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大家怎么评价甘肃? 第1页

     

user avatar   shi-gui-mi-liao-xin-qiao-ye-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甘肃某县前几年为了迎合省上政策,对本县籍贯但在外打拼稍有成绩的各类人才大搞招商,县上领导态度非常诚恳,曾三番五次到孟老师(我后来的当事人,化名)家中屈尊邀请其回老家县城建设集吃住游玩为一体的某小镇项目。承诺的非常到位,银行无息贷款,0地价土地,县上各部门都有三五十万的投资指标给到孟老师,再加上孟老师的几百万存款,这事就可以开始干了。

其实是个好事,县域经济缺乏活性,能搞个小景点搭配着老百姓需要的衣食住行刺激经济活性,增加人民茶余饭后的娱乐,一对人民有好处,二对县上有贡献。

但是这事不对在哪?这个孟老师早年在新疆当教授,是个教历史的,后来退休之后在成都开了一间茶楼,平时给朋友写写书法。所以其标签本就不是个商人或者老总,其认可的称谓便是“老师”,喜欢别人说他是个书法家。就这么个人,被县上领导车轮战,三天两头到他家里游说其回去给家乡做贡献。言必称同乡情谊、家乡发展。反复扣大帽子,什么“跨时代的改革者”、“全县人民的大恩人”、“全县商业带头模范”等等,哪个正常人架得住这么吹。

孟老师一想,既然县上这么认可我,再推辞也实在不好意思。而且县上又给无息贷款、又是0低价土地,各个部门都给政策和资金扶持,那就回去带头干一干。然后孟老师为了表示自己一心给家乡做建设,自己绝无谋私想法,还和县上签了自己项目利润全数交给县里搞建设的协议。

后来孟老师回家,注册公司,投钱搞建设。还利用自己在北上广深的媒体、文化界朋友给该县好好宣传了一波。

但事坏的很快。孟老师的工地动工之后,其存款基本就被花的一干二净,但是都开始干了,工肯定不能停,没钱咋办?不是县上给了什么无息贷款嘛?不是各个部门都有什么项目专属投资指标嘛?

于是到领导那里去问,不问不要紧,一问心都凉了。

领导一改邀请其回家乡搞建设时的谦卑,直接不见。孟总就看着领导就在里面坐着,其他工作人员也死活就说领导不在。好不容易见到人了,领导鼻孔朝人、居高临下、颐指气使。

“什么贷款?贷款你要去银行你找我干啥?”

“什么无息贷款,我没听过,你说我承诺你了,你合同拿出来给我看看。”

“各个部门的专项基金已经配套上去了,不然你项目门口的流动治安亭哪来的?”

……

孟老师当时人就蒙了,所以我说我这个当事人他本身就不是个商人。真是个商人未必能骗得回来。

沉默着回家,翻箱倒柜找资料,当初县上领导承诺得内容果不其然一个字的证据都没找到。光是开工仪式上,朋友用手机录的有位领导现场讲话时说了几句相关的。但是离得太远一是听不真切,而是连台子上站的究竟是哪位领导都看不清。

孟老师含泪,在家人的劝说下从外面借了点钱。因为现在孟老师的全部身家都在这个项目里了,如果不成,后半辈子养老都没有指望。

工程继续施工。孟老师自那以后人就沉默了很多,原来那个乐观向上的老艺术家不见了,换来的仿佛是一个呆子。工程上钱一直紧张,到后面,正常渠道的钱基本都借不来了。家里亲戚朋友甚至远在一线城市的老友看到孟老师的消息下意识的都要往后面躲一躲。

“本来是回县里给家乡人民造福的,没想到现在搞得家乡人民都不待见我了。”

过了几年,孟老师烂账欠了一屁股,但所幸项目主体已经成了,再有半年都可以运营起来了。

好事成双,县上领导换了。

原来的领导去了隔壁市做二把手,新来的领导是个年轻人,听说之前在一线干的不错,这次直接调过来做一把手,且闻风得知这位领导搞经济是一把好手,知名大学经济专业毕业,且做事雷厉风行,之前与其合作过的朋友转述这位领导宅心仁厚从不拖账赖账。

孟老师当时正在四处跑供应商,求人家延缓账期,听到新来的领导这么对脾气还想着找机会再去拜访一下人家,甚至还舍出家里最后一点余钱买了两瓶茅台。一方面是学乖了,另一方面他冥冥之中觉得这位领导听过他的经历之后一定为他拨乱反正,给与帮助。

可世界就那么奇妙,孟老师晚上刚回到家,老伴就和他说家里来客人了,探头往客厅看一眼,妈呀,这不是原来理都不理咱的副县嘛?

