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食堂食品质量问题?国外相关事件是怎样处罚的? 第1页

  

user avatar   long-ya-57-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一大早就不停的收到这个话题的邀请,因为事件还在进行中,处罚也没有下来,确实什么都不好说。但是我是一个从业人员,位于这个产业链的最上游,以前在部队也参与过伙食管理,这里就主要讲一讲这个产业链吧。其中具体是哪里出的问题,有哪些蝇营狗苟,就由读者自己去揣摩了。


食品产业链里面有很多很多反常识的地方,希望大家看了本文,能够冷静的理解,合理的避坑。


一、上游

我是个做农场的,我可以拍着胸脯说你吃到嘴里的东西,绝大多数是从我们这一行人手里出去的,少部分来自于捕获和自产。实事求是的说,目前我国的食品市场上,绝大多数参与交易的都是来自于规模化农场和个体户,来自于小规模自耕农的已经非常非常少了。


上游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小规模种植、养殖户的不规范操作。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农场、养殖场,一般是有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政府对这一方面的监管也比较严,监管难度不大。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成本也是很大的,没有人愿意去冒这个风险。


客观上我国的农业,还将在长时间内存在大量的小规模个体户,这些人为了追求利润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的。比如前段时间我招聘了一个以前自己干的个体户,做土壤处理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他从哪儿搞到了呋喃丹。那天我就看到他往地里撒红色小颗粒,一大股剧烈刺鼻的味道,嘿,还真是神奇,全国都禁了你是上哪搞到的?


总的来说这些人干的都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尽管还占有不少市场份额,但是确实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其中市场导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大众不喜欢的东西,作为生产者自然是没有生产积极性的。我们不评论对错,大众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这是客观事实,比如转基因、快速育肥动物、高产蔬菜品种,本身品质不受群众欢迎,大家是没有生产积极性的。



二、流通

农产品的流通渠道,成规模的只有两条:直供,批发市场。


直供渠道一般指的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直接与生产企业对接购买,有些大型餐饮企业也是采取的这种方式。这里有个细节,很多人意想不到的:单个消费者消费掉的原材料成本其实低得吓人。其实我们每个人仅仅需要不到30平方米的菜地就完全能够满足自己的蔬菜需求。我在军队里的时候核算过,一个120斤的精壮小伙子,饭量吓死人的那种,一天的食物成本开销,包括制作食物的燃料、调料,在物价已经相当高的拉萨,总成本不过25元左右。


批发市场渠道一般指的是农场、农户卖给一级批发市场(产地市场),三级批发市场卖给消费者,二级批发市场在一级、三级市场中间起到流通、调配功能。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直供渠道的采购,基本上以残次品为主;批发市场渠道的采购,基本上是优等品


我已经无数次被各种食堂的人跑来问过:你这里最便宜最次的菜卖多少


卖到批发市场的菜必须是最好的那一批,个头、卖相、成熟度都要是最好的,否则小贩是不收的。你去菜市场买菜,那个菜要是不够好,你也不会买。因此,去菜市场、超市买的菜,从我们菜农、农场的角度看,那肯定是最好的那一批,不然我也是卖不出去的,你也不会买。


直供渠道的菜就不好说了……


食堂、餐饮企业负责人通常都是直接到产地进行采购。这里面就要区分,有那种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餐饮企业,为成年人提供服务的食堂,采购还是非常负责的。一般我们会签订合同,按照合同供应,质量不达标不但要当场调换,甚至以后可能拿不到这个订单。做盒饭的、飞机餐、食品加工企业、学校这种,那就是撞人品了,他们一般什么菜都会要,价格压得非常非常低,本身也不可能按照他们的采购价买到好的原材料。


比如我农场,有一次一个大棚突然塌了,因为番茄产量太高压垮的。一大批完全没有成熟的番茄,扔了心疼、留着没用。

刚好一个食堂负责人跑来采购,一看到这堆青疙瘩番茄,眼睛都亮了,赶紧问我最低多少能给他。其实不用他说我也知道他要去干嘛,他会拿去用一种叫“乙烯利”的药物催熟。乙烯利本身没什么毒性,但是调配乙烯利溶液并进行正确的催熟操作,没有几个人会做,市面上大部分是一些小厂出的调配好的“催熟剂”。这个东西里面到底有什么就不好说了,拿去做了催熟之后,多久给人吃、残留毒性还有多大,那就更是看人品。


