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孩子需要经历些什么才会明白学业的重要性? 第1页

  

user avatar   xun-huan-li-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15岁在纽约读高中的时候,因为心理压力非常大,再加上身边认识的所有的朋友(大概4,5个)非常“有默契”地一起选择了退学(我特么也不知道为啥认识的全是不爱学习的),选择提早步入社会,一度也在考虑加入他们。他们之间有的人是真的完全不是读书的材料,有些人是因为觉得社会比学校更精彩。

我两个都不是,我承认我的一部分思想确实受了他们的影响,看到有些人在外面找了份搬家的工作,时不时拿点工资回来请客吃饭,日子似乎过得也挺不错的嘛。但其实更多的是因为当时我刚移民到美国没多久,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非常不适应,汉堡太难吃,外国同学太难融入,对完全陌生的学校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排斥。

当时我有一整个学期都在思想挣扎,具体的行为表现出来就是长期旷课,各种科目不及格,整个人的状态都非常低迷,也因此老师时不时就要跟我爹举行小型会议进行沟通。虽然我没有明说退学的想法,但我爹肯定知道我遇到了瓶颈。

勉强混完那个学期,到了暑假,有一天我爹突然跟我说,这个暑假你不能回国,不能在家呆着玩,你得出去打工了。

我听完就懵了,我才15岁你让我一个人出去打工?哪个地方敢收一个未成年童工?

你别说,还真有。

哪儿呢?中餐馆。

可一个15岁乳臭未干的小子能干什么呢?

打杂。

我问我爹,咱们家缺钱吗?

他说不缺。

我又问,那我为什么要去打这种工?那都是非法移民不入流的人干的活。

我爹说我知道,但你得去。

我不想去。说,你不讲道理,凭什么。

我爹说,凭我是你爹。

接下来我爹就带着我去唐人街的介绍所,谎称我已经18。不久就找到了一份新手打杂的工作,月薪1500美元,在离纽约4个多小时的马里兰州的一个人口稀少的小镇。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我抱着上坟的心情坐上了前往我人生第一份工作的长途巴士。

接下来的日子简直是水深火热,暗无天日。餐馆的老板极其苛刻,什么脏话累活都扔给我(废话,干的就是打杂的),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洗碗,拖地,剁菜,搬饮料,以及频繁地炒饭,有一段时间我连做梦都梦见自己在炒饭。中餐馆大多是小本经营,自然要做到每个员工都“物尽其用”,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会压榨你身上的所有劳动力。

此外,我当然还要听命于其他店员的指使,哪里垃圾该倒了哪里厕所堵了,他们上嘴唇一碰下嘴唇我就得屁颠屁颠地去解决。店里打工的人大多来自市井,偷渡来美后没有其他的技能,只能找一个卖力气的地方混口饭吃。他们大多没有多少文化,没有绿卡,不会英文,但我是新来的,而且职位最低,自然没有地位。到了晚上下了班一群人合住在一个房间里,完全没有隐私。他们睡觉打呼,这对睡眠极浅的我来说又是一种折磨,常常整夜整夜的睡不着,第二天起来干活根本没精神又要被人骂。

空闲的时候想起学校的环境,心里似乎隐隐地开始想念。在外地打工最要命的是一个星期才休息一天,根本来不及回纽约,于是就要一个人孤独地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呆着直到暑假结束。

有天晚上收工后我一边洗澡一边回想自己的“人生”,我他妈一个有身份,会英文,前途一片光明的未来国家栋梁,为什么要沦落至此被一群连身份都没有的粗人颐指气使?!转念一想,不就吃点苦吗,我一大老爷们有什么忍不了的?又一想我平白无故为什么要在这看人脸色累死累活?又想起自己孤身一人在外无依无靠,一时之间悲愤交加,竟然开始嚎啕大哭,收都收不住。

坚持了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晚上,收工后老板把我叫住,把工资递给我,让我明天就不用上班了。

我又懵了:我被炒了?

