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假如把古代皇帝继承制度从嫡长子继承改为儿子里唯才是举,还会有那么多弟杀哥的桥段吗? 第1页

     

user avatar   jiang-shu-ci-7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你讲个故事,清朝觉得明朝的皇子养的太废,一群死宅嗑药木匠的,于是康熙决定,要把他的儿子们都养成龙。

刚巧康熙的嫡太子不争气,撸下去了,于是,在废太子到康熙死的那段时间里,康熙朝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题主说的,皇子们势均力敌,唯才是举的选拔活动。

至于后果是什么,反正雍正是设了密旨制度,乾隆儿子多,但也再不提康熙朝的唯才是举了,老实用密旨。


题主的假如实际上崩塌的不止是嫡长子继承制,而是这背后的,一夫一妻多妾制,直指封建社会的基础——礼仪尊卑。

姻结两姓之好,妻者,齐也,嫡长子为宗族根本,是两个宗族结盟合作的最重要筹码,而嫡长子继承是确保家族延续下去的,最稳固的选择,这不只是东方的问题,西方的旧绅士阶层也是嫡长子继承制,其他儿子甚至根本分不到什么财产。

这当然不是完美的选择,但这是最合适,最稳固的选项。

古代生产资料有限,以土地为主,嫡长子得到绝大部分财产可以保证最基础的两点,其一,这一支的血脉能流传下去,其二,长子相对稳固的社会认可和地位能保证其他儿子的生命安全,能让长子去照顾弟弟们——要是废掉这个,唯才是举,题主你猜那些身为长子的皇子和西方贵族少爷们,他们有几个弟弟能活到成年?

诚然,历朝历代有许多不是嫡长子的皇帝,但题主要知道,嫡长子继承制是保证社会稳定的非常重要的手段,皇家因为皇后家族的势力与皇帝权力相差过大,嫡长子地位并没有天然的结盟筹码优势,但皇家也必须宣扬这个制度,宣扬姻结两姓之好,门当户对,礼仪尊卑,宗族延续。

你以为那只是一片树叶,可它的叶根连着的是整棵大树的根本,拔掉它,树也塌了。


user avatar   huang-bin-bin-margaret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年轻的时候,一直觉得,唯才是举可以避免很多历史悲剧,但后来改变了想法。

先贴一段关心则乱《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23章的片段。女主明兰是一位法律工作者,穿越到古代,成了一个官宦人家的庶女。这里出现的角色包括家庭教师庄先生,嫡长子长柏,庶子长枫,嫡女如兰,庶女墨兰,以及他们的小厮和丫鬟。他们正好在讨论“立嫡长还是立贤”。

庄先生今天讲到《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里面有一句“公仪仲子嫡子死而立其弟”,作为一个好老师,通常要理论联系实际来解说课文,加之这位先生性子豪迈落拓,于是便抛出这个议题,让学生们各自议论——立嫡长乎?立贤能乎?孰佳
一开始长柏长枫都反对,认为妄议朝政会招来祸端,庄先生摆着手,笑道:“无妨无妨,如今京城里便是个茶馆也常议论这个,更别说那些公侯伯府和高官大吏们了,关起门来偷偷说一说不妨事的,况且咱们今日论的是立嫡与立贤,无关朝政,大家来论一论吧!”
这个命题在盛府也是很具有现实意义的,既然老师这么说了,同学们立刻踊跃加入讨论。辩论双方很鲜明,长柏和如兰是天然的嫡长派,长枫和墨兰是本能的贤能派,其下的,明兰摸鱼,长栋弃权。
长柏首先含蓄地提出秦二世胡亥这个首开先端的烂皇帝,说明不遵从嫡长继承足以断送一个好好王朝,长枫连忙用汉武帝的例子反驳——刘小猪在汉景帝的儿子中排行十好几呢。经史子集长柏比长枫读得透,立刻言简意赅地指出,汉景帝再宠爱刘小猪,也是先把王美人立了皇后,把礼法走圆了,才名正言顺地把小猪拱上太子宝座的。
这恰恰说明了嫡长继承的原则。
长枫心里咯噔了一下,墨兰继上,温婉地提出那个著名的傻瓜皇帝晋惠帝,细细软软地说:“满朝文武俱知惠帝蠢钝,可为着嫡长依旧立了他,方有之后的贾南风专权和八王之乱,若是当初立了别的小皇子,晋朝不至偏安南方,大哥哥,您说呢?”
如兰欠缺理论武器,但胜于气势旺盛:“如晋惠帝一般的傻子世上能有几个?难不成四姐姐把世上所有嫡长子都当傻子了不成?”
这边举隋炀帝这个废长立幼的极端恶劣例子,痛心疾首地叙述炀帝暴政给老百姓带来多大的灾难,那边就立刻用李世民的例子反击,还洋洋洒洒把贞观盛世给吹了一遍,说明次子未必不如长子,两边争论不下,势均力敌,不过有庄先生镇着,倒也没伤和气,大家说话都斯斯文文的,只是暗涌不断。

