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定居杭州的民勤人从移民史的角度答一波。
说起民勤的历史,就是一部悲怆的移民血泪史。自明朝始,民勤先祖们从江浙徽晋陕扛着兵器跟锄头来到这片土地,屯兵戍边,自力更生。他们像民勤的版图形状一样插入到沙漠里,插入到异族的包围中,蒙古人来了扔下锄头扛起兵器献出生命,沙子进来了,扔下兵器扛起锄头献出子孙。几百年过来了,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屯兵戍边的使命已经淡去,他们已经忘了自己是浙江人,安徽人,山西人,他们都有了共同的称谓~民勤人,形成了和周边不一样的新方言和风俗。他们继续治理并热爱这片贫瘠的土地,尽管这片土地扬起的沙尘一次次毁灭了一年年的希望。他们用智慧改造这土地的养分,用汗水浇灌土地,种出来的蜜瓜和人参果甜美又解渴。他们中有人拉起骆驼行走天下,商铺会馆遍布丝绸之路。也有人因追踪丢失的马匹而在新疆内蒙发现了新的移居地,又带来了家属亲戚朋友形成了新的村庄,内蒙阿拉善、新疆奇台很多人都是他们的后代,这些人开启了民勤人外流的趋势,在清末民初兵荒马乱天灾人祸的年代达到了高潮,建国后的各种政治运动,人心惶惶,只好冒死穿越大漠求生。那个怼天怼地搞基建的年代,上游修了很多水库,断了民勤人吃水的活路,耕地沙化,河水断流,从此沙尘暴一年比一年狂虐。民勤人的先民在沙场上头可断,血可流,如今他们的后人只能看着被沙尘暴毁灭的一茬茬庄稼而抹眼泪,绝望到窒息。他们把希望寄托到沙地里撒野的娃娃身上,再次挺起厚实的脊梁,起早贪黑砸锅卖铁供娃娃上学,给他们买最好的文具,上各种辅导班,他们的子女们也争气,居然一年年后让民勤的教育名声响彻陇原。如今他们在五湖四海长城内外开花结果,也有很多人来到了几百年前祖先出发的地方,虽然方言已经演变到无法沟通,然而在充满了“倒灶”的笑谈中,依然能够想象到祖先扛着长枪短刀向民勤进驻时的情景,语言风俗已然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不变的是面对困境时的那种天不怕地不怕坚韧不拔的开拓精神。以上就是“民勤有天下”到“天下有民勤”的转变过程,那片土地不管有多贫瘠,环境多恶劣,她锻造了在那里生活过的人的精神气质,这也是民勤人离开故土多少年都梦魂牵绕的原因。
这就是甘肃省一个小县的历史,也是整个甘肃省的缩影,尤其是河西走廊的各市县,都是历朝历代由各地移民而来,不管是汉朝到南北朝之间的凉州人、甘州人,还是明清以来的民勤人,亦或是共和国的嘉峪关人和金川人,都和民勤有类似的移民史情节。
某片土地从来都不属于某个群体的人类,而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人,却必定是这片土地历史的一部分。
那天去同事家做客,席间就有人突然聊起家乡这个话题,于是又引出了窑洞,缺水这些词眼,本以为在这个城市已经一年了,大家也足以了解,没想到还是会说出这些词语来形容甘肃,心中一直有些难以言表的情愫,又不知道如何化解,我就打开知乎,想看看有没有人和我有一样的境遇,找寻一下归属感,就随手写下了这篇回答,没想到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得到了大家的好多赞赞,小女子甚感荣幸。
哈哈哈,很开心我的这篇回答成为大型乡亲会,评论里的每一句老乡喊的都好亲切。好多老乡为我打抱不平,鼓励我给我加油,说我不要在意那些没有见识的人;还有的老乡叮嘱我一人在外要照顾好自己;还有的分享一些有趣的被问的经历;还发现了跟我路径完全相同现在也在湖北的老乡,也有路径跟我完全相反读完书已经回家的小伙伴;还有可爱的老乡邀请我去看沙漠戈壁胡杨林。认真看完、回复完所有的评论,心里暖暖的。
身处异地的时候,就会觉得与家乡相关的一切都是那么的亲近,我们称之为老乡的人有着一样的记忆,一样的味蕾,一样的经历,一样的感受,虽然散落在五湖四海,但是我们都有着相同的根永远系着,人们心中的成见我们可能没有办法改变,但是要做好自己,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甘肃的一张名片。
原回答中提到了湖北以及湖北的同事。我对湖北的印象还是挺好的,喜欢这边湿润的气候,喜欢吃这边的藕,喜欢这里的夏季很长。不管是哪里的人,总有善良的人和坏坏的人,有的人是真的无知,有的人是她心里明白她还要故意膈应你,对于这种人,有时我会觉得她很可怜,时间长了内心平静了,也就置之不理了。当然,我也遇到了特别善良,待人特别好的湖北朋友,在这个陌生又冷酷的城市里给了我快乐与温暖,以后回想起来,他们的陪伴会使这段在外漂泊的日子发出bulingbuling的光,这些可爱的人儿、那些快乐又温暖的瞬间将会永远埋在心底最温柔的地方。
之前看到微博上,有话题问你为什么不回家,有回答说三个原因:懒、穷、远。仔细想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呢。但是想想家里眼巴巴盼着你回去的父母,这些理由都显得微不足道。细细算算,你有多久没回家了?朋友,不管你在哪里,祝你事事顺遂,平安喜乐。
有时间就回家吧
毕竟,他乡容不下灵魂
================================
================================
以下为原回答
我是甘肃人,目前在湖北工作,工作一年。刚来的时候因为吃馒头,被同事笑话说甘肃人喜欢吃馒头,买方便面拿了红烧牛肉面,被同事用那种眼神看着我问了句,现在还有人吃红烧牛肉面?
被问得最多的就是你们那边是不是住窑洞,你们是不是缺水,你们是不是不洗澡,你们那边是不是全是沙漠。一开始我还开玩笑跟他们解释,还会纠正不叫兰州拉面,而叫兰州牛肉面的等等一系列误解,但是后来,我发现就算我讲了,他们也没有听进去,依旧是“我觉得……”。
甘肃很长,我不能说有哪一个甘肃人就能代表甘肃,我们家是平凉,属于陇东,靠近陕西省,饮食习惯更像陕西一些。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也只是想象,美的令人窒息的胡杨林也只是从朋友圈看到,闻名中外的丹霞地貌更只是在书本上了解,作为一名甘肃人,我不合格,我也没有真正去了解过、领略过我的甘肃。直到看完《河西走廊》,我决定回家看看。
《皮囊》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都是成了远离了家乡,又到不了远方的人。可能只有离家远的人,能感受到,当别人不屑的评论者你的家乡,当突然吃到家里寄来的饼子,当突然看到家乡的照片时,你才会发现,你是多么深爱着自己的家乡,深深地爱着。
以前总想走出来,现在总盼着要回去。无论别人如何评价,家乡永远在我心里,别人的轻视无法削弱我刻在骨子里的热爱。
甘肃,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