老板接着说,你干不了这活,这不是你该呆的地方,我早看出来了。

我又悲又喜。

悲的是原来我心高气傲其实连打杂的活都干不好,喜的是终于要脱离苦海了。手捧着沉甸甸还带有浓浓油烟气息的工资,我坐上了回纽约的长途巴士。打开窗,闻着帝国之州弥漫着的自由空气,我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摊开双手一看,以前从来没干过粗活,现在因为打杂手上全是裂开烂掉后重新长出来粉红的新皮,连指纹都磨没了,就我这手现在去犯罪都不用戴手套的。

摸出工资数了数,将近2000美元,突然明白了什么叫做血汗钱。

回到家一阵忐忑,以为我爹要把我收拾一顿,说了整个暑假都得打工这才过了一半就灰溜溜回来了。没想到他不但没有责怪,语气似乎还颇为赞赏地来了句,“嗯,比我预料中坚持得久”。

我正懵的时候,他又意味深长地说了一顿让我心惊肉跳的话:

不是每个人都得循规蹈矩地上完高中上大学,上完大学去公司当上班族的。只不过如果不走这条相对轻松稳定的路,那摆在大多数人眼前的选择就只有干粗活苦活累活。可是干粗活也是分人的,有的人干得了,有的人就干不了。有的人没有条件也没有选择,只能干粗活,那没什么好说的;可有的人如果明明有好的条件和机会却任性地放弃错过了,将来可是要后悔莫及的。当然,要是有人天赋异禀3岁识谱5岁编曲或者18岁就能打NBA那这些话不适用他。否则,好好读书拿个大学毕业证至少能保证你将来生活的底线不会太低,这不会让你吃亏的。

我现在当然知道自己属于干不了粗活又不会识谱更打不了NBA的那类人了。新学期开始后我就再也不忧郁了,什么汉堡难吃同学难相处,都他妈惯的。

经历过这么一场磨难,从此以后我是吃嘛嘛香,睡哪哪甜,看同学们个个可爱纯真,老师们个个慈眉善目。把高中落下的课补上后又顺利上完了大学,遇到挫折想放弃的时候就在脑海里回想当时打工的痛苦经历就能咬着牙坚持下去,直到现在当了个相对来说还满轻松的小白领。

因为有那段经历,我感觉自己对事物的容忍度提升了不少,如果要在公司搬个箱子移个桌子也会乐意帮忙绝不会摆出高姿态说“It's not my job”要等别人来做。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我顺利完成了学业,我才能找到一份相对来说不错工作。

我不敢想象当初要是自己真的辍学了,我的英文没有质的飞跃,我现在会在哪个餐馆打杂或是哪个菜市场宰鱼的情景,到那个时候可不是“体验人生”想什么时候喊停就喊停的事儿了。那种日子将会是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每天早上睁开眼到每个夜晚闭上眼的真实生活,而且这样的生活是没有尽头的。

我当然不是说不屑这些工作低人一等,而是我清楚意识到了自己根本干不了除了稳稳当当上完学后当上班族以外的活。事实上我也确实享受现在的工作和生活。我曾经有一段时间非常不齿这段打杂的经历,在同学朋友们面前从来不敢提起,心里似乎觉得干了什么丢人的事。但现在回头看,我非常庆幸自己的这段“惨痛”经历让我没有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走上弯路。

当然,初到异国对身份的疑惑和对未来的焦虑并没有马上就被消除了。但我意识到了比解除迷茫更紧迫的事情,那就是如果真的退学后我要如何生存,之前只是在年轻的脑子里走马观灯一样想了一遍就以为看透了人生,现在有了切身体会,才知道人生不易。

这其实也是美国的大多数第二代移民离开熟悉的母国后会面临的问题,是的新社会很难融入,英文也不好学,我见过太多不肯吃几年学习苦的“移二代”,他们到了社会上的工作几乎都离不开以下几个行业:餐馆,超市,搬家,装修,菜市场。