副县紧紧的抓着孟老师的手,表示之前自己认识有错误,现在在新领导的批评下已经直到自己错了,希望孟老师能继续秉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把项目做成做好,为领导涨涨脸面。并且又说:新领导明确表示过,该有的支持,一样都不能少,必须给孟老师安排上,不能寒了人民企业家的心。

此时孟老师已经不在乎别人叫自己什么了,孟总行,老板行,企业家也行。他只是涨着两瓶茅台喝红的脸让老伴再炒两个菜。

毕竟马上70的人了,喝完酒第二天就被送进了医院。刚刚稳定下来,电话响,是昨晚的副县。副县说自己分管自然资源工作,省上来了通知,各县要把土地信息重新录入一下,刚刚发现项目上的地还没录,让孟老师带着土地证去一趟国土。孟老师连忙应声,想也没想的让自己侄孙把土地证拿去录信息了。

可是,第二天,侄孙给孟老师打电话,说国土的人来开了大几十万的罚单,并要求限期把土地重新整备好交还国家。孟老师还不明白怎么回事,转头问侄孙,说没说啥原因。侄子说,说是没有咱们没有从合法途径获取土地,擅自开发。孟老师火非常大,语气冲冲的问,咱们不是有土地证嘛,你拿给人家看呀,现在罚单都开下来了,又要给人家领导打电话,尽为了这误会去求人。

“可是,昨天我去国土上”侄孙说“人家国土上的人说是信息一天录不完,叫我把证留在那,之后给我通知让我再去拿。”

孟老师当下明白了,脑压一下子冲破预警线。头开始发昏,眉骨、眼睛开始剧烈疼痛,仿佛眼睛要爆出来一样。

“那给你啥凭据没有?”孟老师强压声音。

“没有。”

于是,“全县人民的大恩人”没用几年就变成了“大仇人”。

我在西安接手这个案件的时候,孟老师身形消瘦,项目就在快完成的时候被各方叫停,孟老师手上也没钱了,贷款欠款好几千万。这个官司从市上打打到省里,从省里打到最高院六巡。每一个法官都希望双方调解,好好谈一谈,好让项目起死回生,能够发挥项目本身的价值。但各种原因,均没有成功。

孟老师现在在县里人人喊打,甚至有人说每三户商铺,孟老师就欠其中一家钱。但是也有极个别人说孟老师人好,毕竟这么多年了农民工工资从未拖欠一分。只剩下百亩烂尾楼矗立在城市边缘的结合部,在秋日的红日中所说着冤屈。

类似的“孟老师”其实还有很多,这些人都饱含着建设家乡的热血回到家乡,但基本每太见过哪个老板成功。何况“孟老师”呢?现在也就我称呼他时叫他孟老师,别人叫他什么因为极少听到我也不太清楚,可能已经没人记得他了。

甘肃好不好,我是甘肃人我当然觉得甘肃好,但是心里很拧巴,我也不懂为什么。


user avatar   wa-luo-li-lo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学刚毕业不知道怎么脑子懵逼的就去了甘肃武威,因为是甘肃的人才引进,公告什么的也是当地人社部们发出来的,我们就报名了。一开始说是安排住宿、有食堂,正规事业单位,去了以后找谁谁也不认了,我们自己租房自己做饭,后来我去查社保,居然社保都没给交。一共招录了十二个人,有一个人家姑父是当地组织部们的一把手,直接没报道就被借调走了,还有一个是花了七万多块钱托关系进来的,还有三四个是大专,大专也能算人才引进,什么原因就不用明说了吧。我看情况不对,就直接辞职走了,因为是试用期,我不满意解除合同这是理所应当的。结果人家把我的党组织关系和档案扣押了,不给!我找人说和,人家办公室主任放话,要好好的摆两场酒,意思意思。

我那时也年轻,直接也没鸟他,后来我考上别的地方的单位了,不能不转关系了,打电话过去问,人家都说不知道。我给当地主管部门打电话询问。

人家说你党组织关系早转走了。

我一不知情,二没签字,谁给转走的?