这是老师抛出问题后嫡出的孩子和庶出的孩子的辩论,我们再来看看女主明兰,她虽然是庶女,但是有现代灵魂的她,穿越之后最大的目标就是好好活着。

当然,这也不符合明兰的性格,她想了想,便笑着对兄姐和庄先生道:“我心中有个计较,可嘴笨说不好,不如演上一幕请大家看一看,也算一乐,如何?不过待会儿,大家伙儿谁也不许开口。”
庄先生最是好事,欣然点头,其他几个也一般,明兰立刻招呼丹橘进来,低头在她耳边吩咐了一番,丹橘应下,一会儿她便带着三个梳着双丫的小丫鬟进来,其中一个是新分到明兰处的燕草,另两个是如兰和墨兰的小丫鬟。
三个小丫鬟怯生生地站在堂前,给主子磕头行礼,然后拘束地站着,互相看着不明所以。
明兰对着她们三个温言道:“适才庄先生与我们讲课,刚品评到我们三姐妹的高低,庄先生来府里不久,咱们又不好自个儿夸自己,索性便找你们三个嘴皮灵便的来说说,谁说得好,主子这里有赏!”
燕草惊喜地抬头看明兰,另两个去看自己的主子,只见三位小姐都点头示意,她们便信以为真了,明兰笑着扭头看了一眼几位观众,又对三个丫鬟正色道:“你们先说说,四姐姐、五姐姐和我,三位姑娘,哪个最贤惠聪明好脾气?”
小丫鬟们到底年纪还小,城府不足,便一一说了起来。
这个说如兰日日练习书法,孝顺父母;那个说墨兰天天吟诗作赋,一派大家风范;燕草说明兰日夜苦练刺绣,常常做这做那,一开始她们还说得比较含蓄,经不住明兰在一旁拼命鼓励,时不时挑上几句,还加大悬赏,她们于是越说越起劲,说着说着,她们开始急了,渐渐脸红耳赤,还指着说对方是胡扯,还转入了些丫鬟间的人身攻击了。
明兰赶紧摇手,在她们吵起来之前制止她们,再问:“好了,好了,我再问你们,那我们三姐妹中,哪个最年长?”这下三个小丫鬟没异议了,过了会儿,都嗫嚅着道是墨兰。
明兰听见背后一阵响动,不去理睬,又问:“那我们三姐妹中,哪个是太太生的?”这次如兰的那个丫鬟大声道:“自是我们姑娘。”其他人无可分辩。
……(此处省略女主的心理活动)
这时长枫忍不住开口:“六妹妹此般不妥。”众人一起去看他,只见长枫挑眉道:“这些小丫头都刚进来不久,规矩还没学全呢,如何分辨得出贤惠聪明好脾气?自然是为着护主而吵嘴了。”长柏也不说话,只嘴角微微挑起,明兰“哦”了一声,道:“三哥哥说得有理,那咱们换个好分辩的。”
然后回头又问那三个小丫鬟,明兰一脸严肃道:“你们年纪小不懂规矩,可都有眼睛,我来问你们,这里三个姑娘,哪个生得最好看?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人比花娇美若天仙?这个总分得出来吧。”
明兰一口气说完,此言一出,大家立刻笑场,庄先生扶着案几笑得直发抖,其他人都“扑哧”出来……

跳过风华绝代的男二出场描写,直接来看明兰的总结:

明兰恭敬地站起来,道:“这个……各有各的好处,可是……”说着羞赧一笑:“嫡长好认,省事省力,不容易吵架就是了。

再看先生的总结陈词:

过了一会儿,庄先生向第一排的男孩正色道:“今日之言我只说一次,出了这门我一概不认。大丈夫当忠君爱国,不论外头狂风骤雨,终将过去,要紧关节非得把牢,切不可随意陷入其中,与同僚做无谓争执,做个纯臣才是正理!”
众学生连连点头受教,明兰腹诽:这死老头好生奸猾,他的意思就是说,立不立嫡长都不要紧,只要忠诚于最后当上皇帝的那个人就好了。这话不能明说,但又不能不说,便这般拐弯抹角地说,算是完成任务,能不能领悟全靠个人修行了。

我想,明兰这个总结更能回答题主的疑问。正是为了避免纷争,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中庸如庄先生这样的臣子协助皇上执行,这种继承制度便流传了许多年。


我在《奇葩说》看过一场辩论,辩题是“情侣吵架,是谁错谁道歉,还是男生先道歉”,我个人的立场是谁错谁道歉,但是我觉得经济学家薛兆丰说的很有道理:

(图片出处见水印)

同样,我觉得嫡长子继承制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似乎比唯才是举更适合古代。

非历史专业,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此外,为题主的提问点赞!


user avatar   BizarreAdventure 网友的相关建议: 
      

韩非子商鞅这些人都说过,君王喜欢什么样的,周围的人就会以什么样子的人出现

当然儒家的说法是,君王修德修的好,周围自然就是衮衮诸公了


然而,这个理工类有标准答案不一样

这玩意儿没标准答案啊


理论上最好是都隐姓埋名扔下去当县令,看谁能爬起来

但是这需要的人力物力太大了,加上皇子后边的人,肯定会各自使出自己的办法来作弊

到了王朝中期,这制度就能被穿的千疮百孔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吧

假设,有一个公司老板,有几个千娇百媚的女儿,各有长处,别人都羡慕这个老板,但是这个老板说:

我很头疼,这企业以后交给谁呢?

于是按照题主的办法啊,唯才是举

那么怎么唯才是举呢

开始的时候,老板决定考试

然后女儿们

疯狂开始请家教

你一看这有什么意义啊

改成查看女儿们的道德情况

然后女儿们纷纷去养老院照顾老人

老板一看这不行啊,改成看综合素质

也就是素质教育

然后有去街头唱歌的

有拉小提琴的

有敲鼓的

有苦学摄影的


最后还是不分上下

而且更麻烦的是

她们每个人都在学习的时候积累了自己的势力

这就意味着,就算你决定了继承人

其她的人都是有能力给继承人造成很大的困扰


你只好把女儿女婿们聚集到一起吃饭

全部下毒送进医院

然后去开小号了······


user avatar   chen-feng-bao-lie-jiu-30-67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主没想明白嫡长子继承制为什么会出现。

对于皇帝来说,不需要继承人聪明绝顶。历史上绝大多数亡国之君基本都不是智力有问题或者文盲,相反很多都属于瞎操作。

因此,选择继承人首要考虑是保证政权平稳交接。任何的考核指标都必然容易作假、作弊。

你考察功课,会有成千上万的儒生愿意给皇子当“枪手”。

你考察道德,所有皇子都会穿乞丐破烂衣服,天天去农村做好事,给老奶奶洗脚。

你考察武力,那么各个皇子都会去买通考官,比试现场犹如马保国亲临现场。


只有一个考察指标无法作弊。那就是出生顺序。因此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把嫡长子培养成才。


除此之外,从意识形态角度入手,我们可以明白一点,继承人如果可以通过个人奋鬥争取到,本身这就跟“君权神授、等级森严、尊卑有序”的专制君主制度抵触了。某种程度上,如果继承人选择是娘胎里决定的,可以契合“尊卑有序”的思想,从根上不讓其他人“胡思乱想”,讓他们安于现状,跪着当奴才就够了,不要想“竞争上岗”。


user avatar   leon-3-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真的太不了解中国人了。如果改为啊唯才是举,那会有更多的弟杀哥的情况出现。