我有时候去菜市场买鱼的时候,在海鲜部看到跟我同龄但似乎一脸生活的风霜的杀鱼师傅,他的活动范围就是不到10米长仅容得下一个人行走的工作台,客人选好鱼后他的工作就是去鳞,掏出内脏,切成块,然后冲洗干净递给客人,每天面无表情地重复这种动作无数遍,这个10米长的工作台就是他的生活。

我看着他手上的动作娴熟又机械情不自禁地走神:他在杀鱼的时候想的是什么,他为什么来美国,他想歇一歇的时候能不能跟店长请个假出门买一杯奶茶,他看着人来人往衣着时尚的客人的时候会不会很期待休息日的时候换下一身腥味的工作服………… 我不敢深想。

我再重复一遍,我绝对不是说不屑这种工作,相反,我打心眼里敬佩杀鱼的师傅能处在这样的生活里日复一日还没有发疯,可这不是我要的生活,我是个热爱自由视自由如命的人,哪怕仅仅是想一想自己处在这样的方寸之地都能让我感到绝望。我绝不能让自己今后的人生局限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这就是这件事情的全部意义。


如果以后我生了个儿子说不想上学,我压根就不跟他讲道理,直接让他去体验一段他除了上学这条路以外他将可能要过的生活。如果他觉得自己干得高兴地很,那我没话说;如果他体验后觉得干不了,自然会跟当年的我一样乖乖滚回学校啃书本。

他要是问为什么他非要去体验,我就告诉他:

因为我是你爹。




完。


user avatar   chen-ma-ma-26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看到这个问题,五味杂陈。

在知乎,答过回到高三会怎么样?

怎么样,拼命学喽,第一学历不行,干的再好,学历比你高的升职加薪就是比你快。你下基层锻炼,人家被单位选拔培训,回来就是你领导。不服,不服也没办法,单位领导都擅长讲道理,一通道理下来哑口无言。

答过为什么毕业聚会是成绩差的混的好?

真是无奈,成绩差的混的差的不会来,成绩好混的好的不一定来。成绩中等的,家里条件不差的,一般都会走家里指导的路。成绩差的混的好的,投胎技术好,或者运气非常好,羡慕妒忌也没用。

家里条件一般和比较差人家的孩子,学习真是最快风险最小的一条改变命运的道路了,要说例外,正是少才是例外啊。这个年代,已经不是改革开放初期,几百块钱资本,胆子大,就能发财了。

非得赌创业,见过很多90后,还没接触社会呢,看几篇鸡汤就热血沸腾,拿着父母给的几十万一头扎进创业里,结果就是上网抱怨,觉得时代没给机会。就是改革开放到现在,也是大浪淘沙,成功者还是少啊。多少死在沙滩上的,根本不会出现在媒体上让你看见啊。

如果我孩子和我说不想上学,我会选择一个暑假,让他去体验生活,看看凭他目前的学历,能挣到多少体力钱辛苦钱,然后在他全身臭汗的时候,带他去参观高档办公场所,然后让他自己想喽。

我们提供土壤,你自己能长成树还是长成草,是你自己的选择。


user avatar   ran-hou-5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来说说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为啥要学习吧。

首先,普通家庭的孩子就意味着家境一般,没大富大贵也没上街要饭;没有提前辍学,也没各种狗血经历,父母健全,家庭幸福,我就是这种家庭的孩子。

上高中的时候,仰仗自己有点儿小聪明,上课睡得天昏地暗依旧能排名前十,自打上高一开始我就很确定我能考上大学,但是要考重点大学确实得努力努力,二本稳拿。基于此,确实没在学业上多下功夫,高三那年不知道抽了什么风,非得觉得大学无用,一心只想考个大专,学个技术。我跟我妈说的时候我妈都快疯了:虽然从来不在学习上要求你,但是必须考大学!就这样,我不情不愿地考了一个破二本。