最终这堆番茄做了肥料,我没给他。这人就是专门做学校食堂的,手里有好几个学校的食堂。



三、终端

终端就是食堂、餐饮企业了。


终端也是有自己的内部绩效激励机制的,比如说分片包干什么的。我理解一个终端企业的难处,不采用绩效激励,利润确实看起来很可怜。但是有些绩效激励是很吓人的,说唯利是图都是在美化他们,已经有点丧心病狂了。


1、原材料质量管控

大部分企业不在乎原材料的质量,只在乎原材料的价格,这就是食堂负责人敢于采购残次品的原因。对于食堂、盒饭这种企业,他的消费者面对的不是原材料,而是一份已经做好、黏糊糊的成品,你到底是用什么东西做出来的,消费者看不到。因此企业管理层并不在乎原材料质量,只要大概是那个东西就行了……


2、原材料储存制作管控

原材料的储存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往冰箱一扔完事儿。实际上大型餐饮企业不可能没有损耗,蔬菜不是你想的那么好储存的,就算是条件最好的“气调库”,蔬菜每天也会以3%到5%的质量失去水分,其中还会伴随自发的腐败变质,大部分蔬菜储存30天就完全没法食用了。


更何况大多数企业根本没有这么好的储存条件。


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个:缩短使用周期、提高储存条件,赶在蔬菜变质之前全部消耗掉。然而这需要相当高的管理水平。我在军队食堂里面试过,损耗率维持在30%左右(含正常处理丢弃的部分),管理层的腿都要跑断。比如说我们有个食堂,进了一批菜是番茄、黄瓜、土豆、玉米、青椒、蒜薹。今天的菜是番茄炒蛋、青椒肉丝、蒜薹炒肉、辣子鸡丁,明天的菜是黄瓜皮蛋汤、土豆烧鸡、蜂窝玉米、虎皮青椒。你订菜的时候就要充分预计自己的菜品和用量,做到不浪费。吃饭的人口味是要求尽量丰富的,你老是让人吃那几个菜,谁也不乐意。菜品随时在变,你就得按照菜品随时订菜,这是个无止境的工作。





我很怀疑这些企业根本没有这个管理水平。


解放军一直十分重视后勤工作,吃的、穿的、用的是战斗力的根本保证。解放军的伙食管理制度非常严格,除了少数几个混乱时期,基本上就是餐饮业管理的标杆。我跟你说米其林餐厅豪华归豪华、高端归高端,除了改革开放军队经商、郭徐流毒这两段时间,他米其林餐厅的饮食管理水平不一定有解放军高。


大兵哥都特别能吃,也必须要保证吃饱,经费还有限。吃的不好、吃出了问题这帮人是不干的。解放军作为一种集体食堂在这个上面是有非常严格的制度化规定的,其中重要的有这么几条:


1)食品定量制度。每人每天吃多少大米,多少面粉,多少蔬菜,多少肉类,其中肉类分几种,都是有严格规定的,没有吃够当然绝对不行,吃得不平衡导致某种东西吃太多,那也是不行的。这是严格的伙食管理的基础,离开这个基础一切扯淡。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离开这个,都会在贪污、腐败、利润的驱使下减少高价食品供应,提高廉价食品比例。我会时不时自己拎个电子秤跑去食堂,叫司务长把菜里面的肉都给我扒拉出来称,按照一斤生肉出6两熟肉的比例给我算,要是算不够定量,我就找司务长麻烦,你把老子(老子的猪)的肉弄哪儿去了?意大利面还是意大利炮你自己看着办吧。


2)经济民主、厨房值班制度。经济管理在连队一级就采用的是民主制度,军人委员会里面有专门的经济民主组,对连队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每天会有不属于炊事班的人担任炊事班值日,监督原材料采购、制作过程。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透明厨房”,吃饭的人看着你做饭的人做饭,从原材料进来,到做好的菜出来,没有任何地方有黑箱。当然这项制度,郭徐时期受到了很大的破坏,黑箱操作盛行,民主流于形式,现在正在逐步恢复。不得不说,“透明厨房”这个概念,解放军红军时期就搞起来了。国民党为什么被共产党打小岛上去了?很大一个因素就是解放军战士吃得饱饭、按时发军饷,炊事班不敢糊弄事、司务长不敢贪污。前几年郭徐时期这方面有所崩坏,好多战士买泡面吃,好在及时止住了这股歪风。