原先嫡长子继承制,弟弟把哥哥杀了还要承担着某种意义上的心理负罪感。毕竟是谋害皇储,现在既然有才者居之,那我把你能杀掉,说明我比你更有才干。兄弟残杀争夺皇位,似乎一下找到了合理性,原来那份心理负罪感再也没有了。

唯才是举的前提是有一个相对公允的考试。而和官僚的选择通过科举不一样,皇帝在众皇子中唯才是举只是一个主观偏好的问题。因此对于每一个人不确定性都是很高的,在这种高度不确定性的情况下,怎么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那就是把其他对手都搞死。中国古代是没有什么皿煮传统的。能确保自己安全得到皇位的最有效办法,就是皇帝除了我之外,别无选择。还有什么唯才是举的办法比这更有效呢?这种传统一直传到了现在,所以我们不允许两党或者多党选举。当年某些人提出划江而治的时候,我们坚决要打过长江去。因为只要选就有不确定性,不管是谁来选。因为只要有卧榻,两边就不能睡人。消除不确定性的方式不是自己多么多么能争取,而是彻底没有对手。

其实嫡长子继承制也没什么大不妥,在中国古代,由于官僚体系是通过科举选拔的,确保了相对的公允,也相对能有效的选拔上一些人才来,在这种情况下皇帝废物与否其实并没有那么重要,有一个好皇帝固然会好一些,有一个昏庸的皇帝,国家还可以靠官僚集团的集体统治来维持。封建帝王并不傻,如果嫡长子传递有那么多问题,早就被废除了。而事实上在执行层面虽然号称嫡长子继承制,但真正传给嫡长子的也只是一部分。事实上已经做到了有才能的人去当,比如李世民这种。那些非常有能力的非嫡长子,最终也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当上了皇帝。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多!“立长”的“长”是有严格的法律条文的,谁死了后面应该轮到谁。“立贤”的“贤”能定出量化的标准吗? 提问者说考试。从古至今,这么多人骂科举。为啥?因为:“凡是‘我’考不好的考试,都是不公平的!”


user avatar   wang-zhi-yu-02 网友的相关建议: 
      

那就完蛋了。

不光弟弟要杀哥哥,哥哥也得杀弟弟。

在嫡长子继承制下,嫡长子丧失继承权的情况,不是没有。如果不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即位,那么排在他前面的人非死即废,但继承顺位靠后的王子,总还是能当个富贵闲人的。

如果不是嫡长子继承制,那就是每一个儿子都有继承权,而继承权只能通过死亡来丧失。每一个新皇登基后都得杀掉所有的兄弟和侄儿,因为登基前王子们就开始互相打仗了。这种情况,世界史上也是有的,奥斯曼早期的一代代苏丹就是这样产生的,叫做弑亲继承制,又俗称养蛊继承。

这个后果是什么呢?物极必反。

官僚集团无法忍受这样高度的不可控不稳定,他们干脆彻底剥夺了皇室对权力交接的控制权,苏丹和储君以及候选的王子们分离居住,互相之间基本无法接触,每个人都是黄金笼中的金丝雀。苏丹还是苏丹,王子也还是王子,储君则称为“基本法最高领袖”,所有权力归于官僚,皇室只管混吃等死,大约和幕府制度下的天皇类似。其实还远远不如,后面再说为什么。

从根本上来说,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奥斯曼帝国的财政收入支柱由战利品(其实就是劫掠)变成了稳定的税收。我个人认为更靠谱的逻辑是,一个靠稳定的税收支撑的帝国,天然需要稳定的继承制度,只有这种制度,才能确保帝国的延续。

相比那些一开始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国家,奥斯曼帝国制衡王权的力量不仅出现得更早,而且也强悍得多。强悍到什么程度?为了防止继承顺序混乱,除了苏丹之外,所有王子包括基本法最高领袖通通没有生育权——嫡长优先深度遍历未免太麻烦了,只准苏丹生育,王子们按照年龄排序多么简单省事啊!这就还是回到了长子继承制了——伊斯兰教没有嫡长的说法,因为伊斯兰教和犹太/基督教的分歧就在于庶子的继承权。

在世的王室成员只有苏丹和他的弟弟以及儿子,连孙子都没有,因此也就没有皇族和宗室,苏丹彻底沦为光杆司令+橡皮图章+种马。至于王子,不过是国家囚徒罢了。


这个结局,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user avatar   yi-li-bi-ya-bu-b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唐朝政变继承制了解下。