一般家庭的孩子为什么要重视学业呢?第一份工作的时候,那时候的同事都是名校毕业,各种清北硕博士,各种海外留学经历。而我只是个破二本学生,那时候每天自卑地都害怕开会,因为他们的观点都比我厉害几万倍,总觉得是一帮大人在带着一个孩子开会。他们不仅学业上厉害,而且又上进,从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所以他们现在个个年薪百万。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事情的能力真的超我好多,这些都是我一个破二本的学生没有的。

经历什么才能重视学业?见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吧。看看别人是如何又优秀又努力的,自己是如何又懒惰又没能力的。


user avatar   cello-jen-64-98 网友的相关建议: 
      

.扔进社会上吃点小苦就懂了,真的。最重要的是脱离父母的保护,让孩子自己 踏踏实实吃一次苦。


我高三时过的很苦,主要也是以前不爱学文化课作的死。虽然是艺考生分数线不算高,但是把那么多年的学习都挤在一年半来学也相当痛苦了。当时我在的补习班有个四五十岁的‘前台老师’,我们上课时她接应来询问的家长,平时就照看着我们。

我学习学的要崩溃,觉得能考上大学的希望渺茫,又恨自己以前不好好学又想逃避压力,心态很不好,有时下课就去她旁边坐着,那个女老师虽然快五十岁但是身材特好,显得人年轻,说话特别温柔雅致,身上有一种沉淀时光之后优雅,经常系着一个丝巾,每次心情不好时她都很耐心的开导我。

我记得有一天,很自暴自弃又半开玩笑的对她说,我不是学习的料,实在不行我就自己出去打工。

她就对我讲了她儿子的事情。她的儿子当时复读,第一年就没考好,第二年学了一半的时候,有一天很认真的对她说,妈,我不想念了,我一看见书就想吐。

她再三与儿子沟通,发现自己的孩子是非常非常认真的不想读书了,于是很无奈的同意了,说,你已经成年了,如果读书我们供你,如果不读书了,那么就自己出去自食其力吧。

于是她儿子真的暂停了学业,跑出去打工了。

她说,这是很残酷很现实的,你没有文凭,好工作不会要你,你只能去社会最底层打拼,做最简单的事情,吃最多的苦,还很有可能比不上别人做得好。

她的儿子出去打工了半年,什么肯德基麦当劳,洗盘子当服务员,这种活都干过。她晚上回家看见他的手上全是泡,问怎么了,儿子说是炸薯条炸的。

我问她心痛吗,她说怎么可能不心痛,可是不让他明白读书的重要性,他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回去念书?

他坚持了快半年,有一次回家嚎啕大哭,说自己吃了那么多苦,干最脏最累的活,拿着城市最低工资,还老被客人瞧不起,换了那么多次工作,身边的工友都在劝他回去念书。

最后,他说,妈,我不干了,我错了,让我回去复读吧。

说这些话的时候她的眼角泛红,身为一个母亲,怎么能不心痛自己孩子。

好在结果算好,他吃了苦,回学校念书时分外用功,现在已经医学院毕业工作了。



我从小学琴到大,花了家里很多钱,我家是普通家庭,我妈压力很大。有一次我们两个聊天,我说,妈,如果我以后不搞音乐了你会不会怨我浪费了钱?

我妈说,不会,让你学音乐就是为了你能多一技之长,能多一份选择。是为了你能有底气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知道哪怕失败了,以后就算不能大富大贵,也能靠着琴饿不着。


我家有几个亲戚是做服装买卖的,他们还开玩笑,如果我考不上大学可以与他一起做生意,不用学历。

我从小到大都对这个行业无比了解,十一二岁时精力旺盛,经常会陪他们上货,凌晨三点坐直达另一个城市上货地点的大巴,还是那种有上铺的大巴。晚上熄了灯,鼻尖是发臭的闷味,耳边是打呼声。我就靠着窗户看着外面漆黑的街道,头顶零星的星光,拿那种最原始的mp3听孙楠的神话,假装自己出去旅游。凌晨五点时下车,天还没亮,困得眼睛都睁不开,被大人领着进入批发市场,里面热烘烘的挤着一个又一个狭小的店铺,卖家被一堆货物围着大声向顾客叫喊,窄小的过道全是前来上货的顾客与穿着马甲的力工,吵杂的喊着让一让,地上散落着货物与麻袋,靠边的墙上全是脏乎乎的手印,厕所里全是骚味。