3)食品留样制度。做好的菜品食物,是必须要留下试样的。万一出现食品中毒等情况,立刻可以做食品溯源。我刚开始管理伙食的时候,这个制度已经没人做了,有次一个连队一半的人半夜拉肚子,肯定是炊事班的问题,却完全找不到责任人,最终只能不了了之。后来我就要求每个菜都要有责任人,谁制作谁把关,谁炒菜谁负责。材料不合格、炊具污染、自己卫生不合格,都是你负责。做好菜以后必须留一小份在专门的冰箱里,吃出了问题马上做菌群计数,做化验,做原材料溯源,谁也跑不掉,该谁的责任谁就吃不了兜着走。这也从根本上倒逼制作者负起责任来,谁再想把霉烂变质的东西糊弄进去,就得掂量掂量了。


4)经费核算制度。解放军的规定是每月核算经费,伙食费专款专用,不是伙食的开支严禁在伙食费中开支。18大以后这项制度查得特别严格,确保了专款专用。经费核算,既包括会计核算,也包括了审计核算,不该开支的、虚报金额的、虚列科目冲销经费的,其实审计出来不是什么难事。我参与过交叉审计,弄虚作假的地方简直是一目了然,没有那么多做假账的高手,也没那么多人请得起做假账的高手。绝大多数假账都是一塌糊涂、漏洞百出,只要负责任,没有看不出来的。我见过不少司务长,刚开始牛逼轰轰、一会儿就鼻涕眼泪一大把,那没办法,该咋样咋样。这种核算一旦形成惯例制度,无形中就是一种绝对权威。我敢保证只要有个巡视核算制度,好多学校食堂马上就会跑去到处找人高价做假账,然后分分钟被拆穿,极大提高犯罪成本。





不管是原材料生产—流通—制作的链条,还是经费—采购—制作的链条,两个方面都是能够进行严格的监管的。


我向来反对“出了事情重罚”的思路,这种思路非常幼稚,顶多了是从责任倒逼的角度去解决问题,没有办法完全杜绝集体食品安全问题,总会有人铤而走险。何况黄曲霉素已经吃下了肚子,肉毒杆菌已经在身体里了,处罚再重有什么用?那东西又不是你枪毙几个人就能降解、代谢的。孩子还小,你把责任人枪毙了又能怎样,孩子的痛苦不会结束,只能从源头上就让孩子不受伤。


很多人心里都觉得,重罚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其实根本就不是。这是一个法律学的常识——人贩子统一枪毙,就会没有人贩子了吗?不会的,确保绝大多数人贩子都会被抓住,才是杜绝人贩子的好办法,至于抓住以后要杀要剐,你得先抓得住才谈得上,你抓都抓不住,偶尔抓住一个倒霉的拉出来杀鸡儆猴,猴子只会觉得是鸡倒霉。他不会想到自己身上,只有彻底提高犯罪成本,让他切身感受到风险,才会有效降低犯罪率。


犯罪必被抓,抓住就重罚,这才是杜绝犯罪的有效途径。提高“命中率”,让侥幸逃脱的人越来越少,比重罚更为重要。而一套有针对性的监管体系,是能够极大提高“司法命中率”的。这几年解放军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的体系化做法,红军时期建立、建国后完善、现在成为铁律,我觉得这套监管体系可以借鉴一下。


所以问题不在于国外相关事件怎么处罚,而在于国外(先进的国外,不含印度这种)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让每个从业者都感到法律的切身威胁。追求利润是资本的本身属性,资本家都有追逐更高利润的本能,如何在本能与法律之间维持平衡,重罚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我们不能只是杀鸡儆猴,而是真的要把板子打到猴子身上。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监管制度,才是解决“食堂菜系”问题的根本所在,才能做到尽管食堂菜口味不好吃,但是至少是安全的。


不从制度上解决问题,这种事件绝对会层出不穷,我建议教育系统的人到解放军取取经。连个食堂都管不好,我才不信你真能教书育人呢


user avatar   xu-teng-fei-13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5年的文件


四川省教育厅: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食堂不得对外承包--教育--人民网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B站UP主“非洲飞哥”的保姆大胃王(王黛薇)未婚先孕?可以通过教育改变非洲儿童吗? 
  马冬晗的时间记录表有哪些优缺点? 
  如何看待香港一教师网课上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要帮中国禁烟”? 
  为何关于在日留学生江歌被害网上的评论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 
  如何看待曹雪涛任南开大学校长? 
  契约理论和公司治理中的代理人问题有关联吗? 
  你的校长有什么奇葩言论? 
  应试教育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成都和青岛哪个更适合定居? 
  百年黄冈中学,为什么沦落了? 

前一个讨论
海南岛能住下 14 亿人口吗?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联合国认为墨西哥快乐(幸福)指数高于中国大陆?





© 2024-05-1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5-1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