不知道!

转党组织关系要有接收单位,被转到何地去了?

不知道!

问什么都是不知道。急眼了,人家说你没交党费,没参加组织生活,属于脱党。

我没办法给市长热线打了电话,要求回复我三点,一谁转走了我的党组织关系;二转到了何地;三党支部认定我脱党前为何不联系我且在我多次要求下不给转组织关系。

与此同时我把党工委、原单位、社保局……投诉了遍。一个正式招录的事业编,社保医保没交、四个月工资蒸发了、党组织关系消失了,这也属实荒唐。

过了一段时间,有人联系我你来转组织关系吧!其他事情不要问了!

这个事情就这么荒唐的开始这么荒唐的结束!

幸亏早早的走了,要不我这个人也得消失在腾格里沙漠边缘。

感谢狠狠地给我上了一课。

格叽格叽…………

因为单位不给解决住宿问题,当时我和同学就在火车站附近租了一套房子,一个月750,住了一段时间,我们在楼下闲聊突然发现那个墙面竣工牌上写着“……廉租房工程”,当时我直接有些懵逼,我们迟迟申请不下来的廉租房,居然已经让我们住上了,只不过我们租的个人的。

当时已经打算走了,我给房东打电话,电话里说的好好的,我们态度很好,房东也说的挺仗义的,说是你们既然不租了那就退押金和租金。约好周六过来退款顺便看看房子,结果人家到周六直接反悔了,爱住不住,钱一毛不退,而且态度很恶劣。我们吵了几次以后,我就打电话到建设局,举报房东违规出租廉租房,接电话的说会记录反馈。

之后我们和房东又吵了几次,没办法,我们就商量着在网上发了信息,把房子转租出去了。等我坐上离开的汽车时,我在车上收到了建设局的电话,电话是来跟我核实情况的,扯东扯西,也不说正事,我也不愿跟她啰嗦,就说算了,我不投诉了。对面立刻松了一口气,高高兴兴的挂了电话。

跟我一起走的除了我们两个外地人,还有一个当地的我还记得他老家叫什么冰草湾,这家伙整天醉醺醺,不是摔了手,就是喝多了被打青了脸,被领导骂了几次后,他就死活要跟我们一起走。

我们先回了西宁,可是年底不好找工作,我们就在西宁边玩边找工作,这段时间租房子的钱、离开武威的车费等等都是我掏的,期间他还借了我一些钱。

过了几天我在网上投的简历有消息了,我就去济南面试去了。我的同学去了北京,冰草湾的那人去了长沙。后来再联系就是一个多月以后了,他给我打电话,哭的稀里哗啦,说在长沙被拐进了传销窝,衣服行李都丢了,夜里从楼上爬出来,连夜坐火车才回的兰州。现在在一个同学宿舍借住两天,想跟我借点钱。

我当时刚入职十多天公司给我发了有一千多块钱,我听他哭的实在不忍心,就给他五百还是六百块钱。加上以前零零碎碎借的,总共不大到两千吧,钱不多,可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后来我房租都付不起的时候,我给他打电话,人家就是装傻充愣,次数多了,我再也没跟他要过。

就那样吧,冰草湾的刘娃子。


user avatar   phobos 网友的相关建议: 
      

勃艮第者的“聚集-边陲”效应

荒凉必有荒唐,繁华自会荣华。

若非战乱避居,平常并无反例。

鸡头牛尾,本不必争,无料之人,徒证一生。


user avatar   mai-zi-qing-qing-sui-yue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三更啦————————————

评论区的朋友请友善,已经删了很多评论了。

还有,不要问我哪里人了,就是甘肃的。还有几位问我哪个县哪个镇,还有私信问的,你想干啥?给我办北京户口吗,劳资信你个鬼!

既然评论区有位网友质疑清蒸蔬菜店的存在,来图了,刚出去吃饭拍的。(晚上拍的,红米像素渣,店名隐私打码)

1.清蒸蔬菜店,长见识了吧?(马赛克区伊字开头名称)

2.清蒸商店(伊某某食品店,我也不懂啥意思,隐私打码)

注意,店名称右下角一行字才是店招牌的灵魂所在:有一种挑剔叫清蒸。

你细品。

二更分界线————————————

本来不想继续更新的,犹豫了一下,还是补充一些东西吧。评论区很多人说我夸大了事实,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不bb,直接上图:清蒸十字绣,没见过吧?