那些三四十岁的男老板女老板们多数神情憔悴,男人说话粗鄙,腰间围着小口袋,女人烫着不好看的卷发,额头上深深的皱印,眉间紧锁,说话吵架讲价的时候噼里啪啦像是猛烈的炮竹一样,与男人比丝毫不逊色。

那些二十多岁的服务员也是一样,她们画着很浓的妆,穿着超高的高跟鞋,以自己的审美打扮自己,多数穿着自己卖的衣服,说话间已经有不耐烦的神色,眉宇间已经能够看到她们三十多岁的样子。

她们多数是农村和穷人家的孩子,有的连高中都没上过,就来当服务员,卖货,挣提成,一个月一两千块钱而已。

人的生命就一点点的消磨在一个个档口里。

我太了解服装行业了,所以我这辈子也不会干这一行。

太苦了。


小时候经常陪他们去,后来就渐渐不想去了。直到现在,一年会有一两次陪他们去上货,看见这幅拥堵喧闹的场景仍然感觉压抑,想要离开。

就像我不亲眼看见,就可以当做这个世界没有这种地方,没有人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刷碗、卖货、干最累的体力活……

每一次从这种地方回到学校,就像是一个差点溺水的人扑出海面,大口的呼吸空气。


回过神来,原来学习是件这么幸福的事,每次多看点书,多学些东西,都觉得自己的在长进,人生还有无限未来。

学业的重要性,大概就是一种保障,一种依靠。从小学到本科念过来,每一天每一秒都聚集成了泥土,而文凭是脚底踩着的地,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很结实。你可以对他不屑一顾,因为它在你的脚底下。可你却也知道它不会塌,知道它会承载着你,让你向着更高更好的地方跨越,即使失败了也只不过回到地面上而已。

它让你多了一种选择,至少可以跨过最艰苦最困难的模式,不必挣扎的那么痛苦。


不知道题主的孩子多大,你要鼓励他学习,也要理解他的贪玩,我觉得学习不好不坏的念下来就不错,不用非要抠着分数上90。顺便注意他喜爱的什么东西,顺着兴趣发展。如果真的严重到了学都念不了的地步,简单粗暴的让ta感受一下现实就好了,即使是扔去某个店里做服务员也够他受的了,吃了苦就知道什么才是幸福。


user avatar   charles-wang-20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知乎上985、211遍地,就读藤校的也有不少。

大家从道理上已经说了很多,我就分享一下关于『如果真的放弃学业,人生会怎样』的真实案例,虽然有点自毁形象,但如果能在这种重大的人生抉择中给各位一些帮助,也算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没上大学就跑出来,在北京生活了很多年。

因为一些缘由主动放弃学业,在这个选择上,我一直没有后悔过,但如果是身边的人,我都会规劝对方好好完成学业,尽可能的读个好大学,有条件出国一定要出去走走。

在这个时代,放弃学业在社会上打拼,真的很难。

如果说人生这场游戏分为简单、一般、困难、地狱模式的话,你放弃学业,前两个选项就不存在了。

影响最大的就是工作方面。

求职被拒是家常便饭,大多数在简历阶段就直接被排除掉,和大公司更是基本绝缘。

在工作的初期阶段,就职的公司好坏对之后的职业发展有很大影响,你在BAT工作三年出来,和在一个中小型公司工作三年出来完全是不同的概念,你的工作习惯、思维方式、积累的资源、就业的选择面都要远超那些在小公司工作的人。

如果你毕业后起薪是20W,只要你正常的工作,不出意外,你的年薪在未来一定会比起薪6W的人高——除非对方遇到非常好的机会,不然每年以差不多的增长速度,他永远都会被你碾压。