奥斯曼的试图自己家族绝嗣继承制了解下。

前者造成唐朝政局不稳。

后者虽然使得土鸡前中期明君(狠人)频出。

但也造成禁卫军势力庞大。最终架空皇室。


user avatar   yu-ben-guo-w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古代皇帝都像你一样的想法,估计,他们即使不是“死无葬身之地”。也差不多了。

首先,“皇帝”是一个“高危”职业,要不几乎所有皇帝都有一种病——“疑心病”。为啥?因为,他拥有天下最大的权利,很多人会眼红,这里面很有可能包括他的“儿子”。。。所以,对于古代帝王来说,选择“继承人”第一重要的是,要通过选定继承人保证自己的安全,至少要到他“善终”,然后,能保证他的接班人不会把国家“败光”,能让他享受“千秋万世”的供奉就好了。所以,对于“皇帝”来说,他没有“大度到”心系天下,更多的是要先考虑个人利益。。

其次,所谓的唯“才”是举,这个才如何衡量?很难,这个和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不一样,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是作为皇室的“下属”使用的。而皇位的继承人可是未来的“领导者”,让一大群未来的领导者候选人,去参加选拔“下属”时用的“公开考试”?这不是很可笑吗?那只能说明想这个主意的皇帝头脑太简单,估计,很快就会被扳倒了。。。。

但凡能成为皇帝的人,特别是所谓的“有道明君”,心机一定是很深的,根本不需要所谓的考试,就可以看明白他的“皇子”们的为人,因为,老皇帝需要在正式交接权利之前,可以控制住所有的人和事,他们会在举手投足之间给谋求“皇位”的皇子们,出题!

举个例子来说,康熙年间,当时的皇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之后,很多谋求皇位的皇子,以及大臣,纷纷行动起来,各种弹劾的奏章,以及推举候选人。。。其实,那时候,康熙想的明白,看的明白,他就是想通过这件事情看看,到底哪些才是“他”的人。。。作为旁观者应该能看明白皇帝的心思——自己立的太子当然不会轻易废掉,第一次废太子,不过是对于太子的重大处罚。。。皇帝可以责罚太子,但是,如果别人说太子的坏话,或者意图取而代之。皇帝会怎么想?一来,这种人不能为皇帝着想,公开拆皇帝的台。二来,这种人野心太重,以后可能会不好控制。。。于是乎,在那次事件当中跳出来的,“八,九,十”等几位阿哥,以及上书推荐候选人的大臣最后都没有得好。。。。

所以,皇帝选择继承人,比我们一般人想象的还要复杂。

可能,有人会问,为啥古代皇帝的继承制度要以嫡长子先呢?其实,原因有多方面的,其中最最重要的原因是,嫡长子一般是原配皇后的孩子,皇帝娶原配皇后大部分是考虑皇后背后的家族势力,换句话说,嫡长子相对其他皇子来说,后台更硬,一来,皇帝要考虑到稳定这些家族势力,避免出现问题。二来,有了这些势力的支持,继承人可以比较顺利的交接。就是这样!

以上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user avatar   shi-tan-qiu 网友的相关建议: 
      

油管五常和地球五常是两码事,谢谢。




     

相关话题

  古代真的有年兽吗? 
  古代的食用油是不是很稀罕?那他们是怎么吃得起油条的? 
  武汉理工陶崇园事件所反映的我国研究生导师制度的问题,国外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对我们有何借鉴? 
  古代都有哪些外国传入的工艺品或特产在中国王朝变成紧俏商品? 
  中国古代有健美的概念吗? 
  古代的时候,明明是丈夫出了轨,却为什么要怪妻子心胸狭隘? 
  李世民是不是被洗得最白的帝王? 
  美国的政治体制发展到现在有哪些弊端? 
  督公提倡消灭小农经济,陈平提倡保留小农经济,温铁军提倡发展三农经济。你们有什么看法 ? 
  对近代中国而言,“现代化”约等于“西化”吗? 

前一个讨论
你觉得THE9、硬糖少女303、火箭少女101哪个团的平均颜值高?
下一个讨论
一本都没上的人能够做些什么?





© 2024-11-2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