十字绣在西北属于很常见的工艺品了,家家户户都有,但是近几年出现了清真十字绣,而且数量还在增加,把宗教内容绣在家里的墙上,和宣传标语一样,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国家,群众有信教自由,但是宣扬宗教内容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回族群众也有不信教的权利,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耳濡目染,你让他信蒸煮还是信D呢?

再说一件小事。本地某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讲唐诗,其中有这样一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解释到豚的时候,老师说,豚在古代就是猪的意思。这时,班里有学生说:老师,咱们班有回族同学,不能说猪。老师很无语,说,我们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信仰和生活习惯,但是不能说猪,那要怎么解释呢?有个同学小声说,就说是大肉。学生们哄堂大笑。

来说说清真食品。

下面是本地最具代表性的清真食品企业之一“哈俩里”的产品,网上有售,价格跟店里边差不多。

清真辣条

清真面包

清真土豆粉。

清真鸡精

清真酸菜(青海隆化人在全国各地开的兰州牛肉拉面就是这种酸菜)

乱入一张康师傅的清真红烧面。

分割线——————

说一下甘肃的lv化情况吧。

楼主坐标甘肃某乡镇。人口方面,镇上的汉族学生越来越少了,大人也一样,都去了城里,另一个变化是回族、东乡族的人数越来越多。本地的乡镇中学,回族学生如今占20%左右,十几年前,这一数据大概是5%。少数民族并没有受计划生育政策和三胎政策的影响,家里孩子持续稳定在3个左右,两个的都很少。

商业方面,除了在西北地区占统治地位的牛肉面馆,镇上已经相继出现了清真商店 (这是人家店铺的名称,不是答主杜撰的,担心隐私问题,我没有拍下来) ,对,里边所有的食品都是清真的,包括矿泉水,从临夏运过来的,老板很骄傲的告诉我,都是临夏货,都是清真的,店名就叫这个,我看到后疑惑了半天。牛肉面馆里边“清真饭店,外菜莫入”的告示大家也已经习惯了。

附近十几个村子里边,小学生最多的是民族小学,修的那叫一个漂亮,不远处是清真寺,幼儿园小学一体,塑胶操场,游乐设施,暖气,白板教室,该有的都有了。村里常驻民委得工作人员,基本是从市上县上下来挂职锻炼的,平时以睡觉为主干饭为辅,村长不敢管镇里假装看不见,这是村长告诉我们的。民族村经费很多,五万十万二十万不要太多,其他汉民村想都不要想。

年轻人里边,放弃信教的变多了,跟汉人一起吃大肉吃火锅吃的不亦乐乎。但是保守方面还是很保守,回汉通婚只有汉女嫁回男的比较多,反过来的很少。结婚以后要随人家的宗教和生活习惯。

由于太懒,想了一些,后续再更吧。


user avatar   thermtech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几个事实吧,尽量不掺杂个人评价。

今年6月到7月间驱车自驾往返11000公里到新疆,时间比较宽裕,行程安排也是每天开500公里,在沿途多在路过的城市看一看。

途径辽宁,河北,内蒙,甘肃,宁夏,新疆,山西,北京。其他城市不说了,从新疆返回的途中特意安排了在甘肃的游玩,从瓜州进入甘肃,在嘉峪关,张掖玩了三天。

首先自驾11000公里,唯一一次在高速路口被拦下来就是甘肃境内的柳园站,理由是某一点速度达到了122公里/小时,要求出示驾驶证,行驶证接受处罚。

进到检查站屋里,那个JC说你这个不需要处罚,但是需要接受口头警告。态度说不上蛮横,但的确令人不舒服。

在嘉峪关住宿,是一个三星级的酒店,早上领了餐票去吃早餐。进去问服务员票给谁,根本就不理我们,就是收拾桌子。我们就去拿餐盘准备先拿餐食,结果一个穿黑衣服的男子非常蛮横的抓住我们的女士,大声质问,你有票吗就拿东西?我们连忙把票递过去,但也表示了对他的态度不接受,还拉拉扯扯的。但该男子口气非常强硬,意思是不拿票还以为是白吃的。