很多人会讲,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学历会越来越不重要,在工作的前五年时间,学历影响都是很大的。比如你从事财务工作,做了三年发现自己不喜欢,想要转岗或者转行,这时候既有工作经验很难带给你突出的优势,你的学历背景依然会发挥作用。

如果走职业经理人的路线,学历背景也是十分重要的,想成为大中型企业的高管,学历的优劣也会成为制约因素(不然很多人也不需要花钱拿学位镀金了)。

我在放弃学业时,也考虑过这方面的影响,觉得以后只要自己创业,还是可以避免这种影响的。

然而,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可以靠着努力和勤奋白手起家的时代了,面对融资学历依然会成为重要障碍。

很多时候我看着一些名校海归搞的创业项目,心里都很清楚投资人的钱打水漂了,但是那又怎样?人家有融资的能力,你没有。

我见过几个不靠学历混饭吃的大牛,年少有为,不过他们的共同点都是从事技术性工作,如编程、设计等。

这类工种的好处就在于,你的能力是可以被量化的,比如程序员的代码写的好坏,放在全世界判定标准都是一致的,很清晰。

对于非技术类岗位,想要证明自己的能力并没有那么清晰。

至于一些领域,学历影响更大,像是国企、学校、医院、各类事业单位等等。

很多人在评估一个人能力的时候,都是通过看标签,你的履历存在劣势,很多时候就是比别人低一等,受到轻视、嘲笑那都是家常便饭。

从概率上来讲,企业录用高学历人群进行人力评估的成本很低,因为高学历人群存在不稳定性因素较小,而低学历人群无论是评估成本还是不稳定因素都要高出很多。

所以现实就是很残酷,你走了一条违背主流的路线,就需要付出非常大的代价,才有可能获得主流认可。

你必须比付出更多,你得一直努力下去,不然分分钟都有可能掉队。

说完工作方面,再说说人际关系。

交朋友这点上没遇到什么障碍,一般没人在日常中提学历,我看上去还算像是个知识分子。

但是提到『校友』真的是很遗憾,功利方面,在学校中有机会结交比你高一到两个社会层级的朋友,进入社会后这种机会是非常稀少的;非功利的方面,现代人一生当中的至交好友,很多都是在学生时代认识的,工作后身边大多数的人都是利益关系,不但难以交心,也缺乏学生时代那种长时间相处的共同经历。

谈恋爱影响不大,但很多姑娘都坦诚:虽然在一起很开心,但如果真的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还是会犹豫。

当然,如果能事业有成,可以消除学历方面对于婚恋的负面影响(主要是父母那关),但工作方面本来就存在劣势,这样就变成了一个循环,也是难上加难。

作为普通人,我们其实很难在某一个领域做出较大的成绩(比如得到主流社会公认的成就),大多数人一辈子就是平淡的学习工作,娶妻生子,养家糊口,并不适合剑走偏锋,人生存在很多的未知因素,其中大多数都是个人无法把控的,比如时代背景、社会大环境、机遇等等,所以尽量提高自己能把握的部分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方法。

学业这个东西麻烦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不可逆』的,等你到了二十多岁,懂事了,知道重要了,你的『第一学历』也是一辈子都改变不了的。

现在的年轻人,总想要着要『活的精彩,活出不一样的人生』,但没几个能明白『想要活得精彩,你得有足够的资本』。

永远要记住,在所有的投资当中,教育投资的回报率是最高的。

平民家庭的孩子想要完成阶层跨越,最完美的方式就是早上学,努力读书,出国留学,玩命考个常青藤(当然了考上清华北大也很好很好),在学校多认识些校友(要是顺手骗个校花也是极好的),出来找个大公司踏踏实实待几年,有了一定人生积累,自己再去做点想做的事情。

