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很久,一直觉得很难,不知说什么好。困难的一大根源在于,解释任何一个东西的魅力,不只关乎这个东西本身,而更多其实是在比较。就好比你的女朋友问你:“你喜欢我啥?”其实更多是在问“对你而言,我有什么特别”。
这可就麻烦了!原则上,我如果没有深入了解过别人,我怎么知道你有啥特别?回答不好,就成了送命题。
回答本题也是一样。我又没有深入体验过别的领域,我有啥资格评判本专业有啥特别的好处?
后面想想,还是答一答吧,当作表白——我不确知客观上你有啥魅力,但主观上为何爱你,还是可以坦白的。这样,回答就基本上与是否正确无关了。
总结起来三个词吧:基础,博杂,中庸。
基础,一是说本专业研究的对象,当代能源系统的核心承载者,是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是人类需求金字塔的支柱;二是说,它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能源生产、汇集、分享本身及其外部性)是人类生存面临的一个时而尖锐的基本问题(例如,在当前各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下,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又成为一个极具挑战的焦点)。
基础性问题,在任何领域,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就好像数学家要研究素数如何分布、是否能成为自然数的积木,就好像物理学家要统一基本力,就好像哲学家要安排物质与精神以及触碰它们的路径和描述它们的语言。把所有其它问题驼在背上的感觉,难道不可以成就一种魅力吗?
博杂,一是博,一是杂。电力系统无疑是最大的人造系统,而且逐渐走向一个物理-信息-社会高度融合、高度互联的泛在智能系统。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大”,大也有大的坏处,但“大”本身确实可成就一种魅力。你的研究、你的工作,可助力凿山治水、联通四海、凝聚天地之力守护万家灯火,难道不好吗?
思念家乡的时候,看着路边的电线杆塔,我就想,要是自己是一只蚂蚁,沿着电线爬呀爬,可以从任何一个城市爬回家,这不也让人心中温暖吗?
一百多万人,同做一份万亿级的事业,个人渺小如蝼蚁的同时,不也有一份惊涛骇浪的气魄吗?
同样,虽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杂”,杂也有杂的坏处,但“杂”本身确实可成就一种魅力。如今、未来的电力系统,几乎可以包含人类一切的科学技术(包括社会科学)成就,如果还不是所有文明成就的话。这个真不是吹的,要找一个和电力系统完全不沾边或基本不沾边的理工、社会学科小领域,都是比较困难的。电力系统已自成一天地,无论你来自何处,专精何艺,个人通常总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空间和舞台。
不仅宽,而且深。电力系统中有很平凡的工作,但也有极困难的问题。像Ian Dobson教授经常说的那样,电力系统就是一个动力系统研究的反例宝库——任何理想的模型、结论,都可以被电力系统打脸。当你发明一套精致玄妙的理论时,请到电力系统上试一试。
作为一个整体,电力系统确实已经不再是应用数学、基础科学的核心战场,凭心说,本专业相对确实不是一个学术化程度很高、很艰深的专业。但电力系统在局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仍然包含着如今最前沿的领域和最困难的问题,挑战天下最聪明的大脑。这个容得地下草根、天上神仙的花花小世界,不是很适合花心的你我吗?
中庸,是当下电力系统的一种整体气质。不求新潮,也不旧;不求富贵,也不穷;不求活泼,也不呆;不求放浪,也不宅。纯粹和极致,大概不是这个领域的价值追求和现实面貌。因为基础和博杂,这个领域充满了各种太极,在四象八卦的晦明中交叠激荡,探索平衡。人在其中,自可“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成就昭然恢广之气象,这难道不可以是一种平静与快乐吗?
以上就是电力系统专业吸引我的地方。再次回到开头的声明:这不代表认为别的专业一定没有这些魅力,也不代表认为对别的人也一定有这些魅力。
只是身在其中的人,于此谋得饱饭之余,如何流连忘返罢了。