最后一个是在鸣沙山附近的汉庭住宿,早餐是包给隔壁的拉面店。一个父亲带着姑娘打理店面。

同行的先问馒头不够吃能不能多要一个,那个姑娘不拒绝,但也不情愿的说你吃完再说。那种感觉不舒服,不热情可以,但的确令人觉得有点小家子气。

不做对比,自驾沿途接触各种民宿,宾馆,酒店,旅游服务人员,检查人员,甘肃的接待者明显把我们当成旅游者,语气和行为都有点硬气。而且让人觉得实在中带着狡黠。

以上,一点感受。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是山东人,因工作关系长年住兰州,并且甘肃省内各城市都经常去跑业务。

兰州挺不错的我觉得,非常干净,刚来兰州我特意观察过,很多犄角旮旯都没有垃圾,清洁工人的橘色工作服都干干净净,城市乡村环境比许多城市都干净的多,可见政府在市容环卫上下了苦功,要知道西北城市不够湿润很难保持干净。(我就不说其他有些名气很大的城市有多脏了。)还有兰州气候真的挺好,我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这方面的宣传。我在来兰州之前,以为干旱缺水,但在这几年发现并不是这样。干燥是有一点,毕竟内陆,但气候挺宜居。近三年要比过去几年雨水更多,有一年忘了是18年还是19年,那雨水多的几乎隔几天就要下雨,雨还不小,搞得我周末出游计划屡次作罢,真是印象深刻。总的来说,兰州就是冬季不冷,夏季不热,风不大,雨不大,四季分明,蓝天白云,空气质量良好,颠覆了我之前刻板的印象。据说以前的兰州空气也不好,污染重蓝天少,我看到的蓝天白云空气好是近十年治理的成果。这一点真的厉害,兰州也不宣传,政府还是要加把劲把宣传要跟上,现在营销也很重要。这次赶上疫情突发被困在兰州一个月,有关部门除了刚开始两三天的慌乱,第二次全民核酸开始就变得井井有条,极有效率,可见政府也是有进步的。而且从疫情开始到结束周围也没遇见过骂骂咧咧的兰州人,态度几乎都是“哎呀又来了”的无奈,对于疫情防控普遍配合,秩序很好,这一点要点赞。

说说甘肃北面的城市,基本都人口稀少,市容同样干净。我认识的嘉峪关张掖酒泉敦煌金昌人都很亲切,豪爽大方,真诚质朴,是我想象中敦厚善良纯朴的甘肃人民。特别提一下酒泉人,高大威猛的外表,一副不好惹的样子,接触时间长了才发现都是善良单纯的汉子,这反差也是很有意思。还认识一个肃北的蒙古族甘肃小伙,长得高大帅气,喝酒生猛,但对老婆孩子绵的跟羊一样。前两年和朋友开车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到敦煌玩了一圈,苍茫辽阔壮美的风景真的毕生难忘,一路上一边看风景一边回顾了汉唐的历史,我怀疑我前世就是西北大汉,不然我一个海边长大的咋这么喜欢戈壁大漠绿洲呢。一路上遇到的人也都好,什么宰人通通不存在,到底民风淳朴,我真的太喜欢这几个城市的人民了。

经济就不提了,大家都清楚,地理位置深处内陆,城市人口稀少,出的比进的多,经济上不去也很正常,就兰州还像个大城市的样子,其他都不行。

甘肃美景诸多,这几年开始凭借旅游名气上去了,希望政府能重视这块,把配套搞好,好好发展旅游业,让纯朴的甘肃人民收入增加,日子越过越好。

谈了个兰州女朋友,不出意外这两年就能安家兰州了。

说个题外话,兰州姑娘不管外表多么好看精致,相处久了真的都比汉子还汉子,豪爽大方,像凛冽的白酒入口爽辣,后劲绵长,至今我都没发现一个内外都娇柔的,真不愧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喜欢,哈哈!


user avatar   123biubiu-9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身为甘肃人,我是真不喜欢这个地方,这里发生的种种都太让人绝望了

就拿我们那个18线小县城来说,一直以来都是农业县,不知道leader是不是脑子抽了,非得搞旅游,这两年使劲儿挖渠注水搞湖泊,建小广场,好家伙,本来我们这儿就是缺水县,非得发展和水文相关的旅游,也没吸引谁过来