说完了世俗方面的感受,再说说我对于学习的理解。

很多人把『学历』、『学习』这些不同的概念都混淆在了一起。

其实并非一回事。

学历本质上是你拥有的一种资源,学习则是一种能力。

在整个学生时代,是否能获取『学习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而良好的受教育机会则保证了你能享受到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足以改变你人生命运的极重要因素。

再重复一遍。

你享受的教育资源的多少,对你的整个人生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哪怕你野鸡大学毕业,把你放到斯坦福回炉三年,只要一心向学,三年后出来你的能力和素质依旧完爆国内一线大学毕业生。

如果你是个进不了BAT的程序员,如果有机会去google、微软等公司的核心项目组工作,几年后拉出来随便碾压国内的程序员。

在最优质的教育资源面前,你能学习到的除了庞大的知识量,其环境还会帮你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良好的学习能力,完善的知识体系和丰富的经验。

没有人自己天天跑步跑进奥运会,再好的天赋没有科学合理的训练都是白搭。

如果你从生下来就开始接受正确的教育与训练,你的未来几乎是注定要比很多人光明的。

以前有个姑娘,曾经和我说过这样的话:

小时候父母懂得不多,没人教,上学又没有得到相关的教育,等出来社会之后,只能靠自己东拼西凑的这学一点,那学一点。

听起来很心酸,但这就是没有接受良好教育之后必然的结果,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相信很多工作后的同学们都有这种感悟,想再学习点什么,靠自学都会很吃力,学来学去也很难有较大的提高。

当你本身的知识水平有限时,如果不想办法加以弥补,你未来的成长空间就会很有限。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周围的人没那么好学也过的挺好啊。

我只能说,那是人家命好,你有没有那个命?

小孩子能否意识到学业的重要性,其实最多的还是靠父母、学校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是因为过早的体验了生活的艰辛,知道读书是自己唯一的出路。

我学生时代的学校环境到现在都觉得很恶心,讽刺的是被当时大多数老师讨厌差生,现在倒是个非常喜欢学习的人。学习是一种乐趣,可惜大多数的学校和老师,将这种与生俱来的能力给抹杀掉了。

不过现在的教育环境肯定比我那时候要好很多,像是之前在群里和朋友聊天,大家一起从文化角度讨论ISIS的兴起,结果有个女高中生说这是他们的课后作业……

当然,如果你没有身处在中国的发达地区,无法享受到让人不那么讨厌的教育环境,那我劝你还是接受现实更加玩命读书吧,你没做错什么,就是运气不好。

如果身为父母没办法耳目渲染的影响孩子,就早点让他体验一下现实世界的残酷。

休学一年,扔出去自生自灭,很快他就会去乖乖的去上学了。

如果他真的能挺过去还觉得不错,那就让他自由的选择自己的路吧,也许就是个像我这样的奇葩呢。



推荐关注

微博:王盐Charles

微信公众号:王盐


user avatar   xingtanmenxia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很多电影的镜头当中都有娃娃兵的存在,国庆大片湄公河行动亦是如此,那么在现实生活当中,我国有可能会培养娃娃兵吗?并且目的与用途是什么?


  

相关话题

  怎么让男朋友知道我喜欢被他打屁股?怎么检验他是不是也喜欢打我屁股? 
  如何看待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国家立法年满 20 岁才能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大家都有在养育孩子时崩溃的情况吗?如何控制或者调整自己的情绪? 
  努力了七年却依旧被中产阶级家庭子女完爆,我该如何调整心态? 
  是不是很多留学在国外待过几年的都喜欢站在西方人的视角(上帝视角)来看中国? 
  如何看待江西一中学全面禁用手机,每班配备一部老年机供与家长联系? 
  如何评价清华 2019 CUBA 应援横幅? 
  善良的陌生人,你能给我说一声中考加油吗? 
  孩子背着我把吃早餐的钱省下来买手机,我该如何办? 
  一个人的教养如何体现? 

前一个讨论
农民工在地铁上怕弄脏座位而不敢坐,网友受到感动,如何看待?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电影版《滚蛋吧!肿瘤君》?





© 2024-06-26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06-26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