经我许可,转载、引用、抄袭我的答案,即为侵权行为。




  

相关话题

  学术界,四十岁还没有拿到终身教职的人,后来都做了什么? 
  如何看待“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中8项进展与生化环材的关联十分密切? 
  如何看待武汉大学邓红兵教授为生化环材专业正名「没有差的专业,只有差的人」? 
  为什么中国大学生毕业五年平均酬薪那么少,清北也不例外? 
  「学医就是上学累,上班就不累」是真的吗?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如何让孩子始终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情侣很看重520吗?每年都要过吗? 
  科研工作者们一周需要工作多少小时? 
  成绩全校30名左右,还算好。想通过学习编导,走艺术上浙大。有减分优惠吗? 
  作为一个机器人专业的研究生,究竟应该做些什么? 

前一个讨论
2021 年,你的科研工作进展如何?有什么心得体会想和大家分享?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现在的研究生都喜欢称自己的导师为老板?





© 2024-05-1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