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读过。不用读。
因为 当一件事物的输入和输出都是确定结果的时候,过程即使是黑箱,我们无法了解,也可以评价它。
比如,一台空调,他的输入是电能,输出是冷风,那么它再怎么设计复杂,原理深奥,我们都不用管。当他不制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说,这空调坏了。而你也不能说,你懂空调的原理吗……你不懂你有什么资格评价。
再比如,国足,即使有人再怎么吹:你懂我们的优秀体制吗,你知道我们培养人才的方法有多科学吗。不懂足球,你也可以评论,你TM给我赢一场啊!
同理,中医的输入是诊疗和用药,输出是疗效。什么是疗效,不是你得病的时候吃了药,病好了就是有疗效,因为绝大多数的病都是可自愈的(即使人们很晚才意识到这点)。你对医生、药物的信任,以及你对医疗行为心理上的认可,都会对身体有积极的作用(即安慰剂效应,可占很大比例)。即使有疗效,伤害大于疗效的药是不可取的。这些都需要实验。
在很多发达国家,药物上市需要制药公司花掉漫长的周期、复杂的实验以及巨额的经费去完成这一系列实验,其中以美国的FDA对此过程的审核最为严格。即使采用最严格的审核标准,每年还会有药物的召回,被公布在其官网。
就申请FDA验证的所有中药来说,目前没有一款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对某一项疾病有确切的疗效。
OK,那么即使你把这个诊疗过程吹得再高大深,我也没必要去了解,因为这都是浪费时间。
不管确切输出,只去把过程黑箱搞得貌似很复杂,让普通人感觉很正确又让一些门外汉难以反驳。中医已经走在了忽悠人的前列。而批判性思维是每个人都需要具备的,也是恰恰中国教育缺失的。
看着这个问题,我反思了一下,发现自己虽然学理,却连«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几何原本»这类著作都没读过,甚是羞愧。
单单只看袁崇焕案当然不是冤案,罪行有一码是一码,足够给他吃刀子了,毙个一两回并不很冤。
问题是.....有一大半的勋贵、庸官、阉党、军阀那种动摇国本的应该凌迟几十回,大明敢么?
之前的辽东将领,“辽左发难,各城望风奔溃”,比起袁他们给个七八刀,有啥问题么?
那袁为啥吃刀子?吹最大的牛,打最响的脸了呗。......况且,身处高位本来就很难完全干干净净,谁还没个吃刀子的罪.....
冤吗?不冤吗?emmmmmm.........
高赞举了D的例子,我也举一下表达我的观点,黄克功案知道吧?一个团级干部因感情问题枪杀恋人,他的死确实罪有应得,而且功过不相抵,这一点没毛病吧?
问题是 那吴化文投奔日寇、残害百姓、阻挠抗战怎么算?他罪行够不够大?比起黄够不够多吃两颗花生米? 结局:战场起义,将功赎罪,安度晚年。
少帅放弃东北、不肯抵抗、白赠国土怎么算?不是蝗军满世界开打他就是千古罪人了。比起黄够不够多吃两百颗花生米? 结局:都懂。
这些不是说黄就不该处死了,只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双重标准是一直伴随着OO存在的,嘟嘟有罪,揪出来就得死,没毛病,一点都不冤,但真正冤了天下苍生的人逍遥自得,才是另一种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