又搞沙漠文化,在沙漠里面建沙雕,是真的沙雕 其实是铁雕,距离县城超级远的地方,也没个啥特色

某镇上又说缺水干旱,不让农民种地,土地亩数全部减半,而且又上涨水价和电价,对,这个镇子浇水是靠电发动,这让人家怎么活啊

那些个小领导直接暗示,要想少交水费电费,请我吃饭。就尼玛辣鸡

就是这个镇子,19年的时候,让农民买楼房,不买不让种地,是真的不让,问题是这些楼房建在哪里呢,好家伙,没想到吧,是和沙雕一样的地方,沙漠里,距离城区又远,物资也不丰富,谁愿意买啊,但谁敢不买

就这还只是小镇子,大了我也不敢说

作为本地人,我也感觉不到外人所说的热情好客,如果是的话,也只是碍于面子,我真的觉得本地人超级好面子

再说一下我在兰州打车的感受,坐了三次车,有两位司机开车那叫一个急匆匆,前方有空我就插,还要一边和旁边车吵架,还要一边嗡嗡的赛车,我还在这儿坐呢,真的很害怕。我见到的只是少数司机,别的应该还不错。

说到这个我又想起一位司机,我回家的时候,出了汽车站,坐上车,我让他把我送到我家楼下,我家在小区最里面的位置,下了车,司机非让我多掏一块钱,说我本来离得就远,要是别的司机的话,肯定不会送,我。。。

我所见到的是父母老两口辛辛苦苦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还总是被镇上leader欺负刁难,到现在为买那个破楼家里还欠着债,谁不希望舒舒服服的待在和父母同一个城市,可在这个小城市,我就是看不到希望

大家怎么都对是哪儿感兴趣啊,我好害怕啊,还不如点个赞呢

说一点咱们大甘肃的好,疫情的时候咱们很安全嘿嘿,只要我们够内陆,病毒就追不上我。(靠,打脸了,最近甘肃疫情有点严重,我有几个学医的同学现在都在各个小区帮忙做核酸检测呢,各位保重好身体啊)



4.1

疫情不结束,没办法返校,家里是越来越穷。因为政策的变化,非得让压滴管(不知道是不是这俩字),村子里不给配水泵(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字),说是新的农业技术,又要买各种机器,再加上因为是承包别人的土地,而且都是一个队里人的,队里人趁机抬价,抬到了一亩地六百八的价格,哪有什么乡情,在钱前面,谁给的多谁就是大爷,最终种地的成本高达二十万,几乎掏空了所有积蓄进行赌博,根本不知道一年下来能不能有收入。本来说有投资,结果哪里来的投资,全部都是自己出钱。说不种了,去打工,18线城市根本无工可打,就是找到了,也只是一天一百八,网上说现在农民工工资是一天三四百,真是地方各有不同。

又赶上大三要准备考研,目前说你不用操心钱的事,问题是我要是真不操心就好了,感觉自己就像个吸父母血的吸血鬼一样。这几天因为土地的事情,母亲天天失眠,我也天天听见她和别人通电话说和土地相关的事情,我心里的焦虑一日比一日强烈。这种焦虑不安转化为我控制不了的脾气。父亲不到五十岁,头发已经花白,这几天有太多的转账,他不会操作手机,看得我又气又心疼。

人常说,你要不为环境所影响。这都是狗屁,刀子插到身上了,凭什么还要求我奔跑。自从上了大学,我越来越明白,原生家庭环境对人的影响太大了,乃至你的后半生都是,那些有父母帮衬着的人就是比你过得好。什么人定胜天、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根本就是个谬论,人的努力只占一小部分。什么好人有好报,我爸妈种地这么多年,被乡zhengfu的人欺负骗钱,那些人一个个冷眼旁观、落井下石的事情没少干,却一个个过的比我们好多了。


user avatar   tian-shi-de-chi-bang-23-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作为甘肃人,谈一谈:

首先优势:作为连接关中平原和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狭长地带,甘肃的旅游资源丰富,矿产资源多,战略地位重要!

但是劣势:1.自然环境恶劣

作为一个内陆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其人口承载力注定是不会很多!这也意味着无论甘肃怎么努力,其人口数量及质量均不敌东南沿海,这注定是发展不起来的。

2.人才流失严重

第七次人口普查中,甘肃净流出人口281万,乍一看281万相比其他省不是很多,但是甘肃总人口才2500万,每年流失率都在11%。这也就意味每年从甘肃走出去的大学生基本全留在外省。

3.官僚主义盛行,腐败问题突出

作为一个从小在甘肃吃住长大的90后来说,从小就听父母每次办事都要去送礼,不送礼事情都办不成!截至18大以后,甘肃甘肃省厅级以上18人落马,甘肃省直属单位所辖官员35人







这只是搬出来的,还有搬出来的数以千计

3.甘肃省省内分化严重,不团结。

小至个人大至地市都是互相内斗,互相攀比,一点都不团结。与其说是一个省 甘肃不如说是散装省。

甘肃共划分14个地州级,但是现实情况是河西五市(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抱一团,陇东三市(庆阳,平凉,天水)又喜欢报西安大腿,剩下的陇中地区(定西,白银,临夏州,甘南州)喜欢抱一起!

除此之外,由于省内资源太偏向省城,所以甘肃兰州与其它地市的发展简直天壤之别!穷得太穷,富的太富!这也导致其它地市很不喜欢抱腿兰州发展。

(兰州GDP比庆阳GDP足足高了4倍!比其他地区高了数十倍,而且全省仅兰州市为二线城市,其余城市均为五线)


其次再说一说甘肃人

这张图估计是大多数人映象里的甘肃人——生活环境缺水干旱,红脸蛋,衣服很破旧!感觉和现代不是一个时代的人。(其实说到这我不勉想到我刚上大学那会儿人家以为我30岁了)。甘肃人其实比较固执,并且固步自封!所以新事物很难以被当地人接受,这也是甘肃落后的必然结果!当别的省早已由外贸经济转化成为互联网经济走向世界的时候,甘肃人依旧走得20年前的老路——农业经济、靠着资源过日子的工业经济、旅游经济!这种固步自封的发展必然渐渐落后。

另外甘肃人性格比较直率坦诚,有什么说什么,太直白!这与南方人委婉的性格简直天壤之别!因此南方人可能有时候接受不了!

另外甘肃人与同为北方的东北人性格又不太一样!东北人性格好张扬,好面子!而甘肃人性格较低调,甚至有时候会“哭穷”。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绿化搞得不错


user avatar   zhang-wei-82-54 网友的相关建议: 
      

据说货车司机副手如果半夜被颠醒,一般会爬起来:到甘肃了?!

当然,现在货车不允许这样彻夜不停地跑了。当然,路况并没有好多少。无论你从东西南北哪个方向出省,你会发现人家的路就是宽而且平,尤其是宁夏——这个很不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的路,比甘肃好太多太多,作为甘肃人,内心是惆怅的,是想作诗的。

我儿子昨晚问,为什么这里的人管人,都是在大声吼,而云南(他在大理生活过两年)则不是?我说你听听大街上卖东西的,是不是都在吼十元三斤,是不是还在吆喝不甜不要钱,你们的教室是不是都有点吵,老师是不是说话很大声?这就是习惯吧!?我不知道。

我儿子上学的幼儿园,七八九年代的老师是全国各地来的,这是个移民城市,然而最近这些年,老师们都变成了当地人,背过孩子或者当着孩子的面,都说着当地方言,仿佛第一官方语言就是方言,经常觉得进了当地一个村。

经常从新闻上看到公示的准备提升的干部信息,包括我熟悉的人,绝大多数是从乡村考学,毕业进单位,混得好顺风顺水的,就开始管理一方了,有些人这辈子除了出差,去过最好的城市就是本市,居然调进来一年就主政一方了,然后用不了几年,那个系统基本上就是那个地区的人把控了。我们这里有个村叫张庄,有那么十来年,人们都说:在这个城市你不认识个张庄人,都不好办事。我本人出身农村,对乡村没有任何排斥,但是也绝不高估乡村子弟管理城市的能力。

全国只有甘肃,东西南北的地方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我曾经给庆阳人和天水人当临时翻译。

甘肃人不爱出门,甘谷人除外。早些年我们出去闯荡,回来被称为“闯家”,跟艺术家文学家一个级别。甘肃人特别恋根,当年会宁县由于干旱搬迁安置,相当一部分人打死不走。即便到现在,我的很多亲戚都从全国各地费尽周折调回来甘肃,没有什么能阻挡他们回到老家,不管这里有多贫瘠荒凉和落后。很多年,很多次,我出去做事,在亲朋眼里就是罪人一样的。

我去开会,跟无锡老板同住,彻夜长谈,对于我反应的问题,诸如停车难啊广场舞吵闹啊,他都会问:为什么不打市长热线?我说到很多问题,他都这么问我,然后这个夏天我们打了无数个热线,只是一个广场唱秦腔到12点的扰民问题,整个夏天没有解决,没有任何结果。有一天下水管道堵塞了,我打热线,那头问楼里还是楼外,我说楼里,她说那不归市政管,啪,挂了。第二天我又打,同样的问题,我说恭喜了,整条街泡了,算室外么? 然后社区来了,说没办法,这是三不管的楼,继续打热线,街道来了,说三不管的楼……最后楼下商铺老板自己掏钱疏通。我有时候觉得这可能也是三不管的城……

我每次回到老家县城,亲戚们都无比骄傲地告诉我县城变化太大了,大得惊人,每次我都想说:难道别的地方都没有变化么? 当然,知足常乐是好事。可是当我看到小河干枯,大河几近无水的时候,所有的杏树林场都被病虫侵害颗粒无收的时候,难免想骂人,可是骂谁好呢? 甘肃农村的房前屋后大片大片空地,不能栽树?可以。但是你去看看,有几家人像南方人那样把房前屋后都栽满了的?有人说干旱,放屁,杏树核桃树桃树柳树榆树什么树不能活?临近甘肃的陕西,同样是大西北,人家是第一水果大省了,还说啥呢?

最近,小舅子家的地被承包了,据说要包给一个公司,建最大的养羊场,甚至很多人家的房子院子都征了,我很奇怪,建羊场有太多太多的地,为什么要占用最优质的耕地?为什么即便周边的老百姓都要迁徙走?但是老百姓首先过不了村里乡里这一关,合同签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永远没了,哪怕他们是在塬上,也躲不开这种开发利用。我的表哥,推平了全川最好的耕地建驾校,又用最好的耕地去栽葡萄树,原因在于他已然是当地的有钱人,手眼通天那个感觉。在南方,这种老板应该多到数不过来。

我去过很多地方,省会城市变化最小的,是兰州。很难想象,把新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到兰州,会是个什么效果。我不明白,甘南草原到天水麦积山和陇南的路,为什么一定坚持就是不认真修一下,不能搞一个旅游环线留住游客,可能钱都花在新区了吧。但是新区除了给甘肃多养一大批公务员,确实没有发现还有什么意义,我去过很多次,很多次都充满着疑问。

人是第一要素!我经常说自己是突厥人,你看很多甘肃人其实就是党项人后裔,问题在于我们没办法考究,而且毫无意义,但是这也许就是各种问题的答案。

人才是要素中的要素,我不乐观,因为但凡有点学习能力的都考出去不回来,至少顶尖的人才不会回流建设甘肃,就是高质量的劳动人口也被吸引到了远方安家落户或者只是假期回来,仅此而已,以后靠什么人才去发展?而所谓发展其实就是先抢夺人才。昨天有个小领导痛心疾首地告诉我,本市去年净流出人口17万,他说了好几遍可怕可怕。

貌似甘肃人不能说甘肃不好,不能直面事实,不清醒,怎么知道该努力?我去他的。




     

相关话题

  甘肃近十年为什么越来越穷? 
  甘肃临泽政策称生三孩每年发 1 万补贴,买房补 4 万,将会产生什么影响? 
  甘肃的人才外流严重吗,为什么? 
  兰州属于几线城市? 
  你眼中的甘肃是什么样的? 
  你眼中的甘肃是什么样的? 
  为什么说「兰州人的一天是由牛肉面开启的」? 
  谈了个甘肃的男盆友,舍友知道了就一直在那说甘肃有多穷多缺水,我该怎么怼她们呢? 
  如何评价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布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 
  罗布泊为什么会干涸?是地质原因吗?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一个国家的战机有几百几千架就算是非常多了?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李云迪涉嫌嫖娼被行拘,15 个品牌 5 家上市公司受牵连?对商业机构有哪些警示?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